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社會《全家!方贪福ㄍㄓ13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全家!方贪,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社會《全家!方贪 篇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課件中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個人在家庭中的稱呼。
2、讓幼兒感受家庭的親情,初步培養(yǎng)孩子愛家庭、愛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3、讓幼兒感受新春佳節(jié)中相互拜年的熱鬧氣氛,學說簡單的賀年用語。
二、活動準備
全家福的課件、錄音機和錄有《新年好》歌曲的磁帶
三、活動過程
。ㄒ唬┮鲋黝},引起幼兒興趣
。ǘ┏鍪菊n件,引導幼兒觀察
1、請幼兒看看他們每個人臉上是怎樣的表情。幼兒回答時,還可模仿一下。
2、引導幼兒觀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人物的身份。后提問:
1)爺爺長得什么樣?(白胡子、白頭發(fā)、臉上有皺紋)
2)奶奶長得什么樣?
3)這個叔叔是誰?是爺爺奶奶的什么人?
4)爸爸旁邊的短發(fā)阿姨是誰?
5)這個長發(fā)阿姨是誰?
6)站在姑姑邊上的'是誰?
7)這個最小的是誰?
3、引導幼兒觀察每個人的位置。提問:
1)照片上爺爺奶奶坐在什么位置?
2)爸爸、媽媽、姑姑站在哪里?
3)姐姐和寶寶在哪里?
4、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小結(jié)
(三)游戲“拜年”
1、說簡單的賀歲語句。
2、讓幼兒互相拜年,說賀歲語句。
3、大家一起唱歌曲《新年好》,結(jié)束活動。
小班社會《全家福》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愿意大膽介紹自己的家人,并可以基本形容家人的特征。
2、根據(jù)老師提供的方法,嘗試“全家福”的繪畫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全家!钡氖痉懂嫛⒗L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話題導入
T: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為什么?
T:家里的人很愛寶寶,所以寶寶也喜歡自己的家。
T:寶寶們都那么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我們來說說自己的爸爸媽媽,回憶一下她們長得什么樣子?(提醒幼兒跟別人講的不一樣)
T:寶寶們講的真好,有的寶寶的爸爸是戴眼鏡的;有的寶寶的爸爸頭發(fā)短短的,有點像刺猬;有的寶寶的媽媽頭發(fā)卷卷的……
T:你們的爸爸媽媽都非?蓯,那再想一想他們是怎么表現(xiàn)他們對你們的愛的呢?(讓幼兒大膽的'說,引導幼兒與其他人不一樣。)
T:大人都很愛你們,那你們愛不愛他們阿?誰來告訴給好朋友聽聽?
二、繪畫示范,幼兒操作
T:今天,為了表示自己對家人的喜愛,我特地作了一件小禮物,你們知道是什么嗎,猜一猜。(給與一定的提示)
T:你們真厲害,我畫了一幅全家福的畫,給你們看一看。
老師示范,請幼兒參與示范,提醒幼兒把握主要特征。
。ó嫷拇笠稽c,把爸爸媽媽的特征畫出來)
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T:你們也很愛自己的家人,也跟老師一樣把他們畫出來,表達出你們對他們的愛,回家送給他們,好嗎?
三、作品展示
啊,我們寶寶真厲害,你們畫得都那么棒,老師看到好多很特別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猜一猜這是誰的家人,有些誰?
