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語文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3-07-05 13:29:25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語文教學設(shè)計(集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一份好的教學設(shè)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設(shè)計,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學設(shè)計(集合15篇)

      語文教學設(shè)計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氏、獸”等7個生字,會寫“差、抵”等14個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詞。

        2、學習閱讀說明文,認識本文說明事物的方法。理解文中“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4、了解太陽的特點及作用,培養(yǎng)熱愛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掌握“氏、獸”等七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詞。

        2、太陽的特點、作用,太陽與地球的關(guān)系。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1、制作能夠直觀反映太陽特點的課件。

        2、搜集與太陽、月亮有關(guān)的圖文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請看這邊的圖畫。你們認識它嗎?對,就是太陽公公,太陽公公正笑瞇瞇地看著我們,他最喜歡愛動腦筋的孩子,你們想問太陽公公什么問題?

        2、肯定學生的提問,并將學生的問題分類概括。

        但有些問題現(xiàn)在還是個謎,要等同學們好好學習長大后去自己去探索。

        3、那么帶著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我們一起進入課文尋找答案。板書:太陽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出示課件,學習生字,重點指導“蒸”、“蔬”、“繁殖”在田字格中的書寫。

        3、說一說課文介紹了有關(guān)太陽的哪些知識?

       。ㄕn文圍繞太陽講了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太陽的特點,二是太陽與我們?nèi)祟惖拿芮嘘P(guān)系。)下面我們來深入學習介紹太陽特點的這部分課文。

        三、品讀體驗。

       。ㄒ唬╅喿x課文第1—3自然段,了解太陽的特點。

        指名讀第1自然段。

        1、指出課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個窮國的君主,善于射箭)射日的傳說做開頭,后羿射日的傳說是真實可信的嗎?

        (不可信,這是神話傳說。)

        2、既然不可信,課文為什么引用它做文章的開頭呢?看看不用它做開頭,一上來就說“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可以不可以?

       。ǹ梢裕

        既然可以,課文用后羿射日的傳說做開頭,你覺得有什么作用?

        3、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傳說和“太陽離我們一億五千萬公里”之間用“其實”過渡,“其實”是什么意思?不用這個詞可以嗎?提醒學生注意下面的段落中還有這個詞或類似的詞語。其實,所說的是實際情況。起轉(zhuǎn)折作用。

        4、接著課文寫了太陽離我們很遠,用什么寫法說明太陽很遠呢?(用數(shù)字)

        如果不用數(shù)字,只說“很遠很遠”或“特別特別遠”,哪一種說法好?為什么?

       。ǹ隙ǎ河脭(shù)字說明問題,是說明事物的一種寫作方法。它給讀者的'印象是具體的、確切的,有較強的說服力。)

        太陽的特點:

        遠

        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大

        一百三十萬個地球

        熱

        表面溫度: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2500倍

        5、第2、3自然段用什么寫法說明太陽很大、很熱的?寫太陽很大時,把太陽和什么作比較?寫太陽很遠時,為什么用鋼鐵作比較?用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是什么?(列數(shù)字、打比方和作比較)

        6、為何把太陽比做大火球?

        7、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

        小結(jié):作者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作比較、列數(shù)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后在說明事物時要注意學習運用這些方法。太陽離我們那么遠,它與我們的關(guān)系是不是也很遠呢?

        (二)學習課文4----8段,太陽與我們?nèi)祟惖年P(guān)系。

        1、指名讀這一段。這一段是寫太陽和人類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的,從哪些事實說明這種密切的關(guān)系呢?第4自然段中有一句話歸納了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來。

        2、這一小段的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這兩句話在說法上相同不相同?

        (意思是一致的,都說明太陽和地球上的動、植物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說法上不相同:第一句是從正面說的,是事實;第二句是從反面說的,不是事實。)

        第二句雖不是事實,可是當作事實說的,從哪個詞看出來?(如果……就……)

        3、指出:“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設(shè)的句子里。“如果”后面提出的事實“沒有太陽”是假設(shè)的,“就”的后面是假設(shè)的事實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地球上“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4、課堂造句練習:教師提出假設(shè)的事實,學生補充可能產(chǎn)生的結(jié)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媽媽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這條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橋梁,________________

        5、讀第五自然段。根據(jù)前面概括,這一段告訴我們:因為有了太陽,才有云、雨和雪,為什么?根據(jù)下面的問題,畫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云)

        云是什么生成的?(無數(shù)小水滴)

        無數(shù)小水滴是怎樣形成的?(水蒸氣遇冷凝結(jié)成的)

        水蒸氣是哪里來的?(從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是怎樣變成水蒸氣呢?(吸收了太陽的熱變成的)

        6、看看這一小段話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討論: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寫了幾句話?上一句末尾的詞語和下一句開頭的詞語有什么特點?

        (上一句末尾的詞語也是下一句開頭的詞語)

        歸納:這一小段話,承上啟下,環(huán)環(huán)相扣,清楚地寫明因為有了太陽,才有了云、雨和雪。

        7、讀第6自然段。提問:這一小段是寫有了太陽才產(chǎn)生了風,從段中指出的,誰能用一句話歸納:風是什么?

       。L是流動的空氣)

        空氣為什么會流動?

       。ǹ諝庥械牡胤嚼溆械牡胤綗岬木壒剩

        空氣為什么會有的冷,有的熱?

       。ㄓ行┑貐^(qū)吸收太陽的熱量多空氣就熱,有些地區(qū)吸收太陽熱量少,空氣就冷)

        為什么空氣有冷有熱就會流動呢?學生回答不上來,教師補充:空氣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受熱膨脹變輕就會上升、移動,隨著冷空氣就會補充,這就形成了流動,也就是形成了風。

        8、讀第7、8自然段。簡要地說說太陽光有殺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實例(師生共同舉例)。

        提問:第8自然段共寫了三句話,哪一句是全文的總結(jié)?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ǖ谝痪湓挘

        再談談“第一句話”在這里是什么意思?用什么詞語可以替換它?

       。ǹ傊⒖偠灾、總括起來說)

        9、回憶一下第4自然段的學習,再看看這一小段前兩句的意思和說法上有什么特點?

       。ㄒ馑枷嗤f法不同:第一句是從正面說的,第二句是從反面說的,是假設(shè)的,也用了“如果”。)

        這一小段中的“自然”是什么意思?是自然界的意思嗎?用什么詞可以替換它?

       。ó斎、理所當然)

        同學們真是太有愛心了,太陽都種好了,有一天,太陽公公來到我們班做客,大家想不想知道,它會跟我們說什么呢?(生表演太陽的自述)

        四、課外拓展,豐富知識。

        1、閱讀資料袋,了解太陽黑子,太陽壽命,日全食等。(課件演示)

        2、閱讀語文書P155頁〈妙不可言的位置〉。

        五、作業(yè)自助餐

        1、讀〈太陽〉有感。

        2、搜集有關(guān)太陽的故事,小知識。

        3、寫寫跟太陽有關(guān)的成語。

        板書設(shè)計:

        遠引用反問

        特點大比喻比較

        熱數(shù)字舉例美麗可愛

        太陽

        動物植物的世界

        人類生活

        與人

        類的氣候變化

        關(guān)系治病防病

      語文教學設(shè)計2

        教材分析:

        這次練習安排了5個板塊,內(nèi)容包括看清筆順、寫好鉛筆字、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

        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訓練的重點!皩W用字詞句”的教學,可以先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班的課程實際,說說共有幾門課。再借助拼音讀準詞語,然后練習描紅。在此基礎(chǔ)上,可指導學生制作簡易的課程表。第三項練習,加標點,再分角色讀一讀。教學時,可讓學生自己先練讀,在明白句意的基礎(chǔ)上,分別填上問號和句號,再分角色練讀。最后,啟發(fā)學生說一說,自己精心制作的課程表有什么作用。這樣既進行了字詞句的實際練習,又啟發(fā)了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成語積累”這種練習形式,是小學生第一次接觸,在教學時,可先讓學生借助拼音把成語讀正確,然后再結(jié)合課本中的插圖或多媒體,再現(xiàn)中國申奧成功后,人們在天安門廣場慶賀的場面,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人們開心、激動的心情,從而理解成語的意思,并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表現(xiàn)出來。

        “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這是以介紹自己的家庭為內(nèi)容的一種言語交際訓練。在教學時,先讓一起來欣賞一部有趣的動畫片《小白兔找家》,討論:為什么小白兔找不到家了?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會怎樣向別人介紹你的家?明確了要求,再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向同組的小朋友說說自己的家。然后請個別學生上臺來向全班同學說說自己的家,并請其他學生做評委,說說誰把他的家介紹得最清楚。練說時,要注意說好開場白,說話時要有禮貌,并把事情說清楚,做到態(tài)度大方,表情自然,聲音響亮。

        教學目標

        1、認識漢字的筆順、筆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2、寫鉛筆字,認識先橫后豎的筆順規(guī)則,練習按先橫后豎的筆順規(guī)則寫字。

        3、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識字,加強對所學偏旁部首的印象,掌握生字的筆順。

        4、讓學生了解一些動物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是怎樣進行自我保護的,籍以培養(yǎng)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

        5、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6、讀讀背背,指導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讀背背,做到正確、流利。

        7、口語交際,鼓勵學生能大膽地當眾說話。

        教學重難點:

        1、能認識漢字的筆順、筆畫。

        2、練習按先撇后捺的筆順規(guī)則寫字。

        3、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當眾說話的能力。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2月20日總第12課時

        課時目標:

        1、能認識漢字的筆順、筆畫。

        2、練習按先撇后捺的筆順規(guī)則寫字。

        教學重難點:

        1、能認識漢字的筆順、筆畫。

        2、練習按先撇后捺的筆順規(guī)則寫字。

        一、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練習1》,板書課題:練習1激發(fā)興趣,齊讀課題。

       。ㄔO(shè)計意圖:引入本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第一題:按筆順寫字。

        教學“認清筆順”

        1、審題:

       。1)引導學生看清題目要求,聽老師范讀。

       。2)組織討論,明確題目意思。

        (3)教師小結(jié):讀準每一個字,熟記生字筆順,按筆順寫字。

        2、學生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

        3、指導。

       。1)指名認讀生字,并書空筆順,相機糾正。

       。2)質(zhì)疑:哪幾個字的筆順你覺得很難記,需要多練生字(視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3)強化記憶板書下來的生字的筆順。

       。4)同桌互相抽查筆順易錯的字。

       。5)教師小結(jié)。

        4、練習。

       。1)強調(diào)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

       。2)學生按筆順寫字一遍,教師個別輔導。

        5、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ㄔO(shè)計意圖:讓學生各自輕讀,書空筆順。同桌交流說筆順。學生認讀生字,并書空筆順,學生說難記筆順的字。強化記憶難記筆順的字。同桌互相抽查筆順易錯的字。學生按筆順描紅。認識筆畫和筆順,能說出筆畫名稱。能按這些字的筆順寫字。)

        三、教學第二題:學寫鉛筆字。

        1、指導學生弄清題目要求

        2、弄清筆順,練習描紅。

        3、點撥筆順規(guī)則,仿影體會。

       。1)師生交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筆順規(guī)則——先橫后豎。

       。2)學生仿影體會。

        4、指導臨寫。

       。1)出示“干”,提醒學生注意“干”的第二筆橫較長。

       。2)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干”。強調(diào)臨寫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寫,寫完后認真對照,看臨寫是否準確、到位。注意保持本面整潔。

       。3)學生練習寫一個“干”。

       。4)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學寫“出”和“擊”。

        5、反饋。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矯正訓練。

       。ㄔO(shè)計意圖:認讀生字。指名說筆順,教師同步示范描紅。強調(diào)描紅要求與寫字姿勢:每個筆畫要一筆寫成,不能描,不能有復筆,要使鉛筆的筆鋒在字的點畫中間運行;要按照字的筆順一筆一畫地寫。注意保持本面的整潔。學生完成描紅練習,師個別輔導。能寫好鉛筆字,注意撇和捺的`書寫。)

