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學設計匯總[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元日》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元日》教學設計1
教材解讀:
《元日》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十二單元一篇主體課文,是首節(jié)奏明快、語言流暢、雅俗共賞的七言絕句,作者是宋朝著名改革家、詩人王安石。
題目《元日》。元日,本意為吉日,我國古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日,為一年的第一天!氨衤曋幸凰某猴L送暖入屠蘇。”說的是在歡快的爆竹聲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風中,合家歡飲屠蘇美酒!扒чT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边@句說在守夜中,千家萬戶迎來了曈曈紅日,然后用新的桃符來換去舊符。詩歌最后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的“總”和“換”字,表達除舊布新不可逆轉的規(guī)律和王安石對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
設計理念:
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鼓勵學生自學古詩,不懂的地方通過查字典、查詞典、看畫面、討論、閱讀開卷有益等方法解決。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讀音,并認清字形,正確地朗讀/有感情。
2、通過查工具書、閱讀開卷有益、看圖等方法理解生詞。
3、感受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了解過節(jié)的各種習俗,初步學會欣賞春聯(lián)。
教學重難點:
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氣氛,體會人們的美好愿望。
教學準備:
1.關于春聯(lián)、詩配畫的課件,音樂。
2、搜集關于“年”的傳說、屠蘇酒、桃符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解詩題,展開聯(lián)想
1、字典里“日”字可以指太陽,也可以指時間,如:一日是指一天,“元日”是哪一天?
2、說到大年初一,就想到過年,你的腦子里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3、古時人們怎樣過年的,讓我們走進王安石的《元日》去看看。
二、讀古詩、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2、全班檢測匯報,誰愿意來讀一讀?
3、看屏幕抽讀,看看自己能不能讀懂,不懂的想辦法解決:
4、教師范寫生字。
5、把聽音樂的感受帶進詩里讀,男生讀——女生讀——打著節(jié)拍讀
三、看畫面,明詩意,悟詩情
再看這首詩,你都看到哪些畫面,讓我們大家和你分享吧!
爆竹聲中一歲除,
1、你看到了什么?一歲是指?
2、除是什么意思?除夕之夜還能聽到什么?
3、相機補充除夕之夜放爆竹和守歲的故事。
4、讀詩句,感受除夕的熱鬧。
春風送暖入屠蘇。
1、你看到了那一幅畫?
2、相機補充屠蘇的相關資料。
師:酒是暖的`,還有什么是暖暖的?(合家團圓、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心里暖洋洋的)
3、體會“入”字再讀,這幸福的時刻,如沁人心脾的屠蘇酒,人們沉醉在節(jié)日的喜悅中。
4、再讀,把你的體會送到詩句里。
千門萬戶曈曈日,
1、你給我們看的這幅圖是?
2、“千門萬戶”還可以說……瞳瞳日是什么樣的日?
3、這幅畫帶給你的感受是——美好、詳和、充滿生機、希望……
4、感受著美好、充滿希望的瞳瞳日!
齊讀,總把新桃換舊符。
1、桃符是什么?金鑰匙找到答案勾出來。
2、教師隨機補充桃符資料。
3、換桃符還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嗎?走進王安石。從哪個字眼能體會詩人心中的企盼抽讀——總把新桃換舊符
4、學生抽背——齊背——
5、這首詩描繪的是人們歡度春節(jié)的喜慶情景,每行詩句都寫了過年的一種儀式,
放爆竹——飲屠蘇——迎紅日——換舊符。
四、欣賞春聯(lián)、拓展延伸
1、貼春聯(lián):(隨即滲透春聯(lián)知識)
上聯(lián):一夜連雙歲 下聯(lián):五更分二年 橫批:辭舊迎新
2、對聯(lián):
上聯(lián):鶯歌燕舞春無限 下聯(lián):雨調風順歲有余
3、師生對對聯(lián)
4、作業(yè):
認真書寫“爆”、“蘇”、“換”、“符”四個生字。
把這首詩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收集春聯(lián),和同學交流欣賞。
板書:
12、過年 元 日
爆 蘇 美好喜悅
換 符 辭舊迎新
《元日》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運用多種識字渠道,認字與識字。在不同的語境中識字,誦讀古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指導學生查找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調動查找資料的興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朗讀課文,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能夠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教學難點:
了解詩句所蘊含的情感。
課前難點:
運用工具書獨立完成預習。
課前準備:
對聯(lián)積累,能夠誦讀對聯(lián)。
教學過程:
一、談春節(jié)激趣入課題:
1.出示一組春聯(lián)和過年的畫面
2.學生們,還記得去年的春節(jié)嗎?
3.回憶春節(jié)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詩題: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書:“解詩題”。
5.初步了解作者,指導學生吸收有價值的資料。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生字游戲――師: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么詞?
預設:爆竹。
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預設:在竹子里安裝火藥,爆炸,出花,出響。
師:沒錯!那,這“爆”字該怎么寫呢?
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師:同座互相用剛才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爆 屠 童 換 符
3.學生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
“歲”就是“年”,“除”就是“過去”,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
2.學生用這種方法理解下面的語句。
3.交流討論,相機出示課件。
指導“屠蘇”,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們明白嗎?有疑問嗎?師告知:張老師第一次 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產生了疑問,想知道我是怎么解決的嗎?(查《辭海》,上網查“屠蘇酒”的資料)師出示: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于《辭!罚 “曈曈日”:出示圖片引導理解。
“桃符”:講故事,理解詞義。
4.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板書:“讀詩文,解詩意”。
四、精讀古詩、領悟詩情、想象意境。
1.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生體會“熱鬧,快樂”之情。追問“從哪里體會回到的”。
3.重點指導“千門萬戶”,激發(fā)學生想象,從內心中體會快樂之情。
4.播放課件,古代過年的鏡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快樂。
5.通過朗讀表現(xiàn)這種快樂,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詩文。
五、指導書寫:
新:注意左半部的下半部是“小”上有一橫。
換:注意右半部的下半部不是“央”。
六、趣味作業(yè),拓展延伸。
采訪爺爺奶奶等長輩,了解他們小的時候是怎樣過年的,與自己相比有哪些不同,寫成采訪日記。
七、板書設計:
元日
。ㄋ危┩醢彩
送舊迎新 爆竹聲中一歲除, 元旦:公歷一月一日
煥然一新 春風送暖入屠蘇。 元日:農歷正月初一
言行相符 千門萬戶曈曈日。
《元日》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古詩,提出疑問,了解寫作背景,理解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詩人是怎樣通過對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動人情景的描寫來抒發(fā)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4、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學提出疑問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自學古詩,提出疑問,了解寫作背景,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解題。
1、同學們,時光匆匆,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是什么節(jié)日呢?。
2、(春節(jié)),對了,這些畫面正是展現(xiàn)春節(jié)的景象。
誰來說說,你們家去年的春節(jié)是怎么過的?(是啊,春節(jié)可真熱鬧啊)你想知道古人是怎么過春節(jié)的嗎?
3、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宋代大詩人王安石寫的描寫春節(jié)的古詩《元日》吧。(板書課題)
4、“元日”的“元”你理解嗎?老師查了字典,“元”有這幾種解釋,在這應該選哪一種?那么“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呢?(對啊,它指的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農歷正月初一,也就是春節(jié)。)
5、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讀準古詩。
1、同學們,古詩到底描繪了正月初一什么樣的景象呢?趕緊打開書,自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自由讀)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這幾個字,你會讀嗎?指名讀一讀。
3、字音讀的很準,誰愿意來讀一讀課文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4、詩中有幾個字,大家能寫好嗎?
