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筆算》,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筆算》,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理解每一步計算的含義;能正確的進行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筆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師引導學生經(jīng)歷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想。
教學重點:
掌握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過程,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并能理解每一步的含義。
教學難點:
乘法豎式計算中每一步計算含義的理解。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復習舊知。
出示“聰”字,同學們認識這個字嗎?那怎樣讓我們變得聰明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字:耳(認真聽),上面兩點相當于我們的眼睛(眼睛要看),口(嘴巴要說),心(用心想),課堂上只要做到這樣四點,我們才能變得更加聰慧。今天課堂你們上能做到這些嗎?
1、 考考你。口答:
20×2 50×3 200×4 500×2 3000×3 ( )個( )乘( ),就是( )個( ),所以( )×( )=( )
12×2 41×1 21×3 33×3 口算( )×( )時,把( )拆成( )和( ),先算( )×( )=( ),再算( )×( )=( ),最后算( )+( )=( )。
【設計意圖】:
分析“聰”字的各部分,激發(fā)學生興趣,舊知的復習為本節(jié)課新知學習做鋪墊。
二、探究體驗,學習新知。
1、課件出示例1情境,學生收集數(shù)學信息。
(樂樂、點點和糖糖要參加繪畫比賽,每人有12枝彩筆(用放大鏡放大))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設計意圖】:
場景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大鏡的使用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每盒彩筆的數(shù)量。
怎樣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筆?誰來分析題。(只列式不計算)
問:為什么用乘法算?(3個12)
所以:12×3 2、 尋找計算方法。
可以怎樣計算呢?
生1:12+12+12
生2:12拆成10和2,先算10×3=30,再算2×3=6,最后算30+6=36
生3:列豎式 那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筆算。請同學們快速的用小棒擺一擺來計算12×3。
學生匯報交流
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
(1)、加法豎式。
。2)、擺學具。
(3)、數(shù)的分解組成方法:2×3=6、10×3=30、6+30=36(強調先算與后算)追問:2×3=6怎么來的?1個12可以分出1個10和1個2,3個12中就有3個2.10×3=30怎么來的?1個12可以分出1個10和1個2,3個12中就有3個10。
【設計意圖】:
借助小棒幫助學生理解算理,邊對照小棒邊引導學生說算理也訓練了學生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
1、理解筆算方法算理。
那我們能不能把你們的這種想法用豎式表示呢?一起列豎式,學生說,老師板書。
1 2 × 3 6......3個2......3×2 3 0......3個10......3×10 3 6......30+6 請生繼續(xù)說算理,你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請生板書。
2、 學生體驗用豎式計算。
請生板書。
利用學生的豎式。
1 2 × 3 3 6 將學生的算法用展臺演示出來。有問題老師用紅筆及時糾正。
【設計意圖】:
投影的展示讓學生對學生的做法一目了然,并對出現(xiàn)的錯誤及時訂正,提醒大家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集體板書。
考考你:
請生板書。集體訂正。
提問: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1、相同數(shù)位對齊。
2、 從個位乘起。
3、用一位數(shù)依次去乘兩(三)位數(shù)中的每一位上的數(shù),與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乘,積就寫在哪一位的下面。邊板書,邊總結。
4、再請生說一說。
5、兩種方法對比,擇優(yōu)選擇。
問:既然兩種算式都是對的,你們喜歡哪一種方法?
生:它簡單些。
說明在以后的計算中我們都是直接使用簡便豎式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針對兩種方法讓學生自己做出判斷,擇優(yōu)選擇。
再次強調乘法豎式的格式。
師: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乘法豎式也就是筆算乘法(出示課題)
6、 鞏固練習。
。1)、判斷:
4 4 3 1 3 1 4 ×2 × 3 × 2 4 8 9 1 9 3 8
。2)、豎式計算:
22×3= 142×3= (學生直接在屏幕上書寫)
(3)、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
練習的設計是針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鞏固,學生在屏幕上直接板書第(2)小題列豎式,充分利用多媒體,讓學生也感受一下高科技的作用。
三、全課小結 你學會了什么?我們乘法豎式應該怎樣算呢?
生:先用一位數(shù)去乘多位數(shù)的個位,再依次去乘十位、百位 (用一位數(shù)去乘多位數(shù)的每一位)
四、 作業(yè)布置:
1、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2、 選做:思考題:一根木頭鋸兩次,鋸成每段23厘米的小段,原來木頭長多少厘米?
【設計意圖】:
在練習中讓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并對優(yōu)秀學生的一種思維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
五、板書設計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筆算 1 2 × 3 6......3個2......3×2 3 0......3個10......3×10 3 6......30+6 簡寫:
1 2 × 3 3 6
【設計意圖】:
第一種方法是對算理的理解,第二種方法是第一種方法的簡寫,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筆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筆算乘法》聽課反思范文10-06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筆算乘法》教學反思07-09
進位筆算乘法教學反思08-10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乘法進位》教學設計10-28
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教案01-28
筆算乘法(進位)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