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2-12-31 17:32:55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知道同一圓內半徑和直徑的特征。

        2.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在同圓內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系,能根據(jù)這種關系求圓的直徑和半徑。

        3.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4.培養(yǎng)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圓的特征

        教學圓規(guī)

        學具準備:圓規(guī)、紙片、剪刀、彩筆、直尺

        教學過程:

        一、 生活中找圓,導入新課

        師:對于圓,同學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們在哪見過圓形。

        師:其實,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圓狀物體。中秋圓月、硬幣等都是圓形

        師:有人說,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秘,好嗎?

        二、 操作、探究,自主認識圓的特征

        1. 師:剛才我們看了這么多的圓,你們想不想把它畫下來?

        師:平時,你們是怎么畫圓的。

        師:比較一下,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好?為什么?

        師:大家都覺得用圓規(guī)畫方便,那么,怎么利用圓規(guī)來畫圓?請大家自己試試,遇到問題時,再請教無聲的老師,看看它能給你什么提示。

        讓一位同學邊示范邊說步驟。(顯示畫圓的步驟)指出在畫圓時的注意點。

        再讓同學們多畫幾個圓。

        2. 把自認為畫的最好的圓剪下來。

        師:拿出你的圓,對折一下,打開;再對折,再打開;反復幾次。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這些折痕相交于一點,這一點就用圓規(guī)畫圓時針尖固定的.一點。我們把這一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

        老師在黑板上表示出圓心,讓學生標出自己圓上的圓心。

        3.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圓心,如果我們在圓上任意取一點,連接圓心和這點,這條線段我們把它叫做半徑。用字母r來表示。(邊說邊在圓上表示出來)

        讓學生在自己的圓上標示出半徑,再讓一位學生上黑板表示。

        指點怎樣量圓的半徑的長度

        師:在這個圓上,你能畫出幾條半徑來?他們的長度怎樣。

        讓學生自己探究發(fā)現(xiàn),可以同桌、小組之間探討。

        老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板書

        4.我們再把圓拿出來,看看上面還有什么奧秘。

        我們在折圓時,每條折痕都通過什么?它的兩個端點在哪里?

        誰來說說,這是一條怎樣的折痕?

        我們把這條線段叫做圓的直徑,用字母d來表示。請你在你的圓上畫出你這個圓的直徑。一人板演,說說直徑是怎么來的。

        我們怎樣測量它的長度呢?

        我們找出了圓的直徑,它是否和半徑一樣也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請你們自己按我們研究半徑的方法研究直徑。

        老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板書

        5. 完成“練一練”第1題

        展示講評,說說怎樣想的。

        6. 學到這里,你對圓還想說什么嗎?

        可先讓學生在同桌、小組之間討論一下。再匯報,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總結演示半徑直徑的關系。

        三、 聯(lián)系生活,拓展運用

        1. 口答“練習二十四”第1、2題

        在其中講解半徑與圓的大小的關系

        2. 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會把車輪設計成什么形狀?

        說說你的理由。

        為什么不設計成其他形狀?

        四、 學生自己總結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研究了圓,現(xiàn)在請你閉上眼睛,回憶一下我們的學習的過程,整理一下你的學習收獲。睜開眼睛,你能介紹一下你所認識的圓嗎?

        教后反思:

        多少年來,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在教師們的課堂里,數(shù)學一直與定理、法則、記憶、運算、冷峻、機械等聯(lián)系在一起,難學難教、枯燥乏味一直成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絆腳石。如何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下學習數(shù)學知識,這就成了我們教學中最為關注的問題。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圓以后進行教學的,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雖然已經(jīng)初步認識過圓,但對于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以及掌握圓的特征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一開始我就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從生活中感知圓,形成圓的初步認識,畫圓就順理成章,而且比較多種方法認識到用圓規(guī)畫圓的普遍性。讓學生試著用圓規(guī)畫圓,有困難時再看書,向書本學習。比硬性讓學生看書后畫圓,更尊重學生,也更富有啟發(fā)性。畫圓之后,讓學生共同概括規(guī)律,是從感性到理性的一種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單靠學生討論是完不成的,關鍵時刻,還需要教師系統(tǒng)的引導和講解。因此在介紹圓各部分名稱時,由老師帶領著認識,當然也是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圓的各部分名稱。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已經(jīng)積累了很多的潛在的意識,這時,老師只用稍微點撥一下,老師所要的內容學生就脫口而出。教學過程中,充分放手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猜想、去驗證、去討論、去合作。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還需改進的地方,在個別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還欠細致,前后時間的安排上也不是很好。還有,漠視了數(shù)學本身的文化背景,漠視了浸潤在數(shù)學發(fā)展演變過程中的人文背景。如何兼顧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如何使我們的課堂活中有實,實中見活,這是我們每個老師值得深思的問題。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觀察、畫圓、測量等活動中感受并發(fā)現(xiàn)圓的有關特點,知道什么是圓心、半徑和直徑,能用圓規(guī)畫指定大小的圓。

        2.在活動中,感受圓與其它圖形的區(qū)別,溝通它們的聯(lián)系,獲得對數(shù)學美的豐富體驗,提升學生對數(shù)學文化的認同。

        二、教學線索

       。ㄒ唬┰诨顒又姓w感知

        1.思考:如何從各種平面圖形中摸出圓?

        2.操作并體會:圓與其它圖形有怎樣的區(qū)別?在交流中整體感知圓的特征。

       。ǘ┰诓僮髦胸S富感受

        1.交流:圓規(guī)的構造。

        2.操作:學生嘗試畫圓,交流中歸納用圓規(guī)畫圓的`一般方法。

        3.體會(學生第二次畫圓):如果方法正確,為什么用圓規(guī)畫不出其它的曲線圖形?

        4.引導(教師示范畫圓):使學生將思維聚焦于圓規(guī)兩腳之間的距離,體會到圓規(guī)兩腳距離的恒等,恰是“圓之所以為圓”的內在原因。

       。ㄈ┰诮涣髦薪嬚J識

        1.引導:引導學生將上述距離畫下來,由此揭示圓心及半徑,進而介紹各自的字母表示。

        2.思考:半徑有多少條、長度怎樣,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

        3.概括:介紹古代數(shù)學家的相關發(fā)現(xiàn),并與學生的發(fā)現(xiàn)作比較。

        4.類比:學生嘗試猜直徑,進而引導學生借助類比展開思考,發(fā)現(xiàn)直徑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5.溝通:圓的內部特征與外部形象之間具有怎樣的有機聯(lián)系?

       。ㄋ模┰诒容^中深化認識

        1.比較: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中類似等長的“徑”各有多少條?圓的半徑又有多少條?

        2.溝通:這些正多邊形與圓這一曲線圖形之間又有著怎樣的內在聯(lián)系?

       。ㄎ澹┰诰毩曋行纬山Y構

        1.尋找:給定的圓中沒有標出圓心,半徑是多少厘米?

        2.想象:半徑不同,圓的大小會怎樣?圓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3.猜測:不用圓規(guī),還可能怎樣畫出一個圓?在交流中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半徑、直徑之間關系的認識。

        4.溝通:用圓規(guī)如何畫出指定大小的圓?

        (六)在拓展中深化體驗

        1.滲透:在與直線圖形的對比中,揭示圓的旋轉不變性。

        2.介紹:呈現(xiàn)直線圖形旋轉后的情形,再一次引導學生感受圓與直線圖形的聯(lián)系,體會圓與旋轉的內在關聯(lián),豐富對圓這一曲線圖形內在美感的認識。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3

        【教學背景】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學生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于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模式,他們想要的是更精彩更聯(lián)系生活的知識。多媒體課件就可以實現(xiàn)這個愿望,它能使數(shù)學問題由抽象變具體,由復雜變簡單。每次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上課,學生總是興致勃勃,教學效率也有所提高,F(xiàn)在的學生對電腦已經(jīng)很熟悉了,有時讓學生親自用課件練習,學生也總能全神貫注地領會教學意圖,同時,組織學生自己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相關知識,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在新穎的數(shù)學活動中掌握了新知,達到教學預期效果。

        【教材簡解】

        圓是小學數(shù)學“空間與圖形”領域里最后教學的一個平面圖形,也是教學的唯一的曲線圖形,是學生對平面圖形認知結構的一次重要拓展。此前,學生已經(jīng)學過了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諸多直線圖形!秷A的認識》教材編排思路是從情境入手,讓學生感受到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再引導學生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征,掌握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圓的相關概念,掌握圓的基本特征。教學這部分內容,既能豐富學生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也是為學習圓的周長和面積打下基礎。

        【目標預設】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在觀察、畫圖、操作等活動中感受并發(fā)現(xiàn)圓的有關特征;知道什么是圓的圓心、半徑、直徑;能借助工具畫圓,能用圓規(guī)畫指定大小的圓,能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xiàn)象。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畫圖、比較、猜想、上網(wǎng)搜索等活動,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平面圖形的美和學習價值,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培養(yǎng)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復習舊知

        談話: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許多的平面圖形,仔細想一想、搜一搜有哪些常見的平面圖形?