5、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齊讀)
6、同學們,我們只有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才能理解詩句的意思。這幾個詞語的意思你理解了嗎?誰來說說。
一歲除:一年已盡。除,去。
爆竹:就是鞭炮,瞧,圖右下方的就是爆竹。
屠蘇:就是屠蘇草,在這里是指用屠蘇草泡的酒。人們在除夕這天會將最新鮮的屠蘇草浸入酒中,正月初一早上全家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據(jù)說喝了屠蘇酒能保一年不生病。
瞳瞳:如果理解了,那就強調“你說的真好,它是日字旁,跟太陽有關”,就是指日出時光亮的樣子。
如果不理解,就先引導,先看偏旁跟什么有關,它是指日出時光亮的樣子。
(出示圖片)看,太陽漸漸升起來了,多么明亮。請你把它的意思寫下來。
新桃,舊符:其實“桃”和“符”指的是同一件東西,我們可以連起來用。大家見過嗎,瞧這就是桃符。古人認為桃木是一種神木,可以避邪,所以每到正月初一,人們便在桃木上刻上“神荼”、“郁壘”兩個神靈的名字,掛在門旁,用來壓邪,后來就指春聯(lián)。
6、這首詩還有那些詞語不明白,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三、交流學習,理解詩意。
1、讀了詩后,你知道宋代人在過春節(jié)的時候要做哪些事嗎?請你再好好讀讀古詩找一找,可以和同桌討論討論。你知道了嗎?(1)放爆竹(板書)
你怎么知道的?出示第一句詩,理解意思。這一天到處是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這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似乎在告訴我們什么呢?(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來到了)你能連起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簡潔的話,你說的真簡潔,尤其是“一歲除”就是指一年過去了)是啊,這一刻是多么的熱鬧!你的心情如何?你能把這種感受用讀表達出來嗎?
他們還會干什么?
。2)喝屠蘇酒(板書)
他們是怎么喝的?你能結合第二句詩來說說嗎?出示第二句詩,理解意思。
。ㄣ逶≈挽愕拇猴L,品著這新年的第一口酒)有什么感覺?(很溫暖)讀詩。
他們?yōu)槭裁匆谠者@一天和屠蘇酒呢?出示相關材料。還有什么習俗呢?
。3)貼春聯(lián)
。ò鍟⿵哪睦镏赖。是啊,他們是在什么情況下?lián)Q桃符的呢?出示第三四句詩,理解意思。
你知道春節(jié)貼春聯(lián)有什么含義嗎?結句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
我們把三、四兩句詩連起來讀一讀,誰能說說它的意思呢?(新年的第一縷陽光普照著千家萬戶,人們把新的桃符換下了舊的桃符。)
。弁瑢W們,古人在寫詩時為了押韻,有時會將字序做顛倒,而我們現(xiàn)在在說的時候可以根據(jù)我們的語言習慣適當?shù)恼{整。]誰能再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2、是啊,王安石的這首詩描繪了家家戶戶沐浴著和煦的春風,迎著新年的第一縷燦爛的陽光在放爆竹、喝屠蘇酒、貼春聯(lián)的景象。
你能把詩的意思完整的說一說嗎?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說說。誰來說說?
3、同學們,從這首詩中我們感受到了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讓我們再來有感情的讀一讀。
四、體悟詩情,賞讀背誦。
1、是啊,多熱鬧啊,可是你知道嗎?王安石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49歲了,他已經度過了人生中的第49個元日,每年都是這樣,為什么偏偏在這一年寫下《元日》呢,讓我們走進王安石生活的那段歲月吧。(出示背景)當
時的宋朝社會很貧窮,年輕的王安石跟隨父親到各地游歷,了解了老百姓的疾苦。后來他發(fā)奮讀書中了進士,當了地方官,做了許多有益于國家、人民的事情。49歲時就被任命為宰相,他終于有機會可以一展抱負,于是就積極進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國家變得更加富強!对铡肪蛯懺谶@一年的春節(jié)。
2、他僅僅是寫出了春節(jié)熱鬧的景象嗎?除了反映新年新氣象外,正要推行新政的王安石還想借這首詩表達什么?(新的政策必將代替舊的政策,以及他的堅定的信心,希望新政策會給國家?guī)硇碌拿婷玻抡耐菩心軌蝽樌,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
3、這真是一位胸懷遠大、憂國憂民的政治家王安石啊,讓我們一起再來好好地讀一讀這首詩。
4、你能把這首詩背下來嗎?練習背誦,指名背,齊背。
五、鞏固理解、拓展延伸。
1、下面我們再來讀讀王安石寫的另一首詩《梅花》(讀一讀),這首詩我們學過,寫出了梅花頑強的品質,那現(xiàn)在老師告訴你,其實王安石寫這首詩的時候是由于當時政治腐敗,他推行的新政沒有成功,王安石有沒有意志消沉呢?那么他想借這首詩表達什么呢,僅僅是在贊美梅花嗎?(他也想像梅花一樣勇敢堅強)
六、布置作業(yè)。
1、想象《元日》這首詩描繪的景象,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
2、收集王安石的其它作品,讀讀背背。
《元日》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爆、屠、曈、符”的讀音,并認清字形。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本詩,力求停頓恰當、有感情,默寫本詩。
3、通過查工具書結合上下句學會生詞:屠蘇、曈曈、桃符,掌握學習方法;
4、理解詩句內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氣氛。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教學難點:
理解語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
1、收集一些關于過年方面的圖片、傳說、屠蘇酒、桃符的資料,有條件做成課件。
2、布置教室,襯出喜慶的氛圍。
3、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幾個話題,可供選擇其中的一些)。
1、帶領大家回憶學校過教師節(jié)和國慶節(jié)時,大門上懸掛橫幅的標語說起,引出“國慶、元旦”之類的話題。
2、出示一組春聯(lián)和過年的圖片。
3、和學生一起回憶去年過年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課文題目:今天,老師要和同學一塊兒學一首古人寫春節(jié)的詩。題目叫“元日”[板書課題]。誰能說出題目的意思?(大年初一、正月初一、農歷一月一號、春節(jié))。
5、了解課題,介紹詩人。
老師說話:《元日》這首詩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寫的(板書: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詩人。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學生自讀,感知。
出示這首詩(老師可以提前把詩句抄寫好在黑板上),出示要求:(小黑板或者課件)
(1)借助課后生字表中的拼音把詩讀正確;
(2)結合插圖,試著理解這首詩的意思;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準備提問。
2、檢查交流。
(1)指名讀古詩,相互正音,點出停頓規(guī)律和押韻規(guī)律。
(2)生字(生字卡片)
爆屠瞳換符
教“爆”:
大家都知道過年的時候我們很喜歡放鞭炮,這鞭炮,在課文里詩人用了什么詞?
出示“爆竹”
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出示一個爆竹,給學生解釋爆竹的`原理:在竹子里安裝火藥,用紙包起來,點上火,便會刺刺的冒煙,再就是“砰”的一聲巨響。
師:那,這“爆”字該怎么寫呢?
