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月的天山》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月的天山》優(yōu)秀教學設計1
教學設想:
本篇課文是第一組“走遍千山萬水,欣賞大好河山,激發(fā)愛國之情”的專題課文的最后一篇,是選讀課文。雖說選讀,但是文字非常優(yōu)美,還有許多地方值得學習。本篇課文按照總分總的結構,通過移步換景的方法,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奇異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天山的喜愛之情。設計時,在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的基礎之上,抓住作者描寫的天山的主要景物,自讀自悟,掌握特點,說出感受,指導有感情朗讀等幾個環(huán)節(jié)。然后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最喜歡的一處景物進行細讀、賞讀,在書旁做好批注。在自主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品讀文章的句子,交流學習成果,學習運用比喻、排比、襯托、對偶、設問等修辭方法把觀察到的景物描寫的具體、生動、形象,讓讀者“身臨其境”。從而達到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模仿修辭手法和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提高鑒賞和寫作能力。在設計過程中,注重六個“三”:結構三段式,方法三個詞,主要景物有三處,主要特點有三方面,主要方法有三種,作業(yè)有三項(抄寫、創(chuàng)造、模仿)。由于是略讀課文,所以,強調了閱讀提示中的相關要求,忽略了其他部分。
本篇是略讀課文,如何引導學生從“學會”提高到“會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我以“讀”為抓手,分成五個層次的讀:第一層次是“初讀通字詞”;第二層次是“快讀抓主線”;第三層次是“美讀找美景”;第四層次是“賞讀尋方法”;第五層次是“誦讀增積累”。通過有目的的讀,逐步提高要求,提升能力。
教學中,力求擺好自己與學生的角色。自己努力做好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激勵者和服務者;突出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品讀文本的主體,是對話交流的主體。讓學生、文本、教師在品讀和對話中,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審美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掌握文章描寫的主要景物及其特點,學習運用比喻、排比、修辭等方法把觀察到的景物描寫的具體、生動、形象。
3、感受優(yōu)美詞句并積累。
4、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文章描寫的主要景物及其特點。這節(jié)課按照“讀――說感受――再讀”的過程進行,不可忽視充分的讀。(增加重點)
難點:學習運用比喻、排比、修辭等方法。觀察到的景物描寫的具體、生動、形象。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課件的設計要注重圖聲并茂)。
2、學生預習課文(要求學生課前要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深切體會文章的感情思想)
教學過程:
一、賞圖來揭題
1、導入:親愛的同學們,上兩周,我們在汪老師的帶領下,游覽了相看兩不厭的敬亭山、白銀盤一般的洞庭湖、風景舊曾諳的江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還有咱們金華的雙龍洞,今天,蔡老師又將帶你們?nèi)ツ膬河瓮婺?(板書:天山)你去過天山嗎?你對它有了解嗎?
2、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天山。(配樂欣賞天山美景)你有什么想說的?
3、作者碧野在游玩天山后,如何用五百多字來表現(xiàn)《七月的天山》的美的呢?(板書補充完整:《七月的天山》)
二、自讀通字詞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七月的天山》文章非常美,作者的用詞也非同一般。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吧!
3、有不理解的詞嗎?交流。
三、快讀抓主線
1、過渡:正確地讀詞和理解詞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走進課文。讓我們看看作者是怎樣帶領我們游覽天山的?
2、出示要求:快讀課文,注意抓住作者觀察點的變化,請你用筆劃出表示觀察點變化的詞句。
3、學生交流。
4、教師小結:作者就是這樣通過移步換景的方法,向我們介紹七月的天山的。一起讀!
5、出示提示: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被遠遠地拋在后邊,迎面送來的雪山寒氣,會使你感到秋天似的涼爽。再往里走,天山顯得越來越美。走進天山深處,山色逐漸變得柔嫩,山形也逐漸變得柔美。
四、美讀找美景
1、過渡:站在不同的觀察點會看到不同的景物。在本文的字里行間,藏著許多美景,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吧!
