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活動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感受進行曲的樂曲風格,并能雄壯有力演唱歌曲。
2.學習用斷頓的方法,用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中的`意境。
3.積極參與表演,體驗“小海軍”的英勇與威武。
活動準備
海軍的圖片、海軍帽子、音樂
活動過程
1.感受音樂
幼兒隨著“小海軍”音樂模仿海軍站士開炮艇、揮旗、開炮等動作感愛音樂。
2.學習歌詞
1.欣賞歌曲,感受哥曲雄壯有力情緒。
2.理解歌曲內(nèi)容。
師:小海軍們在做什么?
3.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嘗試用斷頓演唱方法和中強音量演唱。
。2)師:用什么樣的聲音能唱出小海軍勇敢、神氣的樣子?
。3)如果是白天,小海軍開著小炮艇時用怎樣的聲音唱?
(4)完整演唱歌曲。
4.歌表演
請幼兒跟著音樂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表演。
活動延伸
提供打擊樂器,讓幼兒在區(qū)域中聽音樂嘗試打擊樂活動。
活動教學設計2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活潑好動,基本動作發(fā)展緩慢,堅持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如何發(fā)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呢?《指南》指出:“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動作協(xié)調(diào)、靈敏,就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币虼烁鶕(jù)小班幼兒對小動物、游戲感興趣的特點,并結(jié)合課程游戲化的特點,讓幼兒參與其中,能激發(fā)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來設計這節(jié)課。墊子柔軟、輕巧、安全、色彩鮮艷,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他們喜歡抱著、靠著,也喜歡躺在上面,墊子對于小班孩子來說既感到親近熟悉,又感到新奇,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玩墊子感受背、拋、躺、爬、抱、堆等動作,鍛煉大肌肉。
2、愿意參與體育活動,促進動作協(xié)調(diào)性和平衡能力的發(fā)展。
3。能大膽嘗試,發(fā)展合作交往及語言能力。
難點:讓幼兒自由發(fā)現(xiàn)墊子的多種玩法。
重點:通過用墊子做游戲,體驗集體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各種墊子(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三、活動過程:
(一)認識墊子,激發(fā)幼兒游戲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看(指墊子)椅子上有什么?
2、這叫墊子,你們想不想有這樣一個墊子,讓我們?nèi)ミx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墊子坐下來吧!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墊子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和其他小朋友比一比是否一樣?
4。通過抱一抱、拍一拍、捏一捏、坐一坐,感知墊子帶來的感覺。(軟軟的,很舒服)
5。墊子可以用來做什么?我們一起來試一試。(靠、抱、躺、坐等)并且引導幼兒探索墊子的不同玩法,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新玩法。
(二)集體游戲
1、墊子不但可以靠、抱、躺、坐等,還可以和我們玩游戲,你們想玩兒嗎?
2、開火車:引導幼兒將墊子擺成長長的一排當做小伙車,請幼兒坐在自己的墊子上面玩兒開火車的游戲。(老師當火車頭,提問幼兒:火車要開到哪里去?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想去的地方)。
3。火車開開開,我們來到了動物園,看見了小兔,我們一起學小兔跳吧!(將墊子分為兩組,引導幼兒雙腳并攏跳過墊子)
4。小兔跳呀跳呀,來到一個山洞,我們一起來爬山洞吧。ㄒ龑в變阂粋接一個慢慢爬過墊子)
5。爬過山洞,我們來到一片大草地上,我要飛嘍。ㄒ龑в變簩|子向上拋,并嘗試用雙手接。
(三)結(jié)束部分
天色漸漸暗了,我們要回家,引導幼兒坐在墊子上,模仿小火車的動作離開場地。
活動教學設計3
一、 區(qū)域活動
重點指導:語言區(qū)(英語角)、國畫區(qū)
活動目標:
1、指導孩子能主動大膽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域進行游戲
2、提高幼兒在游戲中和其他幼兒交往合作的能力
3、指導幼兒在游戲中能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各種區(qū)域活動物品
活動過程:
1、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區(qū)域
2、幼兒自主游戲
指導要點:
、儆變耗艽竽戦_口說英語,鼓勵用英語交往,并說完整的語句
、趪媴^(qū)注意顏色寶寶不混在一起
3、教師講評
二、運動
拍皮球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進一步練習雙手拍皮球
2、幫助雙手拍皮球有困難的.幼兒練習拍皮球
活動準備: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練習拍皮球
師:我們班這幾天一直在練習拍皮球,等一下老師要看看哪些小朋友拍皮球有進步了,還要看看哪些孩子以前不會的今天會了
2、幼兒展示拍皮球
、 教師請拍的好的幼兒拍給其他幼兒看
師:小朋友說說他們?yōu)槭裁磁牡暮冒?/p>
、 教師請拍皮球有困難的幼兒拍皮球
師:我們來幫助他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拍好皮球,好嗎?
3、教師總結(jié)
三、生活活動
學墊毛巾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學墊毛巾
2、在學墊毛巾時幼兒之間能產(chǎn)生互相友愛的感情
活動準備: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示范墊毛巾
2、幼兒相互練習
3、教師點評
活動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一)指導幼兒初步學會安排主題畫面。
(二)體驗作品及創(chuàng)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油畫棒、白紙、備用紙、教師示范用A3紙;小豬頭飾一只。
活動過程
歌曲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畫一種動物,這種動物藏在一首歌里,我們一起先來聽一聽,猜猜有哪個小動物藏在歌里。
(歌詞:小豬吃得飽飽,閉著眼睛睡覺,大耳朵在扇扇,小尾巴在搖搖,呼嚕嚕嚕嚕嚕,嚕嚕嚕嚕,小尾巴在搖。)
(幼兒答對后,教師出示小豬頭飾)哪個小朋友能邊唱邊表演這首歌呢?
