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nèi)容分析:
課文以一個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詩歌的形式,講述自己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語言質(zhì)樸,抒發(fā)了少年兒童向往北京的強烈感情。
教學對象分析:
教學對象是生活在離北京很遠的一年級學生,他們對北京升旗儀式方面的知識是較少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借助電化教學媒體,顯示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壯觀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目標
教育:了解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對北京的熱愛之情。
教養(yǎng):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一個偏旁“心、方。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解疑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媒體:實物投影儀、教學課件、田字格。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誦。
教學難點:
讀好詩中的長句。
教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解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質(zhì)疑
1、同學們,我們學校每周一早晨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在升旗儀式上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國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門廣場上每天都要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那場面,你見過嗎?你想去看看嗎?有一個小朋友,他和你們一樣,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的'升旗儀式。他總是地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出示課題)
2、審題。“我想去看看!薄拔叶嘞肴タ纯。”有什么不同?指導讀題。(讀出渴望感情)
3、質(zhì)疑:同學們看著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課文,尋找答案好嗎?
二、讀準課文字音
1、你們喜歡聽老師讀課文嗎?要聽清楚生字的讀音,看誰最認真。
2、你們也想讀課文嗎?誰感跟老師來挑戰(zhàn)?你們先把生字字音讀準,那讀好課文就不難。(出示生字詞課件,學生自己練讀。讀得好的當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讀。)
3、老師給你們加一點難度,怕不怕?沿著彎彎的山路,讀準這些詞的字音,就可去北京參觀游玩了。(課件)開雙軌火車讀。
二、學文
1、讀好了生字詞語,就讓我們?nèi)フn文中看看,這個小朋友為什么地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
2、自由讀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ㄐ∧泻⒆≡诖笊嚼,非常向往北京,特別想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儀式。)
3、課件示地圖,認識北京的地理位置。(課件)
理解“遙遠”。多遠算是“遙遠”?看課件,并舉例來說。
4、“為什么想去看看呢?”——因為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播放課件,理解“壯觀”。
學校里的升旗儀式莊嚴、肅穆。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顯得更莊重。每個早晨經(jīng)常有人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儀式,連外國人也都要駐足仰望我們國家的國旗冉冉升起。看有關升旗儀式的圖片。老師解說。(課件)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薄⒄J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
2、認識2個偏旁“心、方”。
。场⑹箤W生在學習生字時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田字格。
【教學重難點】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認識偏旁“心”、“方”;會區(qū)別形近字并能把生字書寫正確、端正。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你們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ヒ粋地方,看。課件出示北京風光圖片(課件)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看到這么美麗的風景,有什么想要告訴小朋友或老師的嗎?
能用上這課的課題來說一說嗎?(帶上感情說)突出“多想”。(課件)板書課題。
小朋友說得真棒!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題好嗎?齊讀。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想”?(引導學生通過各種辦法識記,同時學習“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
二、初讀課文
。薄⒂幸粋小朋友學習非常認真,他想跟你們比一比。他說:想和我比一比嗎?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別專心,聽老師讀課文的時候不但能聽清字音,還可以知道課文講的是什么呢!你們能做到嗎?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病⒛莻小朋友學習特別聰明,他說:這有什么了不起,我還會自己讀準課文呢!你們行嗎?請小朋友們自己認真讀一讀,劃出生字詞語。
二、學習生字詞語
。薄⒊鍪旧,學生自己練讀。(課件)同桌互相幫助。
。、想一想,你還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什么生字?學生暢所欲言,相機教學“方”字旁。學生講得好的獎勵玩猜字謎游戲。
。场ⅰ拔耶斝±蠋煛弊x得好的當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讀。
要求:小老師要提醒大家:請大家跟我讀!還要把識字的.方法教給大家。
。、經(jīng)過小老師幫助,大家一定學會了許多,讓我們比比,誰學得好?
指名抽讀,找找游戲(一生讀字,其他小朋友舉出相應卡片)
。怠⒈纫槐,看誰的反應快。(鞏固生字學習情況)
三、再讀課文
把生字新詞送回了課文,你們還認識嗎?
指名讀課文。朗讀擂臺賽。聽一聽學習伙伴怎樣評價。
四、生字書寫
。、請你當小偵探,好好研究一下這些生字。
。、小偵探門,快快來提醒老師應該怎樣寫?
