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教學設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1
教學目標
認知:在感情朗讀中了解太陽、北極星、樹木、積雪指示方向的有趣方法。
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情感: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fā)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感受自然景物辨別方向的有趣。
教學準備:
學生:復習課文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課件,欣賞圖片,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錄音。
2、文中介紹了那幾種天然指南針?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課文,用橫線勾出文中介紹的天然指南針。
2、導學第一小節(ji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教給學習方法,引導合作學習。
引導學生發(fā)現,第25小節(jié)都在介紹利用自然景物辨別方向的方法。
重點指導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自由朗讀這一小節(jié)。
是誰,怎樣為我們指點方向?
。2)、為什么說太陽是個忠實的向導?、出示課件:看中午陽光樹影圖。
(3)、自由朗讀這一小節(jié),讀出它的趣味來。
4、師生共同小結第二小節(jié)的學習方法。
5、學生在小組內學習35小節(jié)。
6、選出小組發(fā)言人,向全班匯報學習情況。進行交流。
7、引導學習第6小節(jié)。讀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四、朗讀欣賞,引導背誦
1、以第25小節(jié)作為指導重點。
2、抽學生背誦課文,并說說自己背誦的方法。
3、全班練習背誦。
五、延伸與拓展,指導課外閱讀
說說你還知道那些辨別方向的.方法?、板書設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中午、太陽、樹影的方向
黑夜、北極星、北極星的方位、細細觀察
陰雨天、大樹、枝葉的稠稀、多多去想
雪后、積雪、積雪化的快慢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2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了解小木偶的不幸遭受,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3、理解“老木匠說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這一句話的.含義。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木偶不幸的遭受。
2、理解課文最終一段話的含義。
教學預備:動畫片、了解關于木偶的學問
教學過程:
一、動畫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見過木偶嗎?是什么樣子的?
2、瞧,小木偶變“活”了,會說話,會走路,還會笑呢?播放動畫片《小木偶的故事》
3、你從動畫片中知道了什么?
二、創(chuàng)設情境,品讀感悟。
1、出示“海報”:我校紅領巾電視臺招收動畫片《小木偶的故事》的配音演員,歡送同學們踴躍參與。
2、明確配音要求:臺詞嫻熟、講解悅耳、能打動和感染聽眾
3、體驗角色,感悟朗讀。
(1)劃分角色:演出之前,同學們先想想你最想扮演哪個角色?用筆將你最想扮演的角色所說的話-“臺詞”劃出來,再讀一讀。
(2)師生共同進展角色體驗。(體會老木匠的慈愛、和善;小木偶的天真;小紅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急躁)指名讀――范讀――練讀
(3)為動畫配音
小組練習
選代表上臺表演(配音朗讀)
三、放飛想象,續(xù)編拓展。
1、假設小木偶來到你身邊,你想對他說點什么?談談對最終一段話的理解。
2、在小木偶的身上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續(xù)編故事 )
板書設計:
小木偶的故事
小紅狐搶紅背包
小木偶只會笑 被 熊警察扔出好遠 學會多種表情
小白兔說裝頭疼
老婆婆說學撒謊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殘疾青年不計得失,想方設法幫助“我”的優(yōu)秀品質,體會“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3、了解作者巧妙設計懸念的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及難點】
學習殘疾青年不計得失,想方設法幫助“我”的優(yōu)秀品質,體會“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教學準備】
小黑板、錄音等。
【教學過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構建閱讀話題
1、揭示課題。
2、引導學生就課題進行質疑,激發(fā)閱讀需要。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學生自由讀課文,通過或聯(lián)系上下文、求助同組同學等弄懂新詞。
2、點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正音。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教師出示提綱:
白讀書──受責怪──賣馬草
買馬草──遇好事──心里樂
送馬草──明真相──直想哭
2、學生依據提綱,速讀理清脈絡。
四、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抓住重點,指導讀懂:
隨機出示描寫攤主語言的.句子,適當提問點撥。
如:“先是一愣,繼之眼睛一亮……”“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
“他急了……”“他拍著我的肩頭,輕聲說道……”等。
教師作適當補充。
2、遷移運用,指導讀好:
、、你怎樣看待攤主說謊?
、、你覺得殘疾攤主是個怎樣的人?