        第二課時

        2月20日總第13課時

        課時目標:

        1、認真讀詞語、認真描紅。

        2、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能夠分角色地朗讀句子。

        3、制作簡單的課程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4、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給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2、制作簡單的課程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準備:

        投影、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一、學用字詞句。

        1、檢查認讀,相機正音。

        2、哪些字的筆順比較難寫,請你來說一說,教師示范描紅。

        3、明確描紅要求,強調(diào)寫字姿勢,。

        4、反饋。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ㄔO(shè)計意圖:學生分組練說本班的課程名稱。指名說,其他人補充。學生自由讀詞。質(zhì)疑生字的筆順。學生自己提醒注意寫字的姿勢,練習描紅。)

        二、讀讀背背。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出示空白課程表,教師示范填寫縱橫序數(shù)并講解。

        3、反饋。展示部分學生制的表格,肯定成功之處,指出不足之處,并進行矯正訓練。

       。ㄔO(shè)計意圖:讓學生在印發(fā)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數(shù)的填寫。利用自制課程表,相互詢問,熟悉班級開設(shè)的課程。給這些課表提個建議。。)

        三、教學第三大題中的第三小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說說題目有幾個要求。

        2、完成學習單二

        3、集體討論,相機點撥。

        4、分角色朗讀。

        5、指導點標點。

       。1)出示第一句話并指導:你們明天上午有什么課

        (2)依照第一句話完成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完成其余三句話的加標點和朗讀練習。

        6、教師小結(jié):這四句話是兩個人之間的對話,他倆一個提問,另一個作出相應的回答。想一想,要想問得清楚該怎么讀,要想答得明白,又該怎么讀,然后與同桌練習分角色朗讀。

        7、反饋。

       。1)指名兩位學生分角色讀。

       。2)引導學生評議:讀得怎么樣?好在哪兒?有什么不足?

       。3)教師小結(jié)。

        8、多種形式練習,分角色朗讀。

        9、這節(jié)課,我們先了解了所學課程名稱,接著自己動手制作課程表,最后通過朗讀對話弄清了課程表的作用。希望你們積極發(fā)揮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學的功課早知道,提前預習并做好學習準備。

       。ㄔO(shè)計意圖:學生讀題,說題目的要求;貞泴W過的標點和使用方法。各自試加標點,練習朗讀。評判對錯,說出自己的理由,練習讀出疑問的語氣。)

        第三課時

        2月21日總第14課時

        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通過插圖和形象化的語言描述,理解成語及詩句的意思。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

        4、根據(jù)自己的家庭實際情況,有條理地進行介紹。

        5、培養(yǎng)學生善于傾聽、樂于表達的習慣。

        6、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對家庭的愛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當眾說話的能力。

        一、教學第四題。

        1、師談話激趣:成語是漢語的精華,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誦讀它,他的語言能力就會得到鍛煉、提高,文化知識也會越來越豐富。這學期我們就開始練習“讀背成語”這種童子功。

        2、借助圖片、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理解成語的意思。

       。1)看書上圖,引導學生觀察、體驗。

       。2)指導學生表達感受,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成語。教師問:看了這圖,你們好像聽到了什么?

        這些聲響混在一起,真像一陣又一陣的響雷從頭上滾過,就叫做“歡聲雷動”。

        人們的心情怎樣?這就叫“欣喜若狂”。

        為了慶祝申奧的成功,人們縱情地歡呼,不停地揮動手中的彩旗,情不自禁地邊唱歌邊跳起舞,這就叫——載歌載舞。

        這一天,北京城沒有夜晚,所有的燈都亮著,絢麗的煙花在空中不停地綻放,這就叫——燈火輝煌。

        3、學生練讀練背成語。

        4、反饋。

       。1)指名背誦,說說記憶方法。

        (2)多種形式背誦成語。

        5、教師小結(jié)。

        (設(shè)計意圖:學生借助拼音試讀4條成語。相機正音,教師范讀。學生再以多種形式練讀。)

        二、教學第五題。

        讀背古詩《村居》

        1、同學們,你們讀過哪些描寫春天的詩歌,能背給大家聽一聽嗎?

        2、引導學生觀察《村居》的背景圖,弄清圖意。

        3、揭示古詩《村居》,明確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指名讀,相機正音,教師示范讀。

        5、借助生活經(jīng)驗與圖片,引導學生弄懂詩的大概意思。

       。1)詩歌主要寫春天的什么景色?

        (2)田野的風光美在哪兒?

       。3)兒童是怎樣放風箏的?

       。á偬镆帮L光②兒童放風箏③借助圖片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理解第一句。④借助圖片,引導學生回憶相關(guān)的生活情景,理解第二句詩。)

        6、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7、課堂小結(jié)。

        (設(shè)計意圖:學生背自己積累的有關(guān)春天的古詩。學生看圖。借助拼音各自練讀古詩。再練讀,直到讀準音,讀通句子。)

        三、口語交際。

        A、觀賞圖片揭示話題。

        1、出示掛圖,引導觀察。

        2、弄清圖意,板書話題:說說我的家

        B、教師示范說話,明確說話要求。

        1、學生看圖聽老師說話!拔医型跣∶。我家住在環(huán)城花園2號樓305室,家里有爸爸、媽媽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媽媽是一位布廠的工人。我很喜歡自己的家。”

        2、思考問題,明確說話要求。

        (1)聽一聽王小明是怎么介紹“我的家”的。

        (2)學生回答問題。

        (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學生借助拼音讀本次說話的要求。

       。4)借助板書,師提示說話要求。

        3、根據(jù)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

        C、練習。

        1、然后推薦同學向全班進行介紹。

        2、指名說,對照要求評議。

        3、請一個小朋友向大家介紹介紹。

        D、課堂小結(jié)

       。ㄔO(shè)計意圖: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說連貫。對照要求評議。學生分小組練說。)

        板書設(shè)計:

        說說我的家

        住在———————————————————————

        家里有————————————————————

        他們分別做—————————————

        我喜歡自己的家。

        教學反思

        適時出示投影片,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幫學生更直觀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使文字內(nèi)容實在化,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為后面的說話訓練奠實了基礎(chǔ)?谡Z交際是我們一年級小學生第一次接受的訓練,再引導學生口語交際時要注意鼓勵學生大膽到講臺上前當眾說話。

      語文教學設(shè)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頸厲”等8個生字.會寫”頸,鄭”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高傲,鄭重,厲聲,京劇,倘若,侍侯,脾氣,供養(yǎng),鄰近”等詞語.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注意積累語言.

        3.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4.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注意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媒體:

        1.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2.布置學生預習,自學生字新詞.

        3.生字詞卡片及白鵝的掛圖(或制作課件).

        第一課時

        一,單元導讀,梳理要點

        1.閱讀單元導語.

        2.讀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老師從三方面引導與梳理:學習內(nèi)容,課文特點,學習要求.)

        3.揭題,引入本課.(可結(jié)合出示掛圖或課件簡筆畫)

        二,學習生字,初讀課文

        1.學習小組檢查生字新詞的預習情況.(或同桌互教互查)

        2.教師分類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如,8個認讀的`生字,課文中注音的其他詞,”待”等容易讀錯的詞語.)

        3.指名分自然段試讀.(注意正音,讀通讀準)

        4.指導寫字.(引導觀察,發(fā)現(xiàn),自主識記字形,重點指導筆畫多和字形復雜的字.)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luò)

        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 (用課文中的詞概括)

        1.口頭填空:這是一只—————–的白鵝.(高傲,傲慢,從容不迫,一絲不茍,架子十足,有著老爺脾氣,需要人侍候……)

        2.你從哪里知道這是一只高傲的白鵝 (引導學生找相關(guān)段落,并完成如下板書.)

        姿態(tài):左顧右盼

        叫聲:引吭大叫

        步態(tài):從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四,初識”高傲”

        1.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從哪里看出白鵝的”高傲”.

        2.品詞: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3.表情朗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五,作業(yè)

        1.寫生字.

        2.朗讀課文,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引入新課

        1.聽寫生字詞,訂正.

        2.導入:你還從哪里看出白鵝的”高傲”

        二,學習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識”高傲”

        1.出示兩句話:

        (1)鵝的叫聲很高傲.

        (2)鵝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

        2.討論:作者是怎樣把叫聲和步態(tài)寫具體的 找出重點詞句讀一讀,體會作者的寫法.

        3.小練筆(填空)

        (1)厲聲_______厲聲_________________大叫厲聲______________大叫(從這五個詞中你體會到什么 )

        (2)鵝的步調(diào)_______,_______的,頗像_______________出場.(從這句中你體會到什么 )

        三,研讀第五,六,七自然段,總結(jié)”高傲”

        1.引導學生嘗試提出問題,并帶這問題研讀,交流.

        如:(1)”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fā)笑”,哪些地方使我們發(fā)笑 最可笑的是什么

        (2)鵝吃飯時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 是怎么侍候的

        (3)作者怎樣仔細觀察鵝的吃相 是怎樣具體描寫的

        (4)鵝的吃相表現(xiàn)出它的高傲,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品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

        (1)食料簡單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樣東西)

        (2)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絲不茍,從容不迫;先……再……然后……)

        (3)鵝老爺脾氣的句子.(每逢……就……責備,架子十足)

        (4)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

        (5)狗”揚長而去”的句子.

        3.返顧全文:鵝的”高傲”,具體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四,體會情感,朗讀背誦

        1.作者寫鵝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 (透過字面體會作者對鵝深深的喜愛之情)

        2.朗讀,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五,作業(yè)

        1.抄寫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2.觀察自己喜愛的一種動物,準備”園地四”的口語交際與習作.

      語文教學設(shè)計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 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間的生字只識不寫。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有感情得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地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背誦課文。

        三、教學準備:

        1、配套光盤、課件。

        2、了解美麗的祖國。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家》這首優(yōu)美的詩歌。

        2、多媒體出示配套光盤里的生字卡。

        3、過渡:小朋友們讀得真美,你們也能把課文美美地讀出來嗎?讓我們先來欣賞這首優(yōu)美的兒歌。

        4、多媒體圖文并茂地朗讀課文。

        5、學習第一句。

       。1)出示:藍天是白云的家。

       。2)多媒體動畫演示:藍天白云圖

       。3)描述:一朵朵白云在藍天上飄蕩,有的像羊群,有的像冰山,你見過什么樣的白云呢?

       。4)藍天襯著白云,白云依偎著藍天,所以說藍天是白云的家。誰來美美地讀這一句話。

        6、學習“樹林是小鳥的家”。

       。1)多媒體演示:鳥兒在樹林里飛行、覓食、筑巢的情境。

       。2)小鳥在樹林里生活多么愉快,讓我們愉快地讀一讀。

        7、自學三、四兩行。

        (1)播放動畫:魚兒水里游、種子鉆出泥土。

        ( 2 ) 有感情地齊讀課題。

        ( 3 ) 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卡,口頭擴詞。

        ( 4 ) 用“天上的白云可真多呀,有的像_______,有的像_____,有的像_____,還有的像______,真是千姿百態(tài)!泵枋鲎约阂娺^的白云。

       。5)指名讀這句話。

       。6)多人挑戰(zhàn)讀,其他同學評價。

       。7)想象練說:小鳥會在樹林里干什么呢?(小鳥在歡快地唱歌…..)

       。8)指名讀,分組賽讀。

       。9)想想:為什么說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

        第二課時

        1、學習“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1)過渡:我們小朋友也有一個共同的家,我們的家在哪里呢?