        2.揭示課題

        演示:一個小球,小球的一端還系著一段繩子,老師用手拽住繩的一端,將小球甩起來。

        提問:小球的運動軌跡是一個什么圖形?(學生回答:圓,然后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圓形”

        引入:對,這就是一個圓!圓也是一個平面圖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圓。(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課件出示例1中的四幅圖

        提問: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這些物體上有圓嗎?(學生上計算機點出圓)

        2.課件出示籃球圖片

        提問:你認為它也是一個圓嗎?(學生思考并回答)

        指出:球是立體圖形,而圓是平面圖形,所以球不是一個圓,但球的切面是圓形。圓是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ǘ┙虒W例2

        1.介紹圓規(guī)構造(同時出示圓規(guī)實物與課件)

        在畫圓時,我們通常會借助一個專門的工具,那就是圓規(guī)。圓規(guī)有兩只腳,一只腳是針尖,另一只腳是用來畫圓的筆,兩只腳可以隨意叉開。

        2.邊講解邊演示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第一步:把圓規(guī)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距離。(板書:定長)

        第二步:把有針尖的一只腳固定在一點上。(板書:定點)

        第三步:把裝有鉛筆尖的一只腳旋轉一周。(板書:旋轉)

        強調:針尖必須固定在一點,不可移動,重心放在針尖一腳上;兩腳間的距離必須保持不變,要旋轉一周。

        3.嘗試畫圓

        講述:現(xiàn)在請你把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分別定為2㎝和4cm,按照老師演示的方法自己試著畫兩個圓。

        4.介紹圓心、半徑和直徑

        講授:剛才我們用圓規(guī)畫圓時,針尖固定的一點是圓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學生標出圓心)

        講授: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是半徑。通常用字母r表示。(學生標出半徑)

        提問:那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圓規(guī)兩腳間距離和半徑有什么關系?(學生比較后發(fā)現(xiàn),圓規(guī)兩腳間距就等于半徑)

        講授: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是直徑,通常用字母d表示。(學生標出直徑)

        強調:讓我們再直觀地來看看圓心、半徑和直徑。

        5.鞏固練習:練一練第1題。(教材p97)

        三、深化感知(教學例3)

        1. 認識半徑特征

       。1)比一比:

        講述:給大家10秒時間,看誰在自己的圓中畫的半徑最多!

        追問:還能繼續(xù)畫嗎?能畫得完嗎?說明了什么?(學生思考并回答:半徑有無數(shù)條,同時課件出示“無數(shù)條”半徑)

        (2)量一量:

        提問:用直尺量一量這些半徑,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板書:半徑都相等)

        (3)議一議:

        追問:你們手上圓的半徑和老師黑板上圓的半徑長度相等嗎?什么情況下半徑的長度才相等? (板書:在同圓或等圓中)

        2.認識直徑特征

       。1)猜一猜:

        提問:在同一個圓里有多少條直徑?這些直徑都相等嗎?(學生迅速反應:一個圓有無數(shù)條直徑,它們都相等。同時課件出示“無數(shù)”條直徑)

       。2)談一談:通過前面的活動,我們對同一圓內半徑和直徑的特征有哪些認識?

        3.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1)講述:我們已分別找到了半徑和直徑各自的特征,那么半徑和直徑之間還有關系?(同桌互相討論后全班交流)

        指出: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一半。

        講述:你能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嗎?(課件演示并板書:d=2r,r=d/2)

        (2)練習應用:(練習十七第1題)

        4.認識圓的對稱軸

        提問:圓是軸對稱圖形嗎?它的對稱軸有幾條?在哪里?(學生小組討論后交流意見)

        強調:對稱軸是直線,應嚴密地表述: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

        四、生活思考

        提問:你能用數(shù)學的角度解釋一下為什么車輪要做成圓的?車軸應裝在哪里?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有關圓的知識,你對圓形有了什么新的認識?還有什么疑問嗎?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六、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在同圓或等圓中,半徑都相等,定長

        直徑都相等。定點

        d=2rr=d/2旋轉

        【教學反思】

        《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高年級段的教學建議中指出: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圓的認識》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從以下幾方面來著力體現(xiàn)這一理念:

        1、自主探索,凸顯主體作用

        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始終將學生自主探索的理念貫穿其中,例如:讓學生自主嘗試畫圓的方法;讓學生小組合作,觀察、探究圓的半徑和直徑的特點等,在各個活動中力求使學生嶄露出他們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

        2、聯(lián)系生活,注重學以致用

        “生活即學問”,在教學時時刻注意數(shù)學的生活性。例如: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圓形;討論生活中的車輪為什么是圓形的等環(huán)節(jié),都注意了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

        3、以生為本,引導構建新知

        在對圓的概念的要求上,并沒有強加給學生圓的科學概念,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進行學習,在頭腦中自然形成圓的概念,這樣學生才學得有趣,學得扎實,同時,結合學生的已有體驗,組織學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條件下搜索相關知識,自主構建新知,既達到了教學目標,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的能力。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圓”的起始課。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的特征,初步學會畫圓,發(fā)展空間觀念。

        2、在認識圓的過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維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教學難點:畫圓

        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準備:

        圓規(guī)、三角板、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圓規(guī)直尺、鉛筆

        課前學習活動。

        (1)觀察生活中的圓。

        教學程序及設計理念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引言:對于圓(板書“圓”字),同學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吧?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的?

        2、多媒體課件播放精美圖片,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豐富多彩的圓。

        3、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在畫圓中感受新知

        1、我們一起回顧我們昨天預習的情況。

        2、體會畫圓的多種方法。

        3、在觀察中體會:圓與其它圖形有怎樣的區(qū)別?在交流中整體感知圓的特征。

        4、在操作中豐富感受

       。1)操作:學生嘗試畫圓,交流中歸納用圓規(guī)畫圓的一般方法。

        (2)體會(學生第二次畫圓):如果方法正確,為什么用圓規(guī)畫不出直線圖形或是其它的曲線圖形?

        (3)引導(教師示范畫圓):使學生將思維聚焦于圓規(guī)兩腳之間的距離,體會到圓規(guī)兩腳距離的恒等,恰是“圓之所以為圓”的內在原因。

        5、在交流中建構認識

        (1)引導:引導學生將上述距離畫下來,由此揭示圓心及半徑,進而介紹各自的字母表示。

        (2)思考:半徑有多少條、長度怎樣,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

        (3)概括:介紹古代數(shù)學家的相關發(fā)現(xiàn),并與學生的發(fā)現(xiàn)作比較。

        6、類比:先介紹直徑,進而引導學生借助類比展開思考,發(fā)現(xiàn)直徑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三、實際應用、深化認知

        1、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車軸應該裝在哪?

        2、籃球場的中間為什么有圓。

        3、扣子的扣眼應該開多大的口?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圓心O

        半徑r

        o無數(shù)條相等

        直徑d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5

        學習內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56-57頁 例1 例2

        學習目標

       。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4)通過探究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探索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重點:掌握圓的特征,會使用圓規(guī)畫圓。

        難點:會使用圓規(guī)畫圓。

        學習過程

        一激趣定標

       。ㄒ唬⿵土晫

        在數(shù)學王國里,住著許許多多的平面圖形。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都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投影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今天,老師就再次帶領大家走入我們的平面圖形世界,并認識一個新的朋友-圓。

       。ǘ┌鍟n題

        圓的認識

       。ㄈ┏鍪緦W習目標

        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二、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活動(一)

        1.找圓

        在我們的生活中,那些物體是圓形的?

        2.感受圓的曲線特性

       。ㄕn件出示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

        觀察,比較圓和其他平面圖形的異同點。

        3.用物體畫圓

        利用含圓的小物體在之上畫圓,并用剪刀剪下來。

        活動(二)

        1.認識圓的特征

        (1)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

        A.認識圓心

        a.( 將剪好的圓,對折,打開,再換個方向對折,再打開)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b.小結圓心的概念

        B.認識直徑

        a.( 用彩色筆將其中一條折痕描出來)

        讓學生觀察所描出來的線段,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b.小結直徑的概念

        C.認識半徑

       。ㄔ趫A上任取一點,并與圓心連接)

        教師介紹半徑,并讓學生在圓紙片上畫出一條半徑。

        (2)認識同一圓內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小組討論:在同一圓內,有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直徑和半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A.學生動手操作,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B.反饋交流結果,并歸納總結。

        活動(三)

        1.用圓規(guī)畫圓

       。1)師介紹圓規(guī)并示范畫圓。

       。2)學生嘗試畫圓。

       。3)交流畫圓的方法和經(jīng)驗。

       。4)思考:圓的位置由什么確定?圓的大小由什么決定?

