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可能性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可能性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運用有序搭配列舉出事件發(fā)生的所有可能的結果。
2、會判斷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體驗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
過程與方法:經歷事件可能性結果的探究分析過程,體驗列舉分析問題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游戲的公平性,培養(yǎng)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促進學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學重難點:會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引出新知。
1、出示單元主題圖:回顧擊鼓傳花游戲中的公平性。
說明:要判斷游戲是否公平,關鍵是看男女生獲得表演節(jié)目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導入新課,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出示圖,提出問題:
(1)圖中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戲呢?(跳房子)
(2)他們用什么游戲來決定誰先跳?(玩石頭、剪子、布)
2、通過游戲方式理解游戲規(guī)則。
兩名學生玩“剪子、石頭、布”的游戲感受這種游戲的多種情形。
3、判斷游戲是否公平:
。1)你認為用“石頭、剪子、布”決定誰先跳公平嗎?
。2)怎樣判斷這個游戲是否公平呢?
。3)在例2的'學習中,我們看圖就能發(fā)現(xiàn)男、女生表演節(jié)目的可能性是十八分之九,那在這幅圖中你能直接看出他們獲勝的可能性嗎?
4、自主探究,驗證規(guī)則公平性。
。1)小組討論:一共有多少種可能的結果?
討論之后,完成表格。
。2)匯報交流。
你羅列出了幾種可能的結果?(多生匯報)
哪9種?
指名匯報。(根據(jù)學生填表情況匯報交流)
預設:
A無序排列的所有可能的結果
B有序排列出所有可能的結果
結合課堂生成,靈活處理。
。3)說明:像這樣有序思考,能很快列舉出所有可能的結果,并能做到既不重復、不遺漏。
。4)觀察表格,一共有多少種可能的結果?小麗獲勝的結果是幾種?小麗獲勝的可能性是多少?小強呢?這個游戲規(guī)則公平嗎?
5、對比例2與例3,今天學習的可能性與例2有什么不同?
小結判斷游戲公平性的方法和步驟。
三、應用、拓展。
1、教材第103頁“做一做”
。1)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解答,交流、訂正。
預設:
1、列舉法
2、直覺判斷。
2、拓展:練習二十二第1題。
四、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可能性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推想和對熟悉事物的討論,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用合適的語言對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和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3了解可以用數(shù)學語言描述某些生活現(xiàn)象,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合適的語言對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和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教學準備:紙鶴、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出示兩盒紙鶴)看到這些紙鶴覺得熟悉嗎?
生:熟悉,都是我們自己折的。
。ㄒ詫W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是的,同學們在手工課上折了這么多精美的紙鶴,證明你們都是心靈手巧的孩子,你們很棒!那么老師相信今天這節(jié)數(shù)學課你們表現(xiàn)也會很棒,有沒有信心?
。◣椭鷮W生建立自信,為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奠定基礎。)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盒紙鶴,看每盒有什么特點?
生:1號盒子里全是紅紙鶴,2號盒子里既有紅紙鶴又有黃紙鶴。
。ㄅ囵B(yǎng)觀察能力。)
師:你們喜歡什么顏色的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喜歡紅色紙鶴的人很多,老師也喜歡紅色的。因為紅旗是紅色的,紅領巾也是紅色的,紅色象征著熱情,我們對待生活就應該具有火一樣的熱情。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二、體驗與感悟
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在哪個盒子中一定能摸出紅紙鶴,在哪個盒子中不一定能摸出紅紙鶴?為什么?(出示課件)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猜一猜結果,要說清為什么?(要求每個同學都發(fā)言,并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將課件中的“哪個”改成“1號盒”和“2號盒”,把“?”改成“。”
課件演示“一定”、“不一定”
學生:
1、小組合作討論。
2、交流猜的結果及猜想的理由,重點討論“為什么”。
3、親自摸一摸,驗證自己的猜想。
3、親自摸一摸,驗證自己的猜想。
同時學會用“一定”、“不一定”描述摸紙鶴的結果。
4、將全班同學摸紙鶴的結果統(tǒng)計在統(tǒng)計表中。
5、觀察統(tǒng)計表,再次肯定猜想結果。
(培養(yǎng)合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師:在剛才的活動中我們學會了用哪兩個詞來描述摸紙鶴的結果?
生:一定、不一定。
(掌握“猜想—驗證”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下面就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用“一定”或“不一定”描述下面的事件。
課件演示教材第30頁的內容:
1、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
2、扔一枚硬幣,背面朝上。
3、后天本地有雨。
4、地球每天都在轉動。
你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用上“一定”或“不一定”來說一說身邊的事嗎?
。▽W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說一說”
1、在生活中有哪些現(xiàn)象是可能發(fā)生的,哪些現(xiàn)象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ㄕn件演示教材第31頁的情景)
學生:(1)思考女兒與媽媽的年齡大小、身材高矮等方面的問題。
。2)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現(xiàn)象是確定的,哪些現(xiàn)象是不確定的。
。ㄔ谏钪袑W數(shù)學。)
2、判斷下面現(xiàn)象哪些是可能發(fā)生的,哪些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ㄕn件出示教材第31頁的內容)
1)太陽從西邊生起。
2)每天都有地區(qū)下雨。
3)小樹一年長高一米。
4)亮亮一年長高一米。
總結: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問題討論”
(1)獨立判斷。
。2)全班交流。重點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鞏固所學知識)
三、知識拓展
1、 指名讀一讀。
2、 討論“為什么叫爆出了冷門”
總結:出乎人們意料的事件發(fā)生就叫“爆冷門”。
四、小結
說一說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摸一摸、猜一猜、說一說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初步體驗現(xiàn)實世界中存在著確定與不確定的'現(xiàn)象。
縱觀整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數(shù)學知識生活化。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學設計中,不僅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了學生喜愛的游戲情境導入新課,游戲活動結果淺而易見,便于學生回答問題,還捕捉了大量的“生活現(xiàn)象”,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2、課堂教學活動化。
“ 以活動為中心”是大教育家杜威的“三個中心論”思想體系之一,也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以活動貫穿始終,教師真正實現(xiàn)了角色的轉換。課堂上使學生在活動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斷體驗與判斷事件發(fā)生的確定與不確定性。同時,又讓學生將活動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及時抽象概括出來,上升為數(shù)學知識,體現(xiàn)了學生的“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學生學習自主化。
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本質特征。這節(jié)課的設計著眼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導”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都是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學生學得生動而充滿活力,主動而富有個性。
盡管本節(jié)課比較成功,但由于缺乏教學經驗還是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說,在提出每個問題后應該多指名學生問一些為什么,又比如在一次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后教師沒有及時總結出最關鍵的原因是什么,再比如說沒有總結出“一定”、“不可能”用來描述確定事件或現(xiàn)象,而“可能”用來描述不確定事件或現(xiàn)象等等。
“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講求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蔽医窈蟮呐Ψ较蚴窃谡n堂中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讓小組合作,讓多媒體教學手段真正的用到實處,讓課堂樸實而不沉悶,活潑而不浮華。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思考,希望各位老師能夠多多地提出寶貴意見。讓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少走彎路,不斷的提升自己。