       。2)出示這句話。

       。3)我們的祖國叫什么名字呢?

       。4)多面體動畫演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形圖,地形輪廓里依次出現(xiàn)雪山高原圖、草原牧羊圖、平原豐收圖、小橋流水圖,最后空格為開滿鮮花的中國地形圖?戳艘院,你想說什么?

       。5)多媒體演示:許多穿著鮮艷服飾的`兒童跑到開滿鮮花的中國地形圖里,兒童和花朵的形象互相幻化、疊印。 生

       。6)用“我是一條快樂的小魚,因為……”、“我是一顆種子,我要感謝我的媽媽,因為……”句式練習說話。

       。7)自由練讀,指名表演讀,男女生比賽讀。

        2、有感情的齊誦這句話。

       。1)指名讀。

       。2)齊答:中華人民共和國。

       。3)哇!祖國真美呀!祖國真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呀!

       。4)交流自己的感受:祖國是一個巨大的花園,我們就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5)小結(jié):祖國大花園里有溫暖的陽光,有清新的雨露,我們生活在祖國這塊土地上,所以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3.過渡:生活在美麗、可愛的家里,多么幸福呀!讓我們帶這種感情練習讀課文。

        ( 1)這首詩寫得多美呀!現(xiàn)在讓我們也試著做個小詩人。

        ( 2 )出示沙漠圖、南極冰天雪地圖等。

        ( 3 )多媒體配套光盤出示“我要寫”,學寫“土、子”兩個字。

        ( 4 )范寫。

        ( 5 )小朋友們真不簡單,今天不光學了這首詩,還作出了這么美的詩,課后讓我們把它寫到采蜜本上。

       。6)激昂地齊誦這一句。

       。7)自由練讀練背。

       。8)指名有感情地表演背。

       。9)全體起立,加上動作,有感情地齊背。

        (10)用“什么是誰的家”的句式作詩。

        (11)擴展練說:

        沙漠是駱駝的家;

        海洋是海豚的家;

        南極是企鵝的家;

        樹林是老虎的家;

        夜空是星星的家;

        地球是我們的家;

        宇宙是地球的家;

        春天是小草的家;

        冬天是冰雪的家;

        云兒是雨點的家;

        大海是浪花的家……

       、僦该x,分析字形。

        ②描紅。

        ③練寫。

        五、教學結(jié)束:

        布置學生回去背誦課文。

      語文教學設(shè)計5

        一、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jié)的經(jīng)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品質(zhì),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三、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課文借物喻人、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準備:幻燈片

        六、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

        2、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什么事?(種花生,過收獲節(jié)) 理解詳寫和略寫。

        聯(lián)系舊知,本節(jié)課的口語交際和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引入做好鋪墊。以課文為例,向?qū)W生滲透寫作方法。

        二、理解課文,明白道理

        (一)默讀 “過收獲節(jié)”部分,理清思路。

        1.思考:有誰來參加我們的收獲節(jié)?這個收獲節(jié)是怎么過的?

       、俪鍪荆骸澳峭砩咸焐淮蠛茫墒歉赣H也來了,實在很難得!弊ブ攸c詞語談體會。

        ②這個收獲節(jié)是怎么過的?

        (吃花生,談花生)

        哪個是重點寫?

        (談花生)

        (二)抓住重點,精讀領(lǐng)悟

        1、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談花生”段落

        2、三個孩子認為花生有哪些好處?

        3、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的是什么?父親將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贊美了花生的什么品質(zhì)?

       、俪鍪靖赣H說的話,齊讀。

       、谔易印⑻O果有什么特點?(高高掛在指頭 鮮紅嫩綠)

       、勐浠ㄉ?矮矮地長在地上!你覺得落花生怎樣?(默默奉獻)

        4、指導朗讀

        5、深入領(lǐng)會: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最可貴之處,目的是什么?(點出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6、讀父親的話“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闭f說對父親的`話的理解

        過渡:這次“收獲節(jié)”作者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7、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將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①齊讀。

       、谡務勀銖闹杏煮w會到什么?

        8、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

        三、總結(jié)深化

        1、這篇課文借“落花生”來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齊讀最后一節(jié)。(我們談到深夜才散……)

        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們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要有真才實學,有本領(lǐng),將來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

        四、拓展閱讀

        p162-----165(必讀)

        v 閱讀天地一:《玫瑰花》《虛榮的孔雀》

        v 閱讀天地二:《平凡》 《一個值得敬佩的人》

        v 閱讀天地三: 《吃桔子》總體點評:

        總體點評

        衡量一個教學設(shè)計是否成功,不僅要看教案的設(shè)計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能夠指導實踐,在具體操作中“行得通”。本次課教學目標完成的較好,處理課文詳略得當,對于課文的重點進行深入地講解,并通過朗讀指導和課件的運用,深化了課文情感目標的落實。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在教室啟發(fā)引導下積極參與,涌現(xiàn)出很多奇思妙想,鍛煉了學生的思維。

      語文教學設(shè)計6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正確讀寫相關(guān)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桑娜的能干、善良、樂于助人的美德。

        4.學習作者通過環(huán)境描寫、心理活動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寫法。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感悟語言,學習作者運用環(huán)境描寫、心理活動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寫法。

        三、教學準備

        著名的法國作家雨果的敘事詩《貧苦人》

        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回饋預習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窮人》,它是一篇短篇小說。

       。ò孱},讀題)

        (交流預習成果:

        指導觀察字寫得是否正確,工整,是否寫得美觀,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詞語分類指導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體悟情感

        理清故事中描寫了哪幾個人物

        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呢,作者描繪哪個人物用筆墨最多?

        對于主人公桑娜,通過預習,你們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用一個詞語概括一年級下冊桑娜給你留下的印象?

        請同學們先選擇這些特點中的其中一個研究,具體步驟是1.默讀課文2.找到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段落3.畫出體現(xiàn)這個特點的詞語和句子4.再帶著體會朗讀朗讀。

        自學后請研究同一內(nèi)容的同學坐在一起,討論交流。

        (三)交流學習,讀中領(lǐng)悟

       。▽W生交流其它內(nèi)容時,相機評價,并引導學生互評,體會桑娜的'特點)

        1.重點指導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能體會到什么?

        文中有兩個詞語準確地形容了這個漁家小屋(“溫暖”“舒適”)正是這兩個關(guān)鍵詞,概括了小屋的特點。

       。ㄍㄟ^指導學生讀懂關(guān)鍵詞語的含義,體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教師引讀,學生接讀。

        2.重點指導課文的第八至第十一自然段。

        朗讀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我們能讀好這幾段話,就理解了這幾段話的意思。請同學們先自己試著讀一讀,想想你從哪兒體會到桑娜的善良呢?

        指導學生按照作者表達的順序體會桑娜的善良,重點指導學生讀懂“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的意思,指導學生運用找關(guān)鍵詞的方法體會“忐忑不安”的詞意。

        指導學生朗讀。

       。ń處熢u價學生朗讀后指導學生關(guān)注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指導讀好省略號)

        教師質(zhì)疑:剛才抱孩子時她是那樣的義無反顧,現(xiàn)在為什么卻忐忑不安呢?(相機指導學生朗讀句段)。

        教師范讀后學生評點,由此鞏固學習的理解。(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讀懂關(guān)鍵詞語的含義,體會心理活動描寫的作用)

        列夫·托爾斯泰用2.70個字,形象、細致地描繪出桑娜的心理活動,把善良的桑娜刻畫得生動形象。今后我們也可以學習這種寫作方法,通過寫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人物的質(zhì)量、性格。

        (四)拓展閱讀,情感提升

        同樣一個故事內(nèi)容,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這樣一篇短篇小說,而另一位非常著名的法國大作家雨果卻把它寫成了一首敘事詩,讓我們來看看桑娜的忐忑不安雨果是怎么寫的,有興趣的同學跟著錄音讀一讀。

        在《窮人》這篇課文中,托爾斯泰不僅把桑娜這個人物描繪得生動形象,漁夫這個人物同樣寫得非常精彩,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語文教學設(shè)計7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學會本文的生字新詞,辨識“爭吵”“爭論”“爭執(zhí)”的不同意義;讀懂“我”和克萊蒂爭吵的起因、爭吵后各自的表現(xiàn)。

        2.技能目標:感情朗讀課文中的有關(guān)段落。

        3.情感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jié)友愛、相互寬容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品味課文中的關(guān)鍵句子、關(guān)鍵詞語。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曇

        1.指名認讀生字。

        2.挑選自己喜歡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爭吵”“爭論”與“爭執(zhí)”有什么不同?

        4.過渡引入:我們在初讀課文時,知道了他們?yōu)槭裁炊鵂幊,下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讀課文,看看他們是怎么解決的,結(jié)果怎么樣。

       。ǘ┘氉x課文,研讀重點句

        1.這篇課文章涉及到學校、路上、家中這樣一些地點,按照“爭吵”事件發(fā)生的先后,你認為可以分成幾部分?

        (1)學生自由細讀課文想一想,然后同桌議一議。

        2、研讀爭吵的句子。

       。1)默讀有關(guān)自然段,邊讀邊找一找安利柯他們“大聲爭辯”的.句子。

       。2)學生討論,兩句 “我在外面等你”你認為兩句意思一樣嗎?

        (3)聯(lián)系課文想一想,每句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4)學生試讀,評價。教師指導朗讀。學生練讀。

        3、研讀有關(guān)爭吵起因的句子。

        (1)“我”和克萊諦既是同桌又是好朋友,造成兩人今日爭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研讀有關(guān)自然段,小組合作學習后選派代表發(fā)言。

        (2)指導朗讀。你認為這三句應讀好哪幾個字?(“只”、“很”、“也”應加重語氣)

        (3)學生齊讀這三句話。

        4、研讀爭吵后各自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句子。

       、艩幊澈蟆拔摇庇性鯓拥男那,為什么?

       、瓶巳R諦的“好”和“可愛”表現(xiàn)在那些方面,請你再仔細閱讀課文第5自然段,然后有條理地說出來。

       、菑陌怖聽幊澈蟮倪@些心理活動和言行舉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是從哪些句子讀懂的?

