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小班教案

      時間:2023-12-28 08:35:10 教案 投訴 投稿

      小班教案優(yōu)選(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教案優(yōu)選(8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2、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演唱。

        3、樂意唱歌,感受小豬的可愛。

        活動準備

        1、自制蛋糕、動物圖片及相應食物圖片。

        2、歡快的.進場律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律動進場。

        “小豬們,跟著媽媽出去玩吧!”教師帶幼兒聽音樂做動作自然進場、入座。

        二、分句欣賞與理解,初學歌曲。

       。ㄒ唬⿲W習歌曲前4小節(jié)

        1、教師示范,邊唱邊做動作。

        提問:一只小豬出來了,小豬怎么了?餓得肚子發(fā)出什么奇怪的聲音來?

        2、教師再次示范,邊唱邊做動作。

        提問:肚子餓得咕咕叫,那怎么辦呢?好,媽媽先去找一找!

        3、教師第三次示范,邊唱邊做動作。

        師:“找不到好吃的怎么辦呢?請小豬們來幫我一起唱歌,也許我就能找到吃的了。”

        4、幼兒跟唱歌曲前4小節(jié),邊唱邊找蛋糕。

       。ǘ⿲W習歌曲后4小節(jié)

        哈哈!大家一起唱歌就找到大蛋糕啦!你們快坐下,我們來吃大蛋糕吧!”

        1、教師打開蛋糕盒,發(fā)現里面沒有蛋糕。

        師:“咦!怎么沒有蛋糕呢?哦,這是一只神奇的蛋糕,如果你們唱的歌很好聽,就會變出蛋糕來了!”

        2、教師完整示范整首歌曲,邊唱邊做動作。

        提問:找到蛋糕心情怎么樣?小豬是怎么吃的?吃完了呢?

        3、教師再次完整示范,邊唱邊做動作。

        三、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跟唱2遍。教師根據幼兒唱歌情況調控是否從蛋糕盒內變出蛋糕。

        2、幼兒獨立演唱1遍。請幼兒站起來圍著蛋糕邊唱邊做動作。

        3、教師邀請個別幼兒上前演唱,進行個別指導。

        4、集體再次表演唱。

        四、替換歌詞,進一步熟悉歌曲。

        1、初次替換歌詞演唱。

        提問:小豬請來了他的好朋友,我們看看有誰來了?他們都喜歡吃什么呢?

        我們先來請小狗吧!怎么唱呢?

        2、替換歌詞“小狗”“小貓”“小兔”。

        五、自然結束

        吃飽了,豬媽媽帶領小豬去散步。

      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畫簡單的魚,表現出魚的基本特征(魚鱗、魚頭、魚鰭、魚尾)。

        2、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所喜愛的魚。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魚的構成、形狀和色彩

        難點:能夠畫出各種形狀的魚,裝飾并涂上顏色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與學生互動

        一、導入新課

        講故事導入課題,我們要幫助老爺爺——捕魚(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你們知道魚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嗎?(魚頭,魚身,魚鰭,尾巴)

        2、你們見過哪些形狀的魚?

        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同樣形狀的白紙,并添貼尾 (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四邊形)

        3、用學過的線條來裝飾魚,在白紙上添畫(直線,斜線,波浪線,折線,螺旋線)

        4、你見過什么顏色的魚。

        白紙翻面,展示已經畫好的魚(紅色,黃色,藍色,彩色,五顏六色)

        三、學生作業(yè)

        看,老師拿來了老爺爺的網,現在請每位同學畫一條你最喜歡的魚,當成是你幫老爺爺捕到的,看誰動作最快

        1、先畫鉛筆稿

        2、裝飾鉤線

        3、涂色

        四、展示作業(yè)

        1、今天捕到的魚可真多,我們來唱首歌慶祝一下吧

        集體唱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兒歌《捉魚》

        2、作業(yè)評比

        形狀,色彩

        教學反思:

        捕魚這一堂課,我通過運用多媒體、掛圖、歌曲等,激發(fā)了學生對魚的了解和表現興趣。

        本課教學重點明確,課前我與學生進行一些互動,為課堂創(chuàng)作營造了輕松活潑的氛圍,又為捕魚奠定了基礎。

        我采用小故事帶問題的方法引入新課,讓學生一下就集中了注意力,導出課題。

        講授新課是這堂課最精彩的部分,我沒有直接用粉筆板書,而是準備好畫好的.魚身魚尾,學生一邊回答魚形我一邊往黑板上貼相對應的形狀魚的背面,接著讓學生用學過的線條來裝飾魚,起到了復習的作用,在學生說出魚顏色的同時,我將魚黑板上的白紙翻面,當有顏色的魚展現在大家面前時,學生發(fā)出了整齊的驚嘆聲和掌聲。

        作業(yè)展示,為了首尾呼應,我讓學生把畫好的魚作業(yè)手撕和剪下來貼在魚網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我本著面向全體幼兒,與學生為主的宗旨,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都是圍繞目的進行的,比較圓滿的完成了這堂美工課的教學任務。

        本節(jié)課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處,上公開課時還會比較緊張,臨場應變能力尚不足夠。如果在學生作畫時加點音樂就更加錦上添花了。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努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爭取在以后的每一堂課有更大進步。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了解繪本故事內容,了解小貓過生日的特殊經歷。

        2、根據影子的明顯特征大膽猜測,并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

        3、鼓勵幼兒說甜甜的話,體驗與朋友一起過生日的快樂。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嘗試運用觀察、對比等方法,進行大膽猜測。

        難點:幼兒能大膽的進行表述

        活動準備

        《小貓的生日》課件,手電筒一只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今天有一位小動物特別開心,這位小動物走起路來靜悄悄,叫起聲來喵喵喵!是誰呢?

        幼:小貓。

        師:對啦,原來是小貓。小貓為什么會這么開心呢,猜一猜它遇到什么開心事?

        二、引導幼兒觀察小花貓過生日的場景。

        師:小貓遇到了什么開心事啦?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ㄓ變鹤屑氂^察,生日蛋糕)

        師:你知道今天是小貓的幾歲生日嗎?(提示幼兒看蛋糕上的三支蠟燭)

        三、鼓勵幼兒幫小貓想出停電后的好辦法。

        1.師:小貓家發(fā)生什么事了?怎么突然變的黑黑的?

        2.師:怎么辦?(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表述解決停電的辦法)

        3. 出示手電筒,玩“照一照”的游戲。

        師:小貓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它找來了一只手電筒。

        四、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典型特征和外形輪廓進行大膽猜測, 并學會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1.觀看課件三:出示一個動物的影子,引導幼兒根據小猴圓腦袋,圓耳朵,長尾巴的特征進行猜測。

        師:叮咚!門鈴響了,是誰來了呢?(一定是好朋友來慶祝小朋友的生日了。)

        師:原來是小猴蹦蹦跳跳的進來了,它會對小貓說什么呀?

        2.觀看課件四:出示袋鼠媽媽和寶寶的局部輪廓,引導幼兒猜測。

        (1)師:哇,這位客人好神秘哦,只能看到什么呀?是誰呢?為什么呢?

       。2)幼兒兩兩合作,學一學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到小貓家過生日。

        3.觀看課件五:出示三個動物的影子,引導幼兒更全面地觀察、講述。

        師:哇,這下可熱鬧了,好多客人呢,有幾個小動物?它們都是誰呢?說說你的理由。

       。ㄒ龑в變簭氖澄镏g的聯系進行推斷,例如看到竹筍猜測這圓耳朵的動物可能是熊貓)

        4.猜一猜生日禮物,數一數動物客人。

       。1).師:這些小動物會送給小貓什么生日禮物呢?觀看課件,讓幼兒猜一猜。

       。2).小貓收到生日禮物太開心了,看,這下動物們都到齊了,一起為小貓慶祝生日呢,小貓家一共來了幾位客人啊,你們數數看。

        五、體驗過生日的'快樂。

        1、師:這么多小動物都為小貓慶祝生日,我們也來為小貓說一句祝福的話吧。

        2、一起為小貓唱唱生日歌,祝福小貓的生日。

        教學反思

        (一)語言活動教育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要以活動的形式來幫助幼兒學習語言,而在本次活動中,當孩子的回答不夠完整時,我卻沒有強調孩子表達語言的完整性。

