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認識人民幣》教案

      時間:2024-04-23 10:57:31 志升 教案 投訴 投稿

      《認識人民幣》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人民幣》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人民幣》教案(通用15篇)

        《認識人民幣》教案 1

        設計說明

        這節(jié)課的設計注重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動手實踐,自主學會新知。

        1.猜謎語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復習課正式開始前,教師先讓學生猜一則有關人民幣的謎語,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地過渡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

        2.活動靈活多樣,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認一認、換一換、算一算”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對人民幣的.面值、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的計算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加深印象。

        3.在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解決人民幣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人民幣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復習課開始之前先來猜一則謎語。(課件出示)

        薄薄一張紙,作用可真大,買書、買紙、買玩具,哪樣都要用到它。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它是什么呢?

        生:錢。

        師:我們用的錢又叫什么?

        生:人民幣。

        師:同學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復習人民幣的相關知識。(板書:認識人民幣)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語導入復習課,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狀態(tài)下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

        二、復習整理

        1.復習人民幣及單位之間的進率。

        (1)呈現(xiàn)問題,學生獨立思考。

       、偃嗣駧诺膯挝挥心男?

       、趶母叩降褪窃趺磁帕械模

       、圻@三個單位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2)交流匯報,教師整理板書。

       、偃嗣駧诺膯挝挥性⒔、分。

       、趶母叩降团帕幸来问窃、角、分。

       、圻@三個單位之間的關系是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也可以表示為10角=1元,10分=1角,100分=1元。

        2.復習人民幣單位之間的換算及幣值的大小比較。

        (1)創(chuàng)設情境:文具店的貨架上擺著一本日記本3元4角,一塊橡皮5角8分。

        (2)提出問題:3元4角=( )角。

        ①指名匯報。

       、谡f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蹘熒餐〗Y:因為1元等于10角,3元就等于30角,所以3元4角就是30角+4角=34角。

        ④練習:5角8分=( )分。先讓同桌間交流想法,再指名匯報。

        (3)47角=( )元( )角,76分=( )角( )分。

       、僮寣W生說出思考過程,教師加以引導,如47角可以分成40角和7角,因為10角等于1元,那么40角就等于4元,7角不滿1元,所以47角=(4)元(7)角。

       、诰毩暎76分=( )角( )分。

        (4)比較大小。

        ①8元○79角。指名回答,并讓學生說出理由。

       、10元○97角。

        《認識人民幣》教案 2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下冊第60~62頁。

        教學目標

        1. 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1元以內

        的人民幣,掌握辨別人民幣的基本方法,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在購物活動中,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在取幣、換幣、找?guī)诺然顒又,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每位學生準備一個盒子,內有人民幣若干。(其中1元1個,1角10個,2角5個,5角2個

        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1.調動學生生活經驗,介紹人民幣。

        自己一個人買過東西的小朋友向老師點個頭。

        接著問:“那買東西要用什么?”

        介紹:你們知道嗎?不同的國家或地區(qū)錢有不同的名稱。我們中國的錢叫人民幣。(板書:人民幣)

        2. 認識1元。

        小朋友們都用過錢,都認識錢嗎?我來考考你。

        請學生取出1元錢。(學生取出的可能都不一樣)同桌再互相看一看,是不是1元的。(初步判斷)

        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一個同學取出的1元錢,要求和他一樣的小朋友向老師揮揮手,再把它放在桌上。

        同樣的方法課件共出示出4種1元人民幣。

       。ㄈ绻腥″e的,拿上來)這個小朋友取出的是這張,先放在這。

        (如果有找不到的)這幾個小朋友說找不到,別著急,我們先來看看其他小朋友找出的1元人民幣。

        提問:大家都說自己取出的是1元人民幣,你們都是怎么看出來的?(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

        提問: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簡單小結:聽了小朋友的介紹,我們知道1元人民幣有紙幣、有硬幣、有舊版的,還不斷有新版的發(fā)行。我們在辨認人民幣時主要看上面的數(shù)字和漢字,有的還有拼音,也可以借助顏色、圖案、大小、材料等來辨認。

       。ㄈ绻姓也坏降模﹦偛艣]找到的小朋友,現(xiàn)在再找一找。

        (如果有取錯的)剛才有個小朋友取出的1元人民幣是這樣的',現(xiàn)在你們自己說,對嗎?你能重新找一找嗎?讓我們?yōu)樗麄冎匦氯〕隽?元人民幣鼓鼓掌。

        [評析:認識1元是認識人民幣的重點,不僅要使學生認識1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辨別人民幣的基本方法。教者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組織教學活動,并注意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將經驗進行整理和提升,從而形成認識人民幣的常用方法。教學的設計既有預設的,也兼顧了生成因素。]

        3. 認識1角。

        舉起1角紙幣(如果剛才有學生取錯成1角紙幣的就拿學生的)問:這張人民幣,你們認識嗎?同時課件展示。

        請學生把1元的人民幣放回盒中,取出1角的紙幣。

        說說你是怎么看出是1角的。

        1角人民幣有硬幣嗎?學生在盒子里找出來,課件展示。

        同桌互相看一看,說說1角硬幣上有什么?把取出的人民幣放回盒中。

        4. 認識2角、5角。

        課件演示:先出示一張1角的紙幣,再添一張。

        提問:幾角?人民幣中有2角的嗎?

        取出來向老師揮一揮,放回盒中。

        課件演示:繼續(xù)一張一張地添。

        學生集體數(shù):3角、4角、5角。

        提問:5角有幾張1角的?人民幣中有5角的

        嗎?

        找出5角的人民幣。

        交流:5角的硬幣最好認了,是黃色的。

        [評析:1角與1元一樣,都是人民幣的基本單位之一,2角、5角的認識是在1角的基礎上,逐步添加,循序漸進進行認識的。通過1角1角的添加,體驗2角、5角的面值大小。]

        5. 介紹1分、2分、5分。

        還有幾種老師小時候經常用到的人民幣,課

        課件展示:5分、2分、1分的人民幣。

        你們認識嗎?是怎么認出來的?

        介紹: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這幾種人

        民幣已不多見了。

        [評析:1分、2分、5分已不再流通,只是簡單介紹,重點是說說辨認的方法。]

        6. 小結

        小朋友們能通過認數(shù)字和漢字,有的讀拼音,有的看顏色等多種方法準確地認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了。

        7. 猜錢游戲

        現(xiàn)在,我想讓你們猜一猜,我的口袋里有一

        個硬幣,上面有一個數(shù)字1,你猜會是多少錢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相應出示1元、1角、

        1分的硬幣。

        還有其他可能嗎?為什么?(人民幣只有元、

        角、分三種單位)板書:元、角、分

        告訴學生口袋里是1元的。

        [評析:通過猜錢游戲,突出了人民幣的三種單位。同時,也對人民幣的認識進行了一個疏理,突出了認識人民幣的重要方法。以游戲形式組織教學,易于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1.取3角錢

        學生獨立取出3角錢,再全班交流不同的取法。(3張1角的、1張1角和1張2角的)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相應出示。

        2. 取7角錢

        學生獨立取出7角錢,再同桌檢查,然后全

        班交流取法。(1張5角和1張2角的、1張5角和2張1角的、3張2角和1張1角的、2張2角和3張1角的、1張2角和5張1角的、7張1角的)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相應出示。

        提問:哪一種取法張數(shù)最少?

