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手指》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3-05-27 15:30:22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手指》教學設(shè)計(通用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shè)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shè)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學設(shè)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手指》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手指》教學設(shè)計(通用15篇)

      《手指》教學設(shè)計1

        本節(jié)課重點是掌握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運算性質(zhì),難點是把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用正整數(shù)指數(shù)冪表示出來,而正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運算已經(jīng)學過,所以教師從正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除法入手,引出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表示方法,這樣引入比較自然,而且學生也易于接受.當然,在具體解題時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符號的確定,需向?qū)W生反復(fù)強調(diào).另外,對于含有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運算其實和正整數(shù)指數(shù)冪一樣,過程當中可保留負整數(shù)指數(shù),結(jié)果再化為正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形式即可,這一點也要向?qū)W生講清楚.

        這節(jié)課的效果完全出于我的想象之外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簡直讓我驚訝。想不到學生的思維那么活躍,應(yīng)用知識的能力那么強。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shè)計時,我們在明確復(fù)習課的.目的任務(wù)的前提下,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指導思想,遵循復(fù)習課教學原則中的系統(tǒng)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以學生的“學”為出發(fā)點,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貫穿于課的始終,并將評價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融為一體。實踐證明,在授課中,只要設(shè)計合理,組織得當,恰當?shù)倪\用評價的激勵與促進作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可充分激發(fā)和調(diào)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這堂課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去,投入到學習中來,使學習的過程充滿快樂和成功的體驗,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究,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

        由于這堂課內(nèi)容多、活動大,膽大、性格開朗,分析總結(jié)能力強的學生接受的比較好,應(yīng)用解題好。個別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慢一些的學生 ,給予他們的幫助還不到位,這些學生課后作業(yè)完成不夠好。

      《手指》教學設(shè)計2

        一)、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本課的10個生字:“維、館、亢、委、婉、縫、繼、涼、芬、偉”;能在老師的指導描寫并記憶“館、亢、委、涼、芬、偉”。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在閱讀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正確朗讀課文,理解 “手指為什么會發(fā)燙”的原因。

        3、通過教學讓學生懂得只有勤學苦練才能取得成就。

        二)、教學準備:

        相關(guān)課件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正確朗讀課文,理解 “手指為什么會發(fā)燙”的原因。

        四)、教學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導人新課。

        1、小朋友們閉目欣賞一段交響音樂。

        2、交流:聽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引出句子:琴聲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委婉深沉……

        (讀詞:“高亢激昂”、“委婉深沉”;聽音辨別“高亢激昂”、“委婉深沉”;指導讀句。)

        4、引出第一節(jié)(讀詞:“維也納”、“簡陋”、“旅館”)

        二、整體感知,了解大意。

        1、過渡:請小朋友聽一聽課文故事。

        2、交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3、隨機板書:疑惑、贊嘆

        三、精讀課文,明白道理。

       。ㄒ唬┞每蜑槭裁炊械揭苫竽兀

        1、小朋友輕聲讀讀課文第二節(jié),找找答案。

        2、交流并板書: 滲水

        3、指導讀句

       。ǘ┞每陀譃槭裁炊百潎@”呢?

        1、輕輕讀讀課文3、4、5小節(jié),圈劃出有關(guān)的詞句。

        2、交流并隨機出示:

        (1)透過門縫,他看見一位年輕的先生正在全神貫注地彈琴,身邊放著一盆冷水。

       、俳o“全神貫注”找個近義詞朋友?(換上“聚精會神”讀句。)

       、谥笇ёx句

       。2)他不時地把手在水里浸一下,然后甩甩雙手又繼續(xù)彈琴。原來,他彈得太久,十個手指都發(fā)燙了,需要隨時用涼水冷卻一下。

        ①師引讀句子

       、谧x到這里你有什么感受嗎?

        ③指導讀句

       。3)“你知道嗎?他就是大音樂家貝多芬先生!笔陶咻p輕地告訴他。

        “是嗎?”這位旅客睜大了眼睛,心里不禁暗暗贊嘆,“真努力呀,偉大的音樂家!”

       、俾每蜑槭裁磿牬笱劬Γ

       、谥笇ёx句

        3、師引讀3、4、5節(jié)

        四、總結(jié)課文,課后探究

        1、 根據(jù)板書總結(jié)課文。

        2、 簡介貝多芬:誰知道他曾譜寫過哪些音樂作品?

        3、 布置探究作業(yè):課后收集有關(guān)名人苦練的小故事。

      《手指》教學設(shè)計3

        教學目標:

        1、識記“直直落落、養(yǎng)尊處優(yōu)”等12個詞語。

        2、說出各個手指的優(yōu)點和缺點;(重點)

        3、理解課文通過手指給我們的啟示:在一個集體中,成員之間要“取長補短,團結(jié)一致。(難點)

        教學準備:

        ppt課件、馬季相聲《五官爭功》片段、和手有關(guān)的其他資料。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本單元課文給我們回答了一個問題:好學生是怎么“煉”出來的!秾W弈》告訴我們學習要專心致志,《兩小兒辯日》提示我們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要勤于思考,《匆匆》警示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桃花心木》教導我們要鍛煉自己獨立自主的心,從《頂碗少年》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堅持不懈不怕挫折的精神。相信《手指》一定能給我許多寶貴的思考。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朗讀,交流字詞。

        2、默讀課文,把握結(jié)構(gòu)(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交流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重點部分閱讀

        1、讀中間的幾個自然段,在文中畫出或在文中批注(自己概括)五根手指的優(yōu)點和不足。

       。1)大拇指:短處:姿態(tài)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gòu)造簡單,只有一個關(guān)節(jié);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tài)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fù)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yǎng)尊處優(yōu),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并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yōu),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yōu)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tài)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2、獨立填寫表格。(見幻燈片)

        (四)、玩游戲,說道理

        游戲設(shè)計:把全班分成六個小組,其中五個分別演五根手指,展開《五指爭功》的辯論,每組重點說自己的好處,批評他人的不足,另外一組當裁判組,最后說說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拓展學習

        1、試著找找文中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2、搜集豐子愷的漫畫,和同學們交流。

        3、挑戰(zhàn)自己,創(chuàng)作《五指爭功》的相聲。

      《手指》教學設(shè)計4

        一、手指練習兒歌(伸出右手帶動作表示)

        1122伸伸手,3344點點頭,5566彎彎腰,7788扭一扭,9900抬抬腿,動腿,動手和動口。

        二、0的認識:0代表什么?0代表什么也沒有。

        順口溜:0的性格很活躍,自然數(shù)離不開0。

        10離開了0,就變成了1(制作小卡片1001)

        20離開了0,就變成了2(制作小卡片20xx)

        30離開了0,就變成了3(制作小卡片3003)

        40離開了0,就變成了4(制作小卡片4004)

        50離開了0,就變成了5(制作小卡片5005)

        60離開了0,就變成了6(制作小卡片6006)

        70離開了0,就變成了7(制作小卡片7007)

        80離開了0,就變成了8(制作小卡片8008)

        90離開了0,就變成了9(制作小卡片9009)

        三、5的組成圖:

        1●○○○○41+4=5145

        2●●○○○32+3=5235

        3●●●○○23+2=5325

        4●●●●○14+1=5415

        5●●●●●05+0=5505

        四、5的手指練習:

        1+4=5 2+3=5 3+2=5 3+2=5 4+1=5 5+0=5

        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一、手指練習:從1數(shù)到99,每當數(shù)到10的時候,著重再說一個10,

        從1數(shù)到99,每當數(shù)到20的時候,著重再說二個10,

        從1數(shù)到99,每當數(shù)到30的時候,著重再說三個10,

        從1數(shù)到99,每當數(shù)到40的時候,著重再說四個10,

        從1數(shù)到99,每當數(shù)到50的時候,著重再說五個10,

        從1數(shù)到99,每當數(shù)到60的`時候,著重再說六個10,

        從1數(shù)到99,每當數(shù)到70的時候,著重再說七個10,

        從1數(shù)到99,每當數(shù)到80的時候,著重再說八個10,

        從1數(shù)到99,每當數(shù)到90的時候,著重再說九個10。

        二、10的組成圖:1+9=10 6+4=10

        2+8=10 7+3=10

        3+7=10 8+2=10

        4+6=10 9+1=10

        5+5=10 10+0=10

        三、10以內(nèi)加法計算:

        2+4= 3+6= 4+4= 1+6= 5+4= 6+2= 7+2= 8+1=

        1+9= 3+7= 5+5= 7+3= 9+1= 8+2= 4+6=

        6+4= 2+8= 10+0=

        四、10以內(nèi)減法計算: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7-1= 7-2= 7-3= 7-4= 7-5= 7-6= 7-7=

        6-1= 6-2= 6-3= 6-4= 6-5= 6-6=

        [page_break] 5-1= 5-2= 5-3= 5-4= 5-5=

        4-1= 4-2= 4-3= 4-4=

        3-1= 3-2= 3-3=

        2-1= 2-2=

        1-1=

        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

        一、手指練習:從1數(shù)到99

        二、100以內(nèi)兩位數(shù)的加法練習:

        16+23=39 15+50=65 33+61=94 42+57=99

        31+15=46 60+16=76 15+64=79 32+67=99

        兩位數(shù)不退位減法

        65-15=5088-33=5599-24=7588-55=33

        99-35=6479-25=5477-25=5299-47=52

        搶答:49-24=2544+55=9988-55=3399-33=66

        74-52=2299-67=3299-58=4199-44=55

        99-67=3299-47=5287-36=5147-25=22

        99-35=6464-14=50

        20以內(nèi)的加法

        一、手指練習:從1數(shù)到99

        二、復(fù)習:①5的組成

       、10的組成

       、塾嬎悖1+93+75+57+39+1

        8+24+46+42+810+0

        三、20以內(nèi)加法:

        9+9=?左手加10,右手減1=18(此時要熟記10的組成)

        9+8=?左手加10,右手減2=17

        9+7=?左手加10,右手減3=16

        9+6=?左手加10,右手減4=15

        9+5=?左手加10,右手減5=14

        9+4=?左手加10,右手減6=13

        9+3=?左手加10,右手減7=12

        9+2=?左手加10,右手減8=11

        9+1=?左手加10,右手減9=10

        四、兩位數(shù)的加法法則:

        十位上的數(shù)在左手上加,個位上的數(shù)在右手上加,右手滿10,向左手加10。

        五、練習計算:

        8+5=?左手加10,右手減5=13

        8+8=?左手加10,右手減2=16

        7+4=?左手加10,右手減6=11

        20以內(nèi)的減法

        一、手指練習:從1數(shù)到99

        二、復(fù)習:10的組成

        三、20以內(nèi)減法計算:

        1.右手夠減:

        15-5 15-41 5-3 15-2 15-1

        16-6 16-5 16-4 16-3 16-2 16-1

        17-7 17-6 17-5 17-4 17-3 17-2 17-1

        18-8 18-7 18-6 18-5 18-4 18-3 18-2 18-1

        19-9 19-8 19-7 19-6 19-5 19-4 19-3 19-2 19-1

        2.右手不夠減:

        18-9=?右手不夠減,左手退10,右手加1=9

        17-9=?右手不夠減,左手退10,右手加1=8

        17-8=?右手不夠減,左手退10,右手加2=9

        16-9=?右手不夠減,左手退10,右手加1=7

        16-8=?右手不夠減,左手退10,右手加2=8

        16-7=?右手不夠減,左手退10,右手加3=9

        四、兩位數(shù)的減法法則:

        十位數(shù)上的數(shù)在左手上減,個位上的數(shù)在右手上減,右手不夠減,左手去10減。

        五、練習計算:

        15-6 14-7 13-8 12-5 11-6 10-7 9-8

        17-9 18-6 15-8 14-8 13-5 12-10 19-6

      《手指》教學設(shè)計5

        【教學背景】

        幼兒美術(shù)教育活動是以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為核心的一種教育活動。每個幼兒都有創(chuàng)造的潛力,教師就是要把幼兒的這種潛力挖掘出來,而手指畫作為一種裁體,有著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自信與樂觀性格有很大的作用。為此,我設(shè)計了大班美術(shù)教學活動《有趣的指印畫》。

        【教學目標】

        1、學習在手指印上進行添畫的繪畫技能。

        2、能將壓印的指紋添畫、組合成有趣的圖形,提高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感受手指印畫造型樂趣,激發(fā)繪畫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手指印畫的方法和進行巧妙地添加。

        難點:嘗試運用添加線條的手指印組合新的畫面。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 講練結(jié)合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錄頻軟件

        【教學過程】:

       、濉⑿蕾p導入:

        出示手指畫:小朋友們,這些畫上有什么?有哪些動物呢?你覺得這些畫漂亮嗎?你想知道這些畫是怎么來的嗎?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有趣的手指畫。

       、、認識手指、指紋

        1、出示手指圖片,認識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2、認識指紋

        ㈢、出示指印畫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1、白紙、

        2、顏料、

        3、勾線筆、

        4、顏料盤。

        ㈣、制作方法。

        1、看視頻,學習毛毛蟲的制作方法。

        2、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無名指,蘸取綠色的顏料按一按、點一點,用做毛毛蟲的身體。然后伸出你們的中指,蘸取藍色的顏料,挨著剛剛印出來的指紋印再點一下,最后,用食指蘸取紫色的顏料再按一下。毛毛蟲的身體是不是比較長呀,那我們可以多按幾個指紋印,當作毛毛蟲的身體。按的時候要一個挨著一個,力氣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不然指紋會看不清楚的。最后,我們用大拇指蘸取黃色顏料按一下,毛毛蟲的頭部也完成了。

        3、進行勾線。拿出勾線筆,先畫出毛毛蟲的觸角,然后畫出毛毛蟲的彎彎的眼睛和嘴巴,最后畫出毛毛蟲紅紅的臉。

       、、小結(jié)歸納手指畫畫法

        1、用同一個手指,只要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力度,就能印出不同形狀的指印,畫出不同的畫。

        2、作畫時小心衣服。

        3、完成畫后要洗手。

        ㈥、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

        小朋友們,學到了這里是不是對手指畫有了更近一步的認識呢?希望大家能在課后多加練習,相信你會把手指畫畫的更漂亮的。今天的課就到這里,謝謝!