、、引導學生讀有關語句。
五、課后拓展練習
收集身邊感人的助人為樂的事例,在語言實踐課上說給大家聽聽。
六、板書
別餓壞了那匹馬
白讀書──受責怪──賣馬草
買馬草──遇好事──心里樂
送馬草──明真相──直想哭、學生齊讀。
學生提出疑問。
學生根據要求自讀課文。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學生討論。
學生交流__分段情況。指名學生朗讀出示的句子。學生對這些句子提出疑問。學生討論解決。學生各抒己見。學生朗讀有關的句子。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4
【學習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感受科學技術的進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轉變,激發(fā)學生對奇妙的科技世界的興趣及探究的欲望。
3、培育學生喜愛科學的興趣和獨立閱讀的力量,提高對文章的'略讀力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出示智能小猴玩具,指名上臺玩一玩。通過玩耍,感受智能小狗的聰慧敏捷,激發(fā)劇烈的奇怪心和求知欲。
。、引導:
機器猴是多么好玩。C器人會有多么能干呢?你想知道嗎?那就請自己讀一讀課文。
。、板書課題,齊讀。
二、自讀課文,把握大意
1、自由讀:
同學們喜愛這個故事嗎?趕快讀讀吧!
。病⑼阑プx:
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假如對方有讀得不精確的地方,請你幫他指出來。
。、默讀課文:
⑴ 要求學生不指讀,不動唇,不出聲。
、 在課文中找出指定的詞語并想方法用相近或相反的詞來代替。
。础⒄n文講了個什么故事,你能用比擬簡短的幾句話來說嗎?先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由于( ),所以需要機器人( );由于( ),所以又想讓果園機器人( )。
。、反應:
指名說,留意引導學生把內容說清晰完整。
板書:
聰慧能干 自己充電
。、課文中的機器人哪些地方好玩?找到有關的句子勾出來,再反復地讀幾遍。
7、和大家溝通自己的感受。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找出課文哪些地方好玩。
。、展現:
學生讀課文中好玩的地方,其他同學參加評價。
。、齊讀課文。
四、綜合拓展
。薄贤ǎ
科學技術越來越先進了,機器人除了為果農采摘果子外,你還想讓它們干什么?說說你的想法。
、 小組溝通。
⑵ 班級溝通。
2、總結:
機器人的能干令人贊美,日新月異的高科技令人贊美,勤勞才智勇于制造的人類更令人贊揚!
五、小練筆
讓我們綻開想象,想一想將來想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機器人,它有哪些本事,先說給爸爸媽媽聽,再寫下來。
六、板書設計
聰慧能干──果園機器人──自己充電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5
課題:
《都市精靈》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一課時教具:多媒體
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揭示主題的寫法。
2、關注生存環(huán)境,保護人類的朋友。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先放騰格爾的《天堂》然后導入)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還有那潔白的羊群,這才是我們人類的天堂。在那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是否也有這人間天堂?今天我們就隨著現代作家舒乙走進《都市精靈》,去感受人和自然的關系。
二、展示目標:
三、整體感知:速讀課文,完成以下問題:
1、圈點出疑難字詞。
2、圈點疑難問題。
3、⑴、現代文學館的“一景”、“一寶”、“一幸事”分別是什么?作者對此流露出怎樣的感情? ⑵、作者認為每座城市都應有每座城市鐘愛的小動物,北京有沒有?作者對此有什么感情?作者是怎樣描繪在一些大都市里人與鳥、魚、獸友好相處的畫面的'?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深入探究:
。ㄒ唬、表達方式綜合運用,揭示__深刻的主題。在作者描繪的人與鳥、魚、獸相處的眾多畫面中,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二)、關注生存環(huán)境,保護人類的朋友。 作者說:“由于人類的霸道和生存環(huán)境的不斷惡化,魚、鳥、獸漸漸退避三舍或漸漸滅絕!蹦阏J為人類有哪些霸道行為?應該怎樣克服自己的“霸道行為”,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與魚、鳥、獸友好相處?
