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體會三角形的本質(zhì)特征,理解三角形的含義,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認識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nèi)畫高。
2、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發(fā)展觀察操作能力和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穩(wěn)定性
教學難點:
高的畫法和意義
教學過程:
一、三角形的概念
1、在畫中建立概念
其實三角形大家并不陌生,現(xiàn)在請你把心目中的三角形畫下來。
展示作品。
2、交流中完善概念
三條線段怎樣畫才會是三角形?
由3條線段圍成(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3、延伸中強化概念
不在一條線上的三個點就能確定一個三角形。
4、介紹各部分名稱
二、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1、設疑
為什么要把籬笆圍成這種形狀?
2、操作
圍一圍、拉一拉、比一比小結:當三角形的三條邊長確定后,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也就確定了,所以在拉的時候,三角形才不會變形,這就是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3、欣賞
三、三角形的高
1、初認高
回憶點到直線的垂直線段。
其實在三角形中,像這樣,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所作的'垂直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2、再識高
移動頂點,找高。
旋轉(zhuǎn)三角形,辨高。小結:只要是從頂點向?qū)呑龅拇怪本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還有其他高嗎?
3、畫高
、佼婣B邊上的高。
展示學生作品。
畫高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結:看來我們的高不僅要垂直、要從頂點出發(fā),還要注意所畫的高與底要對應。
、谠佼嫵鯝C邊上的高。
、墼谥付ǖ咨袭嫺摺
四、課堂總結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標實驗教材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8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和按角分類的方法,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2、能夠識別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關知道它們?nèi)咧g的關系。
3、滲透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和遷移推理等數(shù)學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欣賞的意識,感受生活中數(shù)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認識三角形
1、擺三角形
(1)(課件演示)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圖片,仔細觀察:看看這些事物中都有我們學過的哪些圖形?(欣賞兩遍)
。ㄈ切、圓形、梯形……)
這節(jié)課我們來重點研究三角形
板書:三角形的認識
。2)(準備小棒)現(xiàn)在想想三角形是什么樣子的?聽要求:請用手中的小棒快速地擺一個三角形。(生動手擺三角形,同時老師在黑板上畫三角形)
2、三角形的特性
。1)師拿出準備好的插接長方形,問:這是什么圖形?
師拉動長方形,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長方形變化了,說明它不穩(wěn)定)
。2)拉一拉剛才的三角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有變化,說明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
板書:穩(wěn)定性
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是三角形的特性,在實際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誰能說說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運用了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二、三角形的特征
1、什么是三角形
剛才我們動手擺了三角形,還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你認識三角形了嗎?
出示:
手勢表示哪個是三角形?
根據(jù)剛才的學習誰能用一句話簡單地說說什么是三角形?
。ㄖ攸c引導學生理解“圍成”)
板書: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2、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
猜測: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什么?(邊)三角形一共有幾條邊?(3條邊)
每兩條邊線段的交點叫什么?(頂點)三角形一共有幾個頂點?(3個頂點)
仔細觀察三角形除了有三條邊,三個頂點之外,還有什么?(3個角)
誰能說說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三角形有3條邊,3個頂點,3個角)
生回答師板書。
三、三角形的分類
1、分類
2、剛才大家表現(xiàn)非常棒,積極動腦思考,回答問題也非常積極,那現(xiàn)在看看大家的動手能力和大家的合作能力怎么樣?
出示六種三角形
看要求:(課件演示)給這些三角形分類:
要求:
。1)給每類三角形取個名字。
。2)小組說說為什么這樣取名?
生運用學具小組合作,老師巡回指導。
3、小游戲:
猜角游戲:師只露出一個角,生猜這是什么三角形?
