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家》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家》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的:
1、認識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句子意思,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多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1、通過詩歌,感受牧民的幸福生活,產(chǎn)生熱愛草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結合詩中出現(xiàn)的擬人、比喻等句子,體會草原的美,牧民的幸福生活。
教學難點:理解“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的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讀中悟讀中想讀中思讀中繪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草原的圖文資料、音像資料、文字資料。
(三)教學過程:
一、歌聲飛揚激情引領
1、(課件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導入新課)
師:生在東北的我們,對美麗的草原無比向往,這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子擅晒抛甯枨睹利惖牟菰业募摇贰,F(xiàn)在,讓我們來聆聽這優(yōu)美的旋律,欣賞大草原的無限風光,邊聽邊看邊想,這首歌能使你想到什么?
。A設:學生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如草原的美,到處是綠草鮮花;天空也是那么藍;牛羊遍地。有的能想起來以前學的歌曲《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陽》或是想到詩歌《草》、《敕勒歌》。)
2、師:同學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課下也了解了不少于草原有關系資料,這節(jié)課,就讓歌聲引領我們共同走進草原、親近草原、品味草原。
。ò鍟n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齊讀課題
過渡:草原我們總是用遼闊、寬廣、無邊無際來形容,其不知,在它那博大的懷抱中,有著無數(shù)的美景,風吹草浪,鮮花點頭,藍天、白云、綠地令人神往。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聽讀課文,一邊聽,一邊用心去感受,美麗的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呢?
二、配樂讀文,再現(xiàn)草原
1、師配樂讀文。提問:美麗的草原究竟美在哪兒?
(相機板書:景色美生活美)
2、草原的景色美,生活也美,相信同學們讀得會更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要學習的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3、同桌互讀,糾正字音,并向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可以說字的結構,組詞,換偏旁等方法識記字形)
4、匯報檢查
1)大屏幕出現(xiàn)生字,生讀,并說說記憶方法。
2)多音字“撒”(可以請學生回憶前面那篇課文曾出現(xiàn)過?《父親的菜園》中讀成sā 撒尿,本課讀sǎ)
3) 讀一讀本課的生字。
5、生字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你愿意把生字帶回到課文中嗎?(找生讀課文)
三、圖文并茂,置身草原。
1、師:一篇課文的題目往往是這篇文章的題眼,從這首詩的題目你知道了什么?
(草原景色美麗),我們就用一雙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看看這美麗的景色。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綠草彩蝶碧水駿馬牛羊氈包
2、過渡:這些優(yōu)美的詞語描繪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大屏幕出示詞語)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些詞語,談談這些詞語讓你想到什么?小組內(nèi)交流。
。▽W生:想到了大草原上風兒把綠草吹動,好像一層層麥浪,蝴蝶展翅飛舞,彩云映在清澈的溪水中,聆聽鳥兒的叫聲,好像置身于仙境。)
3、同學們用自己的畫筆描繪了美麗的大草原,看來,草原除了美麗,更給我們夢一般的美景,讓我們感覺到草原不僅美麗,更富有神奇的'色彩。
。ńY合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草原)
4、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心中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并且老師把它們繪制成一幅幅畫面,你們想看么?(點擊詞語展示美景邊介紹)
。◣煟猴L吹綠草好似麥浪,彩蝶紛飛花爭艷,一灣碧水映斜陽,水清草美育牛羊,綠色的海洋泛波浪,春光萬里美如畫,遍地花朵迎朝陽,百鳥齊唱草原美,彩云朵朵染碧天)
多美呀!1975年作者火華來到錫林郭勒草原,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草原,一下車,就被眼前景色驚呆了,藍天白云下芳草萋萋,鳥語花香牛羊遍野。夕陽西下,一頂頂蒙古包上空炊煙裊裊,火爐上奶香陣陣,草地上歌聲嘹亮,怎能不讓作者浮想聯(lián)翩呢!
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激動心情嗎?你能帶著這種情感在讀課文嗎?回顧全文,你有什么地方要與大家說說嗎?(引出下文,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四、突破難點,暢游草原
1、師:“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泵利惖募艺l不愛,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牧民更愛自己的家,他們自己當了家作了主,他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使家鄉(xiāng)更加多彩。想當年是凄苦的馬頭琴聲伴隨他們四處漂泊,地主、王爺逼死他們的親人,奪去他們的牛羊,苦難和淚水讓他們流浪,鮮血染紅了綠草地。復仇的決心令他們催動駿馬奔向紅旗飄揚的地方,是毛主席,我們的黨給了他們雄鷹的翅膀,讓他們拔起刀槍消滅惡狼,讓草原再現(xiàn)藍天綠草,牧民們看是幸福的明天,他們要讓苦難的草原變成歡笑的海洋。所以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美景。
是小學教師必備精品教學資料網(wǎng)站,其內(nèi)容豐富,備受小學教師的青睞!
。ǔ鍪粳F(xiàn)在的草原的風光和現(xiàn)代化的設施)
2、師:仔細看,這就是你的家鄉(xiāng)內(nèi)蒙古大草原,美麗的草原張開了懷抱迎接五湖四海的來賓,在座的老師們也想去游覽觀光,想請你們這些草原的小主人做導游,你打算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的哪一方面?
(草原知識拓展,可以介紹風景、特產(chǎn)、還有食物等,也可以把這些內(nèi)容綜合起來。)
3、請出勇敢而又熱情的小導游,帶我們共同暢游美麗的草原
五、不忘草原,詩歌拓展
這一趟草原之旅,老師不僅欣賞到了草原的風光美,還看到了草原的人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
師:出示關于草原描寫的詩句,草原兒女愛自己的家,用詩歌的形式向人們傳頌著草原的美,(大屏幕出示,師生共賞)。相信我們的家鄉(xiāng)明城,也會在你的筆下熠熠生輝,課下我們這些小詩人用筆把我們的家鄉(xiāng)描繪出來,下節(jié)課和同學們一起欣賞。
板書: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景色美
綠草 彩蝶
碧水 駿馬
牛羊 氈包
生活美
詩歌欣賞:
草原詩三首
(一)
黃毯悄然換綠坪,古原無語釋秋聲。馬蹄踏得夕陽碎,臥唱敖包待月明。
(二)
極目青天日漸高,玉龍盤曲自妖嬈。無邊綠翠憑羊牧,一馬飛歌醉碧宵。
(三)
斜陽無睹看斜陽,山包林蔭俱染黃。莫道老牛歸去飽,牧人爐下正生香。
(四)
家鄉(xiāng)的牧場
家鄉(xiāng)那片廣闊的牧場
是我心中深情圣潔的藍天
吃著母親乳汁長大
喝著芳香奶茶長大
聽那甜甜的歌謠
伴著與我同年的馬兒羔羊
深情圣潔的牧場啊
給了我多少童年的美好回憶
夢中常回到那片生我養(yǎng)我的情深牧場
家鄉(xiāng)那片廣闊的牧場
是我心中深情圣潔的藍天
父愛把我扶上馬背
娘親給我多少期望
廣闊牧場給了我開闊的胸襟
深情牧場給了我多少勇敢力量
家鄉(xiāng)牧場是我生命搖籃智慧的源泉
永遠忘不了那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圣潔牧場
《我的家》教學設計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小組之間活動“說一說,在家庭生活中自己最難忘的一件事”使學生理解父母對自己的嚴是源于愛,能夠做到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2、通過開展“懷孕媽媽”的真情體驗游戲,使學生能夠體會到父母為撫養(yǎng)自己付出的辛勞,能夠在行動上孝敬父母長輩。
3、通過探討制定活動計劃,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家庭中親情的溫暖,激起學生愛自己的家,孝敬父母長輩的情感。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自己的家庭,理解父母的艱辛,能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長輩。
活動難點:制定適當?shù)幕顒臃桨,并能有效順利的實施?/p>
三、活動過程
。ㄒ唬┱勗捠綄耄和瑢W們,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你會送給父母什么樣的祝福呢?(先小組討論,再請同學說一說)
我們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翩翩少年,父母在我們身上花費了無數(shù)心血,傾注了無數(shù)的情與愛。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一次走近我們的父母,探討一下用哪些實際行動來感恩父母、回報父母長輩。咱們這次活動就以《我愛我的家》為主題吧!