師幼示范繪畫
(示范畫一)
[師]這首歌里的小豬正在做什么事情呢?(睡覺)老師來給大家畫一只正在睡覺的小豬,小豬的耳朵、嘴巴和腳看上去像什么圖形呢?(耳朵大大的`;嘴巴是三角形的;腳是橢圓形的。)睡著時的小豬是怎樣的呢?(眼睛閉著;身體趴著;有的小豬頭朝這邊,有的小豬頭朝那邊。)最后圍上柵欄,小豬就有家了。
(示范畫二)
[師]除了睡覺,小豬還會做些什么事情呢?(走路、散步)現(xiàn)在老師來畫畫正在散步的小豬。
[師](教師邊畫邊引導幼兒說說小豬身體的各種特征。)小朋友們想想看,小豬會在哪里散步呢?(在鵝卵石路上)鵝卵石怎么畫呀?哪個小朋友來試試看?(幼兒一作畫)
[師]小豬散步的時候天氣如何?(有太陽)畫紙上還有很多空白的地方,你們覺得太陽應該畫在什么位置比較好?誰來試試看?(幼兒二作畫)
[師]這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咳,你好!”小豬回頭一看:“哎呀,原來是好朋友也來散步了。”你們說說,小豬的好朋友可以畫在什么位置才合適呢?(師根據(jù)幼兒回答示范作畫。)
小結(jié):畫面上有兩只小豬,它們的個子都差不多,既不特別大,也不那么小,它們沒有站在畫紙的最上面或者最下面,也沒有躲在畫紙的哪一個角落里,畫紙上空白的地方也不多,整個畫面看上去感覺就比較舒服。
[師](啟發(fā)幼兒討論)如果小豬在草地上散步,畫面上還可以畫些什么?(小草、花朵)小朋友們還可以想想看,小豬和好朋友之間還可能會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情,你能把它們畫出來嗎?(幼兒互相交流)
幼兒作畫
活動延伸:布置幼兒繪畫作品的展示活動。
活動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各種各樣的聲音》是北師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五冊第二單元的單元主題。這一單元以聲音為主題選編了兩篇主題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通過學習本單元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意識和習慣,并從中體會大自然豐富多彩的聲音及認識噪音和噪音對人的危害。
二、活動背景:
所帶學生都是土生土長的農(nóng)村孩子,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面經(jīng)常會聽到一些嘈雜的聲音,如羊叫聲、狗叫聲、公路上汽車的鳴笛聲等學生從小就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因此,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此項活動,就會很容易,相信活動的效果一定很好。
三、活動目標:
1、讓學生注意傾聽和感受各種聲音,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理及與聲音相關的一些問題。
2、由感受到聲音的多樣性,經(jīng)歷一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對各種信息加工、處理的經(jīng)驗。
四、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一些關于聲音的資料
2、紙、筆、記載表格。
五、活動過程:
(一)傾聽周圍的聲音。
1、仔細感受自己聽到的聲音,記錄下來,分別是什么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大小、強弱如何等。
2、小組討論,設計記載表格。
搜集聲音記錄表
小組成員
活動時間
觀 察 記 錄
聲音描述
聲源地點
什么物體發(fā)出的
收獲感想
(二)整理資料,提出問題,制定研究計劃
1、對搜集到的聲音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提出想研究的問題。
2、師生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并歸納。
。1)聲音是如何產(chǎn)生的。
(2)聲音的高低、強弱。
。3)噪音的危害。
3、成立研究小組,制定研究計劃。
實驗記錄表
實驗
小組
實驗
時間
記 錄 人
準備研究的問題:
實驗所需的器材:
具體做法
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實驗后的發(fā)現(xiàn):
有何疑惑:
(三)小組行動,進行研究。
1、通過學校圖書館、學校電腦室等途徑查找資料,了解有關聲音對人類的危害等。
2、向科學和藝術老師請教,了解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聲音高低強弱的變化規(guī)律等。
3、指導學生寫好調(diào)查報告與收獲。
(四)各組交流成果:
1、各小組交流成果。
可以采用文字、表格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并進行交流。
2、小組交流實踐活動的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研究過程中的真實的感受。
(五)拓展思維:
鼓勵學生大膽設想,提出新的研究問題。
活動教學設計6
《好玩的立方體》
《好玩的立方體》選自主題《房子大觀》次主題《特殊的房子》
一、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了解它們與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2、搜集生活中的長方體和圓柱體物品并組合造型。
3、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羊村實驗室區(qū)域環(huán)境。
1、“羊村實驗室”大門一個。
2、模型平臺:像圓柱體、長方體的模型16個、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若干。
3、魔術平臺:8個藍色筐子、撲克牌、圓形光盤、圓形雪花片若干、長方形卡紙6張、正方形卡紙2張、圓形彩卡4個。
4、設計平臺:彩筆2盒、紙若干、像皮泥2盒、各種顏色的圖形卡片若干、膠水2瓶、雙面膠2個。
5、構(gòu)建平臺:各種像長方體的紙盒、酒盒,像圓住體的易拉罐,裝飾后像圓柱體的紙筒等物品若干。
6、課件:長方體和圓柱體形成的課件。
7、游戲“爆米花”布料一塊。16塊小型的長方體和圓柱體形狀的物品。
三、活動過程
(一)以參觀“羊村實驗室”的情境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老師帶領大家去一個好玩的地方:游玩“羊村實驗室!边M入后播放課件。
。ǘ┙處熍c幼兒進入“羊村實驗室”,通過“兩個平臺”的情境幫助幼兒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
1、“模型平臺”:
、抛層變鹤杂刹僮髂P推脚_的物品,初步感知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
師:小朋友,這是羊村實驗室的模型平臺,拿起一個自己喜歡的物品,坐在小墊子上看看玩玩,一定要看清它長的'什么樣子?
、疲ㄒ胝勗拝^(qū))引導幼兒討論長方體和圓柱體的外形特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小結(jié)。提問1:長方體
、儆袔讉面?②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③哪兩個面長的一樣?小結(jié)長方體定義。
提問2:圓柱體①上下兩個面是什么形狀的?②圓柱體的上下粗細一樣嗎?兩個圓面大小相同嗎?③能不能滾動?
小結(jié)圓柱體定義。
、且龑в變罕容^,長方體、圓柱體的物品哪一個容易滾動?
小結(jié):長方體的物品比較穩(wěn)固,圓柱體的物品側(cè)面容易滾動,為后邊幼兒搭建做輔墊。
、葐l(fā)幼兒自由聯(lián)想: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像長方體,哪些物品像圓柱體?
2、“魔術平臺”:
⑴幼兒自由操作變魔術材料,通過“變魔術”,引導幼兒簡單了解長方體和長方形、圓柱體和圓形之間的關系。
師:小朋友到這邊來,這里是羊村實驗室的魔術平臺,村長讓喜羊羊他們用這些材料變出像長方體、圓柱體的物品來,兩個小朋友一組,也來試試吧。
⑵教師組織幼兒談話討論:請小朋友解說魔術是怎樣變出來的?