說說什么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四、小結: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考考你:
選擇:
。1)由三條()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A直線;B射線;C線段
。2)()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
A有一個角是銳角;B有兩個角是銳角;C有三個角是銳角
判斷:
(1)有三條線段的圖形一定是三角形。
。2)任何三角形里都有兩個銳角。
(3)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個角是直角。
(4)有位同學看到三角形中有一個銳角,就說這個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通過自學書本、觀看視頻講解,逐步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義;學會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
2、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會畫三角形的高。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實驗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其應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邊長度固定,形狀大小就確定的穩(wěn)定性的本質(zhì)。
4、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生活。
教學重點:
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穩(wěn)定性。
教學難點:
高的畫法和意義。
教學預設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孩子們,三角形,你認識了嗎?(認識了)
相信大家已經(jīng)進行了自學,認真看過學習視頻了,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做些什么呢?
二、匯報自主學習導學單
1、畫三角形、揭示概念
(1)請小老師上臺畫三角形。
(2)什么叫三角形呢?師板書: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3)哪位小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對“圍成”二字的理解呢?
強調(diào)出:三角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
。4)還知道三角形有()個頂點、()條邊、()個角?師板書:3個頂點、3條邊、3個角
2、學會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
為了表達的方便,現(xiàn)在可以給這個三角形取個名字了吧!
引導說出:三角形ABC,師標出字母ABC
說一說角A角B角C,各條線段的名稱。
3、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會畫三角形的高
。1)匯報導學單上高和底的概念
。2)“三角形高的認識”學習視頻回顧
。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組頂點與對邊。揭示板書:3條高
。4)同桌交流導學單上畫高的過程
。5)指名板演:作高
4、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應用
(1)交流導學單上第5小題。師板書:穩(wěn)定性
。2)拿出學具,拼擺三角形及四邊形
。3)同桌互相交換,拉一拉,談發(fā)現(xiàn);前后排的同學轉(zhuǎn)過來比一比,談發(fā)現(xiàn)。
。4)說一說生活中哪里有應用到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呢?
三、鞏固練習、應用新知
1、快速找出對應的頂點和對邊
2、請畫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邊上的高。
三角形的認識——姜微微
(1)實物投影校對。
。2)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互為高和底。
。3)利用第3個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實踐操作
四、課堂總結
畫一個三角形及一條底邊上的高,旋轉(zhuǎn)三角形。
師:孩子們,讓我們靜靜地看大屏幕,靜靜地回憶。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4
[設計思路]
這節(jié)課主要運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主動地獲得數(shù)學知識的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中加強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設計練習時應具有一定針對性、層次性、實踐性,以此鞏固三角形特征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和利用生活經(jīng)驗,通過觀察、操作、測量、等學習活動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了解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2、讓學生在由實物到圖形的抽象過程中,在探索圖形特征以及相關結論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鍛煉思維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準備小棒若干根(包括10cm、6cm、5cm、4cm長的小棒各一根),三角板,鐵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如下圖)師:老師每天上班都要從學校先經(jīng)過加油站,再從加油站到學校,有沒有更近一點的路呢?(從家直接去學校)
2、師:為什么從家直接去學校這條路最近呢?我們可以把這幾個地點和路線看成什么圖形呢?
3、談話:三角形是我們過去認識的圖形,這里面還有很多數(shù)學問題,今天同學要通過動手操作,自己來探索發(fā)現(xiàn)。(板書:三角形的認識)
。墼O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引起懸念,從而激起學生探索的愿望]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感知三角形
1、師: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三角形?課件演示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
2、師:同學們在生活中找出了許多三角形,你能想辦法自己做個三角形嗎?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學生做出的各種三角形,并說說做的過程和方法(學生可能是用小棒擺,鐵絲圍,用紙折,用三角板畫……)
指名讓一名學生用小棒擺一個三角形,師故意撥動小棒,使學生明白擺小棒時應首尾相連。
4、師: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不同的三角形,你們能自己畫一個三角形嗎?在課本第23頁的點子圖上自己畫一個三角形。
5、師在黑板上畫出三角形。
6、師:我們已經(jīng)做了三角形,又畫了三角形,你們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嗎?自學課本第22頁下面的圖。
學生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師相機板書)
7、在自己畫出的'三角形上,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8、小結:三角形是有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它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墼O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三角形、畫三角形,并在學生擺小棒的過程中故意“搗亂”,讓學生體驗到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也為后面學生的活動打好基礎;通過自學認識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逐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二)感受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1、談話:剛才我們用小棒擺了三角形,如果任意給你們?nèi)“裟馨阉麄儑扇切螁?(有的說“能”,有的說“不能”。)讓我們動手實驗一下吧!