        3. 逐步添至1元錢

        讓學生跟著老師(課件演示)一起在自己取

        出的7角上添1張2角的,問學生是多少錢?

        再繼續(xù)添1張1角的,問學生是多少錢?

        提問:有人說1元,有人說10角,說1元的

        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是不是有10角,說10角的小朋友也想一想,這是不是就是1元。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元=10角

        4.了解角、分之間的進率

        小朋友,你知道1角等于幾分嗎?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角=10分

        5.應用

        老師要將1元錢換成角幣,誰來換?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動手試一試,然后全班交流,說說理由。

        [評析:該環(huán)節(jié)設計重點突出。從3角、7角、9角到1元,層層深入,當學生產生1元與10角的疑問時,主動思考,得出元、角之間的關系。而角與分的進率,則讓學生產生知識遷移。換幣活動進一步鞏固了進率的認識。1元與10角之間關系的教學設計別具匠心,突出了滿十進一的思想。]

        三、走進生活。

        老師到商店里了解了小朋友常用的幾種文具

        的價錢,課件出示商品圖。(橡皮2角、小刀9角、鉛筆4角、自動鉛7角、尺3角)

        1.1元錢買一樣,你想買哪樣?

        應找回多少錢呢?

        把要找的錢從盒子中取出放在桌上。

        同桌檢查。

        3. 1元錢買兩樣,可以買哪兩樣?

        全班交流,并說說為什么可以買到?應找回多少錢?

        (如果有學生說錯,就說說為什么買不到?

        如果沒有學生說錯,就問如果想買橡皮和小刀,買得到嗎?為什么?)

        4. 1元錢最多可以買幾樣?

        全班交流。

        引申:要想買得多,有什么小竅門?

        5. 擴展

        人民幣還有許多種,我們以后再來一起認識。

        [評析:購物活動是對進率認識的進一步鞏固,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情感。設計層層深入,能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認識人民幣》教案 3

        設計背景

        幼兒認識簡單的人民幣并有買小零食的經歷。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了解人民幣的用途。

        2.知道人民幣基本的貨幣單位元、角、分及人民幣的簡單換算關系。

        重點難點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了解人民幣的用途。

        活動準備

        1.字卡元、角、分。

        2.每個幼兒自帶不同面值的人民幣4~5張,教師自帶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若干。游戲幣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點名問小朋友他們的.新衣服怎么來的,教室里的電視怎么來的等,讓幼兒知道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無法生活的。既然我們離不開錢,(錢在我們中國叫人民幣)離不開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

        二、認識人民幣

        1.幼兒拿出自己帶來的人民幣介紹。

        2.教師介紹自己帶來的人民幣把它隨意的放在黑板上。

        3.教師請幼兒給人民幣分成幾家,按元,角,分分好貼在黑板上,師幼總結它們各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分別是:元、角、分。相繼出示字卡:元、角、分。

        4.游戲:買東西

        幼兒扮演老板和買東西的人,去買東西沒用完錢,應該補回來,引出元、角、分的簡單換算,教師介紹元、角、分的換算關系讓幼兒有初步的印象。

        三、游戲活動

        玩法: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聽教師的指令拿相應面值的游戲幣。如:教師說8元,幼兒可以拿1個5元,1個2元、1個1元。還可以拿4個2元等?茨慕M幼兒能最快拿出來。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活動中幼兒很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在活動中一直表揚和鼓勵幼兒,讓幼兒在認識人民幣時很認真。做游戲時,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

        《認識人民幣》教案 4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十元以內人民幣,并能說出他們的單位名稱。

        2、學習看錢幣上的數(shù)字,知道錢幣可以用來購買相應同等幣值的商品。

        3、學會遵守秩序,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與在超市做營業(yè)員的幼兒做好事先的購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幣若干,10元以內人民幣人手一份。

        3、音樂、錄音機、小籃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ㄒ唬┯螒颍骸堕_火車》復習10以內的加法。

        (二)以變魔術形式分別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錢幣,讓幼兒認識,并說出錢幣的.名稱。

        教師:魔術、魔術、魔術變變變,這些是什么?你們知道它們各自代表多少錢嗎?(10元、5元、2元、1元)這些錢是哪個國家?(中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幣)人民幣有什么用途?

       。ㄈ┮龑в變悍謩e觀察錢幣正面和反面的圖案,并讀一讀上面的數(shù)字。

        教師:好,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和人民幣做朋友,看看他們有什么特征?

       。ㄋ模┯變簩W習用10元兌換5元、2元、1元。

        教師:小朋友,我考考你們,10元的人民幣可以兌換幾張1元?又可以兌換幾張5元?還可以兌換幾張2元?引導個別幼兒進行操作,并請幼兒出自己是如何兌換的。

        二、組織幼兒觀看軟件圖片,引導幼兒了解人民幣的兌換過程。

        小朋友,真聰明,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商店里的顧客是怎樣購物的。

        三、組織幼兒根據(jù)教師出示的物品圖片及價錢進行嘗試購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開張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買,我們來看看哪些東西,它們賣多少錢?教師當售貨員,小朋友當顧客,進行游戲3—4次游戲。

        四、幼兒進行角色游戲

        1、請幾名幼兒當售貨員,部分幼兒是顧客。提出超市購物要求:明天,我們要出去冬游活動,為冬游活動準備一些小食品,每個小朋友就用自己藍子的錢,每個小朋友事先考慮好,要買什么東西,觀看商品的價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錢范圍內購物。

        2、教師:現(xiàn)在我們出去購物了

        3、來到超市,自主購物。教師指導幼兒觀看商品的價值,購滿需要的商品。

        4、到柜臺結帳。自己核對商品和價錢。

        5、組織幼兒講述自己買了什么東西?用了多少錢。

        五小結,結束活動。

        1、人民幣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我們用過了錢之后就要洗手,因為錢有很多細菌。

        2、組織幼兒聽音樂(小汽車)結束活動。

        《認識人民幣》教案 5

        [使用教材]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

        [設計思路]

        學生在生活中經?吹饺嗣駧牛袝r還使用人民幣。本設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這一概念的學習設計成商店購物、寄賀卡、義賣等三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并了解元與角、分之間的進率關系。同時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

        采取分組活動教學,6-8個同學分為一組,分為6組。

        [教學準備]

        1. 一個漂亮的盒子,里面裝著人民幣;

        2. 每個組準備一個存錢罐,每個里面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和幾張外幣;

        3. 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一套;

        4. 每個學生準備好3元錢,用信封裝好;

        5. 貨架及價格分別為2元1角和5角5分的物品各4種;

        6. 表格,每個學生兩張(表1,表2);

        7. 動畫mtv《一分錢》;

        8. 義賣活動記錄表,每個參加義賣的小組兩張,文具店表格如下,其他店可自定,格式一樣(表3);

        9. 根據(jù)3個義賣點義賣的內容準備物品,每個點準備8種,用塑料籃裝好,8張工作牌及3個義賣店的店牌;

        10. flash課件,視頻展示臺,電腦,投影儀等。

       。刍顒舆^程]

        一、 在分類中初步感知人民幣

        師:(出示一個盒子),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禮物,你們猜猜是什么?