小班社會《全家!方贪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nèi)的數(shù)量,并能說出總數(shù)。
2、學念《數(shù)數(shù)歌》,學習用相應的點數(shù)表示總數(shù)。
活動準備:
1、全家福PPT
2、幼兒用書第一頁
3、小兔、小貓、小老鼠、小鴨圖片。蘋果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設 計 意 圖一、小兔分蘋果,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nèi)的數(shù)量。
1、創(chuàng)設情景《小兔分蘋果》,引出主題。
2、請個別幼兒上來幫小兔分蘋果,大家?guī)退麛?shù)數(shù)看分的`對不對。
二、闖關游戲《數(shù)數(shù)我家有幾口》,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nèi)的數(shù)量,并與相應的點數(shù)相對應。
1、個別幼兒回答,請全體幼兒一起手口一致點數(shù)驗證。
2、家里有幾個人,就可以用幾個點來表示。初步了解數(shù)量與點數(shù)的對應關系。
3、教師總結(jié),鼓勵幼兒在幼兒用書中運用手口一致點數(shù)的方法完成練習。
4、對于程度較差的幼兒教師鼓勵運用《數(shù)數(shù)歌》手口一致點數(shù)。
三、幼兒操作,鞏固手口一致點數(shù)五以內(nèi)的數(shù)量。
1、 翻到幼兒用書《數(shù)學》第一頁,教師和幼兒共同完成第一題。引導幼兒了解該練習的操作方法。
2、教師點評,運用《數(shù)數(shù)歌》進行校對,進一步加深對數(shù)量與點數(shù)對應關系的認識。
創(chuàng)設小兔分蘋果的情景,引導幼兒在情境中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
小班社會《全家福》教案 篇4
目標:
1、能抓住家庭成員的主要特征,學習畫出人物正面的形象。
2、熱愛自己的父母與家人。
準備:
1、請幼兒在家中觀察家庭成員的長相,發(fā)型,服裝等主要的外形特征。
2、已玩過角色游戲:“照相館”。
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家里人的樣子,講講他們相貌的特點,常有的表情和動作以及喜歡穿什么衣服,從事什么工作。
2、幫助幼兒掌握家庭成員(包括自己)最主要的外形特征。
3、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畫出家庭成員的`主要特征,可以是半身,也可以是全身的人物形象。
(2)給個別能力弱的孩子提供父母的照片,幫助他看著照片畫父母的頭部特征。
4、展示幼兒的作品,并予以簡單、正確的評價。
延伸:
動作快的幼兒可設計作品外框,做成照片形式并張貼于室內(nèi),讓幼兒互相欣賞,學習。
小班社會《全家!方贪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照片中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個人在家庭中的稱呼。
2、讓幼兒感受家庭中的親情,初步培養(yǎng)幼兒愛家庭、愛父母,尊敬長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圖片-全家福
2、幼兒的全家福、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全家福照,引起幼兒興趣
二、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全家福”的含義。
1、誰的年紀最大?他們在哪?爺爺、奶奶長的`怎么樣?
小結(jié):爺爺、奶奶的年紀最大,頭發(fā)都變白了,臉上都有皺紋了,
爺爺胡子白了,奶奶的牙齒都掉了,硬的東西都咬不動了。
2、爸爸、媽媽在哪里?
3、為什么爺爺、奶奶坐在椅子上,爸爸媽媽站著?
4、還有一個人是誰,他在哪兒?
小結(jié):你們看,他們一家人都笑瞇瞇的,真好看,我們也來學學吧!
教師: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做“全家!保ㄓ變簩W說)
三、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全家福。
1、請個別幼兒在集體前介紹。
2、請全體幼兒向好朋友、老師介紹自己的全家福。
四、布置“全家!睂
五、師生一起合拍“全家!
小結(jié):我們班,老師就像你的爸爸、媽媽,你們就像老師的寶寶。
我們在一起就像是一個大家庭。讓我們一起來拍一張“全家!卑!
小班社會《全家!方贪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并感知故事的特殊幽默感。
2、感受人物性格與動物形象之間的象征關系。
3、嘗試想象并畫出自己家庭成員的臉部特征。
活動準備:
故事:《我家是個動物園》。
故事中人物各種圖及添畫用的畫紙,畫紙上有動物頭像的輪廓線。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教師出示故事中“祥太”的頭像圖片。
2、t:今天我們中一班來了一個小客人,瞧!就是他,他叫祥太,他今天給我們帶來了他的很奇怪的一家人,我們來一起聽一聽他所介紹的這么奇怪的一家人吧!
