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音樂《郊游》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郊游》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音樂《郊游》教學設計1
設計意圖
打擊樂演奏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容之一,通過打擊樂教學能幫助幼兒掌握樂器的演奏技能并發(fā)展節(jié)奏感。
活動目標:
1、聽音樂用準確的語言演唱歌曲。
2、聽音樂看圖譜,嘗試用不同顏色、不同動作表示音樂節(jié)拍。
3、能夠根據圖譜選取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體驗合作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不同的動作表示音樂節(jié)拍
難點:根據圖譜選取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圖譜課件、歌曲《郊游》、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音樂。
2、木魚、搖鈴、鈴鼓按照幼兒人數各三分之一。
活動過程:
1、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導課。
小朋友們好!今天婷婷老師與你們一起玩一個音樂游戲,看誰能聽著音樂正確的做出動作。(放《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音樂,與幼兒一起做動作)2、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認真聽,看里面都唱了什么?
提問:剛才在歌曲里你都聽到了什么?誰能說一說?
提問后老師總結: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在PPT上,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兩個字叫“郊游”,小朋友說一遍。(郊游)請問郊游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回答后老師總結:對,就是出去玩。你們看(PPT2)圖片上的人都是在郊游。
3、ppt3老師把這首歌曲帶過來了,它的名字是——,這次我們跟著音樂小聲的唱一下吧。
這里面有幾個地方不太好唱,誰能說出來?重點學習附點音符歌詞(我們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陽光柔柔)的唱法。
4、我們看(PPT4),這是一張圖譜,在這張圖譜上你發(fā)現了什么?(第一行和第三行一樣)這首歌曲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我們可以把他們稱為ABA型。小朋友想一想,這張圖譜與歌曲中的歌詞會是怎樣對應的呢?大家再來聽一遍音樂。
誰能說出這張圖譜是怎樣表達歌曲意思的?你們能不能跟著音樂、看著這張圖譜來唱歌?誰愿意上來指著圖譜跟著音樂唱一下?
5、小朋友看,這也是一張圖譜(PPT4),我們能不能聽著音樂、看著圖譜打出好聽的節(jié)奏呢?小朋友說用什么打?怎樣打?遇到這樣的符號打不打?怎么辦?
聽音樂,可以全部拍手打一遍。全部踏腳一遍。
問:你們在圖譜上發(fā)現了什么(顏色不一樣),我們在打節(jié)奏的.時候可不可以換用不同的方式打?怎樣打(綠色用手、紅色用腳),跟著音樂打兩遍。
6、PPT6,根據你們剛才打的,老師又增加了難度,你們看一下這張圖譜,我們可以用幾種方式打節(jié)奏?怎樣打?(嘗試一遍)
如果用樂器來打節(jié)奏,你們認為用什么比較合適?老師今天準備了木魚、搖鈴、鈴鼓,你們認為它們分別可以代替我們的哪個動作?
發(fā)樂器,跟著音樂打節(jié)奏(2—3遍)
7、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名字是——,小朋友會打節(jié)奏,會唱歌不會?請輕輕的放下樂器,我們一起唱著歌區(qū)校園里玩吧。
8、結束課堂。
活動總結
在這次活動中,由于整個活動設計的結構設計比較完整,思路清晰,通過引入、讓幼兒發(fā)現歌曲的動作節(jié)奏、引導幼兒看圖譜表現等等循序漸進地遞進,所以活動中相對較為緊湊,幼兒整體地掌握情況比較好;顒邮浅醪降靥剿、學習有控制地演奏樂曲,所以活動顯得比較緊湊。而因為是第一課時,在今天的活動中只給了幼兒固定的一種打擊樂器演奏,不象平時讓幼兒更換不同的樂器演奏,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擊樂活動中應放手讓幼兒創(chuàng)造,可以讓幼兒多看圖譜探索,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幼兒成為自主
進行打擊樂編奏的主體。
中班音樂《郊游》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初步學唱歌曲,知道ABA的結構類型,并學習用"跳躍地"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歌曲。
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體驗與朋友結伴表演的快樂;
能創(chuàng)編跳躍、連貫的動作幫助理解和表現歌詞的內容;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郊游的生活經驗;
CD音樂《郊游》。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復習歌曲《小紅花》。
指導語:(教師彈湊歌曲前湊)這是什么歌曲?在最后一句我們應怎么唱?(前面跳躍,后面連貫)
用跳躍、連貫的.聲音唱《小紅花》。
2.教師引導幼兒回憶郊游時的美好前景。
提問:你們郊游過嗎?去了哪里?玩了些什么?