        5、研讀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誨”。

        讀課文最后一段,說說讓你最受啟發(fā)的是哪一句話,并說明理由。

       。ㄈ┬〗Y(jié)讀后感受

        1、讀了課文,我們懂得人與人之間,眼下就是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克萊蒂最突出的品質(zhì)是什么。你有沒有犯過“安利柯”那樣的錯誤?有,怎樣解決的。沒有,今后怎樣和別人交往才是正確的。

        2、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ㄋ模┳鳂I(yè)練習

        1.抄寫課文中爸爸的話。

        2.說說自己曾經(jīng)與同學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自己認為有趣的可以寫下來。

        板書設(shè)計:

        爭吵

        嫉妒——報復——爭吵——后悔——和好

        寬容 團結(jié)友愛

      語文教學設(shè)計8

        課文內(nèi)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介紹我國宋代畫家張擇端創(chuàng)作的畫作《清明上河圖》的說明文。作者在用文字介紹這幅畫作的時候并沒有從繪畫技巧的角度作過多的介紹,而是扣住這幅畫作所描繪的現(xiàn)實內(nèi)容,將畫作所表現(xiàn)的北宋時期汴梁都城的“繁華”盡量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寫作構(gòu)思,可以幫助非美術(shù)專業(yè)的一般讀者更好地了解《清明上河圖》的主要內(nèi)容及畫作的深層意義。

        第一段介紹這幅畫作的創(chuàng)作背景,從而引出本文要說明的對象。第二段介紹了畫作的作者張擇端及其創(chuàng)作動機,強調(diào)了這幅畫作所要表現(xiàn)的是“夢回繁華”的主題,從而確定了本文介紹畫作內(nèi)容的重點:“繁華”。第三到五段,是對《清明上河圖》的具體介紹。第三段介紹畫作材質(zhì)、著色和尺幅,并概括介紹畫作的主要內(nèi)容;第四段分三層介紹了畫作的主體內(nèi)容,三層均扣住“繁華”來介紹,語言典雅,富有文氣;第五段總結(jié)了《清明上河圖》的藝術(shù)特點和社會價值。

        全文使用了邏輯順序,對《清明上河圖》的介紹按照“內(nèi)涵—內(nèi)容—價值”的思路來展開,著重體現(xiàn)了畫作的主題“夢回繁華”。

        學情分析:

        通過第五單元前面兩篇教讀課文的學習,學生對“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說明方法”“說明語言”“說明順序”這些學習重點已經(jīng)打下了較好的基礎(chǔ)。自讀課文《蟬》屬于文藝筆調(diào)的說明文,又使學生對說明文的多樣性有了一些了解,同時學習該類自讀課文課時已經(jīng)指導了學生借助旁批和閱讀提示的助讀系統(tǒng),運用快速閱讀法的自讀策略。不同的是,本課沒有設(shè)置旁批,學生正好根據(jù)老師提出的任務,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和看法寫成旁批,養(yǎng)成隨手寫批注的習慣。

        教學目標:

        1.學習使用瀏覽和細讀相結(jié)合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圈點勾畫批注的習慣。

        2.理清課文思路,弄清說明順序。

        3.通過學習說明方法及作用,體會準確而典雅的語言特點。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采用瀏覽和細讀相結(jié)合的方法,理清課文思路,弄清說明順序。

        2.指導學生細讀課文,結(jié)合說明方法的學習體會準確而典雅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恰當使用說明方法使說明更準確,以及說明方法對于語言特色的影響。

        教學創(chuàng)意:

        1.學生自己討論學習目標和方法,確定學習方案。

        2.反復使用瀏覽加細讀的方法,隨時進行勾畫批注。

        3.通過說明方法的學習來體會說明語言的特色。

        教學流程:

        一、欣賞圖畫,選擇畫作局部,口頭說明內(nèi)容。

        (一)教師展示圖畫,介紹經(jīng)歷。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是我國繪畫的無價之寶。在它問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無數(shù)收藏家和鑒賞家把玩欣賞,也是后世帝王權(quán)貴巧取豪奪的目標。它曾輾轉(zhuǎn)飄零,歷經(jīng)劫難,五次進入宮廷,四次被盜出宮,演繹出了許多傳奇故事。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宋代社會,體會一下《清明上河圖》展現(xiàn)的宋代生活。

        (二)學生選擇局部,口頭說明。

        現(xiàn)在讓我們來仔細看一下這幅圖上有什么?選擇一個局部,用自己的話對你看到的景象做出說明。

        (設(shè)計意圖和教學建議:用圖片將學生引入情境,讓學生試圖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畫作內(nèi)容,可以和后面學習本文語言特點的時候作比較,讓學生體會這篇文章語言的特點:準確典雅,條理清楚。)

        二、閱讀“提示”,討論學習目標,確定學習方法。

        (一)學生瀏覽課文,明確說明對象特征,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用跳讀法在文中篩選出主要信息。

        (二)結(jié)合“閱讀提示”和前面三課的學習經(jīng)驗,分組討論,確定本課學習目標和方法。

        明確:1.學習目標:弄清本文說明順序,注意到說明方法的使用,注意作者的遣詞造句即說明語言的特點;2.學習方法:瀏覽全文和細讀課文;抓關(guān)鍵語句。

        (設(shè)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學生用快速瀏覽和勾畫關(guān)鍵詞句的`方法,對說明對象有了整體把握,隨后教師不必急著進入學習,建議首先引導學生閱讀“閱讀提示”,回憶過去三篇課文的學習,自己來確定學習目標和方法,這樣有利于形成說明文成熟的閱讀策略。)

        三、瀏覽課文,明確文章內(nèi)容,理清說明順序。

        (一)學生用瀏覽的方法,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各段主要意思,進而理清說明順序。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2:作者介紹了這幅畫哪些方面的信息?在文中勾畫批注: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主要意思。

        學生勾畫各段中心句及主要意思后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段介紹這幅畫作的創(chuàng)作背景,引出本文說明對象。第二段介紹了作者張擇端及其創(chuàng)作動機,強調(diào)了畫作“夢回繁華”的主題。第三到五段,具體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內(nèi)容、藝術(shù)特點和社會價值。

        (二)學生判定全文說明順序,并細讀第四段,判斷局部說明順序。

        學生明確:全文采用邏輯順序介紹《清明上河圖》各方面的情況,第四段采用空間順序介紹畫作的主要內(nèi)容。條理清楚,結(jié)構(gòu)嚴謹。

        (設(shè)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學生用瀏覽全文和勾畫中心句的方法,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全局印象就能夠理清說明順序。由于第四段說明順序的特殊性,學生對課文重點也有了關(guān)注意識,為下面提出細讀任務作鋪墊。)

        四、細讀課文,學習說明方法,品味說明語言。

        (一)瀏覽全文,勾連文題,理解本文中心,確定閱讀重點。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3:哪些內(nèi)容是作者介紹的重點?作者是根據(jù)什么確定說明的重點的?讀題,在文中勾畫批注,找出與題目相呼應的句子。

        學生明確:畫面的內(nèi)容是作者介紹的重點,即第四段。“夢回繁華”的意思是指這幅畫表現(xiàn)了作者夢回故土,懷念繁華生活的心情,“繁華”即是這幅畫的內(nèi)容所表現(xiàn)的主題,也是本文說明畫作的重點和靈魂。

        (設(shè)計意圖和教學建議:教師繼續(xù)提出任務,學生采用瀏覽課文和勾畫關(guān)鍵句的方法,理解題目含義,明確課文重點,為下面的細讀課文做準備。)

        (二)細讀課文第四段,辨別說明方法,體會其作用。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4:在書上批注第四段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學生明確:第四段主要用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著力描摹畫面的整體和細節(jié),再現(xiàn)了它所描繪的社會生活,使說明更形象更清楚。

        教師點撥:在《中國石拱橋》一文中也接觸到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為什么兩文都選擇了摹狀貌這一方法?

        學生明確:1.在說明盧溝橋的時候,也用到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通過描摹盧溝橋欄桿上千態(tài)萬狀的獅子,說明中國石拱橋“造型優(yōu)美”的特點。2.恰當使用說明方法才會使說明更準確更清楚。無論是中國石拱橋造型的優(yōu)美,還是《清明上河圖》畫面的繁華,用摹狀貌才能使說明更形象清楚,所以說明方法的選擇是由說明對象的特點決定的。3.摹狀貌的方法給說明語言增添了生動性。

        (三)瀏覽全文,辨別說明方法,體會其作用。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5:瀏覽全文,在文中勾畫批注,結(jié)合例句辨析課文中還用到哪些說明方法?具體有什么作用?

        學生明確:課文還用到了多種說明方法,如列數(shù)字使說明穩(wěn)妥準確,給讀者以明確的印象;引用使說明更有性更可信;打比方使說明更通俗更形象。

        (設(shè)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判斷說明方法及作用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同時為體味說明語言的生動性作鋪墊。前面幾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方法,讓學生結(jié)合具體句子進行練習不是難事。)

        (四)瀏覽全文,細讀第四段,體會本文語言風格的不同,總結(jié)語言特色。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6:查看自己在書上關(guān)于說明方法的勾畫批注,思考不同

        的說明方法使語言呈現(xiàn)出怎樣不同的特色。

        學生明確:本文語言既平實準確又生動典雅。例如列數(shù)據(jù)使說明更準確穩(wěn)妥,使語言顯得更準確、平實;打比方、引用和摹狀貌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引用更使文章語言有底蘊有文氣。

        教師提出自讀要求7:重點品讀第四段,勾畫:哪些詞句讓你體會到了內(nèi)容的“繁華”和語言的典雅?對照學習課文之前同學們介紹畫面內(nèi)容的語言體會。

        學生明確:1.本文語言具有一般說明文的特點,即準確平實。例如用列數(shù)據(jù)舉等說明方法使說明更準確具體;2、本文語言也體現(xiàn)了說明語言的多樣性,如生動典雅。這主要體現(xiàn)在摹狀貌和引用、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使用上。打比方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引用古典文獻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特別是第四段為了說明畫作內(nèi)容表現(xiàn)的“繁華”,大量使用四字詞語描摹畫面內(nèi)容,再現(xiàn)北宋時代的繁榮生活景象,更使得文章的語言生動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氣息。而我們自己的語言一是缺乏條理,二是缺乏文氣。

        教師點撥:對于一幅中外聞名的古名畫,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用富有古典文化氣息的語言不僅增強了文章生動性,更是與說明對象相契合。

        (設(shè)計意圖和教學建議:對學生來說,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結(jié)合說明方法的學習來體味語言的不同特點,學生學習語言就是由表及里,既直觀又深刻的。既從表面上結(jié)合具體句子看到語言特色的不同,也從內(nèi)在體會到為什么語言會呈現(xiàn)出這種不同,避免學生機械地記憶語言特點,不能學以致用。)

        五、課堂小結(jié),布置閱讀任務,進行課外拓展。

        最后和學生一起總結(jié)本課所得:

        1.本文扣住“繁華”,采用邏輯順序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品內(nèi)涵、整體情況和畫面內(nèi)容、藝術(shù)手法及文化價值。重點在于運用生動形象的摹狀貌的說明方法,以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氣息的說明語言為我們再現(xiàn)這幅畫所表現(xiàn)的北宋時期空前繁榮的城市生活。

        2.使用瀏覽和細讀相結(jié)合的方法閱讀類文。通過抓關(guān)鍵句來理清文章內(nèi)容和思路,弄清說明順序;結(jié)合具體例句判斷說明方法及作用,同時注意到不同的說明方法帶來語言的不同風格;

        3.隨時勾畫批注,養(yǎng)成習慣。特別是要把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批注在書上相應位置,以供日后檢索,常讀常新。

        《清明上河圖》還有很多值得探究之處。建議學生課外閱讀關(guān)于《清明上河圖》的更多其它作品,如《<清明上河圖>的故事》《解讀<清明上河圖>》《謎一樣的<清明上河圖>》等書,進一步了解這幅名畫。

        (設(shè)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通過小結(jié)反復強化說明文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就是幫助學生形成成熟的說明文閱讀策略。課外閱讀拓展既是對課的內(nèi)容進行拓展,也可以對課的方法進行檢驗。)

      語文教學設(shè)計9

        教學意圖

        一、教材解讀

       。ㄒ唬┤宋闹黝}及教學策略

        本單元的語文園地,圍繞本單元內(nèi)容進行復習鞏固、拓展運用。其中五個板塊旨在以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中的語言文化現(xiàn)象,通過學習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積累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內(nèi)容。

       。ǘ┙滩慕庾x

        本冊《語文園地一》安排了五個板塊的內(nèi)容。

        第一板塊:“識字加油站”是一首謎語詩,將數(shù)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巧妙地鑲嵌在謎語詩中。“一”“二”“三”“四”“五”在第一單元識字課中已學過,“六”“七”“八”“九”“十”是借助謎語詩需要識記的五個漢字,其中“八、十”是需要書寫的漢字。

        第二板塊:“字詞句運用”安排了3組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引導學生關(guān)注漢字的筆畫,建立漢字是由筆畫構(gòu)成的概念,多一筆、少一筆就會成為不同的漢字,讓學生在去分中鞏固。

        第三板塊:“書寫提示”一是提示寫字時的書寫姿勢,二是提示從上到下、先橫后豎的筆順規(guī)則,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本園地里的“識字加油站”和“書寫提示”都與數(shù)字相關(guān),教學時,可做整合處理。如,讀數(shù)字詩學寫數(shù)字“十”時,可以與“書寫提示”整合;也可通過“一”和“十”的比較,“二”和“三”的書寫,聯(lián)結(jié)與“字詞句運用”中的形近字比較學習。

        第四板塊:“日積月累”編排的是古詩《詠鵝》,引導學生積累經(jīng)典詩文,不要求完全理解古詩,會背誦即可。

        第五板塊:“和大人一起讀”編排的是一首學生熟悉的兒歌《小兔子乖乖》,讓學生在有趣的聽唱活動中和大人一起讀兒歌,體驗課外閱讀的快樂。

        二、單元整體架構(gòu)

        三、板書設(shè)計

        四、教學評價

        五、資源鏈接

        《小兔子乖乖》音樂。

        教學過程

        單元整體架構(gòu)

        參見上方

        識字加油站

        1.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嗎?(預設(shè):喜歡。)現(xiàn)在老師說一個謎語你們來猜,如果你知道答案就舉手。謎語是: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shù)片,飛入水中都不見。你能猜出這是什么嗎?(謎底:雪花)

       。2)你們很快就猜出了答案,誰能說說你這么猜的理由?

