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教學設計范例(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泉水》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泉水》教學設計1
《泉水》是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篇課文。課文以擬人化的手法、兒童化的口吻描寫了泉水從沖出石縫到匯入大海一路經過的地方及發(fā)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間的平地、山坡的果園、靜靜的山谷四幅場景意境優(yōu)美,極富畫面感。本課重在創(chuàng)設一幅幅美麗的意境,讓讀者在美景的熏陶下感受泉水的熱情與助人為樂。全文語言清新明快,感情真摯,充滿詩情畫意,洋溢著對泉水的贊美之情,是一篇學習語言、情感熏陶的好教材。因此,我力爭做到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讀,去體味課文的語言美,感受泉水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讀的中間穿插想象和語言訓練。這樣,不僅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還使學生獲得了情感體驗,提高了審美情趣,培養(yǎng)了語感,積淀了語言。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泉水聲音)聽,這是什么聲音?難道是誰在彈琴?
2、真的是泉水嗎?我們看看。(播放泉水畫面)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樣的泉水?你能用一個詞形容嗎?
3、那么,你們知道泉水是從哪里來的嗎?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課文
1、課前你預習了課文沒有?誰來說說你是怎么預習的呢?
2、小結預習方法:同學們,你們以前不會自己讀課文,不會自己畫生字,這些都是老師領著你們做的?墒乾F(xiàn)在呢?你們不僅會自己讀熟課文,還會自己畫出生字,生詞,而且有的同學還能提前認識生字。你們越來越會預習課文了。老師相信以后你們還會掌握更多課前預習的方法。
。ǘ昙墝W生雖小,但是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預習課文的方法,在我們的課堂訓練中,老師應該有意識地教給學生一些課前預習的方法)
3、檢查生詞。出示生詞認讀。
4、檢查生字認讀。
5、檢查讀文。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同學們,泉水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呢?請同學們默讀一下第一段。想一想你喜歡哪個詞,為什么喜歡它。
2、學生交流。你能用朗讀表現(xiàn)出來嗎?
3、比較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原來是一股清泉從石縫里流出來,來到這陽光燦爛的世界。
你喜歡“流出來”這個詞嗎?為什么?你認為“流出來”好呢,還是“沖出來”好?說說原因。
4、你們能用動作表現(xiàn)“沖出來”嗎?你們能用朗讀表現(xiàn)出泉水很急切的心情嗎?
。ㄕn前有一個同學說,這真是一股急性子的泉水,這句話讓我想到課文中的.“沖出來”這個詞是一個不可錯過的訓練點,所以設計了“沖”與“流”的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學會推敲詞句,學會恰當運用詞語。)
5、感情朗讀一下第一段。
四、整體認識2——5段
1、泉水從石縫里沖出來,開始了它快樂的旅程,一路上它遇到了好多朋友,它都遇到了誰呢?快速讀一讀課文2——5段,找一找泉水都來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誰?
2、泉水看到了那么美的地方,又交到了這么多的好朋友,這是多么奇妙的路程。∥野阉穆贸膛牧讼聛,請你們睜大眼睛,仔細地聽,仔細地看,等會兒還要請你們說。(播放課件)
3、看了這段畫面,你有什么話想對泉水說?
4、聽得出,大家是從心底里喜歡泉水,那就請大家大聲地讀讀課文的2-5段。想想你為什么喜歡泉水?把寫喜歡泉水的句子劃一劃。(學生自學)
五、集體交流第2——5段
《泉水》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27頁例7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運用圓柱的體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通過經歷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掌握問題解決的策略,培養(yǎng)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轉化、推理和變中有不變的數(shù)學思想。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問題意識,體會轉化思想
教學難點:
通過實踐操作、合作交流,體會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
教學準備:
一滿瓶礦泉水、一個瓶底是正方形的少半瓶紅茶、一個空瓶子、一個蘋果、一個西紅柿和一個不規(guī)則的石頭,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活學生經驗,引出問題
1.出示水果、西紅柿、大小不同的石頭。
提問:想要計算這些物體的體積,你有什么辦法?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提出解決方案。
師強調:把不規(guī)則的物體放到盛適量水的(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規(guī)則的容器中,并且完全浸入水中,物體的體積等于它所排開水的體積,計算容器的底面積和水面上升的高度,兩者相乘就是物體體積。教師出示空礦泉水瓶子,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空瓶子會飄浮在
水面上,無法完全浸入水中,怎樣才能計算出它的體積呢?(學生:給空瓶子裝滿水,利用排水法計算體積)
3.怎樣計算出空瓶子的容積呢?
