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除法教案

      時間:2023-01-12 18:45:07 教案 投訴 投稿

      人教版除法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除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除法教案

      人教版除法教案1

        分數(shù)乘、除法及比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nèi)容,為突出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wǎng)絡,本節(jié)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對分數(shù)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及分數(shù)乘、除法計算方法的復習。

        教學中,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進一步強調(diào)分數(shù)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加強計算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除法是分數(shù)乘法的逆運算的同時,計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視對相關概念、性質(zhì)及某些知識間相互關系的復習。

        教學中,把比的相關概念、倒數(shù)的相關概念、比的性質(zhì)以及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等作為重要的復習內(nèi)容,結(jié)合教材相關習題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復習,使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同時將比與分數(shù)、除法聯(lián)系起來。

        3.重視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中,把用分數(shù)乘、除法解決問題和用比解決實際問題作為重要的復習內(nèi)容之一,結(jié)合教材習題,重點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使學生通過對比練習,更好地掌握解決分數(shù)乘、除法問題以及比的有關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同點: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相同,解題思路相同。

        不同點:①題表示單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計算。

        ②題表示單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計算。

        (3)總結(jié)解決分數(shù)乘、除法問題的方法和解題關鍵。

       、俜椒ǎ罕硎締挝弧1”的量已知,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表示單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計算。

       、陉P鍵:找準表示單位“1”的`量。

        設計意圖:結(jié)合教材習題,復習畫線段圖分析問題的方法,在對比中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解決分數(shù)乘、除法問題的方法和解題關鍵,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115頁6題。

        地球上海洋面積是36000萬平方千米,占地球總面積的。地球總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2.完成教材116頁8題。

        (1)五年級同學收集了165個易拉罐,六年級同學比五年級多收集了。六年級收集了多少個易拉罐?

        (2)四年級比六年級少收集了,四年級收集了多少個易拉罐?

        3.完成教材116頁10題。

        一列火車的速度是180千米/時。一輛小汽車的速度是這列火車的,是一架噴氣式飛機的。這架噴氣式飛機的速度是多少?

        4.完成教材116頁11題。

        (1)用84 cm長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的比是2∶1。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分別是多少厘米?

        84÷2=42(cm) 長:42×=28(cm)

        寬:42×=14(cm)

        (2)用84 cm長的鐵絲圍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比是3∶4∶5。三條邊各是多少厘米?

        [84÷(3+4+5)=7(cm) 7×3=21(cm)

        7×4=28(cm) 7×5=35(cm)]

        ⊙課堂總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除法教案2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涉及的內(nèi)容較多,因此要關注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設計過程中關注以下兩點:

        1.回顧整理,構(gòu)建知識網(wǎng)。

        小數(shù)乘、除法的復習分為兩部分:小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應用小數(shù)乘、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這部分內(nèi)容進行歸納和整理,形成全面的結(jié)構(gòu)圖,既培養(yǎng)了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他們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的印象,在頭腦中形成清晰地脈絡。

        2.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在第一部分中先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小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根據(jù)小數(shù)乘、除法和整數(shù)乘、除法在計算方法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可以把整數(shù)乘、除法與相應的小數(shù)乘、除法對比復習。然后在小組內(nèi)合作整理相關知識,把這部分內(nèi)容梳理后,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匯報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復習應用小數(shù)乘、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最后通過練習鞏固這部分的知識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練習卡

        學生準備 課堂練習卡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師:同學們,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全面復習。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首先要復習小數(shù)的乘、除法。(板書課題:小數(shù)的乘、除法)

        ⊙回顧整理,建構(gòu)網(wǎng)絡 

        師:我們先回顧一下學過的知識,打開教材看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的內(nèi)容,想一想,第一、三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小數(shù)乘、除法的哪些知識?(生以小組形式交流、討論)

        師: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師指導并歸納,將總結(jié)寫在黑板上)

        小組合作:交流以下幾個問題:

        1.小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計算小數(shù)乘法和小數(shù)除法時要注意些什么?

        3.怎樣驗算小數(shù)乘法?

        4.小數(shù)乘法的估算要注意些什么?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5.你認為這兩個單元哪些內(nèi)容比較難,哪些內(nèi)容最容易出錯?

        小組合作進行歸納,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讓學生回顧小數(shù)乘、除法的知識,整理歸納所學知識,構(gòu)建知識結(jié)構(gòu),掌握和理解知識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一個系統(tǒng)地了解,在總結(jié)的過程中,學生既梳理了小數(shù)乘、除法的內(nèi)容,又為下面的練習做好了準備。

        ⊙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一、復習小數(shù)乘法。

        1.小數(shù)乘整數(shù)。

        (1)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個1.5的和的簡便運算。

        (2)計算方法:先把小數(shù)看成整數(shù),按整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算出積,再看因數(shù)中一共有幾位小數(shù),就從積的右邊起數(shù)出幾位點上小數(shù)點。

        2.小數(shù)乘小數(shù)。

        (1)意義: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2)計算方法:先把小數(shù)看成整數(shù),按整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算出積,再看因數(shù)中一共有幾位小數(shù),就從積的右邊起數(shù)出幾位點上小數(shù)點。

        (3)注意:計算結(jié)果中,小數(shù)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數(shù)化簡;小數(shù)部分位數(shù)不夠時,要用0占位。

        (4)規(guī)律:一個數(shù)(0除外)乘大于1的數(shù),積比原來的數(shù)大;一個數(shù)(0除外)乘小于1的數(shù),積比原來的數(shù)小。

        (5)完成教材113頁1題(1)中關于小數(shù)乘法部分的習題。

        3.小數(shù)乘法的驗算。

        (1)小數(shù)乘法的驗算方法:

        交換兩個因數(shù)的位置,再重新計算一遍,看兩次的結(jié)果是否相同。

        (2)完成教材115頁2題中的三道乘法算式,要求驗算。

        (3)計算錢數(shù)時,保留兩位小數(shù),表示計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數(shù),表示計算到角。

        4.積的近似數(shù)。

        求近似數(shù)的方法一般有三種:

        (1)四舍五入法;(2)進一法;(3)去尾法。

        5.整數(shù)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shù)。

        (1)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

        (2)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zhì)。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jié)合律:(a+b)+c=a+(b+c)

        減法性質(zhì):a-b-c=a-(b+c)

        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jié)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除法性質(zhì):a÷b÷c=a÷(b×c)

        (3)完成教材115頁3題。

        6.解決問題。(估算)

        (1)小數(shù)乘法的估算要注意哪兩個問題?