。ǘ┰O置情景進入主題制定計劃
有一種愛叫做親情,有一種情叫做血濃于水。還記得媽媽為你每天辛勤的做飯嗎?還記得你生病時父母的徹夜不眠嗎?還記得父母為你精心呵護、遮風擋雨、嘔心瀝血的各種場景嗎?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促使父母為我們無私的付出呢?下面大家分組來說一說,我們家庭中的這些真情往事吧!
活動一:感悟真情(播放音樂:讓愛住我家)
1、學生分組說一說。
2、請同學站起來說一說。
師結:從大家的真情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父母用愛托起了我們生命之舟,父母用愛滋潤著我們稚嫩的心田,父母用愛溫暖著我們整整一生。下面我們通過一個親情體驗游戲,來體驗一下父母為我們的付出吧!
活動二:體驗真情(播放音樂:母親)
1、學生在腹部綁上一個特制沙袋,沙袋象征著肚子里的`寶寶。
2、綁上沙袋后的每一位學生從座位走上講臺——走下講臺——到講臺另一側撿起一本書,再原路返回。
3、學生交流參加游戲后的感受。
師引導得出:父母不僅給予我們生命,還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鼓勵我們成才,這種恩情,我們應該牢記心中。但是母親十月懷胎的那種艱辛和痛苦,并不是一個短短的游戲就能夠理解的,我們應該以實際行動去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下面我們分組來討論一下,用哪些活動來孝敬、回報父母長輩吧!
多媒體出示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時間,同時播放音樂:感恩的心。小組探討,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出活動計劃:
1、調查記錄:父母說的最多的十句話。(時間:一個月。)
(1)每位學生在一個月內(nèi)仔細觀察父母對自己說的最多的十句話,記錄下來,并分析父母話中的初衷。
。2)以6人為一組,選出組長,合并大家的調查。以小組為單位,做集體匯報交流。
2、為父母做一些事。(時間:兩個月。)
每周末回家,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掃衛(wèi)生、做飯,為長輩洗腳、洗衣服等。并把自己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小組交流。
3、和父母一起動手做一個關于“家”的手工制作。(時間:兩個星期。)
可以是手抄報,也可以是對家的設計模型。
(三)課堂小結:
每一位同學,要能夠落實這些計劃。下節(jié)課,我們要先對第三個計劃,進行驗收落實。同學們,我們活動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表達的對父母的愛卻是無限的。我們每一位同學要在活動結束以后,把這種愛的行動延續(xù)下去。父母長輩之愛,是人生一筆無盡的財富,也將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美的回憶!讓我們在今后的日子里,用最樸實的行動來回報父母長輩之愛吧!
《我的家》教學設計3
目標要求:
1、字介紹家庭成員、回憶甜蜜往事的活動中,引導學生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與幸福,激發(fā)學生愛親敬長、熱愛家庭生活的積極情感和態(tài)度。
2、通過開展生活小故事的講述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初步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行為,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家庭生活習慣。
3、初步了解家庭的組成及家庭成員的年齡、屬相、興趣愛好;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獲取信息、團結合作、表達情感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每個學生準備一張家庭生活照。
2、《可愛的家》歌曲磁帶。
3、課文插圖。
活動過程:
一、介紹自己的家
1、播放歌曲《可愛的家》,學生邊聽邊介紹自己的'家。
2、揭示活動主題:我的一家。
二、了解長輩、愛長輩
1、看課文插圖,討論他們在干什么,說什么。
2、老師引導學生介紹佳人的生日、屬相、長相、職業(yè)、愛好、品質及自己的感受等。
3、親子活動。
三、歡樂家庭故事多
1、老師介紹一個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小故事。
2、學生說一說自己家庭中的歡樂故事。
四、親親熱熱一家人
1、以小組為單位,家長與孩子一起布置展板。
2、自由參觀,相互交流。
3、老師總結。
《我的家》教學設計4
【教學設計思想】
。ㄒ唬┙滩姆治
本課分為“從社區(qū)看我家”和“在社區(qū)中生活”兩個部分,著重讓同學們知道地圖的三要素和社區(qū)的功能,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與人合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ǘ┙虒W目標
1.能夠認識地圖和各類圖表,初步掌握地圖的三要素。2.能夠恰當?shù)剡\用表示地理方位和圖例。
。ㄈ┙虒W重難點分析
重點:地圖三要素
難點:地圖知識的運用
。ㄋ模┙虒W方法
本課采用探究性教學的方式,即問題的提出──問題的求索──問題的解決──問題的延伸和發(fā)展──新問題的提出。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激發(fā)他們思考和質疑。
(五)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展示相關圖片。
【教與學的'過程】
。ㄐ抡n導入)
提問:大家能描述一下自己家周圍的環(huán)境嗎?
學生分組活動,相互交流自家周圍的環(huán)境。
。ㄐ抡n教學)
承轉:請各組派一名代表,描述一下自己家周圍的環(huán)境
代表描述自己家周圍的環(huán)境
敘述:同學們描述起某個區(qū)域之所以如此流暢,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這里,與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之間有著比較密切的交往,這樣的社會生活共同體通常就被稱為社區(qū)
提問:不同的社區(qū)所處的位置很不一樣,有什么辦法能讓別人對你們家所在社區(qū)的位置和環(huán)境一目了然呢?
。ㄌ岢霎嬈矫鎴D的想法)
承轉:畫平面圖是常用的辦法,我們來看這樣兩幅社區(qū)的平面圖
展示:課本圖1—1和圖1—2
提問:這兩幅圖畫的是同一社區(qū),它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同學們會看不懂呢?
。▋煞鶊D畫畫的是同一地區(qū),但圖中方向表示不一,而且圖例不同。從圖1—1看出杜鵑家在王朋家的左側偏下,從圖1—2看出杜鵑家在王朋家的右側偏下,所以要給兩幅圖加上明確的方向標志,使用相同的圖例標志,同學們就能看懂了)
小結:看來畫簡單的平面圖也要注意許多問題
展示:課本圖1—3
提問:如果對比這幅圖,情況就大不一樣了,為什么呢?
學生討論發(fā)言。集思廣益得出因為有比例尺、方向和圖例與注記,所以很容易看懂
板書:地圖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
提問:平時我們怎么辯別方向的
太陽(東升西落)年輪等
展示:圖1—4和圖1—5在地圖的尋找方向
提問:除了我們剛才講的圖1—3指向標指示方向外,根據(jù)我們以前了解和對圖1—4圖1—5的觀察,地圖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哪些呢?
介紹三種定向方法:“一般定向法”“指向標定向法”“經(jīng)緯網(wǎng)定向法”
練習:課本第6頁
敘述: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顏色和文字說明就是地圖的圖例,它幫助我們識別地圖上不同類型的信息,認識地圖上的地理事物。
敘述:我們來看一下地圖上常用圖例的標記
展示:地圖常用圖例。(讓學生記住一些常見的圖例,知道表示城市、界限、河流、湖泊、地形、道路等各種圖例。利用圖冊,反復閱讀各種地圖,鞏固學生方向、比例尺和圖例知識。)
敘述:地圖就是將實際事物畫在平面上的圖形,但我們又不可能將實際事物原封不動地畫在圖上,所以,就要縮小,從而引出比例尺概念。
提問:地圖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除了剛才大家看見的線段式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學生可根據(jù)課本進行回答
讓學生記住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線段式、數(shù)字式和文字式
練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地圖上的比例尺的作用,下面我們來做一個練習。訓練學生應用地圖比例尺量算兩地間實地距離
【板書】
我的家在哪里
一、方向:“一般定向法”“指向標定向法”“經(jīng)緯網(wǎng)定向法”
二、圖例和注記
三、比例尺:線段式、數(shù)字式和文字式
【作業(yè)】
《我的家》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
知道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并能正確地稱呼他們。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感受父母長輩的關愛之情,體驗家庭生活中的快樂和幸福。
教學難點:
家庭成員之間和關系及稱呼,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
教學準備:
讓學生收集一些和家人合影的照片(全家福、生活照);準備一張用彩色紙
背景音樂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受家的溫馨氣息
師:同學們,我們都有一個可親可愛的家。我的家住在坪壩晏店街道,你們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生1 :我的家住在……
生2 :我的家住在……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我們的家。(師板書:我的家)
師:我先來說說我的家。(師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看,這是我九歲時的一張全家福照片,猜猜哪個是我?