可能性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新課程標準》在小學第一學段安排的“概率”學習內容主要有:初步體會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對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進行簡單的實驗。本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的第一課時。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在二年級上冊已經對某些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有所認識,本節(jié)課進一步學習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對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語言進行描述,是為下一學段學習概率知識打下基礎。
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大小是由事件的各種因素決定的。同樣摸球,如果某種顏色的球數(shù)量多一些,那么摸出這一顏色的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對于這些道理,既不能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也不能在活動中刻意去追求,一定要引導學生在自己的活動過程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本目標實施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活動,逐步讓學生悟出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實踐—驗證”的摸球游戲,讓學生經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動交流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三、教學重難點
感受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法學法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抽象邏輯思維初步形成的階段,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直觀演示或游戲切入較容易被他們所接受;谝陨侠斫,我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以學生發(fā)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chuàng)新為宗旨,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五、教學設計
本堂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猜想——驗證——推理——運用”。首先,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親自參與“猜想——驗證——推理”這一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感知可能性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再通過運用這一環(huán)節(jié)將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猜測
一開課,通過“師猜生摸”的摸球游戲,很容易就達到師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玩中教會學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來表述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這一活動喚起了學生對舊知的記憶,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
2、組織活動,驗證猜測
學生進行了猜測,但猜測的對不對呢、實驗是的老師,這個謎底還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來揭曉。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在親歷、體驗的過程中感悟、體會到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學習的形式既能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又能展示個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使他們體會與他人交流的快樂,同時促進學生個人的完善與發(fā)展。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這種共同研討的學習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科學研究態(tài)度。
3、實驗分析,大膽推理
善于觀察、分析是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目標,學生對自己的實驗最有發(fā)言權,所以我首先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到實物展示臺前向全班同學說說,在實驗中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結論。而我則從旁協(xié)助他們引導他們,幫助學生理解: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4、綜合運用,服務生活
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學習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有用的數(shù)學。可能性問題在兒童的生活中接觸還是比較多的。從轉盤游戲到搖獎設計,讓學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驗可能性。這樣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自己做主,學生有了更寬廣的思維空間,個性化思維將得到充分展現(xiàn)。
可能性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第95頁、96頁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
結合具體的問題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簡單描述事件發(fā)生結果。
過程與方法
創(chuàng)設拋硬幣、摸白球及機智問答的情況,讓學生親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不之分。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積極參與、勇于交流的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猜想、分析、判斷、推理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懂得數(shù)學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中,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活動情景中體驗生活中的確定現(xiàn)象和不確定現(xiàn)象。
教學難點:
能用比較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對確定現(xiàn)象和不確定現(xiàn)象進行分析描述。
教具準備:
硬幣、若干個紅白顏色的'乒乓球、兩個黑色袋子
教學過程:
一、回顧鋪墊,游戲引入
1、師與生玩“剪刀石頭布”的游戲
2、導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在游戲中來研究事情發(fā)生可能性的情況。(板書:可能性———不確定性)
二、學標展示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要學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簡單描述事件發(fā)生結果。
三、活動體驗,探究新知
1、拋硬幣活動(研究不確定現(xiàn)象)
a、猜測:硬幣落地后是正面還是反面向上?
b、學生分組進行拋硬幣活動,觀察并記錄。
c、小組匯報拋硬幣的結果。
d、引導學生用規(guī)范的語言描述并小結:我們把像這樣的,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不止一種,而使用人們事先不能確定的現(xiàn)象叫做“不確定現(xiàn)象”。
e、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游戲活動具有不確定性的結果,并描述一下。
2、摸球比賽(研究確定現(xiàn)象)
a、指名兩位同學上臺摸白球比賽,共進行6局,比賽3局后交換再摸。
b、引導學生用“一定”“不可能”來描述從兩個袋子摸出白球的情況。
c、教師小結:像這樣結果只有一種的情況,我們就用“一定”、“不可能”來描述這種確定現(xiàn)象。
四、達標檢測
1、完成練一練第一題,指導學生用規(guī)范的語言描述。
2、聯(lián)系生活,鞏固認識完成練一練第二題
五、拓展延伸,遷移應用
用“可能”“一定”“不可能”這些詞語說一說生活中的事。
六、收獲回顧
指名談談本堂課收獲
板書設計:
不確定,可能
不確定性,一定,確定,不可能
可能性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對生活中事件的可能性進行判定,并能用數(shù)字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通過摸球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驗證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用“不可能”、“可能”、“一定能”對生活中的事件進行判定,用數(shù)字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難點:體會學習用數(shù)字表示可能性的方法和探究過程。
教具準備:
5個紙盒,黃、白乒乓球若干。
教法與學法: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通過對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舊知識的遷移,課堂實踐,合作探究與總結達成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那么今天,在上課之前就讓我們交流、暢談一下自己的理想怎么樣?”……(學生暢談理想,教師適當點評激勵)
現(xiàn)在老師這里有三個盒子,第一個盒子裝有4個黃球,第二個盒子裝有2個黃球、兩個白球,第三個盒子裝有4個白球。假設老師盒子里的球是有魔力的,摸到黃球你的理想就一定能實現(xiàn),摸到白球你的理想就無法實現(xiàn),你會到哪個盒子里摸球呢?為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學生發(fā)言,引出新知