二、教師邊講故事邊添畫,與幼兒討論故事中人物的特點,重點尋找一個人物和一個動物之間的相像之處。
1、教師出示祥太的圖片開始講故事。
。1)、t:“我叫祥太,是個小男孩,其實呢……我是一只小猴子,……”教師出示猴臉的輪廓,在猴臉的輪廓中畫出祥太的特征:短發(fā),戴帽子等。
(2)、出示爸爸的圖片。t:這是我的爸爸,其實呢……他是只大獅子!苯處煶鍪惊{子的輪廓,在獅子的輪廓中畫出爸爸的'特征:頭發(fā)亂蓬蓬等。
。3)、出示媽媽的圖片。t:這是我的媽媽,其實呢……她是一只大浣熊!敖處煶鍪句叫艿妮喞,在浣熊的輪廓中畫出媽媽的特征:長發(fā),戴首飾等。
(4)、接著按照故事的內(nèi)容,分別出示爺爺奶奶妹妹金魚和曾祖母的圖片,邊講故事邊在準備好的動物的輪廓中添畫出人物的特征。
2、感受人物與動物形象之間的象征關系。
。1)、t:為什么祥太說自己是猴子呢?為什么爸爸是獅子?
。2)、t:為什么媽媽的浣熊?為什么爺爺是長頸鹿?
。3)、t:為什么奶奶是狐貍?為什么妹妹是兔子?為什么曾祖母是貓頭鷹?
。4)、幼兒集體討論。
。5)、教師總結(jié):“因為猴子喜歡吃香蕉喜歡爬樹,祥太也喜歡吃香蕉喜歡爬樹,所以祥太說自己是猴子,爸爸喜歡吃肉,早上脾氣不好頭發(fā)總是亂蓬蓬的,獅子也喜歡吃肉,頭發(fā)也總是亂蓬蓬的,所以爸爸是獅子,媽媽……。”
3、請幼兒來說一說自己及自己的家人像什么。
(1)、t:我們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那么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像什么呢?為什么?
(2)、幼兒集體回答。
三、畫一畫,說一說。
(1)、t:有的小朋友說自己像大公雞,有的小朋友說自己像小猴子,還有的說爸爸媽媽像豬,那我們按照這些特征來畫一畫,可以畫自己也可以畫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姐姐等,畫的時候可以先畫出這個動物的外形,然后再畫上自己或者爸爸媽媽的特征,畫好之后可以和旁邊的好朋友來說一說我畫的是誰?為什么是這個動物?
。2)、幼兒畫一畫然后和其他幼兒說一說。
四、活動結(jié)束。
小班社會《全家福》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表現(xiàn)家庭成員及自己的主要特征,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進一步增進對家人的情感,體驗家庭帶來的幸福感。
教學過程:
一、“幸福全家福”記著采訪,導入主題
1.師:我有一個秘密想和你們分享,其實我是中二班的“幸福全家!钡挠浾吲丁=裉煳蚁霝槟銈冏鲆淮尾稍L,你們愿意嗎?
2.教師采訪幼兒,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全家福,說說全家福中的家人是什么表情。
3.小結(jié):哇,今天我的“幸福全家福”的采訪結(jié)束了。你們的全家福有,開心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開心的你。
二、操作示范,學會畫出自己家庭人物正面的形象及他們的主要特征
1.教師示范講解
。1)引導幼兒想清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外貌特征(頭發(fā)、眼睛、嘴巴等)
。2)重點介紹家庭成員在畫紙上分布和排放(半身或者全身)
(3)添畫全家福的背景(愛心、白云等)
2.教師出示完整的示范圖,進行完整的觀察欣賞。
3.幼兒操作
。1)提出要求,注意自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特征。
(2)提醒幼兒畫全家福的步驟,涂色要均勻整潔。
。3)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進行操作。
三、作品講評
1.教師請幼兒與自己的好朋友再次介紹自己的全家福。
2.組織幼兒一起將自己的作品上墻。
小班社會《全家福》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樂于為全家福制作相框,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幸福與甜蜜。
2、欣賞全家福能簡單描述照片中的人物面部特征。
3、學習用粘貼的方法制作相框。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收集全家福的照片、剪好的圓形、三角形紙片若干,相框人手一個、漿糊、棉簽、抹布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我愛我的家》,激發(fā)幼兒對家的情感。
二、欣賞幾幅全家福。
1、觀察照片中人物的五官特征,學一學照片人物的表情、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甜蜜。
2、提問:小朋友,你們家有幾口人?請你來介紹自己的家吧?你發(fā)現(xiàn)爸爸和媽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互相欣賞、介紹自己帶來的全家福。
四、為全家福制作相框。
指導語:我們?nèi)腋H绻苡袀相框就更美了?