        2.適時點撥

       。1)圓心的概念:將圓反復對折,所有折痕相交于圓中心的一 點,這一點叫做圓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半徑的概念: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

       。3)直徑的概念: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

        (4)半徑,直徑的特征及關系:一個圓內,有無數(shù)條半徑,所有半徑都相等.

        有無數(shù)條直徑,所有直徑都相等。

        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為:d=2r或r=d÷2(同一個圓內)

       。5)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把圓規(guī)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即半徑),

        把有針腳的一腳固定在圓心上,把裝有鉛筆芯的一

        腳旋轉一周,就能畫出一個圓。

        (定點,定長,旋轉一周)

        四、測評訓練

        1.填一填。

       。1)圓中心的一點叫做(),用字母( )表示,

        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 )。

       。2)()叫做半徑,用字母()表示。

       。3)()叫做直徑,用字母()表示。

        (4)在一個圓里,有()條半徑、有( )條直徑。

       。5)()確定圓的位置,( )確定圓的大小。

        2.畫一畫.。

        分別用圓規(guī)畫出半徑為2厘米,4厘米的圓。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把你的收獲和同學說一說,好嗎?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三上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幾分之一,并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這類分數(shù)的大小。

        2、使學生認識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讀、寫幾分之一這樣的簡單分數(shù)。

        3、結合觀察、操作、比較等數(shù)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和同伴交流數(shù)學思考的結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猜老師年齡,說自己的年齡。生活中還有哪里用到數(shù)?

        1、丁丁和當當在數(shù)學活動中也遇到了一些數(shù)的問題。

        書上圖:四個蘋果2瓶水

        生1: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

        生2:把2瓶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個

        數(shù)學上把物體分得一樣多,叫做?(板書:平均分)

        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怎樣分?

        生:切成兩半

        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這個蛋糕的一半,這一半該用什么樣的數(shù)來表示?生:二分之一

        像二分之一這樣的數(shù)就是分數(shù)。我們這節(jié)課一起來認識分數(shù)。(板書)

        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二份,(同步演示分數(shù)的書寫,分數(shù)線、分母、分子)這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

        1/2,另一份呢?(也是這個蛋糕的1/2)

        它指的是誰?

        你能說說我們是怎樣得到這個蛋糕的1/2的嗎?

        2、拿一張長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顏色。

        學生涂色作品。

        折法不同,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長方形的'1/2呢?

        生1:都是一半

        生2:都是把長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小結:折法不同沒關系,只要折的是這個長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

        3、判斷:下面哪些圖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里畫“勾”。

        小結:無論是一個蛋糕,一個圖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4、(1)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生:1/4、1/8、1/3、1/6……(師板書)

       。2)拿一張紙折一折,并用斜線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

        匯報:你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幾分之一?

        生1: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

        小組內交流。展示作品:

        長方形、正方形、圓形表示的1/4

       。3)形狀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生:因為它們都平均分成四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4)不同的圖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數(shù)嗎?

       。5)相同的圖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數(shù)嗎?(請圓形操作的學生舉起)

        5、比較分數(shù)大小

       。1)展示作品:圓形表示的1/2、1/4

        比較它們各自涂色的部分,你能說出哪個分數(shù)大?

        生1:1/4

        生2:1/2

        1/2表示哪一部分?(一大塊)1/4呢?(一小塊)中間用什么符號?(小于號)

       。2)用完全相同的圓,表示出它的1/8,和1/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樣?(。

        用學生作品驗證。

       。3)同樣大小的長方形、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數(shù)嗎?老師給每組中發(fā)的圖形大小相同,誰表示的分數(shù)大?誰表示的分數(shù)小呢?組內比較。

        6、分數(shù)的書寫。

       。1)師教寫1/2。

        (2)你能用分數(shù)表示下面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嗎?(書上練習)

        匯報:1/3 1/6 1/91/8

       。3)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怎樣的?請生閱讀書P98

        中間短橫,是?(分數(shù)線板書)表示平均分

        2是?(分母)分母是2表示平均分成?(2份)

        1是?(分子)分子是1表示其中的一份。

        (4)先看圖估一估,再填上合適的分數(shù)。(書上題目)

        長方形1

        1/3先估,課件移動1/3,驗證長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

        1/6先估,課件移動1/6,驗證長方形被平均分成了6份。

        你怎么一下子就估對的?有什么竅門?

        生1:1/3是下面的2倍。

        借助觀察比較估計,這是多好的學習方法。

        今天所學的'分數(shù)和以前學習的1之間有聯(lián)系嗎?

        再往下分,可能出現(xiàn)幾分之一?

        生說。

        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越來越多的時候,每一份的大小會越來越(。

        7、下面的畫面讓你聯(lián)想到了幾分之一?

        圖:法國國旗(1/3)五角星(1/5)巧克力(1/8)

        每一部分都是這個圖每人吃一份,可以給幾個人吃?形的1/3還能聯(lián)想到幾分之一?

        生:1/2師:每人吃一份,可以給幾個人吃?生:1/4師:每人吃一份,可以給幾個人吃?師:同樣一塊巧克力,觀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分數(shù)也就不同。

        8、黑板報!犊茖W天地》、《藝術園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一。藝術園地

        科學天地

        生:《藝術園地》占黑板報版面的1/4

        師:版面不是分成了三份嗎?

        生:把《科學天地》再分,黑板版面就平均分成了四份。

        9、瞧,人體中也能找到有趣的分數(shù)。

        圖:一歲現(xiàn)在的我

        課件演示把一歲兒童的身長(圖)平均分成四份,其中頭占身高的1/4

        把現(xiàn)在的我的身長(圖)平均分成七份,其中頭占身高的1/7

        估計:八、九歲孩子的頭占身高的幾分之一?

        學生估計

        師提供資料:十歲兒童頭占身高的六分之一

        10、播放:多美滋1+1奶粉廣告

        東東把一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來了八人,剛解決這個問題,又來了第九個人?磸V告讓你能聯(lián)想到幾分之一?

        生:能想到1/4

        從哪個畫面中聯(lián)想到1/4?

        生:第一幅畫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8

        從哪個面畫中聯(lián)想到的1/8?

        生:第三、四畫面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2

        這里的1/2是整個蛋糕的1/2嗎?

        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生:1/9

        如果開始就有9個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這塊蛋糕的1/9?

        1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教材第57-58頁內容和“做一做”及第60頁的第1—5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2、會使使用工具畫圓。

        3、3、培養(yǎng)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認識圓.。

        教學難點:

        畫圓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準備:

        投影儀、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復習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清小花朝珺1、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么線圍成的?

        簡單說說下面這些圖形的特征?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2、圓是用什么線圍成的?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

        3、出示圓片圖形:(1)圓是用什么線圍成的?(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2)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鐘面、車輪、水杯、碗口等)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找出生活中的圓形物體,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提高其學習的興趣!

        二、探索新知

       。ㄒ唬┱J識圓心、直徑和半徑。

        1、教師課件出示自學提綱,自學課本p56-57

       。1)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個圓紙片。

       。2)課本第58頁動手折一折。

        折過2次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再折出另外兩條折痕呢?

       。3)指出紙片的圓心、直徑和半徑。并在剪下的圓中分別標出。

        2、自學,教師巡回指點,發(fā)現(xiàn)難點。

        3、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個別學生上臺指出。

        4、小組討論:

        (1)什么叫半徑?圓上是什么意思?畫一畫兩條半徑,量一量它們的長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徑?過圓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圓的直徑的長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想一想:在同一個圓中有多少半徑、多少直徑?直徑和半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

        不在同一個圓中呢?

       。4)小結: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1)學生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然后討論測量結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系。得出結論:在同一個圓里,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板書:

       、僭谕粋圓里,有無數(shù)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谠谕粋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墼谕粋圓里,d=2r;《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清小花朝珺

        (2)第58頁“做一做”第1題。

        【設計意圖:學生在老師的精心安排下積極參與到學習的活動中,通過學生折一折、量一量、議一議等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了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了圓的特征。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ǘ┊媹A。

        1、介紹圓規(guī)的各部分名稱及使用方法。

        2、讓個別學生說出老師剛才是如何畫圓的。

        學生自學課本第57頁并小結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3、小組內畫r=3cm的圓。組長檢查評比,然后全班評比。

        4、完成第58頁“做一做”第2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仍然采用自學為主,讓他們自己動手探索畫圓的方法,充分尊重其

        主動性,讓他們自己在相互的交流中學會了畫圓,掌握了畫圓的技巧!