五、梳理總結: 作者面對某些大都市成為“孤城寡人”的現狀,希望人類能有“與狼共舞”的遠見和魄力,渴望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6
一、 教學設計說明
1、本單元所選的課文,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huán)境的憂慮與思考。提醒人類已漸漸與自然疏離,地球上出現了日益嚴重的生態(tài)問題。本課《旅鼠之謎》就深刻反映了人類的無限制繁衍所帶來的問題。課文雖是自讀課,但帶給人們的反思卻是深刻的。課文內容淺顯,極易理解,但本著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閱讀教學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
2、整體思路
。1)輕松的話題導入。
。2)在分角色朗讀課文后,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3)通過追問,分析課文其次部分。
。4)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課文帶給人們的啟示。
。5)分析課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qū)別。
。6)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激發(fā)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學習欲望。
二、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課文是一篇極有趣味的說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說明文。課文敘述“我”與丹尼斯的交談,“我”時而懷疑,時而“驚訝”,時而“迷惘”,時而猜測,進而疑惑,最后還有一出滑稽戲,結句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亦莊亦諧。采用這種方式講旅鼠之謎,具有藝術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又解人疑惑,發(fā)人深思。課文的重點,不是在給人們講述故事,而是在于引發(fā)人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入的思考。
2、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此文十分感興趣,這是個極好的切入點,并且課文也十分淺顯,因此,對于教材的理解問題應該不大。但學生的見識短淺,思路狹窄,因此,還是應該簡單的查找資料,開闊視野。另外,課文對人類的啟示是個難點,學生想的.也許不夠全面和深刻,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了。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比較課文與一般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
(2)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課文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激發(fā)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學習欲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教學難點:多角度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1、重點擬定原因及怎樣落實。
(1)全文圍繞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后“我”進行追問,使人們對旅鼠有了全面的認識。課文內容生動、有趣。學習課文,應全面了解旅鼠的三大奧秘。在讀書中落實這一問題。全文共二十八個段落,集中交待旅鼠奧秘的應從第七段到第十七段。精讀這一部分,對抓住全文主要內容很有幫助。課文以對話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分角色朗讀會更適合課文,學生也會更感興趣。朗讀后,圈點勾畫把握內容要點。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進行簡單的化學反應中的有關計算;掌握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解題策略。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有關化學化學反應計算的練習,掌握解題格式和解題方法,形成解題能力,并從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中,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工農業(yè)生產及化學科學發(fā)展的重大作用。
二、教學分析:
1、內容分析:本課題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學習利用化學方程式所反映的質量關系進行簡單的計算
重點: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格式
難點: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以及相關計算
2、學情分析:本課題的學習中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書寫方程式,尤其是中等偏差學生由于方程式沒有掌握好,沒有將化學方程式配平,把幾個分子相對分子質量之和計算錯誤,還有的數學功底較差,結果出錯。
三、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氫氣是未來汽車的理想燃料,氫氣可以通過水分解得到。已知1kg氫氣能供一輛功率為50kw的汽車大約跑100km.。觀看課本136頁圖,你有什么想法?讓學生聽講、看圖、思考。
。ㄒl(fā)問題)請同學們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進行歸納。小組間猜想、討論、交流。(1)要想知道18kg水可供汽車跑多遠,就必須知道18kg水分解能產生多少氫氣。(2)想知道18kg水分解產生多少氫氣,就需要知道參加反應的水的質量與生成氫氣的質量關系。(3)要想知道參加反應的水的質量與生成氫氣的質量關系,就需要知道水分解的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
。ㄖR回顧)請寫出水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并說出化學方程式的涵義。思考:水分子和氫分子的質量比為多少?為什么?讓學生寫出該化學方程式后回答其含義。水分子和氫分子的質量比等于其相對分子質量之比。
。ㄒ龑骄浚┰谒纸獾姆磻w系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存在怎樣的關系?你可得出什么結論?讓學生討論并嘗試計算后交流:用不同的'水分子數目代入計算。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得出,水分子、氫分子、氧分子間的質量比恒等于9:1:8。
。◣熒涣鳎⿵囊陨系姆治隹煽闯,在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與什么有關?然后對學生的交流進行評價并總結歸納。讓學生交流(1)這種質量關系與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有關;(2)與物質的化學計量數有關;(3)與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密不可分。
。ㄔO計方案)我們已知道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那么你能否根據這個質量關系計算一下:18kg水分解能產生多少氫氣?學生討論、交流計算方案,并利用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計算。
(展示評價)展示學生有代表性的解答方案,組織學生進行評價,總結解題步驟和解答過程中易出現差錯的地方。讓學生交流解題方案,總結解題步驟。并按步驟進行解題。然后同學之間討論、交流,相互補充,得出答案。
(回顧與反思)通過以上的探索,請你將化學反應中有關計算的解題思路和一般步驟總結出來。通過學生交流,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然后學生練習課本138頁的習題,鞏固所學新知識。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8
教學要求:通過精讀課文,體會文中蘊涵的深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在作者的家門口有一叢月季,上面開滿了紅艷艷的花朵,十分美麗?墒怯幸惶烨宄,作者卻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板書:我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板書:小女孩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自讀:你從小女孩采花的動作中體會到了什么?