2、出示要求:你欣賞到了哪些美景?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自由閱讀課文,用長方形框出作者主要描寫的景物,用波浪線畫出它們的主要特點。
3、你們發(fā)現(xiàn)美景了嗎?學生匯報。
4、根據(jù)學生回答,概括成“水、樹、花”三個字。并板書。
設想:
a、“雪峰、云影、雪水、溪流”都是圍繞一個字“水”展開的。七月的金華是炎熱的,可是七月的天山卻給人(涼爽)的感覺。、除此之外,還描寫了哪些景物及其特點呢?
b、“樹”:幽靜。
c、“花”:絢爛。
5、板書小結:天山的雪水很涼爽,天山的樹林很幽靜,天山的'野花很絢爛。
五、賞讀尋方法
1、過渡:作者又是怎樣具體、形象地描寫它們的呢?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處,找出最美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想一想美在哪里?在書旁寫下感受,試著讀出感受。待一會兒,我們一起交流。
2、佳句交流:
a、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太陽下,雪峰間的云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
。p比喻分別是什么?突出了什么?)
b、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山腳下匯成沖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
。ㄒ灿袃蓚比喻句,為什么比作銀鏈和白蓮?“飛瀉、拋”等詞感受到什么?)
c、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
。ā奥、斑斑點點、細碎”等詞襯托出樹林的茂密。)
d、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
。ㄗx出排比句的味道,了解為什么比作“錦緞、霞光、彩虹”?)
3、小結:同學們用富有智慧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文章的美,句子的美詞語的美。
六、誦讀增積累
1、過渡:常言道:“學習語文重在積累!弊屛覀冇脙煞昼姷臅r間快速記下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凑l記得多,記得好?
2、學生展示。
3、小結:這真是文章處處是美景,段段是美文,聲聲是美音,
七、結尾產(chǎn)共鳴
1、過渡:難怪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慨——讀最后一段。
2、身臨其境的你又會發(fā)出怎樣的贊嘆呢?生贊嘆。
3、游覽過天山的李白這樣寫道: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游覽過天山的洪亮吉這樣寫道:此脈至此斷,天山已包天。日月何處棲,總掛青松巔。
游覽過天山的汪曾祺這樣寫道:蒼茫浮紫氣,天山真雄偉。陵谷分陰陽,不假皴擦美。
初陽照積雪,色如胭脂水。
4、回顧天山之旅,你有什么要感謝的嗎?
5、小結:蔡老師也要感謝碧野先生用豐富的想象、恰當?shù)男揶o、準確的詞句把我們帶到七月的天山;也要感謝四(2)班的同學富有激情的誦讀,讓奇異的天山充盈整個教室;還要感謝與我們共度美好時光的所以老師的參與。
八、作業(yè)分層次
1、在天山之行即將結束的時候,我想:同學們在以后的游山玩水中一定會用手中的筆記下眼前的景,與大家一起分享美文、美景。
2、最后,請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喜歡的作業(yè)。
3、再次謝謝大家!
