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數學教案集錦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正確感知10以內數量,鞏固10以內數字的認識.將相應的數量與數字相匹配。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目標:
學習10以內的數,能按群計數,初步建立數群的概念
重點難點分析:能按群計數。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套教具(10面小旗、插板)
活動過程:
1、接龍游戲:分別唱出單雙數,進行接龍游戲。
2、游戲"插彩旗",學習兩個兩個的按群計數。
。1)幼兒操作學具,將10面彩旗插在教具上,然后點數驗證彩旗的數量,說出一共有幾面小旗
。2)教師提問問題引導幼兒討論除了一個一個數彩旗,還可以怎樣數速度更快。
(3)教師出示教具帶領幼兒一起數彩旗,先一個一個的數彩旗,再兩個兩個的數彩旗(如:2、4、6、8、10),通過比較使幼兒感知兩個兩個數速度較快。
3、游戲"奪彩旗",再次感知按群計數,學習以2為單位計數。教師拍一下手,請幼兒拿掉2個彩旗,讓幼兒練習兩個兩個的數,直至把彩旗全部拿掉。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還可以讓幼兒兩個兩個按群計數的`方法點數自己及同伴手指的數量,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采用五個五個的點數方法計數)。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睂W看小區(qū)地圖,根據地址信息找到準確住處。
⒉了解基本的方位關系,提升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10頁《去做客》;貼有幼兒照片及家庭住址的卡片(同一小區(qū)不同樓號、單元號、門牌號)。如:xx小區(qū)15-2-402、xx小區(qū)17-3-501;簡易小區(qū)地圖
活動過程:
⒈引導幼兒認讀家庭住址卡片。
師:如果我們要去朋友家做客,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
⑴出示數張幼兒家庭住址卡片,引導幼兒認讀卡片內容。引導幼兒觀察家庭住址卡片xx小區(qū)15-2-402:這位小朋友住在哪一幢樓?幾單元?第幾層?第幾間?
、普堄變和暾卣f出這個小朋友的家庭住址。
、渤鍪拘^(qū)地圖引導幼兒尋找最合適的.路線。
師:這幾個小朋友同一個小區(qū)里,如果我們要去他們家做客,你們能快速的找到他們家嗎?從哪個門口進入最合適?怎么走?(請幼兒畫出從小區(qū)入口到目的地的路線,并說說理由)
小結:我們要去做客,要先觀察小區(qū)樓號的排列規(guī)律,確定最近的路線,再找樓號,最后找單元號、門牌號。
、撤纸M活動:去做客。
、偶w解讀操作方法。
師:今天小動物也邀請我們到它們家去做客,你能找到它們的家在哪里嗎?去小動物家要先找到什么,再找到什么,最后找到什么?
師:我們先來找找熊貓的家在哪里?“1-106”這些數字各表示什意思?
師:小兔、小猴、小雞、小象、小牛的家在幾單元幾室?找到之后,將小動物粘紙貼在相應的位置。
、朴變悍纸M操作
、欠窒、糾錯并改正。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能不受容器的大小、形狀、位置的變化影響,初步感受液體的守恒。
活動準備:
1.教具:量杯一只。高腳粗細不同的的杯子兩只,玩具小熊,鴨子各一只,水(有顏色,便于觀察)
2.學具:人手一套杯子,豆子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感知"一樣多"的概念。
。1)出示玩具小熊、小鴨?腿藖砹,我們請他們喝飲料吧。
(2)將水倒入量杯中,請幼兒觀察水的位置,并讓幼兒記住刻度。
。3)將水倒入幼兒面前矮而大的杯子。
。4)用量杯量相同的有色水倒入小鴨面前的小杯中。
。5)小熊有點不高興了,他說小鴨的飲料比他的多,你們認為是這樣的嗎?
。6)鼓勵幼兒想辦法證明大小杯中的水是一樣多的。
。7)引導幼兒將大杯中的水倒回量杯中驗證,觀察水是一樣多的。
你怎么知道水和剛才的一樣多?(水面到達相同的'刻度)再將小杯中的水倒入量杯中,問:杯子倒空了沒有?水和剛才的一樣多嗎?
將小杯和大杯進行比較,請幼兒觀察:水是一樣多嗎?
為什么?
