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板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活板》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活板》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板》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掌握重點文言文詞語;
2、理解文章內容,了解活字印刷的過程及其效能;
3、理清課文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
4、體會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掌握重點文言詞語;
2、了解活字印刷的過程及其效能;
3、理清課文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四大發(fā)明: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
二、簡介作者、作品
沈括,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代表作《夢溪筆談》,是一部包括天文、地理、數(shù)學、物理、文藝、歷史等各個方面多種知識的筆記巨著,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三、指名朗讀,讀通課文
畢昇(shēng) 和紙灰(huò) 煬(yáng) 砥(dǐ) 更互(gēng)
帖之(tiě)貯(zhù) 相粘(zhān) 燔(fán) 訖(qì) 拂(fú)群從(cóng)
四、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或同學間相互討論,串譯課文
板(同“版”) 盛(大規(guī)模) 已(同“以”) 唇(邊緣) 令(使)
和(混合) 冒(蓋) 范(框子) 具(準備好) 更互(交替)
奇字(生僻字) 素(平素) 旋(立刻) 文理(紋理) 兼(又) 燔(燒)
五、 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文章先后介紹了活板哪些方面內容?是按什么順序介紹的.?
(3)活版的拆版
2、活版的特點是什么?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活版具有哪些優(yōu)越性?文章是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
(4)遇到生僻字現(xiàn)刻現(xiàn)用,頻率高的字事先多準備
(5)用完可拆卸,以后再次使用
六、小結課文
介紹了畢昇發(fā)明活版印刷術的方法和優(yōu)越性,贊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
七、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復習鞏固
2、掌握重點文言詞語
《活板》教學設計 2
[教師心語]
300字,卻準確、樸實、洗練地介紹了印刷史上的飛躍——活字印刷。程序說明,以“活”為征,給人以明晰、完整、系統(tǒng)的印象。銳化工具、涵蓋人文,如何融合?初步思路為:先讀其“文”再品其“味”,以線(文含內容)串珠(文言詞句),活而不亂。
[課程三維目標]
知識和能力
1.著眼培養(yǎng)學生自讀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
過程和方法
在整體感知前提下,合作探究,創(chuàng)造性學習。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與創(chuàng)造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創(chuàng)新的熱情。
[教學設想]
一、教學重點
1.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
2.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
3.準確、樸實、簡潔的`語言。
二、教學難點
對文章中活板的“活”的特征的理解
三、教學時間:在自讀基礎上,一教時完成
四、教學方法:自主閱讀,探究發(fā)現(xiàn)。(多媒體輔佐)
五、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
2.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內容呈現(xiàn),整體感知
1.結合注釋,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邊讀邊圈點勾畫,自主質疑
2.教師范讀引領,學生齊讀體味
3.感知內容
△從說明對象看,本文除介紹活字印刷外,還介紹了什么?
△通過初讀,你了解活字印刷的哪些知識?
三、師生互動,合作學習
1.學生就文意質疑(合作釋疑,教師點撥)
2.知識積累
△積累多義詞
△做知識卡片
四、交流對話,探究學習
1.分析程序說明的順序
2.了解活板“活”的特征
五、時空連線,創(chuàng)造性學習
1.穿越時空隧道,參觀印刷廠,現(xiàn)場采訪。
2.請用一句話說出你的參觀感受。
六、板書設計
制字
設版
制版排字
煬版
平字
活字印刷
一板印刷
印刷
一板布字
《活板》教學設計 3
第一教時導讀課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本文,了解作者及《夢溪筆談》;了解時間(工作程序)、邏輯相結合的說明順序;掌握“帖、旋、砥、就……”等字的含義及“火、為、帖”等字的不同用法。
能力教學目標:學生在掌握文言字詞含義及用法的基礎上,初步學會結合注釋翻譯文言語句;通過口述活版的制作過程,畫簡要的工作流程圖,從而能指出課文的說明順序。
思想教學目標:學生在了解活版“活”的特點和它在印刷史上的劃時代意義中,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熱愛科學、開拓創(chuàng)新的熱情。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疏通文言語句;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文言詞語;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
教具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投影儀、投影片
3、鉛字打印機的字模、字框
教法:能力型教學模式(省級教改課題)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1分鐘)
。ń處熞院喍痰膶дZ提示課文知識重點,凝聚同學們的注意力)
利用教具字模、字框引出“活字印刷”的話題,然后導入新課:同學們,我手上這一個個的是鉛字打印機上的字模,如“是”“我”“國”“中”“人”,一字一印,我按照句子排列:如“我是中國人……”,把整篇文章的字模,放于字框中,固定,壓平,就可以反復印刷了,印完之后這些字模拆下來可以反復使用。這可以說就是“活字印刷”的雛形。你知道印刷技術在哪個國家的什么時代發(fā)明的?(學生參與回答)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訴大家,這“活字印刷”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畢升發(fā)明的,比德國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年,這是多么偉大的創(chuàng)舉啊!今天我們有幸在語文中學習《活板》一文(板書課題),了解活字印刷在當時的制作、印刷情況。
教師報導讀題(1分鐘)
。ń處煱凑n文重點歸納出五六個知識點,化解為若干個問題,拋磚引玉,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掌握課文的經絡重點。報導讀題時,要求學生不看書,不作記錄,靜聽默記)對照注釋閱讀課文,用圈點勾畫法疏通詞句,做到能口譯全文。
在原文中找出練習三及投影片上的字,理解其不同含義及用法。(投影片1)
請你根椐說明內容,畫出簡要的工作流程圖。然后說說第二段在具體介紹活版時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介紹的,按這樣的順序說明有什么好處?
文中用到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
學習了這篇課文后,結合你現(xiàn)有的歷史知識,談談對你有什么啟示?