生:左下角那個扎小辮的。
師:對,這就是九歲時的我,(指照片介紹)這是我的爸爸,這是我的媽媽,這是我的哥哥,這是我的姐姐。我長得像爸爸還是媽媽?
生1 :你爸爸。
生2 :你媽媽。
生3 :既像你爸爸又像你媽媽。
師:為什么呢?
生1 :你是他們的孩子。
生2 :你是媽媽生的。
師:對,我是爸爸媽媽的骨肉,血管里流淌著他們的血液,他們是我最親近的人。
師:(邊講邊在全家福照片的周圍畫)那時我們一家人住在一個小鄉(xiāng)村,屋前有一條公路,公路的右前方有一個小水塘,夏天,我們常去那兒游泳。屋的后面有一個綠色的竹林,我的姐姐常去那兒看書。對了,還忘了告訴你們,在公路邊上還有一塊空地,我和小伙伴們常在這兒做游戲。
師:同學們,你們家周圍有哪些地方你最喜歡去?你們也像老師這樣把自己喜歡去的地方畫出來,待會兒再給我們介紹介紹!(生動筆畫自己家周圍景物,師巡視)
生1 :(指照片)這是我的爸爸,這是我的媽媽,我長得像媽媽。我家周圍有一個小花園,我常在那里玩!
生2 :別人都說我長得像爸爸,特別是眼睛。這是我家,前面有許多草,后面有一個小水池,我常去游泳。
生3 :我不知長得像誰?
師:大家看呢?
生:既像爸爸又像媽媽。
生3 :我家附近有一家餐館,我們一家人常去吃飯。
二、師生共同談自己的家庭生活
師:(展示書上家庭生活的范例)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下另外一位同學的家庭生活是怎樣的?
生1 :他們在一起吃飯,打掃衛(wèi)生。
生2 :他們有時鬧別扭,有人生病了會著急。
師:(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我們一家人最喜歡在一塊兒聊天,爸、媽只要他們一回家,我們兄妹三人就會圍在他們身邊嘰嘰喳喳地講學校的故事,爸、媽也會告訴我們他們每天的新鮮事,這時一家人最開心。
師:你們一家人平時都在家里做些什么?
生1 :一起看電視。
生2 :我們一家人喜歡在一起打撲克。
生3 :我們一家人平時愛唱歌。
師:對了,同學們都帶了自己和家人一塊照的照片,這照片后面有什么樣的故事,先說給同桌的同學聽聽!
師:誰愿意來講一講?
生1 :(展示平臺上展示的照片)這是我們一家人搬新家時照的,全家都十分開心,因為我們的新家又寬敞又明亮,比以前好多了!
生2 :這是我們家第一張全家福,那時我三個月,我第一次能用眼神與爸爸交流,所以照了這張像。
師:看爸爸笑得多開心呀,真是幸福的一家。
生3 :這是我們?nèi)胰嗽谕夤ナ狼耙黄鹫盏?有大姨、小姨、媽媽、爸爸等許多人,那時外公生病了,我和姐姐去把他從醫(yī)院接回來給他過生日,除了我,大家都知道外公是最后一個生日,于是我們一起照了這張像,沒過半月,外公就去世了,但我看見這張像,就想起外公。
師:是啊!這張照片中有你們一家人對外公的'懷念。
師:我的這張照片后面也有故事。看,我們一家人的表情多嚴肅啊!那是因為我的哥哥照完這張像后將離開家,到部隊去當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因為哥哥平時很疼我們,我們真舍不得他走,這嚴肅的表情后邊包含著我們一家人依依不舍的感情。后來,遠在山西當兵的哥哥常給我們寫信,他說無論在什么地方,他都牽掛著我們,牽掛著我們的家。
師:是啊!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那么平凡、普通,我們一起做事,一起游戲,誰生了病,大家都著急、擔心,這是為什么呢?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師小結:對,我們是一家人,不管怎樣,大家總是互相關心,互相惦記,因為我們愛自己的家,愛家里的每一個人。
(板書:我愛我的家)
三、出示調查表,談感想
師:對了,說到這兒,老師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你們了解家里人嗎?了解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故事嗎?請拿出你們的家庭調查表,匯報一下你在調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興趣的事。
學生匯報交流。
師問:了解了這一切,你有什么感想?
生1 :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真好,我們應努力學習。
生2 :社會變化快。
師:大家想對爸媽說些什么?
生1 :感謝爸媽對我的關心、照顧。
生2 :爸、媽我很喜歡你們!
師:通過調查,我們對爸爸媽媽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你們會更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更愛自己的家。
《我的家》教學設計6
活動目的
1.通過親子共同參加健康的活動,使兒童體驗到家庭的歡樂和幸福,學會尊敬、關心父母。
2.讓兒童和父母更多地接觸,更好地溝通,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地成長。
活動準備
1.學生自帶全家福和家庭生活照。
2.與家長聯(lián)系,請家長到校與學生一起活動。
3.需要的歌曲及音響設備。
活動內(nèi)容及步驟
。◣煵シ鸥枨犊蓯鄣募摇,學生聽著歌曲拍手走入,圍成半圓形坐下。)
活動一 向你介紹我的家人
師:朋友們,你們看,今天我們教室來了哪些客人呀?
生:哇,好多爸爸媽媽喲!
生:那是我的爸爸。
生:我的媽媽在那兒。
……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急著想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那好吧,請你們站起來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
生1:我的爸爸媽媽就在那里。我的爸爸長得黑黑、瘦瘦的,還戴著一副眼鏡,他是個工程師;我媽媽相反,長得白白的、胖胖的,因為她是個小學老師,很少曬太陽。呵呵,她很漂亮吧。你們看,我長得跟誰比較像?(生笑:像媽媽。┐饘α耍∥乙彩莻美女哦!哈哈。ㄉ笮Γ
生2:(幻燈展示全家福)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媽媽和我。我們各有各的愛好。爸爸是個警察,平時工作可忙了,基本上看不到他;媽媽是中學教師,一回到家總是忙著給我們做吃的,到了晚上又忙著批改作業(yè)和備課,只有到雙休日才能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唱歌;我呢,最喜歡的是彈古箏和看課外書了。我喜歡我的爸爸媽媽,也喜歡我的家。
生3:(幻燈展示生活照)我家有五口人,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爸爸、媽媽工作忙,經(jīng)常是爺爺、奶奶在照顧我,督促我學習,而我有時間就給爺爺奶奶捶背,陪爺爺奶奶散步,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夸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你看,這張照片就是爺爺給我講故事的時候拍的,你看我們爺孫倆多好!再看這張照片,是媽媽在教我認識花的種類時照的。瞧我的媽媽知識多豐富!還有……
。彝ナ俏覀兊牡谝凰鶎W校。我們在家中得到家人的關愛,學到了知識、本領和做人的道理。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全家福、照片等反映家庭溫暖的點滴資料,在收集的過程中,就是一種生活體驗。)
活動二 家中的趣事
師:聽完你們的介紹,老師發(fā)現(xiàn)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可愛的家。在你們家中,肯定經(jīng)常發(fā)生一些有趣的事。把這些趣事說出來吧,讓我們一起分享你們家庭的快樂,感受你們家庭的溫馨。
1.學生在小組里介紹自己家中的趣事,推選出一名講得最有趣的小朋友。
2.讓小組代表說。
生:在我家最有趣的事就是爸爸媽媽陪我玩“官兵抓強盜”的游戲。我們?nèi)齻人分別當“官兵”抓人,誰能在15分鐘內(nèi)捉到兩個“強盜”,就可以要求他們兩人為自己各表演一個節(jié)目。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如果是我抓到了他倆,我經(jīng)常要求爸爸媽媽兩人各吻我一下,說:“你是我的寶貝!”那感覺好極了。
生:我們家星期天經(jīng)常一起去爬山,在野外吃飯。記得有一次,爸爸生火時,不小心把自己弄成大花臉,就裝成小花貓來逗我們笑,逗得我們都笑彎了腰。
……
。议L聽得笑瞇瞇的,還不時幫自己的孩子補充完整。)
活動三 親子活動
師:看來,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之間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下面我們來進行兩個游戲,看看小朋友跟爸爸媽媽之間的感情有多深。
游戲一:爸爸媽媽的小秘密。
1.游戲規(guī)則。
每次九個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參加,學生與家長各站一邊。由沒參加的小朋友和家長提有關爸爸或媽媽的生日、愛好、特點等問題,讓家長與學生同時在紙上寫出答案,答案相同的,獎給一顆“心”。
游戲二:抱氣球比賽。
2.游戲規(guī)則。
每次五個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參加,兩人用身體(不能用手)把六個氣球在10分鐘內(nèi)放入8米遠的筐中(中途掉球要返回重來)。能做到的得一朵小紅花。
。ㄓ螒驓夥辗浅崃遥
。ㄓ螒蚋形颍河螒蚴切W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體驗。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流露出一個真我,輕松地體驗到某種道德認識。)
活動四 讀懂爸爸媽媽的心
師:我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對他們不是很了解。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爸爸、媽媽的心。
活動:假如我來做父母。
讓學生演一演:如果孩子努力學著做了一件事,作為父母會是怎樣的心情,會對孩子說什么?如果孩子晚上遲遲沒回家,父母會是怎樣的心情,孩子回來后會說什么?