。1)學生發(fā)言:選擇到第一個盒子當中去摸,因為第一個盒子里裝有4個黃球,任意摸一次就一定能摸到黃球。第三個盒子里全是白球,沒有黃球,所以不可能摸到黃球。第二個盒子中可能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
。2)教師板書學生發(fā)言,板書:
一定能 可能 不可能
。3)驗證:
任選學生到每個盒子中摸4次,看是否和猜測一致。
2、用數(shù)字表示可能性,并說明理由。
一定能 可能 不可能
1 1/2 0
3、實踐驗證(裝有2個黃球2個白球的盒子里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接近1/2)
(1)分組。
(2)分工:1人監(jiān)督(公正性、次數(shù))1人統(tǒng)計(共摸20次,每摸完一次把球放到盒子里,搖一搖,有畫正字法統(tǒng)計摸到黃球的次數(shù)。)
。3)活動開始,教師巡視指導。
。4)小組匯報、交流。
有的組少于10次,有的組正好10次,有的組多于10次,這是因為理論和實踐存在著一定的誤差,因為有一定的偶然性,是可以理解的。
4、想要使摸到黃球的可能性變大一些該怎么辦?(把其中的1個白球換成黃球)
集體驗證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接近3/4。
5、要使摸到黃球的可能性變小一些,變成1/4,該怎么辦?(盒子中放1個黃球,3個白球)
6、觀察這些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可能性有大有。┙處煱鍟n題: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性的大小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條件改變,可能性逐漸變大,趨于一定能(1),條件改變,可能性逐漸變小,趨于不可能(0)。
三、鞏固練習
1、用“一定能”、“可能”、“不可能”判斷下列有關可能性事件。
。1)老師今年24歲,20年后,你們的年齡會超過老師。
。2)老師的身高是1.82米,若干年后你們的身高會超過老師。
。3)明天下雪。
。4)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29屆奧運會中,中國的金牌數(shù)超過美國,排在第1位。
(5)二十年后,你們當中的某個人乘坐“神舟十號”宇宙飛船,登上月球。
2、同學們看過非凡少年這個欄目嗎?少?二等獎的可能性是多少?三等獎的可能性是多少?抽到獎的可能性是多少?(用分數(shù)表示)
四、小結本課
用“一定能”、“可能”、“不可能”說一句話……
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有理想,努力加之自信能使不可能變成可能,可能變成一定能。祝同學們夢想成真。
板書設計:
可能性的大小
一定能←—— 可能 ——→不可能
1 3/4 1/2 1/4 0
教后反思:
這節(jié)課的開頭我讓學生暢談理想,然后巧設懸念,激發(fā)起他們的`思考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反響很強烈,達到預期效果。
接下來就是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舊知識的遷移把數(shù)學從生活中提煉出來,也把學生從生活中引入數(shù)的殿堂。學生的合作驗證探究過程進行的也很順利,尤其是在集體驗證盒子中裝3個黃球,1個白球,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是3/4中,共摸了20次,恰好摸到了15次黃球,猜想與實踐完全吻合,學生驚嘆不已,這既是必然又是一種巧合。
一節(jié)課當中,如果沒有讓學生練習的時間我覺得算不上一節(jié)成功的課,所以在練習鞏固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許多生活化、情境化、學生關注、感興趣的問題,學生樂于去思考,自然效果也不錯。
當然這節(jié)課當中,我也有一些很困惑的地方,此如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闡述理由的時間太少,可能有一些同學沒有理解透徹,但如果在這里耽擱了太長時間,那么后面就沒有了練習的時間,就會顧此失彼,這一環(huán)節(jié)怎樣處理希望各位領導和老師給我一些合理建議,我一定虛心接受。
在教學的結尾,我送給學生一句話:有理想、自信加之努力,能使不可能變成可能,使可能變成一定能。這既照應了導入,又體現(xiàn)了可能性的大小是可以改變的這一思想,同時又對學生的一生具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
可能性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知道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通過猜測驗證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猜測、實驗和觀察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及反思追問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的確定與不確定。理解“一定”、“可能”與“不可能”。
教學難點:
理解可能性的大小與條件之間的關系。
教具與學具:
多媒體課件、箱子、乒乓球、統(tǒng)計表、彩筆、題卡等。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體驗可能性。
1、談話:同學們,這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焕吓笥,如果你能通過老師的描述確定他是誰,就快速地說出它的名字。
教師描述:他是個充滿智慧的人,總愿意幫助窮人,他生活在新疆,長著八字胡,總是愿意騎著一頭小毛驢。(學生猜是阿凡提)
師:在老師的描述中同學們確定了他一定是阿凡提。
2、(出示圖片)大家一定很奇怪,阿凡提怎么被關進大牢了?因為阿凡提總是幫助窮人,不小心冒犯了國王,國王大怒,決定將他處死。阿凡提被關進了死牢,按照法律,死囚在臨刑前還有一次選擇生死的機會,那就是大法官拿來一個盒子,盒子里有兩張紙團,分別寫著“生”和“死”。阿凡提如果摸到“生”則生,如果摸到“死”就死。
3、你們認為阿凡提這時摸紙團結果會怎樣呢?(先說結果再抽,說清為什么?)(既有可能生,也有可能死,看運氣了。)
4、可是國王偏偏要讓阿凡提死,于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的“生”字拿掉,換成了“死”字,而大法官并不知道。
阿凡提這時摸紙團結果又會怎樣?(先說結果再抽,2人,)還用抽嗎?為什么?有可能生嗎?(不可能生。)
5、有人把這個情況悄悄地告訴了阿凡提。阿凡提想了一夜,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6、我們來看看阿凡提是怎么做的:臨刑前,當大法官把盒子拿來要阿凡提選擇生死時,阿凡提拿起盒中的一個紙團,看也不看迅速地把它吞進肚子里。在場的人不知道他究竟拿了哪張紙。大法官只好命人看看盒子中剩下的紙團,只見上面寫著“死”。法官說:“阿凡提一定吞下了‘生’字,他不該死!狈ü偈窃鯓优袛嗟哪?(吞下了一個,剩下的一定是“死”。)
7、師小結:阿凡提的命運真是一波三折,盒子中是一生一死兩個紙團時,他的命運是(可能生可能死,板書:可能);盒子中改成兩個死時,他的命運變成了(一定死,不可能活,板書:一定、不可能);當吞下一個紙團,只剩下一個死時,他的命運變成了(一定活,不可能死)
8、小結:“一定”、“可能”、“不可能”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數(shù)學中的可能性。(板書)
二、判斷、描述生活中的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
1、師:生活中有許多事可以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指板書)來進行描述,出示例2
2、選詞填空,進一步感悟“一定”“不可能”“可能”
3、學生舉生活中確定或不確定事件的實例并描述
過渡:剛才是書中收集了身邊一些現(xiàn)象讓我們來判斷,那么生活中還有哪些現(xiàn)象可以用“一定”“不可能”或“可能”來描述呢?
三、游戲探索,理解“可能性大小”
過渡:同學們說了那么多生活中的有關現(xiàn)象,老師也想到了一個游戲,想玩嗎?
我們來玩?zhèn)摸球游戲。
1、游戲一:
。1)(出示一黃一白兩球)問:你們喜歡那個顏色?(黃)那我們就來玩?zhèn)摸黃球的游戲。
。2)(出示四個盒子)問:要想一下子摸出黃球,你選哪個盒子?為什么?(一定會摸到黃球,不可能摸到白球)不可能選哪個呢?為什么?(4號。一定摸到白球,不可能摸到黃球)
過渡:既然4號盒子中不可能摸出黃球,我們把它拿走吧!1號盒子中一定能摸出黃球,摸起來沒有什么挑戰(zhàn)性,我們把它拿走吧!
(3)問:不可能摸出黃球的盒子和一定能摸出黃球的盒子都去掉了,中間兩個盒子呢?(可能)中間的兩個盒子都有可能,你選哪個?為什么?(4黃2白,可能性大。揭示可能性有大有小)板書:大、小
(4)師:剛才同學們認為,2種球比較黃球數(shù)量多,摸中的可能性大,白球少摸中的可能性小。光猜測行嗎?(不行,還要驗證。)我們就用4個黃球、2個白球,小組合作研究一下我們所猜測的可能性大小。
(5)小組活動:摸球規(guī)則:
1)按順序每人每次摸一個,記錄員記錄顏色之后放回,小組一共摸20次。
2)摸球時安靜不許偷看盒子里面。每次摸完后組長充分搖晃盒子。
3)統(tǒng)計小組共摸到黃球()次,白球()次。能得到怎樣的結論?
匯總結果
。6)現(xiàn)在請每個小組的記錄員匯報你們這組摸球的情況。(生邊說,師邊填表)
2、小結:在摸球游戲中,當盒子中是4個黃球,2個白球時,我們發(fā)現(xiàn)什么?(黃球比白球多,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就大)
3、出示3號盒子,問:從3號盒子中摸一個球,摸到哪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大?為什么?
師:同學們,通過玩摸球游戲,我們一起經歷了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下面我們再來玩一個摸球游戲。
四、游戲二:可能性大小發(fā)生變化
。1)出示摸球的盒子,(師:這是一個空盒子,)一個一個地放入3個黃球和3個白球。說一說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能確定嗎?為什么?(學生猜一猜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請猜的同學摸一摸。多叫幾人)
(2)繼續(xù)猜一猜,當學生摸出一個球后,把這個球拿出,讓學生再猜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并摸一摸;當學生摸出一個球后,把這個球又拿出,讓學生再猜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多找?guī)兹,問:摸到誰的可能性大?)再摸一摸……讓學生感悟到在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可能”也會變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會變成“可能”?赡懿⒉淮硪欢ā#B透偶然性)
。3)總結:看來,隨著條件的變化,可能性的大小也會發(fā)生改變。
五、設計游戲,應用“可能性”。
1、師:設計師請你幫忙。中獎規(guī)則:轉到紅色區(qū)域就中獎,白色不中獎。
2、師:如果你們是設計師怎樣設計這個抽獎轉盤呢?(讓學生思考一會兒,自己完成)
3、學生設計好后將設計結果貼到黑板上。學生匯報,說清理由。教師將不同設計貼到板書的'相應位置。
4、師:在全班同學的努力下同學們設計出了多種方案?粗诎迥隳苷f說你的發(fā)現(xiàn)嗎?(涂紅色的部分多時,中獎的可能性就大;涂紅色部分少時,中獎的可能性就小。)涂紅色的部分和白色的部分一樣多的時候,可能性就相等。是這樣嗎?在同學們今后的學習中我們再來繼續(xù)研究吧!