聽課文錄音(3分鐘)
。▽W生聽課文錄音初步感受課文,明確一些字詞的讀音,并思考導讀題)
默讀課文,做書間筆記(8—10分鐘)
(學生用鉛筆在課文中圈點勾畫,作批注)
快速在每個自然節(jié)前,依次編上節(jié)碼
給生字、生詞注音釋義(文言文還應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的理解)。用()括出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的句子。
把握行文思路,給課文分段、分層(用“11”隔開)
歸納文章的主題思想(寫于篇眉)
總結分析課文的寫作特色(寫于頁角)
學習組討論(5分鐘)
。ㄇ昂髢勺浪膫同學為一個學習小組,討論導讀題及其它常規(guī)的書間筆記,分析自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集思廣益,準備作班內交流)
自言自語整理書間筆記(1分鐘)
。▽W生把通過自學獨立完成,又經過學習組交流的書間筆記作口頭整理)
學生自告奮勇在全班交流書間筆記(5分鐘)
。ㄓ蓭讉同學串講課文的文言字詞結合導讀題3~6題,交流在疏通文言字詞句的基礎上,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學生齊讀課文(3分鐘)
。ㄔ谧詫W、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通過讀,整理思路)
教師精講課文(10—15分鐘)
。ㄖ卦邳c撥,歸納概括學生的書間筆記,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本文的作者和出處可見注注,要補充的是作者沈括曾在我們余杭生活過,沈括墓就在余杭安溪。這是我們余杭人民的驕傲。(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這是一篇文言說明文,下列幾個字詞意義、用法需要我們掌握的(展示投影片1):板:(通“版”)為:(做,使用)已:(通“以”)
布衣:(平民)又為活板(做,引申為“發(fā)明,創(chuàng)造”)火燒令堅(用火,名作狀)和:(huo,混合,拌和)持就火煬之(接近,靠攏)極為神速(快,迅速)
第二已具(準備好,齊備)更互用之(交替,輪換)瞬息可就(完成)
以紙?zhí)ㄙN上標簽,動詞)每韻為一帖(標簽,類,名詞)奇字:(冷僻)
旋刻之(隨即,馬上)用訖再火令藥熔(用火烤,動詞)
從(弟侄輩)為……所(被動用法)
我認為這篇文言說明文,總體上是按時間順序說明的
一、(1)交代活版發(fā)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時間和使用情況
二、(2)點明活版發(fā)明時間
三、(3)交代活版下落
主體部分在具體介紹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時是綜合運用時間順序(工作程序)和邏輯順序說明的:
1、介紹活版的制作(用膠泥刻字——則字平如砥)是用時間順序(工作程序)說明的(展示投影片)、制字制版排版(印刷)(拆版)布字火煬按平
2、介紹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膠泥刻字的好處等是按邏輯順序說明的:功效:印數(shù)越多越好,極為神速;措施:常作二鐵板,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一字數(shù)印,分類貯存
●概括:作者在介紹活版印刷術時,緊扣一個“活”字,綜合運用了時間順序、邏輯順序來說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規(guī)律,體現(xiàn)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靈活高效的特點,科學而有條理。
●思想教育:學習了《活板》,使我們充分地感受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也為畢升的創(chuàng)新精神所感動,現(xiàn)在,計算機技術正日益普極,印刷業(yè)有了更新的發(fā)展(計算機文字處理系統(tǒng),能隨意設置字號、字體、文字的色色彩……這些都是活版所做不到的),但還有更新的課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去創(chuàng)造,希望我們努力做21世紀的畢升、張衡、祖沖之……
十、學生朗讀并試背課文第二段(2分鐘)
。ㄒ粋學生朗讀,其余同學仔細聽,整理、修改書間筆記,然后以投影片2為提綱,試背)
十一、請學生上講臺,口述有關活版的制作、特點、功效等情況(若時間允許。鼓勵學生利用鉛字打印機字模、字框輔助說明)
十二、布置作業(yè)(1分鐘)
熟讀課文,把重點字詞句分類整理在本子上。
完成課后練習
第二教時演練課——聽記
能力訓練目標:學生通過靜聽、默記教師按行文思路提出的題目,并追憶作答,培養(yǎng)按行文思路復習,理出重點,迅速記憶等綜合能力;進一步掌握重點文言字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按時間、邏輯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思想教育目標:通過答題,進一步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熱愛科學、開拓創(chuàng)新的熱情。
教學過程
習字五行(要求臨帖,上節(jié)課結束時布置)
表揚上次聽記訓練中作業(yè)做得較好的同學(2分鐘)
注音(3分鐘,用投影儀出示)
字平如砥()臘和()紙灰和()面隨聲附和()更()互燔()土群從()火煬()
教師報聽記題目(3—5分鐘)
。ǜ鶕(jù)行文思路,理出課文重要知識點,學生不作記錄,不作交頭接耳,靜聽默記)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你知道另外三大發(fā)明是什么嗎?請你寫出來。(火藥、指南針、造紙術)
《活板》一文的作者系我國古代某個朝代著名科學家、政治家,請你寫出他是哪個朝代,叫什么名字。(北宋,沈括)
課文就選自他寫的筆記體學術著作,請你寫出這部著作的名稱。(《夢溪筆談》)
“活板”的“板”是個通假字,是通哪個字,文中還有其它的通假字,請你寫一個。(板棸媯已椧裕
課文第一節(jié)介紹了活版出現(xiàn)之前的雕板印刷的情況:“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第二節(jié)介紹了活版發(fā)明的時間“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這里兩面?zhèn)“為”意義有何不同?
