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4-04-09 11:57:20 教案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市場調(diào)查、消費、家庭消費情況、與同學交流的全過程。

        2、會搜集、記錄信息,并進性,能應用掌握得計算技能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

        3、在“今天我當家”的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勞動的樂趣和光榮,增強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識。

        教具準備:

        紙、筆、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市場調(diào)查:

        1、老師出示小黑板,提出做一天家庭小主人的要求,并幫助學生看懂統(tǒng)計表和要完成的事情:(1)、讓學生到菜市場調(diào)查,記錄各種蔬菜的價錢。(2)、讓學生記下自己買東西花了多少錢,然后填在表中。

        2、老師與家長聯(lián)系,請他們協(xié)助搞好這項活動。

        二、消費:先讓學生完成下面幾個問題。

       。、把自己親手花的錢記錄下來。

       。病⒘私饧抑衅渌嘶ǖ腻X,并記錄下來。

       。场⑼瓿伞八阋凰恪钡囊。如果自己計算問題(2)有困難,可請家長幫助一起算。

       。础懠旱膶嵺`。

        三、課內(nèi)交流: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當家庭小主人的生活經(jīng)歷、解決的`問題、獲得的感受。

        二、議一議:

        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使學生了解父母的辛苦,增強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識。

        三、:交流教法和學法。

        教學反思: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2

        教學內(nèi)容: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52-53頁例3及相關(guān)練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引導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初步了解24時計時法在郵電、交通、廣播等部門的應用;會有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理解時間與時刻的區(qū)別。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

        時間與時刻的區(qū)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計時卡片。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5分

        1、康夫一家和小婧一家寒假到中國北京旅游。前一晚通了電話:康夫一家買了第二天8時的飛機票,約小婧一家在飛機場等?墒堑诙煲辉缧℃阂患以跈C場等了很久康夫一家沒到,你們猜猜是怎么回事?(康夫買的是晚上8時的飛機票)

        2、一天中還有不同的8時嗎?生活中怎么來區(qū)分兩個不同8時而不造成誤會呢?

        3、我們平時用的12時計時法,還有別的表示方法嗎?

        二、自主學習(10分)

        1、學生自主學習教材52頁

        2、組內(nèi)交流:下午5時用24時計時法表示是幾時?

        3、嘗試訓練:(教科書53頁做一做)

        連一連

        晚上睡覺 吃午飯 放學啦

        15:30 12:00 21:00

        4、學生匯報。

        5、教師強調(diào)總結(jié):在一日(天)里,鐘表上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所以,經(jīng)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

        6、學生自主學習教材53頁例3

        我們是下午2時40分從北京出發(fā)的,列車17時45分正點到達石家莊站。坐火車從北京到石家莊要用多長時間?

        7、小組交流:可以有幾種計算方法?

        8、學生匯報。

        9、嘗試訓練:春蕾畫展每天的開放時間是8:00---17:00。這個畫展每天展出多長時間?

        10、教師總結(jié)強調(diào):可以用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當然把問題里面的時間都換成24時表示法之后,還可以用計算的'方法比較簡單。

        三、自主練習(8分)

        1、師:通過剛才的自學,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24時計時法的有關(guān)知識,下面,我們進行自主練習。

        四、當堂檢測(13分)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最好的成績來結(jié)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完成好的同學還是有紅旗獎勵哦!

        五、評價總結(jié)(4分)

        1、教師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答案,自批,統(tǒng)計正確率;

        2、小組匯報完成情況。

        3、教師總結(jié)錯題的類型,再次精講。

        4、學生談收獲和自我評價。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44-45頁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事例,經(jīng)歷自主探索乘法估算方法的過程,體驗估算方法的多樣化。

       。、能結(jié)合具體問題進行簡單的乘法計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體驗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估算意識。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教學難點:能較準確的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

        我國人口十五億,我國土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我校有0多人,劉老師大約40歲等等,這些值都是估算值。

        現(xiàn)在丫丫就遇到了一個問題需要我們幫忙估算一下,一起看看好嗎?