小組活動要求:
a、從四根中任意選三根(小棒的長度分別為:10cm、6cm、5cm、4cm)
b、記錄所選三根小棒的長度,看一看能否用選定的三根小棒圍成一個三角形。
c、小組討論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展示和報告實驗結果,說說選的哪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哪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
3、說說能不能圍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關?(長度)課件演示不能圍成三角形的兩種情況。
4、師:通過剛才的小組活動,老師的演示,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說出:當兩根小棒的長度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時,就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5、觀察能圍成的三角形的三條邊,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師生共同總結出: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條邊。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在操作過程中感受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在交流中升華。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理念。]
三、變式練習、加深理解
1、回到課開始的關于“老師去學!钡纳钋榫常F(xiàn)在可以說說什么從家直接去學校這條路近呢?
2、判斷下面的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想想做做”第二題)
2厘米、4厘米、6厘米
5厘米、2厘米、5厘米
6厘米、2厘米、5厘米
總結竅門:只要看較短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就能判斷能否圍成三角形。
3、把一根14厘米長的吸管剪成三段,用線串成一個三角形,能做多少個?如果每小段剪成整厘米長,能剪幾個?
。墼O計意圖:三個練習設計體現(xiàn)了一定的層次性,第一個練習前后呼應,讓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第二個練習旨在讓學生學以致用,并總結出竅門;第三個練習有一定難度,拓展學生的思維,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教學思想。
四、總結延伸
1、師:這節(jié)課你對三角形有了什么新的認識?你有那些收獲?
2、(課件演示)搖晃的椅子加了一根木棒就穩(wěn)了,艾非爾鐵塔高一千多米,這么多年依然雄偉壯觀……這到底什么原因呢?其實這就跟三角形一個重要的特征有關,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查查資料研究研究。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直到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nèi)畫高。
2、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
理解三角形的定義,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難點:
不同三角形的高的畫法。
教具準備:
PPT、三角板
學具準備:
小棒、白紙、鐵絲、三角形、穩(wěn)定性學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教師出示三角形,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學生回答后板書課題
2、在哪看到過這種圖形?(生舉例)
二、教學三角形的定義
1、師: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三角形。拿出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學具做一個三角形。(學生動手操作)
展示學生的作品:
生1:用小棒擺的一個三角形
師:你們對他擺的三角形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他擺的三角形小棒與小棒處沒有粘牢。
師:你愿意上來讓這個三角形變得更完美些嗎?
生2:用白紙折了后剪出來的一個三角形。
生3:用鐵絲折的一個三角形
師剛展示,就有學生在下面提意見:那不是三角形?
師:你為什么認為這個不是三角形?
生:它沒有封口。
師:其他同學的意見呢?
師動手捏住鐵絲的兩頭問:這樣是一個三角形了嗎?
2、師:現(xiàn)在我們說也說了,做也做了,那誰能說說什么樣的圖形式三角形呢?同桌交流
3、學生回答,教師不斷完善。得出三角形的定義:由三條線斷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4、提問:什么叫圍成?學生齊讀三角形的定義
5、師:接下來讓我們當一回小法官,判斷一下上面的圖形式不是三角形。(PPT出示)
5、自己動手畫一個三角形。教師也在黑板上畫一個三角形。
。ǚ此迹宏P于三角形的知識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jīng)接觸過,關于三角形的定義作業(yè)本中也曾以判斷的形式出現(xiàn)過,因此備這節(jié)課的時候,一直在猶豫,是直接以提問形式出現(xiàn):“關于三角形的知識,你都知道哪些?”還是先建立表象,再得出定義。最終還是采用了第二種方法。課堂中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也都掉進了自己預設的陷阱中:如用小棒擺的三角形連接點超出了,用鐵絲圍的三角形連接點沒圍住,教師抓住了學生的這些生成進行及時的反饋,一步一步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圍成”,突破了教學中的第一難點。)
三、教學三角形個部分的名稱、(承接上面的環(huán)節(jié))剛才有人提到了三角形的邊,誰來指指這三角形的邊在哪兒?(學生上來指)
師手指三角形的頂點問:“這叫三角形的什么”?手指角問:“這又叫三角形的什么?”