。◣煶鍪就队捌,第一幅為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我做的飯菜,我很納悶我做的味道不如媽媽,他們?yōu)槭裁凑f好吃呢?第二幅為因貪玩在同學家寫作業(yè)很晚回家,爸爸嚴厲地批評我“怎么這么晚才回來?”結合學生表演,讓學生當當父母,轉換角色,理解父母的心。)
。ń巧形颍罕硌菔切∨笥严猜剺芬姷腵教學形式,對兒童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們不但喜歡看,而且樂于表演。在教學中,可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結合社會生活實際組織學生表演,讓學生擔當教材中的角色,體悟文中所描繪的情景,使臺上臺下的學生情不自禁地融于直接的體驗中。尤其通過轉換角色表演,讓學生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活動五 跟爸爸媽媽說說心里話
師:小朋友們,爸爸媽媽對你們好不好?
生:好!
師:你們愛不愛爸爸媽媽?
生:愛!
師:對于愛你們、疼你們、辛辛苦苦養(yǎng)育你們的爸爸媽媽,你最想跟他們說一句什么話?
生1: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生2:爸爸,您真能干,我要向你學習,長大以后做一個像您一樣的人。
。ǚ鸥枨段矣幸粋好爸爸》。)
生3:媽媽,您辛苦了,我以后再也不調皮惹您生氣了。
。ǚ鸥枨段业暮脣寢尅贰#
生4:爸爸媽媽,我以后要經(jīng)常幫你們做些家務事,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ò职謰寢屄牭煤芨袆樱械纳踔恋袅搜蹨I。)
師:小朋友們,你們的歌聲讓爸爸媽媽感動,你們的笑容讓爸爸媽媽欣慰。讓我們把歌聲與微笑帶回家吧,讓笑容永遠在爸爸媽媽的臉上綻放!
(放歌曲《歌聲與微笑》,學生邊唱歌邊找爸爸或媽媽一起唱歌或一起做動作……)
授課反思
新課程強調體驗性學習,要求學生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jīng)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亦即我們所說的探究性學習。這種教學理念對于低年級的《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教學來說顯得尤其重要,因為低年級學生的社會經(jīng)歷少,生活經(jīng)驗不足。灌輸性、接受性學習只會教給學生一些死的規(guī)范、條文,把這些所學的道德認識內(nèi)化為道德行為,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把品德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以學生的生活情境為切入點,關注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生活取材,設計一系列兒童熟悉的、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悟出道理。實踐證明,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是《品德與生活》的有效教學方式。
《我的家》教學設計7
教學內(nèi)容:
一年級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優(yōu)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突出學生為主體,通過情感體驗和肢體語言的融合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調交往能力。
2、拓寬思維,豐富知識,為學生自主發(fā)展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與平臺,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借助多種手段讓學生在培養(yǎng)集體意識的同時,感受集體創(chuàng)作帶來的樂趣,結合教學激發(fā)學生民族情感,增進民族團結。
教學重點:
能用自然優(yōu)美的聲音唱歌,會創(chuàng)編協(xié)調大方的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驗把握蒙古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具準備:鋼琴、課件、部分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感受蒙古風情。
1、導入:
師:今天馬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美麗神奇的地方,想知道去哪里嗎?(想)我先不告訴大家,一會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們不坐汽車火車,也不乘飛機,那讓我們一起騎上馬兒出發(fā)吧!(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老師帶領學生做騎馬的動作。)
2、觀賞課件,了解蒙古風情。
師:我們到站了,請看!我們到了什么地方?(課件依次展示:藍天、大草原、牛羊群、蒙古包、奶酪、奶茶、馬。)生:(內(nèi)蒙古大草原)
師:叔叔阿姨都在等著我們呢,去看看他們吧,他們住在什么地方?(課件展示:蒙古包)
師:老奶奶為我們準備了奶酪,來,嘗一嘗,還有熱騰騰的奶茶,來,吹一吹,比一比,看誰的氣息最長(課件展示:奶酪,奶茶)
師:再來看,他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課件展示:馬)
師: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勤勞善良,他們能歌善舞,喜歡騎馬射箭。平時上學,走親戚的時候都用馬,所以又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生:欣賞課件畫面。
師:更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達慕盛會,非常熱鬧,我們看看他們都干些什么?(課件展示:那達慕大會——摔跤、騎馬、射箭三幅圖片。)你想?yún)⒓訂幔?/p>
生:想。
3、創(chuàng)編,聲音創(chuàng)編同時進行。
師:誰想來為大家表演摔跤、騎馬、射箭的動作呢?
生:試著表演創(chuàng)編的動作。
師:誰能為這些動作配上聲音呢?
生:創(chuàng)編聲音并上臺表演。
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展示:摔跤:嘿—嘿—
騎馬:嗒嗒 嗒嗒 嗒嗒 嗒嗒, 射箭:嗖0嗖0
4、游戲:找朋友
師:這些動作下面有幾種節(jié)奏,這些節(jié)奏應該和那個動作交朋友呢?(出示動作名稱、節(jié)奏與象聲詞的課件,引導學生找出相應的節(jié)奏。)
5、課件三幅畫面,師選擇不同畫面,請學生作出相應的表演。(表演是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設計意圖】
1、創(chuàng)設情景是導入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的必須手段。我根據(jù)主題內(nèi)容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蒙古族那達慕大會的情景進行教學,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產(chǎn)生興趣,積極參與,并能產(chǎn)生相關的聯(lián)想、想像。
2、借助觀看蒙古族那達慕大會的課件,讓學生在模仿摔跤、、射箭、賽馬等動作來體驗民俗的同時,進行節(jié)奏練習,以及學生的即興創(chuàng)編能力的培養(yǎng),使之在玩玩跳跳中輕松達到教學目標。
3、在體驗民俗、節(jié)奏練習及即興創(chuàng)編時都采用本課歌曲做為背景音樂,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反復感受、體驗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風格特征,提前熟悉歌曲的旋律,為下面的'歌曲教學做準備。
二、新授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欣賞歌表演,再次感受歌曲。
師:蒙古族的那達慕盛會熱鬧又動人,這里的人民熱情善良又勇敢,這里的小朋友們更是熱情,還為我們準備了一首歌,我們趕緊去聽聽吧。ㄕn件展示:歌詞圖片,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生:欣賞歌曲。
師:歌怎么樣,還有個好聽的題目,叫《草原就是我的家》跟著老師有感情地讀一讀。
師:我們再來聽一聽小朋友們用什么樣的心情去演唱的。
生:高興的、開心的心情。
師: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的?(老師提醒一下,從速度和旋律上聽一聽。)
生:速度很快,旋律優(yōu)美動聽。
師:聽老師來唱一唱
師:再聽,仔細聽老師都唱了什么?