        學生讀題并觀察情景圖,說一說事情中的數(shù)學信息及要解決的問題。

        二、自主探索

        買門票大約要多少錢?請同學們試著幫忙估算一下吧!

        你還有其它方法嗎?(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約需900元。10×90=900(元)

        (2)把92看作90,需810元。9×90=810(元)

       。3)把9看成10,需920元。10×92=920(元)……

        三、合作交流

        1.小組交流

        把你估算的方法向你小組的同學介紹介紹好嗎?一定要說清楚你估算的`過程呦!

        2.全班交流

        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小組的方法向全班同學說一說?

        3.計算一下,看實際需要多少元?

        想一想為什么有的估算結(jié)果與計算結(jié)果相差比較多,怎樣做到合理地進行估算.

        1.小組內(nèi)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共同算法。

        2.小組內(nèi)選派代表發(fā)言,其他小組準備作補充。

        3.9×92=828(元)

        把92看成90只不過少看了兩個9,而把9看成10卻多看了1個92,所以把

        92看成90更接近計算結(jié)果。

        四、實踐與應用

        1.估算一下:在大橋上觀察,1分鐘過去了38輛車,大橋上1小時有多少輛車通過?

        2.估算一下這文章大約有多少字?

        3.小組合作,估計1千克黃豆大約有多少粒?

        4.作業(yè):書上45頁第2題。

        板書設計

        估算

        (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約需900元。

        10×90=900(元)

       。2)把92看作90,需810元。

        9×90=810(元)

       。3)把9看成10,需920元。

        10×92=920(元)……

        實際計算:

        9×92=828(元)

        教學隨筆: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和問題,經(jīng)歷自主嘗試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過程。

        2.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完成某件事情經(jīng)過的時間。

        3.通過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的事情,受到熱愛科學、

        熱愛祖國的教育,切身體會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教學準備:課件、28頁列車時間表每生一份。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設計意圖 教學預設

        一、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郵電、交通、廣播等部門在工作中需要很強的時間觀念,在我們的航天事業(yè)上更需要有很強的時間觀念,我們都知道20xx年10月16日,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了圓滿的成功。神五的起飛降落,及降落地點都是很多的科學家經(jīng)過精密的計算得出的結(jié)果。當然了,我們還沒有辦法參與這些精密的計算,不過有一些簡單的計算我們還是可以進行的,同學們有興趣嘗試一下嗎?

        二、自主嘗試

        課件出示例題。

        指名學生讀題。

        讓我們來試一試吧。

        某某同學的算法和書中紅紅的算法是一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么樣算的。

        你還有其他的算法嗎?

        同學們完成的真棒,看來同學們數(shù)學學得真不錯,真心希望學生們在數(shù)學的海洋里能夠如魚得水。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神五”的一些精彩畫面。

        引導學生感受我們的祖國太偉大了!

        結(jié)合“兔博士網(wǎng)站”的內(nèi)容,介紹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激發(fā)學生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三、試一試

        同學們,剛才我們經(jīng)歷了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一個全過程,你們有沒有信心完成更難一點的挑戰(zhàn)呢。

        學生拿出師給準備好的列車時刻表。

        師: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答。

        師:同學們了解到這么多信息,想必不會被老師的問題給難住了,請看大屏幕。

        生嘗試解決。

        師: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不僅能夠解決問題,還能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了

        四、練一練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

        生:喜歡。

        師:每個電視臺呢都有自己的一個節(jié)目單,我們來看一看中央七臺的節(jié)目單吧。

        師:這個跟我們剛才接觸到的不太一樣,它只有開始的時間,沒有結(jié)束的時間,我們怎么計算它的經(jīng)過時間呢?