六、全課小結
今天通過游戲與學習,我們知道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生活中的現(xiàn)象。下課前,老師再送給大家?guī)拙湓挘豪硇詫Υ钪惺虑榘l(fā)生的可能性:對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不要癡心妄想;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對一定發(fā)生的事情千萬要做好準備。
可能性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lián)系分數(shù)的意義,初步掌握用分數(shù)表示具體數(shù)量中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方法。會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進一步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2、在理解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中體會統(tǒng)計概率的隨機現(xiàn)象,感受到試驗的次數(shù)越多頻率越接近概率。
3、使學生在學習用分數(shù)表示大小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思考的嚴謹性與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這個地方我的意思是理解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和用分數(shù)表示他的事物的大小是不一樣的。)
教學過程:
一、在情境中,體會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必要性。
師直接出示書中的情景:依次出示書中的五個盒子(1)兩個紅球(2)兩個白球(3)一個紅一個白(4)三個白5個紅(5)5個紅3個白(這個地方把教材的數(shù)字稍作了改動,主要是為了后面的實驗更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試驗次數(shù)越多頻率越接近概率。)
問題:分別從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一個球,說一說從不同的盒子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
預設:學生可能會
1、利用學過的不可能、一定、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小、可能性比較大來回答。
2、也可能直接用分數(shù)來回答。
師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作不同的導入
1、可能性大有多大呢?具體大到什么程度呢?就向說你已經很大了,到底有多大呢?你需要告訴人家你今年11了。一樣可能性的大小也可以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重點要來研究的問題。板書:用數(shù)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這位同學不但知道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有大有小,還能用一個數(shù)來具體表示可能性的到底有多大,那么他說的有沒有道理呢?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重點研究的問題。板書:用數(shù)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設計意圖: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學生根據(jù)學過的可能性知識或者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解答,在解答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學習新知的起點:或者直接用不可能、一定、可能等語言來表達;或者直接用數(shù)據(jù)分數(shù)來表達。教師及時地調整教學的策略。另這個地方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進一步學習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必要性。用語言來表達可能性有局限性,需要進一步學習把可能性的語言轉化為數(shù)據(jù)來表示。
二、會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理解不可能事件用數(shù)據(jù)0來表示
師:不可能摸到白球我們可以用幾來表示呢?你同意嗎?為什么?
2、一定能摸到白球用數(shù)據(jù)1來表示。
設計意圖:先處理不可能和一定兩個確定的事件用數(shù)據(jù)如何表示的目的是
1、通過這種描述語言轉化為數(shù)據(jù)表示的過程,為后續(xù)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作了鋪墊。
2、初步感受到,不確定可能性事件用分數(shù)表示的范圍在0—1之間
3、用二分之一表示等可能性
師:紅、白球各一個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占多少呢?為什么呢?
設計意圖:從最簡單的事件入手理解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如果我再往里放一個紅球,這個時候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呢?
。皶r鞏固練習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方法)
師:為什么?那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1、觀察知道紅球占三分之二2、推理知道白球占三分之一紅球就是三分之二
設計意圖:理解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二等與1
4、你能自己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后兩個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嗎?
5、那可能性最大是多少?最小呢?也就是說可能性總是在0—1之間發(fā)生變化。
設計意圖:我想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很多孩子都能完成。但為什么要這么表示可能會說不清楚。在教師的'引領下對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更加清晰了,另外感受到不確定可能性事件用分數(shù)表示的范圍在0—1之間
三、體會概率現(xiàn)象中的隨機性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8分之3,是不是摸8次球就一定能摸到3次白球呢?肯定有說是有說不是的。這時候在孩子們需要試驗的需求上進行試驗。講好試驗的要求。
1、同桌合作一個摸一個做好記錄。我發(fā)給他們記錄的表。
2、每人摸四次,每次摸一個,在放回盒中搖勻
全班交流
師板書學生的數(shù)據(jù):看到這些數(shù)據(jù)你有什么想法?
是我們的推理錯了嗎?引導學生把班級的實驗數(shù)據(jù)相加感受次數(shù)越多越近概率。
設計意圖: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內容屬于統(tǒng)計與概率的領域。主要的特性應該是隨機性,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隨機意識?我通過了讓學生親自試驗來感受它的隨機性,發(fā)現(xiàn)試驗的結果和我們推理的不一樣。進一步反思追問為什么?逐步理解試驗次數(shù)越多,頻率就越接近概率。
師:通過實驗和討論現(xiàn)在你能解釋一下8分之3表示什么了嗎?
設計意圖:在試驗與反思過后再來理解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明確和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和用分數(shù)表示其他事物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它是不確定的。
師:既然不確定那我們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有什么價值呢?過渡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現(xiàn)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價值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時候都能用到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比如:兩個廠生產同一種產品,價格等其他條件都一樣,甲廠的產品有百分之十返修,乙廠生產的產品有百分之一返修,你選擇買哪個廠的?
設計意圖:雖然用分數(shù)表示的是不確定現(xiàn)象,但我們可以根據(jù)分率的大小的比較來確定我們的選擇
師:如果天氣預報降水的概率是百分之十,你出門會帶雨傘嗎?天氣預報降水的概率是百分之九十,你出門會帶雨傘嗎?降水率是百分之九十九一定會洚水嗎?
師:生活中不確定得現(xiàn)象太多了,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用變化的眼光看這個世界,學會根據(jù)可能性的大小去進行選擇和判斷。
設計意圖:體會學習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價值
五、總結
可能性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94-96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增強學生量化的數(shù)學意識。
2、學會初步預測不確定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并掌握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3、認識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明確生活中任何幸運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學規(guī)律支配的。
4、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思考的嚴謹性與數(shù)學學習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難點:
在認識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現(xiàn)象中感受統(tǒng)計概率的數(shù)學思想。
教學準備:演示課件、乒乓球、布袋、棋子、紙盒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1、課前談話,狄青百錢定軍心
2、問題引入
師:讓我們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審視這個故事,拋100錢幣,有沒有可能全部正面朝上?(生:有可能)
師:100枚全部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你認為有多大呢?(生:很。
師:可能性有大有小。(板書:可能性的大。
二、探究與交流
1、教學例1
出示例1場景圖
問:裁判在做什么?(猜球。場景再現(xiàn))
問:用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由誰先發(fā)球公平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小結: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對或猜錯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由誰先發(fā)球時,每個運動員猜對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來表示。
師:你是怎樣理解這里的1/2?
2、同步體驗
教師拿出一個口袋,向里面放入一個黃球,問:從中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學生提問:其中有幾個球?其中幾個黃球?
動手摸一摸,邊摸邊問:這時可以得出結論了嗎?
。ù蟹胖粋黃球一個白球,從中任意摸一個球,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是1/2。)
試一試:從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學生完成后,追問:如果口袋里再放入一個白球,任意摸一個,
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又是幾分之幾?
問: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怎么會不同呢?(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球的情況分別是兩種三種四種,而摸到黃球只是其中的一種情況,所以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分別是1/2、1/3、1/4。
問:如果要使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該怎樣放球?
小結:放5個球,其中黃球1個。
三、遷移與提升
1、教學例2
出示例2中的實物圖(逐一出示,學生說出各是什么牌)
問:把這些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討論后明確:一共有6張牌,紅桃A有1張,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是1/6。
一共有6張牌,摸到每張牌的可能性都是1/6。
問:你還想到什么問題?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小組選擇有代表性的問題寫在紙條上)
匯報一: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2”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展示方法:摸到紅桃2的可能性是1/6,摸到黑桃2的可能性是1/6,摸到“2”的可能性是1/3。一共有6張牌,“2”有兩張,摸到“2”的可能性是2/6,也就是1/3。
匯報二: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紅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Ρ染毩暎杭t桃A紅桃2紅桃3黑桃A黑桃2五張,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紅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2、同步練習
看清楚每個骰子六個面上點數(shù),落下后每個數(shù)朝上的可能性分別是多少?