2、熟悉歌詞。
師:不用唱,用你的動作告訴老師,你都聽到了什么?(教師帶領學生按節(jié)奏讀歌詞)
師:誰來給大家表演一下。
師:聽歌曲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你最美的聲音贊美一下大草原
3、用身體為歌曲伴奏,再次熟悉歌曲。
師:這么好聽的歌曲還想再聽嗎?
生:想
師:不過這次老師是有要求的,請你們用自己的身體為歌曲伴奏,比如:拍手、跺腳、拍肩等都可以,請欣賞!
生:一邊欣賞,一邊用身體來伴奏。
師:有幾個音唱的還不太準確,再來聽
師:歌曲有幾句?四句都用一個感情唱出來嗎?
師:我們加上動作來表演好不好?
4、跟鋼琴直接唱歌詞,教師伴奏。
師:在唱的時候,你認為那一句最難唱呢?(引導學生自己找問題,并思考解決辦法。)
生:第三句。(八度音程大跳和附點)
師:誰來當小老師,幫他唱好這一句?(指名兩名學生上臺教唱,老師在一邊點撥)
5、師生對唱一遍。(教師伴奏)
6、直接跟鋼琴完整的唱歌詞,教師伴奏,穿插歌曲的處理。
師:剛才大家唱得不錯,請說說我們應該帶著一種什么樣的心情來唱呢?是唱得強一些還是弱一些?
生:討論問題后按自己的方法表現(xiàn)歌曲。 (教師伴奏,學生唱)
7、教師帶領學生逐句創(chuàng)編動作,最后放歌曲完整的表演唱。
師:大家已經(jīng)會唱歌詞了,想不想和老師一樣給他配上好看的舞蹈動作?
生:想。
8、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學生選擇并說明理由)
師:除了唱歌、舞蹈你還有別的方法來表現(xiàn)這首歌曲嗎?
生:樂器。(自選樂器并試著演奏。)
最后師生一起邊唱邊用打擊樂器伴奏。(放歌曲錄音)
【設計意圖】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集情感體驗、知識認知、能力培養(yǎng)為一體。由于有前面的鋪墊,學生對蒙古風情已有所了解,并產(chǎn)生喜愛之情。當學生有了較為深刻的情感體驗時,再進行認知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片段采用了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注重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使之從小養(yǎng)成主動學習、互動、關注、欣賞他人的品質。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游覽了美麗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你有哪些收獲呢?(學會了唱歌、舞蹈,為歌曲伴奏)今天大家的表現(xiàn)都很棒!熱情好客的小牧民還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晚餐,我們一起去吧?(在集體歌表演中結束本課)。
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我創(chuàng)設了四個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了解風情,體驗音樂。
3、學習歌曲,挖掘歌曲。
4、拓展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學生積極參與,興趣盎然,情緒隨著教學的推進不斷高漲,快樂地歌唱舞蹈,通過“看——說——聽——唱——演”的教學活動,一步一步加深對“蒙古族”的了解。特別是他們高歌的同時騎馬揮鞭表演,仿佛是真的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還情不自禁地在歌曲的間隙加上“駕”的襯詞,恰倒好處地表現(xiàn)了蒙古族兒童騎上小紅馬奔馳草原的情景以及他們對草原、家鄉(xiāng)深深的摯愛之情。他們的情緒深深地感染了我,不知不覺中我也和他們一起盡情高歌舞蹈了。因此我覺得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應將學生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給學生創(chuàng)設最大的空間去感受、體驗、想象、表現(xiàn)和創(chuàng)作,從而使他(她)們能充分展示才華、挖掘潛力、釋放情感、體驗成功。課上也有許多不足和缺點,如:學生在進行律動時,相互之間的距離太擠了,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提醒學生。在摸索中不斷前進。
《我的家》教學設計8
教學內(nèi)容:
1. 學唱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2. 創(chuàng)編。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用自然、親切、甜美的聲音演唱《我有一個幸福的家》。體驗一字多音歌曲的優(yōu)美。
2. 學生自己感受歌曲情緒,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歌曲旋律。并且能夠懂得愛家人,關心他人,尊敬老師。
教學重點:
1. 啟發(fā)學生用親切、自然、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 根據(jù)生活實踐進行歌詞創(chuàng)編。
教學難點:一字多音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播放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片段
2. 師: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大頭兒子有一個漂亮的圍裙媽媽和博學的小頭爸爸,他們是一個幸福溫暖的家。
3. 師:每個人都由一個幸福溫暖的家,有親愛的爸爸、媽媽,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家?
4. 師生交流,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 出示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2. 學生聽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的錄音,初步了解歌曲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
3. 教師:聽完歌曲后你的心情怎樣?歌曲中的小朋友都唱到了誰?
學生:我、爸爸、媽媽
4. 學生隨歌曲音樂,用“啦”或“嗯”來模唱旋律,身體隨音樂輕輕晃動,感受歌曲旋律。
5.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6. 教師范唱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7. 學生跟錄音輕聲唱歌詞。并做拍手、拍肩動作,體會二拍子的節(jié)拍韻律特點。學生要注意第一、二樂句的.二、三、四小節(jié),一字多音處音值要唱準確,而且要連貫,流暢。
歌曲中出現(xiàn)一字多音的處:
×× ××∣×× ××∣× ×∣× —∣× ×∣× ×∣
我有 一個 爸 爸 也 有 一 個
× ×∣× — ∣
媽 媽
注意:此處應重點練習,唱準一字多音的節(jié)奏,音高。
8. 學生跟琴學齊唱歌曲。
三、鞏固練習:
1. 教師啟發(fā)學生用親切、自然、甜美的聲音隨音樂伴奏演唱歌曲。
2. 分組演唱。
四、創(chuàng)編:
1. 教師:在幸福的家里關心我們的不止有爸爸和媽媽,還有愛我們的爺爺、奶奶等許多人。
2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創(chuàng)編歌詞進行演唱,熟練掌握歌曲旋律。
3. 教師:同學們除了擁有你們自己幸福的家外,我們?nèi)嗤瑢W還共同擁有一個幸福的大家庭,那就是我們可愛的班集體。
4. 進一步創(chuàng)編歌詞,把對家人的愛拓展到班集體中對教師和同學的愛。讓我們深情地演唱歌曲。
五、小結:
.教師: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爸爸 媽媽的養(yǎng)育,我們應該感謝他們。感謝他們生活上、學習上無微不至的關懷。今天回到家,用你們最真摯的感情,對著你們的爸爸、媽媽演唱這首《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吧!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教學反思:
這一節(jié)課主要是學唱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我把這個歌唱活動的目標制定為:
1、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濃濃親情。
2、學習用“啦”、“嗯”等音節(jié)哼唱,熟悉旋律。
3、創(chuàng)編歌詞。
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一字多音是難點,剛開始好多學生唱不好,我采用“啦”來反復練習,使學生對一字多音有初步了解,在唱歌詞時,大家很容易就能準確演唱一字多音。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時,開發(fā)學生智力和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
《我的家》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感情、心態(tài)、人生價值觀——愛家人、愛朋友,同學,愛國家,有大愛奉獻的精神,感受到愛的核心。
★讀寫字——認真學字在生活中。注意筆畫順序:先撇后捺。
★詞、語、句——練習句結構:我愛我的爸爸,我愛我的媽媽,他們也愛我。
★流利準確的加入感情朗讀課文,要求背誦。
★口語連接——照文章特例介紹自己的家。
★慣性和學習技巧——連續(xù)學習聽、讀、寫、的認字法;每天培養(yǎng)閱讀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課文的朗讀,讓學者體會到親情的重要性,感受到親人付出的愛,也正要付出自己完整的愛。同時滲透愛祖國,愛集體,愛動物的教育。
2、用耳聽、嘴讀法去識字。
教學難點
用聽讀法去認字。
教學方法手段:講述、討論、演示、復述、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等。
教具準備
生字詞句卡,錄音復讀機,多媒體磁盤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字念什么嗎?出示字卡“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誰來說一說你家里有什么人呢?(引導學生運用句式說話:我家有,有,還有。)
剛才很多小朋友向大家介紹了家里的情況,有一位小朋友聽了以后,她也要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你們想聽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我的家》。齊讀。
二、授新課。
1、播放課文錄音。
2、學生打開書,右手指課文跟老師讀兩次。
3、男生女生比賽讀。
4、齊讀。
5、老師讀前,學生讀后。同學們讀的真棒,我們不看書,老師讀出前邊的,看看大家能不能接著老師的背出后面的。
6、齊背。
師:通過讀背課文,誰能說說小女孩的家里都有誰呢?大家想不想去他家看一看?墻大家閉上眼睛,坐上火車“嗚——”“!钡搅,請大家觀看(出示掛圖)。
7、小女孩的爸爸媽媽在干什么呢?小女孩又在做什么呢?
