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時間:2024-03-24 06:58:14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學習合理布局畫面,獨立制作圖書。

        2、使幼兒體驗分享閱讀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觀看過圖書了解圖書的基本結構

        2、幼兒自己畫好的《小蝌蚪找媽媽》故事背景、各種動物媽媽的半成品圖書,人手一本,與故事內容相應的.文字幼兒人手一套,教師示范本一本

        3、水彩筆、剪刀、膠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本提問式導入主題

        師:這是小朋友們平時畫的畫,這里面都畫了哪些動物?哪個故事里的有這些動物?老師把它訂成一本想做成圖書,可是這些畫上還缺少什么?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做成一本完整的圖書呢?

        二、教師示范講解圖書的制作的要點及具體要求

        1、把與故事內容相關的文字沿虛線剪下粘貼在每頁的合適位置,2、在每一頁圖書的畫面適當?shù)奈恢锰懋嬌闲◎蝌剑剐◎蝌脚c各種動物媽媽能相呼應。

        三、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教師巡回指導,根據(jù)不同能力幼兒的作畫情況及時給予指點和鼓勵。

        四、分享作品

        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欣賞圖書、與爸爸媽媽一起閱讀圖書。

        五、活動延伸

        繼續(xù)飼養(yǎng)小蝌蚪并記錄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教學反思: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難點在角色表演中解決了,又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輕松的記住了歌詞和二分音符,因為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目標達到了所以幼兒能在活動中始終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歌唱的興趣,透過幼兒動聽的歌聲,準確的節(jié)奏,我們一起享受到了音樂賦予生活的情趣,我想這就是藝術活動最大的樂趣。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會認“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场⒘私馇嗤芤簧淖兓,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

        1、或多媒體課件,有關青蛙的知識。

        2、小蝌蚪、青蛙、鯉魚、烏龜?shù)阮^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入

        我們每個人都有媽媽,可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揭示新課,板課題:小蝌蚪找媽媽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范讀課文。

        三、學生自讀課文

       。、標出不認識的字。

       。病⒆x準字音。

        四、檢查學習生字的情況

       。薄⒄n件展示生字。指名讀,正音。

       。、教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

       。场⒅该榻B記字的方法。

        4、組詞練習。

        五、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

        分段讀課文,自己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結合圖學習:

       。、指讀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樣子),理解“甩著”。

        學生齊讀這一段,體會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動作)

       。、讀第2自然段,看圖比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誰?結果怎樣?

       、乓龑W生仔細觀察第一、二幅圖,比較后,說說幾天后小蝌蚪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并在課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板書:長出兩條后腿。

        課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動作的.方式幫助理解。

        分角色讀。

       、茝孽庺~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ㄗ约旱膵寢屖撬臈l腿,寬嘴巴)

        板書:四條腿寬嘴巴。

        3、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3自然段。

       、艑W生匯報學習情況,多媒體或做動作幫助理解“追上去”。

       、平涣鳎簽槭裁葱◎蝌綍e把烏龜當媽媽呢?

       、欠纸巧x。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名稱、角色和主要情節(jié)。

        2、理解、熟悉故事內容,嘗試排圖且大膽講述故事中的對話。

        3、感受媽媽們對小蝌蚪的熱情及關心。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PPT、圖片等。

        活動過程:

        1、以謎語的`形式,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有個謎語讓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你們知道這是誰嗎?有段好聽的故事,講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聽故事錄音一遍,并提問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蝌蚪把哪些小動物當成了自己的媽媽?小蝌蚪為什么會認錯自己的媽媽呢?

        3、教師邊演示PPT邊講述故事,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

       。1)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青蛙媽媽生的黑乎乎的卵變成了什么?

       。2)小蝌蚪找媽媽碰到了誰?說了些什么?又遇到了誰?又是怎么說的?

       。3)為什么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媽媽?

       。4)小蝌蚪的媽媽究竟是誰?為什么小蝌蚪和它的媽媽長的不像呢?

        小蝌蚪最后怎么變成青蛙的?

        4、回憶故事情節(jié),將故事圖片進行排序。

        5、幼兒跟錄音邊看圖邊講述故事內容《小蝌蚪找媽媽》。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在有困難時能進行語言求助。

        2、激發(fā)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胸飾魔法場景,配班教師扮演魔法師

        活動重點:

        學說“請你我。”能力弱的幼兒學說“我!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小蝌蚪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媽媽、媽媽在哪里,寶寶找你不停留!保顑焊柽M場)

        “咦?媽媽是誰呀?我們去找找吧!”