        學生討論回答。

        師:你真聰明,那我們先來計算一下,大風車大約播放多長時間。

        生自己完成

        師:同學們完成的不錯。接下來同學們自己給自己提一個問題并且完成?梢詥幔

        生自己完成。

        交流自己的結(jié)果。

        使學生受到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教育。

        讓學生交流各自的算法,鼓勵學生提出其他問題并解答。

        引導學生讀懂列車時刻表。

        問題提出后,學生興趣盎然,紛紛動手進行計算,很快列出具體作息時刻,方法大致有如下幾種:1、數(shù)手指計算。2、畫時間軸,在軸上數(shù)出經(jīng)過時間。3、畫出模擬鐘面,標上睡起時刻再數(shù)出經(jīng)過時間。4、少部分學生筆算。

        1.T1次列車是從北京西開往長沙的,開車時刻是下午5點。

        2.T2次列車是從長和開回北京西的,開車時刻是下午4點36分。

        3.向上箭頭表示進京,下向箭頭表示離京。

        4.T1次列車到達鄭州的`時刻是23點29分。

        5.T1次列車到達武昌的時刻是5點01分。

        6.T1次列車到達岳陽的時刻是7點12分。

        7.T2次列車到達岳陽的時刻是17點56分。

        8.T2次列車到達武昌的時刻是20點04分。

        9.T2次列車到達鄭州的時刻是1點39分

        1. 每個節(jié)目的結(jié)束時間其實就是它后邊的節(jié)目開始的時間。

        2. 可是這里邊還有廣告時間,因此如果我們把每個節(jié)目看結(jié)束時間看成后邊的節(jié)目開始時間的話,里邊是加了廣告的時間。所以算出來的節(jié)目時間只是大約的時間。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5

        教學過程:

        一、做一做:

        1.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邊操作,邊交流。先讓學生把紙片放在方格紙的中間位置,再把紙片向右平移5個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過程、方法和結(jié)果,(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把一個圖形平移幾個方格,只要看圖形一條邊平移的格數(shù)即可。)

        2.將紙片從A處向下平移到C處,方法同上,重點了解學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確。

        3.想一想,把紙片從A處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紙片平移了幾個方格。

        二、試一試:

       。1)畫出想左平移2格后的正方形。

        2.提出藍靈鼠的問題,鼓勵學生畫出其他平移后的圖形。

        三、練習,可采用書中的練習題。

        第一題,教師和學生一起邊討論邊填空。

        第二題,內(nèi)容涉及到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常識。另外,平移的方法很多,教師要鼓勵學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線。如,小羊先向下平移3個方格,再向左平移3個方格可以吃到草;還可以先向左平移3個方格,再向下平移3個方格也能吃到草。

        第三題,先共同判斷,再涂色,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另一個虛線圖是向右平移幾個方格后得到的。

        第四題,這是一道開放性、挑戰(zhàn)性很強的.題目,鼓勵學生自己確定平移的放行和距離,并分別畫出平移后的圖形。交流時,可讓學生說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動了幾個格;也可以讓學生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戰(zhàn)事自己平移后的圖形,另一個同學說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動的格數(shù)。

        反思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計算浪費水的問題,經(jīng)歷自主嘗試、學習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病P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3、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認識水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強節(jié)水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教學預設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水和空氣是我們每個人生存的必要條件,誰也離不開它。今天有一位好朋友要和大家見面,你們看它是誰?

        小水滴:大家好,我是你們真誠的朋友小水滴。水,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中國是水資源緊缺的國家,在全國640個城市中,缺水城市達300多個,其中,有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據(jù)醫(yī)學專家介紹,一個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會有生命危險。愛護水資源就是愛護我們的生命?墒窃谖覀兩钪杏泻芏嗬速M水的現(xiàn)象,同學們,在你周圍有這種不好的現(xiàn)象嗎?學生發(fā)言。

        以“小水滴”可愛的形象來引起討論的話題,親切自然生動,學生樂于接受。

        通過小水滴的介紹,引起學生對浪費水現(xiàn)象的思考,為新知的教學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情境。

        在浪費水的話題上學生可能會提到身邊發(fā)生的小事,例如:水籠頭沒有擰緊,總是滴水浪費的現(xiàn)象。老師應適時引入例題。

        學生討論適可而止。

        二、自主探索教學新知

       。1)教學例題

        一個沒有擰緊的水籠頭,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照這樣算,2個月要浪費多少千克水?