3、你看清楚“廣”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嗎?(“點”*近豎中線起筆。)
。、“走”和“足”: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會覺得舒服呢?(“豎”在豎中線上。)他們的區(qū)別是什么呢?
5、注意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師范寫,生描紅并在書本田字格上書寫。比一比,看誰寫得漂亮。(投影)
五、課外作業(yè)
收集有關北京的風光圖片和天安門廣場上升旗的有關資料。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北京,祖國的首都,一個人人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個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詩歌的形式,講述自己想去遙遠的北京城,看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文章語言質(zhì)樸,感情真摯,抒發(fā)了少年兒童向往北京,熱愛祖國的強烈的思想感情。學習本文旨在引領學生感受北京的美麗、富強,升旗儀式的壯觀,激發(fā)他們對首都北京、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學生分析】
我班有50名活潑可愛的學生,經(jīng)過近半年的校園生活,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簡單的學習方法,能就某一問題展開合作交流,并能用比較通順的語言來匯報組內(nèi)的學習成果。
結(jié)合課標,針對我班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心”字底。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對首都北京、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認識14各生字,認識1個偏旁“心”字底。
。、理解課文內(nèi)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對首都北京、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言
再過兩個月就寒假了,如果爸爸媽媽想在寒假里帶你去外地旅游,你最想去哪里?有一個小朋友,他也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他想去啊看什么呢?你想知道嗎?那我們一起學一學11課《我多想去看看》,齊讀。多想什么意思?
。ㄌ貏e想,非常想)
他那么想去看看,到底要看什么?聽老師讀課文,然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二、識字
如果你親自讀一遍課文,你會知道得更多
1、看拼音,輕聲自由讀這首詩,遇生字把它畫下來,把它讀得正確、流利。
。、看漢字讀課文,遇生字把它畫下來,用你喜歡的方法記住它。
3、檢查生字:
同桌之間──開火車──組詞領讀──怎么記住它的。
4、你們會這么多的識字方法,把生字認得這么好,我相信這首詩讀得更好,是嗎?
黙讀這首詩,用鉛筆標出這首小詩一共有幾句話。
。、這首詩一共有幾句話?你最喜歡哪句話?
。丁⒄埬阕屑氉x讀你最喜歡的那句話,在小組內(nèi)說說,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三、理解課文內(nèi)容
。、第1句:
、抛≡诖笊嚼。從哪個詞知道的?
、蒲刂呤窃趺醋?
⑶怎么讀才能把大山離北京的遙遠讀出來,老師想提示你一下,你再試一試。
2、第2句:
、胚b遠什么意思?從哪到哪很遙遠?
、七b遠的'北京城什么樣啊,你找到關于北京的資料了嗎?
。úシ疟本┟麆俟袍E的圖片)想說點什么?
、遣シ派陫W成功的影視資料,談談感受。
⑷播放升旗儀式的錄像,體會“壯觀”一詞。
。场⒌冢尘洌航o“多”換個詞,練習讀,師指導朗讀。
四、說話訓練
遙遠的北京城,有___________________,我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五、結(jié)束語
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表這了一個美好的心愿,那就是熱愛北京,熱愛祖國,表達愛方式有很多,可以畫一張畫,可以唱一首歌,可以編一首小詩,回家后,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方式,向你的爸爸媽媽媽表達一下你對北京、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 篇4
設計說明:
《我多想去看看》是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一冊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是一首小詩,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一個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分散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要求認識的字,我沒有過多的去分析字型、結(jié)構(gòu),而是在會認的基礎上各有側(cè)重:有的注意正音、有的練習說詞說句子、有的注重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記憶字形。而且在這節(jié)課我采用了分散識字的方法,在導課時出示北京風光圖片,下面配以文字說明,學生在欣賞圖片的同時就會不知不覺認識部分本節(jié)課要求會認的字。這樣避免了識字過于集中、枯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2、注重感悟
一年級的孩子,只有喚起他的親身感受,他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這節(jié)課,無論是開始的欣賞北京風光圖片,課中的看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錄像,還是最后的師生表演,都激發(fā)了學生熱愛首都、熱愛祖國的情感,并有效的指導了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3、趣味寫字
本節(jié)課我要教學生書寫“走”和“足”這兩個字。因為漢字本身有一個演變過程,而這個演變過程學生并不了解,那么一個枯燥的漢字中還藏著一個小故事,學生肯定特別感興趣。課上我播放了一個漢字演變的課件,學生非常感興趣。而且這種識字方法不但加深了學生對字形的記憶,更會向?qū)W生滲透一些漢字文化,潛移默化的激發(fā)學生喜愛漢字、喜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十一黃金周你們到哪去玩了?