摘花很小心(小心地
雙手捧者)
心里急(飛快地
穿過
跑)
師相機指導朗讀
4、再讀讀這段話,你看到這個小女孩的行為,你會產生什么疑問?
。槭裁粗徽ò?摘花瓣做什么?)
過渡:作者跟我們一樣,也產生了疑問,你們想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機會終于來了。幾天后的一個清晨,小女孩又來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學習第三至十自然段
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應該問她?現在你們來做作者,老師來做小女孩,你們來文問看,看看能不能問出你們想知道的答案。
2、學生問,師答(語氣不好的不回答,語氣好的回答。引導學生用溫和的語氣來說。)
3、看看作者是怎樣來問的?
出示4—10自然段
4、為什么作者用這樣的語氣?
。òl(fā)現小女孩已經不知所措了,為了消除她的惶恐)
5、同桌試試這樣的語氣,是不是更能讓人接近。
6、指名讀,分角色讀
7、通過詢問,作者不僅解開了心中的疑團,而且還知道小女孩是個懂事的孩子。你有沒有體會到?你從哪里體會出來的?自由讀4—10自然段,思考
8、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9、過渡:小女孩的媽媽生病了,為了讓媽媽高興她想到用漂亮有芳香的花瓣來送給媽媽。如果是你,你會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媽媽嗎?為什么?
10、如果是你,你會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媽媽嗎?為什么?
11、下面我們來聽首歌,在歌聲中希望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想想你的媽媽、爸爸為你操勞的`情景。
12、聽歌曲《媽媽的吻》
13、你有沒有看見往日你爸媽為你操勞的場面,誰來說說?
14、我們再來讀一下對話,看看你是否會有一些新的感覺。
學生練讀、指名讀、分角色讀
15、讀得真感人啊!如果把這個場面拍成電影一定很感人,愿意做小演員把這個場面演出來嗎?現在請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把這個場面演出來。(要求:熟讀對話,練好對白)
板書:用心、用情
16、指名表演
17、總結:其實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
板書:孝心
四、學習第11自然段
1、師范讀11自然段
2、你是作者,你知道自己為什么這樣做嗎?(受了感動,激發(fā)了孝心)
板書:買花
3、齊讀
4、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時你會對小女孩說些什么?
如果你是作者的母親,你看見了月季花,你又會說些什么?
五、總結全文
1、雖然我們手中沒花瓣,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們的孝心,希望我們能用我們的心,讓爸爸媽媽每天都能聞到淡淡的清香。
2、現在讓我們聽完歌曲《媽媽的吻》在歌聲中為爸爸媽媽送上一份祝福。
。ㄩ]上眼睛,雙手握十靠額頭。)
板書:
小女孩
摘花
花瓣飄香
。ㄐ⑿模
送媽媽
“我”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9
教學目標:
1.熟悉7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科學家勇于探究大自然神秘的執(zhí)著精神,并能和同學們溝通讀后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了解魏格納發(fā)覺大陸漂移的過程,并了解相關的地理學問。
教學預備:世界地圖、地球儀、打碎的蛋殼、剪碎的布片等。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法布爾長期觀看昆蟲,成了聞名的昆蟲學家,還寫出了享譽世界的文學巨著《昆蟲記》。那么德國聞名的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通過一張一般的世界地圖會發(fā)覺什么呢?讓我們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邊默讀課文邊查閱工具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小組內可進展溝通、探討。
2.簡潔說一說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發(fā)覺、假想、假說
三、再讀課文,質疑問難
1.通過閱讀提出疑難問題,同學之間相互爭論解決。
2.師生共同歸納問題,教師指導解決。
問題:
(1)魏格納的奇異的想法是怎樣產生的?有了這個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2)魏格納發(fā)覺了什么,是怎么發(fā)覺的`?
(3)魏格納重大的發(fā)覺靠的是什么?