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師:同座互相用剛才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爆屠童換符
學生讀生字、學生字。
(3)詞語
小黑板出示:
爆竹屠蘇曈曈桃符
老師帶著學生一起抄寫,注意指導重點詞語的結構特點,姿勢要求。然后學生再自己抄寫,遍數(shù)隨機而定。
(3)齊讀詩歌。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
“歲”就是“年”,“除”就是“過去”,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
2、學生用這種方法理解下面的語句。
3、交流討論
指導“屠蘇”
出示從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蘇”的含義:
屠蘇:古代一種酒名。
師問:如果把這里的“屠蘇”理解為屠蘇酒,這句話能說得通嗎?誰來試著說說看。(春風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們明白嗎?有疑問嗎?師告知:老師第一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產生了疑問,想知道我是怎么解決的嗎?(查《辭!,上網查“屠蘇酒”的資料)師出示: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于《辭!)屠蘇酒:古時候,每年除夕時,家家戶戶用屠蘇草泡成的酒。飲屠蘇酒是我國過年的一種風俗。飲屠蘇酒,意思是“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jù)說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東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將春節(jié)喝的酒統(tǒng)稱屠蘇酒。(查于網絡)
“曈曈日”:出示圖片引導理解。 “桃符”:講故事,理解詞義。
4、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四、細讀課文,體悟詩情。
1、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生體會“熱鬧,快樂”之情。追問“從哪里體會回到的”。
3、重點指導“千門萬戶”,激發(fā)學生想象,從內心中體會快樂之情。
4、通過朗讀表現(xiàn)這種快樂,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詩文。
五、回顧學法,總結全文。
1、帶領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
2、總結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僅是詩人,更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課下查閱資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寫作本詩深層意思。
六、作業(yè)設計。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蘇
迎紅日
換新符
《元日》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方式學習古詩,理解詩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補充寫作背景來體會詩人在詩中抒發(fā)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態(tài)度;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寫作背景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解題
1、播放一組與春節(jié)有關的畫面和播放《過大年》歌曲。
2、同學們,這些畫面讓你想到了哪個節(jié)日?(春節(jié))
3、(是啊,春節(jié)可真熱鬧。。┠阆胫拦湃耸窃趺催^春節(jié)的嗎?
3、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宋代大詩人王安石寫的描寫春節(jié)的古詩《元日》吧。(板書課題)
4、“元日”指的是哪一天,你知道嗎?老師查了字典,“元”有這幾種解釋(大屏幕出示“元”在字典中的幾種解釋),在這個詞中應該選哪一種?那么“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呢?(對啊,它指的是農歷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春節(jié)。)
二、檢查預習,學習新字
1、同學們,詩中到底描繪了正月初一什么樣的景象呢?趕緊打開書,自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jié)奏。(自由讀)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誰愿意來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3、學生個別朗讀,師生互評。
4、大家把字音都讀準了,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齊讀)
5、同學們,我們只有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才能理解詩句的意思。這幾個詞語的意思你理解了嗎?誰來說說。
爆竹:就是鞭炮(簡介爆竹到鞭炮的演變過程)。
屠蘇:在這里是指用屠蘇草泡的酒。人們在除夕這天會將最新鮮的屠蘇草浸入酒中,正月初一早上全家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據(jù)說喝了屠蘇酒能保一年不生病。
曈曈:太陽初升時光亮耀眼的樣子。
一歲除:就是指一年過去了。
桃符:其實“桃”和“符”指的是同一件東西,我們可以連起來用。古人認為桃木是一種神木,可以避邪,所以每到正月初一,人們便在桃木上刻上“神荼”、“郁壘”兩個神靈的名字,掛在門旁,用來壓邪,后來就指春聯(lián)。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加以點撥,引導。)
6、學寫“爆”字。強調右下角的寫法。
三、合作學習,理解詩意
1、讀了詩后,你知道宋代人在過春節(jié)時有哪些習俗嗎?請你再好好讀讀古詩找一找,四人為一個小組互相討論討論。把你的發(fā)現(xiàn)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
。1)放爆竹(板書)
師:你從哪里知道的?
生:我從“爆竹聲中一歲除”這一句當中知道的。
師:你能說說對這句詩的理解嗎?
生說,教師點評。
師:這一刻是多么熱鬧。∧愕男那槿绾?你能把這種感受用讀表達出來嗎?
除了放爆竹,古人過春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
。2)喝屠蘇(板書)
生:喝屠蘇酒。
師:都有誰在喝屠蘇酒呢?
生:一家人在喝屠蘇酒,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
師:大家都會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說。教師指點。(沐浴著和煦的春風,品著這新年的第一口酒)有什么感覺?(很溫暖)說說你對這句的理解吧!
生說,教師指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還有什么習俗呢?
。3)迎紅日(板書)
介紹古人年三十晚上守歲的習俗。第二天初一的一大早,人們推開大門,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生說,教師板書“迎紅日”。
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4)貼春聯(lián)(板書)
師:你從哪里知道的?生說詩句。
你知道春節(jié)貼春聯(lián)有什么含義嗎?(辭舊迎新。)
解釋中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幅春聯(lián)。教師板書。
我們把三、四兩句詩連起來讀一讀,誰能說說它的意思呢?(新年的第一縷陽光普照著千家萬戶,人們把新的桃符換下了舊的桃符。)
2、是啊,王安石的這首詩描繪了家家戶戶沐浴著和煦的春風,迎著新年的第一縷燦爛的陽光在放爆竹、喝屠蘇酒、貼春聯(lián)的景象,你能把詩的意思完整的說一說嗎?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說說。誰來說說?
3、同學們,從這首詩中我們感受到了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讓我們再來有感情的讀一讀。
四、感悟詩情,賞讀背誦。
1、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句句詩一幅幅畫,你從這畫面中看到了什么?
生想象描繪畫面。
這是怎樣的一幅畫卷呢?誰能用一兩個詞來描述一下?(幸福、祥和、歡樂......)
2、是啊,多么幸福、祥和的一幅幅過年的圖畫啊,誰都被這這情景陶醉了?(我們、古人、作者)
。ǔ鍪緦懽鞅尘埃┊敃r的宋朝社會很貧窮,年輕的王安石跟隨父親到各地游歷,了解了老百姓的.疾苦。后來他發(fā)奮讀書中了進士,當了地方官,做了許多有益于國家、人民的事情。49歲時就被任命為宰相,他終于有機會可以一展抱負,于是就積極進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國家變得更加富強!对铡肪蛯懺谶@一年的春節(jié)。
除了反映新年新氣象外,正要推行新政的王安石還想借這首詩表達什么?(新的政策必將代替舊的政策,以及他的堅定的信心、希望新政策會給國家?guī)硇碌拿婷、新政的推行能夠順利、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
3、他走在新年的街頭,看到老百姓過春節(jié)熱鬧的景象,他此刻的心情如何?(興奮、激動、充滿信心。)
4、這真是一位胸懷遠大、憂國憂民的政治家王安石啊,讓我們一起再來好好地讀一讀這首詩。
5、你能把這首詩背下來嗎?練習背誦,指名背,齊背。
五、鞏固新知、談談收獲
1、考考你:(1)古人過春節(jié)有哪些習俗?(2)說說“屠蘇”和“曈曈”的意思。(3)桃符就是今天的()。
2、談談你今天的收獲。
六、作業(yè)
1、你還知道中國的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2、描寫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歌還有很多,搜集幾首讀一讀。
板書:
元日
。ㄋ危┩醢彩
嘉放爆竹新
節(jié)喝屠蘇年
號迎紅日納
長貼春聯(lián)余
春慶
幸福祥和
《元日》教學設計6
一、 背詩導入
1、 剛才我們一起背了許多古詩,古詩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它廣為流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一首北宋王安石的元日。(板書課題)
2、 點出“日”理解、“元”是第一,“元日”就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也叫春節(jié)。
3、 在這一天,你會做些什么?(交流)齊讀課題。
4、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安石的這首過年詩。不過,在學之前,老師想問問大家,你以前是怎么學古詩的?
5、 生交流。師結:對,誦讀理解是我們學習古詩的主要方法。我們學好古詩,首先就要讀好它。出示:(一讀:注意節(jié)奏、讀正確。)現(xiàn)在,請大家打開課本,借助課后的生字表,自由大聲地讀讀這首詩,注意節(jié)奏,讀正確。
二、 學詩
。ㄒ唬 誰愿意來試試?(指名讀)
1、 你把這個生字念得很準,再教大家一遍,好嗎?(指名將生字讀準)
2、 讓我們一起來讀正確,讀流利。(不到位師范讀一句。)
(二)剛才,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已經能夠把詩讀正確,不過,古詩光讀準還不夠,還要(出示:二讀:借助字典或請教別人,搞清字、詞、句的意思。)
1、 你再好好讀讀這首詩,找找有沒有不懂的字詞?