        生1:糖。

        生2:紙斤。

        師:到底是什么呢?請個小朋友來摸摸看。這是什么?

        生1:錢。

        師:小朋友們這么快就猜出來了,看來你們對錢還是挺熟悉的。老師給你們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個存錢罐,里面裝了各種各樣的錢,請你們把它們分一分類。分完了之后,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說一說,你們是怎樣分的。

        (分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分類,然后選一個代表來匯報結果)

        師:誰來說說,你們是怎樣分的?

        生1:我們把紙幣放在一起,把硬幣放在一起。

        生2:我們把所有是1的錢放在一起,把不是1的放在一起。

        生3:我們把見過的錢分成一類,把不認識的錢的錢分成一類。

        師:我們來看看這一組同學分的,他們把我們平時常用的錢分到了一類,把沒有見過的錢分到了一類。分地非常好。那么你們知道我們平常用的錢又叫做什么呢?

        生:人民幣。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你們都認識哪些人民幣呢?(出示課件:所有面值的人民幣,見圖一)

        生1:我認識100元的,10元的,5元的,和1元的。

        生2:我認識1角和5角的;

        生3:我認識2角和1分的。

        生4:我認識5分的。

        師:看來同學們對人民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今天我們先研究小面值的,大面值的我們下節(jié)課再研究。(出示課件,小面值人民幣,見圖二)

        二、 在實踐活動中探索新知

        師:我們看到屏幕上有這么多人民幣,那么你們會不會區(qū)別它們呢?會不會把10元的當成1元來用呢?請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區(qū)分的,交流完以后,老師要考考你們。

        (分組討論)

        師:現(xiàn)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認識人民幣了。你們看看這張是多少面值的?(在視頻展示臺上出示面值是1元的人民幣)

        生:1元。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因為上面有阿拉伯數(shù)字1,還有漢字圓。

        生2:上面有1元的拼音。

        師:那么這張是多少面值呢?你們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出示面值是5角的人民幣)

        生1:上面有伍角兩個字。

        生2:還有5角的拼音。

        生3:還有阿拉伯數(shù)字5。

        師:回答得真好!我們一般都是通過人民幣上的阿拉伯數(shù)字和漢字來區(qū)別各種人民幣的面值的。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在紙幣一元的左下腳有一點,你們知道它有什么用嗎?(在視頻展示臺上出示一元的紙幣)

        生:這是盲點,就是說盲人摸到這個點,就知道是1元錢了。

        師:說的太好了!這個點是為了盲人使用的,盲人通過摸人民幣,就能知道是多少錢了。我們的人民幣上通常都有國徽,國徽代表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人民幣,那么怎樣做才是愛護人民幣呢?(出示人民幣上的'國徽)

        生1:不能把它丟在地上亂踩。

        生2:不能在上面亂畫。

        生3:不能亂花錢,要節(jié)約。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知道怎樣愛護人民幣。

        實踐活動一:

        師:(課件為背景,見圖,可配上輕松音樂)今天正好是福華商場新開張,老師是售貨員。這里有很多優(yōu)惠的物品,小朋友們想不想買?

        生:想。

        師:購買之前請先聽清楚要求。以小組為單位來購買。每個小組買一種商品,討論好了以后,派一個代表上來買,請準備好零錢,老師這里沒有零錢找。(出示貨架)

        (分組討論)

        師:哪個小組討論好了,愿意上來買?

        生1:我們組想買一把扇子。扇子的價格是5角5分,我給你一張5角的,一張5分的。

        生2:我們組想買一個文具盒,它的價格是2元1角,我給你一張紙幣1元,一個硬幣1元和一張1角的。

        師:剛才每個小組都買到了合意的商品。商場今天還推出了一個特惠商品,這個商品的價格是1元,哪個小組要來購買呢?(出示特惠商品)

        生1:老師,我們組想要買。我給你一張1元的人民幣。

        師:可是老師不想賣給你。除了給一張1元的,還有沒有其他的付款方式呢?看哪個小組最先想出來,老師就賣給你們組。

        生1:老師,我給你兩張2角的,7張1角的,一共1元。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對不對?一共是11角。對嗎?

        生1:不對,應該是10角才對。

        師:對了,10角才是1元。我們也可以說1元=10角。(板書:1元=10角)

        跟老師一遍,1元=10角。那么你們知道2元等于多少角嗎?

        生:20角。

        師:那40角等于多少元呢?

        生:40角等于4元。

        師:真聰明!我們知道了1元=10角,你們猜一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

        生:1角=10分

       。ǜ鶕(jù)回答板書:1角=10分)

        師:請跟老師讀,1角=10分

        (讓學生邊記邊讀)

        師:在人民幣中,元是最大的單位,分是最小的單位。

        實踐活動二:

        師:過幾天就是豆豆的好朋友過生日了,豆豆想給他寄一張生日賀卡。他先乘公共汽車去郵局,我們來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課件,見圖)

        師:票價1元5角,可以怎樣投幣呢?請小朋友們把你們的答案填在表1里。

       。總學生盡量想出不同的投幣方式,然后選幾個代表到視頻展示臺展示)

        學生最可能出現(xiàn)的投幣方式:

        師:你能告訴我為什么你投了兩個1元嗎?

        生:因為沒有零錢,所以我只好投了兩個1元。

        師:這樣投幣也可以。不過記得下次坐車的時候要帶夠零錢哦!

        師:(出示課件,見圖)豆豆來到郵局,郵局的阿姨告訴她,寄一張生日賀卡要8角,人民幣里有5角,2角,1角,可是沒有8角,該怎么辦呢?誰能幫幫他呢?請把你們的想法填在表2里?纯凑l能想出最多的辦法。

        師: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人給了一張1元的,可以嗎?為什么這樣給呢?

        生:我給阿姨一張1元的,阿姨應該找我2角,我一共給了8角。

        師:原來是這樣!回答得真好!

        課間休息:

        師:小朋友們學了這么久,累不累?

        生:不累!

        師:下面老師給你們放一首歌曲,好嗎?(放mtv《一分錢》)小朋友你們會唱嗎?

        生:會!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來唱一唱。同桌同學一個當警察,一個當小朋友,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表演得最好。

       。▽W生表演故事)

        師:小朋友們表演得都非常好!你們知道剛才那首歌說了一件什么事情嗎?

        生:是說一個小朋友在路邊撿到了一分錢,把它叫給了警察叔叔。

        師:說得真好!那么如果小朋友平時在生活中撿到錢,應該怎樣做呢?

        生1:我會把它交給警察叔叔。

        生2:我會把它交給老師。

        師:真是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可是有的小朋友不這么想。他們想,一分錢又干不了啥事,丟了就丟了,你們說對嗎?

        生:不對!

        師:為什么呢?

        生1:因為沒有一分錢就沒有一角,也就沒有一元了。

        師:對!一分錢雖然少,但是10個1分就是1角,10個1角就是1元。我們的錢不就是這樣積少成多的嗎?所以,我們不能浪費一分錢。

        實踐活動三:

        師:前幾個星期,我們學校參加了福田區(qū)組織的義賣活動,哪個小朋友的手工作品被老師選中參加義賣的?看來還有很多小朋友沒有被選中。沒有關系,今天我們班再來一次義賣,為貧困山區(qū)的小朋友捐得更多的錢。好嗎?