四、細讀課文,深化感悟
1.觀看世界地圖和地球儀,了解課文中的地理名詞,特殊是找到巴西大陸突出的局部外形和幾內亞灣凹進去的海岸線的外形,看看是不是像書中說的那樣吻合,由此體會魏格納產生這種想法的緣由。
2.借助兩個蛋殼來演示相互吻合。爭論、溝通:雞蛋殼的相互吻合是可以理解的,而地球上兩個板塊的吻合卻是不行思議,為什么?
3.反復讀第5自然段,了解魏納格的假想是什么?“大陸漂流”是什么意思?魏格納是依據什么得出這一假想的?
4.默讀第7自然段,理解進展推理的過程。
爭論、溝通:魏格納為證明自己的假說成立,都做了哪些工作?
(1)利用剪碎的布片,理解什么是推理!斑@幾塊布原本是一大塊兒,現在支離破裂了,你們將怎樣去證明呢?”假如幾大洲是一塊陸地,魏納格將會從哪些方面去證明呢?
(2)魏納格找到的有力證據是什么?結果如何?(課件理解中龍的推理過程)
五、總結布置
魏納格在地圖上的重大發(fā)覺,對你有什么觸動?你想跟魏納格說什么?
課后閱讀《新閱讀》中《童年的發(fā)覺》
練習用自己的語言簡要的復述故事。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10
【教學目標】
1、欣賞小說中刻畫的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感受小說中人物的美好品德
2、學習課文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寫出有血有肉的”立體”人物
3、擴大閱讀視野,領會小說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
【學習重點】
以小說的人物形象為學習重點。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學
1、介紹作者及作品: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qū))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fā)表短篇小說。1951年到河北文聯(lián)工作半年,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他的《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他的作品還有《中秋節(jié)》、《蛾眉》、《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他的作品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從容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xiāng)土色彩濃郁。
2、讀準字音:
煙囪、梆他、纖夫、腌臢、捯氣、唿哨、拗不過、隱匿、戲謔、榮膺
斷壁殘垣、蓬蒿、作揖、禮聘、嘬著嘴唇、剜肉、梢馬子
3、問題思考:
、、何滿子這個人物在文中起何作用?
、、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說說理由。
二、教學過程
1、完成預習導學3。
2、何滿子的奶奶,爺爺為什么叫”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暢所欲言)。
3、文中寫了何滿子的奶奶,爺爺和何滿子的哪些事?從中體現出他們哪些美好的品質?
一丈青大娘:
何大學問:
何滿子:
他們身上的共同點:
4、體會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寫了他們哪些不足,為什么要寫他們各自的不足?
5、作者運用了哪些描寫的方法來表現文中三個人物的性格,請舉例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一丈青大娘:
除以上正面描寫外,小說還運用了,通過纖夫無力招架的狼狽形態(tài)來反襯一丈青大娘的剛直不阿、疾惡如仇、威武勇猛。
何大學問:
這些描寫刻畫出了何大學問的性格。
何滿子:
運用了__和__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何滿子的外貌特征,突出了他頑皮好動的性格特征。
6、小說不僅情節(jié)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手法,選讀有關文段,感受特色語言,舉兩例分析其表達作用。
三、關注現實,思考生活
小說中的人物讓我們非常喜愛,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大膽的假設,請同學們充分發(fā)揮你的想象力,如果像他們一家這樣的人生活在今天的社會,他們回生活得怎么樣?并且說一說為什么你會有這樣的推測?
四、遷移拓展
1、閱讀課文第二部分9~11節(jié),回答問題:
⑴、選段主要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情?簡要概括。
、、何滿子對老秀才的教法持怎樣的態(tài)度?表現出怎樣的性格?
、、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對孫子讀書的情形表現出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
、、聯(lián)系實際對文中老秀才的`教學方法作一點評價。(言之有理即可)
2、簡答:
結合背景說說,自從爺爺被尊稱為何大學問以后,他在學問上下了哪些功夫?由此說明了什么?