教師邊說邊板書:咦,原來三角形有三個頂點、三條邊、三個角。
2、在剛才自己畫的三角形中標出各部分名稱,然后和同桌說一說。
3、小游戲:師:每一個頂點都有它對應的邊,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老師指定點,你們來指出它對應的邊。
4、命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數(shù)學上通常用三個連續(xù)的大寫字母a、b來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這個三角形就叫做三角形abc,這個頂點就叫做頂點a、定點b、定點c;這條邊就叫做線段ab、線段ac、線段bc
師:給你的三角形也起個名字吧!
師:讓我們認識一下你畫的三角形
。ǚ此迹荷蠈W期教學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時,發(fā)現(xiàn)學生頂點和對應的邊很會搞錯,因此這兒設計了了一個小游戲,本意就是為學生在下面一個環(huán)節(jié)畫高做準備,但就像云外天所說,如果把這個環(huán)節(jié)與后面的畫高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課堂就更精彩。)
四、教學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1、師:早我們的生活中三角形運用的很廣泛,老師也采集了一些,一起來看看:(出示PPT)請學生指一指三角形在哪兒?
2、師:為什么設計師都到用三角形而不用別的圖形呢?(引出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3、師:真的是這樣嗎?想不想動手來驗證一下(學生拿出學具進行操作)
4、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用處,你還能舉出生活中應用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例子嗎?
。ǚ此迹鹤寣W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本是個很好的教學設計。但是學生在進行學具操作時,教師過于心急,對學生的'操作有太多的指導,導致這個環(huán)節(jié)失去了原有的功效)
五、畫高
1、老師這兒有一個三角形,從一個頂點出發(fā)向?qū)叜嬃撕脦讞l線段(PPT出示)哪一條最短?為什么?引出高。
2、那什么叫高呢?教師邊在PPT上演示,邊介紹:從一個頂點出發(fā),到它的對邊畫一條垂直線段,這條垂直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這條邊叫三角形的底。
3、看書,書中是怎樣介紹三角形的高和底的。
4、銳角三角形:教師演示畫高,學生在自己畫的三角形上畫高。
師:剛才我們是從一個頂點出發(fā)向它的對邊畫了一條高,如果從另外的頂點出發(fā),你會畫高嗎?想想三角形的高有幾條?為什么?(學生畫高,投影儀上展示學生的作品)
5、直角三角形:出示學生自己畫的直角三角形:剛才有同學遇到了困難。像這樣的三角形怎樣畫高?(學生回答并在練習紙上畫出以最長的那條邊為底邊的三角形的高)
6、鈍角三角形:教師出示:像這樣的三角形也有三條高,今天我們只畫斜邊上的高。學生動手畫高,展示作品。
六、應用
1、師:今天我們又重新認識了三角形,你能說說你又了解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識?
2、出示:小紅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已經(jīng)搖搖晃晃,你能幫他修好嗎?
反思:
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稍微進行了一下拓展,因為例題中只出現(xiàn)畫銳角三角形的高,而且關于角的分類是安排在例4。但從學生的掌握程度來看,學生還是掌握的較好。畫銳角三角形的高的過程中教師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很多學生畫的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高沒有相交于一點,因時間關系,教師只是點了一下,在畫高的細節(jié)上教師還應強調(diào)。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03-25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03-06
《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12-26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04-23
三角形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5-30
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12篇03-25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12篇04-20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12篇)04-20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12篇05-16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