       。3)那你們想不想學習這個謎語呀?學會了你們不僅能考考家長,還能認識新的生字寶寶呢。

        2.多種形式讀謎語

        (1)教師帶讀謎語

       。2)男女生一人讀一句。

        (3)教師示范邊做手勢邊讀

        3.閃卡鞏固

        認讀字一閃而過,學生大聲讀出這個字,并用鉛筆把這個字圈畫在書上。

        4.連連看,鞏固識字

        板書1—10的阿拉伯數(shù)字,請同學們在數(shù)字下面貼上對應的生字卡片。

        提示:“兩”就是“二”的意思。

        5.拓展含有數(shù)字的成語

        七上八下十全十美九死一生四面八方 五顏六色

        書寫提示

        過渡:剛才同學們很快就學會了謎語中的認讀字,相信你們回到家可以用這個謎語考住爸爸媽媽,特別了不起。那你們想不想繼續(xù)學學里面的生字寶寶呀?

        1.我說你做

        模仿本單元《口語交際》的`游戲形式,教師發(fā)指令,學生做動作,鞏固書寫習慣。同學們請注意傾聽,老師現(xiàn)在發(fā)出指令,看誰聽的清、做的準。

        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書本一尺,執(zhí)筆。(同桌間互相檢查)

        2.學寫“八”

        (1)教師范寫,學生跟著書空。

        撇起筆左上半格,收筆出尖;捺在撇上起筆,收筆出腳。撇捺寫舒展。

       。2)學生描紅,師根據(jù)正確、端正、整潔進行評價。

        3.學習筆順規(guī)則

        (1)在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二”和“三”的寫法,現(xiàn)在老師寫這兩個字,同學們舉起手和我書空,誰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字的筆順規(guī)則有什么共同點嗎?(預設(shè):這兩個字筆順規(guī)則都是從上到下的)

        (2)“十”、“禾”的教學方法如上,教師板書,學生跟著書空,觀察筆順規(guī)則,強調(diào)先橫后豎的筆順規(guī)則。

       。3)現(xiàn)在大家記住這兩種筆順規(guī)則了嗎?我們學過的哪個字也是這樣的筆順規(guī)則呢?(預設(shè):“云”是從上到下,“田”里的十是先橫后豎)

       。4)學生描紅書寫。

       。5)同桌間運用學過的方法自評并互評。

        評價標準:

        字詞句運用

        過渡:剛才同學們學得特別認真,不僅學會了筆順規(guī)則,書寫得也非常整潔、美觀。老師想獎勵你們幾粒帶有魔力的種子。種下這些種子,就會長出我們學過的字寶寶,神奇不神奇?猜猜看,上面會長出哪個我們學過的字?

        1.好多同學都猜對了,現(xiàn)在咱們一起揭秘,看看到底長出了哪些字?出聲讀一讀。

        2.你們讀得真準確,一朵花上長出了兩個字,因為這兩個字長得——(預設(shè):很像)那它們有 什么不同呢?(預設(shè):后面的字比前邊的字多幾筆)。

        是呀,我們看,人加上兩筆就變成了天,口加上兩筆就變成了田,日加上一筆就變成了目?梢姡瑫鴮憹h字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不然多一筆或者少一筆就會構(gòu)成不同的漢字了。

        3.現(xiàn)在兩人一組給這些字寶寶找找朋友吧,看誰能組更多的詞。

        日積月累

        過渡:神奇的魔法讓種子開了花,還吸引來了可愛的小動物,它就是——鵝。你知道嗎,唐代的詩人駱賓王還為它寫過一首詩呢。想不想一起學一學?

        1.教師帶讀,提示學生注意停頓。

        2.同桌間互相讀,互相檢查,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3.同學們,這首詩描寫了可愛的大白鵝,它是有一定描寫順序的,你們看,曲項就是它彎彎的脖子,然后描寫了它雪白的毛,最后寫了撥水的紅色腳掌(手指著圖片,幫助學生直觀領(lǐng)會)

        現(xiàn)在我們一起根據(jù)圖片,試著背誦這首詩吧。

        4.以前有很多同學學過這首詩,沒學過這首詩的同學也沒關(guān)系,給你們一點時間,兩人一組背誦這首詩吧。

        和大人一起讀

        過渡:我們今天在語文園地中大有收獲,學了不少知識,現(xiàn)在請你們放松一下,聽老師講個故事。

        1.學生觀察插圖,聽教師講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課件出現(xiàn)課文插圖)。

        2.交流故事,分享感受

        (1)故事講完了,誰記得故事中出現(xiàn)的動物有誰?

        生:老山羊、小灰兔和小白兔。

       。2)老山羊送給小灰兔的是?(一車白菜),小白兔要的卻是?(一些菜籽)。

        (3)你喜歡小灰兔還是小白兔,為什么?

        預設(shè):我喜歡小白兔,它很聰明,也很勤勞。

        3.布置家庭任務

        (1)回到家給爸爸媽媽講這個故事。

       。2)和大人分角色演一演。

      語文教學設(shè)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以物喻人的寫法。

        3、培養(yǎng)學生通過咀嚼詩歌語言鑒賞詩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人間摯愛親情,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品味詩歌的語言,領(lǐng)會詩歌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學難點:

        把握詩歌情感基調(diào),通過誦讀揣摩逐步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首三分鐘說話訓練

        一、導入

        二、研讀《金色花》

        1、介紹作者、金色花

        ?泰戈爾[1861-1941]是印度的詩人、小說家、藝術(shù)家、社會活動家.一生創(chuàng)作了五十多部詩集,十二部中、長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小說,二十多個劇本,一千五百多幅畫,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學、哲學、政治方面的論著.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爾的《吉檀迦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金色花:印度圣樹,木蘭花屬植物,金黃色花。

        2、初讀感知

        1)、一首詩就像一幅畫,這首詩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圖畫呢?

        這首詩向我們展現(xiàn)了“我”想像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與媽媽嬉戲的畫面。

        2)、我從詩中讀到了一個____的孩子。

        我從詩中讀到了一個_______的媽媽。

        3、品讀詩歌

        仔細品讀課文再結(jié)合語句與小組同學談一談。

        文中的母子情是怎樣表現(xiàn)出來的?

        4、寫法研討

        這首詩詩人想像“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來表達純真的母子之愛,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來抒發(fā)感情是本文一個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寫法

        5、小結(jié)

        三、共同學習《荷葉母親》

        1、導入

        2、作者介紹、文體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人,我國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兒童文學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她的詩以抒寫純真的童心和圣潔的母愛為主,影響很大。

        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體,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詩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現(xiàn)力。

        3、檢測字詞

        4、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后的直接感受是什么?

        5、合作研討

        文中寫了幾次看紅蓮,當時的環(huán)境、心情、紅蓮的樣子?

        6、品讀文章

        找出詩中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較喜歡的一個語段,分析體會其中的情感!

        7、拓展練習

        發(fā)揮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語言寫一段獻給母親的詩句。

        例如:母親啊!您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結(jié)

        四、作業(yè)

        借助一種形象寫一段話或一首詩,表現(xiàn)對父母的愛。

        板書設(shè)計:

        散文詩兩首

        金色花

        泰戈爾

        三次嬉戲----------母子情

        荷葉母親

        冰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diào),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讀和鑒賞能力。

        2、學習和借鑒詩中借助一種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寫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金色花》)

        一、預習課文:

        1、學生課前誦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為生字新詞注音釋義。

        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隱藏,不讓人知道。

        禱(dǎo):禱告,向神祈求保佑。

        并蒂(bìngdì):指兩朵花并排地長在同一個莖上。

        花瑞(huāruì):瑞雪;花中的祥瑞;指特異而不常見的奇花。

        菡萏(hàndàn):荷花。

        攲斜(qīxié):傾斜、歪斜。

        慈憐(cílián):愛憐。

        蔭蔽(yīnbì):(蔭今讀yīn)遮蔽、隱蔽;庇蔭。

        2、思考課后“研討與練習”。

        二、導入課文:

        1、導語設(shè)計: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動聽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聲音;世界上只有一個最美麗的身影,那就是母親的身影。母愛是一個人類吟詠不絕的主題。同學們,你們和母親朝夕相處,是否感受到母親那細微的點點滴滴的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散文詩兩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詠母子之情的散文。

        2、作家簡介:

        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詩人、文學家、作家、藝術(shù)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生于加爾各答市一個有深厚文化教養(yǎng)的家庭,屬于婆羅門種姓。他一生創(chuàng)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說有《沉船》、《戈拉》、《家庭與世界》、《兩姐妹》等。1913年憑借宗教抒情詩《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里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尚、最純潔的愛。

        他與黎巴嫩詩人紀?哈?紀伯倫齊名,并稱為“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梁的兩位巨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播放音樂配音),學生仿讀。(教師的朗讀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讀中把學生帶入詩歌的意境。)

        2、學生自由朗讀,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的口吻來讀。

        教師指導朗讀:注意重音、語速、節(jié)奏、感情(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舒緩、溫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讀處理方法不同。如果學生讀不好,可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媽媽不見了孩子,多么著急,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這句應讀出媽媽驚喜的語氣。

        “我不告訴你,媽媽!焙⒆尤銎饗蓙砹,為自己能給媽媽做些好事而高興,還要對媽媽保密,讓她莫名其妙。這句應讀出孩子撒嬌、調(diào)皮的語氣。

        3、思考:

        (1)這首詩寫了什么事?表現(xiàn)了什么?

        (這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在這首表現(xiàn)母子情深的散文詩中,作者為我們展現(xiàn)出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變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時間里與媽媽三次嬉戲。)

        (2)為什么“我”那么快樂,那么天真,那么活潑,那么可愛?“我”是怎樣回報母愛的呢?(因為孩子沐浴著母愛)(想到變成一朵金色花。)

        四、賞讀課文,品味探究:

        1、作者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三次嬉戲具體指什么?

