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溫度計》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21 10:07:01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溫度計》教學設計實用【9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溫度計》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溫度計》教學設計實用【9篇】

      《溫度計》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溫度計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記住一些生活環(huán)境中常見的溫度值;

        (3)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4)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

        (5)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點】

        溫度計的準確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液體溫度計的設計

        【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法、演示法、探究法

        【教學教具】

        自制溫度計,實驗用溫度計、燒杯、多媒體課件、開水、冷水若干。

        【教學過程】:

        1.講授新課

        燒紅了的鐵釘誰都不敢用手拿,冰天雪地里誰也不愿意光腳走路,這是由于它們一個太熱,一個太冷,我們把物體的冷熱水準叫溫度。

        (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水準。

        下面請同學們利用桌面上三個杯子中的熱水、溫水、冷水做一個小實驗:先把兩只手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溫水中,再把右手放入溫水中,如圖4.1—1所示。兩只手對“溫水”的感覺相同嗎? 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2)溫度計

        1)用于測量溫度。

        用準確地判斷和測量溫度,就要選擇科學的測量工具。

        溫度的測量工具——溫度計。

        演示:自制溫度計(讓學生課后自己完成)

        在小瓶里裝一些帶顏色的水,配—個橡皮塞,橡皮塞上插進一根一端封閉的細玻璃管,把細玻璃管封閉的一端加熱,使玻璃管內的空氣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圖4.1—2所示。

        將小瓶放入熱水里,觀察細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再把小瓶放入冷水里,觀察水柱的位置。

        2)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3)溫度的.單位:攝氏度

        攝氏溫度是這樣規(guī)定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攝氏度,沸水的溫度是100攝氏度,分別用0℃和100℃表示。0℃到100℃之間有100個等份,每個等份代表1攝氏度。

        人的正常體溫是37℃,讀作37攝氏度;北京一月的平均氣溫是-4.7℃,讀作負4.7攝氏度或零下4.7攝氏度。

        溫度計的刻度最多只能刻到玻璃管的頂端,所以,溫度計有一個測量的最高溫度,同樣,它也有一個能測量的最低溫度。我們把溫度計能測量的溫度的范圍叫做這個溫度計的量程。

       。4)溫度計的使用

        1)要讓學生觀察真實的溫度計

        結合掛圖、幻燈等多媒體手段,要使學生明確溫度計的基本構造(玻璃外殼、液體泡(玻璃泡)、毛細管、溫度計內的液體、刻度和符號)及測溫的基本原理。

       、倭私飧鞣N溫度計的量程、分度值、最高和最低溫度。

        ②不同的溫度計的用途。

        ③要使學生了解三種常用溫度計的刻度范圍。

        2)測量液體溫度時,下面的哪些做法是準確的?錯誤的做法錯在哪里?

        ①玻璃泡與容器底接觸;

       、诓A菖c容器壁接觸;

       、鄄A輿]有全部浸沒在液體中。

        3)用玻璃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的方法

        會認:單位、量程、分度值、0刻度。

        會放: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會讀: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

        會看: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體的上表面相平。

        4)溫度計的讀數(shù)練習:

       。5)體溫計

        體溫計用于測量人體溫度,讀數(shù)時,要把它從腋下或口腔中拿出來,這時它下面玻璃泡的溫度會降低,為了使它的讀數(shù)仍能代表體溫,必須作特殊的設計,這就是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很細的細管(圖4.1—5)。

        測體溫時,玻璃泡內的水銀隨著溫度升高,發(fā)生膨膿,通過細管擠到直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水銀變冷收縮,細管內的水銀斷開,直管內的水銀不能退回玻璃泡內,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體的溫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著體溫計把水銀甩下去(其他溫度計不允許甩)。

        體溫計里面的液體(或液柱)只會上不會下,要想使液體(或液柱)下來就必須用力向下甩。

        3.小結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

        2)、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的規(guī)律制成的。

        3)、溫度單位:攝氏度在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攝氏度;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攝氏度。

        4、溫度計的正確使用:

        會認:單位、量程、分度值、0刻度。

        會放: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在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會讀:液面穩(wěn)定,不能離開液體。

        會看:視線與液面相平。

        5、體溫計里面的液體(或液柱)只會上不會下,要想使液體(或液柱)下來就必須用力向下甩。

      《溫度計》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通過引導學生研究溫度計的構造和原理,使學生理解液體都具有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縮小的性質。