。1、使用、推廣2、創(chuàng)造、制作)
接著,作者介紹了活板的制作方法,制字是用膠泥刻,“薄如錢唇”這句話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打比方)
字刻好以后,再“火燒令堅”,印刷結束后拆版時,是“火令藥熔,以手拂之”,這里有兩個“火”字,意義有何不同?(1、名詞作狀語,用火2、名詞作動詞,用火烤)
排版時,“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這里的“就”和下文“瞬息可就”的“就”有什么不同?(1靠近2、完成)
在介紹完活版的制作方法后,作者還介紹了活版的特點及提高工效的兩條措施,活版的特點可用文中的哪個詞語來概括?(神速)提高工效的具體方法有哪兩條,請你用原文中的兩句話回答。)
1、常作二板
2、每字皆有數(shù)印
在印刷中,“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請翻譯這句話。
最后,作者交代了活版的去向,請你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這句話意思。
學生答題(約15分鐘)
。▽W生按課文的思路,追憶題目,獨立完成答題。答題用黑色墨水的鋼筆)
學生自改(4分鐘)
用藍色圓珠筆自我修改、補充,可以翻書討論)
學生互改(約8——10分鐘)
(用鉛筆互改,互改時按教師在黑板上畫的符號交換聽記本進行,互改可采用圈圈畫畫,指出沒有完成或有錯誤的問題)
自我完善(2分鐘)
。咳嗽趯W習組內總結:記住了幾題,答對了幾題,同上次比有了什么進步,還存在哪些不足)
第三教時演練課——作文訓練
能力教學目標:學生通過模仿范文寫作實踐,初步學會運用工作程序說明事物的能力,訓練按要求快速組織材料進行書面語言訓練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標:通過思考教師提出的幾個寫作題目,并選擇其一寫作,激發(fā)學生善于發(fā)揮自我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活板》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一、掌握本文的文言實詞、虛詞。
二、能正確翻譯課文。
三、學習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運用程序說明順序,使用簡明、平實、準確的語言說明事物的特色。
四、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認識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掌握本文的文言實詞、虛詞。
2、能正確翻譯課文。
3、說明對象的特點,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
4、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
難點:
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教學步驟
一、導入,由紙棋子組合導入新課
二、板書課題
三、釋題并簡介作者
這篇課文是介紹畢昇活字印刷術的一篇科技說明文,它是有關活字印刷術的最早、最相近的記載。活板,就是活字版。板,同“版。
沈括,字存中,錢塘人,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安⿲W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yī)學、卜算無所不通,均有所論著”。代表作有《夢溪筆談》,共30卷,內容豐富,包括天文、地理、數(shù)學、物理、文藝、歷史等各個方面,是包容多種知識的筆記巨著。其中以大量篇幅總結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詳細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上的卓越貢獻!秹粝P談》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本報這篇課文就是介紹畢昇活字印刷術的一篇科技說明文。
四、自學課文
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識,疏通課文大意。
五、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結合字詞學習指導單音節(jié)詞的翻譯方法(常見的文言句式、實虛詞等)
六、理解課文
1、雕版印刷術早在什么時候就已出現(xiàn)?又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一技術得到推廣應用?最后大規(guī)模應用在什么時候?
討論明確:從“唐人尚未盛為之”一句可知,雕版印刷術早在唐朝時就出現(xiàn)了。從“五代時始印五經”的“始”字可知五代是雕版印刷術開始推廣應用的時間。從“已后典籍皆為板本”中的“皆”字可知,應用的廣泛;“已后”點明普遍應用的時間。
2、本文要說明的對象是“活板”,作者為什么要先介紹雕板印刷術發(fā)明的歷史?
討論明確:在介紹活板之前,先簡述雕版印刷的歷史,既表明活版印刷對于雕版印刷的繼承發(fā)展關系,也為下文重點介紹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術作鋪墊。
3、“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這一句交待了哪些內容?為什么要突出畢昇的身份?
討論明確:交待了活版印刷術發(fā)明的時間、發(fā)明人及身份!安家隆秉c出了發(fā)明人的身份,突出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
4、作者介紹活板印刷術是按什么順序來說明的?根據(jù)課文內容具體說出制版的程序。下列題目,可以用什么說明順序?
《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 《巍巍中山陵》 《風箏為什么能飛上天》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討論明確:作者介紹活板印刷術是按印刷工作程序順序即制版→印刷→拆版的順序來說明的。制版是按制字、設板、排字、煬板、平字的順序說明的。
5、作者介紹活板印刷術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討論明確:打比方,如“薄如錢唇”,“字平如砥”;作比較,如將用木頭刻字與用膠泥刻字進行比較;舉例子,“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列數(shù)字,如“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薄懊孔钟卸嘤
6、課文最后一段交待活板的下落,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討論明確:這一段交待活版的下落。與開頭“布衣畢昇,又為活板”相照應!爸两瘛睆娬{了作者寫作本文的時間,充分證明活版為畢昇所創(chuàng)制是確鑿無疑的。“保藏”說明所得者對活字的精心的收存。
(語言的簡明性,機動處理)
七、合作探究
1、作者介紹活板印刷術緊扣什么特征來說明的?“活”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討論明確:作者介紹活版印刷術緊扣“活”的特征來說明的。這個“活”字體現(xiàn)在活版制作印刷的全過程。如“每字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每字皆有數(shù)印”,字印的數(shù)目是活的;奇字無備,旋刻急用,做法是活的;用完拆版,便于下次重行排版印刷,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字的活用,體現(xiàn)了活版的靈活性。
2、畢昇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在我國及世界科技史上具有怎樣的.地位?
討論明確: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我國唐代就已經開始有了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術到了宋代有了高度發(fā)展。北宋慶歷年間,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比雕版印刷經濟方便。這是我國及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后來,流傳到亞洲和歐洲各國,促進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發(fā)展。馬克思、雨果、培根等都曾給予高度評價,說她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杠桿”、“一切革命的胚胎”、“改變了全世界表面和一切事物狀態(tài)”。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更把她排在食、衣、住、行之后,視為人類生活必需的五大要素之一,并說“人類非此無由進步”;畎逵∷⑿g比西方早了400多年。
3、你能介紹印刷史的發(fā)展歷程嗎?
戰(zhàn)國時期,私人印章——璽
唐代印章和拓碑合流,發(fā)明了雕版印刷,宋代發(fā)明了活字印刷“現(xiàn)代”為印刷術以電子控制為主的自動化控制時期。內容包括電子排版、電子分色、電子雕版,輔以由電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裝訂自動化。
4、現(xiàn)在,計算機技術正日益普及,印刷業(yè)早就有了更新更快的發(fā)展(計算機文字處理系統(tǒng),能隨意設置字號、字體、文字的色彩?這些都是活板印刷術所為能做到的),學習了《活板》,我們有哪些感受和啟迪?