        三、鞏固練習

        1、判斷,并說明理由。

       。1)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2)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3)直徑是半徑的2倍。()

       。4)圓的半徑都相等。()

        2、請試著用圓規(guī)畫幾個大小不同的圓。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說一說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畫一個半徑是2厘米的圓。再畫一個直徑是5厘米的圓。

        3、完成第60頁的第2、3題。

        生獨立完成后,再由學生自己講評。

        4、思考題:在操場如何畫半徑是5米的大圓?(即第60頁的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查看,發(fā)現(xiàn)疑難。

        小組內評比,糾錯。組長組織解決存在問題

        5、思考:圓和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

        四、總結梳理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對自己的課堂表現(xiàn)還有什么提議嗎?覺得在哪些地方還需改進。

        作業(yè):完成第60頁的第1、5題。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僭谕粋圓里,有無數(shù)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谠谕粋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墼谕粋圓里,d=2r;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8

        一、教材分析

       。ㄒ唬、教學設計理念

        地位學情: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圓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后所要認識的小學階段的最后一種圖形。學生認識圓應把握它的特點,借助多媒體使學生體會到圓所蘊涵的美學特征與文化積淀。本課教學針對的是六年級學生,他們已初步具有處理信息和網(wǎng)絡上自主學習的能力,特別是結合遠程多媒體教學使這成為現(xiàn)實。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遠程多媒體教育網(wǎng)絡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平臺。

        理念設想:學生不是一張白紙,有著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數(shù)學教學應適合學生認知水平,建立在學生主觀愿望及知識經(jīng)驗上。提供充分活動和交流機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技能思想及方法經(jīng)驗,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彰顯美學價值,讓學生感受到圓與人們的生活、建筑、人文藝術和實際應用等息息相關。

       。ǘ、目標設置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與本課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學情和設計理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圓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和畫圓的方法。

        2、技能目標: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熟練掌握用圓規(guī)畫圓,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生動畫面、圖像、演示讓學生感受生活中圓的存在與作用,感受其神奇與蘊含的美學價值。

        根據(jù)本課的設計理念和目標設置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即通過多媒體認識圓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

        教學難點在于掌握圓的特征,能熟練地畫圓。

        (三)、教法、學法

        根據(jù)本課的目標設置和重難點特制定

        1、教法:以學定教、合作探究如情景陶冶法等。

        2、學法:順學而導、互助學習如師生互動學習法等。

        二、教學流程

       。ㄒ唬⑶榫皩

        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創(chuàng)設情景,展現(xiàn)大自然中隨時都有圓的存在。讓學生感受到圓的神奇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地導入到新課之中。(課件展示,宇宙星際、其它星球、地球、月亮和生活中的日落等美景以及大自然中的物體如鮮花等)

       。ǘ、探究新知

        1、創(chuàng)作圓:

        學生在準備好的紙上作圓,方法工具不限。同時教師課件演示一兩種作圓的過程方法,以啟迪學生。)

        2、學生完成后我會提問:

       。1)你是用怎樣的方法畫的?在學生作答間我會適時做出科學的'評語固定的一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用字母

        r表示。通過圓心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用字母d表示。(課件圓的畫面及各部分的名稱展示)

       。2)同時根據(jù)課件圖片請學生分析圓上、圓內、圓外和圓心各指什么?我再適時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

        3、學生探索

        (1)此時我會播放課件--以半徑旋轉并標有直徑的圓,請學生觀察分析并且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會發(fā)現(xiàn)直徑是半徑的兩倍等。

        (2)我再結合課件圖片總結:圓的半徑在旋轉中,與圓的直徑重合時,半徑只有直徑的一半,由此得出:r=d/2d=2r

        給答對的學生給予獎勵、以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課件展示兩個分別以半徑和直徑旋轉的圓)

        (3)接下來我會再問那圓有多少條半徑和直徑呢?為什么?學生自己看著旋轉的圓自己總結,我適時做出評述圓的半徑有無數(shù)條、直徑也有無數(shù)條、在同圓或等圓中所有的半徑相等直徑也相等,圓心確定圓的位置、半徑確定圓的大小

        4、知識延伸

        (1)我會向學生提問:剛才同學們畫圓時都用到了些什么工具和方法?和大家交流借鑒一下經(jīng)驗好嗎?學生:學生會說出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我再課件播放(可能會用到的工具如硬幣、線、筆、圓規(guī)等)。

       。2)此時我會裝作很著急的樣子向學生問:老師想畫一個直徑8厘米的圓可不可以用一塊錢的硬幣哦?為什么。可簩W生會從大小不符合等方面來說明不行。此時我又會說那我要是想畫一個半徑6厘米的圓又該怎么辦呢?為什么。可嚎赡軙容^為難(我再適時從大小符合以及方便等方面慢慢導出學生說出用圓規(guī)畫)

       。ǎ常┙酉聛砦以傩〗Y得出畫大小不同的圓我們通常用圓規(guī)來畫并播放課件圓規(guī)確定半徑的方法以及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的重復過程(并得出結論用圓規(guī)畫圓可以畫出大小不同的圓、也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圓,再次論證得出半徑越大,圓就越大。半徑越小、圓就越。

        (三)、知識反饋

        1、請同學們用圓規(guī)畫出一個半徑5厘米的圓并用字母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畫好之后相互檢查以鞏固剛才所學的方法。

        2、測試、學生舉手回答并說出理由(課件展示)

        A、

        圖(1)中直徑是()

        (圖1)半徑是()

        B.圓規(guī)兩腳分開距離是4厘米,畫出的圓直徑是()(圖2)

        C.圖(2)中長方形的長是(),寬是()

        3、解釋生活中的圓的相關運用如:

       。1)車輪為什么是圓的?

       。2)飛標標靶的靶圈為什么是圓的?我會適時引導加以鞏固。

       。ㄋ模、知識拓展

        1、史料連接:有關圓的知識、名言、名句以及網(wǎng)頁鏈接等,通過課件展示使學生體會到圓所蘊涵的歷史與文化積淀、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激情以及在以后的數(shù)學學習中更加用心。(課件展示)

        2、圓與生活:(課件展示圓與人們的生活如鮮花、日落、小橋流水、雄壯美麗的建筑物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體現(xiàn)有圓的應用的物體等等,使本課知識得以拓展,學以致用,體現(xiàn)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而又返回到生活中去,使學生感受到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數(shù)學無處不在。)

        三、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無數(shù)條r=d/2d=2r

        直徑半徑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9

        1. 例1。

        編寫意圖

        例1是讓學生想辦法在紙上畫圓,直觀感受圓的曲線特征,同時為后面探究圓的基本性質做好準備。教材共呈現(xiàn)了3名學生用不同的實物來描摹畫圓的方法,這種方法簡單,且學生以前有基礎,但因受實物所限,畫出的圓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隨意變化,從而為后面教學用圓規(guī)畫圓做了鋪墊。

        教學建議

        教學時,教師應在課前備好相應的學具,如茶杯蓋、圓柱等用來畫圓的物品,以便于學生活動。實際教學中,學生也可能會提出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教師不用回避,說明這種方法將在后面學習。

        2. 例2及“做一做”。

        編寫意圖

        例2教學圓的認識和畫法。

        圓的認識主要是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征。分三個層次編排:首先讓學生將畫好的圓反復對折,發(fā)現(xiàn)折痕相交于一點,引出圓心的概念。然后由圓心出發(fā),定義半徑和直徑,并讓學生探索出在同一個圓內,半徑和直徑都有無數(shù)條。最后通過測量比較,讓學生認識到同一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并且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1/2。

        教材對用圓規(guī)畫圓的編排是先讓學生自主探索,然后小組交流,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出畫圓的基本方法。

        “做一做”的第1題主要是鞏固學生對半徑和直徑的認識。第2題重點在于畫出一個確定大小的圓;第3題讓學生找出圓的圓心和直徑,由于這兩個圓都是畫在紙上的,無法通過折疊的方法來確定,所以較難。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正方形的對稱性來找圓心,只要連接正方形的對角線即可。第4題主要說明圓形物體具有易滾動這一特性,故車輪常做成圓形的,而車軸之所以裝在圓心的位置,則是因為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故只有把車軸裝在圓心處,當車輪滾動時方可使行進的車輛保持平穩(wěn)狀態(tài)。

        教學建議

        教材注重學生動手操作來探究圓的基本特征,故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活動,通過折、畫、量等方式來尋找規(guī)律。在學生活動中,教師可適時用問題引導探究的內容。如“同一個圓里,有多少條半徑呢?”“半徑和直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最后,教師應在學生探究的基礎上,對圓的有關概念和基本特征進行歸納和整理,以使學生形成系統(tǒng)、科學的認識。

        教學用圓規(guī)畫圓時,應先讓學生自己在紙上畫一畫,然后小組交流畫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歸納總結出畫圓的基本步驟和方法,主要應說明兩點:一是圓的位置和大小分別是由圓心和半徑?jīng)Q定的,故畫圓時應先確定圓心,然后按照指定的長度為半徑來畫圓;二是圓的大小取決于半徑的長短,與圓心的位置無關。然后再讓學生按照要求畫幾個圓,逐步掌握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3. 例3及“做一做”。