        (二)在突出重點上,我太急于達成預想的目標,如:停電時,讓孩子們給小貓想想辦法,當孩子們都說點蠟燭時,我只說: “這個辦法很好,那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我總希望孩子們能說出我的預設目標——手電筒,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總糾纏下去,在看到小朋友的答案都一致時,我應該說:“小朋友真聰明,想到了這么好的辦法,不知道小貓是不是和大家想的一樣,還是會想出別的更好的辦法呢?”這時就直接出示手電筒。從這點說明我在教學活動中的應變能力是很欠缺的。

        (三)在請幼兒表演的時候,我應事先交待清楚規(guī)則,如:如果你們家來了客人,你會怎么說?還會怎么做?應引導孩子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遷移。

        小百科:一般的貓:頭圓、顏面部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銳利而彎曲的爪,爪能伸縮。夜行性。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背景:這一活動是在“美麗的春天”這一主題中生成的,我發(fā)現幼兒對于春天的花特別感興趣,針對小班幼兒手腦協調能力還不夠好,使用剪刀的方法還不太正確,我嘗試用兒歌、游戲化語言的這種方式,教拿剪刀的方法,并試著讓幼兒在剪花的過程中練習剪弧形。幼兒期是語言的敏感期,他們的接受能力很快,結合這兩點,我設計了這節(jié)美工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并學習剪弧線。

        2、在感知辨認紅、黃、藍顏色的基礎上,能根據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3、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到剪紙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藍色的紙若干。

        2、教室兩面草地的底版。

        3、錄音機、磁帶、剪刀、膠棒、抹布。

        活動過程:

       。ㄒ唬┘垪l寶寶變魔術,引出主題。

        T:“紙條寶寶可調皮了,它們爬呀爬呀爬到我的頭上,你們看,它們變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T:“它們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這會兒它們又變成了什么?”(裙子、腰帶)

        T:“紙條寶寶變了那么多好玩的東西,它現在要請小朋友幫忙了,它們想變成春天五顏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它們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

       。ㄟ@種變魔術的方式充滿了神秘性,幼兒對魔術都有著極高的.興趣,我選用“紙條寶寶變魔術”這種形式,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了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幼兒能快速進入狀態(tài),更好的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通過大膽想象紙條變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二)剪刀娃娃變魔術

        1、出示剪刀!拔覀儊砜葱〖舻蹲儌魔術吧!”

        2、老師示范怎樣使用剪刀!靶∈肿儼研專舻抖蠢飦硭X,剪刀張開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顏色的花?”(紅色的花)

        3、拿一張正方形的紙。我們把正方形的花對折一下,再對折一下,(變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一角,開口朝上),正方形的花變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從這個角爬呀爬,爬過彎彎的小山坡,爬到了那個角,這次方形花變成了什么花?(圓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請小朋友拿出小手試一下。(以詩歌形式讓幼兒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幼兒能夠很快地接受,也鍛煉了幼兒各器官間的協調能力。)

        (三)小朋友操作,老師指導(音樂聲中進行)

        T“現在請你們的小剪刀也工作起來,剪一剪,變一變,剪出不同顏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還有句悄悄話對你們說:“用完剪刀后請你們將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該累了!