、钦n件演示小結(jié):[1]把一張張大小一樣的長方形撲克牌整齊的疊放在一起,變成的物體就像一個長方體;
[2]把一張張大小一樣的圓形光盤整齊的疊放在一起,變成的物體就像一個圓柱體。
。ㄈ┮杂螒颉氨谆ā钡男问揭龑в變簩﹂L方體與圓柱體的物品鞏固認識,并加以分類。
爆米花兒歌:“爆米花、爆米花、咧開嘴巴笑哈哈!钡谝槐橛螒蜃層變红柟陶J識長方體、圓柱體的物品。第二遍游戲引導幼兒對長方體、圓柱體的物品進行分類。
。ㄋ模┮龑в變哼M入“設計平臺”、“構(gòu)建平臺”區(qū)角進行自主活動,作品留影后講評。
設計平臺:進入設計平臺的小朋友把自己想象的畫面畫出來,也可以根據(jù)提供的材料粘貼出各種作品來。
構(gòu)建平臺:進入構(gòu)建平臺的小朋友可以用里面的材料搭建高樓大廈、大橋等各種作品來。
“現(xiàn)在開始比賽,看哪個平臺的小朋友的作品最多、最精彩”。
3、作品講評、整理歸位后,看課件,播放音樂,列隊出羊村實驗室。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利用長方體和圓柱體物品搭建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來。
活動教學設計7
活動目標:
1、感知動物的特征及其習性在房屋上的運用。
2、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建造不同的動物房屋。
3、體驗共建動物新家,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重點:感知不同動物的局部特征及其習性在房屋上的運用。
難點: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建造不同的動物房屋。
活動準備:斑馬、兔子、猴子的圖片、紙,勾線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
森林里舉行了歡樂舞會,小動物們玩的可開心了,可是,天黑了,小動物們要回家里了,卻發(fā)生了一件事情,你們知道是什么事情嗎?(幼兒猜測)原來呀,好多小動物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了,可是,有幾只小動物卻回到了自己的家,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我們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二、參觀動物房子,感知不同動物的局部特征及其習性在房屋上的運用。
1、斑馬的家
師: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家,小朋友們,你們發(fā)現(xiàn)我房子的秘密了嗎?
(幼兒觀察并說出斑馬身上的條紋顏色和房子上的一樣)
師小結(jié):小朋友們都長了一雙會觀察的眼睛,原來呀斑馬把自己身上的條紋和顏色設計到了自己的房子上,所以,就算天黑了斑馬也能正確的找到自己的房子。還有哪些動物也把自己的條紋和顏色設計到了房子上呢?我們來看一看吧!待會你就可以幫這些小動物也設計房子了。
2、小兔子的家:(出示房子的圖片,幼兒猜測)
師:這是誰的家?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小結(jié):哦,小兔子給自己的房子上也設計了一雙長耳朵。還有那些動物長得有很特別的身體特征呢?(大象長鼻子,松鼠長尾巴)那么,你會給大象設計怎樣的房子呢?為什么?嗯,對了,因為大象像水管一樣的長鼻子和大扇子一樣的耳朵。小朋友們太厲害了,你看,小兔子不光有長耳朵蘑菇房,她還有另外一幢房子呢、是什么樣子呢,我們來看看吧!
3、原來,小兔把房子修成了自己喜歡吃的胡蘿卜的樣子,這樣。每天就像住在甜甜的胡蘿卜里一樣,心情太好啦!你們看,不光是小兔,還有其他動物也是這樣的,都有誰呢?
哦,小猴子的家:(出示猴子圖片)你們猜小猴子的家會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講述)師:小猴子把自己的房子設計成了自己喜歡吃的水果的樣子。
4、引導幼兒觀察房子的共同點(都有門和窗)和不同點。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想一想,為什么這幾只小動物不會進錯家門?
師小結(jié):原來動物身上的花紋、身體的部位、喜歡吃的食物都可以成為新家的設計,這樣動物朋友不會搞錯自己的家了,真特別的`房子呀!
三、給動物造新房
其他的動物朋友們也想要不一樣的房子,邀請小朋友們幫它們設計新家;
1、你想幫哪位動物朋友設計新家,怎么設計呢?(幼兒思考并討論)
2、現(xiàn)在請大家用你聰明的大腦和靈巧的小手為小動物們設計新房子吧!
3、幼兒創(chuàng)造,教師巡回指導
觀察幼兒能否根據(jù)不同動物的局部特征以及動物的習性進行計計。
四、動物的新家——分享交流、體驗成功
動物的新家造好了,猜猜看這些都是哪些動物的新家呢?為什么?
我們?nèi)グ研路孔拥脑O計圖紙送給小動物們,讓他們造新房吧!
《動物的新家》反思
本次活動從孩子喜歡的動物入手,能充分調(diào)動孩子積極性,活動導入部分采用情境導入前式,通過動物找不到家入手,引導幼兒參觀觀察有特色的動物房子,比如用自身斑紋、色彩、身體部位或者愛吃的食物等,都可以用作房子的設計,從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動物設計房子和動物自身的聯(lián)系,進而發(fā)現(xiàn)其他動物的不一樣的地方也可以設計到房子上,通過活動,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并能自主設計有特色的動物房子并進行表述。整個活動孩子們的興趣濃厚,參與度高。
活動教學設計8
活動目標:
1、通過音樂律動,感知“鋸”、“釘”、“轉(zhuǎn)”的動作。
2、引導幼兒能夠跟著音樂,與他人配合做動作。
3、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PPT
2、音樂《鋸木頭》
3、視頻《鋸木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聽音樂邀請幼兒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節(jié)奏。
家長進入教室,教師準備手指游戲,游戲結(jié)束開始上課。
二、教師導入樂曲,幼兒欣賞。
教師:小朋友們看,今天爸爸媽媽們來到教室里來和小朋友們一起上課了,今天呀米老師想帶小朋友來玩音樂游戲,在玩游戲之前,我要給小朋友聽一段好聽的音樂,請你認真聽,然后回答問題。
——你聽完是什么感覺?什么樣的樂曲?
——你喜歡這首樂曲嗎?為什么?
——你的心情如何?
三、出示音樂圖譜,引導幼兒觀察,并了解不同的工具。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小朋友們,聽完了好聽的音樂,老師這里還有跟樂曲有關的圖譜,請你來看看,并在觀察的時候思考問題。
——你看到了什么?
