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聽說教學系列課型》聽后感
眾所周知語文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四者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彼此不可分割。作為四者之中,聽和說又是學生語言學習的先鋒,是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進行交際和日常生活的需要。
在《小學語文課型研究》的第六章《聽說教學系列課型》著重闡述了圖畫觀察課型、現(xiàn)場觀察課型、課堂語言交際課型、生活交際課型,這些課型都是緊緊圍繞聽和說能力培養(yǎng)進行設計的,關(guān)注的面也很廣泛,有閱讀、寫話口語交際等等。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興趣是一種內(nèi)驅(qū)力,高明的教師總會為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某種教學情境,或有趣或開放,一定會讓孩子們腦筋轉(zhuǎn)起來,眼睛動起來,嘴巴動起來。但是要做好這些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在“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上主要指的是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話有條理是最基礎的,那么在觀察的時候也一定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去觀察。比如在描寫人物的時候,一般要從人物的外貌、動作、表情想到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當然對于各個年齡層次的不同,對于學生觀察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對于現(xiàn)場觀察課型來說,對于第二學段的學生的要求是:在把握觀察對象內(nèi)容的基礎上,能展開一定的聯(lián)想,并加入自己的情感。能按照順序,有條不紊,有目的、有步驟地對現(xiàn)場進行全面、細致地觀察,從而準確地把握事物的特點。針對以上要求的敘述,讓我不禁對上學期的一節(jié)習作課進行反思。。
三年級習作的一個訓練重點是讓孩子學會按照一定順序?qū)σ粋事物進行說明,結(jié)合書本中的《習作7》,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并且發(fā)揮想象,給自己的玩具編一段童話故事。這是在第一學段寫話的基礎上進行的能力提升的訓練。我特地把孩子們喜歡的玩具——套娃請進了教室。我的設計是這樣的:先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套娃的外形,然后進行故事的創(chuàng)作。小朋友們對套娃非常喜愛,在進行外貌介紹的時候語言非常出彩,有的同學用第一人稱進行介紹:我有著又濃又密的睫毛,長長的翹翹的,遠遠看去像一把小扇子。有的同學觀察到套娃的嘴巴很小,于是介紹套娃有著一張櫻桃小口。但是在組織學生進行說的時候,學生在進行介紹的時候比較隨意,先介紹了套娃的頭巾,然后說到了套娃的嘴巴,然后又來介紹套娃的眼睛,這樣絲毫沒有順序可言,對套娃外形特點的敘述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其次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很容易被老師的提示所局限,在描述的時候,詞語很匱乏。所以最后在說的環(huán)節(jié)上并沒有很扎實地得到訓練,更不用說最后落實到寫的效果了。
通過對第六章所舉案例的研讀,我看到了一個的類似案例。這位教師是將小金魚帶到了教室里,指導學生對小金魚的外形、姿態(tài)等進行了觀察,這個案例最大的特色體現(xiàn)在對學生書面語言的訓練上,先是指導學生一部分一部分的細細觀察,當一個學生語言不具體的時候,其他同學馬上進行補充。教師除了預設大量的詞語之外,還及時捕捉學生所說的一些好詞,板書在黑板上,補充給孩子們。除此之外,這位教師還把訓練的重點放在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上。這一點很重要,不僅是提高孩子的能力,而且對于學生以后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有些巨大作用。
聽和說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想說得有條理,還要從不斷的傾聽中學習,做一個有心人,學會傾聽也是非常重要的。
【《聽說教學系列課型》聽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組課型系列研討活動總結(jié)11-02
法制課聽后感4篇10-19
教學講座聽后感01-20
小學數(shù)學優(yōu)質(zhì)課聽后感10-29
小學語文習作指導課聽后感08-04
開學第一課聽后感07-13
教學講座聽后感3篇01-21
觀摩課《信息數(shù)字化》聽后感08-10
聽說,下雨了的散文10-07
聽說實習總結(jié)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