        二、過程

        1、教授咒語“請你我!”,并講解游戲規(guī)則。

        “找媽媽的路可不好走,有三道魔法門,要從門里的魔法師手上拿到媽媽的畫像,可是想通過魔法門要先學會一句咒語‘請你我!’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通過三道魔法門拿到三張圖畫拼在一起就能看見媽媽啦!準備好了嗎?出發(fā)”

        2、教師引導幼兒游戲

        第一道門:請幼兒一起說,并引導幼兒說出想什么忙。

        第二道門:請部分幼兒一起說,并引導幼兒說謝謝。

        第三道門:請個別幼兒說,并繼續(xù)引導幼兒說謝謝。

        3、拼圖

        “三張圖片都拿到了,我們真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現(xiàn)在把圖片拼起來看看我們的媽媽是誰”“看!她是誰?”(幼兒回答)

        “對,原來我們的媽媽就是能干的`小青蛙。”

        三、結束

        “我們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能在有困難的時候請人忙。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媽媽那里吧!”(念兒歌出場)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5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

        2、能夠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

        3、感受動畫的意境美。

        4、幼兒了解青蛙是益蟲,我們要愛護益蟲。

        二、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圖冊、動物頭飾

        三、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出課題。(老師知道小朋友們都很聰明,那么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出一個謎語,看看小朋友們能不能猜到?好不好?)

        “大大的腦袋,黑黝黝,細細的`尾巴水中游!”

        提問:“小蝌蚪從沒見過自己的媽媽,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嗎?”

        提問: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媽媽長得不一樣?

        幼兒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2、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內容。

        教師提問:

        A、小蝌蚪的媽媽長得是什么樣的?

        B、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

        C、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它們碰到了誰?互相說了什么?

        D、它們把誰當成了媽媽?

        3、分段欣賞故事內容。

       。1)、小蝌蚪為什么去找媽媽?

        (2)、看課件第二段。遇到魚媽媽時,他們說了些什么?(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放映相應的幻燈圖片或出示圖片)。小蝌蚪遇到龜媽媽時又會說些什么?一起來說一說。

        引導幼兒說一說小蝌蚪和每個遇到的動物之間的對話~~

        4、小蝌蚪和青蛙媽媽長得像嗎?

        5、小蝌蚪們長大了,每天都跟著媽媽抓田地里的害蟲,幫助農民伯伯保護了莊家,是益蟲,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小青蛙,保護為我們做貢獻的益蟲,和澳門做朋友,好嗎?

        6、活動延伸

       。ㄐ◎蝌秸业搅俗约旱膵寢,那我們來模仿小蝌蚪,一起來表演一下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媽媽的,好嗎?)

        讓孩子們在表演區(qū)進行角色游戲。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6

        活動目標:

        1、利用周圍的材料合理布置游戲場地。

        2、大膽的利用肢體語言,連貫有序的進行游戲。

        3、進一步學習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表演。

        活動重點:

        能根據(jù)音樂大膽的用肢體語言,連貫有序的進行表演游戲。

        活動難點:

        在活動結束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表演。

        活動準備:

        繼續(xù)豐富游戲環(huán)境,增添一些荷花,水草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入場,激發(fā)幼兒表演興趣。

        二、回顧上次游戲,提出要求。

       。ㄒ唬┬∨笥褌,上次我們表演了《小蝌蚪找媽媽》,在故事中你喜歡扮演什么角色?這次你想扮演什么角色?表演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鼓勵幼兒從表情、動作、合作等方面提出要求)。

       。ǘ┬∨笥褌兩洗伪硌莸亩挤浅5陌簦裉靹P紅老師還請小朋友來表演,在表演之前凱紅老師有幾個要求:

        1、能按順序進行表演,沒有輪到自己表演的時候能耐心的等待。

        2、在表演時能大聲的.進行對話及大膽的運用肢體語言進行表演。

        3、遇到問題不急躁,耐性地和同伴進行協(xié)商解決。

        4、表演完的小朋友能安靜的觀看別人表演。

        三、引導幼兒利用周圍的材料合理布置游戲場地,指導幼兒進行角色表演,感受表演游戲的樂趣。

        (一)按照幼兒的意愿選擇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ǘ⿴熡坠餐贾脠龅。

        (三)幼兒開始表演。

        四、評價游戲,結束活動:

        (一)在這次表演中你覺得誰表演的比較好?為什么?

       。ǘ┠阌X得還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可以怎么把它變得更好?

        延伸活動:將頭飾等材料放到表演區(qū),供幼兒繼續(xù)表演。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7

        活動課題:

        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節(jié)。

        2、能用簡筆畫表現(xiàn)故事的主要內容,并嘗試將其做成連環(huán)畫。

        活動準備

        1、教師將故事主要角色的繁華粘貼在活動室中。

        2、彩筆、油畫棒、紙

        3、小蝌蚪找媽媽的課件。

        4、實物小蝌蚪

        活

        1、出示蝌蚪,引導幼兒觀察,引起幼兒學習故事的興趣。誰知道它的名字?你在哪里見過它?

        2、結合課件,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引導兒欣賞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為什么是春天呢?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遇到了誰?小蝌蚪為什么總是認錯媽媽呢?

        3、結合課件,引導幼兒看動畫欣賞故事,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并提問:青蛙媽媽的卵都變成了什么?小蝌蚪看到了誰就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小蝌蚪在找媽媽時先遇到了誰?又遇到了誰?它們是怎么說的?為什么小蝌蚪和媽媽長的不一樣呢?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4、請幼兒了解連環(huán)畫的制作方法。請幼兒借助已有的經驗說說:看過哪些連環(huán)畫?是怎樣畫的?閱讀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什么是連環(huán)畫?有什么特點?引導幼兒討論怎樣畫連環(huán)畫?