       、僖伎荚鯓庸浪悴拍苁褂嬎愫啽;

       、谝紤]用于估算的兩個數(shù)要接近于原數(shù)。

        如:0.49×2.8≈0.5×3=1.5這些數(shù)與原數(shù)比較接近,計算就變得非常簡便了。

        (2)小數(shù)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

       、傩(shù)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的運算順序一樣。

       、谙人愠朔,再算加法或減法。

        二、復習小數(shù)除法。

        1.小數(shù)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shù)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shù),求另一個因數(shù)。

        如:0.6÷0.3表示已知兩個因數(shù)的積0.6與其中的一個因數(shù)0.3,求另一個因數(shù)的運算。

        2.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按照整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數(shù)點要和被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對齊。整數(shù)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shù)點。如果有余數(shù),要添0繼續(xù)除。

        3.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先將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使除數(shù)變成整數(shù),再按“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4.完成教材113頁1題(1)中關于小數(shù)除法部分的習題。

        5.求商的近似數(shù)。

        (1)在實際應用中,小數(shù)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據(jù)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shù)位數(shù),求出商的近似數(shù)。

        (2)完成教材116頁5題。

        6.除法中的變化規(guī)律。

        (1)商不變的性質(zhì):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商不變。

        (2)除數(shù)不變,被除數(shù)擴大,商也隨著擴大。

        (3)被除數(shù)不變,除數(shù)縮小,商擴大。

      人教版除法教案3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用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題目。

        教學重點:

        分析題里所含的數(shù)量關系,把哪個數(shù)看作單位1。

        教學難點:

        怎樣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列式計算,并口述把哪個數(shù)看作單位1。

       。1)的是多少? ( )看作單位1。

        (2)14的是多少? ( )看作單位1。

       。3)1的是多少? ( )看作單位1。

        二、新授

        1、板書課題:列方程解文字題

        2、出示例4:一個數(shù)的是,這個數(shù)是多少 ?

        (1) 分析數(shù)量關系

        提問

       、龠@道文字題與剛才復習時的文字題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使學生明白它們的數(shù)量關系一樣,只是已知未知不同)

       、谟苍摪涯膫數(shù)看作單位1?為什么?

       、蹎挝1所表示的數(shù)知道嗎?

       、茉鯓忧髥挝1所表示的“這個數(shù)”?(引導學生用設未知數(shù)X的`方法來解決)。

        使學生明確:根據(jù)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意義。

        由已知:一個數(shù)的是,得:一個數(shù)×=?

       。2) 列方程解文字題。

        第一步,設未知數(shù)為X。教師板書

        解:設這個數(shù)是X。

        第二步,根據(jù)題意列出方程。教師板書

        X×=

        第三步,解這個方程。教師板書:(略)

        第四步,檢驗:(略)

        第五步:作答

        3、小結(jié)

       。1)怎樣設求知數(shù)?

        要求單位“1”的量,設單位“1”的量為X。

       。2) 樣根據(jù)題意列方程?

        找出題中數(shù)量之間的等量關系。

        三、鞏固練習

        1、教科書第35頁“做一做”。

        2、一個數(shù)的1倍等于2,求這個數(shù)。

        四、課堂練習

        練習九第12、16—19題。

        五、作業(yè)

        練習九第13—15題。

        六、課外思考

        練習九思考題。讓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第(1)題,后一個數(shù)是前一個分數(shù)的。第(2)題,把帶分數(shù)化成假分數(shù)。后一個分數(shù)的分母是前一個分數(shù)分母的2倍;而分子是前一個分數(shù)分子的3倍。

      人教版除法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0除以任何不為0的數(shù)結(jié)果都等于0。

        2、經(jīng)歷探索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情境圖,問:從圖上知道了什么?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幾個蘑菇,算式怎樣列?

        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幾個桃,可以怎樣列式?

        2、結(jié)合舊知,解決問題

        三只小猴摘桃,可樹上一個桃也沒有,那你覺得每只小猴能摘到幾個桃呢?

        一個都摘不到那么03等于多少呢?

        如果是4只小猴摘桃結(jié)果會怎樣?5只呢?9只呢?算式怎么列?結(jié)果呢?

        問: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引導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二、鞏固練習

        想想做做1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結(jié):0除以或乘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結(jié)果都等于0。

        三、教學例2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例題圖,問:你從圖上知道些什么?

        問:要求前3天平均每天生產(chǎn)雞蛋多少千克怎樣列算式?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談話: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

        了解學生的方法,有選擇地請學生把他們的方法寫在黑板上。

        問:3063的商大約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重點學習筆算的方法及書寫格式。

        分析引導:商的十位上為什么寫0(因為0除以3得0),這個0能不寫嗎?為什么?讓學生明確0有占位的作用。

        講解書寫格式。

        問:對比筆算的結(jié)果和估算的結(jié)果你覺得怎么樣?如果漏寫了商中間的0呢?

        四、完成試一試

        1、出示題目,讓學生說說商是幾位數(shù)。

        2、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3、讓板演的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4、如果學生寫出的豎式不夠簡便可以進行引導分析:最后一步的豎式計算能否省略?如果省略,商的'個位上的0要不要寫?還要在哪里寫0表示除完?

        5、小結(jié):如果被除數(shù)的個位上是0,除到被除數(shù)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個位上寫0。

        五、全課總結(jié)

        比較例題和試一試的題目,你認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樣的結(jié)論?

        小結(jié):如果被除數(shù)的中間或末尾有0,除到0前邊的一位正好除完,就直接對齊被除數(shù)里的0,在商里寫0。

        六、鞏固提高

        1、想想做做2

        出示題目,讓學生說說每題的商是幾位數(shù)。

        再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選兩題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2、想想做做3

        獨立找出3題的錯因,并改正,再指名回答。

        七、作業(yè)

        想想做做4

      人教版除法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把若干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余數(shù),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jù)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shù)。

        教學重點: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抽象為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難點:

        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一、激情導課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那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吧?請看屏幕,這里有一些彩色的五角星,你們可以任意說出其中一個五角星的號碼?老師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顏色?不信,誰來試試?

        生:………

        師:神奇吧?你們想不想學到這個本領?

       。ㄉR答:想。)

        師:學了今天的新知識,你們就學到這個本領了。

        好,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數(shù)學課堂———《有余數(shù)的除法》。

        我們先從分東西開始吧……

        二、新授:

        師:請看這里有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幾盤?

