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音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紅蜻蜓》教案及教學反思
從這首歌曲的學習中感受外國兒童的童年生活與風土人情。
通過用和諧的二聲部演唱這首歌曲,回憶童年的美好時光,感受音樂與生活的藝術交融點。
這是一節(jié)以音樂為主的藝術課。本課通過對童年的回憶作為基點,聯(lián)系圖畫對歌曲的學習展開藝術教育,進而感知并加深對童年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美好的童年總是給我們太多的回憶,今天老師帶給大家一首歌曲《童年》,讓我們一起來感受童年的快樂難忘吧!”(播放《童年》學生邊拍手邊感受歌曲)
“童年是美麗的,你們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在田野上放風箏;去爬山。)
“童年象一首動人的歌,下面老師再帶給大家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奔t蜻蜓》教師引導學生擊沙錘,劃指揮圖示感受。)
誰知道這首樂曲是幾拍子的?(三拍子)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優(yōu)美抒情的)
那我們帶著這種情緒邊聽邊用‘嗚’來哼唱全曲好嗎?”(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
“這首樂曲如此美妙,你在哼唱的時候腦海里出現(xiàn)那些美麗的畫面呢?我們邊聽音樂邊用手中的畫筆把你想象的畫面描繪出來好嗎?”(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并且評價)
畫的太好了,看了同學們的作品老師仿佛也回到了童年,和小伙伴們一起嬉戲玩耍,那么老師這里也有一幅畫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畫面上畫的是什么情境?”(池塘邊蜻蜓戲水)
二、寓教于樂
朗讀歌詞:“同學們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旋律就叫《紅蜻蜓》,這是一首在日本廣泛流傳的兒童歌曲。歌詞取材于一首回憶童年的詩,由山田譜曲的。下面我們就來有感情的,帶著對童年的回憶之情朗讀一遍歌詞好嗎?”(教師起頭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這首歌曲是那么優(yōu)美抒情,下面請同學們聽一下老師的范唱!
學唱歌曲:
同學們,剛才我們用多種形式熟悉了全曲,下面我們輕聲地唱一遍好嗎?注意第三段“紅蜻蜓呀”“竹竿尖上”這兩處節(jié)奏要唱準。”
唱得不錯,我們已經(jīng)基本學會了這首歌曲,但是怎么把它唱的更好呢?請同學們注意一下,在樂譜上訪的強弱力度標記,歌曲每一樂句以弱開頭,漸漸達到中強,再漸漸弱下去。下面我們試著用粒度標記來把歌曲唱地更好一些。”(教師引導學生用力度變化演唱)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二聲部的學習。
同學們,《紅蜻蜓》這首歌曲帶給我們一幅美麗的圖畫,你們聽出這是一首二聲部的歌曲了嗎?”“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二聲部的旋律,老師先來唱一遍。(教師范唱第二聲部)“請同學門隨音樂哼唱第二聲部旋律。”(學生哼唱并填詞演唱)
二聲部合唱.“唱的不錯,下面我們分聲部演唱這首歌曲好嗎?”(全班分兩組來演唱歌曲)
情境練習.“那么我們請幾名同學飾演蜻蜓,一組同學飾演水草,一組同學飾演水波來唱好嗎?”
“同學們,一首《紅蜻蜓》帶給我們?nèi)缭娙绠嫷囊饩,下面我們欣賞著音樂動話來演唱一遍好嗎?”
四、完美結(jié)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紅蜻蜓》這首歌曲的學習中回到了美麗的童年,請同學們刻后寫一篇童年趣事的短文,下節(jié)課我們交流一下。下課!
教學反思:在教學歌曲的過程中,設計的不理想,教學單一呆板。短短的一首歌曲,浪費了太多時間在教唱上。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聽音樂自學第一聲部,而我不僅沒給機會讓學生自學,還犯了“填鴨”式的教學大忌;其次兩個聲部教學太雜亂,老在高聲部、低聲部中游走,高聲部還沒鞏固好,就教學低聲部,以致在和聲時學生根本不能將兩聲部和諧演唱下來。所以這節(jié)課沒能達到主要目標。沒能將歌曲的情緒很好的傳達于學生。這首歌的優(yōu)美之處沒能應用資源很好的展現(xiàn)出來。一節(jié)課下來就是我教,學生跟唱,我也沒有范唱過,以至于學生沒能好好掌握歌曲的演唱情緒。提示語不明確。在聽音視唱部分,我出示的簡譜上沒有蜻蜓,卻讓學生猜出是那只蜻蜓在唱歌,導致學生和聽課老師不知所指,以致學生回答不出。
【人音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紅蜻蜓》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人音版教案01-11
《紅蜻蜓》教學反思10-06
人音版三年級音樂下冊《每人伸出一只手》教案及教學反思10-07
《紅蜻蜓》音樂教后反思10-06
人音版二年級音樂下冊小魚簍教案及教學反思10-07
人音版五年級音樂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