        教學活動反思

        《有趣的手指畫》一課當中的一些體會:美術(shù)課最重要的任務(wù)就是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師的教學應(yīng)著眼于童心的釋放,鼓勵幼兒好奇心的張揚。根據(jù)大班年齡特點,我這節(jié)課上的是“指紋畫”。首先,我收集制作了很多有趣的手指印畫,請幼兒先欣賞手指印畫,說說畫面上有什么。而且,把這些手指畫串聯(lián)起來以后,仿佛一個“指紋王國”,幼兒在這個王國里學畫手指畫,有趣又長見識!然后,我又出示了手指圖片和指紋圖片,讓幼兒認識手指和指紋。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幼兒對接下來的學習內(nèi)容充滿了好奇,今天我們到底要用手做什么呢?繪畫創(chuàng)作目的也就達到了。

        在課前,我對教材做了一個系統(tǒng)地了解,制作了一個較完善的課件,并加入了聲音和視頻。以供幼兒觀看,引導幼兒邊聽、邊看、邊思考,通過多種感官擴大知識面。在環(huán)節(jié)“試一試”中,我讓幼兒觀看視頻,主要講解了毛毛蟲的印法,講解了手指怎么作畫。并且,叮囑孩子注意不要把衣服弄臟了,完成手指畫要記得洗手。不足點在于,視頻示范案例有點少,應(yīng)該多加些手指畫示范作品,在指導幼兒印畫技巧時要更加清晰地教授,讓幼兒能夠更加了解手指畫的畫法。

      《手指》教學設(shè)計6

        【教學課題】:

        六年級下冊第五課《手指》

        【教學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堂皇、渺小、附庸、養(yǎng)尊處優(yōu)”,了解五指各自的特點;

        2、能力目標——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團結(jié)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清楚了解五指各自的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

        2、教學難點——領(lǐng)悟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寓言小故事、一些富有哲理的小品文篇目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生活中除了個別偉大的人和事,更接近我們生活的是一些平凡的人和事,而這些平凡的事物也總能給我們帶來啟示。像我們前面認識過的頂碗少年和那一棵棵桃花心木。我們常常對一些普普通通的事物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其實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也能從中收獲耐人尋味的啟示。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我們今天就來讀讀課文《手指》,看看作者是怎樣寫我們的手指的。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3、板書填空題,讓學生尋找出答案。

        三、自學感悟,讀文明理

        1、出示多媒體課件中的自讀思考題,讓學生先自學再和小組同學交流;

        2、通過討論和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五指各自的特點;

        3、小結(jié)問題,依照課文分析五指各自的特點填寫自讀思考題中的表格,并注意抓住以下關(guān)鍵句進行分析:

       、倌霉P的時候,全靠它推動筆桿;遇到危險的事,都要由他去試探或冒險;穢物、毒物、烈物,他接觸得最多;刀傷、燙傷、軋傷、咬傷,他消受的機會最多。

        這句話是對食指的描寫,運用了排比的句式,寫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奮賣力、敢于探險、不怕犧牲的性格特征。

       、谒肋h不受外物沖撞,所以曲線優(yōu)美,處處顯示著養(yǎng)尊處優(yōu)。

        中指所處的獨特位置,受到無名指和食指的保護,所以才有“曲線優(yōu)美”的姿態(tài),“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性格。這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寥寥幾筆,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態(tài)和高傲的特點。

       、畚璧秆輪T的手指不是常作蘭花狀嗎?這兩根手指正是這朵蘭花中最優(yōu)美的兩瓣。

        作者運用設(shè)問的句式,強調(diào)了舞蹈演員的手指常作蘭花狀,這蘭花狀的姿態(tài)是優(yōu)美的,而無名指和小指則是最優(yōu)美的。

        ④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jié)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這句以手指的.全體比喻人的全體,闡明“團結(jié)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達的主旨。可結(jié)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蘊含的道理。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jù)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作者通過描寫五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反復(fù)朗讀品味最后一段課文;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真的“無愛恨在其中”嗎?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

        五、拓展延伸,啟迪思維

        1、總結(jié)該單元——學習了這一單元的內(nèi)容,我們基本悟到了讀文明理的方法;

        2、生動地給學生講述《斷手指的國王》的寓言小故事,讓學生體會其中的道理,并交流發(fā)言。

        斷手指的國王

        從前,遠方有一個很會治理國家的國王,他有一個非常聰明的丞相,每當國家有什么重要大事的時候,他都會謙虛地向丞相請教,但無論國王問什么事情,這個丞相總愛說“好”.這令國王非常生氣,他要找個理由治治丞相的這個毛。

        有一次,國王在打獵的時候,不小心被獵器斬斷了一截拇指,他連忙問丞相:“我的拇指被斬斷了一截,好不好?”丞相不假思索地回答:“好!國王陛下.”這個回答使國王滿腔怒火,他以落井下石為罪名將丞相關(guān)了起來,并問丞相:“現(xiàn)在你被關(guān)在牢房里了,好不好?”丞相毫不猶豫地回答:“好!”國王說:“既然你覺得好,便在牢房里多住幾天吧!”

        過了兩天,國王又想外出打獵了,他不想釋放這個倔強的丞相,只好一個人單獨出發(fā)了.沒有熟悉地形的丞相做伴,國王很快迷了路,并且掉進了一個捕捉動物的陷阱里.

        這個陷阱是當?shù)氐囊粋食人族部落挖的.當天晚上,食人族的幾名大漢把赤身裸體的國王綁在了一個十字架上,然后堆滿了木材,準備吃烤人肉.一名巫師引導著眾人舉行了祭禮,他把清水噴到國王身上,逐步檢查他身體的各個部位.當他檢查到國王的手指時,這個巫師開始搖頭嘆息.檢查完畢,巫師向酋長報告說:“我們族人只吃完整的動物,這個人斷了一根指頭,是個不祥之物,我們不能吃他.”酋長不得已,只好放了國王.

        國王白白撿回了一條命,非常激動,回去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到監(jiān)牢里看望丞相.他流著淚說:“現(xiàn)在我明白了你為什么說我的斷指是件好事,它救回了我一條命,我錯怪了你.”稍后,國王又心有不甘地問丞相,“我把你關(guān)在牢里十多天,好不好呢?”

        丞相回答:“好,很好!”

        “為什么呢?”國王問.

        “我尊敬的陛下,如果您不抓我進監(jiān)牢,我一定會隨從您去打獵,我們會一起被食人族抓走,您可以因為斷指而保全性命,但我必死無疑,因為我很完整呀!”

        國王聽后,頓覺茅塞頓開:每件事都有它的兩面性,好和壞是隨時可以轉(zhuǎn)換的呀.