8、他們臉上是怎樣的表情(他們開心嗎?大家看,小女孩笑得最甜了,你知道為什么嗎?你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嗎?)(爸爸愛我……)別人愛你,你也愛別人,這就是幸福、溫暖。
9、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嗎?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嗎?怎么愛(給自己做飯,輔導作業(yè),接送上學等;給父母倒杯水,好好學習,關心父母)
10、大家跟小女孩一樣都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也能快樂的成長(齊讀第三句)
11、小朋友們,在你身邊除了爸爸媽媽,還有什么人愛你,同時你也愛他們?我們現(xiàn)在說說身邊的愛。
老師愛我。爺爺愛我。
同學愛我。愛我。
我也愛。我也愛。
三、學習字詞
1、同學們在我我們剛才學習課文的時候,有幾個調皮的字寶寶從書中跑出來,你們能認出他們嗎?
2、出示生字卡,學生認讀,
3、開火車讀。
四、作業(yè)
1、同學們今天真棒,不但背會了課文,還認識了好多字寶寶。今天回家,把這首童謠背給家長聽。
2、在百度搜索歌曲《我愛我的家》聽唱。
五、板書設計。
《我的家》
爸爸媽媽我
幸福溫暖
教學背景
這節(jié)課注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lián)系背誦。感受家?guī)淼臏嘏c幸福。愛親人、愛同學,愛家,愛祖國,有奉獻愛的愿望,體會幸福的核心是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真正將課程改革落到實處。
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注重訓練學生的“說”并教給一定的說話方法;注重訓練學生的“聽”,體現(xiàn)在學生互相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打破了單一的要求學生“說”的形式。注重雙向互動,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學生學習興趣較濃,能積極參與,形成民主和諧的氣氛。抓住“愛”這一主線,讓“愛”做主,讓學生會“說家”更懂得如何“愛家”。把口語交際課與寫話訓練巧妙結合,使學生學會說話的同時學會寫一段完整的話,為寫作打好基礎、作好鋪墊。
本節(jié)課我也看到自己在教學方面存在著一些需改進之處:
1、課堂上,學生的語言表達不夠規(guī)范時教師應及時糾正,進行正確的引導。
2、應做到注重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對于個別口語表達能力差的同學,要多做指導。
《我的家》教學設計10
音樂實踐活動,他們在體驗、發(fā)現(xiàn)、探索、創(chuàng)造活動中不僅表現(xiàn)和感受藏族民歌高亢嘹亮、活潑的音樂風格特點,在多種的音樂活動中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以培養(yǎng),提高了創(chuàng)造音樂和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大膽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片段一]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想不想聽聽新朋友的自我介紹呢?
生:想!
師:那么請小朋友們邊聽邊拍手。(播放歌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則》的多媒體課件。)
師:現(xiàn)在你們知道新朋友來自哪里了吧?
生:西藏。
師:西藏位于我國的西南部,主要以藏族為主,是我國比較大的省份之一。新朋友的家就在西藏美麗的日喀則。(播放日喀則的風光,介紹日喀則是西藏第二大城市,位于拉薩的西部,氣候溫和,農(nóng)業(yè)非常發(fā)達。)
師:如果你們喜歡新朋友就隨著歌曲的錄音一起來朗讀歌詞。(教師出示譜例)我的家在日喀則
1=E2/4
1123|55|1161|65|1121|6165|3532|11∶‖
我的家在哪里就在日喀則呀(啊索啊索馬里拉)就在日喀則呀。
師生活動:師生一起輕聲、高位置地念歌詞。
師:從你們親切熱情的語氣中看得出來你們都很喜歡新朋友,新朋友也很喜歡你們,她還想再唱一遍給你們聽,請你們?yōu)樗蚺淖雍脝?(再次播放歌曲錄音?/p>
生:好!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也開口唱一唱?
學生活動:學生隨著老師的鋼琴唱歌詞。
師:剛才你們唱得很認真!現(xiàn)在請你們小組與小組結對子唱一唱。
學生活動:老師播放音樂,第一段一組唱第一句,另組唱第二句;第二段大家一起唱。(結對子演唱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
師:你們剛才合作得很好!老師也想跟你們合作,下面第一段我唱第一句,你們接唱下一句;第二段你們唱第一句,我唱第二句,好不好?
生;好!
師:現(xiàn)在合作表演開始啦!
師生共同活動:第一段老師唱第一句,學生唱下一句;第二段相反。
師:西藏新朋友很快樂,她想聽聽你們唱歌的聲音高興不高興。
學生活動:學生用輕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我的家在日喀則》。
[評析]為了迎合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新鮮事物的'心理特點,通過設計介紹新朋友、認識新朋友,與新朋友互動、同學互動、師生互動等學生感興趣的音樂活動,拉近了同學之間的距離,消除了師生之間的陌生感,學生學唱歌曲的主體積極性被激發(fā),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也使學生演唱歌曲的表演能力得到了提高,為后面的音樂實踐活動打下了良好的鋪墊。
《我的家》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對家人的工作、愛好、習慣的了解,產(chǎn)生對家人的敬愛之情。
行為與習慣:用適當?shù)姆绞脚c家庭成員進行良好的交流和溝通。
知識與技能:知道家庭成員間的稱呼、關系。
過程與方法:講述家庭生活中的親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溫馨。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小學一年級學生健康成長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親情的哺(bǔ)育,他們愛家里每一個成員,但還不太懂得家的含義。他們樂于跟家人交流溝通,但還不知道用適當?shù)姆绞脚c家庭成員進行良好的交流和溝通。
從學生的社會環(huán)境與生活基礎來看,他們的健康成長與家庭生活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農(nóng)村大家庭的結構關系,使得農(nóng)村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對于家庭成員間的稱呼、相互關系相比城市孩子,可能認識要好,這是學生學習本課的良好生活基礎。同時,農(nóng)村孩子的家長往往承擔著繁(fán)重的體力勞動,他們與孩子們交流溝通的時間與精力可能要少得多,方式方法也有待進一步改善,致使部分孩子對家人的工作、愛好、習慣等了解較少,感受家庭生活溫馨的機會也較少。特別是隨著我國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有一部分農(nóng)村勞動力流向城市,使得農(nóng)村出現(xiàn)留守兒童。針對這些對家庭親情需要更多的一年級留守兒童,教師要關注這些孩子對家庭親情的需求,保護他們的脆弱心靈,將他們對父母的思念之情引導升華為敬愛之情。
因此,本課針對以上的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知道家庭成員間的稱呼、關系,了解家人的工作、愛好、習慣。教學難點是讓學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溫馨,對家人產(chǎn)生敬愛之情。
針對學生實際,要想突破重難點,讓學生有所收獲,教師就要從生活實際入手,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會、感悟。通過“親親一家人”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稱呼、關系。并通過活動“畫家庭樹”加深學生對家庭成員間的稱呼、關系的認識。通過講述“家人的故事”,使學生在交流中了解家人的工作、愛好、習慣,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離不開家人,在家人的關懷和呵護下,自己才漸漸長大。讓學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溫馨。通過活動“遠離父母的日子”,保護留守兒童那顆稚(zhì)嫩的心,讓他們明白父母的遠離也是為了自己更好地生活,從而學會體諒父母、感謝父母。
教學重點
知道家庭成員間的`稱呼、關系,了解家人的工作、愛好、習慣。
教學難點
感受家庭生活的溫馨,對家人產(chǎn)生敬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自己與家人的生活照片和與家人的幸福生活故事;收集有代表性的學生家庭生活照片若干張;歌曲《讓愛住我家》;課前與學生交談,幫助其發(fā)現(xiàn)與家人生活中的幸福時刻;家庭人物圖片和相應的家庭稱呼卡片。
學生準備:準備自己與家人的生活照片(或自畫圖片)及與家人的幸福生活故事;了解家族中對家人的不同稱呼;觀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職業(yè)、愛好、生活習慣。
課時安排
1課時。
完成話題“親親一家人”“家人的故事”的教材內(nèi)容。
教學過程
活動一 親親一家人
1.[播放視頻:讓愛住我家]
。1)提出問題:聽到這首歌,你會想到些什么?你的家里都有誰?