2、 交流,F(xiàn)在就拿出你們的字典來吧。查一查,查之前,老師作一個友情提示:每個字在字典上都有許多種解釋,我們要根據(jù)詩句來選擇相應的意思。
3、 師巡視。
4、 交流。(同時屏幕上出示詞語的解釋。)師根據(jù)學生說到的詞語同時理解詩意。重點理解:“瞳瞳日”。對,你這是字典上的解釋,再看看詩題,其實這是個很特殊的日子,就是新年美好的第一天。新的一年,也蘊含著新的希望,同學們在新的一年中,你希望什么呢?(交流)
5、 讓生將詩句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6、 理解了詩意,我想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樣了,誰來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首詩呢?(1—2位)
(三)不過,古詩學到這一步不夠,還得透過字面去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想想我們過年的情景,自由讀讀這首詩,看看圖,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1、 交流。(幸福、熱鬧、高興、喜氣等)
2、 同學們,任何一首詩,都與詩人當時的心情,所處的時代有著密切的關系。此時,詩人王安石剛當上宰相,對自己上任后的改革充滿了信心,也充滿了期待。就象詩中所說的“千門萬戶曈曈日”,想想你還能感受到什么?(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期待。)
3、 讓我們一起滿懷著喜悅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吧!齊讀詩。
三、背誦遷移
1、 現(xiàn)在,古詩學完了,我們要把它背出來,這叫熟讀成誦。(指名背、齊背)
2、 同學們,在背的時候也要注意節(jié)奏,誰再來背?
3、 四(3)班的同學可真聰明,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把一首詩讀懂了,記住了。剛才我們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的,誰來看著屏幕讀一讀?
4、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另外一首詩,想讓你們也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讀懂它?好嗎?
。1) 運用剛才的方法一步步學并交流。
。2) 詩人寫梅花,是為了表達內心怎樣的感情呢?交流齊背詩。
5、 今天,我們一節(jié)課學了兩首詩,同學們以后學古詩就照老師的方法試試,相信你們一定能學得更好。
《元日》教學設計7
一、教材分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疤曳笔且环N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二、設計理念
1.打破串講的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試圖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在參與中自悟自得,使學生充分體察個人感受,以學生自身的個性、生活背景、閱讀積累等生活情景為基礎,從詩中有所感悟。從而進行有個性的閱讀。
2.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教學中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3.課后作業(yè)收集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三、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渠道,認字與識字。
2、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
3、朗讀課文,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
4、指導學生查找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調動查找資料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自學提出疑問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
五、教具準備:
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誰來說說咱們過年都怎么過的?(各抒己見)
。ㄏ鄼C出示圖片)
2、你過年的習俗是怎么來的嗎?簡述《過年的來歷》
3、無論何時何地,所有的炎黃子孫都很注重過年。這節(jié)課,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王安石所寫的七言絕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樣過年的。
二、引出詩題:元日
1、說說題目的意思: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
2、詩人是誰,你對詩人有多少了解。
三、自學古詩
1、回憶學法:我們要學會一首古詩你有什么基本辦法呢?
。ㄗx準字音——讀通詩句——理解意思——展開想象)
2、你們有信心讀準、讀懂古詩嗎?
三、學習古詩,交流。
自由讀古詩
1、你讀準了嗎?
2、你知道古人怎樣過春節(jié)的嗎?從詩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燃爆竹
飲屠蘇
迎紅日
換新符
3、要讀懂古詩還要先理解詞語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呢?
3、你還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嗎?告訴大家,讓大家?guī)蛶湍恪?/p>
屠蘇:屠蘇酒。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來,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全句說,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意思是說,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
曈曈:光輝燦爛。全句說,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
總把新桃換舊符: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時候逢到新年,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子,畫上兩個神像,掛在大門上,說是可以驅除魔鬼。
(你會換什么春聯(lián))
4、在大家的幫助之下,是不是都理解了古詩了呢?
5、創(chuàng)作背景: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請你試著把古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自己說——指名說
l理解古詩可以把用在兩部分間加上自己的話。使意思表達更通順。
6、閉眼聽老師范讀,在頭腦中想象,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7、小結:多喜慶,多熱鬧呀。能把這首古詩的熱鬧和喜慶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嗎?如果你覺得讀不足以把熱鬧和喜慶表現(xiàn)出來,也可以通過動作表現(xiàn)出來。
自己讀——指名讀——全班讀
四、背誦古詩,學習生字。
1、你會背誦了嗎?
全班背——男女生各背
2、學習生字:爆屠符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4、展示臺進行生字的講評。
五、回顧學法,總結全文
1.帶領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
2.總結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興趣的同學課后搜集王安石的古詩讀一讀
《元日》教學設計8
一、看圖激趣
1、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仔細看看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2、老師把春聯(lián)放大些,這是古代時貼的春聯(lián),寫的是繁體字,讀的時候是從右到左,(讀辭舊迎新)右邊為上聯(lián),左邊為下聯(lián),F(xiàn)在的春聯(lián)是從左到右讀的,這是現(xiàn)在貼的春聯(lián),我們看這是同一副春聯(lián),這次你能來讀一讀嗎?上下聯(lián)我們可以怎么區(qū)分呢?我們看上聯(lián)的最后一個字歲是第幾聲?結尾字是三、四聲的為上聯(lián),下聯(lián)的年是第幾聲?結尾字是一二聲的為下聯(lián)。
3、同學們,其實春節(jié)就是農歷的大年初一。在古代大年初一就叫做元日。(板書元日)元是起、初的意思。元旦是哪一天?(板書元旦)(陽歷一月一日)元日呢(板書元日)?(農歷一月一日,就是我們所說的正月初一,板書正月初一)。這是2年一月的日歷(課件出示,指出元旦和元日)。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這古詩,(板書宋王安石)讓我們一起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古詩到底描繪了大年初一什么樣的景象呢?剛快打開書,自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并且想辦法解決它。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老師把古詩中的一些詞語請了出來,你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詞語,抽讀,齊讀)
“爆竹”是什么?(鞭炮)古代在竹筒里裝硝石,然后把它放到火里燒,這時就會發(fā)出噼噼啪啪的聲音,所以爆字是火字旁的。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了。這個字與哪個字相似呢?(瀑)為什么它是火字旁,而瀑是三點水旁?
屠蘇,這就是屠蘇,是一種草名,所以蘇是草字頭。屠蘇是指用屠蘇草泡成的屠蘇酒,是漢末名醫(yī)華佗創(chuàng)制而成。這種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以賜吉祥。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都在元日這天朝東喝屠蘇酒。
曈曈日,曈字是什么偏旁,和什么有關?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陽。古代的人喜歡大年初一把大門敞開,迎接初升的太陽。
桃符,關于桃符還有一個神話故事。(放桃符的神話故事),這就是桃符(示圖),后來就是指春聯(lián)。
3、再來看看這些詞,紅色的是需要我們會寫的,看看有沒有你認為難寫的字?指導爆字。(在田字格里寫)
4、誰來讀讀這首詩?(正音)1-2名
5、讓我們一起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齊讀)。
三、品讀古詩,讀出韻味
1、詩中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呢?請大家讀詩的前兩句(課件出示前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1)你有沒有不理解的字詞,請你提出來?(一歲除,歲,指年,除,去一年過去了)
(2)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板書放爆竹、喝屠蘇)
(3)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嗎?
(4)過年了,多熱鬧啊!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你能把當時的那種心情讀出來嗎?請你試著讀一讀(練讀,指名讀,范讀,練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生評)老師也感受到人們當時非常開心,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再次感受一下過年家家戶戶放鞭炮、和屠蘇酒的.熱鬧氣氛吧!。(齊讀)
真棒,從你們的讀中老師切實感受到了春節(jié)時開心、熱鬧的場面。
2、學習“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在這個句子中你還有不理解的詞嗎?那千門萬戶曈曈日是什么意思呢?(板書迎紅日)
(2)從這首詩里你還仿佛看到了什么?(板書換桃符)
(3)你能把后兩句的意思說一說嗎?