        (四)我和小花做游戲

        小朋友真動腦筋,都已經剪好了,我們來和小花一起做個游戲,請你們聽老師的口令做動作!罢埌鸭t花和藍花放在一個手里,黃花放在另一個手里……”。(請幼兒根據口令找出相應的花)

       。ㄎ澹┗▋憾涠溟_

        1、春天到了,花兒都開放了,讓我們剪的美麗的花都開到草地(畫有小草的墻壁)上去吧。

        2、幼兒動手操作。(組織快的幼兒將地上的紙片撿干凈,放在簍子里)。

        3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賞他人的作品,讓幼兒體會到游戲的快樂。

        活動反思: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小班幼兒的手部控制能力還不太好,有的幼兒剪的還是折線,所以剪弧形是本次活動的突破點。但幼兒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語言引導下,輕松地練習了剪弧線,由于幼兒第一次動手嘗試,他們之間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有的幼兒已經能夠在剪好的小花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鏤空的圖案。因為是第一次嘗試,所以要對幼兒的作品更多的是給予鼓勵的評價,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小班教案 篇5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這些物品不安全

        活動目標:

        1、知道家里哪些物品是不適合玩耍的。能對各種行為進行正確判斷,并簡單地說明理由。

        2、在選擇玩具時會考慮到安全因素,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兩個分別貼有笑臉標志和哭臉標志的塑料筐。

        2、收集生活中的玩具、圖書、飲料瓶等幼兒能玩的物品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干燥劑、電池等不能給幼兒玩的物品。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里、在家里有一些東西是不能隨便玩的,你知道有哪些東西部能玩的嗎?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掛圖中的各種行為。

        教師:圖中的小朋友在家里玩什么呢,請你想一想他們做得對嗎?為什么?

        3、與幼兒討論掛圖中的內容。

       。1)教師:這個小朋友發(fā)現食品袋里還有一個小袋子。小朋友猜一猜這個小袋子里裝的使什么?可以吃嗎?

       。2)這兩個小朋友正在看書,他們是怎么看書的?他們做得對嗎?

       。3)玩電動汽車和飛機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把飛機里的電池拆下來做什么?他做得對嗎?

        這兩個小朋友發(fā)現了小藥瓶,瓶子里有什么?他們做得對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物品時不安全的。食品袋中的干燥劑有毒,不能用嘴巴咬。小藥瓶里面還有沒倒干凈的藥,這些藥可不能隨便吃。如果看書,可以坐下,好好的看。玩玩具拆下的電池也不能隨便放,應該放到專門的`回收電池的地方。

        4、游戲“分分類”,鞏固幼兒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物品的認識。

       。1)教師:老師這里有很多東西,這些東西都是安全的嗎?哪些東西小朋友可以玩耍或者使用呢?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玩一個分類的游戲,在桌面有兩個塑料筐,一個上面貼著笑臉標志,我們把安全的可以玩的東西放進這個有笑臉的塑料筐里。另一個框子上貼著哭臉標志,我們把不安全的不可以玩;蛘呤褂玫臇|西放進這個有哭臉的塑料筐里。

       。2)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找對它們的家了嗎?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幼兒園一日三餐后,難免口中有食物殘渣,漱口是一種方便快捷的清潔口腔的方法,可保證年齡較小幼兒的牙齒清潔和健康。為此,我們應充分利用生活環(huán)節(jié)進行教育,特別是要隨時抓住時機,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幫助幼兒了解清潔口腔的'基本方法,并加以督導,形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活動目標

        1. 知道漱口可以清潔口腔,保護牙齒。

        2.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3.愿意堅持飯后漱口。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鏡子、杯子、水、毛巾等。

        過程建議

        1、 午餐、午點后,請幼兒說說吃了什么?好吃嗎?

        2、送禮物,照鏡子:今天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看看是什么?(鏡子)我們來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齒)牙齒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發(fā)現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它們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臟了,你有什么辦法把它們從牙齒上趕走呢?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梢运⒀馈⑹诨蛴醚篮。討論哪種方法方便快捷?