        (三個場景:媽媽禱告時,孩子變成的花散發(fā)香氣;讀書,投影書頁;拿燈去牛棚,恢復原形。)

        3、孩子為什么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4、為什么媽媽見了面,說“你這壞孩子”?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交流。

        五、體驗反思:

        1、母愛就在我們身邊,它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時時刻刻地滋潤著我們。學習這首詩,你從中感悟到什么?請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談談。

        (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談感受,教師給予評價和鼓勵。)

        2、詩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象,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母子情深的故事,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課堂小結(jié):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蘊豐富。寫的是一個假想,“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發(fā)想象——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xiàn)對母親的感情,構(gòu)成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表現(xiàn)了家庭之愛和人類天性的美好與圣潔。我們要在體味詩歌感情基調(diào)上,控制好語速、節(jié)奏和重音,提高朗讀質(zhì)量。在反復朗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詩的能力,還要注意體會聯(lián)想和想象在詩歌中的作用。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進行朗誦比賽。

        2、抄寫課文詞語。

        3、選作基礎(chǔ)訓練作業(yè)。

        第二課時(《荷葉母親》)

        一、復習檢查:

        背誦課文。

        二、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的這首詩,道盡了天下兒女回報母恩的真切心聲,可以說是古人對母愛贊美的千古絕唱了。從古至今,歌詠母愛的作品實在太多,因為我們都生活在母親用“愛”作支架撐起的翅膀下。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荷葉母親》,是又一曲兒女發(fā)自肺腑的心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作家冰心對母親的深情傾訴吧……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籍貫福建福州長樂橫嶺村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F(xiàn)代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名譽理事等職。她崇尚“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作“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代表作有《繁星》、《春水》(詩集),《超人》(小說、散文集),《寄小讀者》(散文集)等。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范讀,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生自由朗讀或仿讀,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要求學生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的意境,要讀得深情、低沉。教師引導學生劃分節(jié)奏、重音等。)

        3、思考:這首詩向我們展現(xiàn)了怎樣的一幅圖畫呢?這幅圖畫中包含了哪些內(nèi)容?由此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

        (風雨中荷葉為紅蓮遮擋風雨的圖畫——荷葉護蓮圖;圖畫中包含了蓮花、荷葉;聯(lián)想到了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母親,聯(lián)想到了母愛。因此,要讀出感情,語速要稍慢,讀出溫馨和深情。)

        四、賞讀課文,品味探究:

        1、課文圍繞“紅蓮”作者描寫了哪幾個情景?體會一下彌漫在這首詩中的情緒的變化。

        (三看紅蓮:雷雨到來之前的紅蓮——雨打紅蓮——荷葉覆蓋的紅蓮;三種情緒:煩悶——不適意——不寧的心緒散盡;用心體會詩歌所表達的對母愛的贊美之情:荷葉因有保護紅蓮這一偉大的舉動,形象更美更高大了,像荷葉一樣的母親。這樣文章由景生出對母親的贊美之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

        2、紅蓮是作者描寫的重點,作者又為什么要寫九年前與祖父在一起賞蓮的情景呢?請說說自己讀后的理解。

        (把花與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筆。)

        3、“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心中的雨點”指什么?體會這句思想感情。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自己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母愛是偉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時候得到安慰,在孤獨中的到歡樂,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時得到幸福。)

        五、體驗反思:

        在大自然的風雨中,那一朵白蓮早早凋謝了,而這一朵紅蓮因有了荷葉的蔭蔽必將開得愈加燦爛。同學們,聯(lián)系你們的生活實踐,說說這場暴風雨讓你們聯(lián)想到了什么?

        (人生的風雨——挫折、困難;紅蓮——因為有母親的時刻關(guān)懷和安慰。)

        六、課堂小結(jié):

        這篇文章所描給的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場景,十分溫馨感人,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又讓人順理成章的聯(lián)想到母親的呵護及關(guān)愛,從而使荷葉母親的形象美好又偉大。的確,母愛是純潔的,總在你遇到風雨時悄然而至,給你慰藉和力童;母愛是無私的,她將永遠保護著你,伴你一生。作者通過對荷花的細膩觀察,得出人生感悟,這正是我們學習寫作的藍本。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請以具體的形象作喻,來完成下列句子。

        母親,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母親,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仿課文寫法(借助具體形象抒發(fā)對母親的愛)寫一篇隨筆。

        4、課外閱讀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解冰心對母愛、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頌,同時也體會寄情于物寫法的妙處。

        板書設(shè)計:

        《金色花》

        泰戈爾

        在媽媽身邊幸福、快樂

        孩子的純潔、可愛

        母愛的光輝

        對母親的愛

        溫馨、快樂

        媽媽禱告時孩子變成的花散發(fā)香氣

        讀書投影書頁

        拿燈去牛棚恢復原形

        《荷葉母親》

        冰心

        借景抒情

        景情

        情景交融

        雷雨到來之前的紅蓮煩悶

        雨打紅蓮不適意

        荷葉遮蔽紅蓮不寧的心緒散盡

        聯(lián)想

        母親無私愛護子女

      語文教學設(shè)計11

        【教學設(shè)計理念】

        語文教育,是充滿激情如詩樣的藝術(shù),教育家皮亞杰認為能創(chuàng)造情境就是發(fā)明,發(fā)明存在于構(gòu)建求知情境的過程中。本教學設(shè)計注意創(chuàng)設(shè)情境化的教學氛圍,圍繞“質(zhì)疑、解難;討論、交流;讀書、感悟”開展教學;通過激情導入、圖片展示讓學生“樂中求知”;相機點撥、隨機評價、有感情誦讀,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探究質(zhì)疑,升華情感,引導學生“實話實說”,最終獲得知行教育的“潤物細無聲”。

        【素質(zhì)教育目標】

        1、認知目標:

        ⑴ 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jié)、氣魄雄偉”等詞語。

       、 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

        ⑶ 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病⒓寄苣繕耍

       、 培養(yǎng)學生默讀、感悟的能力,同時訓練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 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事物的特點選取不同觀察點進行觀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3、情感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

       。ń虒W目標力求體現(xiàn)知識、技能、情感的多元統(tǒng)一,挖掘《長城》這一篇課文中的科學和人文內(nèi)涵。)

        【教法與學法指導】

       。、教師教法:

        采用“情景教學法”,三次運用投影和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shè)情景:

        第一次,課始,定格投影,靜態(tài)展現(xiàn)長城的遠景,整體感知長城全貌。

        第二次,學習第二自然段后,定格投影長城近景的各個部位,學生圖文對照,說各部位的位置、樣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

        第三次,慢速移動式投影,有重點地依次出現(xiàn)長城的遠景和近景,并配上相關(guān)的解說詞和樂曲,深入體會作者的聯(lián)想和發(fā)自肺腑的心聲。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的動、靜態(tài)情景,既可以從宏觀上展示長城的雄偉、壯觀,又可以從微觀上真切地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從而縮短學生的歷史認識距離。

       。病W生學法:

        自讀感悟與討論交流相結(jié)合,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本課側(cè)重指導“預習”和“觀察自悟”的方法。課前預習發(fā)現(xiàn)疑難,造成學生急待解決問題的緊迫感。課中求教于教師或同學,呈現(xiàn)主動學習的態(tài)勢;重點明確而有序的畫面,有益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在預習指導上,要求學生先看導讀和預習,總攬全局,把握要求;再通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尋找疑點,記入預習本子并由小組長檢查落實。課前做到學習什么,解決什么問題,胸有成竹。在“觀察自悟”指導上,借助長城遠景、近景的投影,引導觀察,悟出方法。如,遠景投影,先顯示主體鏡頭長城(觀察重點),再慢慢擴展周圍崇山峻嶺的鏡頭,讓學生揣摩、體會,并說說觀察事物先要抓住什么(重點)近景投影,按照課文各個部位敘述的先后順序,逐個投出“長城腳下”“八達嶺上”“城墻頂上的方磚”“垛子”“了望口”“射口”和“城臺”等分鏡頭。領(lǐng)會描寫過程應有先后(順序)的理由。通過觀察、誘導,學生便悟出了方法。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難點:

       、 圖文對照,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課文內(nèi)容。

        ⑵ 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事物的特點選取不同觀察點進行觀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2、解決辦法:

        抓住相關(guān)的.段落反復有感情的朗讀、感悟,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學習,交流中加上教師巧妙的引導、點撥。

        【教學課時】

       。舱n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觀察插圖,了解圖意

       。、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據(jù)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報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識出地球上兩項特大工程,一項是中國的長城,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征──長城。

        板書課題:

        長城

       。ㄟ\用名人名言導入課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介紹長城:

        長城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770~前476)時期,那時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內(nèi)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以后,為防御北方匈奴貴族的入侵,將各個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以后各個朝代,都對長城進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說長城是我國古代人民在兵器還不發(fā)達的情況下,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軍事建筑。

        二、閱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

       。、學生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學習小組交流討論學習

       。、掌握生字新詞:

        拍攝(shè) 智慧(huì) 了(liào)望 氣魄(pò)

        嘉(jiā)峪(yù)關(guān) 崇(chóng)山峻(jùn)嶺

       。、理解字詞:

        山海關(guān):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是長城的起點,有“天下第一關(guān)”之稱。

        嘉峪關(guān):明初的建筑物,在甘肅省嘉峪關(guān)市西,嘉峪山東南邊腳下,是長城的終點。

        八達嶺:軍都山的一個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覽勝地,全國中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山峻嶺:指高而險峻的山嶺。

        蜿蜒盤旋:指彎彎曲曲的延伸。

        互相呼應:本課指打仗時之間可以進行聯(lián)系,互相支援。

        三、圖文結(jié)合,了解文意

        1、觀察彩圖,了解圖意:

       。ㄓ枚嗝襟w展示課本兩幅彩圖或直接用掛圖展示。)

       、 這兩幅圖的觀察點有什麼不同?

        (上面一幅是遠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 長城修筑在什麼地方?

        (崇山峻嶺之間。)

        ⑶ 從畫面上可以看出長城有什麼特點?

       。ㄩL和高大)

        ⑷ 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遠,近兩個觀察點?

       。ú粡倪h處觀察,就看不出他的“長”這個雄偉的全貌;不從近處觀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堅固的構(gòu)造特點。只有從不同的觀察點介紹長城,才能更顯出其氣魄雄偉的特點)

       。病⑾胍幌,課文各節(jié)分別講拉什么內(nèi)容:

       、 介紹觀察點:

        運用教室的布置讓學生理解什么叫觀察點。

        第一幅圖的觀察點在哪里呢?

        (在長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圖又是在哪里觀察的呢?

        (在長城上)

       、 看第一幅圖時應重點觀察什么?

        抓住觀察重點:

        長城。

       、 你覺得長城看上去有什么特點?

       。ㄩL、大、彎)

        ② 再看第二幅圖:你能看出長城有什么特點?

       。ǜ叽、堅固)

       。ǹ梢赃m當?shù)匾脒h景圖和近景圖的概念)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想一想剛才兩幅圖分別與文中哪些段落相對應?