1、認識材料、了解制作相框的方法。
今天我們一起為照片做一個漂亮的相框,用什么來打扮相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把漂亮的圓形和三角形紙片粘貼在相框上,這樣我們的相框才更漂亮。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你們想一想使用漿糊是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五、教師總結(jié),評價幼兒作品。
活動建議:
1、活動延伸:可以將幼兒的全家福作品布置成“我愛我的家”話題墻,引導幼兒欣賞。
2、關注學習品質(zhì):全家福的畫面總是洋溢著愛的氣氛,散發(fā)著幸福和溫馨。教師在引導幼兒欣賞全家福時,應注意激發(fā)幼兒主動為全家福制作相框的愿望,并認真完成制作。
小班社會《全家福》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畫人物的半身像,能合理分布畫面。
2.通過說說畫畫,感受家庭中濃濃的親情。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難點: 能夠利用線條繪畫出全家福的半身像,能夠合理分布畫面。
活動準備:
、蓖队皟x、全家福照片。
、灿變翰僮鞑牧先耸忠环。
活動過程:
、睂搿鍪救腋。
出示全家福,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ò嗉売變旱娜腋U掌幌伦泳臀擞變旱淖⒁饬Α#
、部纯、說說我的家庭。
師:這是誰家的全家福?
師:他們拍照的位置是怎么樣的?
師:身高有什么不同?臉型有哪些區(qū)別?
師:如果讓你畫你的全家福,你先畫哪里?
小結(jié):我們先從頭部開始畫,然后畫身體,先把整個身體大的.部分畫下來,再畫小的部分。
。ǜ鶕(jù)照片的內(nèi)容,幼兒進行觀察講述。主要是從站位、身高差距、一些表情出發(fā)。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幼兒能夠通過觀察,為下個環(huán)節(jié)的繪畫進行鋪墊。
⒊教師示范。
教師進行示范:要求:先想好頭部的位置應該怎么擺放再進行繪畫。
。佬g(shù)活動不一定要進行示范,一旦示范之后幼兒就會模仿老師的繪畫內(nèi)容進行繪畫。這個活動還有一個難點是繪畫內(nèi)容的布局,教師在進行示范的時候沒有把每一個繪畫細節(jié)都講述的很清楚,而是重點示范在繪畫時如何掌握布局。)
、从變翰僮鳌
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不敢大膽繪畫的幼兒,能夠大膽的運用線條進行全家福的繪畫。
。ㄒ驗榍懊鎺讉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幼兒在繪畫的時候,教師可以看出幼兒能夠大膽進行繪畫,很少有孩子在繪畫時猶豫或者是不愿意動手。)
、敌蕾p作品。
請部分幼兒進行介紹自己的作品,對于勇敢介紹的幼兒,教師進行鼓勵。
效果記錄:
這節(jié)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人物的布局這一塊我是作為活動的一個難點,也利用了全家福的照片。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觀察講述照片中人物頭部高低和位置。在繪畫時指導他們先從三個人物的頭部畫起,幫助了幼兒在整個畫面的布局,我認為他們的繪畫作品還是相當不錯的。活動中還有一些小的細節(jié),例如照片欣賞的時候,我們是一張一張進行,有一些細微的觀察比較,可以幾張圖片一起展示,幼兒更能細致的觀察比較。
小班社會《全家!方贪 篇10
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以內(nèi)的數(shù)量,并說出總數(shù)。
2、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員的數(shù)量會有差異。
準備:
1、幼兒每人帶一張全家福,布置在“親親一家人”的主題墻上。教師從中選擇家庭成員分別為3個、4個、5個的三張全家福照片予以放大,將照片中的幼兒頭像遮住。
2、數(shù)量分別是3、4、5的'圓點卡片各一張。
過程:
。ㄒ唬┱l的全家福
1、依次出示家庭成員為3個、4個、5個的全家福照片,引導幼兒猜猜是誰的全家福。
2、呈現(xiàn)幼兒的頭像,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分別說出每張全家福中家庭成員的總數(shù)。
。ǘ┪壹矣袔卓
1、幼兒分組到主題墻上拿取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指著照片上的家庭成員數(shù)一數(shù)共有多少人。
2、在黑板上出示數(shù)量分別為3、4、5的圓點卡片,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家庭成員的數(shù)量,將全家福放到相應數(shù)量的圓點卡片下面。
3、將按人數(shù)多少重新排列的全家福照片布置在主題墻上。
。ㄈ┱l家的人口多
1、全家福上都有誰?