        生:好!

        師:老師在前面3個組設3個義賣點,一個水果店,一個文具店,一個玩具店。這3個小組里推選兩名售貨員,兩名記錄員,和兩名促銷員。售貨員負責收錢,記錄員負責把售貨員所收的錢記下來。怎樣記呢?請看老師師范。(在視頻展示臺示范填表3)促銷員負責接待顧客和招攬顧客?纯茨膫小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賣出最多的商品。其余的小朋友來當顧客,用你們準備好的3元錢去這些義賣點購物。

        (學生分組進行活動)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文具店賣得最多,我們請文具店的記錄員上來說說,他們都賣出了哪些物品。

        生1:我們組賣出了一個夾子,收到一張5角;一支鉛筆,收到一張2角和一張1角;賣出一本本子,收到一張1元;還賣出了1個卷筆刀,收到了4張2角。一共收到1張1元,1張5角,5張2角,1張1角。

        三、 課堂小結與質疑

        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上學了些什么知識?

        生1:認識了人民幣。

        生2:要愛護人民幣。

        生3:我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師:那么你們還想認識哪些錢幣呢?

        生1:老師,我想認識美金。

        生2:老師,我想認識泰國的錢。

        師:這些錢幣,我們以后都有可能會用到,以后我們再慢慢認識。小朋友們,生活中關于人民幣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想問老師。你們學了新知識后,有什么想法或者新見解呢?

        生1:老師,為什么現(xiàn)在很少看到一分錢呢?

        生2:老師,我有一次去買東西,應該是6元錢,我給了他10元錢后,他卻沒有找錢給我,為什么呢?

        師:那有可能是老板忘記了。所以以后小朋友去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看清楚找的錢對不對,千萬不能弄錯了哦!

        生3:老師,為什么要有錢呢?

        師:這個說起來很長了,老師簡單給你們解釋一下。在很久以前,是沒有錢的,那個時候,人們如果要買其他東西,他們就用自己的東西去和別人交換。后來,慢慢覺得這種方法不太公平,就出現(xiàn)了錢。

        四、猜價格游戲

        師:今天小朋友們表現(xiàn)得非常好,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小獎品要送給大家,但是獎品太少了,送給誰好呢?如果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猜出物品的價格,我就把物品送給誰,好不好?

       。ń處熛冉o出價格的范圍,例如在5元到8元之間,再根據(jù)學生猜的價格,老師給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評析:

        本節(jié)課教師精心設計了三個數(shù)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取幣、換幣、付幣、找?guī)诺荣徫锖土x賣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性學習過程,有助于學生高效地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教師善于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如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給錢幣分類,組織義賣活動,買賀卡,猜物品的價格等,創(chuàng)設能激活學生已有經驗的情境。通過教學,把知識經驗系統(tǒng)化,數(shù)學化。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機會。整個教學活動過程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認識人民幣》教案 6

        教學內容: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52-53頁)

        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它們之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會進行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2.初步感受人民幣在生活中的廣泛作用,了解簡單的貨幣文化,培養(yǎng)學生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能夠進行簡單的人民幣兌換,感受人民幣在生活中的重要價值。

        教學教具:

        人民幣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由主題圖引入教學

        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怂膹垐D片。請你們認真觀察,看看圖片里的主人公都在做什么。

        學生觀察圖片,匯報發(fā)現(xiàn)。

        學生1:第一張圖片的主人公在購買文具。

        學生2:第二張圖片的主人公在拿錢買票。

        學生3:第三張圖片的主人公在拿錢買報紙。

        學生4:第四張圖片的主人公在往儲蓄罐里存錢。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錢,錢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會用到錢?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平時用的錢叫什么名字嗎?

        學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情況下用到過錢,體會錢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2、介紹人民幣。

        教師: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人民幣是國家的法定貨幣并由中國人民銀行統(tǒng)一發(fā)行。我們要愛惜它,不能亂折人民幣或者在人民幣上亂畫。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初識小面額的人民幣。

        教師: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人民幣,請同學們四人一組,將你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同組的同學聽,看誰認得多,認得準。

        小組匯報:小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人民幣,教師及時補充。

        如果有不認識的人民幣,請小組的其他成員幫忙識別。

        教師:識別人民幣的時候,有什么好方法?

        可以從人民幣上的數(shù)字、漢字、顏色、圖案來識別。

        對于人民幣上的繁體字,如壹、貳、伍等,教師應給予指導,同時介紹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

        2.對人民幣進行分類,深化知識。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幾種面值的人民幣,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些人民幣,看看能不能給它們分分類。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分類,匯報交流。

        學生1:按之地分,硬幣分一類,紙幣分一類。

        學生2:元的是一類,角的是一類,分的是一類。

        學生3:還可以按上面寫的年份分類。

        在學生匯報完不同的分法后,教師應適時總結:像這樣將人民幣分為元、角、分三類,這是按照人民幣的單位來分的。同一種面值的紙幣和硬幣是等值的,如1元紙幣和1元硬幣是相等的,1角和5角也是如此。

        3、認識進率,系統(tǒng)認識。

        (1)認識元和角之間的進率。 教師:同學們對人民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老師現(xiàn)在想和同學們做一個換錢的`游戲,愿意嗎?

        教師(出示一張5角的紙幣):請你用1角紙幣來還老師的5角紙幣,你應該用幾張?

        教師(出示一張1元的紙幣):如果你用1角的硬幣跟老師換1元紙幣,你應該給老師幾個1角的硬幣。(板書:1元=10角)

        教師:還是換老師的1元,請你任選角幣來換,并分別擺一擺,看用幾張紙幣或幾個硬幣。

        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教師總結:不管用哪種面值的人民幣來換,換出的人民幣的總數(shù)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2)角和分之間的進率

        教師:知道了元和角之間的關系,誰能試著猜猜角和分之間會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1角=10分。

        教師:老師手中有1角,可以怎么換?

        學生動手操作,用硬幣進行換錢的游戲。

        在知道1角可以換10個1分的基礎上,還可以拓展換成5個2分、2個5分、8個1分和1個2分等,由此加深對1角=10分的認識。

       。3)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師:有了剛才的分析,你能正確地完成下面的換一換嗎(呈現(xiàn)下面的練習)?

        5元=( )角

        7角=( )分

        30分=( )角

        20角=( )元

        三、應用拓展

        選錢、擺錢活動 教師:首先請大家來看一些商品的價格(1元6角、6角9分、2元5角、3元2角),再從學具中選出合適的人民幣擺出這些錢數(shù),小組內同學互相介紹自己所選的人民幣,相互判斷是否正確。

        學生匯報自己是怎樣擺出這些錢數(shù)的,介紹經驗。

        教師總結:

        看來先找大單位再找小單位或先找小單位再找大單位的有序方法有效。

        教師:生活中還有很多商品的價格是這樣的(呈現(xiàn)32元、64元、95元、120元等價格)

        《認識人民幣》教案 7

        活動目標

        1. 初步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面值。

        2. 學習看錢幣上的數(shù)字,知道錢幣可以用來購買相應同等幣值的商品。

        3. 有錢幣購買商品的愿望,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這條短裙多少錢

        2.ppt課件:認識人民幣

        動畫片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觀看動畫片:這條短裙多少錢

        小朋友,你們在動畫片里看到了什么?