同學們,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戶戶貼上了紅紅的春聯(lián),掛上了紅紅的燈籠,人們走家竄戶,到處洋溢著一片喜慶,F(xiàn)在就請你把這種感受用讀表達出來吧。R讀后兩句)
在清脆的爆竹聲中,我們又送走了一年,在溫暖的春風中,家家戶戶,合家歡聚暢飲著美酒。在守夜中,千家萬戶迎來新年第一縷燦爛的陽光,然后用新的桃符換去了舊的桃符,春節(jié)是多么熱鬧、多么喜慶呀!讓我們再來有感情的讀一讀這首小詩。誰愿意讀?
真好,多熱鬧啊,可是你知道嗎?這首詩不僅寫出了新年新氣象,還有更深刻的用意。當時宋朝社會很貧窮,王安石正好是宰相,他積極改革,希望國家變得更加富強,人民生活幸福?梢哉f元日這首詩是王安石這位胸懷遠大、憂國憂民的政治家對國家和人民最為美好的祝愿,讓我們帶著這種美好的祝愿再來好好地讀一讀這首詩。(齊讀)
試著背一背(借助板書和插圖)
不看板書,你還能背嗎?那閉上眼睛試一試吧!
同學們這么短時間就背下來了,真了不起。
四、適度拓展,積累語言
同學們,春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許多詩人為此寫了詩句。下面老師帶來一首宋代蘇東坡的詩(課件:守歲)老師給同學們讀一下。你看看 這首詩講了過年的一種習俗是什么?(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過年有許多習俗,我們在十二單元里將繼續(xù)學習。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蘇
迎紅日
換桃符
《元日》教學設計9
【目標預設】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詩中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
過程與方法借助工具書、查資料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
情感與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重點難點】
誦讀古詩,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情,引入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誰來說說咱們過年都怎么過的啊?(各抒己見)(放鞭炮、掛燈籠、貼春聯(lián)、拜年、收壓歲錢、包餃子、買年畫、貼倒福、守歲、蒸年糕、)
2、同學們,無論何時何地,所有的炎黃子孫都很注重過年。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七言絕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樣過年的。
【設計意圖】
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教者需著眼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過春節(jié)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引導他們適度回憶,并適時引導到要學古詩上來,這樣使之有較強的求知欲,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抱有新鮮感、探究欲。
3、出示古詩:
元 日
。ㄋ危┩醢彩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4、理解題目的意思:“元”是“初”“始”“第一”的意思,“日”就是指“日子”,“元日”就是指“第一天”。這一天既是指一年中的第一天,又是指正月的第一天,也是指春季的第一天,所以通常我們把農歷正月初一叫作“元日”。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春節(jié)。我們也把這一天稱為“三元”。
5、讀課題。讀出你的感情。(老師看你滿臉興奮,你為什么這樣讀?)
【設計意圖】過春節(jié)時每個人的心情無疑都是快樂的,讓學生帶著快樂、興奮的心情朗讀詩題,這樣為全詩的學習打下一個感情基調。]
二、自學古詩。
過去我們學過很多的古詩,你是怎樣學習古詩的?說說方法: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結合工具書和資料理解詩意——展開想象,體會詩情——感情誦讀
這節(jié)課同學們繼續(xù)使用這種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不過今天老師提高一點要求,請同學們根據(jù)相關的資料自己讀懂這首古詩,你能行嗎?
1、出示學習要求:
(1)大聲朗讀兩遍,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說說詩歌中古人過年的習俗,從哪句話中讀出的?
。3)查詞典以及結合課前查找的資料理解疑難的字詞。
(4)同學相互之間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2、學生自學。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而要擁有自學能力,必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讓學生帶著已有的知識儲備,帶著工具書、課外資料,帶著自己的學習伙伴共同學習,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屬于學生的,才是真正關注學生發(fā)展的,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檢查自學情況,理解詩歌的意思。
師:同學們剛才學得非常認真,現(xiàn)在是你們展示學習成果的時候了。
(1)、指名讀古詩:誰來讀一讀這首詩?很好,這位同學把這三個生字都讀正確了。爆(bào)屠(tú)符(fú)。指導字的寫法,注意結構勻稱,橫筆畫較多,寫時應當平行等距。
(2)、輕聲讀一讀這首古詩,你有什么疑問?你知道古人過春節(jié)都有哪些習俗?你是從哪句話中讀出的?
(3)、質疑:屠 蘇:屠蘇酒
曈曈日:太陽初生時光亮耀眼的樣子
桃 符:古代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疤曳焙髞砭褪侵复郝(lián)。
交流:古人過春節(jié)的習俗有:燃爆竹 飲屠蘇 迎紅日 新桃換舊符
。4)、說詩意:理解了詩中疑難的字詞,那么詩歌的大概意思是什么呢?誰來說說?
詩意: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每年春節(jié)人們總要拿新春聯(lián)換掉舊春聯(lián)。
三、精讀感悟,體會詩情詩景。
春節(jié)是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期盼的節(jié)日,那么過春節(jié)時的氣氛是怎樣的呢?(歡天喜地、熱鬧萬分)
1、生自由朗讀古詩,思考從詩中什么地方我們能感受到過年時那歡天喜地、熱門萬分的氣氛。
師生交流:
。1)“爆竹聲中一歲除”
你有過放爆竹的經歷嗎?讀著這句詩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引導生觀察文中的插圖,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描述放爆竹時那快樂的情景。)
。2)“春風送暖入屠蘇”
師補充介紹: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后飲以示挽留。從這我們知道喝屠蘇酒不僅是為避邪,而且還為了慶祝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同時也是為了祝愿年長者更加長壽。想一想,在酒席上人們互相敬酒時,會說些什么呢?
。3)“千門萬戶曈曈日”
看到這普照千家萬戶的光輝燦爛的陽光時,你看到的僅僅是陽光嗎?還有怎樣的感覺?這陽光還象征著什么?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4)“總把新桃換舊符”
看到家家戶戶都貼著那紅紅的春聯(lián),你有什么感受?看看書上的這戶人家門上對聯(lián)寫的什么內容?從這副對聯(lián)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過年了,你家門上都貼了什么春聯(lián)?從自己家貼的春聯(lián)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儲備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而春節(jié)對于學生們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提到春節(jié),學生頭腦中總會浮現(xiàn)出許許多多幅美好歡樂的畫面,而詩中的放爆竹、喝酒(屠蘇酒)、貼春聯(lián),學生都有直接的生活體驗,因此結合詩歌回憶生活場景,這些生活場景通過古詩再次讓學生們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歡樂,自己的生活體驗實際上很好的幫助他們理解了詩句,而詩句所描繪表達的內容又反過來加深擴大了孩子們對新年到來的感受,二者相得益彰。]
我們從過年時放爆竹、喝屠蘇酒、迎紅日、貼春聯(lián)這一系列的活動中感受到了過年時那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氣氛,那么你能把這種快樂的滋味讀出來嗎?
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同學們,古人常常以詩抒情,這首詩描寫了宋代人過春節(jié)的場面:春風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戶戶點燃爆竹,合家喝著屠蘇酒,忙著摘下門上的舊桃符,換上新桃符。作者擇取了這些過年時最典型的喜慶場景,展現(xiàn)了一幅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民間風俗畫卷。宋人特別喜歡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哲學觀點。王安石此時身為宰相,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所以這首詩的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他對革除時弊、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及樂觀情緒。抒發(fā)了他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的心情。結合王安石當年推行新法的政治抱負,你從哪些文字中體會出他喜悅的心情呢?