——你認識它們嗎?它們的作用是什么?(對日常生活的作用)
引導幼兒觀察工具圖片,與教師一同認識不同的工具。
——這是什么?(幼兒:錘子,扳手,鋸子)
——它們有什么作用嗎?(釘釘子,擰螺絲,鋸木頭)
四、教師高榜示范指圖,幼兒跟指欣賞音樂。
1、教師:好了,小朋友們,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這三個工具,我們現(xiàn)在可以準備玩音樂游戲了,玩游戲之前請你仔細聽老師如何使用這三種工具呢?(教師第一次指圖,并唱引導語)
引導語:我是一把錘子,錘呀錘呀,我是一把錘子,錘呀錘呀,我是一把錘子,我是一把錘子,錘呀錘呀錘呀錘呀錘呀錘呀錘!
。ò馐郑徸油希
教師指圖,幼兒跟指。(指圖第二次,幼兒跟指熟悉旋律)
教師高榜,進行示范游戲。
角色游戲:教師當錘子,請一名幼兒當釘子。
教師:現(xiàn)在老師當錘子,你們來當釘子,錘子錘釘子的時候釘子會有什么反應?(幼:越來越矮)
教師請一名小朋友來示范,老師敲,幼兒蹲,并說引導語。
教師引導幼兒扳手和鋸子的玩法。
扳手,老師來擰,幼兒來轉(zhuǎn)。(越轉(zhuǎn)越矮)
鋸子,老師來鋸,幼兒手臂當木頭。
教師邀請小朋友播放音樂進行示范合作游戲。
教師:現(xiàn)在小朋友們都會了嗎?那么誰當工具,誰當釘子,螺絲和木頭呢?這需要你們共同配合,F(xiàn)在邀請兩個小朋友上前來玩游戲我們來看看他們玩的好不好。
教師引導其他幼兒觀察看有什么問題。
——他們配合的好不好,哪里有問題,哪里合作的好?
——你來示范一下吧,應該如何做?
邀請所有的小朋友起來,玩游戲。
小結(jié):你們之間商量好,分角色游戲才能玩好,記住動作,掌握音樂節(jié)奏,小朋友們玩的真棒呀!
延伸活動:
請孩子們邀請爸爸媽媽一起來參加音樂活動,合作完成游戲。
課程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為家長公開課,在上課之前經(jīng)過園領導的不斷鼓勵下,我在各個同年齡段的班級進行了試課,發(fā)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因為是一節(jié)音樂律動課程,在課程中幼兒是一種非常興奮與活潑的狀態(tài),在幼兒的把握上還不是很嫻熟,比如說孩子們可能因為一些有趣的動作偏離了課程接下來的內(nèi)容,孩子們放出去收不住,幼兒對音樂引導語不是很熟悉,導致音樂和孩子動作不能相對應,幼兒不會進行合作,幼兒動作有的做的不到位,在這之后都與領導進行了溝通和解決,我覺得在不斷的試課、磨課的過程中本節(jié)課才能這么優(yōu)秀的`展示給家長。
從幼兒方面來看,幼兒非常喜歡這節(jié)課《3—6歲幼兒成長與發(fā)展指南》中強調(diào)“中班幼兒喜歡唱唱跳跳喜愛參加各種歌唱活動,律動,舞蹈等活動能夠用拍手踏腳等身體動作或可以敲擊物品敲打節(jié)奏和基本節(jié)奏”,在各種“工具”的工作下,他們找到了音樂律動的樂趣,在音樂引導語的輔助中,孩子們能夠跟著音樂律動進行游戲,而音樂引導語就是為了銜接孩子的律動動作與音樂之間的相結(jié)合,孩子們在音樂中學會了溝通商量與合作。從目標上看,各個環(huán)節(jié)在磨課的過程中都進行了改善,在上課之前我讓孩子們對音樂引導語進行了熟悉和掌握,這樣就改善了本節(jié)課能夠根據(jù)引導語進行音樂律動,孩子們能夠通過各種工具的圖片進行猜想和思考,并做出相應的動作,掌握了“轉(zhuǎn)”“錘”“鋸”的動作,并能夠?qū)W會溝通商量,并進行合作,孩子們在音樂律動中感受到了快樂。從教學流程上看,我先讓幼兒掌握了音樂引導語,從難到易,解決教學難點,然后與音樂結(jié)合,并讓幼兒思考探索不同工具的動作,層次分明,照顧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參與回答問題,參與律動游戲,在本節(jié)課結(jié)束后,家長和園領導都十分的滿意,對于我自己也是一個提升與鍛煉,以后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可以不斷的進行學習與嘗試。
活動教學設計9
。刍顒由桑
幼兒常常會跟家人到商場購物,到劇場觀看演出。我們有時會看見個別幼兒在商場亂跑,隨意翻動貨架上的東西,在觀看演出時站起喧嘩,很影響公共秩序,并且不利于幼兒德育發(fā)展,所以我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親身體驗購物和觀賞演出的過程,了解應注意的事項。
2、培養(yǎng)幼兒的公德意識和良好的公共場所禮儀習慣。
。刍顒訙蕚洌
小食品、小玩具、模擬小商場、木偶劇錄象。
。刍顒舆^程]
一、購物活動
1、導入活動:“小朋友有沒有跟家長到超市買過東西?今天,我們一起做買東西的游戲好不好?
2、關鍵步驟:
A、講解應注意事項(不亂摸亂嘗散裝食品,不亂動玩具,付款后才能吃或玩。)
B、開始游戲,請小朋友扮演顧客和售貨員注意禮貌用語。
C、討論:哪個小顧客做得好?為什么?哪個售貨員做得好?為什么?如果你去超市回怎么做?總結(jié)成兒歌“超市里邊糖果香,玩具多彩又多樣。小朋友們不亂摸,付款之后才能嘗!
3、家園共育:家長帶孩子去超市時進行隱性教育。
二、觀看演出
1、談話導入:小朋友們?nèi)隹催^演出嗎?你當時是怎樣作的`?
2、關鍵步驟:
。、講故事《美美去看木偶劇》,問題:為什么要提前到場?看的過程中為什么要關手機?為什么不能大聲招呼伙伴?小朋友還應該注意什么呢?
B、總結(jié):一切公共場所都有相應的禮儀要求,我們要遵守這些規(guī)則和要求,著叫做“講公德”。
C、編成兒歌,請小朋友打快板朗讀“觀看演出提前到,關掉手機快坐好。節(jié)目演完要鼓掌,離劇場時靜悄悄!