        【作業(yè)要求和指導】:

        1、閱讀推薦文章,促進課外閱讀;

        2、以平凡的人或事為對象,寫一篇有哲理的短文。

        【板書設(shè)計】:

        5、手指

        團結(jié)就是力量

        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堂皇:形容氣勢宏大。

        的五根手指( ), 各有不同的姿態(tài), 渺。盒稳菝残。

        然后分別具體寫( ), 各具不同的性格, 附庸:泛指依附其他事物存在的事物

        最后總結(jié)寫( )。 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養(yǎng)尊處優(yōu):指生活在優(yōu)裕的環(huán)境中。

      《手指》教學設(shè)計7

        教材分析:

        本文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態(tài)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jié)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提示課題

        1、俗話說“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足見手對一個人是多么重要?墒俏覀冇袥]有仔細地觀察過自己的手呢?對這樣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著名作家豐子愷先生寫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長的文章,題目就叫手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教師:請大家看看 “閱讀提示”給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呢?

        [出示“閱讀提示”]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的什么特點。

        手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明確要求:首先,讀的時候,把易讀錯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自己解決,可以借助工具書,也可以相互交流;其次,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好,下面就請大家開始預(yù)習)

        2、出示口頭填空,指名回答。

        三、自學感悟,讀文明理

        過渡:讓我們帶著“閱讀提示”中的兩個問題開始學習這篇課文吧!

        1、想想作者寫了五個手指的什么特點?默讀批劃重點語句,填寫下列表格。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2、學生自學,出示表格。

        3、匯報交流。

        4、快速瀏覽全文,看看作者運用了什么表達方法表現(xiàn)手指特點的?

        5、學生匯報

        6、教師小結(jié):抓住手指各自的特點,運用擬人、排比等多種表達方法,語言風趣幽默;在文末直接表達感悟。

        四、聯(lián)系實際,感悟道理

        1、準備一支筆,一本厚書

        要求:用任何一根手指去拿這只筆,看能不能拿起來。用二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去拿,你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做了這個游戲后,你認為和文中的哪段話相符,找出來讀一讀。

        3、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想: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教師小結(jié):手指需要團結(jié)合作,才能揚長避短,發(fā)揮最優(yōu)效果,從而幫助主人完成各項任務(wù);那么,自然界、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多,你能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嗎?

        (a.造房子,既需要房梁也需要椽子、磚塊……方有方的好處,圓有圓的作用。

        b.社會職業(yè)分工情況:既要有教師、醫(yī)生、科學家,也要有工人、農(nóng)民、清潔工,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c.班級大掃除的分工,掃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等缺一不可。)

        五、開放性作業(yè)

        小練筆,想想身邊有哪些事物讓你有所感觸,有所啟發(fā),學習本課寫法寫一寫,寫出事物的特點和自己的感悟。(如:五官的對話;標點符號的爭論;文具的爭吵等。)

        板書設(shè)計:

        手指

        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團結(jié)就是力量

      《手指》教學設(shè)計8

        一、教學目標

        1.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讀讀記記“堂皇、附庸、養(yǎng)尊處優(yōu)”等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領(lǐng)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二、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寫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點,用了什么表達方法表現(xiàn)這些特點?

        領(lǐng)悟其中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么。

        2.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yù)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別具體寫( ),最后總結(jié)寫( )。師適時補充。

        4.請學生根據(jù)填空的內(nèi)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chǔ)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tài),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讀書標畫相關(guān)語句。

        3.匯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1)大拇指:短處:姿態(tài)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gòu)造簡單,只有一個關(guān)節(jié);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tài)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fù)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yǎng)尊處優(yōu),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并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yōu),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yōu)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tài)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jù)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概括)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

        五、板書設(shè)計

        姿態(tài)不同

        性格各異

        團結(jié)一致握成有力的拳

        教學反思

        課后我還布置了小練筆,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寫自己眼中的五根手指,要寫出自己的獨特見解。結(jié)果很多孩子能模仿先生的語言風格,幽默地寫了自己眼中五指的不同姿態(tài)和性格,而且很有見解。如:有的孩子認為中指并不向先生說的那樣“養(yǎng)尊處優(yōu)”,反而是“忍辱負重”,每天扛著鋼筆寫個不停,都累得駝了背。多么生動的比喻啊!由此可見,我們高年級語文教師應(yīng)該挖掘不同課文中的寫法特點,讓學生在仿寫、續(xù)寫、擴寫等活動中,學習寫作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手指》教學設(shè)計9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奶奶培育金盞花的經(jīng)過,體會她做事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zhì)。

        2、學習聯(lián)系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詞句,體會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等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重點難點:

        1、在讀課文過程中展開想象,感受老奶奶的艱苦。

        2、學生理解綠手指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質(zhì)疑,導入新課

        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小手,請伸出雙手看手指是什么顏色的?你們見沒見過綠色的手指嗎?今天就和老師一起去認識被稱為綠手指的人。

        1、齊讀課題,提出疑問:綠手指指什么?

        2、齊讀第一自然段回答問題。

        3、在你心目中,什么樣的園丁能稱為好園?

       。ǘ┳x課文感知整體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

        3、提問: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敘述的?(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事情的發(fā)展必須有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想一想,這個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jīng)過是什么,結(jié)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學習起因部分。

       。1)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培育純白金盞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從文中找出。

       。2)理解文中的兩個反問句,從中理解:老奶奶有一種對陌生事物好奇的心情和不怕困難的精神。

        5、學習經(jīng)過部分。

       。1)找出老奶奶培育金盞花的方法。

       。2)一年又一年指的是多少年?

       。3)理解后兩句話: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循環(huán)往復(fù)。老奶奶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地栽種著金盞花。我們從中要理解到老奶奶那種持之以恒的精神。

       。4)理解沮喪,注意讀音。并用沮喪說一句話。

        6、學習結(jié)果部分。

        (1)二十年過去了,老奶奶終于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學生感知老奶奶當時的心情。

       。2)理解等待的日子長達一年為什么說長達一年?在這學生感受老奶奶等待結(jié)果的急切心情。

       。3)老奶奶把種子寄到20年前的那家園藝所。他沒考慮那則啟事是否還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長的歲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純白金的金盞花。從這里我們體會到老奶奶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

       。4)當老奶奶接到園藝所長的電話后怎么說的?老奶奶對著電話說:只想問一問,你們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盞花?我也能種出來我們從老奶奶回答的話語中去體會老奶奶心無雜念、全心全意培育金盞花的美好心情和高尚品質(zhì)。

       。ㄈ┛偨Y(jié)

        老奶奶從報上看到園藝所重金懸賞種出純白金盞花這則啟事想去試一試,老奶奶經(jīng)過20年的辛苦終于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老奶奶這種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充滿信心和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這樣的園丁才是一為好園丁,在當?shù)乇环Q贊為綠手指。綠手指不僅指園丁技藝出眾,更是因為精神可嘉。

       。ㄋ模┙涣饔懻

        老奶奶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嗎?

        這也是老奶奶的一個心愿,讓我們祝愿老奶奶心愿成真!