師生分析討論,重點討論“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里著重體現(xiàn)王安石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誦讀古詩,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過春節(jié)時那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而王安石借這首詩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則比較隱晦,學生也難以理解,因而教師直接陳述出,然后引導學生再回到詩中去體會王安石的政治理想,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我們知道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請根據(jù)下列提示,選擇其中的一個畫面展開想象:
出示:
一年一度的元日又到了,王安石走出家門,沐浴著和暖的春風,迎著燦爛的陽光,感受著過年的喜慶。
。1)他看到孩子們正在放爆竹,……
。2)他看到每家每戶都在喜氣洋洋的喝著屠蘇酒,……
。3)他看到新年初升的太陽……
。4)他還發(fā)現(xiàn)每家每戶的門上都……
看到這樣的情景,王安石想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就象這和煦的春風一樣正吹遍了千家萬戶,吹進了人們的心田嗎?于是不由得詩興大發(fā),立即口占一絕: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組織交流。
[【設計意圖】詩歌中所描繪的意境、所表述的情感,是詩歌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因而學完全詩后提供幾個畫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借這些畫面的表述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走近了詩人,走進了文本,突破了教學難點。]
4、看到過年時的景象,聯(lián)想到自己的政治抱負,詩人王安石是多么開心啊。你能把過年時歡天喜地的情景,詩人內心深外的喜悅讀出來嗎?
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采用多種形式朗讀古詩。
這么好的古詩難道不值得我們積累嗎?引導生有滋有味地背誦。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以讀為本,這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征。強調“讀”,正是指點學生學習語文的正確有效的方法。在讀中感知形象,在讀中感悟語言;在讀中賞詩中景,在讀中悟詩中情。
四、回顧學法,總結全文。
帶領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結合工具書和資料理解詩意——展開想象,體會詩情——感情誦讀
[【設計意圖】古人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語文教學的“教是為了不教”,因而在學完古詩后適時的引導學生總結回顧古詩的學習方向就顯得尤為重要。]
五、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的誦讀古詩《元日》。
2、有興趣的同學課后搜集王安石的古詩讀一讀。
3、閱讀文章《過年的傳說》。
[【設計意圖】小學語文的學習必須得不斷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這樣由學一篇引出另一篇甚至是相關聯(lián)的多篇,這樣才能加深學生的文化底蘊。]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的教學首先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過年”導入新課,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接著本著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工具書等,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探究詩歌的大意。然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深入理解古詩,感悟詩句中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的節(jié)日景象。最后有感情的誦讀古詩并進行相關的知識積累。
【設計理念】
1.打破串講的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試圖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在參與中自悟自得,使學生充分體察個人感受,以學生自身的個性、生活背景、閱讀積累等生活情景為基礎,從詩中有所感悟,從而進行有個性的閱讀。
2.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教學中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3、課后作業(yè)收集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知識面。
【教材簡析】
本詩描寫了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 “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本詩中王安石借元日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元日》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句內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氣氛。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自己的理解。
教學準備
字典、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詩題
1孩子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說一說,你們家里都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指名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自由反饋)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首描寫歡度新春佳節(jié)的古詩,教師板書課題,解釋課題。(元日就是農歷正月初一)
二、學生自讀,讀通古詩
1教師范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古詩。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注意強調“竹”“除”“蘇”“曈”等平翹舌音和后鼻音。
4認記生字。告訴學生:如果認識了詩中的生字,就能把這首詩讀得更好聽。
5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
6指名讀,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三、自讀自悟,理解詩意
1根據(jù)自學提示展開自學。
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詩,結合書中注釋或工具書、課外資料等理解詩句意思。
。2)把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出來。
2合作小組交流。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容,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再讀古詩。
3匯報前兩行詩的自學情況,說說前兩行詩的意思。(借助“一歲除”和“屠蘇”的注釋,理解詩意)
4誦讀詩句并展開想象,你從前兩行詩中體會到什么?你此時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5讀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點什么?
引導學生從“曈曈日”“新桃換舊符”處想象:人們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祝愿。
備注:在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反饋搜集到的資料,了解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如:為什么貼春聯(lián)?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導朗讀。(配上歡快的古典樂曲)
誰能把你體會到的歡樂熱鬧的氣氛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抽生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
8指導背誦。
。1)分組接背詩句。
。2)指定學生背誦。
(3)小組比賽,哪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感受春節(jié)快樂、幸福、熱鬧的場面)
2你們最喜歡春節(jié)里的什么節(jié)目?為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
想象這首詩描繪的景象,試著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熱鬧、歡快
《元日》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認識生字23個。
3、完成語文天地中學習顯身手。
4、理解詩句內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氣氛。
教學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2、理解語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型:古詩。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一、導入活動:
1、學生們,十二月份結束了,我們將迎來新的一年。新歲月的第一天是什么節(jié)日?
2、板書課題。
3、從課題里。你聯(lián)想到什么?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指導看書上的.插圖,問:這篇課文圖上有什么?
、、出示小黑板上的詩句,指定學生讀。
、、全班齊讀。
、取⒊鍪旧5個,(開火車讀)
爆 屠 曈 換 符
⑸、出示生詞,同桌讀。
爆竹 屠殺 蘇醒 交換 符號
2、熟讀課文,理解詩句。
⑴、學生自由讀詩句。
、、小組討論:說說你知道哪句詩的意思?
、恰⒅付▽W生說詩意。
、取⑷帻R讀全詩。
、、分組接背詩句。
、、指定學生背誦。
、恕⑿〗M比賽,哪組背得好。
、獭⑼阑ハ啾。
三、作業(yè)布置: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四、板書設計:
12、過年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戶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五、教學后記.
《元日》教學設計12
《鈴兒響叮當》——節(jié)日——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元日)——風俗習慣。
一、了解學習情況
1、誦讀情況(字音、句讀、讀)
2、理解情況(元日除屠蘇曈曈桃符千門萬戶—千家萬戶換與除的聯(lián)系)
3、資料情況關于作者的了解
過渡:四年級的孩子,憑自己就能基本讀懂了幾千年前的詩文,真是了不起![讀詩文]集體讀一遍,一邊讀一邊品味文字給你的感受。
詩中的哪個字最能體現(xiàn)大家的感受?(暖)我們就來找找這“暖”意來自何方。
二、感受“暖”
1、“暖意”何處來?
。ǚ疟夼诘臒狒[,長一歲的快樂,春風送暖,屠蘇的力量,曈曈日,辭舊迎新)
2、誰“暖”?