。、家園共育:請家長帶幼兒觀看一次演出,注意幼兒表現(xiàn)。及時反饋給老師。
活動教學設計10
科目:
語言名稱:小蝌蚪找媽媽
準備:圖片、頭飾
目標:(1)理解故事內(nèi)容。 (2)了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難點:了解故事內(nèi)容。
重點:了解青蛙的成長過程;顒舆^程
課前整理:《大拇哥》
導入:小朋友們今天,來了一位神秘的新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她呀。ㄏ耄┻@位新朋友是專程過來看太陽班的小朋友們的。那老師去幫你們請她。(戴著青蛙頭飾出來與小朋友對話)青蛙: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青蛙媽媽,你們見過青蛙嗎?(見過)那么你們喜歡青蛙嗎?(喜歡)今天我來,是想讓小朋友們知道青蛙的成長歷程,你們想知道嗎?(想)那就讓你們的老師開始給你們講故事吧!故事里的內(nèi)容會告訴你們青蛙的成長過程,好嗎?(好)那我先走了,我們一會兒再見!拜拜(老師出現(xiàn))小朋友們喜歡青蛙媽媽嗎?(喜歡)青蛙媽媽讓我給你們講一個青蛙成長過程的故事你們準備好了嗎?小朋友們呀要認真聽因為老師等會兒會有問題問你們,回答對了有獎勵!
首先出示白板的圖片。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老師中間戴頭飾配合故事的內(nèi)容)
(1)青蛙媽媽在碧綠的水草上產(chǎn)下了什么?
。2)天氣變暖了,青蛙媽媽產(chǎn)下的卵變成了什么樣子?
。3)小蝌蚪先長出的是什么腿?
。4)小蝌蚪又長出了什么腿?
。5)最后他的什么不見了?活動總結(jié)
出示繪好的圖片。讓小朋友們觀察圖片上小蝌蚪的變化過程。然后出示小蝌蚪變成青蛙的整個成長過程;顒友由煨∨笥褌兿氩幌氘斠淮涡±蠋煱?(想)讓爸爸媽媽說一說小蝌蚪是怎么變成小青蛙的,聽聽爸爸媽媽說的對不對,好不好?(好)活動反思
附錄:小蝌蚪找媽媽
春天來了,冰雪都融化了。有一只青蛙從洞里鉆了出來,伸了伸懶腰,噗通一聲,跳到了池塘里。在碧綠的水草上產(chǎn)下了許多小卵,然后就游走了。
天氣漸漸變暖了,池塘里的卵也有了變化。他們變成了許多大腦袋黑身子的小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一切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那么的新鮮有趣。
一天小蝌蚪們在池塘里玩耍,看見鴨媽媽再教小鴨子游泳。他們心想自己的媽媽是誰呢?于是去問鴨媽媽“您知道我們的媽媽長什么樣嗎?”鴨媽媽說:“你們的媽媽有兩只大眼睛,寬嘴巴!毙◎蝌絺冎x過了鴨媽媽開始找他們的媽媽了。
小蝌蚪們游啊游,看見一條大魚,她有大眼睛寬嘴巴這一定是媽媽。于是就迎上去叫道:“媽媽、媽媽!贝篝~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魚的媽媽,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你們到前邊去找吧!”小蝌蚪們謝過大魚媽媽又向前游去,不知不覺中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后腿。
小蝌蚪們看見了大烏龜有四條腿,以為他就是媽媽,都高興的叫“媽媽、媽媽”!大烏龜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是白肚皮,你們到前邊去找吧!”,他們游啊游游啊游。這時小蝌蚪的`前腿也已經(jīng)長出來了。
看見了一只大白鵝游過來,心想白肚皮她一定就是媽媽,于是都高興的叫“媽媽”。大白鵝笑著說:“不、不、不,身穿綠衣服,唱起歌來呱、呱、呱,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的,你們?nèi)ツ沁呎野桑 彼麄冇掷^續(xù)去找媽媽。游啊游游啊游,小蝌蚪們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快變成青蛙了。
他們游到了一片荷塘,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大眼睛寬嘴巴,四條腿,白肚皮,身穿綠衣服的青蛙。于是高興的叫道“媽媽媽媽”。青蛙媽媽看見小青蛙們激動的說:我的孩子們你們已經(jīng)長大了,來快到媽媽這兒來,只見他們前腳一跳后腳一蹬就跳到了媽媽的荷葉上。這時小蝌蚪們的尾巴已經(jīng)不見了。
從此以后小青蛙們每天跟著媽媽去田里捉害蟲,保護莊稼成了農(nóng)民伯伯的好幫手。他們幸福的生活著。
活動教學設計1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拍打正確的節(jié)奏。
2、學習看指揮演奏打擊樂器。
3、能正確使用樂器,遵守打擊樂活動的規(guī)則。
二、活動準備
鈴鼓、小鈴、圓舞板、圖譜等。
三、活動過程
1、導入:(熟悉樂曲)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樂曲的名字叫《楊柳青》。我們一起說一說。
2、熟悉音樂的旋律
師:這么優(yōu)美的音樂,我們一起伸出小手跟著拍一拍。
3、出示圖譜
師:剛才我們拍了這首樂曲,現(xiàn)在老師帶來了一副關于這個音樂的圖譜。我們一起看看,看看能怎么拍?X X|X X|;X-| X-|; X X X|X X X|(小朋友可以伸出小手自己來拍一拍)誰來試一試?幼兒拍節(jié)奏
師:我們看著圖譜完整的來拍一拍。
4、看圖譜學習打擊樂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跟著圖譜拍了一遍,現(xiàn)在老師要換另一種方式來代替我們的`小手。
師:我們用我們身體的部位(小腿、肩膀)演奏圖譜
師:現(xiàn)在小朋友看指揮分組用身體動作來拍打節(jié)奏。
5、看指揮隨音樂做現(xiàn)有樂器的模仿動作。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準備好,我們分組來演奏。
6、利用樂器演奏
7、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活動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1.了解花草樹木與人類的密切關系,能用實際行動保護和美化環(huán)境。
2.親身感受、體驗,培養(yǎng)對勞動、對自然、對生命的熱愛之情。
3.初步學會如何進行觀察、記錄,了解植物的生長、變化。
4.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
〖活動準備〗
。ㄒ唬⿲W情分析
后埔小學屬農(nóng)村片區(qū),學生大都是農(nóng)民的孩子,有勤勞、樸實的勞動人民的本色,熱愛勞動,對種植充滿親切感。耳濡目染,對種植活動,他們雖沒有親身體驗,但并不陌生,而且在種植活動中遇到困難時,父母可以給予指導幫助。而且農(nóng)村學校整體環(huán)境較差,綠化、美化少,空地多,給孩子種植活動提供了一定的場所。這樣,種植活動既可以加深孩子的親身體驗,又可以為學校的綠化、美化出一份力。
。ǘ┪镔|(zhì)資料準備
1.學生:準備種植的花盆或一塊地,種子,觀察記錄用的本子。
2.教師:廈門新住宅小區(qū)、公園、街道的錄像片;《小松樹快長大》《竹籬笆》歌曲磁帶等。
3.帶小朋友到植物園參觀。
〖活動時間〗
課內(nèi)和課外結(jié)合,交替進行。
〖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種植階段
。ㄒ唬┱勗拰耄ぐl(fā)學生種植的愿望
師:上次活動,我們通過看錄像和到植物園參觀,欣賞許多奇異的花草樹木,也知道我們廈門是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同學們知道花草樹木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嗎?