2.請幼兒操作活動。
請幼兒將量杯中的豆子倒入不同的杯子中,并觀察其變化驗證豆子是否變多或變少。
3.活動小結。
水和豆子沒有增多或減少,不論倒進什么樣的杯中,都和剛才的一樣多。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復習2、3的加減。
2、通過操作,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加法、減法算式的含義。
活動準備:學具:一些圖例(如:一條魚、兩條魚、三條魚、疑問號、兩匹馬、一匹馬、疑問號)數字、符號卡若干
教具:小圖例(如:一個氣球、兩個氣球、三個氣球、疑問號)
活動過程:
一、復習2、3的分合
帶領幼兒玩碰球游戲,復習2、3的分合
二、看圖說圖意
一)
1、(出示大圖例)小朋友看,黑板上有很多的小圖,我們先來看看每幅圖里都畫了什么?你覺得哪些圖擺在一起可以說出一件事情?先想一想,也可以和好朋友說一說!(請幼兒自由思索,并互相交流意見)
2、請一些小朋友來說一說吧!(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進行操作)
如:幼:把一條魚、兩條魚、三條魚的圖擺在一起。(教師進行操作)
師:那請你把這三幅圖的這件事情講一講吧?
幼:河里有一條魚在游玩,又來了兩條魚,河里一共有三條魚。
師:他這樣擺可以嗎?那我們可以用什么來表示這件事情呢?
幼:算式。
師:請一個小朋友下來擺出這道算式吧。(幼兒操作1+2=3)
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道算式吧。(帶領幼兒讀算式)
提問:這個1表示什么意思?這個加號呢?(請幼兒用簡明的語言講述這道加法算式所表述的圖意)
二)
1、(教師擺好三幅圖:兩匹馬、一匹馬、疑問號)提問:請小朋友說一說這三幅擺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2、幼兒回答?隙ㄓ變汉侠淼恼f法。如:草地上有兩匹馬在吃草,又來了一匹馬,草地上一共有三匹馬在吃草;或草地上有兩匹馬在吃草,走掉了一匹嗎,草地上還剩下一匹馬在吃草)
3、請你把這道算式擺出來吧。讀一讀這道算式。
三、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和活動要求:小朋友,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這樣的.小圖卡,有的是一些小動物,有的是疑問號,請你們像剛才一樣,把三幅圖擺在一起,并用一件事來講述這三幅圖,然后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件事,并把這道算式寫出來。寫好后讀一讀。
2、幼兒操作,教師進行指導。
3、檢驗操作結果:展示部分有特點的作業(yè),請幼兒進行集體檢驗。糾正幼兒出現的一些錯誤。
四、結束部分
組織幼兒收拾用具,結束本次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初步學習 的方向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會用序數詞較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傾聽別人的發(fā)言,關注和學習同伴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磁性板,上面縱向畫有10條跑道。
2、教學掛圖(四)中的10種動物,(卡片),木偶大象,1~10大小數卡各一套(小數卡用于記錄最后動物比賽的結果,大數卡用于記錄跑道的位置)。
3、幼兒用書第22頁《認識序數》的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運動場上有什么。(將動物隨意散放在跑道上,不與跑道對應)引導幼兒觀察跑道,確認各條跑道的序號。
教師:數一數,一共有幾條跑道?(請個別幼兒說一說,然后在集體點數)教師:哪條跑道是第一條?你是怎么知道的?(從左邊開始數,依次指其右邊相鄰的跑道,問這是第幾條跑道,再依次一直到第10條跑道)引導幼兒用數字標出跑道的位置。
教師:誰會用數字給每條跑道做個標記呢?(請一位幼兒來操作)教師手指跑道上的數字5:"5"放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我們平時用"5"可以表示什么?現在你知道數字有幾個作用?(有兩個作用:一是表示物體的數量,二是表示物體的位置)
2、幫助小動物做賽前準備。
教師出示木偶大象,以裁判的身份提出賽道準備的要求:請運動員站在自己的跑道上,做好比賽準備!第1道,小兔。請個別幼兒上來幫助小兔找到自己的跑道并站好,再把其他動物放在不同的跑道上。(不要按順序說,讓幼兒找出對應的跑道)
3、比賽開始后引導幼兒判斷比賽的情況。
教師移動動物的位置,讓幼兒看看比賽中的的情況。
教師:比賽進行了一半,小朋友看看是誰跑在了第一位?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里重點線最近的是第1位)再看看其他動物個跑在了第幾位?