        2、指導學生初步學會做液體熱脹冷縮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課前準備:

        1、裝有醬油、酒精的模擬溫度計各一支,水槽2個。

        2、演示用溫度計1支,每實驗小組攝氏溫度計1支。

        3、學生課前搜集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溫度計放到熱水中,紅色液柱上升,放到冷水中,紅色液柱下降了。溫度計的液柱為什么會上升或下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溫度計的科學。

        2、提問:進行科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二、學習新課

        1、認識水和其它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提問:出示模擬溫度計與演示溫度計,比較它們在構造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它們分別放入熱水、冷水中,液柱有什么變化?

       。2)學生分組實驗:把模擬溫度計分別放入裝有熱水和冷水的兩個水槽中,觀察液柱的變化。

       。3)討論:瓶中的水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液柱卻上升或下降,這是怎么回事呢?

       。4)學生討論、匯報。

        (5)小結:水受熱體積會膨脹,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體積縮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這種性質,我們把它叫“水的熱脹冷縮性質”

        (6)提問:其它的液體有沒有這種性質呢?同學們能不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

       。7)學生實驗并討論、匯報。

       。8)師生小結: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度計就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指導學生了解攝氏溫度計的發(fā)明。

        (1)學生看課本閱讀部分。

        (2)提問:攝氏溫度測量標準是誰制定的?刻度標準是怎樣規(guī)定的?

       。3)學生討論、匯報。

       。4)小結:同學們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區(qū)水燒開的溫度并非都是一樣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三、鞏固總結

        討論:

        1、溫度計的設計原理是什么?

        2、你還見過哪些溫度計?

        3、它們都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嗎?

      《溫度計》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計的構造、原理及攝氏溫標的規(guī)定,會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2.通過觀察了解溫度計的結構;通過學習活動,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3.通過溫度計的學習,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并樂于探索生活中的自然現(xiàn)象和物理學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溫度計的構造、原理,攝氏溫度。

        【難點】體溫計的構造及用法。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1 1 :導入新課

        【】出示一杯冷水、一杯熱水。提出問題:如何分辨一杯冷水、一杯熱水?

        【學生】用手感受冷熱分辨溫度高低。

        【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現(xiàn)在有一杯溫水繼續(xù)用剛才的手感受冷熱一樣嗎?

        【學生】感受到相同的一杯溫水,手卻感覺不同的冷熱。

        【教師】指出我們的感官可以感受冷熱,但往往不準確,此時我們需要用準確的`儀器來表示溫度的冷熱,這種儀器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溫度計。

        環(huán)節(jié)2 2 :認識儀器

        【教師】提問: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儀器,那么溫度計是如何測量溫度的呢?接下來老師給大家制作了一個簡易的溫度計,老師把這個溫度計先放入熱水中,再放冷水中,大家仔細觀察細玻璃管中紅色液體的液面變化。同學觀察到熱水中時液面上升了,冷水中時液面又下降了。

        【教師】總結,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因此利用這個性質制作了溫度計。

        【教師】教師給學生發(fā)放溫度計,進行觀察。

        【學生】觀察溫度計構造,說出溫度計的刻度和玻璃泡中是什么液體。

        【教師】由刻度引出溫度的單位攝氏度,并介紹1攝氏度的劃分。教會攝氏度的寫法和讀法,并設置提

        問考一考大家自然界中常見的溫度;由玻璃泡中液體的分類介紹幾種不同的溫度計。

        環(huán)節(jié)3 3 :使用儀器

        【教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溫度計,那么我們該如何利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呢?設置比賽活動,參考課本操作,看看誰操作最準確。

        【學生】自主操作,測量一杯溫水的溫度

        【教師】強調規(guī)范。使用前估測被測物的溫度,選合適的量程;使用時溫度計與液體充分接觸,不接觸杯壁或杯底;讀數(shù)時要等液面穩(wěn)定后讀數(shù),且讀數(shù)時不能離開被測物,視線應與液面相平。

        環(huán)節(jié)4 4 :鞏固提高

        【教師】生活中常見的溫度計是體溫計,大家仔細觀察體溫計,體溫計和溫度計有沒有不同之處?