        編寫意圖

        例3在前面所學的成軸對稱的平面圖形的基礎上,教學認識圓的對稱性。使學生認識到圓是軸對稱圖形,且對稱軸有無數(shù)條。

        教學建議

        教學時可分兩個層次:一是讓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軸對稱圖形,復習對稱特點及明確對稱軸,然后說明以前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等都有對稱軸,這些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二是引導學生認識到圓也是軸對稱圖形,并且每條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圓的對稱軸。這部分內容應讓學生動手畫一畫,折一折,在實際操作中聯(lián)系直徑的含義來體會圓的對稱軸有無數(shù)條這一特性。

        “做一做”的第1題是總結性題目,在學過的軸對稱圖形中,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只有1條對稱軸,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等邊三角形有3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圓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第2題是根據(jù)對稱軸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利用方格紙先描出對應點,再連線構成圖形。

        4. 關于練習十四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2題,第3幅圖是一個圓內切于一個正方形,則正方形的邊長就是圓的直徑,故r=5 cm;第4幅圖以梯形的上底為直徑作出的半圓內切于梯形的下底,則梯形的高即為半圓的半徑,故d=7 cm。

        第3題,使學生知道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直徑是最長的一條。

        第4題,這兩種方法都是利用第3題的結論,通過移動尺子或用兩個三角板同時夾住圓并垂直于刻度尺來測量出圓內“最長的線段”,也就是直徑。

        第6題,可先固定一點,然后以此為圓心,用長為5 m的繩子繞此點旋轉一周即可畫出。

        第8題,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圓是曲線圖形,而三角形和四邊形是直線構成的圖形。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想象、歸納,經(jīng)歷圓的概念的得出過程,并掌握圓的概念。

        2、經(jīng)歷圓心、半徑與直徑等概念的發(fā)生過程,掌握圓心、半徑與直徑等概念。

        3、能夠獨立探索與發(fā)現(xiàn)半徑與直徑的屬性以及它們的關系。會用圓規(guī)畫圓。

        4、通過操作、想象培養(yǎng)空間觀念,積累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概括的經(jīng)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圓的定義及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征,進一步探究半徑與直徑的關系及用圓規(guī)畫圓。

        教學難點:

        歸納并理解圓的定義。

        教學準備:

        課件、作業(yè)單、圓片、圓規(guī)。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過渡:同學們看過《奔跑吧兄弟》這個節(jié)目嗎?其實節(jié)目中不僅僅有游戲,還有一些數(shù)學知識呢!黃隊接受到了一個尋寶任務,寶物埋在距離小旗三米的位置。

        提問:寶物可能在什么位置?(學生先匯報再白板演示)

        探究圓的定義

        師:

        1、如果用3厘米代表3米的距離,(用直尺示范三厘米)

        2、請你在作業(yè)單上將你認為寶物可能在的位置像這樣都點出來。

        3、展示匯報。(一生到展臺前展示)

        請同學們抬頭,看這位同學畫的點。

        提問:有比他畫的點多的嗎?如果繼續(xù)畫,還能不能點出可能的位置呢?

        師: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把同學們畫的點都匯集在這一張紙上面會是什么樣子?(學生可能說到是個圓)

        4、揭示課題

        我們來認識一個新的平面圖形:圓(板書:圓)這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就是認識圓(板書:認識)

        師問:圓是由什么組成的圖形?

        生:無數(shù)個點

        師:是什么樣的點?

        生:到一個點的距離都相等的點。

        5、師小結:我們知道了到一個點的距離等于3厘米的`所有點組成一個圓。

        提問:那么到一個點的距離等于4厘米的所有點組成一個什么圖形?(完整的說)

        到一個點的距離等于1分米會組成一個什么圖形?(學生回答)

        6、你還能像老師這樣描述一個圓嗎?

        師提問:誰能對照板書來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是圓?(同桌互相說一說)

        出示圓的定義:我們一起來說下什么是圓(學生齊讀一遍)

        其實圓就是由無數(shù)個點組成,也可以說這些點就說在圓上。

        請同學在白板上點出圓上的點。

        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ㄒ唬、認識圓心:

        請你快速把剛才畫的點連成圓。

        比較學生連成的圓引出圓心。

       。1)看看這位同學連出來的圖形是不是圓?(展示手畫的圓)

        追問:這是不是圓?為什么?(距離不等于3cm)選擇一個點進行驗證。

       。2)接著看(出示圓規(guī)畫的圓)

        提問:你是用什么畫的?(圓規(guī))

        師:圓規(guī)是我們畫圓的專用工具,誰和他一樣也是用圓規(guī)畫的?請你來說說怎樣用圓規(guī)畫圓。

        3、指各學生介紹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饧獾牡胤桨醋。┠膫尖尖?(針尖)按在哪里?(按在點上)

        師:針尖所在的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

        4、在白板的圓上標出圓心,請同學們也標出你們的圓心。沒有用圓規(guī)畫圓的同學請先用圓規(guī)畫圓,再標出圓心。

        提問:除了確定圓心,還需要確定什么?

       、俳嵌龋l懂他的意思,其實是指什么?

        ②長度,誰懂他的意思(兩個同學說)也就是指圓規(guī)兩個腳之間的距離不變。

       。ㄖ钢樇猓┻@個腳在哪里?(圓心)另一個腳在哪里(圓上)

        師:兩腳之間的距離其實就是圓心到圓上點的距離。

        (二)、認識半徑:

        1、請同學們把圓心和圓上一點連成線段。(學生動手連半徑)

        2、師介紹:這條線段就是半徑(板書:半徑)字母r表示。(在白板的圓上用字母表示半徑)

        3、觀察半徑,提問:誰來說說什么是半徑?(學生概括半徑的意義)

        4、學生進行匯報。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點的線段叫半徑。

        5、學生通過讀加深對半徑概念的理解。(學生邊讀老師邊圈出關鍵詞)

        師提問:你還能不能再畫幾條半徑呢?

        6、學生在自己畫的圓內畫半徑。

        提問:你畫出了幾條?你畫出了幾條?你呢?還能再畫出半徑嗎?(還能)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半徑有無數(shù)條)

        7、觀察半徑,它還有什么特點?(相等)

        師:如果我現(xiàn)在想要畫一個半徑為二十厘米的圓應該怎么辦?

        生反饋,師黑板演示畫圓。

        請在作業(yè)單上畫一個半徑為2厘米的圓,對比你們畫的圓和老師畫的圓一樣大嗎?(不一樣)也就是說這里半徑相等指的是同一個圓內。

       。ㄈ、認識直徑:

        師:請同學們拿出老師事先給你的圓,將圓只對折一次,再打開,觀察一下,它和之前有什么不同?(折痕)

        1、請你借助直尺將這條折痕描出來。

        2、我們發(fā)現(xiàn)這條折痕描出的是一條線段。

        2、這條線段有什么特征?

        3、學生匯報:

        師適時板書:通過圓心兩端在圓上

        4、師小結:其實像這樣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用字母d表示。

        5、一起說說什么叫直徑?

        6、學生總結: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學生齊讀)

        7、請同學們在圓上畫出直徑,并且用字母表示出來。

        提問:將圓換個方向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折再打開。如果像這樣折下去,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可以畫無數(shù)條)請根據(jù)直徑的定義在圓上再畫幾條直徑,并且量一量,看看直徑還有什么特點?

       。ㄋ模、研究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師小結:在同一個圓內,半徑有無數(shù)條,并且相等,直徑也有無數(shù)條,也相等,那么半徑和直徑有沒有關系呢?

        1、在作業(yè)單的圓內,先畫出一條半徑,再畫一條直徑,量一量,看看半徑和直徑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并將結果填寫在作業(yè)單上。

        半徑(cm)

        直徑(cm)

        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學生進行同桌合作學習,探究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4、學匯報交流。板書:d=2r r=d/2

        5、練習:對口令

        如果一個圓半徑是4厘米,直徑是多少?

        如果一個圓直徑是5分米,半徑是多少?

       。ㄎ澹、研究圓心和半徑的作用:

        1、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體中都有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圓形物體)

        2、梳理圓心與半徑的作用:

        師:這些圓有大有小,是什么決定了圓的大。浚ò霃剑┦鞘裁礇Q定了圓的位置?(圓心)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1

        一、激情導課

        1、導入課題

        對于圓,同學們都很熟悉吧?生活中,你們在哪兒見到過圓形?老師也給大家?guī)硪恍覀円黄饋硇蕾p。(課件)有什么感覺?圓廣泛應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正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麗而神奇,難怪早在20xx多年前古希臘數(shù)學家畢達哥拉斯就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最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共同探究圓的奧秘吧!(板書課題)

        2、明確目標

        對于圓,你還有什么想要研究的問題或者有什么困惑嗎?看來同學們對圓充滿了好奇和渴望,這節(jié)課我們先進一步了解圓,學會繪制圓,用數(shù)學語言描述圓。

        3、效果預期

        同學們只要會觀察、勤動手、善思考,肯定都能順利完成這三個目標,有信心嗎?