八、布置作業(yè)
。ㄒ唬┮罁(jù)一定方法(理出文脈),熟讀以達到背誦提示:
1、抓住活板的“活”
2、根據(jù)本文所介紹的工作流程以及本文的說明順序
。ǘ┳衷~鞏固作業(yè):
1、給加點字注音。
畢昇( )
以松脂和紙灰之類( )持就火煬之( )以紙?zhí)?)
更互用之()
燔土( )
用訖( )
以手拂之( )
予群從( )
2、解釋加點詞語
盛為之
布衣畢昇
薄如錢唇
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持就火煬之
字平如砥
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畢
第二板已具
素無備者
旋刻之
用訖再火令藥熔極為神速
不若燔土
殊不沾污
予群從
3、翻譯句子
1.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2.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3.持就火煬之。
4.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5.不用,則以紙?zhí)宽崬橐惶,木格貯之。
6.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ㄈ┮浴霸鯓又箫垺睘轭},用簡明的文字,寫一篇介紹工作程序的小作文。
板書設計:
活板
說明對象——說明順序——特點
。üぷ髁鞒蹋⿻r間順序制字
制版
排版
字印活
排版活
活
印數(shù)活
檢字活
做法活
《活板》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掌握文言文實詞的含義,會認讀課文,讀準句詞。
。ǘ┻^程與方法
體會文章的結構形式,理解說明語言的簡明、生動,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民間藝術的神奇
教學重點:疏通全文
教學難點:
1、課文第二段的分析。
2、本文的寫作手法。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紙、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它們都是由中國相繼傳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其中,畢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畢昇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印刷術的先河。本文就是介紹畢昇活字印刷術的一篇科技說明文。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了解作者作品
1、作者簡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國古代著名科學家,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譽之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幼時嗜好醫(yī)學,33歲中進士。政治上比較進步,是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歲拜翰林學士,55歲時王安石變法失敗,便退居江蘇潤州(今鎮(zhèn)江市)附近,建夢溪園,寫成《夢溪筆談》一書,享年65歲。
2、作品簡介
《夢溪筆談》是筆記文學體裁的綜合性論著。全書包括《補筆談》、《續(xù)筆談》共30卷,計609篇。其內容廣博,天文、歷法、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地質、醫(yī)學、軍事、歷史、文學、哲學、等幾乎無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學為主。它總結了古代,特別是宋代自然科學領域的光輝成就,記錄和贊揚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闡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學方面的見解,是我國和世界科技發(fā)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獻,受到國內外廣泛重視和高度評價。被稱為“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
四、疏通文意
1、讀準字音
和(huò) 煬(yáng) 更(gēng)互
燔(fán)土 訖(qì) 予群眾(zòng)
2、認真聽課文朗讀錄音(播放《活板》音頻)。
3、自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停頓正確。
。ìF(xiàn)場老師組織學生朗讀課文)
4、翻譯課文
。ìF(xiàn)場老師組織學生自己翻譯,并釋疑解難)
5、概括段落大意
、儆煤喴恼Z言概括每段大意;
、跒榈诙蝿澐謱哟尾⒏爬總層次的大意。
。ìF(xiàn)場老師組織學生看書,完成學習任務,時間5分鐘)
討論后明確:
第一段:介紹我國雕版印刷發(fā)展的情況。
第二段:具體說明活版印刷的發(fā)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第一層:活版發(fā)明的'時間和發(fā)明人。
第二層:活版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與排版、制版兩項。
第三層: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
第四層:活版的印刷使用方法及應注意的事項。
第三段:交代活版的下落。
6、歸納全文內容
請同學們在概括段意的基礎上,用一句話來歸納全文的內容。
。ìF(xiàn)場老師組織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文章重點介紹了由畢昇發(fā)明的活版的制作和使用流程及顯著效果。
五、合作探究:
本文著重采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
明確:全文采用了時間順序;主體部分采用了程序順序:刻字——排版——印刷——拆版。
六、課堂復習整理(指導學生自主完成)
七、布置作業(yè):
1、反復朗讀課文,并完成課后練習三。
2、熟讀課文第二段,口述活版的制作過程。
第二課時
一、課堂導入:
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已基本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jié)課重點分析課文第二段以及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二、復習回顧、溫故知新:
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活字印刷術的過程嗎?
三、研讀文本、討論交流:
1、為什么要先介紹“雕板印刷”?
討論后明確:既表明活版印刷對于雕版印刷的繼承發(fā)展關系,也為下文重點介紹活板印刷作鋪墊。
2、找出制作活板過程中的動詞。
3、怎樣用活板印刷?
討論后明確:制字——設板——排字——煬板——平字——印刷
4、有重復的字怎么辦?
討論后明確: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5、如何貯字?
討論后明確: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
6、有生僻字怎么辦?
討論后明確: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
7、為什么用膠泥做原料?
討論后明確:一是刻起來方便;二是膠泥經火燒后變得堅固,可多次使用;三是拆板方便。(不用木料原因(1)木頭遇水容易變形(2)容易和藥物粘連)
8、尾段有何作用?
討論后明確:結構上:與上文“慶歷……又為活板”照應;內容上:更加突出畢昇創(chuàng)造活版印刷的真實性,令人可信。
四、釋疑探究:
1、提問:寫好說明文的關鍵是什么?
抓住事物特點加以說明。
2、思考:本文說明對象是什么?說明對象的特征是什么?說說活板的“活”體現(xiàn)在哪里?