。ㄗ杂烧f一說)
3、閱讀拓展
閱讀教材94、95頁,還有什么問題嗎?
出示“你知道嗎?”
四、實踐和應用
1、成語里的數(shù)學(用分數(shù)表示成語里某個事件的可能性的大。
十拿九穩(wěn)百發(fā)百中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2、操作和推測
口袋里裝著白色和黑色的棋子共4個。如果不打開袋子看,你們有辦法知道哪種顏色的棋子有幾個嗎?
根據(jù)多次摸的結果,猜一猜口袋里放著什么顏色的棋子?各是幾個?
組織操作,搜集摸球結果,匯總發(fā)現(xiàn)。
指出:在大量重復試驗的情況下,它的發(fā)生呈現(xiàn)出一定的規(guī)律性、運用數(shù)據(jù)進行推斷。
可能性的大小離不開統(tǒng)計。
練習:如果指針轉動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紅色區(qū)域,可能有多少次停在黃色或藍色區(qū)域?
3、活動里的數(shù)學
現(xiàn)場設獎現(xiàn)場抽獎
學生拿出課前拿到的號碼,打開抽獎軟件,抽獎中詢問:抽中一等獎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獲獎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在抽出三等獎后再問一個類似的問題。
4、故事釋疑
可能性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104~11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會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進行判斷并能簡單地說出原因。
2、學會列舉記錄簡單事件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3、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4、能由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較事件多少。
5、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逆向思考和與人交流思考過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2、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和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能力。
主要措施:
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動手操作、實驗研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第105頁例1、例2,練習二十四1~3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敘述出來,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學準備:
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1中裝有八顆紅棋子的紙盒1、裝有紅、藍、黃、綠三種顏色棋子各兩顆的紙盒2。
教具:撲克牌、視頻展示臺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知
1、猜牌游戲
展示紅桃a、黑桃a、方塊a、梅花a各一張,然后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么a。
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
師:你們有不同的意見,但誰有充分的理由說明自己是對的嗎?(沒有)因此,咱們應該在回答時加上一個什么詞?(板書:可能)這張牌有哪幾種可能?讓學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它可能是紅桃k嗎?(板書:不可能)
展示四張紅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么a。
能說得肯定一些嗎?為什么這么肯定?(板書:一定)
它可能是黑桃a嗎?
2、小結展題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驗進行正確地判斷,并能回答一些問題。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1)展臺出示主題圖引入:元旦節(jié)快到了,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祝會,會上每人表演一個節(jié)目,有唱歌、跳舞、朗誦、相聲、小品、其它六種節(jié)目類型,怎樣確定出誰表演那種節(jié)目呢?請觀察圖后說一說方法。
。2)小組討論:如果讓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結果?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
。4)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jié)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六種可能的結果。
2、確定性事件
(1)操作學具盒??
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10次。
。2)你得出什么結果?從1號盒子里一定能取出紅棋子嗎?為什么一定能?還會取出其它顏色棋子嗎?為什么?
3、不確定性事件
。1)操作學具盒二
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10次。
。2)你能確定每次取出什么顏色的棋子嗎?
。3)指導自學例1主題圖,回答書上問題。
4、初步運用
。1)練習二十四第2題
②小題只要不涂藍色都正確,③小題只要涂黃色數(shù)量不超過4個都正確。
(2)師:在生活中判斷可能性,我們可以用“√”表示“一定”,用“×”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勢)
、佟暗厍蛎刻於荚谵D”,請你對這句話的做出判斷。師說明理時介紹課外知識。
、谛〗M討論學習。
、廴嘟y(tǒng)一訂正,說說理由。
三、綜合運用
1、游戲:你說我判斷
、賻熒螒。師出題,生用手勢判斷。
②生生游戲。
指導:兩人一組,像課本108頁3題圖中兩人那樣。
2、教育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判斷得正確與否與自己的經驗、知識聯(lián)系得非常緊密,因此,同學們要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做個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四、課堂小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知道了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可能性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學習數(shù)學四個領域中“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一部分,“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統(tǒng)計初步知識學生在之前的學習已經涉及,但概率知識對于學生而言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學生以后學習有關知識的基礎。本單元主要教學內容是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學關鍵是如何讓學生把對“隨機現(xiàn)象”的豐富的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統(tǒng)計知識,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確定現(xiàn)象和不確定現(xiàn)象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簡單分析和判斷能力,但學生只是初步的感知這種不確定事件,對具體的概念還沒有深入地理解和運用。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教師做出適當引導,學生就會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的。所以教材選用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情境引入學習內容,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數(shù)學學習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為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機會。
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這些情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xiàn)象及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數(shù)學思考: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逆向思維和與人交流思考過程的能力。
問題解決:能由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較事件多少。
情感態(tài)度: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并能夠運用可能性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逐漸對統(tǒng)計與可能性知識產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能夠列出簡單試驗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可能性的大小判斷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
課時安排:
3課時
1.可能性………………………………2課時
2.擲一擲………………………………1課時
課 時 教 案
課題: 第四單元:可能性(1) 第x 課時 總序第x個教案
課型: 新授
編寫時間:xxxx年xx 月xx 日
執(zhí)行時間:xxxx 年xx月xx日
教學內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練習十一第1、2、3、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在觀察、交流、動手、思考、驗證的過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
教學難點:會用“可能”、“不可能”正確地描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教學方法:采用游戲教學法,將教學情境真實地搬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讓學生在游戲中,真實地參與中積累與學習知識。
教學準備:師:多媒體、抽簽卡紙、盒子、彩色球、鉛筆。生:棋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小小的禮物,猜一猜是什么?
讓學生猜一猜,學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書
2.師揭題:學生說的這些都是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在數(shù)學上都是些不確定性事件。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
3.出示謎語:小黑人兒細又長,穿著木頭花衣裳。畫畫寫字它全會,就是不會把歌唱。
學生可能會說:鉛筆。
師追問:確定嗎?讓學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鉛筆或確定是鉛筆。
4.出示獎品鉛筆,并說明這是獎勵表現(xiàn)秀的學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動新授
1.引入:下周班會,老師想組織大家表演節(jié)目,每個人都有機會表演。但節(jié)目形式不能重復,每個類型只能有一個節(jié)目,大家討論一下,我們應該怎樣確定每一個同學演什么節(jié)目呢?
組織小組討論,大部分同學會想到用抽簽的方法來決定。
2.活動:出示三張卡片,上面分別寫上唱歌、跳舞、朗誦,找同學上來抽一張,引導學生先思考一下,會抽到什么?
學生會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誦。這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師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jié)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三種可能的結果。
3.抽簽指生抽一張。(以抽到跳舞為例)
師引導:如果再找一名同學來抽簽,可能會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誦。
引導學生質疑:有沒有可能會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為剩的兩張簽里沒有跳舞。
找生抽一張,驗證學生的猜測是否正確。
。ㄒ詫W生抽到的是朗誦為例)
4.引導:最后只剩一張了,你們能猜一猜這一張可能是什么嗎?