。2)小結:我們都有一個溫馨的家,在這個家里住著我的一家人。(板書課題:我的一家人)
2.我的家庭樹:
。1)提問:你的家里都有誰?和你的爸爸媽媽是什么關系?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把課前準備的家庭成員頭像圖片,按輩份關系,以樹狀圖的形式擺在黑板上,
3.學唱《家族歌》。
。1)[播放動畫:家族歌]
(2)組織學生學唱《家族歌》。
(3)趣味搶答:老師提問,如“爸爸的哥哥稱什么?”,請學生搶答,看誰答得又對又快。
小結:我們都有一個家,在這個家里我們和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等家人生活在一起,我們是親親一家人。(板書:一家人)
【設計意圖:知道家庭成員間的稱呼、關系,以及本地區(qū)不同的稱呼方式!
活動二 介紹我的家人
1.[播放動畫:家人的故事]
。1)提問:這些同學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家人的?
。2)討論:你想從哪些方面介紹你的家人?
。3)介紹:請學生到前面進行介紹,可以借助自己的家庭照片進行介紹。
2.貼一貼,畫一畫。
。1)請學生在教材中貼上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或畫一畫自己的家人。
。2)講述:請學生把照片中或者圖畫中的故事講給同學聽一聽。
小結:我們的家充滿溫暖,我和我的家人相親相愛生活在一起。(板書:相親相愛)
【設計意圖:通過對家人的性格、愛好、職業(yè)等方面的了解,及溫馨的家庭小故事,幫助學生體會家庭生活的溫暖與幸福。】
活動三 父母遠離的日子
1.[播放動畫:剛剛家的故事]
2.提問:看到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如果學校里有父母外出的孩子,可以請這樣的孩子談談自己的感受,注意引導孩子認識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為了讓我們的家庭生活更美好。)
【設計意圖:關注個案,引導留守兒童感受家人的愛!
《我的家》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yǎng)對家的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難忘的親情關愛,讓學生體味家的溫暖,激發(fā)愛家的情感。
3.通過講述長輩們過去的生活與現(xiàn)在生活的差異,激發(fā)學生珍惜溫馨的家。
課前準備:
一、讓學生回家做小調查
1.長輩們過去住的是什么樣的房子?
2.長輩們過去穿的是什么衣服,吃的是什么食物?
3.像你這么大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會做些什么事?
二、教師準備一張全家福、家的圖片
學生準備一張全家福
時間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法引入課堂。
同學們放學后,大家都會──回家
到了親戚家太不習慣了,就非常想──回家
快過年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及長輩,都會從遙遠的地方興沖沖地──回家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對家有眷念之情。家為什么能有這么大的魅力,把所有在外的人給召喚回家呢?
生可能說:家很溫暖,有爸爸媽媽的關心。
家里人最熟悉,相處得最長。
二、說說我的家,并激發(fā)學生愛自己的家。
1.介紹我的家人。
家真的很溫暖,我也和大家一樣很想念在家的感覺。我的家在柑橘之鄉(xiāng)豐都龍孔,畢業(yè)后就在這里工作,回家需要40塊錢的車費,所以我不常;丶,常常在一個人的時候會想起我的'親人。我每每想起家人,都會拿出這張全家福瞧瞧。我的爸爸是退伍軍人,他特別喜歡穿舊軍裝,媽媽是個熱情好客的人,而弟弟呢,非常淘氣,你們看,照相時還在扮鬼臉呢?
2.展示家的圖片,師生互動介紹。
我每每想起家人,就會想起我那溫馨舒適的家,我的家雖在農(nóng)村,但是爸媽很有講究,家里布置得整齊。我的家門口是一棵高高的白楊樹,在遠點就是──梯田;后面是──連綿的小山;左邊是──栽滿蓮藕的小魚塘;右邊是──一片柑橘林。初冬時節(jié),果實累累,這時候如果你到我家做客,我的媽媽肯定會挑頂大的柑橘來款待遠方的客人。
我的家房前屋后這樣美,你們羨慕嗎?能不能介紹你們的家呢?
3.聽到老師這樣美美地介紹自己的家,你也一定想起自己的家了吧!請同學們把印象最深的家景畫一畫。然后展示照片,像老師這樣介紹自己的親人,及其家里周圍的環(huán)境。
4.學生介紹全家福及其家的周圍情況。
。▽W生介紹家的情況內(nèi)容省略)
5.小組合作:講印象最深的事。
老師和大家一樣,認為家很美。我還注意到了,同學們在說自己的家的時候,都說到:爸爸媽媽很關心自己,自己也愛爸爸媽媽。那你們能不能講述自己經(jīng)歷的一件事,證明爸爸媽媽關心自己或自己愛爸爸媽媽呢?
6.指名講述最感動的故事。
7.傾聽者歸納感動原因。
第一個學生的故事感動原因:父母省吃儉用,讓她吃最好的,穿最好的。
第二個學生的故事感動原因:快開學了,他爸媽沒有錢交學費,急得流眼淚,最后懇求有錢的大伯借錢供他讀書。
第三個學生的故事感動原因:他媽媽去年生了一場大病,一家人急得團團轉,我?guī)蛬寢岄吆、洗臉。學會了關心人。
第四個學生的故事感動原因:每當過年,他們的爸爸媽媽會從很遠的地方回家,一起吃湯圓。
……
8.我聽懂了,一家人相互關心,相互呵護,相互幫助和理解,這樣的家真是太好了。所以──我愛我的家。
三、通過長輩們過去的生活環(huán)境和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的對比,激發(fā)學生珍惜自己的家。
我們現(xiàn)在知道了家的溫馨,有家的重要,我們也都愛自己的家。課前老師叫你們回家做了一個小調查,誰來匯報?
生匯報:長輩們過去住的是土墻房子;長輩們過去穿的是哥哥姐姐們穿舊且縫補幾遍的衣服;吃的主要是些玉米、高粱、紅薯、土豆等食物。像我這么大的時候,我的爸爸已經(jīng)會挑水挑糞,背大捆的柴,還會犁田。媽媽會做豆花,會縫補衣服,會做布鞋等。
聽了這位同學的匯報,有什么感受?
生匯報:
生1:爸爸媽媽過去的日子過得很苦,我們長大了應該孝敬他們,奉養(yǎng)他們。
生2:爸爸媽媽有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很不容易,我以后不亂花錢了。
生3:因為是一家人,所以我們要互相幫助,讓每個人都開心地過每一天。
生4:家,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家,珍愛家的溫馨。
師:是的,家是溫馨的、是美好的、是舒適的,我們都愛自己的家,更應該──珍惜每個來之不易的家。(生齊聲說)
《我的家》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學習8個漢字,會正確書寫8個漢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章的語言美。
3、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想象的奇特有趣,積累與月亮有關的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想象的奇特有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準備:
課文朗讀帶、生字卡片、有關月亮的知識和童話故事等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自由想象,如果有一天你的家搬到月亮上,你認為會是什么樣子呢?
2、今天我們來學習發(fā)揮想象的一篇課文《我的家在月亮上》。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把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句畫出來。
2、小組內(nèi)交流學習情況。
3、出示要求認識的8個字,找出與生字相連的詞語讀一讀。
4、指名認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地方你認為想象最大膽最有趣?為什么?
指名讀出有關句子。
2、你知道“吳剛伐桂”“嫦娥奔月”這些傳說嗎?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他們的?