讀者“暖”:文字的傳遞(讀:這是漢語言的無窮魅力,這是吟誦千年的經典傳遞過來的溫暖)(男生、女生)[讀自己]
千門萬戶:普天同慶(讀:這是如陽光般普照的快樂,這是一個民族所特有的溫暖)
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相關資料)(讀:這是一個成功者的快樂,這是一個心系天下的'智者傳遞過來的溫暖)[讀作者]
所有的中國人:文化的傳承(讀:這是幾千年的文明傳承,這是我們華夏祖先傳遞過來的溫暖)
過渡:看來我們讀詩文,不僅要弄懂字詞和詩句的意思,還要讀讀作者,最重要的要聯(lián)系自己來讀一讀,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一個作品,它能讓所有讀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傳承,也自然地成為經典之作。今天這首《元日》就這樣幾千年來溫暖著無數(shù)人的心,當然是經典。
三、學法延伸
我們學習的這24課的課題叫——《古詩兩首》,還有一首是什么?(《江雪》)
輕聲地讀一遍用一個字說出這首詩傳遞給你的感受。這個感受又是誰傳遞給你的?(柳宗元)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又為何要寫這樣的一首詩?他又為何有如此寒冷的感受?我們從詩中又讀到一個怎樣的自己呢?請同學們嘗試著用今天讀《元日》的方法去讀一讀。
24古詩兩首
讀詩文
經典讀作者
讀自己
《元日》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5課《古詩兩首》之《元日》。 教材解讀 宋代詩人王安石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对铡芬辉娋褪峭ㄟ^新年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這首詩描寫了新年熱鬧歡樂、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第二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寓理于敘事,含義深刻。
教學目標
1、學會詩中3個漢字“爆”“屠”“符”,理解詩中“屠蘇”“曈曈日”“桃符”等詞語的意思,進而懂得整首詩的大意。
2、正確、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感情,通過吟經誦典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的畫面。
教學難點
再現(xiàn)詩中所描繪的情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題解題
1、欣賞歌曲《小拜年》。
2、關注歌詞:“正月里過新年,親朋好友真高興。家家戶戶來迎接,爆竹響連天。每一家每一戶,貼上一副新對聯(lián)。”從而初步理解“爆竹”“貼春聯(lián)”的意思。
3、揭題,讀懂詩題:古人用“元”表示頭、開始的意思,那“元日”就是哪一天呢?(提醒:“元日”并非現(xiàn)在所說的“元旦”,而是農歷正月初一,就是春節(jié)。)
設計意圖:解“元”字,旨在讓學生明確“元日”是指農歷正月初一,從而正確把握全詩。通過有層次的讀,提醒學生每次讀書都應有所收獲。
二、初讀古詩,讀出節(jié)奏
1、自讀詩歌,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體會其中的節(jié)奏。
2、指名讀。關注準確、通順。
3、再指名讀。關注停頓、節(jié)奏。
4、引導學生關注詩歌一、二、四句末尾一字的讀音,指導理解“押韻”,再讀詩歌。
設計意圖:初讀古詩,首要的就是做到通順、流利,并感受其中的節(jié)奏美。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自讀、個別讀、師生合作讀、生生合作讀等形式來達成初讀的目標。
三、融情想象,品讀感悟
1、賞讀詩中“畫”。
(1)教師范讀,學生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古人過春節(jié)時的哪些畫面?
。2)交流共享。
【預設1】“燃爆竹”畫面——“爆竹聲中一歲除”
、僮x一讀:這個畫面你是從哪一句詩中讀到的?
、趯懸粚懀鹤R記生字“爆”。關注形聲字,指導書寫。
、壅f一說:說說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a、相機理解:“歲”,拓展詩句:
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獎⑾R摹洞最^翁》
b、理解“除”。
、軕浺粦洠郝牨衤,說一說:這是______的爆竹聲。
、菡b一誦:讀詩句,感受喜慶。
【預設2】“飲屠蘇”畫面——“春風送暖入屠蘇”
、僬f一說,認一認:通過查資料的方法理解“屠蘇”,指導識寫“屠”字。
、谙胍幌耄喝藗円贿吅戎埔贿呥可能會說些什么呢?
。ㄈ宋铮ū砬椋┑卣f:“______!
、圩x一讀,品一品:帶著這般喜慶的感受,咱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詩。
詩句中哪個字寫出了人們飲屠蘇酒的感覺?(“暖”)說說你的理解。
a、品味身體之暖
b、品味內心之暖
、苷f一說,吟一吟。
年輕人想到______,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誦道——
老年人想到______,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誦道——
孩子們想到______,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誦道——
、萆A理解再吟誦:簡單介紹王安石推行新政時的內心之暖,齊誦詩句。
⑥結一結:看,春風不僅把溫暖的氣息送入屠蘇酒中,更將這暖暖的春意送進了人們的心田。
設計意圖:古詩語言凝練,引導學生讀中想象,以想象促讀。不僅要讀懂詩句表面的意思,更要依托詩歌內容,放眼兒童當下的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讀說、讀寫有機融合,把詩歌讀透、讀厚,讀出畫面,繼而讀懂詩句蘊含的深意。
【預設3】“曈曈日”畫面——“千門萬戶曈曈日”
①說一說:說說你看到的畫面。
②提一提:哪個詞語帶給了你這樣的感受?理解“曈曈”。
、劢獐B詞:古詩的語言追求精練,這里卻舍得筆墨,兩個字重疊使用,是為了強調什么呢?
④小結吟誦:是啊,新年的第一輪暖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多么溫暖!一切都充滿了希望!一起讀這句詩——千門萬戶曈曈日。
【預設4】“換桃符”畫面——“總把新桃換舊符!
①讀一讀:這幅畫面源自于哪句詩呀?學生讀詩句:總把新桃換舊符。
、诓乱徊拢河^察書中插圖,猜猜“桃”“符”的意思;錄音簡介“桃符”的由來;理解“新桃”“舊符”。
、蹖懸粚懀鹤R寫生字“符”。
、茏x一讀:出示課本彩圖中的春聯(lián),指名讀,齊讀。
、葙N一貼:欣賞春聯(lián),看看它們分別適合送給誰。
出示春聯(lián),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
六畜興旺千家同樂五谷豐登萬象更新
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桃李滿天下春光遍校園
勤學習春光好苦鉆研幸福多
小結:這一副副春聯(lián)表達了人們不同的祝福和各種美好愿望。齊讀。
、迣σ粚Γ
a、請學生關注以上春聯(lián),引導發(fā)現(xiàn)春聯(lián)“字數(shù)相等”“詞類相當”等特點。
b、根據(jù)春聯(lián)的特點,對一對。
《元日》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讀準"爆,屠,曈,符"的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并能背誦。
2、通過討論及合作交流,學會"屠蘇,曈曈日,桃符"等生詞,理解詩意,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3、通過關于春節(jié)民俗資料和詩歌背景資料的補充閱讀,體會本詩所描寫的場景和所表達的感情,引導學生喜愛我國的民俗文化。
二、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能體會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春節(jié)民俗,搜集春聯(lián)。
2、教師制作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解題。
1、課前循環(huán)播放過年的相關樂曲及圖片。
2、非常高興今天能和我們四(1)班同學一起學習《元日》這首古詩。來,齊讀課題。
3、同學們,剛才課前你們聽到的歌曲,看到的圖片十分喜慶,一般是在什么時候聽到,見到 (過年)提到過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詞,[出示:新年]平時我們所說的"新年"一般有兩個時間,你知道分別是指什么時候嗎 [出示:元旦:陽歷1月1日;元日: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 [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陽歷的第一天,春節(jié)就是農歷的第一天。
4、現(xiàn)在你知道課題什么意思了吧 (板書: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元日》這首詩給我們描繪的就是人們歡度春節(jié)的情景。你們喜不喜歡過春節(jié)啊,讓我們一起歡快地再讀一次課題。
(二)檢查預習,讀準古詩。
1、這首詩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寫的(板書:[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詩人。
2、課前同學們都做了預習,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預習效果,誰能接受我的第一個挑戰(zhàn)[出示:挑戰(zhàn)一]。指名讀詩(2人),相機正音。