        你們想買漂亮的短裙嗎?

        用什么才能買到這些東西嗎?

        2.你們想不想自己學著到商店里去買呢?

        想自己去買,就必須認識錢,現(xiàn)在我們來一起認識錢。

        二、展開

        課件演示:人民幣

        1. 區(qū)分硬幣和紙幣

       。1)請小朋看看這些錢有什么不一樣?

       。2)圓圓的、硬硬的叫硬幣。長方形的,像紙一樣的叫紙幣。

        2. 認識錢幣的面值

       。1)觀察硬幣的不同

        請幼兒觀察1元、5角、……的硬幣,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教師小結:這些硬幣的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圖案不一樣、數(shù)字不一樣。

       。2)認識硬幣的'面值

        幼兒認識硬幣的面值,每個硬幣上都有一個數(shù)字,數(shù)字后面有個字。

        教師取一枚硬幣放在投影儀上,請幼兒觀察。這里有數(shù)字“1”,后面有一字“元”,這枚硬幣是1元,用同樣的方法認識其它面值硬幣。

       。3)認識紙幣的面值

        請幼兒觀察: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紙幣面值的顏色,圖案,大小的不同。

        3.玩購物游戲,學習基本的購物常識

        玩法:一名教師扮銀行工作人員,一名教師扮商店營業(yè)員,幼兒扮顧客,幼兒去銀行取錢(不超過1元),再去商店買物品,想好買什么。

        游戲可變換角色進行?烧埬芰姷挠變喊缪葶y行工作人員和商店營業(yè)員。

        4.教師講評

       。1)請幼兒討論:你用多少錢買了什么東西?

       。2)買東西剩的錢該怎么辦?

       。3)教育幼兒要愛護人民幣,不要亂花錢。

        三、結束

        1、再次播放課件,供幼兒比較,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教育幼兒要愛護人民幣。

        《認識人民幣》教案 8

        教學過程:

        片段一、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劉老師,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今天老師穿了新衣服,挺好看的。

        師:是嗎?謝謝!這件衣服我是在海鹽的超市里買的。小朋友,你買過東西嗎?

        生紛紛回答。

        師:買東西要用什么付款呀?

        生回答錢,鈔票等。

        師:我國的錢就叫人民幣(課件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繼續(xù)邊用課件演示邊向學生介紹美國的叫美元、日本的叫日元、香港的叫港幣等。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認識人民幣”。

        [評析:由師生的談話來展開教學,比較自然。讓學生回憶在生活中的購物、付款活動,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以找準知識的起點。在介紹人民幣時,同時也向學生介紹美元、日元、港幣,不但使學生拓寬了眼界,更使學生知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并且貨幣的名稱也不相同。]

        片段二、

        1、小組合作認識人民幣

        (1)拿出老師為你們準備的信封,倒出里面的東西,看看是什么。你們認識這些人民幣嗎?

        (2)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把不認識放在旁邊。(學生活動)

        (3)匯報交流,把各小組不認識的請其他小組里的同學幫忙,并說說怎么認的?

        [評析: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介紹,來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較直觀的特征,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相互學習、觀察等諸多能力。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生接觸人民幣的機會比較多,因此我讓學生把不認識的拿出來,請其他同學幫忙認一認。本來估計大面額的可能學生會有困難,結果恰恰是分幣學生不認識的比較多。學生一個勁地追問,“老師,5分是5角嗎?”“老師,這些錢可以在哪里用呀?由于對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估計不足,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處理得不夠好。]

        2、再認人民幣

        (1)你能把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嗎?

       。2)學生動手操作

        (3)展示交流不同的分類方法,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么分。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展開教學。使學生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人民幣有不同的版本。

       。4)四人小組合作,一人拿人民幣,其他三人說面值。

        [評析:讓學生給人民幣分類,通過交流不同的分類方法,使學生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人民幣有不同的版本。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由于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探究的時間,進而影響到活動的'效果。]

        片段三、

        1、小朋友,老師帶你們到超市去看看。課件出示一些商品及其價錢。

        2、如果想買一塊橡皮,應該付多少錢?可以怎么付?同桌兩個小朋友可以拿出學具來擺一擺,比比那個同桌想出的方法多?(學生活動)

        3、學生匯報交流方法。并讓學生說為什么這樣拿。

        1元10角

        2個5角

        5個2角

        1個5角2個2角1個1角

        1個2角8個1角

        3個2角4個1角

        2個2角6個1角

        4、從這么多的拿法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同桌可以討論一下。

        [評析:給學生提供了操作實踐的平臺,讓學生在具體的動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知識,從而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合作精神。]

        反思:回顧本課的教學,覺得在不少環(huán)節(jié)上沒有處理好。

        首先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還只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深入人心。在教學設計中,能盡量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比如小組合作認識人民幣、給人民幣分類等環(huán)節(jié)都為學生提供了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但是問題是在教學實踐中,仍然較多地考慮自己的教學設計,不能及時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思路。對于學生對分幣的陌生,應該抓住學生提出的問題“5分是5角嗎?”讓學生來展開討論,雖然可能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但是回避學生的問題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給人民幣分類的活動沒有組織好,充足的時間是探究的保證,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學習來調整自己的教學。

        其次是分幣的教學不夠理想。第一是學生對分幣比較陌生,因為“分”在實際生活中已經很少使用,而我對此又估計不足。第二是認為分幣很少用到,便想輕輕帶過。其實這是認識人民幣的起始課,分幣的認識同樣重要,雖然分幣不大使用,但是讓學生建立元、角、分的觀念,理解元、角、分的關系,分幣的認識不容忽視。

        第三是教學重點的把握。教學重點是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突出辨認人民幣的方法,但是不必面面俱到,不必要求學生去認、記人民幣的顏色、圖案等。其實我覺得只要學生會認就可以了。

        《認識人民幣》教案 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46~49頁例1~例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2.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及觀察、比較、概括、實踐的能力。

        3.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重點: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模擬錢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通過看錄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

        2.對人民幣你有哪些了解?

        根據(jù)學生回答情況,教師隨機處理。

        二、探究新知

        1.獨立識別人民幣。

        2.說說識別方法。

        3.分類。

       。1)紙幣、硬幣各有什么共同點、不同點?

       。2)元幣、角幣、分幣的幣種?介紹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

        4.和電腦娃娃比賽,看誰先說出人民幣的面值。

        5.例2:購物游戲。

        6.獨立完成第48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匯報。

        7.例3。

        8.實踐應用

        1元錢能買什么?

        10元錢能買什么?

        三、拓展創(chuàng)新

        1.每個書包35元。

       。1)我的`錢正好買一個,你猜猜我最多有幾張面值十元的?

       。2)如果付的錢全是面值十元的,你猜猜我付了多少張?

        2.談話升華。

        四、全課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沈陽市沈河區(qū)朝陽一校

        《認識人民幣》教案 10

        活動目標:

        1、知道人民幣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貨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前期經驗的準備:

        1、幼兒對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有初步的認識。

        物質準備:

        不同面值的硬幣和紙幣若干、標有價格的玩具若干、幼兒每人帶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幣或紙幣,并將它們插在透明的卡片上環(huán)節(jié)預設:

        一、認識人民幣:

        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幼兒了解:人民幣的特征(都有國徽);人民幣的種類(紙幣和硬幣);人民幣的'面值及相應的漢字。

        二、的換算關了解不同面值貨幣之間系:

        1、幼兒展示各自帶來的貨幣,并介紹自己帶的10元人民幣的組合。

        2、出示紙幣和硬幣的分、角、元,介紹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10個1分等于1角,10個1角等于1元,10個1元等于10元。)3、換算練習(教師或幼兒出題)例:出示5角硬幣,可以換幾個一角?