2、幼兒觀看重新排列的全家福,比一比誰家的人多,誰家的人少,哪些是一樣多的。
小班社會《全家!方贪 篇11
設計意圖:
蘋果是幼兒最熟悉和喜歡的。當我們關注它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蘋果很感興趣,它不但是點數(shù)和建構(gòu)的材料,而且是幼兒扮演“蘋果一家”遷移情感的媒介。因而在以蘋果全家福為情景脈絡的活動編排中,我們不是讓幼兒去學習關于蘋果的'標準答案,而是讓幼兒在觀察、摘蘋果的過程中,學習分類;在動手操作中,感知一家成員是多少。從而促使獲得與真實情景密切相關的知識和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顏色和大小,有初步的大小概念。
2、知道家有幾口,感受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蘋果胸飾一個(正面紅色,背面綠色);小蘋果胸飾一個;人手一份蘋果臉譜。
2、蘋果樹(掛著與人數(shù)相同的大小,紅、綠蘋果。);蘋果全家福一張。
3、眼鏡、頭發(fā)、小圓片等若干,鼓、錄音機、像機。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起興趣
1、觀看教師大蘋果胸飾,區(qū)分顏色。分別觀看兩胸飾,學習區(qū)分大小。
2、摘蘋果活動:比一比、講一講,初步分清大小、顏色。
二、觀察蘋果,感知顏色與大小,發(fā)散思維
1、你喜歡什么顏色的蘋果?還能找到哪些紅色的東西和綠色的東西嗎?(先說紅的,再說綠的。)
2、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東西是大的和小的嗎?(先說大的,再說小的。)
三、聽指令:找朋友
1、放《抱一抱》的,邊唱邊自由走動尋找自己同色的朋友,停后,朋友互相抱一抱。
2、采用同樣的方法,請找同色大小朋友或不分顏色找大小朋友。
四、活動:蘋果全家福
1、出示蘋果寶寶一家的圖片,讓知道一家有3口。
2、聽鼓聲模仿爸爸、媽媽或?qū)殞氉呗贰?/p>
3、三人一組,自選眼鏡、頭發(fā)或小圓片(眼鏡為爸爸,頭發(fā)為媽媽,小圓片為寶寶眼睛)貼在蘋果臉譜上,帶上臉譜組成一家。
4、鼓勵做出不同姿勢展示自我,并給一家3口拍照。
小班社會《全家福》教案 篇12
1、 出示一張紙引導學生欣賞分析,談自己的感受,在紙上畫圖案再引導生分析給自己帶來的感受,并把紙撕掉,請學生說出自己生活中相類似的事情。
2、 請學生把自己的感受用線條、圖形或一個動物、人物來表達出來。
3、 出示剪紙作品,引導生分析畫面的組成,并給畫起題目,引導生分析制作方法。
4、 出示由字母組成的全家福的題目,通過欣賞題目的組成,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ǘ 講授新課
。、“書中出示了許多全家福的'照片,想想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作品呢?”同桌討論,教師行間巡視。
。、欣賞書本中的范畫,選擇喜歡的一幅。(可以用故事引入這個環(huán)節(jié))
如:《全家郊游》這幅畫描繪了兔子一家郊游時的情景,各種兔子的形象活潑可愛,動態(tài)不一,高矮兔子的配合使畫面更加地飽滿,兔子的形態(tài)相互輝映,在顏色上以黃色為主突出畫面的寧靜之美。中國河南民間藝術(shù)《八戒抱子》,把八戒可愛的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在我們面前,在表現(xiàn)形式上利用了陶瓷,設計上讓八戒左右手各抱一只小豬,使整個形象更加生動……