        生:可以擺3盤。

        1、質(zhì)疑: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6÷2=3(盤)

        2、質(zhì)疑:結(jié)合草莓圖誰來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3盤。)在這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你們還記得嗎?

        看來大家對之前學過的知識掌握的非常不錯,我來出一道稍難一點的:(出示課件)

        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比剛才多了1個草莓,是7個草莓。

       。1)如果有7個草莓,還是每2個擺一盤,你還會擺嗎?

        帶著問題請看今天的第一個學習任務:

        1、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用算式表示分草莓的過程。

        3、剩下的草莓在算式中怎么表示?

       。2)接下來,咱們就小組討論一下,用你們的學具按要求來擺一擺,看哪個組的同學擺得快又對。

        我們請一個組的同學上臺展示一下你們組是怎樣擺的?

        用老師的草莓擺(課件出示7個草莓,擺好的圖)

       。3)質(zhì)疑: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兩次擺的有什么不同?

       。ㄉ荷厦娴6個草莓正好擺完,7個的草莓沒有擺完,有剩余。)

        師:我們把這種有剩余的除法就叫有余數(shù)的除法,那剩余的這個數(shù)就是——余數(shù)。

        師:剩下的這1個草莓在除法算式中怎么表示呢?

        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算式的?

        課件出示——7÷2=3(盤)……1(個)我們通常把商和余數(shù)之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

        1、結(jié)合草莓圖誰來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了3盤,還剩1個。

        2、你知道這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嗎?

        3、誰來讀一讀這個算式。

        擺正方形:

        過度:其實,有余數(shù)的除法里邊蘊藏著許多數(shù)學知識,同學們請看……

       。1)想一想:用8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8÷4=2

       。2)用9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9÷4=2(個)……1(根)

        8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9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余1根小棒,

        如果是10根、11根、12、13、14……根小棒又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請看今天的第二個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二:

        1、小組合作接著邊擺邊列出算式。

        2、觀察每道題的除數(shù)和余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接下來,咱們就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看看能擺幾個這樣的正方形。一人擺小棒,一人把擺的結(jié)果及所列的算式寫在記錄單上。

        3、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

       。1)現(xiàn)在,王老師要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除法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質(zhì)疑:為什么余數(shù)總是1、2、3而不是其它的數(shù)?

        (3)猜想并驗證:余數(shù)可能是4或5嗎?為什么?

        生2:余數(shù)按照1、2、3出現(xiàn),它們都比除數(shù)4小。

        師:你真善于觀察。余數(shù)總比除數(shù)小,誰能說說這是為什么?

        生:如果余數(shù)等于除數(shù),那就又可以擺一個正方形了。

        教師板書:

        余數(shù)<除數(shù)

       。4)歸納小結(jié):

        余數(shù)既不能比除數(shù)大,也不能和除數(shù)相等,也就是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怎么樣?

        余數(shù)<除數(shù)

       。ㄎ覀円呀(jīng)認識了有余數(shù)的除法,你會用它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我來考考你們,請同學們翻到課本60頁,完成做一做第1題圈一圈,填一填。)

        四、猜想運用,加深理解

        1、猜一猜:

       。1)下面老師用一堆小棒擺五邊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會剩幾根?誰來猜一猜?

       。2)質(zhì)疑:為什么只有這幾種可能性?說說你的理由?

        (3)如果擺三角形,可能會剩幾根?

        五、前后照應,釋疑解惑:

        師:現(xiàn)在可以揭開猜彩星星的秘密了。老師就是根據(jù)這些星星的顏色和余數(shù)多少的規(guī)律猜的,任意選一個球的號碼數(shù),除以3,如果余數(shù)是1,就是紅色。如果余數(shù)是2,就是黃色。如果沒有余數(shù),就是藍色。

        孩子們,今天的數(shù)學課堂你的收獲是什么?

      人教版除法教案6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

        3、讓學生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情景圖。

        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那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呢?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就是竹筍了。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來解決跟竹筍相關的問題。【出示例4】

        2、學習例4。

        大熊貓想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應放幾個?

        (1)理解題意。

        (2)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指名請學生上臺演示。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個一個分的,也可以是兩個兩個分的或三個三個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里放( 3 )個竹筍。

        (3)、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讓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引入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引入除法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大熊貓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揭示課題除法】

        問: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每盤放得同樣多,是平均分嗎?像這種,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2、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1)、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2)、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3)、解決熊貓分竹筍的算式寫法、讀法。

        12表示被平均分的竹筍總數(shù),寫在除號前,4表示平均分的份數(shù),寫在除號后,3表示每份分得的個數(shù),寫在等號后面。熊貓分竹筍的算式寫法就是:12÷4=3,這個除法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

        讓學生把12個竹筍分別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成3份,并一一寫出除法算式,再讀一讀。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平均分的基礎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做中學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操作進一步感受解決問題的過程,領悟除法意義。

        三、應用新知,加深理解。

        1、教材第13頁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小題。

        把15條魚平均放在5個盤里,每個盤里放( )條。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jié)。

        2、教材第13頁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2小題。

        分一分、填一填。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

        10÷( )=( )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 )根。

        10÷( )=( )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說說除法算式表示的含義。(4)、小結(jié)。

        3、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1~3小題。

        (1)、第一關(練習三第1題):“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請8名學生來抽卡,誰抽到哪一張就讀哪一張,讀得對的老師獎勵聰明星。

        (2)、第二關(練習三第2題)“小幫手”。

        學生動手擺學具并填寫算式,教師巡視。

        (3)、第三關(練習三第3題)“分西瓜”。

        學生先獨立思考并解決,然后交流。

        【設計意圖】:結(jié)合學生追求快樂的天性,好勝的心理,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并運用獎勵措施,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最想對老師說些什么?

        五、板書設計。

        除法的初步認識

        例4:

        大熊貓想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應放( 4 )個。

        像這種,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12 ÷ 4 = 3

        除號

        讀作:12除以4等于3。

        六、課后反思。

        1、除法的初步認識

        除法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14頁,例5及下面的“做一做”和練習三的第4~6小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

        例5、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 )盤。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貓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0 ÷ 4 =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把20這個數(shù)4個4個地分,可以分成( )個4。

        20里面有幾個4?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來表示?