        出示10元紙幣,可以換幾張5元?幾張2元?幾張1元?

        三、實踐操作(游戲——"買玩具"):

        出示一些貼有標價的玩具,請幼兒用自己帶來的模擬買玩具。(最好每人能買到一個玩具。)告訴幼兒這是游戲,買來的玩具可以玩一會兒,以后再用玩具換回自己的錢。(用玩具模擬買賣比較合適,這樣幼兒買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兒不能吃和用,游戲的積極性會受影響。)買賣過程中的教師要注重引導幼兒識別玩具的標價,嘗試進行貨幣的換算。

        算錯的顧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繼續(xù)思考,想好了再買。還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貨幣,讓幼兒邊擺弄邊思考,降低換算的難度。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摸摸、看看、分分、說說,發(fā)現(xiàn)了硬幣和紙幣的不同和相同之處,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在自我操作中獲得知識的特點。幼兒參與積極性特別高。

        本次活動以游戲為主,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初步掌握了購物的基本常識,教育幼兒養(yǎng)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讓幼兒充分積累社會活動經驗。

        在購物環(huán)節(jié),有個別幼兒取錢后不會購物,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應先充分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適當進行活動調節(jié)或個別指導。

        《認識人民幣》教案 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角=10分

        2、認識單位是元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3、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重點:

        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學難點:

        認識單位是元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錢幣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1元=( )角10角=( )元

        2、請拿出5角、有幾種方法?

        一、 例3

        1、引導學生思考

        1元可以換幾個5角,幾個2角?

        2元可以換幾個1元,幾個5角,幾個2角,幾個1角?

        一張10元可以換()5元、一張10元可以換()2元和( )張1元

        2、學生之間進行換錢游戲

        三、例4

        面值最大的人民幣是什么?人民幣最小面值是多少?教師這有1角,誰能用分幣來和我換? 1角=10分 10分=1角

        二、鞏固練習

        1、電腦出示第53頁的第一題

       。1)學生獨立操作,訂正 (學生上臺操作)

       。2)說湊成的錢數(shù)

        師:說說每一張人民幣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2、師:藍貓要文具店等急了,我們回去吧!

        P49 做一做

        師: 10元能買什么?(學生先在小組里說,然后指名說)

        3、游戲:模擬購物

        出示一些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個小口袋,在購物時把錢放進去)

        (1)選出三個柜長

        (2)學生隨意購物(看清價格后,購買)

        (3)請柜長檢查交錢的情況

        三、思維訓練

        1、盒子里有3個紅球,1個白球,7個黃球,如果摸一個球,一定是紅球嗎?哪種可能性大?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對人民幣的知識有了進一步了解,知道了1元=10角

        1角=10分,你還有什么問題?

        板書設計:認識人民幣

        1元=10角10角=1元

        1角=10分10分=1角

        《認識人民幣》教案 12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學習進行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2.了解人民幣的作用,知道購買物品時要付錢。

        3.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徽,要愛護人民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購物的經驗,在生活中接觸或使用過的人民幣。

        2.物質準備:

        教具:各種大小不同的夾子若干,布置成夾子商店,每個夾子分別標有1~10不同的價格;面值分別為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和硬幣若干。

        學具:《幼兒用書》人手一冊,記錄紙,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夾子商店。

        ——教師帶領幼兒進入布置成夾子商店的教室,引導幼兒觀察室內有什么?每種夾子多少錢?引導幼兒認識漢字“元”。

        2.認識人民幣。

        ——教師(出示面值分別為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和硬幣):你們認識這些錢嗎?這些錢上有什么?你知道這是哪個國家的錢嗎?

        ——引導幼兒觀察人民幣,了解人民幣上有圖案和數(shù)字,以及我們國家的國徽,它是我們國家的勤,叫人民幣。讓幼兒知道人民幣上有國徽,就代表了我們國家,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

        ——教師:這些錢一樣嗎?什么地方不同?

        ——讓幼兒知道人民幣時用來購買物品的,引導幼兒了解每種人民幣的面額。

        3.兌換人民幣。

        ——教師指一個標價為4元的夾子:如果我想買這個夾子,可以怎樣付錢呢?

        ——請幼兒思考并用人民幣示范,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他是怎么付錢的?為什么要這樣付錢?

        ——繼續(xù)引導幼兒思考其他的'付錢方法。如:可以付四個1元的錢,也可以付兩個2元,還可以付1個2元、2個1元。

        ——請個別幼兒說說想買幾元錢的夾子,可以怎么付錢?

        4.幼兒操作活動。

        ——請幼兒選一個夾子,想一想可以怎樣付錢,然后在紙上記錄下來。

        在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結合班級中布置得“工藝作坊”中的出售物品,讓幼兒進行購物游戲,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對錢幣的興趣。

        《認識人民幣》教案 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第二冊《人民幣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面值,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2.學會簡單的取幣、換幣,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應用能力;

        3.受到愛護人民幣及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教育。

        一、引入激趣

        師:平時你跟媽媽逛商店時,最想買什么呀?

        生:我想買巧克力、玩具汽車……

        師:你知道逛商店買東西要用什么呀?

        生:要用錢。

        師: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揭題:人民幣的認識)

        [評:“人民幣”這名稱,學生頭腦中不一定有,教師拖長聲音的目的是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引出這一各稱。]

        二、認識面值

        1.同桌研討,了解學生知識起點

        師:你認識的人民幣有哪幾種呢?

        生:1元、2元、10元、100元……

        師:請同桌兩人先來認一認桌上信封里的錢(信封里放的都是些10元及以下的人民幣的面值,也稱小面額人民幣),把不認識的錢放在桌子上,等會兒拿到上面來。

        [評:通過同桌相互認一認,把不認識的錢幣拿到上面來,關注所有學生的發(fā)展,摸清學生對人民幣面值的學習起點,再把學生不認識的人民幣作為教學的資源,實施有效的教學。]

        2.利用起點,建立新的知識結構

        學生陸續(xù)把不認識的錢幣放到實物展示臺上來。

        師:誰能幫助他們來認一認呢?