       。ǜ3、4月份的月歷表)使學生了解“2個月”的含義。

        讓學生自己試著算一算,然后和周圍的同學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在此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計算方法:

        1、 12×31=372(千克)

        12×30=360(千克)

        372+360=732(千克)

        2、31+30=61(千克)

        12×61=732(千克)

        答:2個月要浪費732千克水。

        學生交流展示個性化的計算方法時,關(guān)注用豎式計算方法,并讓學生生討論:這個7是怎樣算出來的?幫助學生掌握進位的方法。

       。2)情感培養(yǎng)節(jié)約用水

        師:同學們,我們平時喝一瓶礦泉水才500克,一個沒有擰緊的水籠頭兩個月要浪費掉732千克水,夠我們一個人喝1000多瓶水了。多可怕的數(shù)字啊!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節(jié)約用水呢?

        學生從生活中的小事談一談如何節(jié)約用水。

        小水滴發(fā)出號召:朋友,讓我們一起節(jié)約用水!

        三、綜合練習鞏固新知

        讓我們一起到神秘的海洋世界去游覽一番吧!你能解決可愛的小魚背后的題目嗎?

        請選擇題目試一試吧。

       。1)校園小主人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全班交流。

        (2)計算小能手

        學生自己完成,讓學生說一說驗算方法和驗算時出了哪些問題。

       。3)小小超市

        讓學生自己計算、填表,再交流。

        P41頁練習1—3題。

        四、知識窗

        介紹古人計算乘法時用的一種巧妙方法—格子法。

        這個環(huán)節(jié)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個性化的計算方法。在相互交流中解除困惑,并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探索活動中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了數(shù)學知識。

        關(guān)注學生豎式計算的方法,通過討論百位上的7是怎樣算出來的,幫助學生掌握進位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認識水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身邊小事作起增強節(jié)水意識。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設計三道練習題,了解學生筆算方法的掌握情況。

        在開拓學生思維的同時,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在此過程中,學生在交流個性化的計算方法時,可能還會出現(xiàn)以下方法:

        1、把兩個月都看作30天。

        30×2=60(天)

        12×60=720(天)720+12=732(天)

        2、把兩個月都看作31天。

        31×2=62(天)

        12×62=744(天)

        744-12=732(天)

        老師應及時鼓勵算法多樣化。當學生用豎式計算時會遇到進位的問題,可先讓學生自己試著計算,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計算方法。

        在練習“小小超市”一題中,36×31這道題中出現(xiàn)三次進位,老師應重點關(guān)注學生的計算過程,并酌情進行點撥引導。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交流、討論等數(shù)學活動,經(jīng)歷認識簡單分數(shù)的過程。

        2、初步認識分數(shù),了解幾分之幾表示的意義,認識分母、分子和分數(shù)線。

        3、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激發(fā)學習分數(shù)的興趣。

        教具準備:每生準備幾張圓形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生談話。提出觀察教材中的(1)題中的兩個示意圖,讓學生說出哪個是平均分,哪個不是平均分。指出哪部分表示這個圓的1/2。

        二、新授:

        1、提出(2)題中的活動要求并呈現(xiàn)示意圖。師生一起邊涂色邊讀、寫分數(shù)。重點讓學生理解2份是這個圓的三分之二,2/3里面有2個1/3。

        2、提出(3)題中的活動要求,教學仿照(2)進行,也可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分、涂色,讀寫分數(shù)。

        三、議一議:

        先在小組內(nèi)進行,給每名學生提供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再進行全班討論。

        四:認識分數(shù):

        教師說明什么是分數(shù)。以3/4為例,介紹3是分子,4是分母,中間的橫線叫做分數(shù)線。然后寫出一個分數(shù),讓學生說出這個分數(shù)的'各部分名稱。

        五、試一試:交流時,給學生表達個性化結(jié)果的機會,以便加深對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

        六、練一練:第一、二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nèi)互相評判。第三題,完成書上的問題后,再讓學生提出其他問題。如,每人吃了這張餅的幾分之幾?兩人吃了這張餅的幾分之幾?