        因為“把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求能放多少盤?”也是平均分,所以這個算式也用除法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0 ÷ 4 = 5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貓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應用新知,加深理解

        1、教材第14頁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小題。

        分一分、填一填。

        12個,每份2個,分成了( )份。

        12 ÷ ( ) = ( )

        12個,每份3個,分成了( )份。

        ( )÷ ( ) = ( )

        12個,每份6個,分成了( )份。

        ( )÷ ( ) = ( )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jié)。

        2、教材第14頁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2小題。

        說出每個算式中的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

        10 ÷ 5 = 2 15 ÷ 3 = 5 18 ÷ 2 = 9

        48 ÷ 8 = 6 56 ÷ 7 = 8 28 ÷ 4 = 7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請6名學生來抽卡,誰抽到哪一張就說出哪個算式中的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分別是幾,說得對的,老師獎勵聰明星。

        3、教材第15~16頁練習三的第4~6小題。

        (1)、練習三第4、5小題。

        第4小題。12個燈泡,每個燈座裝2個燈泡,可以裝( )個燈座。

        第5小題。圈一圈,填一填。24里面有( )個4。20里面有( )個5。

        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小題。

        寫出除法算式。

        6除以3等于2。 ( )÷ ( ) = ( )

        被除數(shù)是12,除數(shù)是3,商是4。 ( )÷ ( ) = ( )

        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 )÷ ( ) = ( )

        把20個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個。 ( )÷ ( ) = ( )

        先讓學生看清敘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讓學生寫出算式,最后讓學生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發(fā)言后,教師總結(jié):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更加清楚地明白了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我們學會了除法算式的寫法、讀法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五、板書設計。除法的初步認識

        例5、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 )盤。

        20 ÷ 4 = 5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六、課后反思。

        1、除法的初步認識

        除法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除法的初步認識”綜合練習課。教材P16~17頁練習三的第7~11小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除法算式與生活實際的密切練習。

        2、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分一分”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xiàn)的問題,進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數(shù)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讓我們從身邊找一找數(shù)學,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數(shù)學,能否舉出例子來?

        2、學生舉例。

        3、自己能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身邊去發(fā)現(xiàn)除法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展開學習

        1、引導學生完成第17頁練習三的第10小題。

        把下面的圓片平均分并說給同桌聽,再寫出除法算式。

        (1)、請學生仔細觀察圖,了解到哪些信息?說給同桌聽一聽。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師板書算式。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導學生完成第16頁練習三的第8小題。

        看圖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有6把蘿卜,每把5個。

        (1)、教師巡視

        (2)、學生交流匯報算式的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看圖,進一步理解圖意,正確寫出除法算式,重點區(qū)別兩種不同的分法和得數(shù)后面單位名稱的寫法。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1、引導學生完成第17頁練習三的第9小題。

        按照算式圈一圈。

        10 ÷ 2 = 5 10個海螺

        15 ÷ 3 = 5 15只紙船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2)、指名匯報是怎樣想的?

        2、引導學生完成第17頁練習三的第11小題。

        將口訣補充完整或填出未知乘數(shù)。

        ( )× 2 = 4 4 × ( ) = 12 3 × ( ) = 6

        三( )十二( )× 4 = 20 2 × ( ) = 8

        ( )五二十五二( )十二二( )一十

        5 × ( ) = 15 ( )三得九四( )十六

        (1)、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每個算式或每句口訣該怎樣填。

        (2)、全班交流匯報。

        (3)、這道題給你什么啟發(fā)?

        3、學生獨立完成16頁練習三的第7小題。

        用擺一擺,再填上得數(shù)。

        14 ÷ 7 =( ) 8 ÷ 2 =( ) 18 ÷ 9 =( ) 24 ÷ 6 =( )

        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完成,全班交流并評價。

        4、數(shù)學知識分享。“你知道嗎?”

        1659年,瑞士數(shù)學家拉恩在他的《代數(shù)》一書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條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進行平均分。分后填寫算式。讓學生在獨立寫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讀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加深對除法意義的認識,同時為后面學習用乘法口訣求商打好基礎。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反思。

      人教版除法教案7

        教學目標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確運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較熟練地掌握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

        難點:運用已有知識與經(jīng)驗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算練習

        24÷3= 8÷4= 10÷2= 27÷3= 18÷6=

        12÷2= 15÷5= 36÷6= 20÷4= 30÷5=

        2、把下面的口訣補充完整

       。 )七二十八 ( )九五十四 ( )八五十六

        ( )八四十 ( )八二十四 ( )九七十二

        3、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是怎樣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32÷4= 想四( )三十二

        二、新課

        談話引入:快樂的六一兒童節(jié)就要到了,陽光小學的同學們開始為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做準備啦。你們看,他們在做什么?

        三、解決問題,掌握求商方法

        (1)每行掛幾面?

        觀察例1主題圖,同學們可以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56÷8)

        你是怎樣想出商的?(除數(shù)是8,想8的口訣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8等于7.)

        如果把56面小旗掛成7行,平均每行掛幾面?怎樣解答?(56÷7=8)

        比較56÷8=7 56÷7=8,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ㄉ毯统龜(shù)交換了位置,用的是同一句口訣七八五十六求商)

       。2)每組幾顆星星?

        出示主題圖中第二組的同學們給我們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同學們做了49顆五角星,平均分給7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幾顆?

        這個問題怎樣解決?(49÷7=7,除數(shù)是7,想7的口訣七七四十九,商是7)

        (3)能擺幾行?

        出示主題圖中第三組的同學們給我們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同學們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同學們獨立解決這個問題。(27÷9=3,除數(shù)是9,想9的口訣三九二十七,商是3. )

        (4)小結(jié),揭題

        1、算法:除數(shù)是幾,就想幾的乘法口訣

        2、用到了7、8、9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5)試一試

        課本39頁做一做第一題,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回憶計算過程,大家總結(jié)算法。

        三、鞏固練習,熟練掌握

        1、幫小猴子摘桃

        分為男生組和女生組,各組出9名同學,一人一題,直接寫出得數(shù),哪組算的又對又快,這組就可以幫小猴先摘到桃。

        兩組學生比賽,算完核對結(jié)果。

        2、小鳥回家

        依據(jù)小鳥口中的算式卡片,用打手勢的方法判斷,比如21÷7=3,這只小鳥住3號房子,你們就打3的手勢。

        3、3、4、5、6題做書上,集體訂正。

        四、學生談收獲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用7、8、9的口訣求商

        56÷8=7 56÷7=8

        (七)八五十六 七(八)五十六

        49÷7=7 27÷9=3

       。ㄆ撸┧氖 (三)九二十七

      人教版除法教案8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91、92頁練習十六的第5—13題。

        教學目標:

        1、鞏固兩位數(shù)的筆算計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2、讓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體會數(shù)學就在身邊,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鞏固兩位數(shù)的筆算計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教學媒體:圖片。

        教學過程:

        1、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5題。

       。1)先讓學生獨立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

       。2)討論:怎樣能很快判斷出商是幾位數(shù)?