交流自己的看法。
3、課文中你明白了哪些與月亮有關的知識,找出相關的句子。
4、質疑問難,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四、品讀課文: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當成作者,邊讀邊想象。
第二課時
一、鞏固復習: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2、分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后評價。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8個字,認真觀察這8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空練習,重點指導“庭、迅、敞”這三個較難的字。
3、利用組詞造句記住生字。
4、練習寫字,師巡視、評價。
三、發(fā)散思維:
1、讀了這篇童話,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談一談。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月亮的知識?把搜集到的資料讀給大家聽聽。
四、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搜集有關月亮的古詩詞,摘抄下來讀一讀。
3、你認為家在月亮上會是什么樣子?寫一寫或畫一畫。
板書設計:
6、我的家在月亮上
蕩秋千
和玉兔玩
我-----在月亮上 吃星星果
飛到老家
《我的家》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錄音,了解錄音中那位同學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家的。
2.能根據(jù)要點、清楚、明確地介紹自己的家,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教學時間 1教時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要點、清楚明確地介紹自己的家,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教學難點 同教學重點。
課前準備
按本次訓練的內(nèi)容與要求,課前讓學生向家長詢問有關情況(如家庭地址、父母的工作單位等),然后抓住“你的家可愛在哪里”這個重點作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每位同學都有一個家,而且對家里的情況都十分了解,我們怎樣才能把家里的情況介紹給人家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聽說訓練——我的`家。板書:我的家
二、明確訓練內(nèi)容和要求。
1.介紹自己的家,要求做到什么?
、 在介紹內(nèi)容上,要體現(xiàn)“聽說內(nèi)容”中所提出的3個要點;
、 盡言在表達上,要把事情說清楚,語句要完整前后意思連貫,家庭地址要說明確;
、 對別人的介紹(包括錄音中哪位同學的介紹)要認真聽,吸取別人介紹的優(yōu)點,改進自己介紹的不足。)
三、學習介紹方法。
1.你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
2.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聽說提示”,提問你的家可愛在哪里?
(如環(huán)境優(yōu)美、整潔、住房寬敞、父母慈愛、熱情好客、團結和睦等.)
四、聽錄音或聽老師講述,然后評議。
1.要求同學認真聽,聽清這位同學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家?聽后評議,這位同學哪些地方介紹得好?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進行評議:①條理清楚。先介紹家住哪里,家里有哪些人,在哪里工作,再介紹我的家可愛在哪里。
、谟兄攸c地介紹了我的家是尊老愛幼,團結和睦的幸福家庭。這位同學從奶奶怎樣疼愛我們,爸爸奶奶怎樣嚴格要求我,我們又怎樣關心奶奶等三方面作了具體介紹,使人聽了印象深刻。)
五、列介紹提綱。
六、練習說話。
自由說.指生說
七、評議。
1.條理是否清楚?
2.是否抓住要點說?
3.家的可愛有否說清楚,說明確?
4.說話是否清楚、完整、意思是否連貫?
八、再次練習說話。
同桌互說、互評,教師巡回指導。
《我的家》教學設計15
1.了解居住地的位置和名字的由來等基本情況。2.認識和體會居住地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對居住地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學生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及討論交流等方式,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感悟社區(qū)或村莊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3.有為村莊或小區(qū)盡責任的意識,積極參與社區(qū)公共生活。
教學重點
從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兩個方面去認識和體會居住地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學生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及討論交流等方式,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感悟社區(qū)或村莊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運用兒歌,激發(fā)興趣
1.出示文章《家》,(單擊)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硪黄⑽摹,請你邊看邊想,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在哪里?“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闭埬懔粞。是的,白云的家在藍天,小鳥的家在樹林,魚兒的家在小河,種子的家是泥土。
2.那么你的家在哪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的家在這里》(單擊)!驹O計意圖】一篇節(jié)奏感很強,也易于理解的散文,可以自然而然地將學生帶到學習情境之中。
二、學習新課
。ㄒ唬釔圻@里的一草一木
1.你的家在哪里?那里都有什么?老師送給你們幾個溫馨提示:第一個問題,說清楚自己住在哪個省,哪個市,哪個區(qū),哪個鎮(zhèn),哪個村(或者哪個小區(qū)),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出。第二個問題,是你要把標志性建筑物等說清楚。連麥回答。
2.從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有多愛自己的家。我們繼續(xù)來從圖片中,看看其中的標志性建筑物等包括什么吧!(單擊)瞧!可以是一片農(nóng)田,可以是一片果園,可以是廣場,打太極的老爺爺,跳廣場舞的阿姨、奶奶,還可以是同學們喜歡的游樂園......總結一下,可能是事物,也可能是人物;(單擊)可能是農(nóng)村,也可能是城市,對不對?
3.在你生活的社區(qū),一定有你喜歡的。我們繼續(xù)看看圖片中的`例子吧!我最喜歡在小竹林看螞蟻、捉迷藏,在兒童樂園玩耍。(單擊)那么什么社區(qū)呢?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一般都有一定的區(qū)域和范圍,比如,一個小區(qū),一個村子,我們稱之為社區(qū)。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區(qū)里。這次疫情,也正是因為有社區(qū)的群防群控,讓我們?nèi)〉昧藙倮?/p>
4.(單擊)讓我們繼續(xù)看看社區(qū)的人和事吧!奶奶經(jīng)常給我講家鄉(xiāng)的傳說。你知道居委會、村委會、小區(qū)物業(yè)在哪里嗎?他們都負責什么?瞧!保潔阿姨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電工師傅會更換掉小區(qū)里不亮的燈泡。除此之外,你還熟悉這里的什么人和事呢?請你留言。
5.你是否記得空中課堂的老師,給我們帶來過這樣的主題內(nèi)容?許多同學住在這里,我們了解一下“中韓村”的由來。(單擊)明永樂年間,韓姓在張村河西南占山,郭姓在白果樹西河套高處劃地立村,名韓郭莊。后在北面趙李山(現(xiàn)棗兒山一帶)占山的趙、李二姓人家到白果樹下居住,后有唐、崔、曹、王、于各姓氏遷此。因地緣關系,稱韓哥莊。解放后,為與西韓、東韓有別,該村定名為中韓村。
6.之前同學們也查閱過自己所住社區(qū)的資料,保存好,復學后,我們展示同學們搜集的成果。
7.學生讀《井深情更深》,思考:村里家家戶戶有了自來水,人們?yōu)槭裁催喜歡到井邊來呢?我們走進小區(qū),感受到這里的人、事、物帶給我們美好生活!我們繼續(xù)聊一聊這個話題吧!【設計意圖】在學習活動中,學生了解小區(qū),體會到小區(qū)的人文情懷,讓學生在社會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ǘ┪夷茏鳇c兒什么
第一關:火眼金睛找問題
。▎螕簦﹫D一:小河邊沒有警示牌,如果有人下河游泳會很危險。這可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防溺水安全內(nèi)容,請你留言。
圖二:小區(qū)里的健身器械又壞了……需要改進的地方可真不少!請你留言,我們可以做點什么呢?
圖三:唉!這片草坪又被小區(qū)里的人種上菜了。對個人而言種菜,綠色環(huán)保蔬菜,對小區(qū)而言,可就不對了。有些需要改進的事情,我們可以自己解決,那么解決不了的問題,怎么辦呢?
第二關:行動起來為大家同學們,班級里的圖書總有同學擺得整整齊齊;黑板總是擦得干干凈凈......那么小區(qū)里貼了小廣告,怎么辦呢?連麥。是的,同學們都是有主意的孩子。我們的少先隊行動中,同學們清除小廣告的例子,到現(xiàn)在我還記憶猶新呢!而且,同學們還有撿草坪垃圾的行動呢!這是我們可以做的。那么領養(yǎng)土地種綠植,路面壓壞整修就需要我們反映給所在的小區(qū)物業(yè)或者居委會了。
第三關:爭做小衛(wèi)士,為小組掙積分
遇到下列情況,你會怎么辦?這也是我們留的一個作業(yè):
小區(qū)垃圾沒人管,我會找________________。
水渠遭到破壞,我會向______________報告。
生活區(qū)道路被占,我會向____________反映。
小區(qū)綠地被占,我會找_________________……【設計意圖】學生在挑戰(zhàn)活動中,可以調整學生學習注意力,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教學反思:
【《我的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愛我的家》教學設計03-19
《家》教學設計03-17
《我的家》教學設計(通用6篇)11-10
《蝴蝶的家》的教學設計04-07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04-09
《文具的家》教學設計05-07
《家》教學設計(精選11篇)08-08
《家》教學設計15篇03-17
跑進家來的松鼠教學設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