明確:
對象:活板
特征:活
體現(xiàn):刻字是活的;排板是活的;印刷方法是活的;字印數(shù)目是活的;做法是活的;拆
版是活的。
3、說明的語言簡潔、平實、準確,形容適度?焖贋g覽,試找出文中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明確:
、倥e例子:每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之內有重復者。
、诹袛(shù)字:數(shù)百千本,二十余印……
③作比較:
A.“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殊不沾污”,通過比較指出木料的缺點“沾水則高下不平”,明確了不用木料而是用膠泥的原因。
B.“若止印三二本……則極為神速”,這句話是針對雕版而言,準確說明了活板“印速快”的優(yōu)點。
、艽虮确剑骸氨∪珏X唇”、“則字平如砥”。
作用:使人們對膠泥字模的形狀、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個具體的認識,使說明更準確形象。
五、拓展延伸:
除了四大發(fā)明,你還知道我國哪些發(fā)明居世界首位?
示例:張衡發(fā)明地動儀;公元八世紀中國人發(fā)明了紙幣;公元九世紀中國人發(fā)明了撲克牌……
六、課堂總結:
本文介紹了宋代發(fā)明家畢昇創(chuàng)造的活板印刷術,反映了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和勞動人民高度的聰明才智和卓越的創(chuàng)造精神。啟發(fā)我們:中華民族有光輝的歷史,也必將有更燦爛的未來。
七、課堂整理復習(指導學生自主完成)
八、課后練習:
1、假如你是博物館活字印刷展廳的講解員,你最想為參觀者介紹“活板”的哪一個特點,會怎樣介紹呢?請寫150字左右的小文章。
2、完成課后練習及《伴你學》同步練習。
《活板》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文言文實詞的含義,會認讀課文,讀準句詞;
2、過程與方法:體會文章的結構形式,理解說明語言的簡明、生動,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民間藝術的神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由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導入,引導學生感受我國古代人民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和智慧。(配以圖片)
二、簡介作者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yī)藥、卜算無所不通,均有所論著”(《宋史·沈括傳》)。代表作為《夢溪筆談》,共30卷,詳細記載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上的卓越貢獻,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
三、了解活板印刷
1、看資料片
2、在《辭海》中,對“印刷術”是這樣介紹的:
我國是最早發(fā)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稱“刻板印刷術”。刻板印刷在我國唐代已開始盛行,并先后傳至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影響到非洲和歐洲。宋代慶歷年間(1041—1048),畢昇首創(chuàng)泥活字板,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之后,又陸續(xù)出現(xiàn)用木、錫、銅和鉛等金屬制成活字板印刷書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鉛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為現(xiàn)代金屬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
可見,畢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畢昇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印刷術的先河。
四、聽范讀,練誦讀(聽范讀)
(1)已后典籍/皆為板本(2)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3)持/就火煬之(4)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數(shù)。6)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7)有奇字/素無備者(8)沾水/則高下不平
。9)用訖/再火令藥熔(10)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五、疏通語義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書下注釋,借助工具書將文章譯成白話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譯。
六、分析課文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點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語言標志將本段分為三層。并結合課件歸納活版印刷的'步驟。(詳見課件)
3、設計思考題,加深對內容的進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發(fā)展情況。
第二段:
第一層——介紹活板發(fā)明的時間,發(fā)明時間,發(fā)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ㄓ郑汉魬舷挛模f明活板是在印刷術上繼刻板之后的“又”一大發(fā)明)
第二層——介紹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總領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層——介紹活字印刷的有關事項。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七、整理文章結構(見課件)
八、探究與思考
。ㄒ唬盎畎濉钡摹盎睢弊煮w現(xiàn)在哪里?
。ǘ┍疚氖前词裁凑f明順序來說明的?
九、課外擴展
中國印刷術的發(fā)明與發(fā)展,按其在工藝技術發(fā)展上的階段性,可劃分為源頭、古代、近代、現(xiàn)代四個歷史時期。其中:
“源頭”為印刷術的準備時期。內容包括印刷術的萌芽、雛形和成熟;織物、筆、墨、紙等印刷材料之具備;文字的產生、發(fā)展和規(guī)范。時間上從約公元前二十六世紀到公元六世紀末的隋朝,時跨三千余年。我們稱其為“源頭期”。
“古代”為印刷術的手工操作時期。內容包括中國傳統(tǒng)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應用和發(fā)展。時間上處在公元六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清朝,時跨一千二百余年。我們稱其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術的機械操作時期。內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術的傳入和發(fā)展。時間上恰處中國近代前后,大約在公元十九世紀初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們稱其為“近代期”。
“現(xiàn)代”為印刷術以電子控制為主的自動化控制時期。內容包括電子排版、電子分色、電子雕版,輔以由電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裝訂自動化。時間上起于本世紀七十年代,現(xiàn)仍在蓬勃發(fā)展中。我們稱其為“現(xiàn)代期”。
十、布置作業(yè)
1、將重點詞語整理出來。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詞多義:為、印、火、以、就
2、查資料,寫一篇介紹造紙術的說明文。
《活板》教學設計 7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按照工作程序依次說明事物的方法;
二、掌握課文中一些文言詞語的近義詞;
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重點:目的一。
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說明事物的順序。
教學關鍵:同難點。
教學方法:采用引導學生用“閱讀提示”充分自讀及討論點撥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時數(shù):一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借助注釋運用“閱讀提示”自讀課文。