       。3)思考: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商的位數(shù)與被除數(shù)位數(shù)有什么關系?

        強調(diào)學生在做除法時,一定要先確定商的位數(shù)的良好習慣。

        2、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6題。

       。1)先確定商時幾位數(shù)。

       。2)再動手計算,并任意抽取幾題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3、完成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7題。

       。1)根據(jù)題目的信息,說一說題目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2)請大家把計算結(jié)果填寫完整。

       。3)用乘法驗算一下計算結(jié)果是否正確。

        (4)請大家?guī)椭跗竭x擇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并說一說你的理由。

        4、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8題。

        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想一想:要求每袋化肥的價錢是多少?我們要知道什么?(總價和數(shù)量)

        引導學生找出總價和數(shù)量,并列出正確的算式,再要學生說一說列式的根據(jù)。

        5、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9題。

        學生獨立計算,并說一說你是用什么來試商的。

        6、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0題。

       。1)讓學生獨立分析后列式解答。

       。2)一個學生提數(shù)學問題,其他學生列式解答。

        7、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1題。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講評時要他們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填寫。

        8、完成教科書第92頁練習十六的第12題。

        讓學生藝4人一小組,討論一下解決這道題目的方法,使學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人教版除法教案9

        設計說明

        分數(shù)乘、除法及比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nèi)容,為突出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wǎng)絡,本節(jié)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對分數(shù)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及分數(shù)乘、除法計算方法的復習。

        教學中,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進一步強調(diào)分數(shù)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加強計算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除法是分數(shù)乘法的逆運算的同時,計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視對相關概念、性質(zhì)及某些知識間相互關系的復習。

        教學中,把比的相關概念、倒數(shù)的相關概念、比的性質(zhì)以及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等作為重要的復習內(nèi)容,結(jié)合教材相關習題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復習,使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同時將比與分數(shù)、除法聯(lián)系起來。

        3.重視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中,把用分數(shù)乘、除法解決問題和用比解決實際問題作為重要的復習內(nèi)容之一,結(jié)合教材習題,重點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使學生通過對比練習,更好地掌握解決分數(shù)乘、除法問題以及比的有關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結(jié)合教材習題,復習分數(shù)乘、除法的意義,計算方法及一些特殊規(guī)律。(板書課題)

        (1)(出示課件)先想一想分數(shù)乘、除法應該怎樣計算,再計算下面各題。

        ×=  ×=  ×18=

        ÷=  ÷=  21÷=

        ÷=  ÷=  ×=

        ①復習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

        (分子與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與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

       、趶土暦謹(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甲數(shù)除以乙數(shù)(0除外)等于甲數(shù)乘乙數(shù)的倒數(shù)]

       、凵毩⒂嬎。

       、苡^察左邊兩列算式,你能發(fā)現(xiàn)乘法與除法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嗎?

        (乘法與除法是互逆運算)

        (2)結(jié)合×和×18復習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

        (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表示求這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一個數(shù)乘整數(shù)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與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

        (3)結(jié)合÷和21÷復習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

        (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與整數(shù)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shù)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shù),求另一個因數(shù)的運算)

        (4)復習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俜謹(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與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谙旅娓黝}怎樣簡便就怎樣算,并說一說算理。

       。

        15×

       。3÷

        3.7×+1.3÷

        ÷

        0.5×

        2.復習倒數(shù)的意義及相關知識。

        (1)什么叫倒數(shù)?0為什么沒有倒數(shù)?

        (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因為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等于0,所以0沒有倒數(shù))

        (2)寫出下面各數(shù)的倒數(shù)。

        5    1

        (3)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僖粋真分數(shù)的倒數(shù)一定比這個真分數(shù)大。(  )

       、谝粋數(shù)乘分數(shù)的積一定比原來的數(shù)小。(  )

        ③一個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商一定比原來的數(shù)大。(  )

        3.復習比的意義及相關知識。

        (1)(出示課件)說出下面每個比的前項、后項。

        2∶5    0.6∶0.3

        (2)結(jié)合上題,復習比的意義及比的各部分名稱。

        (兩個數(shù)相除又叫做兩個數(shù)的比,比號前面的數(shù)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shù)叫做比的后項)

        (3)復習比值的意義及求法。

        (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4)復習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對比復習。比的前項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子、除法中的被除數(shù);比號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數(shù)線、除法中的除號;比的后項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母、除法中的除數(shù);比值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數(shù)值、除法中的商)

      人教版除法教案10

        學習內(nèi)容:教材第22頁例3及相應的練習。

        學習目標:

        1、探究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被除數(shù)的百位不夠商1個百)的算理,會在此基礎上正確進行計算。

        2、能直接判斷出商是幾位數(shù),學會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說清每一步的算理,從而提煉出算法。

        3、歸納總結(jié)出判斷商的位數(shù)的方法。培養(yǎng)合作交流意識,及分析歸納的能力。

        學習重點:學會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被除數(shù)的百位不夠商1個百)的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當被除數(shù)的`百位不夠商1個百時,要用除數(shù)去除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

        學習準備:多媒體、答題卡、小黑板。

        一、復習舊知:

        1.豎式計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369÷3

        (獨立計算講述計算方法,重點說出算理及計算順序。)

        2.填空:

        200是( )個百,也是( )個十;30是( )個十;

        20個十與3個十合起來是( )個十,也就是( )。

        二、自學交流:

        1、小夢和小欣正在整理這些照片,(出示主體圖)你在圖中都了解到什么信息?

        2、估算:

       。1)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怎樣列算式?

       。2)誰來估一估,大約能插多少張。

        238≈( ),( )÷6=( )(頁)

        3、探索豎式算理及算法

        (1)如果要準確的知道能插多少頁怎么辦呢?

       。2)嘗試計算。

        你在計算中遇到什么問題算不下去?怎么辦?