        二、民主導學

        我們列舉了這么多的生活實例,圓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圖形呢?

        請同學們回憶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想一想圓與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幅金魚圖,你能根據(jù)邊的特點給這些圖形分分類嗎?同學們真會觀察,一下子抓住了這些平面圖形的特點,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看,我們這么容易就進一步了解了圓,你們真了不起!

        任務一:現(xiàn)在同學們試一試:能用手中的材料畫一個圓嗎?

        老師真佩服你們,能用這么多方法能畫出圓,把自己的方法與別人的比較一下,你發(fā)現(xiàn)那種方法適用性更廣一些?現(xiàn)在,我們一起動手用圓規(guī)畫一個圓。先干什么?(把圓規(guī)的兩腳分開,固定好兩腳的長度,我們簡單說成“定長”怎么樣?)第二步呢?(對,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一點上,你能把這一步也起個簡單的名字嗎?好,“定長”)最后一步呢?(把裝有畫筆的另一只腳旋轉一周,就畫好了。)畫好了,請同學們舉起來欣賞一下,真棒!你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你們看,繪制圓就這么簡單!

        任務三:在剛才的活動中你們對圓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來的研究中你們一定有更深刻的發(fā)現(xiàn),F(xiàn)在請同學們自學56頁例2到57頁上面一段,不懂的地方小組內再討論、交流。老師給大家一個小提示:把書中的重點內容勾畫出來,可以利用手中的圓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好了,開始吧。

        匯報、交流。

        圓中心的一點叫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

        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用字母r表示。老師也來畫一條半徑。為什么不對?書上用特別精練而準確的語言描述了半徑,我們一起讀一遍。

        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圓的直徑。用字母d來表示。畫直徑,為什么不對?你還知道了什么?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和無數(shù)條直徑,所有半徑都相等,所有直徑也相等。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師手中的圓的半徑跟你手中圓的半徑相等嗎?必須強調什么?這兩個圓的半徑相等嗎?所以在同圓或等圓內,所有半徑都相等,所有直徑也相等。

        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一半。

        同學們真是了不起,能用數(shù)學語言描述圓心、半徑、直徑及半徑和直徑的關系,但是還差那么一點點,現(xiàn)在我們來再次畫圓,相信你們還會有新的收獲。

        請同學們思考,在畫圓的過程中,你認為圓心的作用是什么?半徑的作用是什么?

        畫好了,請同學們回想畫圓的過程,第一步定長,就是什么?定點又是什么?這兩個圓一樣大嗎?為什么?可見半徑?jīng)Q定了圓的(大。。圓心有什么作用呢?對,有的`圓畫在這里,有的圓畫在那里,是圓心決定了圓的位置。

        到現(xiàn)在為止,老師覺得大家描述圓就比較完整了,我們會描述了,還得會用才行。現(xiàn)在讓我們重新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古今中外,車的外形都在不斷地改變,但是有一部分始終沒有改變,你注意到了嗎?大家想一想,為什么車輪要設計成圓形的呢?車軸應裝在哪呢?

        同學們用數(shù)學語言描述了圓,還能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真是太精彩了!其實,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了關于圓的精確記載。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經(jīng)》中這樣描述道:“圓,一中同長也!惫糯@一發(fā)現(xiàn)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

        這節(jié)課,同學們認真觀察,動手操作,用準確的語言對圓進行了描述,我們順利完成了三個目標,下面就來解決一些生活問題。

        三、檢測導結:

        1、目標檢測:

       。1)判斷:用手勢表示

        在同一圓內,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畫一個直徑為4厘米的圓,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是4厘米。

        直徑是半徑的2倍。

       。2)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方和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告訴你正方形的邊長是6厘米,你能獲得關于圓的哪些信息?

        2、結果反饋:

        學生互檢互查。

        3、反思總結:

        今天,我們共同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請同學們試著介紹你的朋友,好嗎?

        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老師非常滿意,讓我們一起為這節(jié)課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的設計。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圓》的第一節(jié)內容!秷A的認識》主要內容有:用圓規(guī)畫圓、了解圓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等,它是在學生掌握了直線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并且對圓已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學習直線圖形到學習曲線圖形,不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教材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內在聯(lián)系。

        2、學情分析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空間觀念比較薄弱,動手操作能力比較低,小組合作意識不強,鑒于以前學習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是直線平面圖形時,而圓是平面曲線圖形,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會存在一些困難。

        3、課標要求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教學中力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淡化教師的主觀影響,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產(chǎn)生問題,自己探究、嘗試,修正錯誤、總結規(guī)律,從而使學生在經(jīng)歷、體驗和運用中真正感悟知識,主動獲取知識。

        本節(jié)課我以學生親自動手制作的圓形紙片為主線,采用操作、探究、討論、發(fā)現(xiàn)等教學方法,有目的、有意識地安排了讓學生折一折、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議議等數(shù)學實踐活動,啟發(fā)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用耳辨析、小組討論,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并通過多媒體將演示、觀察、操作、思維與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動手中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圓的特征,以及教學圓的畫法。

        4、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猜想等數(shù)學活動,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2)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從生活中認識圓,借助動手操作活動,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唯物主義觀念,通過操作、研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了解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圓的半徑與直徑間的關系。

        【教學用具】學生:圓規(guī)、剪的圓形紙片、彩筆、直尺、三角板。老師:圓規(guī)、圓形紙、直尺、彩筆、課件。

        二、教學活動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觀察積累。

        1.課件出示三種車輪不同的賽車:“猜一猜,哪輛賽車會勝出?”(課件演示)、如果讓你選乘其中的一輛車,你會乘坐那一輛呢?為什么?除了快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嗎?是什么原因,第三輛車跑的又快又穩(wěn)?課件顯示車輪漸漸變?yōu)閳A。其實圓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你在那兒見過圓?把車輪做成圓形,車子就跑的又快又穩(wěn),有什么科學根據(jù)嗎?在圓形里會藏著那些秘密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圓的初步認識。板書:圓的.初步認識

        2.其實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接觸過圓這種圖形,除了圓你還認識那此圖形?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邊形、、梯形、圓柱、長方體、正方體、球體……

        你你能給這些圖形分分類嗎?(課件演示)分成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把平面圖形再分成平面直線圖形和平面曲線圖形。板書:圓是平面上的曲線圖形。

        【利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賽車游戲,讓學生去觀察,發(fā)現(xiàn)其中的數(shù)學知識,進而抽出——圓,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濃厚興趣,并為學習新知積累學生的知識表象。生活中,你在那見過圓形的物品?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仡櫼郧八鶎W的有關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進行分類,為學習新知作鋪墊】。

        (二)、組織學生,操作發(fā)現(xiàn)。

        1.教學圓各部分的名稱及關系。

        (1)做圓的方法:昨天我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大家在紙上想辦法畫一個圓,然后把在紙上畫好的圓剪下來,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做的?(用圓規(guī)或用圓形物印)

        (2)折紙:拿出你剪的圓形紙片,跟老師一起對折---打開---出現(xiàn)一條折痕,為了看得清楚,用直尺和彩筆畫出折痕。換個方向再折再畫一條。別停下來,繼續(xù)折,繼續(xù)畫,比比誰折得快、畫得多。

        師:還能折嗎?畫得完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樣的折痕有無數(shù)條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圓中心的一點。這一點叫做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什么是圓心?(老師帖圓形紙,板書—)

        (3)認識半徑、直徑及其關系

        其實在折痕里還藏有很多有關圓的知識,下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議一議、量一量、看看書、組內交流等辦法來尋找圓的知識。比比看哪個小組發(fā)現(xiàn)得多。

        小組交流匯報有關直徑、半徑、直徑與半徑關系的知識。(配合學生匯報,教師進行動畫演示。)

        小組: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折痕都通過了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而且這此折痕長度都相等。你是怎么知道這些折痕都想等的?師:我們把圓里面象這樣的線段叫直徑,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叫直徑?直徑都有什么特點?(老師課件演示)為什么要說在同一個圓里?(老師用學生中的大小不同的圓舉例說明。)

        小組:我們組發(fā)現(xiàn)從圓心到圓上可以連接無數(shù)條線段,這些線段也都相等。師:我們把圓里象這樣的線段就叫做半徑。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叫半徑?半徑都有什么特點?(老師課件演示)為什么要說在同一個圓里?(老師用學生中的大小不同的圓舉例說明。)

        )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和半徑有什么關系呢?猜一猜?要想知道我們猜的對不對,怎么辦?(檢驗)請大家檢驗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你是怎樣檢驗的?(課件演示)你覺得這句話里那幾個字非常重要?為什么?