       。ㄎ澹┳鳂I(yè)

        細讀課文,感受老奶奶20年培育金盞花的艱辛。

       。┌鍟O(shè)計

        起因:重金懸賞培育純白金盞花不怕困難

        滿懷信心綠手指經(jīng)過: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盞花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

        好園丁

        結(jié)果:培育出純白金盞花

        還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

      《手指》教學設(shè)計10

        教材分析:

        在本組課文中,《手指》是一篇略讀課文,體現(xiàn)本組課文共同的特點,借平凡的日常所見,揭示生活真諦。學生要在學習過程中嘗試著抓住重點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領(lǐng)悟文章蘊含的道理。

        《手指》是豐子愷先生的一篇散文,體現(xiàn)了他選取自己最熟悉的生活題材,即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以自己獨特的感受具體描寫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用最質(zhì)樸的文字坦率地表達出來,語言幽默風趣,讓讀者在會心一笑中感悟生活哲理:團結(jié)就是力量。

        學情分析:

        關(guān)于人文主題,學生要在讀懂課文的基礎(chǔ)上,感情人生的哲理,獲得人生的啟示。而這些情與理的內(nèi)省要以學生的反復(fù)閱讀為前提,以學生搜集的資料為輔助。立足文本,拓展延伸,使課外的信息與課內(nèi)的文本互相補充,從而納入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提高系統(tǒng)。

        關(guān)于知識能力培養(yǎng)主題,把從三年級開始的抓住重點句段繼續(xù)熟練應(yīng)用,六年級上冊重點習得的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蘊含的深層意思的方法形成自己的語文能力。還要體現(xiàn)語文學習的一個基本特點,不斷豐富積累自己的語言,以增強語感。另外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也是一個基本要求,同時要嘗試在自己的習作中加以運用,隨著語文學習的不斷深入,逐漸由有意的模仿到個性化的創(chuàng)新,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表達水平。

        教法選擇:

        首先要充分體現(xiàn)略讀課文的特點,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表達自己對課文的感悟,在廣泛的交流中矯正、完善、豐富個人對文章的品讀。其次就是教師要在抓重點句段理解和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會上著力強化。再次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為學生拓寬語文學習的時空,用大語文的思想引領(lǐng)學生搜集整理課外信息,為學習文本服務(wù)。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領(lǐng)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2. 反復(fù)閱讀,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3.學習過程中,讀讀記記堂皇、渺小、附庸、養(yǎng)尊處優(yōu)等詞語,能自己利用工具書或者結(jié)合上下文感受其意思,積累與手有關(guān)的成語,豐富語言儲備。

        教學準備:

        課文重點句段字幕片。

        教學流程:

        一、語言積累,常規(guī)訓練。

        1.手語游戲。

        看到同學們個個精神飽滿,老師禁不住要向你們豎起大拇指。我們可以開始上課了嗎?請用手語回答。我們班的同學個個心靈手巧,誰是勇敢的孩子,為我們展示一下手影的神奇?(打出空白投影片,學生以此為背景做手影表演:兔子、狗、大雁

        2.成語競賽。

        男女生分組搶說含有手字的成語,不能重復(fù)。最后老師出示部分手字成語字幕。

        手疾眼快 愛不釋手 白手起家 不擇手段措手不及垂手可得 觸手可及 赤手空拳

        大打出手丹青妙手 大手大腳額手稱慶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拱手讓人拱手聽命

        高抬貴手 高下其手 高下在手 舉手之勞毛手毛腳妙手偶得 躡腳躡手 拿手好戲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棋逢對手 棋逢敵手棋高一著,親如手足

        【設(shè)計意圖】語文學習是十分快樂的事情,這快樂當然不排除語文學習與學生特別喜愛的游戲相結(jié)合,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課前二分鐘大家一起玩玩手語和手影,興奮點一下子被激活。為以下的學習做了積極的心理孕伏。

        成語是漢語的一朵奇葩,在緊張的競賽中積累一些成語,能夠以趣促言,增加學生的語言儲備。

      二、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組互相檢查讀書情況,同時給出評價等級。

        讀書的要求是正確: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流利:自然停頓,朗讀流暢,不重復(fù),不打奔兒。

        【設(shè)計意圖】良好的朗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就是在每課書的朗讀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學生的語感也與良好的朗讀習慣有直接關(guān)系。而就文本解讀這個角度,反復(fù)朗讀,可以其義自見。所以朗讀是語文教學最常用的基本形式,是為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奠基的訓練。

        2.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理清脈絡(luò)。

        學生用不同的語言進行概括 要求用先接著最后等表示連接作用的詞語概括 找出分別對應(yīng)文章的自然段。

        【設(shè)計意圖】自己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是學生閱讀能力最基礎(chǔ)的一項。有條理地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概括主要內(nèi)容,可以兼顧理清文章脈絡(luò),了解作者布局謀篇的匠心所在,從閱讀中學習寫作。

        三、了解手指特點,感悟蘊含的道理。

        1.自由讀文,歸納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的什么特點?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

        2.交流讀書所得。喜歡哪根手指,就談哪根手指。

        手指名稱

        他的樣子

        他的性格

        大拇指

        體型矮而胖,頭大而肥,構(gòu)造簡單。

        肯吃苦

        食指

        直直落落的曲線

        機敏

        中指

        相貌堂皇,曲線優(yōu)美。

        出工不出力

        無名指和小指

        體態(tài)秀麗,樣子可愛。

        附庸

        【設(shè)計意圖】用表格的形式在屏幕上一一出示五根手指的樣子及其性格,能夠更加一目了然,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更加清晰。事實上,只有學生首先理解了文本要表達的內(nèi)容,才能夠準確深刻地體會其內(nèi)在作者要傳達出來的情感與思想。

        3.交流過程中的隨機朗讀及其它訓練。

        N1.大拇指。肯吃苦的性格通過例如拉胡琴水要噴出來血要流出來重東西翻倒去這個排比句采用朗讀的形式,一是充分體會大拇指的性格,二是表達內(nèi)心的贊美。

        在感情朗讀的基礎(chǔ)上展開談話,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贊美可敬的大拇指呢?學生自由用成語或者詞語表達:任勞任怨、吃苦耐勞、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在真誠贊美的基礎(chǔ)上,再次進行感情朗讀,升華認識。

        【設(shè)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把朗讀作為了一個支點,拉動對語文形式的感性認識,從而滋養(yǎng)寫作;拉動語言的積累,從而提升語感;拉動思維的深入,從而受到人文的熏陶。

        N2.食指。他的性格學生歸納起來有難度,因此要給學生潛心讀書的時間,耐心等待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學生讀書的答案可能有:從事的工作復(fù)雜,經(jīng)常從事冒險和受傷的工作。還有他很機敏。此時老師請學生再次瀏覽課文,自己比較,再形成一致的結(jié)論。

        【設(shè)計意圖】要把撥亂反正的學習過程還給學生,相信學生只要認真讀書,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且會有自己個性化的不曾預(yù)約的精彩。因此。在此時學生思維受阻時,老師要耐心等待,給予學生積極的肯定,絕對不能越俎代皰。

        了解的食指的性格,你想怎么表達心中的喜愛、敬佩之情呢?學生可能選擇通過朗讀的方式,可能選擇用詞語或者句子直抒胸臆:不怕犧牲、不畏艱險、機敏能干老師都要尊重并且積極評價。