學生a:看礦泉水瓶上的商標(經過討論,商家為防止水瓶因熱脹冷縮使瓶子破裂,通常要給瓶子預留一些空間)
學生b:給空瓶子裝滿水,然后把水倒進量杯里,測出水的體積就是瓶子的容積。
4.如果沒有別的容器,同學們能想出辦法求出瓶子的容積嗎?
板書課題:礦泉水瓶子的容積
二、利用轉化方法,計算瓶子容積
1.教師演示操作:將裝滿的礦泉水分兩次倒進紙杯里,這樣行不行呢?
2.小組合作交流
要求: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礦泉水,先選一位同學喝掉一部分,再把你的想法同小組成員進行交流。
3.交流分享自己的設想和操作方法。
4.板書結果:空氣的'體積+水的體積=瓶子的容積
5.師:瓶中剩下的水是圓柱體,可以求出水的體積;空氣部分的體積是不規(guī)則的,不能直接算出體積,怎么辦?(將瓶子倒置)倒置前后,空氣的體積變了沒有?(沒變)什么變了?(空氣的形狀)變成什么形狀?(圓柱體)
6、課件演示并小結:我們利用體積不變的特性,把瓶子的容積轉化成兩個完整、規(guī)則的圓柱。只要求出這兩個圓柱的體積,把兩者相加就能解決瓶子的容積。要計算空氣和水的體積,需要知道那些數(shù)學信息?(瓶子的底面積和水的高度,倒置后空氣的高度)。高度可以測量出來,瓶子的底面積能直接測出來嗎?(半徑、直徑還是底面周長,那個數(shù)據測出來誤差會更小?結果更準確些?)小組再次合作,測出有關數(shù)據計算出瓶子的容積。
6.交流展示。
7.課件演示,回顧反思,把計算出來的結果和標簽上的數(shù)據比較,發(fā)現(xiàn)什么?分析原因。
三、拓展提高
1、課件出示:一瓶盛滿的紅茶,它的底面是正方形,喝掉一些后,你知道喝掉多少紅茶嗎?
學生說想法后,師出示:底面邊長:6cm,倒置后空氣部分高:10cm學生獨立計算后課件出示答案。
如果在喝掉一部分紅茶,喝掉多少?怎么辦呢?
對比一下解答以上兩個問題,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ㄔ隗w積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倒置的方法,將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轉化成規(guī)則物體,方便計算)
2、再次回顧反思
我們利用轉化思想,把不規(guī)則物體體積轉化成規(guī)則圖形來計算體積,不僅豐富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向,更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解決問題策略,這樣的策略在生活中很常見也很實用;貞浺幌略谛W階段那些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都用過轉化思想?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出示課件,和同學們共同回顧。
四、暢談收獲
這節(jié)課,我們利用礦泉水瓶,通過探究、討論、操作和交流等活動,運用轉化方法,解決不規(guī)則物體的容積,希望同學們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把它運用到生活中去來解決跟多的數(shù)學問題。
《泉水》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讀懂課文,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
能力:通過看圖說話、寫話的練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
1、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2、通過教學加強語感訓練,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知道泉水多、清、甜、美等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絡信息資源進行學習的能力。
3、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感悟,展開想象,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對象分析:
1、所任教班級學生的朗讀能力較好,初步懂得品賞詞句,本節(jié)課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美讀課文,運用品賞詞句的方法學習理解課文。
2、學生養(yǎng)成善于與同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3、學生基本掌握文字輸入、上網瀏覽等信息技術基礎,但熟練程度不一。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為了使本節(jié)課的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達到最佳的整合,教學設計“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主導”,采用“情景、自主、互動、發(fā)展”教學模式,努力把信息技術素質的培養(yǎng)(如對語文信息進行查找、篩選、獲取、歸納、編輯的能力)與對語文學科的任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取長補短,有效地整合課堂教學。教師適時點撥、恰當啟發(fā),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更立體,更豐富,更具個性化!叭≌尽薄叭《瑘D展”“能說會道”部分則把欣賞精美的圖片與說話、寫話練習結合起來,并通過網上論壇讓師生對話練習進行欣賞、評議、修改,有效地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本課教學,靈活整合運用網絡及多媒體提供的豐富資源的交互功能,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鸹。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輕松優(yōu)美的樂曲,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激發(fā)了學生探究讀文的欲望。
【借助動手操作瀏覽泉水知識,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動手實踐,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為學習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初讀,疏理課文,整體感知。
1、【網絡課件】教師配樂感情朗讀課文。
要求:小聲跟讀,要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說了些什么。
2、同桌交流課文說了些什么。
3、匯報發(fā)言,根據回答相機板書。
二、品讀賞析,理解感悟。
1、【網絡課件】進入“課文學習”網絡,細讀課文,想一想自己最喜歡泉水什么?