        圖中哪些是半徑?哪些是直徑?哪些不是?為什么?

        【用"情境激趣--自主探究--歸納總結--應用深化"的活動化教學模式,使學生在了解圓各部分名稱的基礎上,自己發(fā)現(xiàn)圓的各部分特征。教師把自己定位于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位置,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勵等手段,不斷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主動建構的過程中掌握數(shù)學的一些思想方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學習畫圓的方法

        畫一個3厘米的圓,并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如果你有困難,可以看課本57頁中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也可以向組內的同學請教)

        1.自學并嘗試畫圓。

        2.交流畫法。(定圓心、定半徑、畫圓)

        3.了解半徑確定圓的大小,圓心確定圓的位置。

        4.畫一個直徑是10厘米的圓。

        (三)、引導學生,總結歸納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評析:讓學生回顧本堂課的收獲,給學生提供了自我感悟、自我評價的時間與空間,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

        三、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本練習二十的1、2題。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知道同一圓內半徑、直徑的特征,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個圓里直徑與半徑的關系,能根據(jù)這種關系求圓的直徑或半徑。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個圓里直徑和半徑的關系,能根據(jù)這種關系求圓的直徑或半徑。

        教學準備:

        多媒體一套。學生準備硬幣等圓形物體若干;圓規(guī)一把、直尺一把、小剪刀一把。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玩過投圈游戲嗎?如果現(xiàn)在有幾位同學要進行投圈比賽,站成什么形狀比較合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圓的認識(板書課題),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一定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2、你見過圓嗎?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

        3、想辦法畫圓。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2、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教師板書:d=2r或r=1/2d

        3、用圓規(guī)畫圓。

        三、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車輪為何是圓的,車軸應該裝在哪里?

        四、全課總結

        板書:圓的認識

        1、各部分名稱:or(無數(shù)條)d

        2、d=2r或r=1/2d(同圓或等圓)

        3、畫法:定圓心、定半徑、旋轉一圈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2、3頁“圓的認識一”。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guī)畫圓。

        2、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xiàn)象。

        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圓的特征。

        2、畫圓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三角尺、直尺、圓規(guī)。

        2、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一、觀察思考。

        1、欣賞生活中的圓:棋子、桌面、鐘面、車輪、中國結。

        2、觀察這些圖形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有什么不同?

        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

        做套圈游戲,哪種方式更公平?

        二、畫一畫。

        你能想辦法畫一個圓嗎?

        用手比劃著畫圓。

        用一根線和一支筆畫圓。

        用圓規(guī)畫圓。

        2、教學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三、認一認。

        學生用圓規(guī)畫一個圓。

        討論:圓規(guī)的“尖”、圓規(guī)張開的兩腳之間的長度所起的作用。

        告訴學生半徑和圓心。

        四、畫一畫、想一想。

        要求學生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并畫出它的半徑和直徑。

        觀察比較得知:圓有無數(shù)條直徑,無數(shù)條半徑。

        在同一個圓內直徑都相等,半徑都相等。

        以點A為圓心,要求學生以A為圓心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

        畫兩個半徑都是2厘米的圓。

        五、討論。

        圓的位置與什么有關系?

        圓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使學生通過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圓形物體,建立正確的圓的表象。

        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會圓的本質特征。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圓的本質特征。

        讓學生認識到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圓的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小。

        六、觀察與思考。

        1、播放課件。

        動物王國自行車比賽。分別有圓形、橢圓形、正方形的.車輪。

        思考:車輪為什么是圓形?

        操作:

        用硬紙板分別剪一個圓形、正方形、橢圓形。

        小組合作描出運動軌跡。

        七、練一練。

        課本練一練題目。

        八、全課小結。

        【教學反思】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學生很快能找到圓的主要特征,而且能從本節(jié)課里掌握圓的特征,掌握圓各部分的名稱,以及直徑半徑等之間的關系。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1、通過折一折、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等活動,觀察、體會圓的特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之間的關系。

        2、了解、掌握多種畫圓的方法,并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3、借助動手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滲透知識來源于實踐、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掌握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圓的特征。圓的畫法的掌握。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形紙片、圓規(guī)、直尺等。

        學具準備:

        直尺、圓規(guī)、圓形紙片等。

        教學主要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孩子們,見過平靜的水面嗎?生:見過。

        師:丟進一塊石頭,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變化?生:蕩起一個個波紋。

        師:這些波紋是什么形狀的呢?生:圓形的。

        師:這樣的現(xiàn)象在大自然中隨處可見。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這些圖圓形呢?

        生:……

        師:對了,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圓形,老師這里也收集了一些,請看!(課件播放)盛開的向日葵,被切開的橙子……)師:同學們,在上面你同樣找到圓形了嗎?生:找到了。

        師:有人說,因為有了圓,我們的生活才變得多姿多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探尋其中的奧秘吧

        二、圓與平面圖形的區(qū)別。

        師:老師的信封里也有一個圓,想看一看嗎?生:想。

        師:可是除了圓還有一些其他的平面圖形,也想看一看嗎?(老師一一拿出來,生說名稱)師:(課件)好樣的,如果要從這一些平面圖形把它給摸出來,覺得有沒有難度?生:沒有。

        師:怎么會沒有難度呢?

        生:其他的有棱角,直直的,而圓是圓圓的。摸起來很光滑。師:這些圖形都是由什么圍成的?(課件)生:線段圍成的。

        師:而圓的邊事彎曲的,所以我們說圓是由一條曲線圍成的圖形。(課件)師:找到他們的區(qū)別后有沒有信心把圓從里面摸出來?生:有。

        師:可是事情還是沒那么簡單,里面除了圓還有其它曲線圖形。(拿出)生:(驚訝)

        師:同學們瞧。這個圖形它也是由曲線圍成的。同學們會不會把它當成圓形摸出來呢?

        生:不會。這個曲線圖形表面凹凸不平,而圓是很光滑的。

        師:(拿出橢圓)還有呢。這個夠光滑吧?你待會兒該不會把它當成圓形給掏出來吧?

        生:不會,因為橢圓看起來扁扁的。而圓很勻稱,怎么看都一樣。師:說的好,橢圓這樣看矮矮的、胖胖的。這樣看呢?生:高高的瘦瘦的。

        師:而圓看起來很勻稱,怎么看都一樣。

        師:通過我們剛才的比較,誰能從這些平面圖形中摸出圓?

        師:好,你來吧。閉上眼睛,把手往前伸著,我把這些圖形一個個放在你手中,你只需回答是圓不是圓就可以了。下面同學不能提示,根據(jù)他的回答作出判斷。(動手感知)

        師:真厲害,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圓是由一條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課件)圍成圓的這一周,我們把它叫做圓上。在圓上的這一點A,我們就說A點在圓上。那外面的呢?我們把它叫做什么?生:圓外。

        師:這里的一點B,外面就說B點在?(圓外)師:里面呢?叫什么?生:圓內。

        三、合作探究認識圓心、半徑和直徑。這是圓與其他圖形的區(qū)別,那么圓到底還有哪些特征呢?現(xiàn)在拿出準備的圓形紙片,我們來做個試驗。把你的圓對折再對折,多折幾次。打開。結合大屏上的三個提示小組內合作探究?纯磮A到底還有哪些特征。(課件出示)

        師:相信大家一定會有不少新的發(fā)現(xiàn)。(學生合作交流)

        師:你們討論完了嗎?經(jīng)過數(shù)次對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我發(fā)現(xiàn)紙上留下許多折痕。

        生:我還發(fā)現(xiàn)這些折痕相交于圓中心一點。師:是這樣的嗎?一起來看。

        師(課件):經(jīng)過幾次對折打開,紙上留下了這些折痕。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板書:長折痕)

        師:(課件)這些折痕相交于圓中心一點,找到這一點了嗎?用筆把它點出來。(板書:一點)

        師:我們把相交于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用字母O表示(板書:圓心O)

        師:把你們的也標上字母。

        師:這些折痕,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生:都通過了圓心。

        師:對了,還有呢?生:兩端都在圓上。師:既然兩端都在圓上,說明它是一條什么?生:線段

        師:(課件)對了,我們就把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來表示。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還發(fā)現(xiàn)圓心把這些長折痕平均分成了許多短折痕。

        師:圓心將這些長折痕等分成了很多短折痕。是嗎?(板書:短折痕)師:這些短折痕又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生:我發(fā)現(xiàn)它們的一端都在圓心,另一端都在圓上。

        師:(課件)像這些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我們就把它叫做半徑。半徑用字母r來表示。(板書:半徑r)

        師:好,我們來看看,這上面哪些線段是半徑呢?(課件)

        師:很好,你能在自己的圓片上畫一條半徑和直徑嗎?別忘了表示字母,寫上長度。

        師:通過折一折,我們認識了圓心、半徑和直徑。通過數(shù)一數(shù),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生:我發(fā)現(xiàn)半徑有無數(shù)條。

        師:半徑有無數(shù)條,同意的舉手。(板書:無數(shù)條)光這樣說是不夠的,你能說出理由嗎?生:折無數(shù)次

        生:圓上有無數(shù)個點。

        師:還有呢?還有理由嗎?生(沉默)

        師:不問不知道,一問才知道,原來你們都是懵的。磕銈兪倾碌膯?生:不是。

        師:哪些不是?(有人舉手)有的同學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再次舉起了手。好,你怎么想的?