師:看看王老師到哪去玩了?(出示老師在天安門前的照片)你們?nèi)ミ^北京嗎?北京是王老師最向往的地方,這次去北京終于圓了我多年的一個夢。而且王老師為了讓沒有去過北京的小朋友也看看美麗的北京,還拍了好多照片呢,想看嗎?(出示北京圖片,認讀“北、京、安、廣、城”字)。
師:看完照片,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北京真美呀!
生:我也想去北京看看。
師:是呀,相信每個小朋友都在心里說:“我多想去看看”(板書),認讀“想”,指導讀課題(發(fā)自內(nèi)心)。這么美麗的北京誰不想去看看哪!而且2008年奧運會就要在北京召開了,到時候北京肯定變得更加美麗的。有一個大山里的小朋友,她和你們有著同樣的心愿。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我多想去看看》。
師:借助拼音,小聲的讀課文,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師:讀完后,告訴大家,哪些字最容易讀錯?(師提示注意“開”和“升”兩個字的區(qū)別。問:“升旗的旗”還可以組什么詞?你知道我們國家的國旗是什么旗嗎?)
師:同位互讀課文,一個讀,一個聽,看誰讀的正確,看誰聽的認真。(出示生字卡片。用“北京”練習說話;在生活中,你們見到過這個“城”字嗎?)
認讀“告訴”一詞
師:課文中媽媽告訴我什么了?
生:媽媽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師:你們每天看到的是什么樣的路?
生:平平的路。
生:寬寬的路。
師:山里孩子呢?(用課件出示“路”,指導讀出“彎彎的小路”)
師:你還知道什么了?
生: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門。
師:山里孩子走出大山,還要走很遠很遠的路,所以說“遙遠”。(指導讀“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門”)
師:什么叫壯觀?想不想親眼看看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播放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
再指導看圖,理解什么叫“壯觀”(指導朗讀“天安門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這句話)
師:(出示圖)看圖,知道媽媽和孩子在說什么嗎?同位演一演。
師生表演,通過老師扮演的媽媽的動情講述,學生扮演的孩子孩子說出:“媽媽,您帶我去北京看看吧!”(指導朗讀最后一句“我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配樂朗讀全文。
師:感受完山里孩子的美好心愿,你有什么話想對這個山里孩子說嗎?
生:山里孩子,我也想去北京看看,有機會咱們倆一起去吧。
生:我們學校每周一都要舉行升旗儀式,你們那里也升旗嗎?