        六、知識窗:介紹有關(guān)分數(shù)的知識。

        七:小結(jié):說說本節(jié)的收獲及教法、學法。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8

        第6課時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中,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運動規(guī)律的過程。

        2、能發(fā)現(xiàn)事物中的簡單規(guī)律,并能利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進行簡單推算。

        3、在探索規(guī)律的活動中,能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能發(fā)現(xiàn)事物中的簡單規(guī)律,并能利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進行簡單推算。

        教具準備:扣子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生談話引入本課。

        二、新授:探索規(guī)律。

        1、擺扣子。呈現(xiàn)教材上的三組扣子圖,師生共同觀察,接著提出兔博士的問題,鼓勵學生操作,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在學生充分操作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重點讓學生說一說(4)組、(5)組是怎樣擺的,為什么這樣擺。

        2、完成統(tǒng)計表,可全班一起做,也可分組做;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填,然后交流。

        3、全班討論。先讓學生討論“議一議”的第一個問題,再討論第二個問題。

        三:探索規(guī)律

        參照前面的方式進行。

        四、:說說本節(jié)的收獲及教法、學法。

        教學反思:

        第7課時

        教學目標:

        1、與同伴合作,經(jīng)歷運用所學知識研究、解決生活中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與同伴合作

        2、會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和經(jīng)驗,與同伴合作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

        3、能克服解決問題中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對數(shù)學的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會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和經(jīng)驗,與同伴合作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

        教具準備:紙和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生談話引入本課。

        二、新授:鋪地面問題。

        1、引出問題。師生談話提出亮亮家裝修的問題,同時,師出示小黑板,亮亮臥室的長、寬和可選擇的瓷磚信息。

        2、進行關(guān)于鋪地面問題的一般討論。提出“議一議”中的問題,讓學生發(fā)表個人的'見解,交流自己的經(jīng)驗。

        3、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根據(jù)本班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不同的活動方式。方法一,同時給出兩個問題,先小組內(nèi)研究,再小組間交流。

        方法二,分別對兩個問題進行研究。即:先提出問題(1),鼓勵小組合作解決(計算方法)。在交流之后,再進行需要錢數(shù)的計算。

        注:在上述兩種方法中,問題(1)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交流時,要讓學生把計算每種瓷磚塊數(shù)的方法都說一說。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討論。在交流、歸納各種之后,讓學生隊進行討論。

        三、:說說本節(jié)的收獲及教法、學法。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9

        教學過程:

        一、做風車:

        1.在教師的指導下,讓每個學生動手用正方形彩紙做風車。

        2.在室內(nèi)或室外讓學生動手親自制作的風車玩一玩。

        3.讓學生觀察風車轉(zhuǎn)動的情形,說一說風車和風車轉(zhuǎn)動有什么特點。通過交流和討論,使學生了解風車是繞一個點或一個軸轉(zhuǎn)動的。然后教師說明風車的轉(zhuǎn)動就是旋轉(zhuǎn)。

        二、說一說:

        在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旋轉(zhuǎn)現(xiàn)象?也可以讓學生先觀察教材中的素材,說出旋轉(zhuǎn)現(xiàn)象,再交流自己知道的事例。

        三、做一做:

        1.在老師的帶領下,師生共同操作,取書和推書的動作。(教師要提出要求。)