2、任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選出其中的一段精讀。
⑴你是從哪段讀懂泉水很(甜)很(甜)的?從哪句話看出來?
、凭氉x泉水的話,注意讀出感情。
⑶品讀美詞佳句。
、饶阒肋有什么詞也能寫出泉水很甜很甜……?
3、小結學法:剛才我們通過讀和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內容的方法學懂了這一段。
4、【網絡課件】進入網絡課件,布置小組合作學習:下面請小朋友小組合作,像剛才那樣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一邊聽一邊讀,一邊讀一邊想,認真學習課文。
5、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點撥。
6、展示學習成果。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泉水的喜愛。
三、背誦積累。
泉水那么清,那么甜,那么多,那么美,那么樂于助人,小朋友,你們愿意把這樣的泉水永遠留在心里嗎?那就選出你最喜歡的部分練一練,把它背下來吧!
四、略讀第六、七自然段。
1、齊讀五六段:泉水彈起了琴,又流到哪去了呢?
優(yōu)美的音樂與老師精彩的朗讀自然融合,把學生帶入泉水的世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自由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課文學習”網頁及文字、圖片、音樂等于一體,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教師借助網絡適時點撥、恰當啟發(fā),引導學生品詞賞句,把“讀”和“說”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體會之深,感悟之切,提高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可以點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學習,每一段配有“我想聽”“我想讀”“我想唱”,還可以點擊段中的好詞佳句,好詞佳句會變色,便于不同程度的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學習。
鼓勵學生大膽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進行適時地點撥、引導、調控,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愈加高漲。
2、小結:泉水勇敢地奔向大海,真是好樣的。
五、擴展學習,表達感受。
1、【網絡課件】課件展示,練習造段:請小朋友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泉水又流過了哪里,又發(fā)生了什么動人的故事呢?泉水流過,看到,泉水說。
2、交流、匯報。
3、【網絡課件】進入網絡課件,欣賞泉水圖展和泉水小站。讓我們走進廣闊的大自然,去欣賞美麗的泉水吧!
4、【網絡課件】抒發(fā)感受,打開“能說會道”網頁,進行網上留言。
5、分享同學的心里話留言。
六、前后呼應,在優(yōu)美的樂曲中結束教學。
【網絡課件】讓我們和泉水一起盡情歌唱吧!
《泉水》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
學習重點和難點
。薄⒔Y合插圖,能自讀自悟,讀后都有所感悟,而所悟又不盡相同。
。、能把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背誦下來。
課前準備
課外查找有關泉水的資料。
課時安排
。舱n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 會認8個生字,會書寫“瓦、泉、然、結”4個生字。
。病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出示第一句話“丁冬,丁冬,是誰在山上彈琴?”讀后問:你們知道是誰嗎?