        【學生】體溫計玻璃泡后有個小口,刻度很密集,且醫(yī)生看體溫計都是離開人體讀數(shù)的。

        【教師】體溫計可以離開被測物讀數(shù)這與體溫計構造息息相關,玻璃泡后的小口稱為縮口,它可以防止液體回流,體溫計測量溫度后就可以離開被測物了,但使用前需要甩一甩把液體甩下去,才能測量準確;體溫計量程為35℃~42℃,分度值是0.1℃,所以刻度會比較密集。

        環(huán)節(jié)5 5 :小結作業(yè)

        提出問題: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什么?并且回去利用體溫計測量一下自己的溫度并準確讀數(shù)。

        五、板書設計

        溫度計

        一、原理及構造

        二、正確使用

        使用前、使用時、讀數(shù)時

        三、體溫計

      《溫度計》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認識各種各樣的溫度計并知道它的制造設計的原理和用途。

        2、過程方法:經(jīng)歷認識溫度計、使用溫度計的過程,掌握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一些技能。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溫度計的關注,并嘗試著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溫度計溫度的認、讀和寫。

        教學難點:準確使用溫度計。

        三、教學準備:

        溫水、冷水、熱水各一杯,各種溫度計(體溫計、高溫計、棒式溫度計、掛壁式溫度計,數(shù)字溫度計),自制的液體熱脹冷縮演示儀,自制的放大的溫度計模型。

        四、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課題

        1、請兩位學生先后上臺,分別把兩只手的食指放入冰水和熱水中片刻,然后再同時浸入溫水中。實驗后讓他倆說說兩只手對溫水的感覺。

        2、提問:從剛才兩位同學的實驗及感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能得出什么結論?

        3、小結:剛才兩位同學對浸在熱水中的手指感覺溫水涼,浸在冰水中的手指感覺溫水暖和,這說明我們憑感覺是不能精確知道這三杯水冷熱程度,要想科學而精確地測量物體冷熱程度,就要用測量儀器——溫度計。

        板書課題:溫度和溫度計

       。ǘ⿲W會使用溫度計

        1、觀察溫度計

        ①各小組仔細觀察溫度計(體溫計、棒式溫度計、壁掛式溫度計),它們的構造、刻度、標記、數(shù)字。

       、诨ハ嘟涣,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溫度計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坌〗Y:溫度是物體冷熱的程度,溫度單位—“攝氏度”(℃),溫度計一般由玻璃泡、玻璃管、刻度、數(shù)字等幾部分組成。

        2、探究溫度計的原理

       、儆^察比較液體熱脹冷縮演示儀和溫度計有什么相同之處。

        ②實驗:用手心握住溫度計的'玻璃泡,發(fā)現(xiàn)了什么?然后再把它放入冷水中,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是什么原因?

       、塾懻摐囟扔嬍歉鶕(jù)什么原理制成的。

        3、講解溫度的讀和寫

       。1)介紹怎樣讀溫度計的溫度和℃的讀法。

       。2)用溫度計的模型練習讀數(shù)。

       。3)介紹溫度的寫法

       、佟皵z氏度”單位用℃表示。

       、谧x數(shù)寫在前,單位在后,零攝氏度以下的溫度在數(shù)前面“-”號表示。

        (4)練習:師口授,學生聽寫。

        4、正確讀出溫度計指示的溫度

       。1)實驗:請三個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從上向下看、從下往上看、視線與溫度計持平)看同一支溫度計的室內溫度,然后讀出溫度。

        (2)引導學生選擇哪個角度觀察溫度計上的讀數(shù)作為測得的溫度。

       。3)小組分別讀各自溫度計的讀數(shù),并說說應該怎樣手持溫度計,怎樣讀出讀數(shù)。

       。4)小組間互相評價哪些讀得正確,哪些不正確,為什么?

       。5)教師示范,并概括出正確認、讀溫度計的方法。一定要注意: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

       。ㄈ┛偨Y。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ㄋ模┱n后延伸:

        1、收集各種溫度計的資料,并了解其作用。

        2、預測并觀察明天的氣溫是多少度。

      《溫度計》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溫度與溫度計》是浙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中的內容。教材由三個活動組成,

        活動一:觀察溫度計。先以學生們在“冷水與熱水”中積累的經(jīng)驗為基礎,引出溫度和溫度計的概念。

        活動二:攝氏溫度的讀和寫。這個活動的重點是訓練學生讀和寫攝氏溫度。

        活動三:正確讀出自己手中溫度計的溫度。這個活動是指導學生如何準確地使用溫度計。

        學情分析:

        學生可能聽說過溫度計,也曾用體溫計測量過體溫,但真正使用溫度計測量過其他物體的溫度的學生估計極少。本課學習時,對許多學生來說還是第一次使用溫度計。因此,本課的學習,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們理解溫度計是用來做什么的、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識讀溫度計,為以后的學習活動打好基礎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的溫度可以用溫度計測量。

        2.常用液體溫度計是利用玻璃管內的液注隨溫度變化而上升和下降來測量溫度的。過程與方法:

        1.觀察和研究作為測量工具的常用液體溫度計的主要構造。 2.識讀溫度計(模型)刻度上的數(shù)字,并能讀和寫。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從溫度計這種工具的精巧設計體驗科學的魅力,并理解測量工具使用規(guī)定的意義,并愿意遵守這些規(guī)定。

        教學重點:

        常用液體溫度計的主要構造。教學難點:零下溫度的識讀。教具準備:實驗室溫度計、課件。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實驗感知教師直接揭示課題后:

        1.由二張圖片讓學生說出感受,引出溫度概念。媒體出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課件)

        2.讓學生感受到只憑感覺判斷溫度是不可靠的基礎上,提出有一種工具可以準確地知道物體的冷熱程度——溫度計。(課件)

        二.引導觀察認識結構

        出示實驗室溫度計,提示學生:我們要正確使用溫度計,首先必須要認識這個溫度計,了解它有哪幾個部分構成。

        1.兩人一組進行觀察。媒體出示:仔細觀察后,你獲得了哪些信息?2.師生交流。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課件進行講解,了解溫度計的結構。教師要著重講清:

        (1)溫度計上“C”的意義:表示攝氏溫度,其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表示,同時板書。

        (2)刻度的由來及溫度計上的每一個小刻度所表示的攝氏度數(shù)。

        教師要點及溫度計是由物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知識點及溫度計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

        三.課件模擬學會讀寫

        教師出示課件模擬溫度計(FLASH)

        1.根據(jù)指示刻度讀數(shù)、寫數(shù)。據(jù)課件模型中的顯示提問學生。教師適時板書。

        2.展示學生信息掌握、反饋。

        3.糾正、鞏固學生的反饋信息。四.了解種類正確使用

        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溫度計,然后說明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是不一樣的,導入玻璃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讀一讀當前手中溫度計刻度讀數(shù)。

        2.學生交流讀數(shù)情況

        3.教師質疑并一起回顧學生的使用情況。(課件)

        4.提出使用規(guī)范。(課件)

        5.再讀手中溫度計讀數(shù),同桌檢查是否符合使用規(guī)范。

        五.適時反饋鞏固提高

        評測練習: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通常用()來表示,2物體的溫度可以用()來測量。

        3,溫度計主要是由(),(),()三部分

        4,36攝氏度寫作()

        5,溫度表示物體()程度的物理量6,常用的溫度計是利用()的性質。

        六.總結揭秘拓展延伸

        1.總結。

        學了這一課,同學們有哪些收獲?(抽4生回答,教師適時總結:認識了溫度計的構造、學會了溫度計的讀法與寫法、掌握了溫度讀數(shù)時的規(guī)范等。同時表揚表現(xiàn)出色的

        2拓展:課外做一個簡易溫度計。

        教學反思:

        《溫度和溫度計》是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我認真研讀了教科書及教學用書,比照了初中一年級的《溫度計》一課的教學目標,將本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分成四個層次:一是比較水的冷與熱;二是觀察溫度計,認識其結構及原理;三是攝氏溫度的讀和寫;四是讀出溫度計指示的溫度。