        【設(shè)計意圖】學生有選擇的權(quán)利,老師課堂就是要讓學生選自己所愛,展自己所長。用各具個性的方式參與語文學習。

        N3.中指。引導學生以養(yǎng)尊處優(yōu)一詞的理解上掛下連。中指處在眾手指簇擁呵護下的良好環(huán)境之中。即文中提到的有兩個保鏢,做事因為身體工出工不出力。因此大拇指是幸福的`、優(yōu)越的、高傲的這就叫做養(yǎng)尊處優(yōu)。

        朗讀的時候感悟作者語言的幽默詼諧,進一步感受養(yǎng)尊處優(yōu)。

        【設(shè)計意圖】詞語的理解與體會是語文學習的一項基本任務(wù),如何充分挖掘詞語教學的功能,使語言訓練更加由點及面,取得實效。

        N4.無名指和小指。以這兩根手指做事只能依賴于其它手指,自己獨立做事只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進而理解附庸。

        【設(shè)計意圖】舍得做詳略處理是語文教學必須的選擇,如果面面俱到,結(jié)果只會蜻蜓點水。尤其是略讀課文,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四、自由朗讀結(jié)尾段,向同學提出自己的學習提示。

        1.篇章結(jié)構(gòu)上:總結(jié)全文,點明主旨。

        2.理解中心句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用不同的語文表達自己體會到的深刻道理并完成板書。

        3.提出疑問:作者說以上手指姿態(tài)與性格,有如上的差異,并無愛憎在其中。真的在其中沒有作者的愛憎嗎?再讀課文,談自己的認識。

        作者偏愛大拇指、食指,對中指和無名指和小指有所貶抑。

        學生交流自己對這五根手指所長所短的看法。比如中指也不全是投機取巧的,比如寫字他要死力頂住筆管;做針線活由他戴頂針,方便把厚的硬的衣物穿透。比如用電腦錄入文字的時候,每根手指都有自己負責的區(qū)域,誰也不例外。比如霍金用一個手指敲擊電腦成為科學巨人

        【設(shè)計意圖】如果學生提不出疑問,老師可以參與其中提出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這也是學生辯證地思考問題,看待世界的價值取向的確立。同時是本組學習重點之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受的集中訓練。

        4.結(jié)合課文漫畫插圖,在每根手指上用心寫上他們的性格特點。

        五、閱讀鏈接

        1.配樂朗讀課后小詩《手》

        2.推薦閱讀豐子愷的資料。

        【設(shè)計意圖】語文學習不能囿于課本的小天地,一定要開放學生的視野,巧妙鏈接。以上有豐子愷的事、文和畫,便于學生知人認世,全面了解作者和他的藝術(shù)成就,從而激起閱讀其人其作的興趣,而且能夠埋下做人目標的種子。這就是大語文的魅力所在。

      《手指》教學設(shè)計11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堂皇、渺小、附庸、養(yǎng)尊處優(yōu)”等詞語。

        2.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lǐng)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表達方法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

        教學難點:領(lǐng)悟其中蘊含的道理。

        課前準備:

        1.搜集豐子愷先生的相關(guān)資料。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qū)W生推薦幾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引導學生觀察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2.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么。

        (板書課題,齊讀)

        (先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手指有什么特點,為下一步體會文章內(nèi)容和感悟作者寫法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讀一讀課前的自學提示,看看課文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2個)

        2.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詞可以查查字典,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問問周圍的同學。同時思考作者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3.檢查自學情況:

        (1)字詞:

        讀音:搔(sāo)癢 窈(yǎo)窕(tiǎo) 養(yǎng)尊(zūn)處[chǔ]優(yōu)

        愛憎(zēng)(書上的讀音是錯誤的)

        詞義:窈窕 養(yǎng)尊處優(yōu) 附庸 愛憎

        (2)說說看,作者是圍繞著哪句話來寫的.?

        (第1自然段:“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短!遍_門見山,中心句;或者第6自然段:“手指的全體……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一讀解決字詞,讀準、讀通課文,找出中心句,從整體上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三、自學感悟,讀文明理:

        1.帶著自學提示中的問題再讀課文,想想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的什么特點,快速默讀批劃重點語句,填寫下面表格,并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再和同學交流這平平常常的手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手指名稱 長 處 短 處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無名指

        小 指

        2.匯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重點理解:

        (1)大拇指:短處:姿態(tài)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gòu)造簡單,只有一個關(guān)節(jié);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tài)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fù)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yǎng)尊處優(yōu),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并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yōu),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yōu)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tài)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3.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jù)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4.指生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5.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6.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

        (二讀默讀批劃重點語句,理解手指的不同特點,并品味作者生動幽默的表達,體會思想感情。)

        四、回歸整體,領(lǐng)悟表達:

        1.快速瀏覽全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五個手指的不同特點的?

        2.學生匯報:

        抓住手指各自的特點,運用擬人、排比等多種表達方法,語言風趣幽默;在文末直接表達感悟。

        (三讀快速瀏覽、回歸整體,品味寫法,便于指導學說仿寫。)

        五、鞏固練習:

        1.出示題單:(要求在理解文章的基礎(chǔ)上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本文是( )寫的一篇散文。文章( )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個手指( ),( )。接著以( )的語言,具體描寫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的( )和( )。最后以手指的全體比喻( ),闡明了( )的人生道理。

        2.讀寫結(jié)合:模仿本課寫法,選擇類似的事物寫一寫,注意抓住事物的特點?梢詥l(fā)學生寫一寫五官、電腦各部分、文具盒、標點符號、鐘表的指針、花兒個部分……

      《手指》教學設(shè)計12

        教學要求: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老奶奶是怎樣培育出純白色的金盞花的。

        3、懂得從不放棄、堅持不懈、充滿信心就會成功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fù)述課文。

        2、懂得只要具有堅定信念、永不放棄的精神,就會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我們應(yīng)該有自己的主見這句話的意思,初步培養(yǎng)自主意識。

        教學準備:

        1、課文錄音。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本課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題引入

        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檢查讀書效

        果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luò)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小結(jié)

        同學們,我們的`雙手有什么作用呢?你們注意過我們的手指是什么顏色的嗎?

        板書課題:6綠手指

        出示問題:綠手指指的是什么?人們?yōu)槭裁捶Q她為綠手指?

        出示生字卡片,練讀。注意讀好翹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指名分段朗讀,教師正音。

        再讀課文,思考:你讀明白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

        讀完課文,我們回憶一下,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現(xiàn)在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請小組代表發(fā)言。

        請你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在小組內(nèi)讀一讀,說說喜歡的原因。

        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注意讀正確、流利。

        你讀懂了什么?

        是呀,簡簡單單的三個字,說出了人們對園丁的稱贊,被人們稱為綠手指可真不簡單,那你們知道這位老奶奶為什么被人們成為綠手指嗎?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課文。

        學生自由發(fā)言.

        讀課題,對課題質(zhì)疑。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綠手指、稱贊、金盞花、伺弄、沮喪、滿懷信心、兌現(xiàn)、驗證。

        讀生字。

        分段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準。

        學生針對課文進行自主學習、交流、互相質(zhì)疑。

        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推代表準備發(fā)言。

        反饋學習情況。各小組互相補充修改斷意。

        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小組內(nèi)進行評價。

        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綠手指的含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26段。

        2、學習課文、抓住課文重點詞語,體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fù)習,導入新課

        精讀課文,學習重點段落

        總結(jié)全文

        聽寫本課生字、詞語。

        過渡: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討論老奶奶是怎樣培養(yǎng)出純白色的金盞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結(jié)果怎樣?