        商量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3)(利用小棒操作)2個百在百位不能平均分成6份,但是如果把這2個百拆開放到十位上就會變成( )個十,與十位的3個十合成( )個十,這樣就能分了。

        (4)用豎式算:2個百除以6商不夠1個百,可以把這2個百看作20個十,這20個十正好與十位的3個十合成( )個十,這樣( )個十就能除以6了。

        點撥:當百位上不夠商1時,要把百位的數(shù)與十位的數(shù)合并成幾十個十,再去除以除數(shù)。

        4、我會用豎式算:236÷6

       。1)23除以6商幾余幾?商3寫在什么位置?為什么?

       。2)說說計算過程。

       。3)小結(jié)方法: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先用被除數(shù)的( )位數(shù)字去除以除數(shù),如果不夠商一個百,就把( )位數(shù)字與( )位數(shù)字合起來再去除以除數(shù)。

        5.解決問題:要插多少頁?

       。1)與估算的結(jié)果對比。

       。2)如果一本相冊有24頁,1本相冊能插得下這些照片嗎?

        6.判斷商的位數(shù):

       。1)觀察:都是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為什么有的商是兩位數(shù),而有的商是三位數(shù)呢?

       。2)判斷下面各題的商分別是幾位數(shù)。說說你的方法。

        276÷6 324÷2 651÷3 640÷3 498÷8 738÷9

        三、展現(xiàn)提升:

        分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其他小組傾聽,及時補充,提出自己的見解。

        四、達標測評:

        1、豎式計算:

        156÷3 434÷8 605÷6

        2、在□42÷3中,如果商是三位數(shù),□最小可以填( );如果商是兩位數(shù),□最大可以填( )。

        五、全課總結(jié),深化認知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人教版除法教案11

        單元目標:

        1.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shù)除法計算。

        2.會解答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實際問題。

        3.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并能類推出比的基本性質(zhì)。能夠正確地化簡比和求比值。

        4.能運用比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單元重點:

        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理解比的意義,能用比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單元難點:

        理解分數(shù)除法的算理,列方程解答分數(shù)除法問題

        第一課時: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和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使學生知道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與整數(shù)除法的意義是相同的,并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2、動手操作,通過直觀認識使學生理解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引導學生正確地總結(jié)出計算法則,能運用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算理,正確總結(jié)、應用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算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復習整數(shù)除法的意義

        (1)引導學生回憶整數(shù)除法的計算法則:已知兩個因數(shù)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shù),求另一個因數(shù)的運算。

        (2)根據(jù)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寫出相關的兩個除法算式。(30÷5=6,30÷6=5)

        2、口算下面各題

        ×3 × ×

        × ×6 ×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學例1

        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出示插圖及乘法應用題,學生列式計算。

        (2)學生把這道乘法應用題改編成兩道除法應用題,并解答。

        (3)將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數(shù)乘、除法算式。

        2、學生自學后小組間交流

        3、全班匯報:

        100×3=300(克)

        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3=100(克)

        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裝幾盒? 300÷100=3(盒)

        ×3= (千克) ÷3= (千克) ÷3=3(盒)

        4、引導學生通過整數(shù)題組和分數(shù)題組的對照,小組討論后得出:

        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與整數(shù)除法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shù)的積與其

        中一個因數(shù),求另個一個因數(shù)。都是乘法的逆運算。

        (二)、鞏固分數(shù)除法意義的練習:P28“做一做”

        (三)、教學例2

        (1)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小組討論操作,如何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2份,并通過操作得出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小組匯報操作過程,得出:將一張紙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

        (3)引導學生數(shù)形結(jié)合,對照不同的折法,說出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A、 ÷2= =,每份就是2個。

        B、 ÷2= × =,每份就是的。

        (4)如果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3份呢?讓學生從上面兩種方法中選擇一種進行計算,通過操作對比,讓學生發(fā)現(xiàn)第二種方法適用的范圍更廣。

        4、引導學生觀察÷2和÷3兩個算式,概括出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等于乘上這個整數(shù)的倒數(shù)。

        三、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計算

        ÷3 ÷3 ÷20 ÷5 ÷10 ÷6

        2、解決問題

        (1)、一輛貨車2小時耗油10/3升,平均每小時耗油多少升?

        (2)、正方形的周長是4/5米,它的邊長是多少米?

        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講評,小組間批閱。

        四、課堂總結(jié)

        1、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及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2、誰來把這兩部分內(nèi)容說一說?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一個數(shù)除以分數(shù)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學習了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一個數(shù)除以分數(shù)計算法則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法則,能利用計算法則,正確、迅速地進行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總結(jié)出一個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計算法則,并抽象概括出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利用法則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計算下面,直接寫出得數(shù)

        ×4 ×3 ×2 ×6

        ÷4 ÷3 ÷2 ÷6

        2、列式,說清數(shù)量關系

        小明2小時走了6 km,平均每小時走多少千米?

        (速度=路程÷時間)

        二、新知探究

        (一)、例3,

        1、實物投影呈現(xiàn)例題情景圖。

        理解題意,列出算式:2÷ ÷

        2、探索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

        (1)2÷如何計算?引導學生結(jié)合線段圖進行理解。

        (2)先畫一條線段表示1小時走的.路程,怎么樣表示小時走了2 km這個條件?(將線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小時走的路程)

        (3)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已知小時走了2 km,要求1小時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線段圖補充完整,并板書出過程。

        先求小時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個,算式:2×

        再求3個小時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 ×3

        (5)綜合整個計算過程:2÷ =2× ×3=2×

        (二)、小結(jié)出計算法則:從上面這個推算過程,我們發(fā)現(xiàn)——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等于用整數(shù)乘這個分數(shù)的倒數(shù)。

        (三)、計算÷,探索分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

        1、學生根據(jù)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自己獨立嘗試分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計算。

        ÷ = × =2(km)

        2、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驗證結(jié)果是否正確。

        3、總結(jié)計算法則:無論是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還是分數(shù)除以分數(shù),都可以轉(zhuǎn)化成乘法來計算,也就是說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shù),等于乘上這個數(shù)的倒數(shù)。

        三、當堂測評

        1、P31“做一做”的第1、2題。

        2、練習八第2、4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幫助學困生度過難關。

        小組內(nèi)講評,發(fā)揮組長的作用,以求“兵強兵、兵練兵”。

        四、課堂總結(jié)

        1、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2、在這節(jié)課上你覺得自己表現(xiàn)得怎樣?