        利用課件形式教學攝氏溫度的讀寫時,提醒:零下的溫度越往下數(shù)字越大,但溫度越低。比較形象和直觀,學生掌握得較好。

        在怎樣正確的讀出溫度計刻度上的'數(shù)字教學時,我從仰視、平視和俯視三個角度來讀數(shù)的ppt,讓學生來判斷哪種認讀方法是正確的,分析了仰視、俯視兩種讀數(shù)方法的錯誤性,讓學生更形象、更深刻地記住只有在平視時讀出的數(shù)字才是正確的,同時還強調了手和口的要求,最后在小組內每人都讀一讀溫度計上的溫度,互相評價讀數(shù)方法是否正確,以加深印象。反思本課的教學,還是有許多不足。一是在教學結構方面。在引出溫度概念的時候,用手不能準確的知道物體的冷熱程度?墒窃趯嶋H教學中,部分同學學生體會不透,教師也沒深挖,沒有激起學生前概念與現(xiàn)實現(xiàn)象的矛盾沖突。二是在教學理念上方面。在刻度的認識和0攝氏度以下的讀寫時,教學難點解決的過于生硬,教師沒有充分利用矛盾推進教學過程,尤其是在零度一下讀的時候應是從零度開始往下讀,當時有的學生能夠準確的讀出來,但由于我沒有追問,“你是怎么讀的”,錯過教學時機,最后是我告訴學生應該怎么準確的讀出來。教師重預設,輕生成。

      《溫度計》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及使用溫度計的必要性。

        2、知道液體溫度計和體溫計的構造和原理。

        3、能說出常用溫度計中0℃和100℃的規(guī)定及刻度方法。

        4、會正確表述攝氏溫度的記法和讀法。

        【過程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溫度計、體溫計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2、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情感目標: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表述攝氏溫度的記法和讀法。

        2、使學生初步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教學用具】

        冷水、熱水、溫水各一杯,實驗室使用的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各一支,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播放兩張照片,通過問題“你如果處于這兩張照片的環(huán)境中,會有什么感覺?”再通過“生活中描寫冷熱程度的詞語”(如燙、暑、熱、溫、涼、寒等)引出溫度的概念。

        二、新課教學

        1、溫度: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師生舉例說明溫度跟人類的關系)

        [過渡]生活中我們常常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如父母用摸我們的額頭的方法判斷我們是否發(fā)熱。那么,單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是否可靠呢?下面請一名同學上來做一個實驗。

        交待實驗要領:兩手分別浸入一杯熱水和一杯冷水中,過一會兒取出再同時浸入同一杯溫水中,兩手對溫水的冷熱程度的感覺相同嗎?

       。圻^渡]實驗證明:單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有時并不一定可靠。要準確測量物體的溫度,必須使用溫度的測量工具——溫度計(板書課題:4。1 溫度計)。

        2、溫度計

       。1)構造:內徑很細而均勻的玻璃管、玻璃泡(內裝適量的汞或酒精或煤油)、刻度等。(結合課件和實物介紹)

       。2)原理:物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初步了解:當溫度計的玻璃泡與待測的物體充分接觸后,泡內的液體就跟待測物體保持相同的'溫度,管內液面的位置就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我們就可以從液面所對準的刻度讀出該物體的溫度)

       。3)單位:常用單位——攝氏度(符號:℃)

        課件中錄象介紹攝氏溫標,突出兩個規(guī)定:①冰水共存物的溫度為0度 ②在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度。

        國際單位——開爾文(符號:k)

        簡要介紹熱力學溫標,引導學生課后自學。

        (4)實驗室常用溫度計的使用:

        布置學生閱讀課本p78第1—7行的內容,歸納溫度計的使用注意點及注意的原因。

        在學生充分發(fā)言的基礎上,結合課件歸納:“三要”、“一不”、“三看清”:

        “三要”——要把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要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要把溫度計的玻璃泡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液面相平。(補充:被測物體的溫度一定要在所用溫度計的測量范圍之內)

        “一不”——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上。

        “三看清”——看清測量的范圍;看清最小刻度值;看清液面在零刻度線的上方還是下方。

        練習溫度的記法和讀法:

        記作______,讀作__________

        記作______,讀作__________

        [過渡]以上我們初步學會了溫度計的使用,那你知道最早的溫度計是誰發(fā)明的嗎?(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93年)。溫度計的成功發(fā)明和逐步完善,為人類利用溫度計奠定了基礎,1858年德國醫(yī)生馮德利希就創(chuàng)造了用測體溫來診斷疾病的方法,當時他用的就是類似于我們實驗室的溫度計,但使用很不方便,你能說出它的不方便之處嗎?(生回答)

        那么,如何改進呢?(生討論回答后,師小結:英國醫(yī)生阿爾伯特想了一個好辦法,在溫度計的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造一段很細的彎管,當溫度計離開人體時,水銀自動在細管中斷開,玻璃管中的水銀就會自動停留,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常用的體溫計)

       。5)體溫計

        教師展示體溫計,引導學生觀察其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值。(35—42℃,0.1℃)

        教師提問:醫(yī)學上常用煮沸的方法來消毒,請問這種體溫計能否如此消毒?怎么消毒?