3.教師范唱歌曲,引導幼兒講述歌詞內容。
提問:歌曲里小朋友郊游時快樂嗎?他們是怎么郊游的?看見了什么?
4.幼兒學唱歌曲
二、教師再次范唱歌曲,啟發(fā)幼兒發(fā)現ABA的結構
提問:你們發(fā)現歌曲里有相同的地方嗎?
三、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
進一步理解熟悉歌詞。
提問:這首歌里唱到白云怎樣?陽光怎樣?青山、綠水怎么樣?
四、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發(fā)現并運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
提問:你們發(fā)現中間部分和前后重復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你們唱什么歌的時候也運用了這兩種方式?
五、教師通過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
到"地方郊游",帶領幼兒完整學唱1~2一遍。
六、鼓勵幼兒聽音樂結伴邊表演邊歌唱
中班音樂《郊游》教學設計3
《郊游》打擊樂演奏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容之一,通過打擊樂教學能幫助幼兒掌握樂器的演奏技能并發(fā)展節(jié)奏感。讓幼兒發(fā)現歌曲的動作節(jié)奏、引導幼兒看圖譜表現等等循序漸進地遞進
活動目標:
1、聽音樂用準確的語言演唱歌曲。
2、聽音樂看圖譜,嘗試用不同顏色、不同動作表示音樂節(jié)拍。
3、能夠根據圖譜選取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體驗合作的快樂。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不同的動作表示音樂節(jié)拍
難點:根據圖譜選取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圖譜課件、歌曲《郊游》、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音樂。
2、木魚、搖鈴、鈴鼓按照幼兒人數各三分之一。
活動過程:
1、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導課。
小朋友們好!今天婷婷老師與你們一起玩一個音樂游戲,看誰能聽著音樂正確的做出動作。(放《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音樂,與幼兒一起做動作)2、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認真聽,看里面都唱了什么?
提問:剛才在歌曲里你都聽到了什么?誰能說一說?
提問后老師總結: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在PPT上,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兩個字叫“郊游”,小朋友說一遍。(郊游)請問郊游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回答后老師總結:對,就是出去玩。你們看(PPT2)圖片上的人都是在郊游。
3、ppt3老師把這首歌曲帶過來了,它的名字是——,這次我們跟著音樂小聲的唱一下吧。
這里面有幾個地方不太好唱,誰能說出來?重點學習附點音符歌詞(我們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陽光柔柔)的唱法。
4、我們看(PPT4),這是一張圖譜,在這張圖譜上你發(fā)現了什么?(第一行和第三行一樣)這首歌曲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我們可以把他們稱為ABA型。小朋友想一想,這張圖譜與歌曲中的歌詞會是怎樣對應的呢?大家再來聽一遍音樂。
誰能說出這張圖譜是怎樣表達歌曲意思的?你們能不能跟著音樂、看著這張圖譜來唱歌?誰愿意上來指著圖譜跟著音樂唱一下?
5、小朋友看,這也是一張圖譜(PPT4),我們能不能聽著音樂、看著圖譜打出好聽的節(jié)奏呢?小朋友說用什么打?怎樣打?遇到這樣的符號打不打?怎么辦?
聽音樂,可以全部拍手打一遍。全部踏腳一遍。
問:你們在圖譜上發(fā)現了什么(顏色不一樣),我們在打節(jié)奏的時候可不可以換用不同的方式打?怎樣打(綠色用手、紅色用腳),跟著音樂打兩遍。
6、PPT6,根據你們剛才打的,老師又增加了難度,你們看一下這張圖譜,我們可以用幾種方式打節(jié)奏?怎樣打?(嘗試一遍)
如果用樂器來打節(jié)奏,你們認為用什么比較合適?老師今天準備了木魚、搖鈴、鈴鼓,你們認為它們分別可以代替我們的哪個動作?