        設計意圖:

        這兩節(jié)課的教學我從以下著手:

        1、重視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過程性。我只是讓學生理解,并沒有強調(diào)口述,而是重點讓學生應用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根據(jù)給出的一個乘法算式寫出兩道除法算式,使得對除法的意義有更深的理解。

        2、在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教學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他們動手操作、集思廣益,根據(jù)操作計算方法。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自主學習、勇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后記

        第三課時:練習課

        第四課時:分數(shù)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應用計算法則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觀察、類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定律在分數(shù)四則運算中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運算定律及有關性質(zhì)進行簡便運算。

        4、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觀察、類推的思維能力和靈活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確定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明確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復習整數(shù)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在一個沒有小括號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減法,應該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應該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2)在一個有小括號的算式里,應該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后算小括號外面的。

        (3)在一個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的算式里,應該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后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中括號外面的。

        2、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5] (4)[7+(5.78—3.12)]×(41.2―39)

        3、小紅用長8米的彩帶做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彩帶,一共可以做多少朵?

        二、新知探究

        1、教師課件出示例4

        2、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例4中的哪些條件和復習中的3相同?問題相同嗎?

        (2)自己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及問題,想:要求小紅還剩幾朵花,應先求……

        (3)嘗試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并解答。

        3、學生根據(jù)提綱嘗試解題。

        4、全班匯報

        (1)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歸納出兩種思路:

        A、可以從條件出發(fā)思考,根據(jù)彩帶長8m,每朵花用m彩帶,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從問題入手想:要求小紅還剩幾多花,根據(jù)題意,應先求小紅一共做了幾朵花。

        (2)說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1)計算1/5÷(2/3+1/5)×15

        讓個別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并計算題目的得數(shù)。

        教師巡回指點,搜集存在問題。

        教師黑板出示問題,學生上臺改正,并說明理由。

        (2)小組間討論帶有中括號的計算題,并正確計算。然后全班校對。

        三、當堂測評

        練習九第1、2、3題:

        注:第2題求樓的樓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導學生意識6

        樓樓板到地面的高度實際上只有5層樓的高度。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點評,解決疑難。

        學生相互得分,評選優(yōu)勝小組。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小組內(nèi)解決。

        設計意圖

        1、在課初始,我便從復習整數(shù)及小數(shù)的運算順序入手,

        重點讓學生回憶、熟悉運算順序,然后再以例題為載體,讓學生發(fā)

        現(xiàn)分數(shù)的運算順序同整數(shù)、小數(shù)的運算順序相同,繼而配合課后練

        習加強計算的訓練。

        2、當堂測評題將學生置于提高之處,聯(lián)系實際生活解決問

        題,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的廣泛性和嚴謹性

        教學后記

        第五課時:練習課

        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掌握“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熟練地列方程解答這類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單位“1”的量,會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的特點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根據(jù)題意列出關系式。

        (1)一個數(shù)的3/4等于12.

        (2)男生人數(shù)的11/12等于220人。

        (3)甲數(shù)的5/8是40.

        (4)乙數(shù)的4/5剛好是1/6.

        2、解決問題

        根據(jù)測定,成人體內(nèi)的水分約占體重的,而兒童體內(nèi)的水分約占體重的,六年級學生小明的體重為35千克,他體內(nèi)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1)看看題目中所給的三個條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說說為什么。

        選擇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確定出單位“1”,并引導學生說出數(shù)量關系式。

        小明的體重× =體內(nèi)水分的重量

        (2)指名口頭列式計算。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學例1.

        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這一例題和復習中的題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呢?想一想。

        (2)有幾個問題?都和哪些條件有關?

        (3)讀題、理解題意,并畫出線段圖來表示題意

        (4)獨立解決第一個問題。

        2、全班匯報

        (1)學生結(jié)合線段圖理解題意,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式,并寫出等量關系式。

        小明的體重× =體內(nèi)水分的重量

        (2)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是它們的數(shù)量關系是一樣的;不同點是已知條件和問題變了)。

        (3)列方程來解決問題。這道題什么是單位“1”?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怎樣求?(引導學生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式,將未知的單位“1”設為χ,)

        (4)用算術解來解答應用題。(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式:小明的體重× =體內(nèi)水分的重量,反過來,體內(nèi)水分的重量÷ =小明的體重)

        3、解決第二個問題:小明的體重是爸爸的,爸爸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1)啟發(fā)學生找關鍵句,確定單位“1”。

        (2)讓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愛的解法進行計算,獨立解決第二個問題。

        (3)指名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題意的,并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出示線段圖)

        爸爸的體重× =小明的體重

       、俜匠探猓航猓涸O爸爸的體重是χ千克。

        χ= 35

        χ=35÷

        χ=75

       、谒阈g解:35÷ =75(千克)

        4、鞏固練習:P38“做一做”(學生先獨立審題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題意、評講)

        三、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根據(jù)題意列出算式,不必計算(每題15分)。

        (1)一個數(shù)的2/5是40,這個數(shù)是多少?

        (2)一個數(shù)的3/8是24,這個數(shù)是多少?

        (3)甲數(shù)是100,占乙數(shù)的4/5,乙數(shù)是多少?

        (4)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2/3,已知甲數(shù)是12,乙數(shù)是多少?

        2、解決問題(40分)。

        某校有女生160人,正好占男生的8/9,男生有多少人?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注重學困生的提高。

        小組內(nèi)訂正、互評,做到兵強兵。

        四、課堂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分數(shù)應用題中“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應用題”,我們知道了,如果關鍵句中的單位“1”是未知的話,可以用方程或除法進行解答。

        設計意圖:

        本堂課我設計了“題目——線段圖——等量關系式——解決問題”這樣四個環(huán)節(jié)來教學例題的第(1)個問題,以使學生很清晰地掌握解題思路,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教給他們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教學后記:

      人教版除法教案12

        一、知識與技能

        (1)會用計算器計算有理數(shù)的除法運算。

        (2)掌握有理數(shù)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體會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掌握有理數(shù)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

        2.難點:符號的確定。

        3.關鍵:掌握運算順序以及運算法則。

        四、教學過程、課堂引入

        1、在小學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

        先乘除后加減,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進行,有括號的.,先算括號內(nèi)的,另外還要注意靈活應用運算律。 有理數(shù)加減、乘除混合運算順序與數(shù)的運算順序一樣。

        五、新授

        例8.計算:(1)-8+4(-2);

        (2)(-7)(-5)-90(-15)。

        分析:(1)按運算順序,先做除法,再做加法。(2)先算乘、除法,然后做減法。

        解:(1)-8+4(-2)

        =-8+(-2) =-10

        (2)(-7)(-5)-90(-15)

        =35-(-6)=35+6=41

        例9: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虧損1.5萬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萬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萬元,11~12月平均每月虧損2.3萬元,這個公司去年總的盈利情況如何?