        教師再問:體溫計的細彎管作用關鍵,正是由于它的存在,體溫計在讀數(shù)時才可以離開被測人體。那么,一只剛使用過的體溫計只經(jīng)酒精消毒后,能否馬上用于另一人,為什么?怎么辦?(不能,用力甩一甩,使玻璃管中的水銀回到玻璃泡中)

        [過渡]有沒有既可以拿出來讀數(shù)又不用甩的體溫計?

       。6)其他溫度計:電子體溫計、非接觸紅外線溫度計、熱電偶溫度計等。

       。ǜ鞣N溫度計之間適當過渡,并在課件中介紹圖片資料)

      《溫度計》教學設計7

        一、課題引入:

        請同學們將雙手伸出來,手心朝下,摸桌子面(有什么感覺?);然后將手收回口袋(有什么感覺?)——冷(曖)熱現(xiàn)象是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然而人類對物體的冷熱程度的感覺是不準確、不可靠的,為了準確地測量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需要——溫度計。

        二、課題學習

        1、示標、明題

        將教學目標具體化為三個問題:

       。1)你見過哪些“熱脹冷縮”現(xiàn)象?(溫度計的構造、原理與“轉化法”)

       。2)你會讀這些溫度:1℃、0.1℃、-5℃嗎?其中的“℃”或“C”表示什么含義?你能介紹一下它們的來歷嗎?(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讀數(shù)和記憶常見溫度值)

       。3)你能測量一下桌上杯中水的溫度嗎?溫度計使用前應注意什么?(溫度計的使用)

        2、問題準備

        自讀課本,查找或討論以下概念:溫度、熱脹冷縮、量程、分度值。并指出它們在課本中的.位置。

        抽查提問,

        3、問題解決

        出示“自學指導”

        學生解決、學生評價、教師總結、拓展。

        4、動動手

        讓學生動手測量杯中水的溫度

        5、拓一拓

        溫度計外了這種實驗室用溫度計外,還有體溫計和寒暑表。尤其是體溫計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和使用方法,請同學們回家后與父母一起來探討和學習。

        三、當堂訓練

        完成“當堂作業(yè)紙”

        板書設計

       。ㄒ唬囟扔

        1、你見過哪些“熱脹冷縮”現(xiàn)象?(溫度計的構造、原理與“轉化法”)

        2、你會讀這些溫度:1℃、0.1℃、-5℃嗎?(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讀數(shù)和記憶常見溫度值)

        3、你能測量一下桌上杯中水的溫度嗎?(溫度計的使用------使用前、使用中)

      《溫度計》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溫度計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使用物理儀器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本節(jié)是初中生接觸熱學的第一節(jié)課,只涉及了熱學的最基本知識點。

        教材首先介紹“溫度”的概念,用實例闡明人類和溫度的密切關系,確切知道溫度很重要。然后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靠感覺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學的。要樹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確結論的嚴謹科學態(tài)度。接著具體講解了實驗用溫度計的原理、構造,著重介紹了體溫計的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用水銀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結構及特殊用法。介紹了計量溫度的兩個不同方法: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具體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專用符號的使用;熱力學溫度的規(guī)定,單位名稱、專用符號以及這兩種溫度計量方法的關系。

        在課本的引言部分學生已經(jīng)明白物理是一門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xiàn)象的自然科學。本節(jié)是研究熱學的第一節(jié)內容,應該首先向學生交代本章講的為熱學的入門,是熱學的基本知識。具體到本節(jié)可以從最常見的、比較了解的水的各種形態(tài),不同冷熱的水入手。讓學生感覺一下水的冷熱,提出感覺的不可靠性,進而說明使用儀器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過渡到溫度計和溫度的計量方法上。

        強調攝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的規(guī)定、正確讀法、專用符號的使用以及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設計示例

        溫度計

        課題

        溫度計

        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溫度計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溫度計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

        教學難點

        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實驗

        教具

        玻璃杯、熱水、冷水、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冰塊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xiàn)象的自然科學,二、引入新課

        指出溫度跟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溫度的概念。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感覺的不可靠,三、實驗用溫度計