        聽取小組學習情況匯報。

        小結(jié):這為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盞花,她挑選一株顏色稍微淡的,讓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種子種下去,然后在挑選顏色淡的花的種子栽種,循環(huán)往復(fù),經(jīng)過了20年,終于開出了一朵純白色的金盞花來。

        出示文中重點句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循環(huán)往復(fù)。老奶奶從不沮喪,從不懷疑,從不懷疑,滿懷信心地栽種著金盞花。

        你想對老奶奶說些什么

        起初,家里人對這件事情是什么態(tài)度?家人為什么那樣說?(引導學生從第二自然段中找出理由)

        此時,你認為老奶奶的佳人會說什么?

        當老奶奶把這純白色的金盞花的種子寄給園藝所時,有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此時,老奶奶又怎么對他們說的?

        你們說老奶奶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嗎?

        你能說說黑色的金盞花是怎樣種出來的嗎?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獲?

        小結(jié):是呀,不論我們做什么事情,只要認定目標、持之以恒,再困難的事情都會辦成,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聽寫。

        回顧課文主題。

        朗讀課文。

        組內(nèi)討論學習,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反饋學習情況。

        朗讀重點句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循環(huán)往復(fù)。老奶奶從不沮喪,從不懷疑,從不懷疑,滿懷信心地栽種著金盞花。

        談感受。

        有感而發(fā),自由發(fā)言。

        因為老奶奶根本不懂植物遺傳學,而且連植物學專家都做不到,所以老奶奶家里人一致反對老奶奶做這件事。

        獎金不能兌現(xiàn),因為年代久遠。

        只想問一問,你們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盞花?我也能種出來。。。。。。

        自由發(fā)言。

        聯(lián)系實際談感受。

        板書:

        6、綠手指好園丁老奶奶認定目標、堅持不懈

      《手指》教學設(shè)計13

        【教材簡析】

        本文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態(tài)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jié)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教學目標】

        1、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詞。讀讀記記“瘙癢、窈窕、穢物、堂皇、緲小、附庸、養(yǎng)尊處優(yōu)”等詞語。

        2、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五根手指的各自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lǐng)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重點難點】

        清楚了解五指各自的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領(lǐng)悟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實際,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給你們出一個謎語:“五個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長短不齊!蹦銈儾逻@是什么?對,就是手指。

        2、談話:同學們,我們?nèi)巳硕加幸浑p手,手上長著十個手指(伸出兩只手),時時看到,常常用到。可你去仔細想過他們嗎?是不是對他們的存在感到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比如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3、簡介作者:豐子愷(出示課件)

        豐子愷(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國現(xiàn)代畫家、散文家、美術(shù)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他的文章風格雍容恬靜,漫畫多以兒童作為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xiàn)象。他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jié)為好友。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過渡:那么文章圍繞手指主要寫了什么?豐子愷先生筆下五個手指各有什么長與短?請大家自己去讀一讀課文,找一找答案。

        1、學生自讀。(出示課件)提出自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3)、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匯報自讀效果,討論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讀準“瘙癢、窈窕、穢物、堂皇、渺小、附庸、養(yǎng)尊處優(yōu)”等詞語,不理解的詞語提出討論。(本文語言淺顯樸素,較容易理解。)

       。2)指名說說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出示課件。課文主要內(nèi)容: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然后分別具體寫___,最后總結(jié)寫___。

       。ò鍟焊饔兴L,各有所短)

        三、細讀課文,了解特點,感受內(nèi)涵。

        過渡:文章主要寫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態(tài),各有長短,那么他們各自都有哪些長處和短處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找出相關(guān)句子,并

        作出記號。

        1、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找句子,理解。

       。1)找出寫各手指長處的句子,讀一讀,理解。

        重點體會表現(xiàn)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特點句子:a抓住“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等詞語。b體會“排比”的修辭手法在這里起的作用。c感情朗讀。

        其余句子略加點撥。

        (2)找出寫各手指短處的句子,讀一讀,理解,師簡單點撥。

        2、議一議:

       。1)你喜歡其中那個手指頭?為什么?那么讓你只保留這個,其他不要怎么樣?為什么?

       。2)從這里你體會到什么?你現(xiàn)在還認為你說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嗎?

        (3)豐子愷先生是怎樣理解五根手指之間關(guān)系的?從哪里知道的?(最后一句——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jié)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板書:團結(jié)一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

       。ㄟ@里可以相機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章結(jié)構(gòu)——總分總)

        四、品讀課文,升華感悟,遷移運用。

        1、在讀最后一段,升華內(nèi)涵。

        (1)你能說出幾個關(guān)于“團結(jié)就是力量”名言警句。

       。2)團結(jié)為什么能使力量變大?(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充分發(fā)揮各人的作用,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等。

       。3)手指需要團結(jié)合作,才能揚長避短,發(fā)揮最優(yōu)效果,從而幫助主人完成各項任務(wù);那么,自然界、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多,你能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嗎?

        a、做飯時需要油、鹽、醬、醋……他們各有各的品味。

        b、班級大掃除的分工,掃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各有各的分工。

        c、同學們當中也各有各的優(yōu)缺點……

        2、(課件出示)“閱讀鏈接”的小詩《手》,自讀感悟。

        五、作業(yè):

        小練筆。(任選一篇)

        1、大家還記得五官爭功的故事吧,下面就根據(jù)我們所學內(nèi)容,以《五指爭功》為題,編寫課本劇或小故事。

        2、想想身邊有哪些事物讓你有所感觸,有所啟發(fā),學習本課寫法寫一寫,以平凡的人或事為對象,寫一篇有自己感悟的短文。

        板書設(shè)計

        13手指

        各有所能根根有用

        團結(jié)一致

        各有所短根根有力

      《手指》教學設(shè)計14

        《手指》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jié)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新課標中對略讀的要求是“粗知文章大意”,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很強的獨立閱讀能力,因此本課的設(shè)計理念主要有兩點:

        1、簡單教學,注重語言文字:在落實詞、句的基礎(chǔ)上,引領(lǐng)學生感悟課文。

        2、動態(tài)生成:設(shè)計矛盾沖突,引發(fā)思維碰撞,培養(yǎng)個性閱讀體驗。

        從而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方面:

        1、學會生字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領(lǐng)悟課文,懂得團結(jié)一致力量大的道理。

        3、學習豐子愷先生質(zhì)樸的語言、幽默的風格,十分傳神地表情達意的寫作手法。這充分地體現(xiàn)了新課標中的“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觀點。

        語文應(yīng)該明確自己的責任: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應(yīng)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應(yīng)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老師立足文本,關(guān)注語言,強化體驗,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全方位地感悟語言。如此教學,就是學習語文,發(fā)展語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課前學生已經(jīng)閱讀課文,自學了生字詞語,對詞語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補充,不是什么難事,通過學生的動手,加深了學生對這些詞語的影響,初步積累詞語。但教師并沒有停留在此,沒有讓學生單獨從字面去理解詞語的意思,而是讓學生瀏覽課文,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將這些詞語分別送給五個手指。獨出心裁,水到自然。既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進一步理解了詞語的含義,又使學生正確地運用了這些詞語,對手指的特點有了深刻的認識。