三、引導討論:
1、討論第一段,重點了解活板印刷是從木制印刷發(fā)展而來的。
小結第一段,交代活板印刷的前身——木制印刷術及發(fā)展。
2、討論第二段重點了解活板印刷出現(xiàn)的年代及其發(fā)明者的姓名、身份。接著從三個方面介紹活板印刷技術。
1)制字印、排版技術,及活板制作技術,先介紹制字印、再介紹排版。
2)指出活板印刷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
3)說明字印不用木制而用燔土的原因。
3、討論第三段時著重領會這一段交代了活字的下落,表達了作者對我國古代的燦爛文化技術的珍愛之情。
4、討論本文寫作上的.特點:
1)圍繞“活”字說明,作者從制作字印,排版印刷技術等方面作了重點的說明;而對于“活”的特點無關或關系不甚密切的內容則一字不寫。
2)按工作程序依次說明,條理清晰,一目了然。
四、練習:
1、完成書后練習一、二、三。
2、參觀附近工廠、學習用“按工作程序依次說明”的寫法寫一篇600字左右的參觀記。
作文訓練
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教學目的:
通過本次訓練,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說明文的順序:從說明的目的出發(fā)和對象出發(fā),或用時間順序或用空間順序或用程序順序,或用邏輯順序,或用以一種順序為主,兼用其它順序。
教學方法:
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以本單元的課文為范例。
作文提示:
針以課文提供的“參考題目”,引導學生認真審題,說出不用的說明順序。
。1)《我喜愛的一座建筑》
明確:空間順序;如果把某一座建筑與史實結合起來介紹,也可采用“時間順序”與“空間順序”相結合的說明順序。
。2)《——發(fā)展小史》
明確:填上具體要說明的事物,如火柴、郵票、錢幣等,時間順序。
《活板》教學設計 8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按照工作程序依次說明事物的方法;
二、掌握課文中一些文言詞語的近義詞;
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重點:
目的一
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說明事物的順序
教學關鍵:
同難點
教學方法:
采用引導學生用“閱讀提示”充分自讀及討論點撥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時數(shù):
一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借助注釋運用“閱讀提示”自讀課文。
三、引導討論:
1、討論第一段,重點了解活板印刷是從木制印刷發(fā)展而來的。
小結第一段,交代活板印刷的前身——木制印刷術及發(fā)展。
2、討論第二段重點了解活板印刷出現(xiàn)的年代及其發(fā)明者的姓名、身份。接著從三個方面介紹活板印刷技術。
1)制字印、排版技術,及活板制作技術,先介紹制字印、再介紹排版。
2)指出活板印刷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
3)說明字印不用木制而用燔土的'原因。
3、討論第三段時著重領會這一段交代了活字的下落,表達了作者對我國古代的燦爛文化技術的珍愛之情。
4、討論本文寫作上的特點:
1)圍繞“活”字說明,作者從制作字印,排版印刷技術等方面作了重點的說明;而對于“活”的特點無關或關系不甚密切的內容則一字不寫。
2)按工作程序依次說明,條理清晰,一目了然。
四、練習:
1、完成書后練習一、二、三。
2、參觀附近工廠、學習用“按工作程序依次說明”的寫法寫一篇600字左右的參觀記。
《活板》教學設計 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本文,了解作者及《夢溪筆談》;了解時間(工作程序)、邏輯相結合的說明順序;掌握“帖、旋、砥、就……”等字的含義及“火、為、帖”等字的不同用法。
2、能力教學目標:學生在掌握文言字詞含義及用法的基礎上,初步學會結合注釋翻譯文言語句;通過口述活版的制作過程,畫簡要的工作流程圖,從而能指出課文的說明順序。
3、思想教學目標:學生在了解活版“活”的特點和它在印刷史上的劃時代意義中,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熱愛科學、開拓創(chuàng)新的熱情。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疏通文言語句;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文言詞語;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
四、教具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投影儀、投影片
3、鉛字打印機的字模、字框
五、教學方法
能力型教學模式(省級教改課題)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以簡短的導語提示課文知識重點,凝聚同學們的注意力)
利用教具字模、字框引出“活字印刷”的話題,然后導入新課:同學們,我手上這一個個的是鉛字打印機上的字模,如“是”“我”“國”“中”“人”,一字一印,我按照句子排列:如“我是中國人……”,把整篇文章的字模,放于字框中,固定,壓平,就可以反復印刷了,印完之后這些字模拆下來可以反復使用。這可以說就是“活字印刷”的雛形。你知道印刷技術在哪個國家的什么時代發(fā)明的?(學生參與回答)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訴大家,這“活字印刷”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畢升發(fā)明的,比德國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年,這是多么偉大的創(chuàng)舉啊!今天我們有幸在語文中學習《活板》一文(板書課題),了解活字印刷在當時的`制作、印刷情況。
2、教師報導讀題
(教師按課文重點歸納出五六個知識點,化解為若干個問題,拋磚引玉,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掌握課文的經絡重點。報導讀題時,要求學生不看書,不作記錄,靜聽默記)
a、對照注釋閱讀課文,用圈點勾畫法疏通詞句,做到能口譯全文。
b、在原文中找出練習三及投影片上的字,理解其不同含義及用法。(投影片1)
請你根椐說明內容,畫出簡要的工作流程圖。然后說說第二段在具體介紹活版時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介紹的,
c、按這樣的順序說明有什么好處?
d、文中用到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
e、學習了這篇課文后,結合你現(xiàn)有的歷史知識,談談對你有什么啟示?
3、聽課文錄音
(學生聽課文錄音初步感受課文,明確一些字詞的讀音,并思考導讀題)
默讀課文,做書間筆記
(學生用鉛筆在課文中圈點勾畫,作批注)
a、快速在每個自然節(jié)前,依次編上節(jié)碼,例:1、2、3……
b、給生字、生詞注音釋義(文言文還應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的理解)。
c、用( )括出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的句子。
《活板》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實詞,翻譯全文。
2.了解時間(工作程序)、邏輯相結合的說明順序。教學重難點
疏通文言語句;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卡片等。設計思路
教學本文要先讓學生自學,找出生僻字請老師幫助解決。疏通文意,文章內容的理解可以通過設計巧妙的題目引導完成。在疏通文言語句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安排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中國的“四大發(fā)明”是什么?(對,這“活字印刷”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畢升發(fā)明的,比德國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多年,這是多么偉大的創(chuàng)舉啊!)今天,我們有幸在語文課本中學習《活板》一文,(板書課題。)了解活字印刷在當時的制作、印刷情況。
2.簡介作者。(出示課件或小黑板l。)
沈括,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
要求:記住作者。
二、自主學習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難理解的字詞,小組討論并解決。
2.試舉例說明本文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說明的。
3.文章的.題目是“活板”,為什么開頭卻寫雕板?
4.本文的題眼是一個“活”字,通篇是怎樣圍繞這個“活”字作文章的?