        生:我知道,這是5角。

        生:這是2元。

        [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指導者,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教師的組織與引導,鼓勵學生自己解決,讓他們嘗試到成功的快樂,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3.難點強化,鞏固知識

        師:你們在認識人民幣時,哪些人民幣容易看錯:請拿到上面來。

        生:5元與5角紙幣;

        生:2元與2角紙幣。

        師:請大家再認一認,找出區(qū)分的辦法。

        [評:難點突破中,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意讓他們自己提供易混的人民幣票面。]

        4.認識大面額人民幣,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師:你見過大面額的人民幣嗎?(取出來讓全班同學都來認一認。)

        生:100元、50元、20元。

        [評:學生曾經提到100元等大面額的人民幣,但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讓那些沒有生活經驗的學生,或者說已經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學生,通過聽課,由比較模糊的認識,形成清晰的知識體系,這環(huán)節(jié)就是為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而設計的。]

        三、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1.分類

        師:同桌兩人取出信封里的人民幣,按照自己的方式分類。(教師巡視,時而傾聽他們的見解。)

        [評:沒有講出具體的分類辦法,讓學生愛怎么分就怎么分,目的是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分類。]

        2.展示分類結果

        生1:我們是1分、1角、1元為一類;2分、2角、2元為一類;……

        生2:我們把紙幣和硬幣分開,分成兩類。

        生3:我們是分成元、角、分三類。

        師:這些分類方法都很好,今天我們先來研究元、角、分這一種分法。

        [評:分類的多樣化,體現(xiàn)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分類,為課堂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則可以在肯定學生積極思維的前提下,根據(jù)需要,選擇其中的一種分類方式實施教學活動。]

        3.選擇需要的分類方法:元、角、分,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

        (1)第一層操作:找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把事先自己收集到的小物品)拿出來看價錢,從信封里拿出所需要的錢;同桌交換物品,再取錢,同桌核對。

        [評:這項操作的目的是鞏固對人民幣面值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2)第二層操作:買回這把卷筆刀,要用1元錢,請你從信封里拿出1元錢。

        多媒體展示學生組成1元錢的方法:

        a)1元硬幣或紙幣;b)兩個5角;c)5個2角;d)10個1角;e)1個5角,2個2角,1個1角。

        (3)從上面組成1元的方法中,你能看出元和角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

        (根據(jù)學生取錢情況選擇展示)

        得出1元=10角

        (4)是:誰能從1元=10角,得出1角=()分?

        生:1角=10分。

        [評:從1元錢的組成入手,通過操作,直接對元和角之間的進率有一個感知的過程,展示中能夠充分地把握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得出1元=10角,省略1角=10分的過程,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

        四、綜合應用

        師:回到商店里,買一樣你所喜歡的東西,不過,先得猜一猜,他們的價錢。(教師出示實物,讓學生猜一猜價錢并拿出這些錢,上講臺來買去。)

        一盒顏料、一副三角板、一本記事本……

        師: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購物活動。商品在各組桌子上的盒子里,每組兩人當營業(yè)員,其余同學當顧客,可以討價還價。

        (學生興趣盎然地買東西,教師巡視各組。)

        [評:全班學生進行模擬購物活動,體現(xiàn)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實踐的機會和能力。]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你獲得了什么新的知識?

        生:我認識了人民幣。

        生:我學會了買東西。

        生:我覺得當營業(yè)員挺不容易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要計算,還要找錢。

        生:要辨認清楚,有的差不多的。

        生:還有假幣。

        師:真是收獲挺大的,人民幣是我們國家特有的,大家一定要愛護人民幣,還要節(jié)約用錢。

        《認識人民幣》教案 14

        一、關于教材:

        1、教學內容:教科書46-48頁

        2、教材簡析:一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對于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商品意識是有的。因此我根據(jù)教材先

       、偌袑W習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通過換算人民幣明白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位關系和計數(shù)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是一樣的。

       、谕怀鲆栽獮閱挝坏娜嗣駧诺慕虒W,讓學生在認識元的基礎上認識元、角、分之間的十進位關系,認識面值不同的人民幣的幣值,③創(chuàng)設“文具小超市”購物活動,同時開展主要用元為單位的人民幣進行買賣的購物活動,讓學生認識1元=10角。

        3、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谑箤W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圻M一步學習分類方法。

       、芡ㄟ^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萁虒W重點:突出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的種類,說明這些人民幣在我國商品交易中占主導地位。

       、藿虒W難點: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1元=10角,1角=10分,怎樣讓他們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系,我設計了二個環(huán)節(jié):

        (1)拿10個1角的硬幣去買一把尺子,但我又怕硬幣掉,你能替我想一個辦法嗎?讓他們通過換錢自己找出1元=10角的換算關系。

        (2)我有10個1分的硬幣,我想買一塊橡皮,橡皮1角錢一塊,我能買嗎?讓學生認為能買,從而認知1角=10分。

        二、關于教法

        本節(jié)課屬于認知教學,本節(jié)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索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三、關于學法

        依據(jù)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xiàn):

        1、在情景中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成功。

        2、在動手操作進行實踐活動中獨立思考。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四、關于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導入新課,引出課題,全面認識各種面值人民幣。

        2、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1張2角可以換幾個1角?

        ②1張5角可以換幾個1角?

        ③我拿10個1角的硬幣去買一把尺子,但我又怕硬幣掉,你能替我想一個辦法嗎?

        讓學生自己找出1元=10角的十進位關系。

       、芪矣10個1分的硬幣,我想買一塊橡皮,橡皮1角錢一塊,我能買嗎?讓學生認為能買,從而認知1角=10分。

        這么多錢,拿出5角怎么拿?(不同的拿法)

        ⑤很多的東西想賣給你,1元2角錢,怎么買?(不同的買法)

        ⑥閱讀課本,質疑問難?書上47頁印的人民幣和我們用的人民幣有什么地方不同?學生能找出書上印的人民幣的左下角有一條紅色斜線,為什么會有斜線呢?在此基礎上告訴學生,書上印的人民幣是樣幣,是給我們看的,是不能使用的。

        3、實踐活動:文具小超市。

        4、課堂小結,你學會了什么?

       、僬J識了人民幣;

       、谠鯓訐Q錢;

       、壑涝⒔、分之間的換算關系;

       、軐W會了怎樣買東西。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

        《認識人民幣》教案 1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60——6頁“認識一元以內的人民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學生在模擬購物過程當中,通過認幣、取幣、付幣、找?guī)诺然顒樱瑢W會使用人民幣,培養(yǎng)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增強學習的主體意識。

        3、教師能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勤儉節(jié)約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讓學生體會在購物活動中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感受靈活思維和合作成功的快樂,  學生分析:

        人民幣是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已有一定的基礎。但是,由于一年級兒童年齡小,親自購物機會少,對怎樣使用人民幣購物沒有經驗。因此,本節(jié)課重點放在學生體驗怎樣使用人民幣上。

        教材分析:

        “”是蘇教版實驗教材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5單元內容,共3課時,本節(jié)“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為起始課。教學內容是認識1元、1角、1分、2角、2分、5角、5分。《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對教材進行分析,有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币罁(jù)這一理念,結合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已有的基礎,對教材的呈現(xiàn)可做如下調整:把1元、1角、1分、和5角、2分的認識融合在一起,以購物活動為主線,寓教學于游戲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設計思路:

        這節(jié)課整體構思為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首先,從學生較為熟悉的購物情景引入,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其次,安排學生集體購物,多次安排取幣、付幣,學生體會到付幣方案的多樣化,訓練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并逐步把數(shù)學的問題生活化,抽象出1元=10角,并類推出1角=10分元。最后,組織“小小商店”購物活動,通過由易到難的三次活動,使學生親自體驗如何使用人民幣,在此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態(tài)度與人交往的能力。

        教學準備:

        學具盒(內裝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各種商品實物。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引入,整體感知人民幣

        1、(電腦播放小朋友在超市購買物品的情景,然后定格在文文和售貨員付錢找錢的畫面上)

        文文:阿姨,我買一只機器貓,請問需要多少錢?(電腦演示)

        阿姨:小朋友,機器貓的價錢是20元。

        文文:阿姨,給。(給2元)

        阿姨:小朋友,這只機器貓要20元錢呢!這是20元嗎?