        4、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模仿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5、嘗試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

        6、互相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延伸提示

        1、利用生活環(huán)節(jié),鞏固漱口的方法。

        2、與家長聯系,要求幼兒在家中也養(yǎng)成飯后漱口的習慣。

        3、開展幼兒齲齒的防治工作。

      小班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小動物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那它們愛吃什么呢?通過擺一擺,說一說,鞏固孩子們的知識,也讓孩子知道大家都要吃早餐。

        活動目標:

        1、通過集體、個別討論的方式,嘗試用“x吃x?”的句式講述。

        2、能大膽地操作并了解小動物愛吃的食物。

        3、激發(fā)幼兒養(yǎng)成吃早餐的`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撕貼的技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今天早晨吃了什么?(個別幼兒講述)

        來了幾只小動物,它們也帶來了早餐,可是早餐擺放錯了,要請小朋友幫忙,猜猜他們誰喜歡吃什么早餐?(出示小動物圖片,請個別幼兒講述)

        (二)幼兒操作,并嘗試說“x吃x?”

       。1)師:接下來,就請你們找到它們愛吃的食物,貼到小動物的盤子里。并說說誰喜歡吃什么?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嘗試說“x吃x?”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教師再集體看圖說說。

        (三)激發(fā)幼兒吃早餐的習慣。

        師:吃早餐身體才不會生病,小動物也愛吃早餐,小朋友們要與它們比一比,看看誰每天都吃早餐。

        延伸活動: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閱讀、參觀動物園,了解更多動物的生活習慣。

        區(qū)域活動:將動物、食物圖片放置在語言區(qū),供幼兒講述。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讓孩子從自家到娃娃家的家庭成員的了解 ,學習數量4—7.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家有幾口人并能說出稱呼。

        2、找到與指定數量相同的娃娃家。

        3、在游戲中學習數量4——7。

        4、通過活動增進與家人之間的感情。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對數量4——7的認識。

        活動準備

        1、 兒歌《娃娃家》。

        2、 數字卡4——7。

        3、 布娃娃、布置娃娃家的場景。

        活動過程

        開始環(huán)節(jié):手拍游戲:小猴蕩秋千(活動中突出1——5)。

        基本環(huán)節(jié):

        1、想一想,說一說:

        (1)、師:小朋友,你家里有些什么人?

        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2)、師:家里一共有幾口人?

        師幼共同瓣手數一數。

        2、唱一唱,說一說。

       。1)、教師先示范歌曲《我家有幾口》一遍后:

        師:剛才歌里是怎么數家人的?

        幼:……

        師:有幾口人?他們是誰?

        幼:

        師生一同數一數,1、2、3……

       。2)、師生同唱歌曲《我家有幾口》2——3遍。

        3、玩一玩,數一數

        創(chuàng)設游戲,激發(fā)幼兒興趣。

        游戲主題:我家有幾口

        場景:分別布置4口、5口、6口、7口的娃娃家。

        活動歌曲:我家有幾口

        活動A:幼兒邊走邊念兒歌,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娃娃家人口,變換歌詞。

        活動B:(將班級分成4個組),老師唱兒歌,幼兒根據教師唱出的.數量找到相應的娃娃家,并做與家人擁抱的動作(每組選2人做擁抱的動作)。

        活動C:數一數,查一查,隨意抽取幾名幼兒,教師唱,幼兒找,看看有沒有走錯家的(幼兒自己檢查)。

        活動D:改一改,唱一唱。

        師:將歌詞中的“爸爸”、“媽媽”、“我”改成幼兒的名字,說有幾口,并找出家人,抱一抱。(唱-說-找-抱-唱)

        延伸環(huán)節(jié):選幾名幼兒說一說“我家有幾口”,教師指導幼兒完成統計表。

        幼兒姓名

        家中人口數

        結束環(huán)節(jié):

        A、選擇一個幼兒家,把他的家人寫進歌曲,并唱一唱。

        B:教師彈琴,幼兒齊唱。

        教學反思

        1、由于選取了幼兒生活中的場景,幼兒活動興趣高漲,參與意識強,活動效果好。

        2、現在的獨生子女較多,這樣的活動要多開展,可以增進與家人的感情。

        3、不足在于學生對4—7較陌生,數數量4—7有一定的難度,活動前應做好相關準備。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聞的氣味05-15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03-09

      [經典]小班教案08-10

      (精選)小班教案08-06

      小班教案[經典]07-23

      小班教案【經典】09-30

      (精選)小班教案09-06

      小班教案【精選】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