5.本文結尾寫活字的下落時,為什么不詳細說明怎樣得到活字而要一筆帶過?
6.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四、反饋交流
1.解釋下列詞語。(出示課件或小黑板3)
板:(通“版”。)為:(做,使用。)已:(通“似”。)布衣:(平民。)又為活板:(做,引申為“發(fā)明,創(chuàng)造”。)火燒令堅:(用火,名作狀。)和:(混合,拌和。)持就火煬之:(接近,靠攏。)極為神速(快,迅速。)第二板已具(準備好,齊備。)更互用之:(交替,輪換。)瞬息可就(完成。)以紙?zhí)?貼上標簽,動詞。)每韻為一帖(標簽,類,名詞。)奇字:(冷僻。)旋刻之:(隨即,馬上。)用訖再火令藥熔:(用火烤,動詞。)從:(弟侄輩。)’為……所:(被動用法。)
讓一位同學解釋,如有錯誤讓其他同學糾正。
要求:記住重點字詞。
2.試舉例說明本文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說明的?
明確:(我認為這篇文言說明文,總體上是按時間順序說明的。)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活版發(fā)咀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時間和使用情況。第二部分(第2段):點明活版發(fā)明時間。第三部分(第3段):交代活版下落。主體部分在具體介紹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時是綜合運用時間順序(工作程序。)和邏輯順序說明的;介紹活版的制作。(用膠泥刻字……則字平如砥)是用時間順序(工作程序。)說明的;介紹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膠泥刻字的好處等是按邏輯順序說明的。
作者在介紹活版印刷術時,緊扣一個“活”字,綜合運用了時間順序、邏輯順序來說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規(guī)律,體現(xiàn)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靈活高效的特點,科學而有條理。
3.文章的題目是“活板”,為什么開頭卻寫雕板?
明確:(因為寫雕板是為說明雕板的不便,以便進而說明活板“神速”。)
4·本文的題眼是一個“活”字,通篇是怎樣圍繞這個“活”字作文章的?
明確:(本文的主要特征在于一個“活”字。膠泥刻字,每字為一印是“活”:設一鐵板,密布字印是“活”;藥熔后,用平板在上面按一下,使字平如砥,是活;做二鐵板。交互使用,是活;常用字多備,是活;用后用木格貯之,是活!@就把活字板的靈活性、優(yōu)越性和雕板作了形象的、生動的比較,突出“活’’的特點,表現(xiàn)了活板技術的先進性。)
5·本文結尾寫活字的下落時,為什么不詳細說明怎樣得到活字而要一筆帶過?
明確:(因為這不是本文所要說明的內容。)五、梳理鞏固
學生討論沒解決的問題,并談談收獲。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就應給予肯定。)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可在課堂上進行,如沒有時間可不必進行。)
做《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二部分。七、布置作業(yè)
做《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
板書設計
活板
沈括
一、雕板印刷的發(fā)展情況。
二、活板的發(fā)明制作作用功效
刻字常用字
制字活再用字
排版生僻字
三、活板的下落。
《活板》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的
1.了解“活板印刷”中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培養(yǎng)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
2.培養(yǎng)認真閱讀注解的習慣,借助注解讀懂課文,掌握幾個實詞的義項和用法(限于課文涉及到的)
3.掌握按事物操作程序說明事物的順序(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即掌握程序順序)
4.指導程序說明的寫作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簡介沈括和他的《夢溪筆談》
2.疏通文字并掌握印、火、以、就、為等實詞、虛詞在課文中的用法,完成練習三
3.了解活板印刷的特征,完成練習
教學內容、步驟方法
一、導入新課并簡介沈括和(夢溪筆談)。
指南針、火藥、造紙和活字印刷是我國古代的四在發(fā)明,這都值得我們自豪的;畎逵∷⒌陌l(fā)明者是北宋的平民畢昇,記述下他發(fā)明的活字印刷的書是沈括寫的《夢溪笑談》。
關于沈括,請大家讀“閱讀提示”中的有關部分。再補充一點:他是主張變法的,在宋朝王安石變法時,曾做官,積極推行新法。王安石變法失敗,他也受到打擊排斥。晚年定居在潤州(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的夢溪園。所以他給自己在這里寫的書命名為《夢溪筆談》。
關于《夢溪筆談》,請大家讀注解①中的有關部分,這是一部有關歷史文藝科學等各種知識的筆記。涉及的面相當廣。“筆談”可以寬泛地理解為一種文章體裁,每篇都不長,敘事、說明、議論都比較自由。請大家再讀“閱讀提示”中有關《夢溪筆談》中有關“自然科學部分”內容的介紹:“總結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科學技術的成就!比缢谶@部書的一篇文章內,記敘了我國陜西富縣出產石油的情況!笆瘺]”這個詞,就是沈括最早使用的。這是一部非常有科學價值的書,我們應該有所了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有關“活板”情況的文章。
二、朗讀課文。
學生朗讀時隨時糾正錯誤讀音。如讀音都正確,應予肯定。并強調指出下列讀音:“皆為(wéi)板本,又為(wéi)活板,。╞áo)如錢唇,松脂(zhī)、蠟和(huò)紙灰之類冒之,則以一鐵范置(zhì)鐵板上,持就火煬(yáng)之,字平如砥(dǐ),更(gēng)互用之,木格貯(zhù)之,有奇(pí)字素無務者,兼與藥相粘(zhān),不若燔(fán)土,用訖(qì)再火令藥熔,以手拂(fú)之,其印為(wéi)予群從(zòng)所得!