生1:有了花草樹木,我們的家園才更美麗。
生2:有了花草樹木,我們才能呼吸到新鮮空氣。
生3:有了花草樹木,才有小動物,小動物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选?/p>
……
師:花草樹木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那么,你想自己種嗎?想種什么植物?為什么?
同學各抒己見,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生:我要種向日葵,因為向日葵很奇怪,總是朝著太陽開放。我想知道為什么。
……
師:是的,我們?nèi)祟愓媸请x不開花草樹木。植樹節(jié)就要到了,小朋友想不想種植花草樹木?
學生興高采烈地說:想!
。ǘ┲笇W生制定種植計劃
教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互相協(xié)商,制定種植活動計劃。
學生有的說要確定種植時間、種植地點,有的說要選擇一種種植方法,有的說要準備小花盆、土壤,有的說要注意經(jīng)常澆水……
師:同學們按照種植計劃,回家準備好有關的材料,明天我們在校園里開展種植活動。
第二階段:種植和觀察記錄階段
。ㄒ唬┙M織種植活動,提出做好觀察記錄的要求
老師看到學生準備齊全,由衷地贊嘆:哇!同學們真能干,花盆、種子、土壤、花苗,準備得可真充分!你們想在學校的什么地方種植呢?
生:我想在教室的一角放我的花盆,讓教室充滿綠意。
生:我想在走廊的一角放上我的花盆,讓更多的同學能欣賞到我種的花。
生:我覺得操場有一個角落樹木比較少,我想在那里種一棵樹。
師:真好,請同學們選擇自己認為需要的地方開始種植活動,可以分小組進行。遇到困難,同學互相幫幫忙,如果不能解決,可以告訴老師,老師幫助你們。
學生興致勃勃地分組開始種植,教師不斷巡視,發(fā)現(xiàn)一些錯誤的種植方法,及時給予糾正;發(fā)現(xiàn)一些同學帶的土沙粒太多,不夠肥沃,及時引導清除沙粒,增加一些肥沃的土;發(fā)現(xiàn)一些同學準備澆水,但水太多,連忙給予指導……
學生完成了任務,紛紛回到了教室。
師:同學們,花草樹木種下了,但這僅僅是開始,它需要你們精心地培育,耐心地澆灌。從今天開始,你們的'生活有了新的內(nèi)容,花草樹木將伴隨著你們一起成長。你們要做好它們的成長記錄。成長記錄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
(二)階段性jiao流觀察記錄及種植管理的感受
教師引導同學用課余時間經(jīng)常交流植物生長情況,種植管理經(jīng)驗,感受,遇到的問題、困惑等。那段時間,同學的話題不離種植。
生1:你種的發(fā)芽了嗎?芽有多長,葉子多大了?
生2:我的為什么沒發(fā)芽?幾天澆一次水?你還施別的肥嗎?
生3:葉子變黃了是什么原因?我能到你家去參觀一下嗎?
生4:我天天給黃豆種子澆水,今天我發(fā)現(xiàn)種子的芽鉆出了泥土,像害羞的小姑娘,我真高興。
生5:我發(fā)現(xiàn)綠豆鉆出來后,是先往下長根的,然后才長出葉子,真有意思。
生6:今天我發(fā)現(xiàn)葉子全部展開了,是嫩綠、嫩綠的,真可愛。
生7:我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是請教父母和鄰居的。
生8:我種下的綠豆種子,第三天就從土里鉆出來了兩瓣綠豆,過了兩天,再從豆瓣中間往下長出白白的根,然后才長出嫩綠的新葉。只是綠豆苗長到尺子那么長的時候,也許是細細的綠豆莖撐不住綠豆葉,就斷了。
生9:我不光給草莓澆水,還請教了農(nóng)民伯伯,該施什么肥,所以,草莓才長得這么茂盛。
有的同學用畫畫記錄植物的生長情況,并相互觀賞。
第三階段:成果展示階段
在學生已經(jīng)進行了種植活動,而且種子已開始發(fā)芽、成長時,選擇時機,讓同學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
。ㄒ唬┱故痉N植成果及觀察記錄
活動前,讓同學把種植用的花盆帶到教室。
師:同學們,我們在春天里播下了種子,在同學們辛勤的培育、澆灌下,種子已生根、發(fā)芽、長大。同學們還認真做了觀察記錄,你們愿意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嗎?
生:愿意!
教師播放《竹籬笆》和《小松樹快長大》樂曲。在歡快的樂曲聲中,同學們把自己的花盆擺放在教室四周,并將觀察記錄掛在上面,觀察記錄有畫畫形式,有日記形式,有的圖文并茂。
(二)引導孩子互相參觀、評價
有的同學對別人的種植成果由衷地贊嘆。
生1:××的草莓長得多茂盛呀!
生2:哇,好漂亮呀!
……
有的同學對自己的發(fā)現(xiàn)提出了疑問。
生1:草莓為什么還沒結(jié)果實呢?
生2:我們種的是同樣的種子,為什么她種的長得比我的更壯呢?
生3:花生的葉子怎么是一對一對地長呢?
……
。ㄈ┱埛N植失敗的同學談談種植經(jīng)過及失敗的原因
老師發(fā)現(xiàn)有個別同學低著頭,不好意思與大家交流,于是關切地問:你怎么啦,是不是種的花沒有長好?