五、課外延伸
母親教我客家諺語
李月云
很多年以來,就一直想寫寫我的母親。特別是每逢母親節(jié)的時候,許多媒體都設母親節(jié)專欄,其中的很多__都讓我深有感觸。別人的母親或是賢妻良母、或是深明大義或是甘于奉獻,默默無聞。我的母親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誘教給我的客家諺語。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小小年紀就要學會自理,學會幫母親做家務事,從學會刷牙洗臉起,母親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掃地掃壁角!鄙鹱鲲垼赣H就教我:“大火煮粥,、細火煮肉。”“人要靈通,火要窿空!蹦莻時候雖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親也不懂得作過多的解釋,但我還是照著去做了,慢慢地就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長大以后才知道其中的科學道理和處世哲理。而這些好的習慣現在我也教會了我四歲的孩子。
從我懂事起,母親從來都是晚睡早起,每天天剛亮,她就開始挑水做飯,然后又去料理農活。等到我們起床,飯菜都煮好了,母親的活也忙完了。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母親說的:、“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學懶三日,學好三年”;勤儉持家的女人要:“朝晨家頭窖尾,夜里針頭線尾,日里田頭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朝進一文!
上學以后,母親又教我:“養(yǎng)子過學堂,養(yǎng)女過家娘!蹦阋谐鱿⒕鸵蠈W堂,只要你能讀出身,賣屎缸跡都會供你讀書。正是母親的開明,幸運的我才能在同齡人去務農務工的時候,還能自費就讀師范學校。
出來參加工作后,偶爾會與同事有不快,這個時候母親又勸我:退一步海闊天空:“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薄胺彩乱扒邦櫤螅八己笙!庇浀脜⒓庸ぷ鬓D正那年,有位領導為了照顧親戚,故意為難我。后來知道情況的我一直耿耿于懷,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故意不和她打招呼;氐郊依镂腋赣H一說,母親又勸我:“水打爛符勺,擊榷又擊榷,州里遇唔到,縣里遇得著”;“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闊,冤家唔好結。”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心胸要寬廣。聽了母親的話我心里幾年的疙瘩終于解開了,心里也舒服了好多,是母親的話讓我學會了理解和寬容。
工作幾年后,由于政策的原因,無奈的我只能離開心愛的講壇。失意、痛苦、彷徨無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親又勸導我:“唔使急來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后頭,自有水清見石子,自有云開見日頭!薄傲舻们嗌皆,不怕沒柴燒!薄叭,行行出狀元!闭且驗槁犃四赣H的話,我才有今天的事業(yè),才有今天的我。
后來結婚成了家,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婆家與娘家之間,每有不快的事,我總是向母親訴苦。母親又教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當時心甘情愿,今下唔好有怨”;“心臼(媳婦)講家娘,總系唔賢良”;“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人們都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正是母親的言傳身教,才讓我們更早明白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也正是母親的循循善誘教給我們的客家諺語,才讓我們從小就接受了客家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親們的言傳身教,客家的傳統(tǒng)才得以更好地傳承。
1、綜觀全文,作者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3分)
答:
2、文中這位母親有多方面的優(yōu)秀品質。請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一點。(4分)
(示例)非常勤勞:母親從來都是晚睡早起,家務農活忙個不停。
答:
3、__的開頭與結尾是如何前后照應的?(4分)
答:
4、這篇__有何獨特之處?這樣寫有何好處?(4分)
特色:
好處:
5、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句客家諺語?抄下來并請說出理由。(3分)、諺語:
理由: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11
一、教學內容分析
通用技術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第六章第二節(jié)《常見的技術圖樣》之“正投影與、三視圖”(蘇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視圖的方法、原理,三視圖的繪制(識讀)、方法和規(guī)律等。三視圖作為一種技術圖樣是設計交流與表達的一種常用的技術語言形式。、學生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掌握繪制簡單三視圖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本節(jié)內容也是后續(xù)知識、“形體的尺寸標注”和“機械加工圖”的基礎。在這里起到一個呈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章節(jié)的學習,高中學生能夠較熟練地繪制(識讀)平面圖和正等軸測圖,也、有光線投射成影的`感知和體驗。教學可以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和經驗出發(fā),按照直觀感知、、操作確認、思辯求證的認識過程展開,建構正投影與三視圖的知識體系。但學生的空間、思維還受到定向模式的限制,很難發(fā)散思考一些個別現象,處理個特殊案例的能力有待、提高,如不可見部分和重疊等。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視圖成圖原理和規(guī)律;
。3)掌握三視圖一般繪圖規(guī)則。
2、能力目標:
。1)掌握簡單的三視圖的繪制(識讀);
。2)學會規(guī)范作圖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經歷三視圖的作圖過程,體驗技術圖樣的魅力
。2)形成科學的空間三圍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思維與態(tài)度。
4、教學重點:
。1)掌握三視圖成圖原理和規(guī)律;
(2)掌握簡單的三視圖的繪制(識讀)。
5、教學難點:
。1)、能規(guī)范繪制和識讀簡單的三視圖。
四、教學準備
準備積木,利用塑料膠紙和泡沫制作多個的模型。
五、教學策略及媒體運用
在本節(jié)的教學中,將采用“主導—主體(分享—互助提升)”的設計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知識建構和能力拓展?傮w教學流程為:“情境導入——知識建構——合作探究——總結提升——能力拓展”。