3、 老師發(fā)現(xiàn),剛才兩位選手很了不起,尤其這幾個生詞讀得特別準確[出示:爆竹,屠蘇,曈曈日,桃符],誰再來教教大家。指名1人讀其他跟讀。會讀還要會寫, 我們再來記一記這幾個生字的字形:三個生字結構都不一樣,一起說說 知道"爆"字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別寫錯。在書上描紅(p132),提醒寫字姿勢。
4、讓我們把生字帶進古詩,一起挑戰(zhàn)第一關(齊讀古詩)。
(三)交流學習,理解詩意。
1、通過學習,我們已經能把古詩讀正確讀流暢了。接下來我要發(fā)出第二關挑戰(zhàn)[出示:挑戰(zhàn)二]。
2、引導學法:同學們,我們只有讀懂了詞語的意思才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匆豢矗@首詩里你有哪些詞語不明白的 [出示全詩,相機點擊詞語]
3、平時遇到不理解的詞語你是怎樣解決的 (指名說)是的,我們一般有三個途徑解決:[出示:(1)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2)查找資料(字典,詞典,辭海,網絡等);(3)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或請教別人。]
4、現(xiàn)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詞方法來理解這些詞語嗎 [出示詩歌]
集體交流。[相機出示"屠蘇","曈曈日","桃符"的解釋]
5、理解了重點詞意,現(xiàn)在就請你準備迎接挑戰(zhàn),說說詩句的意思。你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學一起討論。
6、交流理解詩意:[出示全詩]
(1)第一句:
a、誰來挑戰(zhàn)第一句 (在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中,一年又過去了。)
b、指導朗讀: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人們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給你什么感受 (板書:熱鬧,喜慶)指讀(2人),男女分別讀。
(2)第二句
a、誰來挑戰(zhàn)第二句 (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人們喝了屠蘇酒感到很溫暖。)
b、組織交流:理解"入"。這"溫暖"僅僅指的是人們身體上的溫暖 (心里還充滿了希望。)
c、指導朗讀:誰能讀出這溫暖的,充滿希望的感受 指讀(2人)小組讀。
(3)第三句
a、誰來挑戰(zhàn)第三句 (千家萬戶都照進了溫暖而光亮的太陽。)
b、指導朗讀:太陽給人溫暖,光明與希望,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指讀(2人),齊讀。
(4)第四句
a、誰來完成最后的'挑戰(zhàn) (每年春節(jié)時人們總要用新春聯(lián)換掉舊春聯(lián)。)你知道春節(jié)貼春聯(lián)有什么含意嗎 (辭舊迎新,表達祝福)強調理解"總"。
b、說到春聯(lián),課前老師請大家回去搜集幾副,誰帶大家欣賞一下 指名說。
老師這里也有幾副,我們一起欣賞[出示春聯(lián)]
(5)小結:一副副春聯(lián)表達了人們新年時的美好祝愿!对铡愤@首詩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新春佳節(jié)的熱鬧,喜慶,誰能完成更大的挑戰(zhàn),連起來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
(四)體悟詩情,賞讀背誦。
1、師引:俗語常說"詩中有畫"[出示:詩中有畫],詩中,你從哪里可以感受到春節(jié)那熱鬧,喜慶的場面 放爆竹,喝屠蘇酒,貼春聯(lián),這都是春節(jié)時的習俗,你還知道哪些春節(jié)習俗 你最喜歡的是什么 給大家介紹一下。
2、一聲聲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張張春聯(lián),一碗碗熱騰騰的餃子,還有那嶄新的壓歲錢……同學們根據(jù)詩文,又結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節(jié)那歡樂的情景。其實,不僅"詩中有畫",詩中還有"話"呢。[出示:詩中有話]
詩人王安石寫這首詩不僅僅是描寫新年新氣象,他還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寫作背景]
3、引導朗讀:可以說,《元日》這首詩是王安石這位胸懷遠大的宰相對國家和人民最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詩,教師配樂朗讀]
你能把詩人的這份美好祝福讀出來嗎 自由練讀,指讀,齊讀[配樂]。
4、理解了詩意,我們和詩人共同感受到了春節(jié)的熱鬧與歡快,讓我們一起背下這首喜慶的詩吧。請大家接受挑戰(zhàn)。[出示:挑戰(zhàn)三]
5、指名背,會背的齊背。
(五)鞏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師:三關挑戰(zhàn)下來,我們四(1)班的同學們真是了不起,但老師還想考考大家,請接招。
2、課堂練習:出示:挑戰(zhàn)四。
3、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元日》這首古詩。學習時我們是按照這樣的方法來學的[出示:學習古詩基本方法]。這也是今后我們學習古詩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們可以更多更好地閱讀古詩,進行有效的積累和運用。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元日》;
2、積累辭舊迎新的詩句和對聯(lián)。
板書設計:
元日 【宋】王安石
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
熱鬧,喜慶
《元日》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習古詩中的生字詞,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慶場面
3、感受詩中辭舊迎新的愿望
教學難點:明詩意,悟詩韻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生趣
師:老師先給大家欣賞一組音樂圖片,同學們可要睜大眼睛看仔細哦!
。úシ庞嘘P春節(jié)的圖片,配以歡快的音樂)
師:剛才同學們看得非常認真,看到這些圖片你們會聯(lián)想到什么節(jié)日呢?
生:過年,過春節(jié)
師:你們怎么知道就是春節(jié)?
生:我們過年也會放鞭炮、掛燈籠、貼對聯(lián)
師: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過年時常見的習俗。同學們你們過春節(jié)還會做些什么呢?
生:放鞭炮、領紅包、吃餃子……
師: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過年時有不同的習俗;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不同的朝代過年習俗也有所不一樣,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走進宋朝詩人王安石的《元日》,去看看那時的人是怎樣過年的。
。ò鍟涸眨
二、初讀古詩,明節(jié)奏
師:請你們打開課本第128頁,自由地、大聲地朗讀《元日》,讀準字音。(目光巡視,看誰讀得認真、讀得好)
師:剛才大家讀得很投入,誰知道元日是農歷的.哪一天?
生:一年中的第一天
師:“元”是開始的意思,“元日”就是農歷正月初一。我們一起讀:元日
師:誰能當個勇敢孩子,起來朗讀一下這首詩,讀準字音就可以。(提兩三位,相互評價:你讀得真響亮!你讀得音真準確!你還讀出了喜悅之情!老師從你的朗讀中體會出了你很喜歡古詩……)
師:剛才幾位同學讀得非常棒,我們像他們一樣,一起讀。讀準,讀響。(生齊讀)
師:大家讀得真好,關于這首詩,里面還有一個故事,你們想不想聽?
生:想聽
師:寫這首詩的詩人叫什么來著?(故做忘記)
生:王安石
師:王安石特別有才華,不僅文章寫得好,在政治上也很有抱負,通過他的努力,這一年他終于當上了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宰相。這時的王安石特別高興,心想:手中有了權力,就可以為老百姓多做好事。大年三十的晚上戶外飄著鵝毛大雪,戶內王安石喝著自家釀的屠蘇酒,一杯接一杯。漸漸進如了夢鄉(xiāng)。突然一種聲音把他吵醒。你聽(播放鞭炮錄音),好熱鬧的鞭炮聲,詩人睜開眼睛,溫暖而明亮的陽光透過窗戶,斜射在早已準備好的新春對聯(lián)上,紅紅的對聯(lián)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的醒目。這時的王安石睡意全無,披衣而起開始吟誦:(課件朗讀《元日》)
三、細品古詩,明詩意
師:現(xiàn)在四個人為一組,根據(jù)課件、故事,默讀這首詩,看看詩中寫了什么?開始吧!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分享給大家?
生:爆竹是鞭炮的意思
師:“爆”字跟什么有關?
生:火
師:爆竹原指燒竹子時發(fā)出的爆裂聲。后來“爆竹”就引申為鞭炮。(課件配圖解釋)
師:“爆竹聲中一歲除”中“一歲除”什么意思?
生:一年過去了
師:“歲”是年的意思,“除”是過去。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
生:“春風送暖如屠蘇”就是把春天溫暖的風送進酒里。
師:“春風送暖”告訴我們這時“春風”給人是什么感覺?
生:暖和
師:宋朝當時有一種習俗,在過年前用屠蘇草泡酒,過年時拿出來喝。喝了這種酒,一、可以消災;二、喝了這酒全身暖洋洋的,就像春天已經到來。(課件明晰)
師:晚上下著雪、刮著風。這時的風給人什么感覺?
生:冷
【《元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元日》教學設計04-23
《元日》教學設計10-10
《元日》教學設計(合集)02-18
《元日》教學設計優(yōu)秀10-09
《元日》教學設計15篇05-17
《元日》教學設計(15篇)06-11
《元日》教學設計[集錦15篇]02-27
《元日》教學設計(集錦15篇)06-11
元日教學反思(精選11篇)06-27
《元日》優(yōu)秀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