生可能會回答:一定是朗誦,因為只剩下朗誦這張卡片了。
5.師小結:剛才在猜測會抽到什么節(jié)目時,第一次同學們用的詞是“可能”,第二次同學們用的詞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發(fā)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種情況,當然,不同情況下,它們有時也會發(fā)生變化。(板書:可能 不可能 一定)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頁“做一做”。
出示:兩個盒子,一號盒子放的全部是紅棋子,二號盒子放的有紅棋子和綠棋子。
引導學生先說一說,哪個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哪個盒子里可能會摸出綠棋子?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等問題。
讓學生在小組內組織摸一摸活動,并驗證,再集體匯報。
2.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1題。
讓學生說一說,并說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2題。
先讓學生自主連一連,教師發(fā)彩色球讓學生驗證摸一摸,再說一說為什么這么連。
4.說一說:教師引導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引導歸納:
1.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作業(yè):教材練習第47頁第3、4題。
板書設計:
可能(不能確定)
可能性 不可能
。ㄍ耆_定)
一定
課題: 第四單元:可能性(2) 第x 課時 總序第x 個教案
課型: 新授
編寫時間:xxxx 年xx月xx日
執(zhí)行時間:xxxx年xx月xx日
教學內容:教材P45~46例2、例3及練習十一第5、8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學習比較多種結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結果總數(shù),再看哪種結果在總數(shù)占的比例多。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歸納和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會比較兩種結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較事件數(shù)量的多少。
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盒子、彩色棋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
(1)用合適的語言描述下面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①太陽( )從東邊落下。
②明天( )考試。
、鄱( )會下雪。
、軘S一枚硬幣( )正面朝上。
(2)盒子里有3個紅棋子和1個黃棋子,任意摸一個可能是什么顏色的棋子?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可能是紅棋子也可能是黃棋子。因為盒子里面既有紅色棋子也有黃色棋子。
質疑:你覺得摸到哪種顏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為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學生可能會說,紅色棋子摸到最有可能,因為盒子里紅棋子比黃棋子多。
2.導出課題:看來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板書課題:可能性的大小)
二、互動新授
1.體驗可能性有大有小。
出示教材第45頁例2情境圖。
(1)引導:在盒子里有紅色和藍色兩種棋子,任意摸出一個棋子,可能是什么顏色?(可能是紅色,也可能是藍色。)
(2)(繼續(xù)出示情境圖做實驗部分)有一個小組做了一次實驗,他們摸出一個棋子,記錄它的顏色,然后放回去搖勻再摸,重復20次,同學們觀察他們摸完20次后的結果是怎樣的?(摸出紅色的多,藍色的少。)
(3)追問:這說明了什么?
(摸到紅棋子的可能性比較大,藍棋子的可能性小。)
(4)質疑:假如再摸一次的話,摸出哪種顏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紅色),那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紅色呢?
(不一定,因為藍色摸到的可能性雖小也有可能會摸到。)
2.動手操作。
(1)每個小組都有一個盒子,里面都裝有紅色和藍色兩種棋子,請小組仿照教材的實驗,自己摸一摸,并由小組長記錄結果。
小組操作結束后,匯報記錄結果,并根據(jù)結果說一說你盒子里哪種顏色的棋子多。并追問:每個小組的統(tǒng)計結果都一樣嗎?
指名小組匯報,對不同結果的小組進行比較。
(2)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fā)現(xiàn)可能性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引導學生小結:與在總數(shù)中所占數(shù)量的多少有關,在總數(shù)中占的數(shù)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數(shù)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板書)
(3)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如抽獎、買彩票等。并由此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
3.出示教材第46頁例3。
(1)先讓學生觀察出示的記錄結果,再指名回答例題中的問題。
。◤脑囼炗涗浛梢钥闯觯唤M摸了20次,摸出黃球5次,摸出紅球15次,摸出黃球的次數(shù)少于紅球的次數(shù)。另一組摸了20次,摸出黃球 4次,摸出紅球16次,摸出黃球的次數(shù)少于摸出紅球的次數(shù)。
八個小組一共摸到紅球123次,摸到黃球37次,摸到紅球的次數(shù)比摸到黃球的次數(shù)多。也就是說,從盒子里摸出紅球的可能性大在,黃球的可能性小。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出:盒子里紅球多,黃球少)
(2)引導小結方法:當可能性的大小與數(shù)量相關時,在總數(shù)中所占數(shù)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數(shù)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自主思考,小組交流,再匯報。并說出為什么這么想。
引導學生總結:在總數(shù)中占的顏色多的可能性大,占的顏色少的可能性小?梢赃M一步滲透“公平”的思想與畫法。
2.完成教材第46頁“做一做”第1題。
先讓學生觀察從圖中能得到的信息,再說一說。
。ê凶永锛t色的棋子多,黃色的棋子少)
引導學生運用可能性大小的逆向思考:從可能性的大小可以推想數(shù)量的多少嗎?(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并記錄結果。)
四、拓展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引導歸納:
1.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在總數(shù)中占的數(shù)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數(shù)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3.摸到的可能性大的說明在總數(shù)中占的數(shù)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小的說明在總數(shù)中占的數(shù)量少。
作業(yè):教材練習第47~48頁練習十一第5、8題。
板書設計:
大←→數(shù)量多
可能性
小←→數(shù)量少
可能性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敘述出來,并能簡單的說明理由。
3、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的判斷。
三、教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一個
學具:每生準備一個紙盒一個、裝著10個紅色圓圈和10個綠球圓圈、每生硬幣一枚。
教學過程
1、導入
出示課件一—— 情景對話導入課題。
(阿凡提的故事——一天,阿凡提牽著自己心愛的小毛驢,背著一袋金幣往家趕。剛到村口,就碰到那個貪財、吝嗇的大財主。他看到阿凡提手里的一袋金幣就眼紅。眼珠轉了轉,對阿凡提說:“如果你能把口袋里的金幣往空中一拋,落下后個個都是正面朝上,那么這些金幣就是你的了。如果不是,哼!哼!那它就是我的。)
師:同學們,你們說大財主的主意可不可行呢?讓我們來試一試。
出示——硬幣做實驗,讓同學們集體見證,推翻財主的想法。
小結:硬幣拋出后,正面或反面朝上是件不確定的事情,有兩種可能性。實驗結果告訴我們,硬幣拋出后我們只能是猜測,硬幣拋出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這就是一種——可能性。
出示課題二——《可能性》,生齊讀課題。
2、授新課
出示課件三——摸球游戲
(1)操作學具盒一(確定性事件)
每人往準備好的.盒子里裝10個紅圓圈,然后依次從盒子中取出一個圓圈,并把結果記錄下來,再放回去,重復六次。
(2)操作學具盒二(確定性事件)
每人往準備好的盒子里裝10個白圓圈,然后依次從盒子中取出一個圓圈,并把結果記錄下來,再放回去,重復六次。
(3)操作學具盒三(不確定性事件)
每人往準備好的盒子里裝10個紅圓圈和白圓圈,然后依次從盒子中取出一個圓圈,并把結果記錄下來,再放回去,重復六次。
小結:通過游戲和練習我們發(fā)現(xiàn)。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三種情況:“一定、可能、不可能”,其中一定和不可能是完全確定的事件,而可能是不完全確定的事件。
3、綜合運用
出示課件四——練習1、判斷連線題(從下面的五個箱子里,分別摸出一個球,結果是哪個?連一連。)
出示課件五——練習2、考考你
出示課件六——請你說一說
誰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說下面的這三句話。
4、課堂小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知道了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可能性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三冊98-99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可能性》教學設計。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斷,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難點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學準備:
教具:紅、黃、綠三色轉盤、紅色轉盤、裝6個紅球的1號口袋和裝3個綠球3個黃球的2號口袋
學具:紅色、黃色紙牌各一張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知
教師出示一張由紅、黃、綠三色組成的轉盤,提問:“指針轉動后,會停在那里?”引導學生用“可能”來回答。接著出示一張紅色轉盤并提問:“指針轉動后,會停在那里?”引導學生用“一定”來回答。其實,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就像玩轉盤一樣,有時能確定,有時不能確定,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揭題:可能性
二、活動體驗,自主探究
活動一:老師這兒有兩個神秘的口袋,1號和2號,每個口袋里有6個球。老師請12個小朋友分兩組來摸,看誰能摸到代表幸運的紅球。在摸的過程中引導“怎么第一組的小朋友個個那么幸運,每人都能摸到紅球呢?這兩個口袋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哪個小朋友敢猜一猜?打開口袋驗證。并小結:1號口袋里全是紅球,所以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紅球,2號口袋里沒有紅球所以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可能性》教學設計》。(板書:一定 不可能)
繼續(xù)觀察2號口袋里面的球,想一想,任意摸一個,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板書: 可能)
活動二:小朋友,通過剛才的摸球游戲,我們學會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交流結果。下面我們繼續(xù)來玩游戲。打開課件競猜一欄,玩舉牌游戲。1、一定能摸出黃色的球。2、可能摸出黃色的球,可能摸出紅色的球。3、不可能摸出黃色的球。
活動三:選取生活中的事例來做一下判斷。
1、下周五會下雨嗎?