1、通過生活小故事的情景導學,激發(fā)學生對“技術語言的種類”進行回顧和復習以及注意在技術活動中選用恰當的技術語言進行交流的重要性,對本節(jié)課內容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2、利用點光源和平行光源、投影機、立體模型、等教具演示投影、正投影下物體形狀、大小變化以及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并建構三視圖概念。
3、學生根據正投影特性,三視圖成圖原理和方法,利用平行光源、立體模型、合作探究三視圖的繪制。
4、學生使用實物展臺投影機展示繪制的三視圖,師生共同總結三視圖的一般規(guī)律和規(guī)則。由識讀三視圖練習,體驗三視圖在技術交流中的作用并拓展學生應用能力。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12
設計理念: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課堂分為課前預習、課堂導讀、遷移延伸三個部分,體現了課堂的完整性;注重抓住課文的重點,擺脫通讀通講的毛病,注重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性,擺脫了課時的限制;重視對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展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更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感,從而促使學生知識、技能的提高。
設計特色:
抓住重點詞語切入教學內容,達到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并能正確讀寫。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內容。
4、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多媒體課件(農村小學也可以用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課前預習
1、自學課文,劃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并借助字典結合課文理解意思。
不理解的詞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課文:從文中提出幾個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跟大家討論。
我想提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課前檢查預習情況,收集、整理有關信息。(如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明白的.詞語,以便在課堂上釋疑。)
二、課堂導讀
。ㄒ唬⒔庾x課文。
1、讓學生在小組中輪流朗讀課文,并及時進行正音。注意下列讀音:
才干的干應讀gàn、草把子的把應讀bà
調度的調應讀diào
擂鼓的擂應讀léi
丞相的丞應讀chěng
2、出示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結合課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學生可能提出下列問題)
為什么周瑜要逼諸葛亮立下軍令狀?
為什么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萬支箭的軍令狀?
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會有大霧?
為什么諸葛亮要把船一字排開并連接起來?
對于學生回答不出來的問題,留到深讀課文后再進行解答。
三、深讀課文
師問:在感知課文內容以后,你對諸葛亮和周瑜這兩個人有什么看法?(從學生的的回答中提煉出妒忌和神機妙算這兩個詞。并解釋這兩個詞的意思。)(板書:周瑜
諸葛亮
妒忌
神機妙算)
課文中從哪件事來體現兩個人的不同性格。(草船借箭)
。ㄒ唬、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1、朗讀對話,分組討論(出示問題)
①、周瑜知道水上交戰(zhàn)用什么兵器最好
嗎?他為什么要這樣問?(引導學生從
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等語言,體會周瑜表面客氣,暗藏殺機的陰險心理。)
、凇⒅T葛亮知道周瑜是在找借口為難自己嗎?他為什么要接受任務?(引導學生從諸葛亮
都督委托,當然照辦,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開玩笑?我愿立下軍令狀等語言,體會諸葛亮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2、指導朗讀:我們明白了他們兩人的內心想法,那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來把他們的內心想法表現出來呢?
。ǘ、朗讀草船借箭部分,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齊讀后出示問題,分組討論:如果你也在場,你會發(fā)現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處呢?(教師參與討論,隨機點拔引導。注意引導學生抓住有關詞句感悟以下幾方面的意思,從而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相機板書:人
天文地理)
(1)安排周密。從準備二十條船,布置草把子和青布幔子,每條船上還站著二十個軍士。把船連接起來,一字擺開,兩面受箭。等詞句可以看出諸葛亮的周密安排。
。2)熟悉天文地理。從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霧還沒有散順風順水等句子可以看出諸葛亮熟悉天文地理,對天氣早有預測。
。3)了解別人。得請你幫幫我的忙,不能讓都督知道,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梢娭T葛亮對魯肅、周瑜、曹操的性格很了解。
學生還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發(fā)表自己的感受體會,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積
極思考給予贊揚,特別要鼓勵那些有創(chuàng)見的看法,不要太強調學生見解的正確與否。
從我們剛才的分析,你認為諸葛亮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神機妙算)
四、拓展延伸
1、組織學生即興表演課本中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部分。
分配角色,明確任務。讓學生自主選擇角色,上臺表演。(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多表演幾組。)
2、讓學生復述課文內容。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結合畫草圖的方法,簡述草船借箭的部分。(先指名讓兩三名學生復述,再讓同桌進行相互復述。)
3、拓展作業(yè)
、、閱讀有關《三國演義》的故事。
、凇⒊瓕懶略~。
有關教學設計范文13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
3、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學準備:圖片,幻燈片,頭飾,課文錄音等
教學過程:
一、用指偶導入,巧揭課題
1、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來猜一猜!