九、板書設計:
4、七月的天山
景物 印象 修辭
雪水 涼爽 比喻
密林 幽靜 襯托
野花 絢爛 排比
《七月的天山》優(yōu)秀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認讀生字
2、了解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
過程與方法
1、自主閱讀,了解文章的寫作結構
2、感情朗讀,感受天山的美好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天山的美好。
三、課前準備:
相關課件
四、教學過程
1、出示課件,直接揭題
談談你對新疆的認識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2、整體感知課文;學生自學
帶著過渡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并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向導,帶著你游覽,能看出導游線路嗎?(讓學生列出作者的游覽路線)
(教師指導:隨著導游線路觀看圖像或網(wǎng)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3、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jié),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如疑難詞有:炎暑、山澗、飲馬、索繞等。
“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這句,需要結合圖片點撥感受。
五、合作學習
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得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組中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fā)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如:寫雪峰、雪水時的確切比喻;“密密的塔松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許多疊詞,讀起來別有韻味,讓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靜的美;還有描寫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讀的句子。
六、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匯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并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七、激發(fā)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后,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游記,并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這樣,“足不出戶,也可以游遍千山萬水”。
八、摘抄優(yōu)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九、作業(yè):
朗讀課文,復習詞語
板書設計:
4。七月的天山
騎馬 進入天山 雪峰 雪水
↓ ↗ ↓ ↘
七月的天山 → 再往里走 森林 日影 水聲 → 美
↑ ↘ ↓ ↗
熱愛 走進深處 溪流 野花
教學反思:
本文的教學遵循了略讀課文的原則,以學生自讀為主,引導學生圍繞“哪寫的好,好在哪里”進行自主研讀和反饋,但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主要原因是缺乏想象力,無法想象和理解到七月天山的美,但是從學生對句子的感悟情況來看,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還有待提高。
《七月的天山》優(yōu)秀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的: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描寫了那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yōu)美詞句并積累。
4、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5、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做課前預習。
2、分配好上課學生的任務。
五、教學過程:
。ㄒ唬┲苯咏翌}: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度語。
。ǘ⿴煂胝n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這是出自詩人李白的詩句,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去游一游吧!
板書課題《4*七月的天山》,齊讀課題。
(三)通過學生的互問互答檢查預習情況
1、包括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字詞句的理解,朗讀情況的檢查等。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作者筆下的天山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3、速讀課文,理清寫作的順序和課文內(nèi)容。
4、默讀課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在文中找出有關地點變換的句子。
5、課文主要描寫的哪些景物?聽范讀,并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匯報
出示:七月,騎馬上天山,“我”——
第一小組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回答。
第二、三小組可以在文中找出有關句子連起來回答。
第四小組用簡短的語言表達。
。ㄋ模┲v讀課文(由五個學生分別逐段講解)
。ㄎ澹⿴熥隹偨Y
1、輕聲讀2——4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一處景點,再細細地游覽一遍,在文中找出認為寫得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并寫下感受。
2、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學習匯報并指導朗讀。
師:這就是七月的天山,生齊讀最后一段:
出示: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
3、指名個別讀、比賽讀、男女分讀
4、齊讀
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你能給最后一段換種說法嗎?(改為陳述句)
5、通過我們深入的了解,這時天山給你怎樣的印象?
。┲笇П痴b。
第一組選擇喜歡的一段話背誦。
第二、三組選擇喜歡的.兩段話背誦。
第四組背背誦2、3、4段。
。ㄆ撸┩卣寡由欤
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ò耍┳鳂I(yè),拓展訓練
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抓住景物的特征,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等。
第一組寫三句以上描寫景物的句子。
第二、三組寫一段描寫景物的話。
第四組寫一篇描寫景物的文章,正確運用修辭方法并把景物的特點寫具體。
。ň牛┌鍟
4*七月的天山
進入天山 雪峰 雪水
再往里走 森林 日影 水聲(美)
走進深處 溪流 野花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與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的移步換景法進行教學,讓學生知道描寫景物的方法有很多種,不能只局限在從遠到近,或者從近到遠的描寫方法。整個教學過程雖然有些缺陷,但總體還是完成得很好。
《七月的天山》優(yōu)秀教學設計4
內(nèi)容簡介:
《七月的天山》是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組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課文描寫祖國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課教學宜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讀自悟。通過自讀、品讀、美讀、想象,體會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時感悟文章優(yōu)美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詞句、積累語言。
3、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夏天獨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課前準備
制作介紹天山美景的多幅圖片及相應文字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課前感悟
1、師:在上課之前,老師先送你們一份禮物,希望你們在欣賞這份禮物的時候仔細觀察,用心感受。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
2、欣賞天山美景(圖片配音樂:新疆好)
二、悟中體味
師:課前,我們一起欣賞了美麗的天山風景圖,你有什么感受?
生1:美!
師:一個簡單的“美”字卻概括出了天山的特點。
生2:我仿佛置身于天山之中。
師:用流暢的語言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3:真是美不勝收!