再次移動動物的位置,展示比賽結果,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判定每個動物比賽成績。
教師:比賽結束了,誰得了第1名?其他動物各得了第幾名?第幾跑道上的什么動物跑在第幾名?嘗試用數字記錄動物們比賽的結果。
教師:誰能告訴大家參加運動會的`小動物,它們各自的了第幾名?(集體說一說動物們比賽的結果)師幼討論:這次比賽,小貓有2個數字朋友(表示跑道位置和比賽結果),它們各是什么意思?(站的道次、比賽所得的名次)
4、集體進行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按提示要求完成幼兒用書第22頁"樓梯上的動物"內容。
教學反思:
本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認識1-10 的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考慮到序列是多樣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教學中,我進行一些序數變化方式,如:
1.辨認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橫直排的,縱向排的,
2.從不同的方向確認序數,如:從左到右是第幾?從右到左是第幾?從上到下上第幾?從下到上是第幾?
3.確認同種類物體的序列,哪個物體排第幾?
4.在變化的情景中確認序數,如確定了序列中物體的序數后,變換序列中的物體,再認一認變換后的物體排第幾?這樣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數的概念,也有利于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整個活動,幼兒自始至終保持了濃厚的興趣,教師與他們共同參與,起到了導向輔助的作用。本節(jié)課教具準備充分,游戲性、趣味性強,課堂氣氛活躍,充分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積極性。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橢圓形、了解其特點能正確說出圖形名稱和相似物體。
2、通過圖形的拼拆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分析力。
3、培養(yǎng)幼兒正確使用操作材料、并遵守操作活動規(guī)則。
活動準備:
橡皮泥、各種圖形若干、彩筆、繩子、小棒、小組操作圖、橢圓形和圓形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參觀“圖形游樂園”的形式復習已認識的圖形,初步感知橢圓形的外形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圖形游樂園”里有什么圖形?
2、找一找“圖形游樂園”里來了什么樣的新朋友?
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讀“橢圓形”
二、比較橢圓形和圓形,區(qū)別其不同點。
1、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材料、進行比較橢圓形與圓形的不同。
A、將橡皮泥捏成橢圓形和圓形進行對比。
B、取橢圓形和圓形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兩種圖形的不同。
C、折疊橢圓形和圓形探索其變化。
2、請幼兒將橢圓形紙上下左右對折,引導幼兒發(fā)現上下對折和左右對折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
2、重點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活動。
3、讓幼兒講一講橢圓形和圓形有什么不同?
三、采用“聽、取、摸、變、折”的游戲法,認識橢圓形。
1、請找出橢圓形,并說:我拿的是橢圓形。
2、通過摸一摸、感受橢圓形的邊沒有角、不扎手。
3、請用繩子變出橢圓形。
四、啟發(fā)幼兒講一講周圍生活中有那些物體是橢圓形的。
五、小組活動
第一組:以當個“小小魔術師”的`形式激發(fā)幼兒將橢圓形添畫成各種物體。
第二組:給橢圓形涂色:將橢圓形找出來、涂上同一種顏色。
第三組:用橢圓形和圓形拼圖案。
第四組:看圖、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然后把橫線上相應的數字圈起來。
六、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表揚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幼兒作品。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按照線索推論前后的變化。
2、提高幼兒的視覺辨認能力。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大小不同)、海洋圖一幅、魔術統(tǒng)計表
活動過程:
1、穩(wěn)定幼兒情緒游戲"大家一起來"。
2、提問幼兒:你有沒有見過大海?會變魔術的大海呢?(讓我們來看看大海是怎樣變魔術的)
3、魔術"神奇的海洋"。
教師示范魔術過程!
小的圖片進去,大的圖片出來。
哭的圖片進去,笑的圖片出來等。
讓幼兒觀察原本的東西,放入海洋,會有什么變化?
讓幼兒根據線索推論前后的變化。
4、"我是神奇魔術手"。
請個別幼兒按照相同的.規(guī)則變魔術。
請幼兒把變出或者推論出來的圖片繪畫出來。
5、請幼兒想一想,還可以變什么有趣的魔術呢?