三、疏通文字,細讀注解,讀懂課文。
。ǹ勺寣W生在看注解的基礎上譯出全文,教師在難點處予以點撥,為了不分散學生注意力,疏通文字時,不必過多涉及內容和層次的分析。)
“活板”的“板”通“版”。通假字是文言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本課中涉及的'通假字還有“已后典籍皆為板本”的“已”,通“以”,“已”和“后”連用,表示時間。“若止印三二本”的“止”,通“只”。(通假字知識不必過多涉及,講清本課中出現(xiàn)的通假字即可。)
“為”字的用法相當靈活,基本義是“做”,要結合具體語言環(huán)境靈活翻譯。唐人尚未盛為(做)之,已后典籍皆為(是)板本,又為(創(chuàng)造)活板,每字為(做成)一印,滿鐵范為(作為、當作)一板,未為(認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加強語氣)神速,不以木為(刻)之者,其印為(與“所”字合用或單用,表示被動,“為”在這里雖是介詞,但要讀成wéi)予群從所得。
其他“印、火、以、就”等詞的用法均見練習三。“印”字有動詞(例“五代時始印五經”)和名詞(例“其印自落”)兩種用法,學生能結合語言環(huán)境知道正確的解釋就行了,不必過多講語法知識。
在疏通文字正確翻譯課文后,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三。
四、指導學生了解活板印刷的特征在于“活”,完成練習一。
在完成練習一時,教師強調指出“活板”印刷在于“活”的特征有如下表現(xiàn):
1、字是活的(“每字為一印”)
2、排板是活的(“密布字印”)
3、字犯數(shù)目活的(“每字皆有數(shù)印”)
4、作法是活的(“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正因其靈活,所心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促進了人類文化的發(fā)展。我國勞動人民的貢獻可謂大矣,真值得我們自豪!
五、小結,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復習講過的內容
2.試作練習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掌握程序順序,完成練習二
2.指導程序說明文的寫作,完成練習四
教學內容、步驟和方法
一、檢查朗讀。
要求讀音正確,句逗處停頓恰當。
二、掌握程序說明順序。
。ㄏ茸屚瑢W討論練習二答案。逐項核對,答案參看教參。然后教師小結,著重講清以下幾點。)
1.程序說明文是說明文類別中的一種。人們一般按說明對象的內容,把說明文分為實物說明文、程序說明文、事理說明文三類。當然,這三類還是絕對的,實物說明文中也可以有其他方面的內容,程序說明文中往往也講事理,事理說明文中也不排除對事物特征的說明。
程序說明文的重點是說明做事的程序。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大的實用性。比如要制作什么東西,如制作半導體收音機、葉脈書簽、炒菜、煮米飯,進行化學實驗、物理實驗、解剖生物等等,都有個先后順序問題。再如,家里買了照相機或其他電器,都有個操作過程先后問題。又如,工地的施工,也有個施工的程序問題?傊,從日常生活到學習、實驗、生產,常常遇到做事的先后順序的安排,因此掌握程序說明的知識,具備讀、寫程序說明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程序說明文安排順序的特點是程序順序。程序順序是時間順序中的一種。它的特點是有嚴格的先后步驟,前一步驟是后一步驟的前提,后一步驟要建立在前一步驟的基礎之上。這種事物本身的先后步驟,決定了程序說明的順序。比如《活板》一文介紹了活板印刷的方法。從大方面來說,分為兩在步驟:制板和印刷。制板這一步驟中,又分為制備活字和排板兩個步驟。制備活字和排板中又分為若干小的步驟。不制備活字,無法排板,制備活字,是排板產前提,排板建立在制備活字的基礎之上的。不排好板,不能印刷,排板是印刷的前提,印刷是建立在排板的基礎之上的。這一做事的步驟本身,就決定了文章說明的順序。如果打亂這個順序說明,勢必造成條理混亂,使讀者抓不住要領。
3.按照做事的程序來寫,還要適當交代為什么這樣做和有關問題,一點不交代,會使讀者對做法產生懷疑,缺乏說服力;交代過多,又會喧賓奪主!痘畎濉芬晃,就很好地注意了適當?shù)慕淮。如為什么不用“木頭”刻活字呢?“木頭”不是更堅固嗎?文中指出“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不若燔土,……”當然,后來科學發(fā)展了,人們又發(fā)明了鉛字。但最初為什么“用膠泥刻字”的道理文章交代得清清楚楚。又如,活字那么多,怎么保存(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怎么辦(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等等,文中都有適當交代。
此外,文章對板印書籍的歷史,畢昇發(fā)明的活字的下落也有簡明清楚的交代(首尾兩段)。
三、將讀寫結合起來,指導做練習四。
先找出練習四所給短文的順序混亂之處,然后調序。將原文各段標上序號。調整后的段序號碼為:①---③---④---⑦---②---⑤---⑥
四、將讀寫進一步結合起來,指導寫作程序說明文。
上面,已講過讀寫程序說明文的重要性寫作程序說明文要注意交代的有關問題,F(xiàn)在,我們試著也寫一篇程序說明文。
文章昌寫給別人看的,所以寫之前,要道德明確讀者對象和寫作目的。我們寫這篇作文,是要給同齡人(也是初中一、二年級的學生)看的,把你做好某件事的過程(還是記敘文)寫下來,教給同齡人也會做這件事。
參考題目是“作文訓練”中的第3題(介紹——小制作)和第6題(菜,我是怎么做的)。如能結合你的特長和愛好寫,也可以。如你喜歡篆刻,有這方面的實踐和體會,就寫“教你篆刻”,如你喜歡集郵,就寫這方面的程序說明。
這次作文的重點是合理安排程序。當然,也要注意使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語言要準確,行款格式合于要求等等。
需要補充說明的有以下幾點:
。1)文字不要求很長,五六百字能說清楚的,就不要拉成七八百字。
(2)嚴格按照做事的先后步驟寫,需要有適當交代的地方(如為什么要這樣做),可適當交代,要為讀者著想。
。3)形式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分條列項地寫,一種是不分條列項而直接加以說明。
【《活板》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活板教學設計04-21
《活板》教學反思優(yōu)秀10-27
《蹺蹺板》教學設計03-08
《蹺蹺板》的教學設計03-24
七巧板教學設計05-07
《蹺蹺板》教學設計9篇03-08
《蹺蹺板》教學設計11篇05-26
《蹺蹺板》教學設計10篇05-04
《蹺蹺板》教學反思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