        其次,教會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含義的方法。因為詞語只有在一定的語境中才能真正體會其真正的的內(nèi)涵,脫離課文進行,那只能枯燥地理解。學生在文中找理由的過程,是對詞語的揣摩、品味,是一個積累、感悟語文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的過程。另外通過對這些詞語內(nèi)涵的理解,對手指的特點更了然于胸。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在創(chuàng)造性的感知活動中去感悟課文言語對象的表達,在反復(fù)揣摩、品味的基礎(chǔ)上,不斷構(gòu)建自身良好的語感圖式,全面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然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文章的情感,感受文中用詞的幽默與傳神。朗讀是積累和體會詞語與情感的最好的手段。在這一過程中,三個維度“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得到全面落實,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

        語文應(yīng)該體現(xiàn)自己的特點: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首先是設(shè)疑,然后師生進入文本,去共同探究,觸摸作者思想的深處、情感的深處,跨越時空,思接千載,與文本進行著心靈的交流和思想的撞擊,達成共識,

        充分地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觀點。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yīng)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的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在第一步中設(shè)置疑問,把握研究主題,確定了學生個性閱讀的核心,創(chuàng)設(shè)自由的交流氛圍,提供個性化閱讀的平臺,共同探究,達成共識,最終實現(xiàn)對課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形式上,摒棄了繁瑣的分析講解,將學習的自主權(quán)真正還給了學生,從而實現(xiàn)了文本、教師、學生三者的真誠交流,真誠對話,實現(xiàn)了學生個性化的閱讀。

        教師如此別具匠心,既凸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又彰顯出語文的人文性。語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要達到目的,只有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前提),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策略)。標準提出了:“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lǐng)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yīng)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yīng)該重視語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yīng)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此,教師沒有把文本的內(nèi)容和文本的語言形式分割開來,而是積極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lǐng)學生進入文本,去體味豐子愷先生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見解,豐富的情感,獲得真切的感受,從而使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給學生以人文關(guān)照,讓學生獲得言語智慧的同時,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養(yǎng),從而把人文性落實到工具性上面,使得兩者同生共構(gòu),相得益彰。

      《手指》教學設(shè)計1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2.了解作者采用的表達方法,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五根手指的特點,作者運用哪些表達方法表現(xiàn)這些特點。

        2.領(lǐng)悟其中的道理,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得到啟示的習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生活中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于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22課《手指》。

        2.齊讀課題。

        3.引導全班讀“導讀”。

        4.指名反饋:讀懂這篇文章,就是要弄懂哪兩個問題呢?

        二、同桌交流,整體感知

        1.組織學生初讀,解除字詞障礙。

        2.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出示提示: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別具體寫(),最后總結(jié)寫()。

        3.請學生根據(jù)填空的內(nèi)容,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在此基礎(chǔ)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細讀課文,了解特點,感受內(nèi)涵。

        過渡:文章主要寫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態(tài),各有長短,那么他們各自都有哪些長處和短處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找出相關(guān)句子。

        1.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找句子,理解,同時完成表格。

        手指名稱優(yōu)點缺點啟示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無名指

        小指

        (1)找出寫各手指長處的句子,讀一讀,并理解。

        (重點體會表現(xiàn)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特點的句子:a抓住“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等詞語;b體會“排比”的修辭手法在這里起的作用;c感情朗讀。其余句子略加點撥。)

        (2)找出寫各手指短處的句子,讀一讀,理解,師簡單點撥。

        2.議一議:

        (1)你喜歡其中哪個手指頭?為什么?那么讓你只保留這個,其他不要怎么樣?為什么?

        (2)從這里你體會到什么?你現(xiàn)在還認為你說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嗎?

        (3)豐子愷先生是怎樣理解五根手指之間關(guān)系的?從哪里知道的?(最后一句——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團結(jié),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4)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3.升華內(nèi)涵。

        (1)團結(jié)為什么能使力量變大?(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充分發(fā)揮各人的作用,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學習,互相支撐等。)

        “團結(jié)就是力量”

        (2)手指需要團結(jié)合作,才能揚長避短,發(fā)揮最優(yōu)效果,從而幫助主人完成各項任務(wù);那么,自然界、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多,你能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嗎?

        a.造房子,既需要房梁也需要椽子、磚塊……方有方的好處,圓有圓的作用。

        b.社會職業(yè)分工情況:既要有教師、醫(yī)生、科學家,也要有工人、農(nóng)民、清潔工,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能自食其力,為社會盡一份責任,都是高尚的,值得尊重和尊敬的。

        c.火箭上天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但少不了其中的任何一環(huán),任何一環(huán)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全局失敗。只有每個直接和間接參與者團結(jié)合作才能成功。

        d.班級大掃除的分工,掃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等缺一不可。

        四、品讀課文,感悟?qū)懛,遷移運用

        1.你喜歡讀這篇文章嗎?為什么?

        意味深長:受到深刻啟發(fā)有趣:語言幽默、生動。(擬人、排比、比喻、設(shè)問等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快速找出這類句子,朗讀回味。)

        2.(課件出示)“閱讀鏈接”的小詩《手》,自讀感悟。

        豐子愷(1898—1975)原名豐潤、豐仁,浙江崇德縣石門灣(今桐鄉(xiāng)縣石門鎮(zhèn))人。1941年進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和繪畫。1919年師范學校畢業(yè)后,與同學數(shù)人在上海創(chuàng)辦上海?茙煼秾W校,并任圖畫教師。1921年東渡日本學習繪畫和音樂,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jié)為好友。

        1924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立達中學。1925年創(chuàng)辦立達學會,參加者有茅盾、陳望道、葉圣陶、鄭振鐸、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開明書店聘為編輯。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出版。

        七七事變后,率全家逃難。解放后曾任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xié)會副會長等職。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子愷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種,畫集《子愷漫畫》《繪畫魯迅小說》等多種,另有學術(shù)論著和翻譯作品多部,對我國的藝術(shù)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

        豐子愷最負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注意用語言狀物繪形,表現(xiàn)視覺色彩。他寫散文,總是選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題材,表達自己的感受,用最質(zhì)樸的文字坦率地表達出來,在樸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傾注了一股真摯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靈而引起共鳴。

        五、作業(yè)布置

        小練筆,想想身邊有哪些事物讓你有所感觸,有所啟發(fā),學習本課的寫法寫一寫,寫出事物的特點和自己的感悟。(如:五官的對話;標點符號的爭論;文具的爭吵等。)

        六、板書設(shè)計

        手指

        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團結(jié)就是力量

      【《手指》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手指》教學設(shè)計03-15

      《手指》教學設(shè)計03-07

      手指的教學設(shè)計范文06-25

      《手指》名師教學設(shè)計模板06-26

      《手指》教學設(shè)計15篇05-26

      《手指》教學設(shè)計(15篇)05-27

      《手指》教學設(shè)計(通用6篇)06-24

      豐子愷手指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模板(精選6篇)07-08

      《手指》的教案設(shè)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