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科學觀察課教后反思
開學已經兩個月了,科學已經差不多上完一半的課程了。由于參加了雨花區(qū)科學賽課,所以對科學課的觀察課有了一些領悟和感受。
雖然觀察課只是要進行簡單的觀察活動,但是觀察活動是有一定的講究的。以前我認為,是要學生看一看,記錄所觀察到的就可以了。其實一堂觀察課要注意的地方很多。比如說,觀察一般要從觀察事物的形狀、顏色、氣味等開始。觀察事物的結構時要注意觀察的順序,或是由大到小,或是由外到內。我這次賽課的課題是“蠶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主要是對蠶卵進行觀察,要求從觀察蠶卵的顏色、形狀、大小等開始的,并且利用不同的方法來觀察蠶卵,更借助到觀察工具:放大鏡和尺子。而在觀察的同時,還要將觀察到的信息整理好,填寫到觀察記錄表上,既可以加深學生觀察的印象,也可以為之后的觀察做準備。所以要上好一堂科學觀察課準備工作要很扎實、到位。而聽了其他老師上的“油菜花開花了”這一課,他們要求同學們有外向內觀察油菜花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也符合觀察事物結構時的一個原則。說到觀察的方法也是觀察課的一個重點,首先我們可以直觀的進行觀察,即用感官觀察,主要用眼睛看、手摸、鼻子聞。其次是間接觀察,即借助工具來進行觀察。還有對比觀察,將兩種不同的事物進行對比,從而更明顯的看到兩者的區(qū)別。在觀察科學課上,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觀察工具是另一個重點。比如“溫度和溫度計”這一課,不僅要讓學生感知溫度,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認識溫度計,如何使用溫度計以及溫度的讀與寫。在使用溫度計之前要了解溫度計的零刻度、量程、每小格的讀書和溫度計的單位,這些認識都是最基本的,只有了解這些之后才能更好的使用溫度計。
所以,一堂科學的觀察課要注重很多方面的細節(jié),更要嚴謹的地處理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聽課、學習和實踐,我對上觀察課有了更多的心得,這對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
【小學科學觀察課教后反思】相關文章:
《荔枝》教后反思(精選10篇)03-08
《山谷中的謎底》教后反思08-04
《烏鴉喝水》的教后反思(精選21篇)12-14
《有趣的半圓形》教后反思03-10
《畫垂線》的教后反思(精選11篇)11-10
《認識人民幣》教后反思10-06
關于《連除簡便計算》的教后反思03-31
《匆匆》的第一課時教后反思(精選6篇)03-22
小學科學課教學反思04-12
小學湘教版《神通廣大的小孫悟空》教后反思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