        2.讓學生交流自己取書、推書的'動作。

        3.討論:剛才做的取書、推書動作以及書的移動有什么特點?使學生了解書是沿一個方向做平行移動。交流時,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致的意思即可。然后教師說明書本等物品的運動就是平移。

        四、說一說:

        1.先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事例,說出平移現(xiàn)象。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在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平移現(xiàn)象。交流時,教師和學生要對所舉事例談談感受,幫助學生正確識別平移現(xiàn)象。

        五、練習:可采用書中的練習

        第一題:這是一道自主性、趣味性強,又能表現(xiàn)學生理解知識和創(chuàng)新的題目,可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做平移、旋轉(zhuǎn)動作。

        第二題:圖中的平移、旋轉(zhuǎn)信息非常豐富,要給學生充分的觀察、交流的空間。(如電視機的旋轉(zhuǎn)、柜子門的開關(guān)等都是旋轉(zhuǎn)現(xiàn)象;抽屜的抽拉、屏幕開關(guān)的左右移動等都是平移現(xiàn)象)。

        第三題;可先讓學生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先讓學生指出事物的運動情況,再說出哪些是平移現(xiàn)象,哪些是旋轉(zhuǎn)現(xiàn)象,重點了解學生用不同的符號表示的情況。

        玩陀螺:這是一次實踐活動,課前由學生準備鞭子和陀螺,課上組織學生交流一下玩陀螺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課下玩一玩,或讓學生到室外表演一下,還可以舉辦一次陀螺比賽。

        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操作活動,經(jīng)歷認識圖形平移和在方格紙畫平移的過程。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在探索簡單圖形平移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設計意圖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在議論、探討、推測的活動中,經(jīng)歷認識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的過程。

        2、知道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在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知道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具準備:邊長為一米的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生談話。對“議一議”中的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不同想法,為下面的探索活動鋪墊。

        二、小組合作探索:

        1、在“議一議”的基礎上,提出問題(1),讓學生開始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注意巡視和個別指導。

        2、讓學生交流各組合作探索的過程和結(jié)果。如,用什么方法,我們是怎樣做的,結(jié)果是多少,以及是怎樣算出的等。

        3、師生共同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間的`進率和字母表達式。

        4、呈現(xiàn)平均分成100份、面積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并提出教材中的問題(2),請各組研究。

        5、在交流各組推算方法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平方分米與平方厘米之間的進率和字母表達式。

        三、議一議:

        全班討論,可利用學生已有的認數(shù)、數(shù)數(shù)經(jīng)驗,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推算的。

        四:練一練:

        第一題,學生填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第二題,是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變式練習,也是下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

        第三題,讓學生不擺,只算。若有的學生直接推算有困難,可先擺、畫,再算。

        五、:說說本節(jié)的收獲及教法、學法。

        教學反思: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演示和操作,經(jīng)歷探索兩個同分母分數(shù)(分母小于10)相加減的過程。

        2、會計算兩個同分母分數(shù)(分母小于10)的加減法。

        3、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分數(shù)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具準備;圓行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生談話引入本課。

        二、新授:

        1、演示計算。師出示分好并涂色的圓形紙,按教材中的圖示進行演示。

        2、根據(jù)演示過程,寫出算式并計算。重點讓學生理解分子相加減的道理。即,“1個1/8加上4個1/8是5個1/8”和“5個1/8減去1個1/8是4個1/8”。

        三、練一練:

        第一、二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第三題,可采取同桌討論、全班交流的方式來完成。還可以啟發(fā)學生提出其他問題,并說出結(jié)果。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定。

        四、:說說本節(jié)的收獲及教法、學法。

      【冀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教案12-30

      冀教版英語教案01-03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教案15篇12-30

      冀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3-03

      冀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丑小鴨》教案10-06

      安徒生公園冀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0-06

      《小烏鴉和媽媽》冀教版教案08-26

      二年級數(shù)學冀教版教案07-23

      冀教版美術(shù)教學設計03-07

      冀教版《最后一片樹葉》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