        分析:盈利與虧損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把盈利額記為正數(shù),虧損額記為負數(shù),那么公司去年全年虧盈額就是去年1~12月的所虧損額和盈利額的和。

      人教版除法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具體操作,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2.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比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試商能力。

        教學難點:

        懂得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展示課件:出示課本51頁的主題圖,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擺,最多擺幾組,還多幾盆?

        二、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發(fā)展。

        1.自學、交流,學習例2。

       。1)自學、合作探究。

        師: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我們課本p51的例2。

        課件出示問題: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擺,最多擺幾組,還多幾盆?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仔細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跟你們組的小伙伴嘗試解決問題。

        (2)學生自學、合作探究。

       。3)學生自由匯報。

        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4)師生共同點評學生答案。

        小結(jié):剩余的3盆,我們把它叫做余數(shù)(板書余數(shù))像這樣的'除法沒有正好分完,還有余數(shù),叫做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

        2.自學、交流,學習例3。

       。1)猜想-驗證,突破難點。

        a.讓學生猜想:假如除數(shù)是5,請猜猜余數(shù)可能是幾?

        b.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驗證: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到底余數(shù)可能是幾?請同學們翻到52頁看例3,利用小棒擺一擺,再觀察余數(shù)和除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c.引導學生得出:余數(shù)<除數(shù)

        d.小結(jié):余數(shù)<除數(shù)

       。2)看書質(zhì)疑。

        師:請同學們再看課本51-52頁的內(nèi)容,有不懂的請?zhí)岢鰜怼?/p>

        三、總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課堂練習

        (給貓送魚)

        準備:余數(shù)分別是1、2、3、的3只貓,及魚狀的卡片。

        方法:學生寫了余數(shù)的算式(魚)貼上相應的貓上。

        最后點評表揚學生(課件出現(xiàn)小貓說謝謝同學們送來的魚)

      人教版除法教案14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5頁及補充練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練習,學生鞏固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及幾百幾十數(shù)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能夠熟練計算。

        2、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除法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開展各種形式的數(shù)學活動和練習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投入課堂學習。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聯(lián)系實際的數(shù)學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學生認真細心,積極思維的學習態(tài)度得到培養(yǎng)。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迅速正確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練習,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數(shù)。

        60÷3= 40÷2= 150÷3= 270÷9=

        160÷4= 2700÷3= 900÷3= 1000÷2=

        二、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三的'第2題。

        教師組織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說說計算是要注意什么。

        三、補充練習(解決問題)

        1、出示題目,提出問題:你從題目中都能獲得哪些數(shù)據(jù)和信息?

        學生看圖,從圖中獲得數(shù)學信息。

        2、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與同伴進行交流。

       。1)獨立思考問題,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2)互相交流算法。

       。3)將學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書。并用全班學生一起復述,明白算法。

        四、鞏固練習

        出示問題

        學生弄清楚題目的意思后,確定解體的方案,然后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五、課堂評價

        你覺得口算除法掌握得怎樣,你能解決那些實際問題?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可與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幫助。

      人教版除法教案15

        教材分析

        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shù)除法計算;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并能類推出比的基本性質(zhì);能夠正確地化簡比和求比值。這為以后學習運用比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學習本節(jié)課學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shù)除法計算。

        學情分析

        分數(shù)除法是本單元的第一課,也是非常要的一課,這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將直接影響到后面解決問題的學習。由于學生普遍基礎較差,必須在理解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開始學習。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在探索除分數(shù)以整數(shù)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體會數(shù)學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發(fā)展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進行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計算法則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

        1.以3盒水果糖的重量為問題為切入點,請你們列出算式并計算,看誰算的又快又好!

       。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么3盒有多重?

        100×3=300(g)

       。2)3盒水果糖重300g,那么每盒有多重?

        300÷3=100(g)

       。3)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裝幾盒?

        300÷ 100=3(盒)

        2、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三個算式,觀察一下這三個算式的已知數(shù)和得數(shù),說一說它們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運算?這就是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

        討論: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和整數(shù)除法的意義一樣嗎?

        總結(jié):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與整數(shù)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shù)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shù),求另一個因數(shù)的運算。

        二、探究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1)引導參與,探究新知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那么如何來計算呢?請同學們看黑板。

        出示問題1。

        請大家拿出一張操作紙,涂色表示出這張紙的4/5。

        師: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怎樣列式?

        4/5÷2

        請同學們通過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來研究4/5÷2怎樣計算。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1/5,也就是2/5。展示折紙和計算過程。

        4/5÷2=4÷2/5=2/5

        方法二: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來做。展示折紙和計算過程。

        4/5÷2=4/5×1/2=2/5

       。2)質(zhì)疑問難,理解新知

       、賻熜〗Y(jié):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數(shù),分母不變的方法算出結(jié)果2/5,有的是轉(zhuǎn)化成分數(shù)乘法來做……那么在這些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

        ②接下來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③通過計算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用第一種方法就不能做了。因為:上一題的時候,分子4是2的倍數(shù),4÷2能得到整數(shù)商。而4÷3時,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數(shù),得不到整數(shù)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數(shù)這種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轉(zhuǎn)化成乘法來做……4/5÷3=4/5×1/3=4/15

        能再講講這樣做的道理嗎?

        師:“4/5÷3”表示把4/5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請同學們拿出第二張操作紙,你能把圖中的4/5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嗎?

        展示學生的分法

        師(指著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這一部分是4/5的多少?

        通過直觀圖理解4/5的1/3是4/15

       。3)比較歸納,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0除外),等于分數(shù)乘這個整數(shù)的倒數(shù)。要注意的是:

        結(jié)果最簡。除號要變成乘號。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jié)

        1、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是什么?

        2.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是什么?(學生總結(jié))

        五、作業(yè)布置

      【除法教案】相關文章:

      除法的教案01-21

      分數(shù)與除法教案12-15

      除法的認識教案11-26

      分數(shù)除法教案11-17

      筆算除法教案12-13

      《小數(shù)除法》教案01-15

      筆算除法教案01-15

      小數(shù)除法教案01-20

      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