生:我祝愿你早日來到北京,親眼看一看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
師:相信有了我們的祝福,山里孩子肯定能實現(xiàn)他的美好愿望,我們也祝愿所有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實現(xiàn)心中的美好愿望。
師:為了表揚同學們在這節(jié)課上的表現(xiàn),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個小動畫片,想看看嗎?(請同學們看一個關于“走”字演變的動畫片。)
師:看“走”字多神奇啊,你們能把這個字寫漂亮嗎?(板書,指導書寫“走、足”字)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開、足、走”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生字,領悟詞語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北京風景圖,升旗儀式錄像片,課件。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薄D片激趣:老師今年夏天去北京旅游,帶回來一些風景照,你們想看看嗎?出示北京風景圖片:故宮、天壇、天安門、萬里長城……
。病⒄勗捈とぃ罕本v史悠久,風景迷人,看到這些景色,你有什么想法?跟老師和同學們說一說,好嗎?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我很想到北京游玩”、“我真想去看看”。
。、導入新課:有位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出示課題“我多想去看看”。識記“想”,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題,指名讀,全班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觀看老師從北京帶回來的風景圖片,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在讀課題時就識記“想”字,分散了識字的壓力。
二、初讀詩歌
。、范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指名回答。
。病W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看拼音讀準字音,找出生字作上記號。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初步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圈出生字,為識字寫字起了鋪墊作用。
三、識字
。、出示多媒體課件。(課件創(chuàng)意:在大山深處,有位媽媽正在給自己的孩子講述山外的故事,往前走,有彎彎的小路,有平原、有廠房……最后就是遙遠的北京城,北京城里有天安門廣場,廣場上有隆重的升國旗儀式,依次出現(xiàn)詞語:告訴、彎彎的小路、遙遠的北京城、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剩下的兩個生字“想”、“能”依次出現(xiàn)在路旁。)結(jié)合課件,認讀生字。
2、做開火車識字游戲,首先確定每列火車的組長、組員,宣布游戲規(guī)則,讀得最正確最流利的獲勝,接著以“火車”為單位,根據(jù)課件合作學習,自主識字,最后才進行開“火車”比賽。
。、全班交流識字方法。識字方法的預設:“京”可以根據(jù)“驚”字用“減一減”的.方法識記!氨薄迸c“比”,“走”與“足”,“升”與“開”可以通過比較記憶,“告”字可以用字謎“一口咬掉牛尾巴”記憶,相機根據(jù)“旗”與“想”字,認識偏旁“心”、“方”。
設計意圖:開火車的游戲是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把開火車的游戲與合作學習科學地結(jié)合起來,學生們都希望自己的“火車”勝出,“學優(yōu)生”怕“學困生”輸?shù)舯荣,肯定會使出渾身解?shù)幫助學困生,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都有進步,教師給足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生字的時間、空間,并且在課件創(chuàng)設的輕松環(huán)境中學習,識字效率會大大提高。
四、說話訓練
。薄偛盼覀儗W習了生字,了解了許多優(yōu)美的詞語,現(xiàn)在就來學習句子。
。、課件出現(xiàn)圖片和課后“我會讀”中的句子,“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薄拔覀儛郾本!薄拔覀儛畚逍羌t旗!
。、個人自由朗讀、指名讀、全班讀
設計意圖:字詞句是構(gòu)建語文大廈的基石,加強字詞句的訓練是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之一。
五、讀詩歌
。薄⒆杂稍囍首x詩歌;
。、小組朗讀,比比哪些讀得最正確、最流利。
設計意圖:把詩歌讀通讀順,為下節(jié)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打下基礎。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 篇6
。薄(nèi)容分析
本課是一首詩歌,全詩由三句話組成,以一個山村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的美好愿望,內(nèi)容生動感人。
本課是一篇閱讀課文,教學中要緊緊圍繞低年級閱讀教學任務:“識字、學詞、讀通、讀順、讀好課文”開展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實際,讀中感悟。
。、設計思路
本課是一首詩歌,全詩由三句話組成,押an韻。教學前,借助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到課文描述的情境中;教學中,抓住詩歌利于朗讀的優(yōu)勢,在讀中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小學生對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會有些了解。結(jié)合這一特點,教學時準備升旗儀式錄像片,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升旗儀式的壯觀,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好鋪墊。
教學準備:課件或掛圖、生字卡片、天安門升旗的錄像片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認識十三個生字,會寫四個字,認識“心、方”兩個偏旁。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伊始,創(chuàng)設情境。課件依次演示:美麗的小山村,莊嚴的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母子對話、孩子的愿望。借助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到課文內(nèi)容情境中,學生在感受著山村的美,天安門廣場的美,感受著升旗前的隆重和山山美好的心愿,為投入地讀文做好鋪墊。 當學生與本文的愿望融到一起時,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詩歌;指名讀,引導學生相互評價。