發(fā)樂器,跟著音樂打節(jié)奏(2—3遍)
7、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名字是——,小朋友會打節(jié)奏,會唱歌不會?請輕輕的放下樂器,我們一起唱著歌區(qū)校園里玩吧。
8、結束課堂。
活動總結
在這次活動中,由于整個活動設計的.結構設計比較完整,思路清晰,通過引入、讓幼兒發(fā)現歌曲的動作節(jié)奏、引導幼兒看圖譜表現等等循序漸進地遞進,所以活動中相對較為緊湊,幼兒整體地掌握情況比較好;顒邮浅醪降靥剿、學習有控制地演奏樂曲,所以活動顯得比較緊湊。而因為是第一課時,在今天的活動中只給了幼兒固定的一種打擊樂器演奏,不象平時讓幼兒更換不同的樂器演奏,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擊樂活動中應放手讓幼兒創(chuàng)造,可以讓幼兒多看圖譜探索,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幼兒成為自主進行打擊樂編奏的主體。
中班音樂《郊游》教學設計4
設計意圖
打擊樂演奏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容之一,通過打擊樂教學能幫助幼兒掌握樂器的演奏技能并發(fā)展節(jié)奏感。
活動目標:
1、聽音樂用準確的語言演唱歌曲。
2、聽音樂看圖譜,嘗試用不同顏色、不同動作表示音樂節(jié)拍。
3、能夠根據圖譜選取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體驗合作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不同的動作表示音樂節(jié)拍
難點:根據圖譜選取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圖譜課件、歌曲《郊游》、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音樂。
2、木魚、搖鈴、鈴鼓按照幼兒人數各三分之一。
活動過程:
1、律動《頭發(fā)肩膀膝蓋腳》導課。
小朋友們好!今天婷婷老師與你們一起玩一個音樂游戲,看誰能聽著音樂正確的做出動作。(放《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音樂,與幼兒一起做動作)2、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認真聽,看里面都唱了什么?
提問:剛才在歌曲里你都聽到了什么?誰能說一說?
提問后老師總結: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在PPT上,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兩個字叫“郊游”,小朋友說一遍。(郊游)請問郊游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回答后老師總結:對,就是出去玩。你們看(PPT2)圖片上的人都是在郊游。
3、ppt3老師把這首歌曲帶過來了,它的.名字是——,這次我們跟著音樂小聲的唱一下吧。
這里面有幾個地方不太好唱,誰能說出來?重點學習附點音符歌詞(我們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陽光柔柔)的唱法。
4、我們看(PPT4),這是一張圖譜,在這張圖譜上你發(fā)現了什么?(第一行和第三行一樣)這首歌曲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我們可以把他們稱為ABA型。小朋友想一想,這張圖譜與歌曲中的歌詞會是怎樣對應的呢?大家再來聽一遍音樂。
誰能說出這張圖譜是怎樣表達歌曲意思的?你們能不能跟著音樂、看著這張圖譜來唱歌?誰愿意上來指著圖譜跟著音樂唱一下?
5、小朋友看,這也是一張圖譜(PPT4),我們能不能聽著音樂、看著圖譜打出好聽的節(jié)奏呢?小朋友說用什么打?怎樣打?遇到這樣的符號打不打?怎么辦?
聽音樂,可以全部拍手打一遍。全部踏腳一遍。
問:你們在圖譜上發(fā)現了什么(顏色不一樣),我們在打節(jié)奏的時候可不可以換用不同的方式打?怎樣打(綠色用手、紅色用腳),跟著音樂打兩遍。
6、PPT6,根據你們剛才打的,老師又增加了難度,你們看一下這張圖譜,我們可以用幾種方式打節(jié)奏?怎樣打?(嘗試一遍)
如果用樂器來打節(jié)奏,你們認為用什么比較合適?老師今天準備了木魚、搖鈴、鈴鼓,你們認為它們分別可以代替我們的哪個動作?
發(fā)樂器,跟著音樂打節(jié)奏(2—3遍)
7、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名字是——,小朋友會打節(jié)奏,會唱歌不會?請輕輕的放下樂器,我們一起唱著歌區(qū)校園里玩吧。
8、結束課堂。
活動總結
在這次活動中,由于整個活動設計的結構設計比較完整,思路清晰,通過引入、讓幼兒發(fā)現歌曲的動作節(jié)奏、引導幼兒看圖譜表現等等循序漸進地遞進,所以活動中相對較為緊湊,幼兒整體地掌握情況比較好;顒邮浅醪降靥剿、學習有控制地演奏樂曲,所以活動顯得比較緊湊。而因為是第一課時,在今天的活動中只給了幼兒固定的一種打擊樂器演奏,不象平時讓幼兒更換不同的樂器演奏,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擊樂活動中應放手讓幼兒創(chuàng)造,可以讓幼兒多看圖譜探索,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幼兒成為自主
進行打擊樂編奏的主體。
【中班音樂《郊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活動:《郊游》教案(通用15篇)05-11
音樂教學設計01-10
中班游戲教案教學反思去郊游11-05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2-14
音樂教學設計范文06-12
《音樂之聲》教學設計10-19
中班音樂教學總結08-05
中班音樂教學反思09-30
中班歌唱郊游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