2、今天是4月2日,明天是4月3日。
3、從小不好好學習,長大了成為科學家。
4、因為破環(huán)了環(huán)境,地球上的人類都消失了。
活動四:討論
1、什么事情一定會發(fā)生?
2、什么事情可能發(fā)生?
3、什么事情不可能發(fā)生?
三、學以致用,內化提高
1、箱子里要放4個球,摸到黃球有獎,該怎么放?
2、學校要在4月1日---4月17日之間安排兩天開運動會,根據(jù)天氣情況,你覺得安排哪兩天最好?為什么?
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交流)
作業(yè):練習冊自練自測
可能性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第97~~98頁。學情分析:
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fā),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shù)學模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以“自主探索”為核心,讓“合作交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很容易接受本節(jié)課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實踐——驗證”,經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生活交流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具學具:
硬幣、乒乓球、盒子、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出課題。
T: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平時你們都玩什么游戲,誰來告訴我?
看來你們平時玩的游戲真不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玩游戲,高興嗎?第一個游戲:拋硬幣。
1、你能猜猜拋出的硬幣是正面還是反面朝上嗎?你能確定嗎?
2、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在拋硬幣的游戲中,有的猜中了,有的沒猜中,這是因為我們不能確定會出現(xiàn)那一面,有可能是正面,也有可能是反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課題(板書:可能性)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二、摸球游戲,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好玩的東西不止是硬幣,還有乒乓球呢,同學們喜歡打乒乓球嗎?下面,我們一起玩一個先猜后摸球的游戲。
2、今天我?guī)韮蓚空盒子分別是1號盒子和2號盒子,還帶來了一袋白球,請大家注意觀察,(把5個白球裝進了1號盒子里面)
問:在1號盒子里面會摸出什么顏色的球?誰愿意來摸摸看.如果現(xiàn)在再請同學上來摸一摸會摸出什么顏色的球,(白色),你們?yōu)槭裁催@么肯定的?一直摸下去,會怎樣?
從只有白球的盒子里摸出的球是白球這件事是確定的,是一定發(fā)生的,像這種情況我們事先就知道事情的結果,我們稱它為是確定現(xiàn)象。我們可以用“一定”來描述,因為盒子里面只有白球,所以摸出來一定是白球(板書:“一定”)
T:在這個盒子里能摸到紅球嗎?確定嗎?能摸到黃球嗎?能確定嗎?從沒有紅球的.盒子里面摸出紅球這件事是不會發(fā)生的,這件事是確定的,由于它一定不會發(fā)生,我們就用“不可能”來描述。因為盒子里面沒有紅球,所以不可能摸出紅球,也不可能摸出黃球。(板書:“不可能”)
三、感受“可能”
1、在2號盒子中放入9個白球和1個黃球。
誰來說說你喜歡什么顏色的球?一定能摸到嗎?為什么?
2、現(xiàn)在老師來摸球,猜猜我可能摸到什么球?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為什么?
a.學生猜測。
b.老師摸球,驗證猜測結果。
3、你們喜歡這個游戲嗎?現(xiàn)在我們大家一起玩。 4.說說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
5、小結:由此可見,可能性有大有小,這與不同顏色的球的數(shù)量有關,白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黃球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
四、轉盤游戲。
1、這個游戲好玩嗎?咋們再來玩這個游戲好嗎?
2、請同學們猜猜,轉動指針后,指針最有可能指到什么顏色?為什么?同桌之間先說一說。
3、匯報交流結果。
4、教師小結:涂色面大,指到的可能性就大,涂色面小,指到的可能性就小。
五、鞏固強化,應用拓展。練一練第
2、3題
六、回顧總結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在生活中,我們要經歷許多事情,你能用上“一定”、“經!薄ⅰ芭紶枴、“不可能”等詞語來舉例說說嗎?
板書設計:
摸球游戲一定、不可能、可能
多大
數(shù)量→可能性
少小
可能性教學設計14
一、情境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做游戲,好嗎?我們還設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3個小組中,哪個小組得星最多,合作得最默契。先來玩第一個游戲,猜猜禮袋里裝著什么?
學生有的猜。。,有的猜。。。。。
提問:一定是嗎?(不一定)
小結:也就是說,現(xiàn)在你們只能是猜測,可能會是。。。,也可能會是。。。。,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二、摸球游戲
1.用一定來描述摸球的結果,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
談話:那么袋子里究竟是什么呢?
指名學生上臺并指導摸球:先攪幾下,摸一個,拿出來。放進去。攪一攪,再摸一個,拿出來
引導:怎么他每次摸到的都是紅球呢?(生猜測:里面都是紅球)同意他的猜測嗎?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ㄕ圶XX把里袋拎出來)
小結:對了,你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裝的都是紅球,那我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是?(紅)一定嗎?(板書:一定)
2。 談話:你們也想來玩摸球游戲嗎?好,請組長拿出袋子。不過,在摸球之前先講清楚摸球規(guī)則:由組長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攪幾下,然后任意摸出一個,并告訴你們小組的同學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并做好記錄,依次傳給其他組員摸,明白了嗎?就讓我們比一比哪組合作得最好?開始吧!
(讓學生分組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摸球情況:每組派代表說一說,你們一組摸到了什么球呢?(黃球和綠球)
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顏色的球?(黃球和綠球)
組長倒球驗證,(師作出摸球的動作)輪到我摸了,我從這個袋里任意摸一個,結果會是?(黃,綠)一定嗎?(不一定)那要怎么說?(可能是黃,也可能是綠)(板書:可能)
提問:那能在這個袋子里摸到紅球嗎?為什么?(板書:不可能)
3。小結:通過摸球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袋子里都是紅球,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紅球。
如果袋子里有黃球和綠球,任意摸一個,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綠球。但不可能是紅球。
三、實踐拓展
1.練一練。
。1)(出示裝有2個紅球和3個黃球的袋子)瞧,在這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一定黃球嗎?那會怎樣呢?
(2)(出示有2個綠球和3個紅球的袋子)那從這個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黃球嗎?為什么?
。3)(出示裝有5個黃球的.袋子)這個袋子呢?為什么?
小結:讓我們來看看現(xiàn)在各小組的得星情況,問:猜一猜哪組有可能奪得今天的最佳合作獎?那這一組一定會是今天的冠軍嗎?對!在比賽還沒有結束前,我們每個小組都有可能獲勝,大家可要繼續(xù)努力啊 ! 2.裝球游戲。
談話:前面我們玩了摸球游戲,接下來我們要來裝球,根據(jù)老師出示的要求,請先在小組內討論,應該放什么球,不應該放什么球。討論好了請組長把小籃里的球裝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裝球活動,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綠球。該怎么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說說你是怎么放的?放3個5個都可以嗎?