為了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針對教材對識字教學的要求,教學中,采取帶拼音識字、去拼音識字、在具體的語境中鞏固識字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在積極的狀態(tài)下學習生字,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識字為了更好地促進閱讀。為了檢查識字效果,同時為了在把課文讀通的基礎上讀順,組織組內(nèi)同學互讀、評議,教師以指名讀課文的方式檢查朗讀效果。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因此,無論是初讀感知,還是學習漢字,變換形式學習,組內(nèi)同學互讀課文,都充分發(fā)揮了學生主體作用,使課文讀通、讀順成為可能。
3、品讀感悟,熟讀成誦。詩歌共三句話。品讀感悟第一句時,教師范讀,引導學生傾聽,接著模仿讀第一句。品讀感悟第二句時,組織學生觀看北京升旗儀式實況錄像,學生在體會中練讀第二句。品讀感悟第三句時,讓學生比較:
、 我多想去看看。
、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在比較中讀第三句,最后熟讀成涌,積累語言。
。场㈤喿x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品讀感悟三句話時,學生的模仿讀、體會讀、比較讀,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主動積極的狀態(tài)下,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础⑽闹谐霈F(xiàn)的四個生字,根據(jù)字形特點,“廣、升”一起指導、書寫!白、足”一起指導、書寫。同時關注學生寫字的姿勢與習慣,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實際教學要為達成這一目標做長期的'努力。
5、當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產(chǎn)生強烈共鳴時,去北京觀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就成了許多孩子的心愿,此時,布置學生課后搜集有關北京風光的圖片,如天安門、人民大會堂等,小組合作出一期《美麗的首都北京》小報。從而溝通課堂內(nèi)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教學實錄】
。、引入:
師:創(chuàng)設情境,去北京看升旗儀式。演示(山村、升旗儀式,母子對話,孩子的愿望)
生:齊讀課題,認識“想”字。
2、感知:
師:范讀,生借助拼音自由讀,指讀。
師:整體出示生字。
生:開火車認讀,自主發(fā)現(xiàn)要注意字音,交流。
師:出示句子。
、 媽媽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來到美麗的北京城。
、 我多想去北京的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呀!
生:自由讀。
師:引導再讀,要求流利。
生:組內(nèi)互讀評議。
3、感悟:
師:啟發(fā)讀第一句話。教師范讀。
生:再讀,師及時評價。
師:媽媽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去干什么呢?現(xiàn)在,小組合作,練讀第二句話,一個小朋友讀時,另一個小朋友要注意聽,然后相互評議。
生:小組練讀,指名讀。
師:放升旗錄像。啟發(fā):假設此時你就站在升旗的人群中,那么該怎么去讀第二句話呢?
生:練讀。
師:示范。
生再讀,師生點評。
師:看到這壯觀的場面,山山會想些什么呢?
學生自讀第三句,交流感受。
出示
、 我多想去看看。
、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學生比較練讀、師扮演角色讀。
生:試讀互評。
師:啟發(fā)背誦。
生自由讀試背,同桌互檢。
。、書寫
師:你認為哪個字不好寫?
生:我覺得“升”字不好寫。
師:看“升”字的每一筆都在田字格什么位置?
生:觀察后回答。
老師范寫,學生評議后臨寫。
師:點評。
。、拓展
師:啟發(fā)學生課后了解北京。搜集有關北京風光的圖片,小組合作出一期《美麗的首都北京》小報。
【教學反思】
。、這首詩歌雖然只有三句話,但是因為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所以學生讀得很投入。
。、教學中,堅持以讀為本,在模仿中、在觀看錄像的體會中、在比較中朗讀感悟,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主動積極的狀態(tài)下。
3、學生的朗讀因感悟而有聲有色,感悟后的朗讀聲情并茂。
體會: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但同時,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適時的示范和引導是絕不可少的。
不足:教師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評價形式過于單一。
教材內(nèi)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我多想去看看》。
設 計:遼寧省葫蘆島市實驗小學 王志麗
【點評】
新課標在閱讀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次叶嘞肴タ纯础狄徽n作為一篇閱讀課文,如何落實課標要求,讓學生“讀通、讀順、讀好課文”本節(jié)課在以下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
首先,教師堅持組織、引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前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拉近與文本的情感體驗;課中引導學生模仿、體會、比較;課尾,鼓勵學生搜集圖片,合作辦報,為學生拓寬了學習空間。教真正是為了學服務。
其次,教師根據(jù)詩歌三句話內(nèi)容的不同,靈活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如“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考慮學生對壯觀一詞理解有難度,及時播放天安門實況錄像──很好地說明了問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多想去看看》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11篇)03-02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08-25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02-28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反思(精選14篇)03-01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設計(通用11篇)03-22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反思(通用14篇)03-17
《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03-09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1篇)03-12
【精選】我多想去看看教案3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