        5、播放故事磁帶引導幼兒畫連環(huán)畫?

        6、請幼兒互換連環(huán)畫,欣賞并相互交流,比一比:誰畫的好?為什么?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8

        活動目標:

        1、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在實踐中嘗試解決合作中遇到的問題,積累合作經驗。

        2、能積極、大方地參與游戲,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角色。

        3、體驗共同表演,合作游戲的樂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故事中各種動物的頭飾,簡單的池塘環(huán)境布置;熟悉故事,對蝌蚪的生長活動很感興趣,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引起回憶,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排練一個節(jié)目,節(jié)目的名字叫什么?里面有哪些小動物?

        2、回憶上次游戲出現(xiàn)的問題,師幼共同商討解決。

        (1)昨天排練節(jié)目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當音樂開始的時候鴨媽媽、魚媽媽、烏龜媽媽、鵝媽媽們都能馬上上來,可后面跟著的寶寶們沒有馬上出來,是什么原因呢?(不聽音樂、注意力不集中)

       。2)今天排練的時候,寶寶們的`動作一定要跟著媽媽。

        3、幼兒選擇角色,進行表演。

        (1)我們小朋友都選好了自己的角色,但在表演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注意什么呢?

       。2)今天我們表演的時候老師還有一個要求,表演結束后我們要選出6個最佳表演獎,每種小動物中選出一個表演得最好的小演員。

       。3)什么樣的表演可以評為最佳表演獎?

        4、幼兒體驗游戲。

        師:小演員們都準備好了嗎?演出就要開始了。請欣賞表演游戲《小蝌蚪找媽媽》

        幼兒進行表演。

        5、評價和小結。

       。1)師:你們覺得今天的表演中,誰可以獲得"最佳表演獎"?為什么?(從聲音、動作、表情等進行評價)

       。2)剛才的游戲中遇到了什么困難?該怎么辦?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畫成6幅連環(huán)畫,表現(xiàn)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主要情節(jié)。

        2、引導幼兒用與物體相應的顏色作畫。

        3、培養(yǎng)幼兒注意遠近、大小關系,合理安排畫面的能力。

        重點: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畫成6幅連環(huán)畫。

        難點:注意遠近、大小關系,合理安排畫面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鴨子、魚、烏龜、鵝、青蛙圖片,圖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我們已經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今天我們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內容畫出來,每一段故事畫一張畫,連起來就叫連環(huán)畫,讓別人把幾張畫連起來看就知道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2、引導幼兒觀察主要角色的特征。

        幼兒討論,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

        出示動物圖片,請幼兒觀察。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我們把故事分成6幅圖,在畫的右下角標上數(shù)字。

        畫之前,請幼兒先想好如何構圖。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將主要角色畫在紙的.中間,注意添畫與主題有關的事物,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動物形象和設計畫面。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鼓勵幼兒與鄰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賞并講述故事內容,選出畫的最好的作品進行表揚并讓幼兒介紹作畫經過。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0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2、知道青蛙吃害蟲,要保護青蛙。

        3、培養(yǎng)愛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視頻、魔術圖片、小卡片、小蝌蚪頭飾、《小蝌蚪找媽媽》歌曲。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黑腦袋圓溜溜,一條尾巴拖后頭。東游游來西游游,好像許多黑豆豆。"小朋友,你們能猜出我是誰嗎?對啦,我的名字叫小蝌蚪,別看我長得挺可愛,其實我是個很可憐的孩子,媽媽一生下我就去了別的地方,我都長出小尾巴了還沒見過我的媽媽。你們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找媽媽呢?那就跟我走吧。

        二、播放視頻,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1、觀看視頻,感受小蝌蚪找媽媽時的身體變化。

        2、出示魔術圖片,引導幼兒描述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3、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環(huán)境。

        三、發(fā)放卡片,幼兒動手操作。

        1、幼兒按照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排序。

        2、幼兒自主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四、音樂游戲:"小蝌蚪找媽媽"幼兒圍成一圈跟在老師后面,根據(jù)歌詞自編動作。

        五、小結:

        小蝌蚪變成青蛙以后,經常幫農民伯伯捉田里的.害蟲,青蛙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一定要保護它哦。

        活動延伸:

        1、春天到了,天氣逐漸轉暖,幼兒可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去河邊觀察小蝌蚪。

        2、幼兒自己在家養(yǎng)一些小蝌蚪,觀察小蝌蚪變青蛙的整個過程。

      【部編版二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10-07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02-04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03-10

      教學設計小蝌蚪找媽媽01-14

      部編版《寒號鳥》教學設計10-06

      部編版趙州橋教學設計02-03

      部編版《燕子》教學設計02-04

      部編版《找春天》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10-06

      【薦】《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06-10

      部編版古對今教學設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