       。ǖ谝环鶊D與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圖與第二自然段相對應。)

       。、分組討論:

        說說課文各節(jié)的內(nèi)容:

        第一自然段講長城的長;第二自然段講長城的高大堅固;第三自然段講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第四自然段講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跡。

       。、說說怎樣給各節(jié)編一小標題:

        啟發(fā)學生以課文內(nèi)容為線索定出小標題:

        ⑴ 一條“龍”。

       、 “高大堅固”。

       、 結(jié)晶。

       、 奇跡。

       。ɑ騿l(fā)學生以課文結(jié)構(gòu)為線索列出小標題:總貌;構(gòu)造;聯(lián)想;地位)

       。ǚe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課堂小結(jié)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語文教學設(shè)計12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運用程序說明順序,使用簡明、平實、準確的語言說明事物的特色。

        2.掌握“為”、“就”、“火”、“印”、“之”、“以”、“則”等文言詞語的詞義和用法,初步認識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了解把單音節(jié)詞變?yōu)殡p音節(jié)詞的翻譯文言文的方法。

        方法與過程

        自學文言文字詞,找出說明的要素。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shù)的偉大成就,認識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本文文字比較淺易,文章也較簡短,結(jié)合課文下注釋,學生大體可讀懂。因此,在掃清文字障礙的基礎(chǔ)上,可以幫助學生對文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加以歸納,并輔導學生掌握文言中單音節(jié)詞的翻譯方法。

        2.學習按工作程序說明的順序,是學習本文的重點,可以結(jié)合疏通文字初步提出,之后再強調(diào)分析。行文的簡潔,語言的準確也應作適當講解。

        3.準備《辭!芬徊亢腿舾摄U字印模,備用。

       。壅n時安排]

        安排兩課時,連上最好。

        1.介紹畢昇和他的活板印刷術(shù),沈括和他的《夢溪筆談》。

        2.疏通文意,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解題。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紙、印刷術(shù)、指南針和火藥。它們都是由中國相繼傳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在《辭!分,對“印刷術(shù)”是這樣介紹的:

        我國是最早發(fā)明印刷術(shù)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稱“刻板印刷術(shù)”?贪逵∷⒃谖覈拼验_始盛行,并先后傳至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影響到非洲和歐洲。宋代慶歷年間(1041—1048),畢昇首創(chuàng)泥活字板,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之后,又陸續(xù)出現(xiàn)用木、錫、銅和鉛等金屬制成活字板印刷書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鉛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為現(xiàn)代金屬活字印刷術(shù)奠定了基礎(chǔ)。

        可見,畢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畢昇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印刷術(shù)的先河。這篇課文就是介紹畢昇活字印刷術(shù)的一篇科技說明文。 板書:活板(科技說明文)

        這篇文章的作者沈括,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的《夢溪筆談》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重要著述。請同學朗讀“閱讀提示”的有關(guān)介紹。板書:北宋、沈括、《夢溪筆談》.

        二、范讀全文,要求同學參照注釋,注意字音。

        板書下列漢字(或出示卡片),提問學生,其中多音字要求學生連同詞一起讀。

        昇shēng、 。猕、 唇chún、 和huò、 煬yáng

        砥dǐ、更gēng、瞬shùn、帖tiē、 韻yùn、 貯zhù

        粘zh。、燔fán、沾zhān、予yú、從zòng 旋xuàn。

        三、學習課文第1段。

        指名朗讀第1段,教師指導學習。

        疏通文意:板,刻板、雕板,這里義為“用雕板”;印,動詞,印刷。唐,唐代,公元618—9XX年;尚,還;盛,廣泛的,大規(guī)模的;為,動詞,使用;之,代詞,指“板印書籍”這種方法,可譯為“它”。五代,公元907—979年;時,時候;始,開始;五經(jīng),指易、書、詩、禮、春秋五種儒家經(jīng)書。已后,以后;典,經(jīng)典,例如“五經(jīng)”;籍,一般書籍;皆,都;為,判斷動詞,是;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共5頁,當前第1頁12345

        總結(jié):(一)專用名詞:朝代、書名、人名、地名、官職等不譯。(二)文言文省略較多,譯為現(xiàn)代漢語時,要疏通上下文意,補上。(三)文言文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節(jié)詞為主,譯時有很多單音節(jié)詞要補上一字變成雙音節(jié)詞。采用這種方法要注意:(1)照顧上下文,準確搭配,(2)不可只拘泥于這一種方法。

        請同學譯出第1段全文:用雕板印刷書籍,唐代的人還沒有廣泛的使用它,從五代的時候開始(用雕板)印刷五經(jīng),以后(各種)經(jīng)典書籍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分析:介紹活板,先說雕板,既說明了活板淵源又提出了比較對象!吧形词椤,并非絕無,用詞考究。“尚未……始印……皆為”,干凈利落的交代了雕板印刷的發(fā)展過程,自然的引向說明中心——活板。

        提問:課文這一段介紹了什么?

        歸納:簡述我國雕板印刷發(fā)展狀況。(加黑字板書)

        學生齊讀。

        四、疏通第2段文意。

        這一段是全文主體,具體說明了活板的發(fā)明、制作、印刷及有關(guān)事項。

       。雍谧职鍟

        1.學習第一層。

        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句,教師指導,看注釋,疏通文意。

        為,動詞,發(fā)明。慶歷年間,有(個)平民畢昇,又發(fā)明了活板(印刷)。

        提問:第一段中“唐人尚未盛為之”的“為”譯為“使用”,這里的“為”譯為“發(fā)明”,根據(jù)什么?

        歸納:根據(jù)上下文意。前一處賓語“之”指“板印書籍”的方法,“為”譯為“使用”;這一處賓語是“活板”,所以“為”譯為“發(fā)明、創(chuàng)造”。

        提問:這一句十二個字,介紹了什么?

        歸納:活板發(fā)明時間、發(fā)明人身份及姓名。(加黑字板書)“布衣”二字,表現(xiàn)了人民的創(chuàng)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進步態(tài)度!坝帧弊趾魬谝欢,說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礎(chǔ)上的新創(chuàng)造。

        2.疏通第二層文意。

        指名學生朗讀第二層(“其法……瞬息可就”),教師指導,看注釋,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畢昇;膠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個)印模,省略量詞;火,名詞,在這里是“用火”義。全句意:他的方法是使用膠質(zhì)泥土雕刻文字,薄厚好像銅錢的邊緣,每個文字制作一個印模,用火燒烤使(它)堅硬。——這句介紹制作活字的工序。同學們注意單音節(jié)詞譯成雙音節(jié)詞的方法。

        同學齊讀這一句(“其法……火燒令堅”)。

        (2)其,那,代鐵板;以,介詞,用;兩個“之”用法不同,前一個,助詞,可省去,后一個,代詞,指鐵板,可譯為“它”。

        請學生譯文,同學校正,教師評判。(以下各句同)

        譯文;預先設(shè)置一塊鐵板,那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一類東西蒙蓋它。

        同學齊讀這一句(“先設(shè)……冒之”)。

        (3)“置”后省略介詞“于”(在)”;乃,于是;滿,用作動詞,排滿;三個“則”字,都是順承關(guān)系連詞,可譯作“就”。 共5頁,當前第2頁12345

        譯文:想要印刷時,就拿一個鐵框放在鐵板上面,于是密密排布字模,排滿鐵框子就算作一塊活板,拿著(它)靠近火邊燒烤它;等藥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張平板按壓它的表面,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樣了!陨蟽删浣榻B制作活板的工序。

        同學齊讀這一句(“欲印……字平如砥”)。

        (4)止,通“只”;為,認為,算做;神速,極快、快得驚人。

        譯文:如果只印刷兩三本,不能算作簡單方便;如果印刷幾十幾百甚至上千本,卻快得驚人了!@句介紹印刷工序中的一板單印。

        同學齊讀這一句(“若止印……極為神速”)。

        (5)請學生譯文,同學校正,教師評判。

        譯文:經(jīng)常準備兩塊鐵板,一塊鐵板印刷,一塊鐵板另外排布字模,這一塊印刷的剛剛印完,那第二塊板已經(jīng)備好,交替輪流使用它們,轉(zhuǎn)眼間就能夠完成!@句介紹兩板交替。

        同學齊讀這一句(“常作……瞬息可就”)。

        以上是第二段第二層,介紹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是文章的說明重點。

        3.疏通第三層文意。

        這一層介紹活字印刷的有關(guān)工藝事項。共四句話,分別請四位同學朗讀、翻譯。

        (1)第一句譯文:每一個文字都有幾個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個文字有二十多個印模,用來準備一塊板面內(nèi)有重復出現(xiàn)(這些字的時候用)

        (2)第二句譯文:(活字)不使用時,就用紙條標記它們,每個韻部標上一個標簽,用木格(分別)貯藏它們。

        (3)第三句譯文:有生僻文字平時沒有準備的',隨即雕刻它,用草火燒烤,轉(zhuǎn)眼間就能夠制成。

        (4)第四句譯文:不用木頭雕刻活字的原因,因為(木頭)的紋理疏密不勻,沾水浸濕后就會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藥物粘結(jié)在一起,(拆板)時不能夠取下;不好燒烤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燒烤使藥物熔化,用手輕輕一摸擦它們,那些印模就自動脫落,一點也不會沾藥弄臟。

        同學齊讀第三層。

        五、學習第3段。

        指名同學朗讀,教師指導,看注釋,疏通文意。

        為,介詞,被;予,我。

        學生翻譯。譯文:畢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們得到,到現(xiàn)在還(妥善的)保存收藏著!@段介紹了畢昇活字模的下落,證明自己所介紹的活字印刷術(shù)是確切無疑的。這段說明是必要的。

        六、朗讀、背誦。

        同學齊讀全文。背誦第二段,教師可將每句起首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作為提示。

        布置作業(yè)

        1.根據(jù)第2段第二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體工作程序,參照完成練習

        2.根據(jù)第2段第三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關(guān)工藝的具體事項是什么,用四個短語歸納概括這一層的四句話,參照完成練習一。

        3.反復朗讀全文,爭取能夠背誦。

      語文教學設(shè)計13

        一、教學要求

        1.練習寫好帶有“折文旁”和“反文旁”的字。

        2.連近義詞,學習補充句子,朗讀背誦成語,積累語言,并能靈活運用。

        3.通過學做名人卡,了解名人的典型事跡,學習名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培養(yǎng)綜合實踐能力。

        二、重點難點

        1.寫好漢字,積累語言,并能做到靈活運用。

        2.將句子補充完整,使其更加具體、生動。

        三、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收集名人事跡。

        四、教學過程

        (一)萬花筒

        1.我會寫。

        (1)出示兩組漢字,讀一讀,仔細觀察,說說這兩組字的區(qū)別。(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比較)

        偏旁:第一組都是“折文旁”,第二組都是“反文旁”。

        結(jié)構(gòu):第一組都是上下結(jié)構(gòu),第二組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

       。2)觀察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ǚ謩e指學生說,教師歸納,順口溜幫助識記)

        (3)教師示范書寫。

        (教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第一組字中的“復、夏”要區(qū)分,“復”的中間是個“曰”字,“夏”的中間是個“目”字,寫“折文旁”時,“橫撇”與“捺”之間拉開一點更美觀。第二組“反文旁”的字,基本上以豎中線為界,“!弊趾汀罢弊值哪┕P改“提”)

        (4)學生書寫。

        (教師巡視,提醒學生書寫時坐姿要端正,每個字要寫勻稱,寫美觀,寫正確,并相機進行個別輔導,發(fā)現(xiàn)寫得好的.及時給予表揚)

       。5)同桌互相評議,在你認為寫得好的字旁邊貼上一面小紅旗。

        2.我能連。

       。1)出示詞語,自由讀一讀,說說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2)觀察范例,理解題意。

       。ā皻纭麥纭笔且唤M意思相近的詞語,這道題目就是要我們將近義詞有線連起來)

       。3)學生自由地連線。

       。4)品讀五對近義詞,全班交流,說一說每對近義詞的細微差別。

        3.我能填。

       。1)播放多媒體課件,依次出示三個句子:

        爸爸叉魚去了。

        能干的爸爸叉魚去了。

        能干的爸爸又潛入水底叉魚去了。

       。2)讀一讀,比一比,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ㄈ齻句子,后一個比前一個更生動、更具體)

       。3)好句欣賞。(播放課件)

        窮孩子凱利不得不挨家挨戶推銷產(chǎn)品。

        頂著烈焰的火箭,托舉著飛船拔地而起,直插藍天。

        狡猾的狐貍在樹林里垂頭喪氣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4)你能將下面的兩個句子補充完整,使句子生動、具體嗎?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全班交流評議。

        (5)鼓勵學生讀好句,并在平時習作中要學會將句子寫生動、寫具體。

       。ǘ┌賹毾

        1.出示三組詞語,讀一讀,比一比,找規(guī)律,說說成語的意思。

       。ń處煔w納:這些詞語都是對人物表情和心情的描寫)

        第一組成語都以“眉”字開頭,這是對人物表情的描寫。第二組成語都以“心”字開頭,“心平氣和”指心情不急躁,態(tài)度溫和;“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及其舒暢、愉快;“心曠神怡”指心境開闊,精神愉悅。第三組成語都以“笑”字開頭,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

        2.你還能說出用“眉”、“心”、“笑”這三個字開頭的成語嗎?