。病⒔翌}:泉水
。场 誰知道什么是泉水呢?指名說課外查找的'有關泉水的資料。
。、 課文中的泉水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
二、圖文結合,展開聯(lián)想,整體感知全文。
(1)出示課文插圖,提問:你觀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自主說話,小組交流。
三、識字、寫字
識字
。、 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認讀。(指名讀、齊讀)
。、 去掉拼音讀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杜鵑:出示“杜鵑花”圖片,結合插圖,通過形象感知認識“杜、鵑”,并可結合姓氏識記“杜”字,聯(lián)系學過的“鵲”識記“鵑”字。
瓦罐:借助圖或實物認識“瓦罐”,學認“罐”字。
寫字
1、 出示“花骨朵兒、杜鵑、一股、清脆”認讀。
。、 留下“骨、鵑、股、脆”認讀,引導學生觀察并.總結: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另外還要注意“脆”的右下角不要寫成“巳”。
。场 出示“骨、杜鵑、股、脆”教師逐一范寫,學生書寫。
四、朗讀課文
。、老師示范朗讀或播放配樂朗讀錄音,讓學生欣賞,體會“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的泉水帶給人們的幸福生活。
2、小組合作朗讀,讀準生字,讀通課文,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分在小組里展示朗讀。
。、小組派代表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最好,并發(fā)“小書簽”獎勵。
《泉水》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
學習重點和難點
1、結合插圖,能自讀自悟,讀后都有所感悟,而所悟又不盡相同。
2、能把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背誦下來。
課前準備
課外查找有關泉水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書寫“瓦、泉、然、結”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出示第一句話“丁冬,丁冬,是誰在山上彈琴?”讀后問:你們知道是誰嗎?
2、揭題:泉水
3、誰知道什么是泉水呢?指名說課外查找的有關泉水的資料。
4、課文中的泉水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
二、圖文結合,展開聯(lián)想,整體感知全文。
。1)出示課文插圖,提問:你觀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自主說話,小組交流。
三、識字、寫字
識字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認讀。(指名讀、齊讀)
2、去掉拼音讀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杜鵑:出示“杜鵑花”圖片,結合插圖,通過形象感知認識“杜、鵑”,并可結合姓氏識記“杜”字,聯(lián)系學過的“鵲”識記“鵑”字。
瓦罐:借助圖或實物認識“瓦罐”,學認“罐”字。
寫字
1、出示“花骨朵兒、杜鵑、一股、清脆”認讀。
2、留下“骨、鵑、股、脆”認讀,引導學生觀察并總結: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另外還要注意“脆”的右下角不要寫成“巳”。
3、出示“骨、杜鵑、股、脆”教師逐一范寫,學生書寫。
四、朗讀課文
1、老師示范朗讀或播放配樂朗讀錄音,讓學生欣賞,體會“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的泉水帶給人們的幸福生活。
2、小組合作朗讀,讀準生字,讀通課文,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分在小組里展示朗讀。
3、小組派代表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最好,并發(fā)“小書簽”獎勵。
《泉水》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了解泉水叮咚流動不息,贊揚泉水“獻身美好生活”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泉水不停流淌一路上遇到朋友時說的話。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課文錄音帶、音樂磁帶、泉水一瓶、鋼琴一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千島湖的泉水。
問:這是什么?(泉水。)有誰知道什么是泉水?(從地下流出來的水。)
2.啟發(fā)學生自己見過的泉水是什么樣的?(可以分別從顏色、形態(tài)、味道等方面來說說。)
3.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篇聽聽讀讀《泉水》,板書課題:聽聽讀讀《泉水》。(齊讀課題。)在上個學期我們已經學習過了兩篇聽聽讀讀課文,誰來說說聽聽讀讀這一類型的課文有什么要求?
(聽:仔細聽,聽清讀音,聽懂內容,邊聽邊思考。)
(讀: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
先個別說,然后請一個同學概括說。
二、聽全文,感知課文內容。
1.同學們剛才都說得很好,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閉上眼睛,我們來靜靜地聽老師把全文朗讀一遍。仔細聽,泉水是從哪里來的?最后要流到哪里去?(師配樂范讀。)
2.交流問題,板書:石縫
大海
《泉水》教學設計03-08
《泉水》教學設計[經典]10-03
泉水教學設計06-12
《泉水》教學設計(集合)10-23
《泉水》教學設計模板05-24
泉水教學設計15篇06-12
《泉水》教學設計15篇03-26
《泉水》教學設計(精選15篇)04-29
《泉水》教學設計(15篇)04-20
《泉水》教學設計(合集15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