師:你的詞匯真豐富,不但理解了這個詞語的意思,還學會了恰如其分地運用它,不簡單。
……
三、回顧單元訓練重點
1、尋找本單元課文的共同特點:
師:同學們,時間過得可真快!我們第一單元的課文馬上就要學完了,請同學們想一想,本單元的文章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
生: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寫景的(以寫景為主)
師: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塊兒來學習本單元的最后一篇寫景的文章,它就是——七月的天山(板書,齊讀課題)
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我們中、高年級的語文教材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訓練的重點,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什么?
生:閱讀下面的課文,與作者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去體會作者對山山水水的熱愛之情,并體會作者是怎樣用優(yōu)美詞句表達情意的。
師:請同學們一起來看大屏幕(齊讀單元訓練重點),大家尤其要注意老師用紅色標出的這句話。
過渡:一般來說,寫景文章語言文字都比較優(yōu)美,七月的天山也同樣如此,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作者是怎樣用優(yōu)美詞句表達情意的。
明悟:《七月的天山》是一篇略讀課文(板書),希望同學們能夠借助我們以前積累的知識和已經(jīng)掌握的閱讀方法試著自己讀懂并欣賞這篇文章。
四、初讀課文,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1、自讀課文,畫出游覽順序詞。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放聲自由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請注意作者的游覽順序,并用“——”畫出表示游覽順序的詞語。
2、師生共同自由朗讀。
3、相互交流,理清順序。
生:我找到的是“進入天山,再往里走,走進天山深處”
教師及時板書:
進入天山。
再往里走。
天山深處。
師:其實這既是作者的游覽順序,也是本篇文章的寫作順序,作者移步換景,用簡練而形象的筆觸描繪了天山景物。它們分別在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2、3、4)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的2、3、4自然段,也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段。請同學們來看閱讀提示。(課件出示)
。1)默讀課文2、3、4自然段,獨立思考,每段重點寫了哪種景物?
。2)同桌交流: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些語句,說出理由。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帶著第一個閱讀提示的要求進行學習。
4、學生默讀并找出所寫景物
5、相互交流
師:找到答案了嗎?現(xiàn)在誰來給大家匯報?
生:我認為作者所描繪的景物有:雪峰、雪水、溪流……
師:接著說
生:我認為作者所描繪的景物還有:原始森林、野花。
師:無論是雪峰、雪水還是溪流,它們都是寫出了天山的什么呀(水)?正是因為水的清澈明亮,才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書:水、樹、花)
教師小結:
天山的景物很多,碧野先生卻重點抓住了天山的水、樹、花這三種景物來具體描寫,而且十分講究寫景的順序,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五、深化單元訓練重點
這篇課文作者抓住了重點景物,用優(yōu)美的語言進行具體描寫,表達了對天山的熱愛和贊美。如果有機會,希望你們也能在七月騎馬上天山。
六、佳句采摘
把課文中你喜歡的優(yōu)美語句摘抄在采集本上。
說課與反思
《七月的天山》一篇文字優(yōu)美,脈絡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點,為我們展現(xiàn)了美麗的寂靜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與贊美。
如此文質兼美的文章,如何讓其在略讀文章中獨占鰲頭,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積累方法的最佳素材呢?依據(jù)本次教研專題《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經(jīng)過不斷嘗試,反復修改,設計了此課。
一、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由于我們的學生對遠在新疆的天山非常陌生,加之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又不可與精讀課文相提并論,進行精講,因此,在課前通過課件展示天山的美景圖片,使學生對美麗的天山產(chǎn)生直觀的感受,從視覺上來認識天山,了解天山,激發(fā)學生對天山的向往,引導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進入中高年級后,語文教材有一個特點,即每個單元的導讀都會明確提出單元訓練的重點,于是開課之初我注意了單元訓練重點的回顧,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圍繞單元訓練重點來閱讀理解語言文字,真正達到學有目的,學有重點。然后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受天山之美,通過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游覽順序的詞語“進入天山————再往里走————走進天山深處”,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二、注重多讀感悟,進行自主地獲取。
依據(jù)略讀課文的特點,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品味語句,進行自主地獲取。在文中作者多次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通過奇特的想象,展現(xiàn)了七月天山獨特的美景。如:“藍天襯著……像盛開的白蓮……”在自讀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可以是對重點詞語的體會;可以是從修辭角度去感受;也可以是從景物特點去欣賞等等。讓學生自由地表達感受,近而指導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現(xiàn)景物的美,從而感受作者對天山的熱愛和贊美。這樣的閱讀指導,才會讓學生嘗試到自主獲取的快樂。