3、讓學生表演書本中的范作,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同時在黑板上準備一張鉛畫紙,適時把自己的感受畫到黑板上。
4、老師選小老師來上課,讓學生自己扮演角色,通過問、說、講、演等過程使學生能很快掌握畫全家福時的注意點,如:大小關系,物體的穿插、顏色的搭配等。
。、學生構(gòu)圖,思考自己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及表現(xiàn)的方法。
5、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構(gòu)思,同時組織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構(gòu)思。
(三)布置作業(yè)
畫一幅全家福的畫。
學生完成作業(yè),教師行間巡視。
(四)評講作業(yè)(根據(jù)課上情況進行評講)
1、學生自己推薦作業(yè),到講臺前講述自己的作
畫過程及自己的構(gòu)思。
2、把選出的優(yōu)秀作業(yè)進行全班性的傳閱。
3、請一些學生分析。在被評講的作業(yè)上畫自己喜歡的圖畫。
4、用說、講、演、唱等方式評講好朋友的作業(yè)。
(五)小結(jié)
(六)板書
第23課 全家福
小班社會《全家福》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顏色和大小,有初步的大小概念。
2、知道家有幾口,感受家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大蘋果胸飾一個(正面紅色,背面綠色);小蘋果胸飾一個;人手一份蘋果臉譜;蘋果樹(掛著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的大小,紅、綠蘋果。);蘋果全家福一張;眼鏡、頭發(fā)、小圓片等若干。鼓、錄音機、像機。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起興趣
1、觀看教師大蘋果胸飾,區(qū)分顏色。分別觀看兩教師胸飾,學習區(qū)分大小。
2、摘蘋果活動:比一比、講一講,初步分清大小、顏色。
二、觀察蘋果,感知顏色與大小,發(fā)散幼兒思維
1、你喜歡什么顏色的蘋果?還能找到哪些紅色的東西和綠色的東西嗎?(先說紅的,再說綠的。)
2、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東西是大的和小的嗎?(先說大的,再說小的。)
三、聽指令:找朋友
1、放《抱一抱》的音樂,幼兒邊唱邊自由走動尋找自己同色的朋友,音樂停后,朋友互相抱一抱。
2、采用同樣的方法,請幼兒找同色大小朋友或不分顏色找大小朋友。
四、活動:蘋果全家福
1、出示蘋果寶寶一家的'圖片,讓幼兒知道一家有3口。
2、聽鼓聲模仿爸爸、媽媽或?qū)殞氉呗贰?/p>
3、幼兒三人一組,自選眼鏡、頭發(fā)或小圓片(眼鏡為爸爸,頭發(fā)為媽媽,小圓片為寶寶眼睛)貼在蘋果臉譜上,帶上臉譜組成一家。
4、教師鼓勵幼兒做出不同姿勢展示自我,并給一家3口拍照。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班社會《全家!方贪浮肯嚓P文章:
小班《全家!方贪03-02
全家福小班教案11-24
中班社會教案:新年全家福01-18
全家福教案09-29
《全家!方贪08-23
小班社會教案:水果大家嘗_小班社會教案07-13
小班社會教案12-31
小班社會春天教案03-18
小班社會課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