。◣煄现概肌“淄,以小白兔的身份來學課文。)
大家來聽一聽,小白兔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好嗎?
我正是《蘑菇該獎給誰》的主人公。ǔ鍪菊n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將和大家一起來研究這個故事。大家愿不愿意?
2、 小朋友,我來考考大家,通過學習你知道了課文寫的是一件關于我的什么事?指名答
二、以朗讀貫穿,教學故事
1、 故事的起因
過渡:那你們知道我媽媽給我和我哥哥小黑兔布置了什么作業(yè)嗎?
。ǔ鍪镜谝还(jié))指名讀
問:布置了什么作業(yè)呀?指名說。
問:你從這句話中,看出了我媽媽對我們怎么樣?指導讀出媽媽對孩子的關愛和期待。齊讀這一節(jié)。
2、 故事的發(fā)展:第一次對話
1) 過渡:我媽媽非常關心我們倆,平時問寒問暖的,也常常教給我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處事的方法。我們很愛媽媽,很聽媽媽的話。當然這次也不例外,到了晚上,媽媽回來了……(出示第二節(jié))
指名讀第二節(jié)
媽媽對我們說了什么呢?誰來讀一讀?
指名、齊讀媽媽的話(用親切地語氣讀)
2) 過渡:當時我聽見媽媽要獎給我們最大的`蘑菇,我心里非常高興。于是,我和哥哥都說了我們練習跑步的情況。(出示第三、四節(jié))
男女生分節(jié)朗讀
。ǔ鍪揪毩曨}:1、小黑兔跑步得了第一名,心里。2、小白兔跑步落在后面,心里。)
指名填空
3) 帶頭飾,分角色朗讀二、三、四節(jié),可以加上一些動作。
3、 故事的結局:結果
1) 過渡:小朋友,你們學到這兒,你覺得我媽媽會把大蘑菇獎給誰呀?(學生猜)那,結果如何呢?(出示第八節(jié))齊讀
問:我媽媽把獎品給誰啦?(出示圖,貼在黑板上)觀察媽媽當時的心情如何。
讀第八節(jié)
2) 過渡:當時我哥哥聽了這句話之后,是怎么想的呢?
。ǔ鍪揪毩曨}:小黑兔聽說要把大蘑菇獎給小白兔,心里很。)
指名說一說
那誰讀好這一節(jié)呢?(出示第九節(jié))指名讀,男生讀。
哪個小朋友來猜一猜,我當時是怎么想的?
4、 故事的發(fā)展:第二次對話
過渡:是呀,我也懷疑媽媽是不是搞錯了,我們看媽媽當時還問了一個問題。
。ǔ鍪镜谖、六、七節(jié))請小朋友分成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這三節(jié),可以加上動作、表情。指名表演
5、 故事的結局:理由
過渡:小朋友明白了嗎?為什么媽媽要把大蘑菇獎給我呢?指名說
(出示第十節(jié))齊讀
三、帶頭飾表演,拓展延伸
1、 小朋友們,這以后,你們說小黑兔會怎么樣呢?大家大膽想象,我來當評委,看你們有沒有猜對!指名說
2、 課文學完了,請小朋友通過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演一演這篇童話故事,好嗎?可以演到小黑兔知錯改正,行嗎?帶上頭飾,表演課本劇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頭飾設計》教學設計06-06
欣賞與設計教學設計05-24
經典教學設計03-05
教學設計04-19
設計我們的校園教學設計03-09
數學教學教學設計04-15
《短文》教學設計02-19
海燕教學設計08-01
《鯨》教學設計07-30
《草》教學設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