三、注重自讀品析,倡導合作交流。
在品讀、感悟優(yōu)美語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先是讓學生默讀思考,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在獨立感悟優(yōu)美語句的前提下,進行同桌交流,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優(yōu)美詞句表達情意的。這樣的訓練一是為了滲透單元訓練重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范文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清脆的鈴聲在耳邊響起時,自己有種無法比擬的歡愉油然而生,這種歡愉來自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來自學生的精彩品悟。一篇《七月的天山》既讓我掌握了語文教學應關注的重點,又讓我探尋到了平素教學的誤區(qū),同時還讓我摸索到了略讀課文應攻破的難點。也正是通過本次教學讓我逐步成長起來。
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由于自己的年輕,經(jīng)驗甚少,致使教學中存在諸多的不足,敬請各位教師開誠布公,多提寶貴意見。
《七月的天山》優(yōu)秀教學設計5
一、導語
同學們,每當我們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想到那千姿百態(tài)、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在我國的西北邊疆,還有一道奇特的風景,那就是地域廣袤,景物豐美的天山。天山不但雄奇壯觀,而且天山的夏天更是與眾不同。你在夏天見過雪嗎?天山的夏天你就能見到雪,雖然有雪但是一點都不冷,就象秋天那樣涼爽,而且有著春天一樣的美麗。你們想不想去看看?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著名作家碧野一同走進《七月的天山》。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整體
讓我們帶著對天山的向往,讀一讀課文,看看七月的天山會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三、再讀課文,解決字詞
天山的美麗奇特就蘊涵在課文的字里行間,請大家再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遇到不會的字可以,也可以問同學問老師。
檢測生字掌握情況,用大屏幕出示易錯的字詞,指名領讀。
四、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時間的先后順序、游覽的先后順序、地點變換(進入天山 再往里走 走進天山深處)
五、匯報交流,升華情感
作者用移步換景的寫法,抒情的筆調,寫出了獨具風韻的天山之夏!下面就讓我們仔細地閱讀課文,看文中都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
雪峰 溪流 原始森 野花
1、天山的雪峰是什么樣的?
學生匯報雪峰和溪流的特點。
2、潔白高聳的雪峰,歡快跳躍的魚兒,使得夏季的天山有如秋天般涼爽而又富有生機和活力。隨著作者腳步的移動,我們又將見到另外一副天山美景圖。
學生匯報森林特征。
3、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相映成趣,作者用精致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天山的野花在作者筆下更是美不勝收,別有風韻!學生匯報野花的特點:
例: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
在悠悠飄浮著的白云的藍天,全是變幻莫測的圖案,藍白相間,像登不盡的天梯那樣無限,像童話中的`仙子那般夢幻,像神話中的宮殿那樣若隱若現(xiàn)。
4、天山深處山色柔嫩,山形柔美。溪流兩岸滿地鮮花,猶如進入了春天的大花園。請大家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你能給最后一段換種說法嗎?
作者想要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六、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作者運用豐富的想象,確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描繪出了天山之夏的獨特風光。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間流淌著大自然的美,洋溢著作者的贊美之情。作者清晰的寫作順序和抓住事物特點寫作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希望同學們課后仿照《七月的天山》,寫一篇游記,來表達你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七月的天山》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優(yōu)秀10-08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優(yōu)秀09-20
《七月的天山》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09-23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03-07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01-07
《七月的天山》的教學設計10-30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七月的天山教材分析10-07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范文10-07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最新10-08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范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