生1:我把種子埋得太深了,結(jié)果,十幾天都沒有發(fā)芽。
生2:我播下種子后,一天澆三次水,結(jié)果種子爛掉了。
生3:我按同學說的方法種草莓,可不知為什么,葉子越來越黃,而且都不長高。
……
師:沒關系,你們也經(jīng)過了辛勤的勞動,體驗了種植的過程,雖然這次沒有成功,但是你們學到了很多東西。學習了同學的經(jīng)驗,吸取第一次種植失敗的教訓,明天再來一次種植好嗎?
種植失敗的幾個學生齊聲回答:好!
〖教學反思〗
這次種植活動的開展確實豐富了學生們的課余生活,使他們對種植、對生命充滿了熱愛。但由于種植的植物不同,因此成長快慢、周期不同,在展示成果階段,各種植物的生長狀況不同。一兩個星期,有的剛發(fā)芽,有的已很茂盛,有的變化不明顯,有的已經(jīng)過了發(fā)芽、生根、長葉、茂盛的過程,已快枯萎,如綠豆、黃豆芽等。因此,展示時同學的感受是不同的。而且觀察日記也不同,生長、變化快的,觀察記錄很豐富,而慢的卻很單調(diào)。因此,一次的成果展示無法讓每個同學在同伴面前體驗一種成功的喜悅,所以是不夠的。因為,學生總是希望自己的植物在展示那天充滿生機,能夠得到別人的羨慕與稱贊。所以,這次的種植活動,如果能夠根據(jù)植物的生長情況分幾個階段展示,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他們的植物最可人時、最茂盛時展示,讓同伴分享他的喜悅,也許更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充滿自豪與成就感。
〖點評〗
點評一
在處理種植活動這一主題時,教師主要通過讓學生制定計劃、親身種植、觀察記錄、展示成果等實踐活動來進行,讓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而教師的作用是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并提供建議、指導和幫助。而且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在學生的參與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探究的意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與人交往、溝通、探討、合作的能力。同時教師注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真實的體驗,引導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如觀察記錄等,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而親身種植、展示成果階段,使學生充分體驗活動的充實與勞動的樂趣,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教訓,從而產(chǎn)生對花草樹木的感情,對自然、泥土親近的真實樂趣,對大自然和生命的熱愛。
點評二
教師的“學情分析”實事求是地分析了兒童活動的資源、條件,樸實而有針對性,這也是洪老師這份案例的風格。洪老師立足當?shù)噩F(xiàn)實,引領兒童開展的種植活動實際上也是綠化、美化校園的一次活動。在種植活動過程中,老師根據(jù)兒童活動和植物生長的需要,安排了階段性的交流種植與管理經(jīng)驗,并能夠關注到種植失敗的兒童。還有,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寫到的如何根據(jù)植物生長不同周期安排不同階段的成果展示活動等,所總結(jié)出的這些做法與經(jīng)驗是值得其他教師從事該主題教學時借鑒與學習的。
活動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拓印組合的方法表現(xiàn)物體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畫的樂趣,發(fā)展幼兒美術創(chuàng)作力和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蒲公英的圖片
2、黑色卡紙、紙杯子、白色顏料、毛筆、剪刀、顏料盒
活動過程:
一、以視頻導入活動
觀看視頻,教師引導幼兒了解蒲公英的形狀和生長過程。
二、教師示范講解
1、出示所用到的工具
2、教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蒲公英,下面跟著老師用我們的巧巧手一起來制作吧!
首先,我們用剪刀將紙杯子剪開,剪成像太陽花一樣的形狀。然后用毛筆在每個花瓣上均勻地涂上白色顏料。再把涂了顏料的一面蓋在黑色卡紙的上半部分,輕輕地左右轉(zhuǎn)圈圈。最后,我們用綠色顏料畫上一個直直的莖,這樣蒲公英就做好了。
三、教師講解需注意的事項
1、提醒幼兒:為了讓蒲公英看起來更好看、更漂亮,我們還可以給它勾畫一個花邊。
2、畫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進行清洗。四、幼兒創(chuàng)作
中班美術《美麗的蒲公英》活動反思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教育建議指出:“和幼兒一起感受、發(fā)現(xiàn)和欣賞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被谶@樣的理念指導,我嘗試挖掘身邊的資源——自然界中孩子們熟悉的、喜愛的“蒲公英”,讓孩子在欣賞蒲公英的美的同時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執(zhí)教中班美術活動——《蒲公英》后,我對活動進行了反思與梳理,反思如下:
一、選材源于自然,藝術感受生活化
《指南》教育建議指出:“和幼兒一起感受、發(fā)現(xiàn)和欣賞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蒲公英是幼兒身邊常見、常玩的自然物,不僅能玩,還能帶給人們美的感受。本次活動通過挖掘孩子身邊的這一自然資源,通過欣賞活動讓孩子感受藝術的生活化,尋找生活中美的感受和體驗,并通過紙杯子拓印作畫這個載體,讓幼兒自主、大膽表現(xiàn)、創(chuàng)造生活中的美,從而使生活藝術化。
二、材料的有效投放,激發(fā)孩子自主表達
《指南》在教育建議中也提出:“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提供豐富的材料、工具或物品以支持幼兒進行藝術活動,尊重幼兒自發(fā)的、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
本次活動中投放了黑色卡紙,更能把白色蒲公英凸顯出;幼兒從未接觸過的作畫工具紙杯子,大膽、新穎,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興趣。恰當?shù)幕顒硬牧铣浞譂M足幼兒自主表達、表現(xiàn)自我感受的需求,讓美術活動更加有效。
藝術源于生活,演繹生活。在今后,我還將以幼兒的發(fā)展為目標,不斷追隨幼兒的生活和審美情趣,不斷挖掘藝術的獨特形式,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讓幼兒享受藝術活動帶來的獨特魅力。
活動教學設計14
中班科學活動:認識蠶寶寶
活動目標:
1.在與蠶寶寶的零距離接觸中,感受其可愛之美。
2.在師幼互動的輕松氛圍中,建構(gòu)起關于蠶的外形、習性的粗淺知識。
3.愿意接受新事物,對新事物有探究的欲望。
活動準備:聯(lián)系好活動地點,水果一藍,小背簍人手一只,安全教育活動過程:
一、到鄉(xiāng)下奶奶家作客(激發(fā)積極性)鄉(xiāng)下的奶奶請我們?nèi)プ骺,去看看她養(yǎng)的蠶寶寶。
二、瞧,蠶寶寶(自由觀察,相互交流,初步了解蠶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等)1.你好,蠶寶寶。(熱情招呼,初步建立感情)2.自由觀察、交談。
。1)教師在參與觀察中獲取指導信息,向幼兒提供觀察建議,使幼兒的觀察更細致。
。2)傾聽幼兒之間的交談,適時引導幼兒對蠶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進行重點觀察和思考。
3.師幼互動(1)問:你認識蠶寶寶了嗎?(關于蠶的外形特征等)重點:蠶的體形及特點,蠶的呼吸方式(了解氣孔),蠶的食物及排泄物等。
幼兒隨意發(fā)言,教師捕捉與重點內(nèi)容有關的信息,進行更深入的引導(如:▲找找蠶的鼻子?▲沒有鼻子怎么呼吸呢?▲告訴你一個蠶的小秘密吧:蠶沒有鼻子,但它可以用身上的小黑點——氣孔來呼吸!艺覛饪。)。
教師小結(jié)。
。2) 問:為什么叫它們蠶寶寶呢?(關于如何理解稱呼蠶為蠶寶寶)問:它的名字是蠶,可是我們都叫它蠶寶寶,你認為是為什么呢?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肯定每個不同的答案(如:可愛、長得小、軟軟的等)。
。3)問:還有什么問題要問?(關于蠶的'生活習性等)有可能提的問題:蠶匾,蠶網(wǎng)及其作用,蠶的生長等。
教師鼓勵幼兒提問,引導幼兒用較合理的語言來組織問題。
三、蠶寶寶的午餐(采摘桑葉,嘗試喂蠶)1. 采桑葉(1) 師:蠶寶寶肚子餓了,要吃飯了,它們的飯是什么呢?