        溫度計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觀察溫度計的構造、測量范圍及分度值。

        四、攝氏溫度

        講解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每個分度值代表1攝氏度。攝氏溫度的正確表示方法及正確讀法

        五、熱力學溫度

        介紹宇宙溫度的下限――絕對零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溫度計量方法叫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六、體溫計

        著重講解體溫計的原理、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特殊結構及用法

        七、小結

        溫度計原理和溫度的計量方法

        八、作業(yè)

        P46—1、2、3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去體驗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熱水以及溫水中的不同感覺。

        教師出示實驗用溫度計,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出示體溫計,引導學生觀察。示范用法并引導提問

        自己得出結論:冷熱只是相對概念,靠感覺根本區(qū)分不了溫水的冷熱程度。

        學生總結得出溫度計構造、測量范圍,并提問: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觀察細節(jié),并提問

        探究活動

        【課題】

        人類的“熱”現(xiàn)象的探索和利用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參考題材】

        1、熱力學發(fā)展的歷史。

        2、我國古代對熱的認識。

        3、溫度計的類型和發(fā)展。

        4、生活中的熱現(xiàn)象。

        【評價】

        1、所查閱的資料。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見解。如絕對零度的理解。

      《溫度計》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倮斫鉁囟鹊母拍;

       、哿私馍瞽h(huán)境中常見溫度值;

       、蹠脺囟扔嫓y量溫度。

        2.過程和方法。

       、偻ㄟ^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

        ③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點

        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使用溫度計易錯之處。

        教學教具

        自制溫度計,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燒杯(每桌3只,中等大。、多媒體課件、開水、冷水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現(xiàn)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看一看:教師播放與溫度有關的圖片。

        教師根據(jù)圖片提問:你們是否想了解冰雪是怎么形成的?衣服為什么被曬干?樟腦丸放久了為什么會變?

        教師板書:第四章物態(tài)變化

        二、想想做做

        1.溫度。

        想一想①:冬天和夏天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W生回答)

        想一想③:冷到什么程度,熱到什么程度,天氣預報是如何表示冷熱程度的?

       。▽W生回答)

        師生總結溫度概念。教師板書:第一節(jié)溫度計

        2.溫度計。

        想一想,議一議:①如何判斷兩杯水溫度的高低?②哪種方法更準確?

       。▽W生討論回答,教師板書)

        做一做:用手感覺冷、熱、溫水,得出憑感覺判斷溫度是不可靠的。

        想一想:③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例子?

       。▽W生回答)

        師生總結:使用溫度計測量較準確。

        三、想想議議

        1.問一問:你想了解有關溫度計的什么知識?

       。▽W生提問,教師板書)

        2.原理。教師演示自制溫度計,引導學生回答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板書)

        想一想,議一議:為了更準確地測量溫度,溫度計應怎樣改裝?(學生討論回答)

        3.看一看、說一說:溫度計的'構造。

       。▽W生觀察實物并回答)

        4.想一想、讀一讀。

        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溫度的表示方法、單位、符號、讀法,然后練習讀數(shù)。

        5.看一看、比一比。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并回答三種溫度計的不同,同時進行量程、分度值的教學。

        6.做一做,議一議。

        學生測量熱水溫度并上臺演示,師生總結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方法。

       。ǘ嗝襟w演示)

        正確方法

       。1)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并估測。

       。2)玻璃泡不能位

        于容器底及側壁,必須全部浸沒在液體中。

       。3)要等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

       。4)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液體。

       。5)讀數(shù)時眼睛要平視(以上各點均配有圖片)

        錯誤方法(圖片略)。

        7.做一做,議一議(體溫計的使用):

        學生演示游戲(兩人),學生評價并說出理由同時進行體溫計構造的教學。

        四、教師投影與自然界中的一些溫度有關圖片并引導學生看課本第71頁表格。

        五、小結

        學生談一談本課的收獲,教師歸納。

        六、動手動腦學物理

        1.課內:課本第741頁第2題。

        2.課外:第741頁第3、4題

      【《溫度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溫度計》教學設計12-12

      溫度和溫度計教學設計04-27

      《溫度和溫度計》教學設計范文10-07

      《溫度計》教學反思10-06

      情緒溫度計教案09-11

      素描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7-09

      《出塞》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7-06

      教學設計的設計07-17

      [經(jīng)典]教學設計的設計07-17

      中班健康教案:情緒溫度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