師表揚,說的好,只要全部是綠球,那摸到的一定是綠球。
。2)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綠球。該怎么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誰愿意來說一說?這么多放法都對嗎?只要怎樣?(不放綠球)
交流: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綠球,應該怎樣裝?裝球時是怎樣想的?
小結: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有很多種裝法,可以裝一種、兩種、三種甚至更多種顏色的球,但是不能裝綠色的球。
。3)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綠球。
。看窝b球后,請組長把透明袋舉起,展示本組裝球情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裝球,老師相機引導、鼓勵)
3。轉盤搖獎活動
1、猜測:(師出示紅黃藍三色轉盤)觀察轉盤,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會指在哪里?能肯定嗎?那應該怎么說?(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著紅色,可能會指著黃色,還可能會指著藍色。)
2、體驗:是不是真的會出現(xiàn)這些情況呢?剛才裝球最快的那一小組的小朋友上來,請你們輪流拔動轉盤試試看,
4.聯(lián)系生活。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玩一玩、猜一猜、說一說,學會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表述游戲中的各種情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樣有些事情是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也有些事情可能會發(fā)生。下面請小朋友們舉例說說!
小結:我們來看看今天的冠軍是哪一組?那下次他們也一定是冠軍嗎?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
四、總結談話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問題,你學得開心嗎?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2、回家后把學到的新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再調查一下,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能發(fā)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fā)生或一定會發(fā)生,一星期后舉行一個交流會,比比誰講得多講得好!
可能性教學設計15
一、設計思想
可能性是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一部分,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教材從兒童游戲擊鼓傳花的情境入手,引出事件的可能性,讓學生能對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能和同伴交換想法。
通過猜想——驗證——判斷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現(xiàn)實世界中存在著的不確定現(xiàn)象,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二、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對這部分的要求:
讓學生生活事例豐富學生對確定和不確定事件的認識,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探究的樂趣,注重對事件可能性的理解。
2、可能性這節(jié)課有兩部分內容:
例1例2通過學生摸棋子和六幅與現(xiàn)實世界的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現(xiàn)象緊密相關的圖畫讓學生明白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例3通過學生摸棋子讓學生知道可能性發(fā)生的大小
3、可能性是數(shù)學課程的四個學習領域之一"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一部分,作為概率論的初步。
三、學情分析
"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學生在經過很久的數(shù)學計算等一系列數(shù)學學習后,開展這一系列的游戲和活動,與現(xiàn)實生活再次聯(lián)系起來,如:擊鼓傳花、摸球等等,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有趣,學生易學,樂學。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較好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數(shù)學分析能力,而且還有一定的科技知識基礎,在整節(jié)課堂中,學生可以猜一猜,摸一摸,議一議,說一說,等探究活動,讓學生了解到操作、比較、猜想、實驗、驗證對事物的認識、分析起重要的作用。教師也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正確學習、觀察、思考、分析、推理和正確使用數(shù)學語言,促進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的提高數(shù)學素養(yǎng)。
四、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本驗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能夠列出簡單實驗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
五、教學重、難點:
1、 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學生根據(jù)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讓學生自己參與,自主探索,一合作的方法得到事物發(fā)生的可能性以及事物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七、課前準備
硬幣、鼓、花、球、盒子
八、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新課
同學們,上課前老師先讓你們猜猜我的.哪只手中有硬幣?
。ㄒ鲇每赡堋⒉豢赡艿仍~來表達,揭示課題: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獲取知識
。ㄒ唬┙虒W例題1
請同學們看前面,這里有個盒:1號盒、2號盒 。(實物:例題上的裝有不同顏色小球的盒)咱們來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顏色的球。
展示兩盒中球的顏色、數(shù)量。
1、從1號盒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球,一定是紅球嗎?為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各小組都已討論好了,誰想代表小組發(fā)言?(依次指名學生說)
。 依次板書:一定 可能 不可能)
師:小朋友討論得都非常好。下面,我們實際來摸一摸,驗證一下。1號盒,誰來?(學生摸出3個后提問,如繼續(xù)摸下去,結果怎么樣?)
。t球)
為什么一定是紅球呢?學生自己小結。
2、從2號盒里任意摸一個呢? 請小組討論
。 紅球?綠球?黃球?藍球?)
請學生摸一摸(摸出3個后提問,如繼續(xù)措下去,能摸到紅球嗎?那可能摸出什么球?為什么?)(老師可根據(jù)盒里剩下的球隨機提問,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3、活動小結
(從1號盒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球,都是紅球,因為里面都是紅球,從2號盒里任意摸一球,可能為?因為里面有三種球,有可能是紅球,有可能是綠球,有可能是黃球。)
。ǘ┙虒W例題2
1、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和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會發(fā)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發(fā)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的呢?你能舉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說嗎?請同學們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學生說)
例如:
我數(shù)學考試能考100分;
天上會出現(xiàn)彩虹;
公雞會下蛋;
天上會掉錢;
……(請學生舉例幾個)
2、原來生活中有處處都有"可能性",那么,你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對書本例題2一些現(xiàn)象進行準確的判斷和說明自己的理由嗎?
誰理解題目意思了,給大家解釋一下。
地球每天都在轉動(一定,地球在自轉)
我從出生到現(xiàn)在沒有吃過一點兒東西(不可能,因為人不吃食物是不可能活的)
三天后下雨(可能,因為天氣在變化)
太陽從西邊升起(不可能,因為太陽是從東邊升起來的)
吃飯時,人用左手拿筷子(可能,世界上的人有的是習慣用左手拿東西的)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可能,世界上人本來就很多,地球又很大)
。▽W生可以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進行討論,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質疑,讓學生對問題進行判斷和推理,最后教師可以適當進行總結)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可能性"舉例子說明。
3、練習
108頁練習二十四第一題。
。ㄈ、教學例3(比較兩種結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觀察、猜測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shù)量,(四紅一藍)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你們猜猜他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
和同桌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猜?
。2)實踐驗證
學生小組操作、匯報實踐結果。
匯總各小組的實驗結果:幾組摸到紅,幾組摸到了藍色。
從小組匯報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
小結:摸到紅色多,摸到藍色的少,因為盒中球紅多藍少。
。3)活動體驗可能性的大小
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活動匯報、小結
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兩點:一、每次摸出的結果是紅色還是藍色,這是隨機的,不以人的主觀意愿而變化。二、但摸的次數(shù)多了以后,在統(tǒng)計上就呈現(xiàn)某種共同的規(guī)律性,就是摸出藍的次數(shù)比紅少。
。4)小組實驗結果比較
比較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出示多組的實驗結果,雖然 數(shù)據(jù)不一致,但呈現(xiàn)的規(guī)律是相同的
匯報、講評
三、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可能性的知識 ,知道生活一些事是一定會發(fā)生的,一事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一些事是可能發(fā)生。并且還知道了發(fā)生這些事情的概率有大有小,是不因個人的主觀愿望而改變的。
我們做個"擊鼓傳花"游戲,鼓聲停時一位同學上臺抽簽,簽中內容有禮物、唱歌、猜謎。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簽?(禮物、唱歌、猜謎)
四、鞏固練習
P108 2、3
【可能性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可能性教學設計03-19
《可能性》教學設計04-30
可能性優(yōu)秀教學設計05-15
可能性教學設計15篇01-25
可能性教學設計(15篇)05-08
可能性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05-10
《可能性》教學設計15篇05-30
可能性大小教學設計(精選5篇)04-04
三年級《可能性》教學設計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