。2) 組織幼兒至附近的桑樹地。
。3) 幼兒嘗試采摘桑葉。教師提醒幼兒從葉柄處采摘。
2.喂蠶寶寶。
。1)請奶奶介紹鋪桑葉的基本方法。
。2)幼兒自由給蠶寶寶喂桑葉。
。4) 觀察蠶寶寶吃桑葉。
四、奶奶的禮物(激發(fā)再次探索的欲望)1.問:再過幾天,蠶寶寶會有什么變化?
。1)幼兒自由發(fā)言。
。2)教師小結(jié):蠶寶寶會越長越大還是會有其他變化呢?奶奶會送幾條蠶寶寶給我們飼養(yǎng),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2.將奶奶的禮物——蠶寶寶帶回幼兒園。
3.將蠶飼養(yǎng)在自然角,進行觀察記錄直至剝繭成棉。
活動教學設計15
活動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教幼兒學習掌握寶塔典型的外形特征,啟發(fā)幼兒設計出自己最喜歡的寶塔,要求幼兒合理布局畫面,大膽添畫,協(xié)調(diào)用色。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繪畫作業(yè)習慣和連貫的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fā)幼兒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活動重難點分析:
寶塔的左右必須對稱
活動準備:
1、讓幼兒課前收集許多寶塔的圖書和圖片等直觀教具;
2、范畫一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生談話引入活動:小朋友,你們?nèi)ミ^花果山嗎?花果山上有兩座漂亮的塔子,你知道是什么嗎?(登云樓和白塔)你們?nèi)⒂^過嗎?它們可是我們射洪的兩座標志性建筑哦!
二、基礎部分
(一) 組織幼兒欣賞并觀察收集的各種寶塔的外形特征,老師提問引導。
問:從外形上看,這些寶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里又不同呢?
相同之處:都比較高,塔頂是三角形,每一層都有屋檐,屋檐尖尖的。
不同之處:有的寶塔是長方形的,有的寶塔是三角形的,屋檐有的是梯形,有的往上翹……
。ǘ┏鍪痉懂嫛ü降陌姿偷窃茦
1、幼兒在回憶和觀察范畫的基礎上說出圖片中寶塔的不同,簡要了解各自功能的不同。(登云樓可以登高遠望,白塔只做裝飾、欣賞用)
2、老師提問:
、龠在什么地方見過不同的寶塔?
②你認為我們的寶塔應該從什么地方著手畫?
(三)師示范講解寶塔的基本畫法
1、直塔的畫法:
先確定好塔頂?shù)奈恢,畫出最上面一層的頂和塔墻身,塔的頂角左右必須對稱,塔的左右兩條直線要筆直或者稍向外傾斜,長短和傾斜的弧度左右要一樣,然后依次向下,逐層畫出門窗和翹角上的裝飾物。給幼兒強調(diào)墻壁的豎線一定要垂直,或向外傾斜,不然塔子看起來就像要倒了一樣。
2、圓塔的畫法:
最高層依次向下畫,墻身是弧線,每一層之間的銜接面較窄。
。ㄋ模┯懻摚撼诉@兩種寶塔,我們還可以設計出怎樣不同形狀、不同用途的寶塔?如:水果形狀的寶塔、交通工具形狀的寶塔等
。ㄎ澹┯變鹤鳂I(yè),教師巡回指導。
作業(yè)要求:先想想你想畫什么形狀、什么用途的寶塔,想好后先構(gòu)好圖,注意左右對稱,再選適當?shù)腵顏色涂畫,最后添畫,讓畫面豐富,色彩鮮艷、整潔。
三、結(jié)束部分:
。ㄒ唬┱乖u幼兒作品,請個別幼兒講述作品內(nèi)容。
(二)結(jié)合畫面內(nèi)容,對幼兒進行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觀察寶塔的外型,讓他們了解寶塔的外形特征,在觀察的基礎上,通過老師示范畫,講解畫法步驟,讓幼兒知道怎么畫寶塔。重點講解畫寶塔要先畫塔頂,畫的時候左右要對稱,給幼兒強調(diào)墻壁的豎線一定要垂直,或向外傾斜,不然塔子看起來就像要倒了一樣。通過幼兒自己嘗試畫,大部分孩子能掌握寶塔的畫法,整體畫面結(jié)構(gòu)布局較好,添畫內(nèi)容豐富。效果較好。如果能在此基礎上欣賞其他外型結(jié)構(gòu)的寶塔,可以讓能力較強的幼兒嘗試畫出不同形態(tài)的寶塔,更能發(fā)揮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活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幼兒教學活動設計01-05
《捐書活動》教學設計02-14
教學活動設計心得01-09
詠柳教學設計活動01-12
捐書活動教學設計01-28
古詩活動教學設計03-16
冬天活動教學設計07-04
教學設計活動方案09-08
小學實踐活動的教學設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