        生:可以自己去畫。師:可以去畫,F(xiàn)在我們來想象一下,如果給你們足夠多的時間,你能畫出幾條?生:無數(shù)條。師:(搖頭)前幾天唐老師在另一個班上這個內容也探討了這個問題,最后大家一致認為圓有無數(shù)條半徑?墒蔷陀幸粋同學他不相信;丶乙院笏约杭袅艘粋圓,在上面密密麻麻畫滿了半徑,一直畫的看不到任何空隙了。他數(shù)了數(shù)一共是三百多條。第二天跑來就問我:唐老師你看!明明才三百多條,你怎么就說有無數(shù)條呢?

        生:(舉手)換個大點的圓。

        師:他的意思是說:小伙子,你的圓太小了,換個大點的。是嗎?

        師:可帶來了問題,難道說大圓半徑多,小圓半徑少嗎?或者我們干脆就把結論改為大圓半徑有無數(shù)條?師: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我認為畫半徑的筆細一些。

        師:同學們,別小看了剛才同學的想法,他其實一下子就告訴了我們數(shù)學最基本的地方。那就是線段它可以無限的細下去。一直細到看不見為止,那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說圓有多少條半徑?生:無數(shù)條。

        師:聽聽你們的聲音,中氣都比原來足了。對不對?

        師:圓有無數(shù)條半徑的特征我們已經(jīng)探討的比較清楚了。通過量一量,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生:我發(fā)現(xiàn)直徑是半徑的兩倍。

        師:你想說的是:直徑長度是半徑長度的兩倍對不對?你的直徑長多少?半徑呢?

        師:那么你們的直徑與半徑長度也有這樣的關系嗎?師:誰能用字母表示直徑與半徑的關系?生:d=2r

        師:也可以說?生:R=d/2

        (板書:d=2r r=d/2)

        師:除了直徑與半徑的關系,還有別的發(fā)現(xiàn)嗎?生:我發(fā)現(xiàn)所有的直徑長度相等。生:我還發(fā)現(xiàn)所有的半徑長度相等。

        師:你們呢?所有的直徑長度相等嗎?所有的半徑長度也相等嗎?(板書:長度相等)

        師:通過量一量,大家又發(fā)現(xiàn)了所有直徑長度相等,所有半徑長度也相等。師:(收集大小不同的兩個圓)好,我們來看,半徑相等嗎?生:不相等。

        師:剛才你們不是說所有半徑長度相等嗎?這是為什么呢?生:因為它們不再同一圓內。師:現(xiàn)在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生:在同一圓內所有的直徑長度相等,所有的半徑長度也相等。

        師:看來,要使所有的半徑長度相等這一特征成立,它必須得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那就是:在同一圓內。(板書:在同一圓內)

        師:(收集一樣的兩個圓)現(xiàn)在它們在同一個圓內嗎?生:沒有。

        師:它們的半徑長度相等嗎?生:相等。

        師:現(xiàn)在你又能得出什么結論?

        生:在一樣大的圓里,所有的半徑長度相等,所有的直徑長度也相等。

        師:說的好不好?除了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長度相等所有的直徑長度也相等。在相等的`圓里,也是這樣。(板書:等圓)

        師:同學們,通過折一折、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你們都有了哪些發(fā)現(xiàn)呢?生:發(fā)現(xiàn)了圓心、半徑和直徑。

        生:也發(fā)現(xiàn)了在同一個圓或等圓里直徑與半徑的關系。師:它們是什么關系?生:d=2r,r=d/2

        生:還發(fā)現(xiàn)了圓有無數(shù)條直徑和半徑。生:以及在同一個圓或等圓里所有的半徑長度相等,所有的直徑長度也相等的特征。師:(課件)孩子們,其實我們的這些發(fā)現(xiàn)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被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子所發(fā)現(xiàn)。在他的著作中這樣描述了:圓一中同長也。所謂的一中,指的就是一個?(圓心)同長呢?又指什么?生:半徑一樣長,直徑一樣長。

        師:這一發(fā)現(xiàn)和我們剛才的發(fā)現(xiàn)?(完全一致)他的這一發(fā)現(xiàn)比西方國家整整早了一千多年。聽到這里我想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生:(激動的)自豪!!四、合作探討圓的畫法。

        師:發(fā)現(xiàn)了圓那么多的特征,想不想自己動手畫一個圓呢?師:那么怎樣才能既準確又方便的畫出一個圓?生:可以用圓規(guī)來畫。

        師:對了,古人就曾說過: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里的規(guī)就是手中的圓規(guī)。用來畫圓。圓規(guī)有兩只腳,一只是針尖,用來固定圓心;另一只是畫圓用的筆。兩只腳可以隨意的叉開。你能試著用圓規(guī)畫一個圓嗎?師:(巡視中)老師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都畫的比較好,但也有的同學畫的不夠理想。師:畫好了嗎?誰來說說畫的不夠理想的這些同學可能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生:圓心沒固定好。

        生:畫的時候沒拿手柄,拿到下面了。

        師;你們剛才說到的問題,老師在你們中間找到了證據(jù)。一起來看,這張什么問題?(投影展示)

        生:太偏了。應該往中間畫。

        師:往中間畫?怎樣才能畫到中間去?生:將圓心固定到紙的中間。

        師:圓心固定在紙的中間,畫的圓就在哪里?生:本子中間。

        師:也就是說,圓心覺定了圓的什么?生:圓的位置。

        師:說的非常正確。圓心決定了圓的位置。再來看看這幅有什么問題?生:沒連上。師:能連上嗎?生:不能。

        師:猜猜看,估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生:肯定在畫的時候改變了兩腳直間的距離。師:同意他的看法嗎?生:同意。

        師:圓規(guī)兩腳之間的距離也就是圓的什么?生:圓的半徑。

        師:再接著畫下去,是越大還是越。可涸叫。

        師:所以我們說,圓的大小取決于什么?生:半徑的長短。

        師:對了,圓的大小是由半徑的長短決定的。與圓心的位置無關。師:到底應該怎樣使用圓規(guī)畫圓呢?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黑板。師:(展示畫圓方法)師:孩子們,根據(jù)老師剛才的畫圓步驟和方法,你能再畫一個半徑5厘米的圓嗎?(學生再次操作畫圓)

        師:畫好了嗎?舉起來互相欣賞一下我們的勞動成果吧。五、圓在生活中的運用。

        師:(課件)畫好了圓,我們再來看看,這是什么?生:籃球場。

        師:中間是個什么?生:圓。師:中間為什么是個圓而不是個正方形或長方形呢?不知道籃球怎么開賽,回答這個問題還真是有點難。一起來了解一下。(播放開賽錄像)

        師:從這段錄像我們看見,裁判拿著球在圓心,隊員在圓上,比賽一開始,隊員就盡量將球傳到自己的場地,F(xiàn)在你能解釋球場的中間為什么是個圓了嗎?生:因為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師:說的真好。這樣大的一個圓,怎么畫出來的呢?有這么大的圓規(guī)嗎?生:沒有。

        師:那該怎么畫呢?生:……

        師:大家聽明白了嗎?

        師:不是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嗎?怎么沒有用圓規(guī)也能畫出一個圓呢?生:規(guī)矩不應該特指圓規(guī),而應該指的是畫圓的工具。師:看來古人說的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句話還是對的。六、數(shù)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師:現(xiàn)在你們能從數(shù)學的角度解釋平靜的水面丟進石子蕩起的波紋為什么是一個個圓這一現(xiàn)象了嗎?生:……

        師:解釋的太棒了。這實際就是在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長度相等的道理。師:看來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有時也蘊含了豐富的數(shù)學規(guī)律。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這些能夠用眼看到的圓,還有許多肉眼所看不到的圓。一起來了解一下。

       。ㄕn件)太陽美妙的光環(huán)、特殊儀器拍攝到的無線電波、說話時聲音的傳播。師:孩子們,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圓》教學設計03-18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3-29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5篇12-31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5-12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5篇)01-23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5篇)01-19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5篇01-19

      圓的認識的教學設計(精選7篇)07-28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7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