6、教師講解題目,幼兒做練習。
7、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理論依據
一、根據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中指出,“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知識建構的主體”,所以本活動充分以孩子為主體,讓每一個孩子數學邏輯能力得到最大提高。同時他指出,“在教學設計上,教學應該通過設計一項真實、復雜、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環(huán)境、重大任務或問題,誘發(fā)驅動并支撐學習者的探索、思考與問題解決活動”,所以,本節(jié)活動注重了“挑戰(zhàn)性”,即讓孩子在模仿規(guī)律排序后創(chuàng)新規(guī)律,體現在兩方面:1、從孩子個別創(chuàng)新到小組合作創(chuàng)新,在合作時讓孩子學會協商、分工與合作;2、大班孩子對一種、兩種元素的排序已經駕輕就熟,而對一種元素的排序就要從比較隱性的數量、方位等方面創(chuàng)新,這讓孩子時刻在不斷地挑戰(zhàn)與創(chuàng)造中學習。
二、皮亞杰的心理認知發(fā)展理論指出,“知識是經常與動作或操作聯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與轉化聯系在一起的”,他認為兒童正是通過動作,實際擺弄物體而認知世界的,即“思維就是操作”,所以,我在設計中突出了以孩子主動探索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操作機會并在反復的操作中構建數學概念、感知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
實施策略
一、根據皮亞杰指出的孩子的邏輯思維發(fā)展特點是“依賴于動作和具體事物”的,所以本節(jié)活動的主要教學法是操作法,讓孩子在拼、擺、粘的過程中學習。二、根據孩子喜歡游戲的特點,我采用了游戲法,在綠毛龜這個游戲中,既鍛煉了孩子們的傾聽、專注和反應能力,提高后活動興趣,又巧妙的將活動的核心演繹出來。
三、根據孩子的學習數學的心理特點中的“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外部動作到內部動作”,運用歸納法、演繹法,我設計了從集體——個體活動——小組合作、從發(fā)現規(guī)律——模仿規(guī)律——創(chuàng)新規(guī)律的層層遞進的活動,運用啟發(fā)探索法不斷提升孩子對按規(guī)律排序的認知。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能夠發(fā)現事物間的排列規(guī)律進行排序。
2、能夠自己、合作創(chuàng)造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
教學準備
PPT一張四色小棒各100根綠毛龜、青蛙圖片各四張操作板18塊黑白方形卡紙各40張透明膠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能夠自創(chuàng)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
教學過程
1、發(fā)現規(guī)律
。1)聽故事,找規(guī)律。
在《綠毛龜》這個故事中,當聽到“綠毛龜”三個字的時候馬上坐下。
。2)觀察PPT,討論,分析、推理,發(fā)現孩子熟知的`規(guī)律,進一步復習孩子們已有的、按物體名稱、數量、量的差異、方位排序的知識。
介紹小貓——是個喜歡有規(guī)律生活的小動物。
孩子們討論交流四種規(guī)律,并續(xù)排。
2、模仿規(guī)律
根據PPT中的規(guī)律讓孩子們用身體動作模仿、續(xù)排,活躍孩子們的思維。
3、創(chuàng)新規(guī)律
。1)幼兒個體操作,擺出自己創(chuàng)新的規(guī)律。
、偌w討論,如何創(chuàng)新規(guī)律。
、谟變焊鶕约旱囊庠竸(chuàng)新排列規(guī)律。
幫助綠毛龜和青蛙鋪小路。
要求:有規(guī)律、與眾不同。
、圩髌氛故荆瑤熡卓偨Y創(chuàng)新之處——數量、方位等方面的變化。
、苓\用總結的經驗再次創(chuàng)新排序。
在原來的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創(chuàng)新。
、菰俅谓涣、總結、分享。
。2)運用總結的經驗進行合作創(chuàng)新排序。
、僮杂煞纸M,四個孩子一組,分為四組。
②小組討論交流,商定排序形式。
、酆⒆觽兣判,師幼互相檢查。
、苎刂÷纷叩叫∝埣遥M一步檢查與體驗規(guī)律的排序。
活動延伸
尋找生活中的規(guī)律。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9-22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09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25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9-08
大班數學教案03-15
大班集合的數學教案01-18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9-01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8-31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6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