        文文:唔……

        阿姨:小朋友,你買東西必須先。

        2、師:我們一起來。(板書課題)比一比,看誰學得好,同學們,加油呀,可不能輸給文文。

        「從再現(xiàn)學生生活中購物情境入手,使學生親身感受,這樣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 探究新知。

        (一)分一分。

        1、瞧,我們國家的人民幣有這么多樣式呢。娔X出示所有人民幣)你能給他們分一分類嗎?

        讓學生從學具盒中拿出人民幣,請學生給人民幣分類,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讓學生說說你是怎么分類的。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把硬幣分為一類,紙幣分為一類。把分幣分一類,角幣分一類,元幣分一類。

        對策: 金屬制成的錢幣叫硬幣, 按照這種分法可以看出 ,人民幣的單位紙制的錢幣叫紙幣。有 元、角、分。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2、根據(jù)學生回答情況板書:硬幣、紙幣、元、角、分。

        3、請小朋友看一看你認識哪些人民幣?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有什么特點?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很快的認出它們?然后再同桌相互說一說。

        (學生活動)

        4、學生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介紹自己是怎么識別的?(他們介紹時,要求其他學生注意聽、看,并相應的拿一拿。)

        5、師生評價。教師進行小結:剛才幾位小朋友介紹的非常清楚,其他小朋友表現(xiàn)的也非常好,拿的很準確。人民幣是我們生活離不開的好朋友,所以大家應該愛護它,不要隨意折疊,更不要涂抹和撕毀。你能做到嗎?

        「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知識背景,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索性學習,自己觀察、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描述、相互補充,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ǘ⒄乙徽。

        1、剛才我們認識了1元、1角、1分錢的人民幣。玩具手表的價錢是1元,我們來看看,文文是怎樣付錢的?

        (電腦演示文文付十張1角的情景及下面的討論)

        文文:這么付可以嗎?

        阿姨:可以啊,1元就是10角呀!

        2、我們也來數(shù)出十個1角!使學生明白十個1角是10角?10角就是1元呢?再讓他們拿出一張1元和10角比一比,誰多?誰少?

        3、學生總結:1角等于10分。(教師板書:1角=10分)

        「這里,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進度的方法,通過生動的多媒體演示及學生的拿、數(shù)、想、比等手段,饒有趣味地得出了1元=10角,1角=10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

       。ㄈ⿹Q一換

        1、(電腦出示人民幣)請你從信封找出5角、5分、2角、2分,走下去自由選擇一位好朋友互相說一說、認一認。

        看來同學們學得不錯,繼續(xù)加油哇!老師這兒還有兩個題目等著你們來解答呢。娔X出示“試一試”圖)一張1元可以換幾張5角?幾張2角可以換一張1元?

        2、哪些小組愿意開小銀行給大家換錢呢?

        教師:這樣吧,這兒有唐老鴨銀行、米老鼠銀行、阿凡提銀行(邊說邊給指定的組發(fā)各個銀行的標志牌),請這三個銀行的小朋友起立,然后大家互相推選銀行工作人員,每組推選三人,選定好后給這些工作人員掛上銀行的工作牌。(邊說邊發(fā)工作牌,學生互相推選)剩下的同學就是裁判員,活動時要看清楚自己小組的工作人員換得對不對。請其他三組的同學拿出1元錢,想一想是換5角呢,還是2角?想好了嗎?請大家任意選一個銀行換一換!

       。▽W生在音樂聲中展開活動)

        剛才同學們說得真好!哪個裁判員來說一說自己銀行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

        (學生互相評價,老師進行獎勵)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它代表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想一想,應該怎樣愛護人民幣呢?

       。▽W生自由發(fā)言)

        「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努力挖掘數(shù)學的“應用性”,對教材進行了重新整合,設計了模擬“小銀行”的換錢活動,打破了傳統(tǒng)封閉式的教學過程,構建了生生互動的.“開放式”的教學空間,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一教學形式新穎,富有趣味性,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在活動中興致盎然,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積極性高,學習效果好。」

        三、應用創(chuàng)新,體驗生活

        1、(學生在書上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2、(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這里有一張5角幣、二張2角幣、五個1角幣,從中拿出5角,怎樣組合?哪些小朋友能上臺把你的組合法展示給大家看一下?

        3、同學們說得太好了!確實,既可以拿一種人民幣湊成5角,也可以取二種人民幣湊成5角?磥恚灰獎幽X筋、大膽嘗試,同一個問題就可以用許多方法來解決。

        4、文文買回了機器貓,又突然想起要給小雨寄一張生日賀卡,于是他又來到了郵局。

        (電腦演示)文文:阿姨,我買一張郵票。

        阿姨:一張郵票的價錢是8角。

        文文:啊?在人民幣中,有1角、2角、5角,就是沒有8角的呀,這怎么辦呢?

        是呀,怎樣付8角呢? 你有辦法嗎?

        「教師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側面提出合理、新穎、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學生各抒己見,大膽表現(xiàn)自我,在教師營造的“創(chuàng)新土壤”中個個成為創(chuàng)造之人!

        5、文文寄完了賀卡,發(fā)現(xiàn)媽媽給他的錢還剩下1元,文文決定為自己添置一些物品?墒俏奈闹挥1元錢,能買哪些物品呢?

        (學生自由猜測)

        6、接下來我們開展一個購物活動,每組要推選出一名商店經理(各組互相推選,并給小經理掛上了工作牌)。

        哪位經理來介紹一下你的商店?! (指名學生回答)

        7、好,就請同學們拿出1元前去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吧!

        (學生欣喜地開展銷售和購物活動:“小經理”大聲地吆喝“快來買呀!”其余學生忙著挑選商品……)

        哪些同學能匯報一下剛才活動的情況?

        8、看來,我們可不能小看了這1元錢!除了用它購物外,還干什么呢?對,把它存起來(出示儲蓄罐,投錢入罐),從小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并用這些錢去支援貧困地區(qū)的小朋友。

        1元錢還能買哪些物品呢?哪些物品的價錢大約是1元錢呢?課后請同學們到商店里去調查一下,下節(jié)課進行交流。

        「商店購物活動體現(xiàn)了“小課堂、大社會”的課堂特點。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購物環(huán)境,引導學生把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和方法應用于實踐之中,讓學生切切實實產生“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的感受,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又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處理,使得課堂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布置課后調查作業(yè)不但使這一特點體現(xiàn)得更充分,而且達到了“課雖盡,趣更濃”的效果!

        四、全課總結 ,鞏固深化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些常用的人民幣;丶液螅埌褜W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最后,說說你這節(jié)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課后反思 :

        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使得課堂真正做到了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實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學中教師找準了自己的位置,轉變了角色,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得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認識人民幣》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人民幣》教案07-22

      《認識人民幣》教案06-30

      《認識人民幣》教案14篇02-07

      《認識人民幣》教案(15篇)03-17

      《認識人民幣》教案11篇02-08

      《認識人民幣》教案15篇01-28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教案04-28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認識人民幣》12-27

      大班數(shù)學活動教案:認識人民幣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