       。ㄐ〗M合作,邊說邊記,看哪組記得最多。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畫、眉目傳情、心悅誠服、心不在焉、心服口服、心馳神往、笑逐顏開、笑里藏刀……)

        3.成語接龍。

       。ㄓ瞄_火車的形式分組進行比賽,比一比哪列火車開得快、跑得遠)

        4.你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成語說一句話嗎?

        (學生匯報,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及表揚)

       。ㄈ┐笪枧_

        1.匯報交流搜集的名人事跡。

        2.你了解到的名人有哪些呢?

       。▽W生匯報,教師板書學生匯報的名人名字)

        3.這么多的名人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個?請說說你喜歡他的理由。

        4.播放課件,教師展示搜集到的名人簡介及其典型事跡。

       。ㄐ〗Y(jié):這些名人的故事非常感人,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

        5.做名人卡,向名人學習。

       。1)出示名人卡片范例,仔細觀察卡片內(nèi)容應包括哪些方面。

        (2)學生動手制作名人卡。

       。ㄒ龑W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及愛好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設(shè)計,并美化名人卡)

        6.交流分享,展示名人卡。

       。◣熒餐u議,選出優(yōu)秀作品加以推廣)

        7.舉辦“名人展覽”。

       。ù嘶顒涌煞旁诎嗌吓e辦,邀請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也可以放在校園內(nèi)舉辦,讓更多的人來參觀,了解名人,向名人學習)

      語文教學設(shè)計14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的內(nèi)容,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

        3、感悟親情的含義;了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

        4、學習魯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的內(nèi)容,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課文。

        2、體會作者的感情。

        3、學習魯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學難點】

        學習魯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認讀生詞,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剛從童年走來,童年的生活總是充滿快樂的.,童年的游戲往往也是終生難忘的。盡管有時也會有陰云,有誤解,但童年帶給人們的總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風箏》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

        二、魯迅簡介

        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視頻──魯迅及作品簡介,引導學生了解魯迅。

        三、檢查預習的情況

        讀準下列字音:

        1、生字:

        丫杈à憔悴qiáocuì模樣mú嫌惡xiánwù可鄙bǐ什物shí驚惶huáng瑟縮sè

        懲罰chéng虐殺nüè寬恕shù苦心孤詣yì墮duò蜈蚣wúgōng伶仃língdīng

        2、形近字:

        嫌xián嫌惡怒nù憤怒墮duà墮落

        賺zhuàn賺錢恕shù寬恕墜zhui下墜

        訣jué訣別

        決jué決策

        抉jué抉擇

        3、多音字:

        惡:è兇惡ě惡心wù嫌惡

        什:shí什物shén什么

        模:mó勞模mù模樣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要求學生注意感情的把握。

        2、學生自由讀課文,探討問題:

       、胚@篇課文寫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凭唧w寫我粗暴地干涉弟弟玩風箏一事,是哪幾個自然段?其他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

        教師組織學生探討問題,明確答案。

        五、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分析課文,準確把握文章中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并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步驟

        一、朗讀課文,探討問題

        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體驗與拓展

        1、你讀了這篇文章以后,有哪些感受?

       。◤挠H情、自我批判、社會批判、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來談都可以。)

        2、對待早年的過錯,魯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從魯迅先生身上學到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品質(zhì)?

        四、布置作業(yè)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那么還有哪些行為是人的天性呢?請大家課后收集有關(guān)天性的名言。

      語文教學設(shè)計15

        〖教學目標〗

        1、練習使用修飾語,正確搭配形容詞與名詞;

        2、積累表示數(shù)量多的詞語;

        3、學會分辨疑問句和反問句,能用反問句表達自己的心情和看法;

        4、練習使用擬人手法寫句子。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學生學唱郊游歌曲。)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郊游嗎?今天我們一起到一個神秘的地方去郊游,你們看――(出示課題:語文天地。學生齊讀。)

        2、“語文天地”是個神奇的世界,那兒藏著數(shù)不盡的知識珍寶,等著我們?nèi)ゲ蓴X呢。讓我們一起坐上火車出發(fā)吧。ò殡S《火車開了》樂曲)

        二、寫一寫表示數(shù)量多的詞語。

        1、“采集林”車站到了。這一站我們將采集些什么呢?同學們請看。

        2、(出示“許多”、“不計其數(shù)”兩個詞。)誰能讀讀這兩個詞?你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有什么共同點嗎?(都是表示數(shù)量多的詞。)

        3、對了,這一站我們一起采集表示數(shù)量多的詞語。(出示題目:寫一寫表示數(shù)量多的詞語。)請同學們將自己采集到的表示數(shù)量多的詞語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小組派一名同學將采集成果記錄下來,比一比哪個小組得到的智慧之花最多。(小組合作學習)

        4、(“采集成果大比拼”,檢查小組學習情況。采用競賽搶答形式,教師將學生回答通過電腦打字投影出來,全班認讀。獎勵。)

        5、在采集林中,我們采集了許多表示數(shù)量多的詞語,有些小組還得到了智慧之花,沒有得到花兒的小組也別泄氣,下一站還有機會。讓我們坐上火車繼續(xù)往前走吧。ò殡S《火車開了》樂曲)

        三、練習使用修飾語。

        1、“心語林”車站到了。這一站我們一起來說說話吧。說什么呢?同學們請看。

        2、出示練習題,看誰填得多:

        快樂的()鮮艷的()美麗的()簡單的()

       。1)你能把這些詞語填充完整嗎?把自己想說的寫下來。

       。2)(檢查練習情況:運用競賽搶答的形式,以四人小組“開火車”每人把自己所填的答案念出來。)

       。3)(注意強調(diào)填名詞,避免出現(xiàn)“快樂的跳”之類錯誤。)

        3、同學們真了不起,說出了這么多優(yōu)美的詞語。你們能從這些詞語中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說一句話嗎?(學生選詞造句。)

        4、同學們說得真精彩,相信下面的站點也會更精彩,讓我們出發(fā)吧!(伴隨《火車開了》樂曲)

        四、學習分辨疑問句和反問句。

        1、“智慧林”車站到了,看這個站名,你想說什么?(生說)對了,這一站要考考哪個小朋友最聰明、反應最快。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

        2、出示練習題:想一想,哪一句話不用回答?

        可我連一個窮人都不認識,你認識嗎?

        這是不是一件好事?

        為什么窮人就該老是穿舊的東西呢?

       。1)自己讀一讀這三句話,看看哪一句不用回答?為什么?(第三句不用回答,它的意思是強調(diào)窮人不該老是穿舊的.東西。)

        (2)用不同的語氣讀這三句話。(一、二句用疑問的語氣,第三句用強調(diào)的語氣。)

        3、出示三個句子,學生搶答,說說哪個句子不用回答:

        這單元的知識你都掌握了嗎?

        難道我們不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嗎?

        小明為什么能當上“三好學生”?

        4、每個同學自己創(chuàng)作兩個問句,一個需要回答,一個不需要回答,然后上臺考考大家。

        5、同學們的創(chuàng)作真棒,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順利通過下一站。(伴隨《火車開了》樂曲)

        五、練習擬人的說法。

        1、“創(chuàng)作林”車站到了,語文是豐富多彩的,只要發(fā)揮想像力,就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

        2、(課件出示小鳥的動畫)你們看,誰來了?(小鳥)小鳥在做什么呢?(小鳥在跳舞、小鳥在歌唱、小鳥在前面帶路……)

        3、(出示課文中的例句:小鳥在前面帶路。)小鳥在做什么呢?(小鳥在前面飛的樣子像人在帶路,作者用了擬人手法,把小鳥當成人來寫。)

        4、同學們的想像力真豐富,瞧,連花兒也――(出示課文例句:花兒向我們點頭。)

        5、花兒為什么點頭呢?(花兒被風吹動,樣子像人在點頭,這也是用了擬人手法,使句子更生動。)

        6、(教師用“―”和“~~~~”分別畫出“小鳥”、“花兒”和“帶路、點頭”,提問:)運用擬人手法時要注意什么呢?(事物的動作要和人的動作有相同之處。)

        7、出示句子:小樹_____。太陽_____。

        讓學生說說“小樹”、“太陽”在什么情況下和人很相像?

        8、學生獨立思考后可與小組同學交流。

        9、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也來當當小詩人,展開想像的翅膀,用擬人手法創(chuàng)作出生動的句子。

        10、(學生上臺交流自己的創(chuàng)作,集體評價,頒發(fā)智慧花。)

        11、寫作文時用上擬人手法將使文章更能吸引讀者。

        六、總結(jié):

        這堂課,我們一起暢游了“語文天地”,同學們不僅獲得了知識,還采摘了智慧花,收獲真不少。這次郊游你們快樂嗎?學習語文是快樂的事,讓我們一起快快樂樂學語文。(伴隨《火車開了》的樂曲離開教室。)

        〖教學后記〗

        這是第十三單元“快樂的生活”中的單元綜合練習。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把握教學目標,通過創(chuàng)造性地重組教材,創(chuàng)設(shè)愉快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掌握語言規(guī)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僅就教學“如何使用擬人手法”這一知識點談一點體會。

        本節(jié)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學寫擬人句,關(guān)于擬人手法的使用,在本單元的主體課文《快樂的節(jié)日》中早已接觸過,學生并不陌生,語文天地中安排這一練習旨在進一步指導學生寫好擬人句。我先讓學生讀課文中的例句“小鳥在前面帶路”、“花兒向我們點頭”,然后提問學生:“小鳥會帶路、花兒會點頭嗎?”從而引出作者采用了擬人的寫法,接著讓學生模仿例句進行創(chuàng)作“小樹”、“太陽”?墒窃诜答伒倪^程中,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同學對擬人句的概念較為模糊,有的同學寫道“太陽把熱盡情地灑向大地”,立即有學生反駁:“這不是擬人句,太陽本來就會把熱灑向大地。”類似的情況層出不窮,本應閃現(xiàn)創(chuàng)新火花的環(huán)節(jié)卻一下子成了辯論會,擬人句的創(chuàng)作自然也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了。課后,我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了反思,究其根源就在于沒有讓學生從例句中找出事物和人之間的共同點,如:小鳥在天上飛和人帶路、花兒被風吹和人點頭之間都存在相似的地方,學生由于知識經(jīng)驗缺乏、思維方式單一、思維定式束縛,就出現(xiàn)思維滯澀的現(xiàn)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首先必須按照知識――能力――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順序進行,還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階段和思維發(fā)展的基本特點。小學生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因此應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縱向探究,就是啟發(fā)他們在學習中或追根溯源,探究事物的起因,或沿著原先的思維方向進一步探求,深入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這樣做,使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讓他們的思維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向縱深發(fā)展。結(jié)合本環(huán)節(jié)的練習,可設(shè)計為先讓學生說說小樹、太陽在什么情況下和人的哪些方面相似,教師將學生的回答一一列出作為創(chuàng)作參照,學生有了具體的感知,思維流暢性增加,在此基礎(chǔ)上組織語言,將句子寫生動,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語文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學設(shè)計01-08

      語文教學設(shè)計12-20

      語文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06-12

      語文《畫風》教學設(shè)計05-06

      語文識字教學設(shè)計08-22

      語文《江南》教學設(shè)計09-05

      【精選】語文教學設(shè)計07-05

      語文下冊《短文》教學設(shè)計02-18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shè)計03-13

      語文《燕子專列》教學設(shè)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