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常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意識地控制歌聲,體會集體歌唱時歌聲和諧的美妙。
2、借助錄音的方法,嘗試對自己的歌聲進行評價,并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
3、體驗自我評價、調(diào)整后被認可的愉快情緒。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玩具娃娃—個、錄音機、空白磁帶。
2、事先聽過歌曲《親親我)數(shù)遍,已熟悉歌曲旋律、歌詞。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摸耳朵)。
教師替換歌詞發(fā)出指令,帶領幼J衄唱邊玩“摸五官“的游戲。
二、嘗試愉快地歌唱。
教師以愉快的情緒,范唱歌曲。
引導幼兒跟琴聲,愉快完整地歌唱《親親我》,鼓勵幼兒用最好聽的聲音演唱。
三、嘗試對歌聲進行詡介,初步探索自己覺得最合適的音量。
請幼兒用自己覺得最好聽的`聲音唱歌,教師進行錄音并將錄下的聲音放給幼兒聽。
教師:聽聽俐門自己唱歌的聲音,你覺得聲音怎么樣?好聽嗎?
引導幼兒自我評價,發(fā)現(xiàn)問題后,嘗試自我調(diào)整。
四、進—步感知自己的歌聲,學習調(diào)整自己的歌聲。
讓幼兒用自己覺得最好聽的聲音歌唱,教師進行錄音并放給幼兒聽。
簡單討論,發(fā)現(xiàn)不輕不晌的聲音比較好聽。
讓幼兒用好聽的聲音歌唱,并進行錄音,再放給幼兒聽。
五、師生共同玩音樂游戲《跟著我來走走》
兒歌:
3 3 3 2 ︱ 1 3 2 ︱3 3 3 2 ︱1 3 2 ︱
我的小臉像蘋果,媽媽快來親親我。
3 3 3 2 ︱ 1 - ︱3 3 3 2 ︱1 - ︱
親呀親親 我, 親呀親親 我。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活動室:墻上貼滿各種腳的圖片和鞋子的圖片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腳的基本結構,并知道一些基本的腳的保健常識。
2、幼兒能用腳做一些簡單有趣的事情,體驗其中的樂趣。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初步了解腳的基本結構,并知道一些基本腳的保健常識。
難點:用腳夾玩具
活動準備
小玩具若干,小筐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認識小腳丫。
1、“孩子們這是什么呀?”
“小腳”
2、我們一塊來看看我們的小腳吧!
依次介紹“腳趾、腳掌、腳跟!
二、1、我們的小腳可能干了,想想它們會做什么事?
“走路、跑步、跳舞”
2、孩子每說一樣,老師和孩子便一起來做。
三、讓幼兒體驗用腳做游戲的快樂
"我們來做個游戲,用小腳把玩具夾到筐子里,看誰的小腳最能干。”
四、培養(yǎng)良好的用腳習慣,學習腳的保健常識。
“我們的腳用處這么大,平時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小腳?”
教師總結:不踢硬的東西,不能穿過大或過小的鞋,小心不要被尖銳的東西扎住。常洗腳,注意保暖。
教學反思
通過此次活動讓幼兒懂一點簡單的保健常識,并讓幼兒通過跑、跳、夾東西等加強腳的鍛煉。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幼兒在熟悉《拔蘿卜》故事的基礎上,請他們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來進行表演,使他們以這種感興趣的方式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講述和情景的內(nèi)容。
2、在按照順序看故事動畫中,記憶故事中角色出場的順序。
3、樂意參與表演故事的活動,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拔蘿卜動畫片
三、活動過程:
(一)播放故事,鼓勵幼兒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節(jié)教師:剛才故事里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
。ǘ┱归_部分
。1)教師放動畫片,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正確回答。 教師:乖乖兔,蘿卜呀拔不動,我們看看,乖乖兔會用什么辦法拔蘿卜呢?(威威龍、小熊、袋鼠)
教師:最后蘿卜拔出來了沒有?那是怎么樣拔出來的.呢?有誰一起拔的?
教師:這么多人,人多的力量是不是很大?
三、引導幼兒嘗試完整表演故事。
。ń處熣垈別小朋友上來表演,請小朋友試著和老師一起講,主要掌握“XX來拉,來拉” “?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這兩個句子)
教師小結:恩,人多的力量真是大。磕切∨笥严胂朐侔我淮芜@個蘿卜?那好,現(xiàn)在啊,我們大家一起來把這個蘿卜拔出來。ń處熞龑啃∨笥岩黄鸱纸巧硌葸@個故事)
小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漢字“鴨”和單詞“duck”
2.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單詞,并且用游戲的形式進行鞏固練習。
3.用雙語的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的關心別人的良好品質(zhì)。
4.幼兒能夠融入到英語游戲之中,并能配合教師積極參與到英語活動之中。
5.幼兒能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
教學準備:
字母卡片、教學磁帶、教學VCD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1.goodmorning”師生問好!
2.玩捉迷藏的'游戲。
3.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新的小動物,請小朋友猜一猜。
二、認識漢字“鴨”
1.聽漢字“鴨”的故事,并提問。
2.鴨寶寶的身上有個中國的什么字?鴨寶寶的頭上有個外國的什么字?鴨寶寶正在干什么?
3.師生一起表演這個故事。
三、認識單詞“duck”
1.聽單詞的故事,并提問:
(1)鴨寶寶從農(nóng)場回來后從誰的頭上飛了過去?
(2)鴨寶寶飛到什么里面把水喝完了?
(3)誰看見了很生氣地批評了鴨寶寶?
(4)小朋友,你們認為鴨寶寶這樣做對嗎?
2.集體觀看單詞兒歌動畫片。
3.表演單詞的字母組成故事。
四、聽音拍手游戲。
小百科:鴨子 英文名稱:Duck。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雁形目,鴨科鴨屬動物,是由野生綠頭鴨和斑嘴鴨馴化而來。是一種常見家禽。鴨是雁形目鴨科鴨亞科水禽的統(tǒng)稱。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有良好的進餐習慣,會知道坐端正、手扶碗、專心地一口接一口地吃飯。
2、學習念《吃飯》的兒歌。
活動準備:
木偶兔子、鴨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并引導討論
1、觀看情景表演(一)
提問:你們看,我的兩位小客人吃飯時坐的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小
兔吃飯時坐得很端正)
2、觀看情景表演(二)
提問:誰把碗打翻了?為什么會翻?小兔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就不會打翻了)
3、觀看情景表演(三)
提問:我們來看看,小兔、小鴨他們桌上怎么樣?為什么小兔面前干干凈凈,小鴨面前的.桌上很臟?
二、小結:
剛才你們看到小兔、小鴨是怎么樣吃飯的,你們要學習誰呢?
三、學習兒歌《吃飯》
1、小兔吃飯吃得好是因為他照兒歌上的話去做的,你們想聽聽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嗎?老師朗誦兒歌
2、老師帶幼兒一起念兒歌2—3遍。
附兒歌:《吃飯》
吃飯時,坐端正
右手拿調(diào)羹,
左手扶著碗。
細細嚼,慢慢咽,
不剩飯,不挑菜,
自己吃飯真能干。
情境表演(一):
木偶小兔小鴨:到老師家來做客(敲門),老師好
老師:今天你們來做客,我準備了你們愛吃的飯菜請你們吃。(兔、鴨面前放一只碗、一把勺。)
小兔坐得端正吃得認真
小鴨坐不好,東張西望
情境表演(二):
兔、鴨繼續(xù)吃飯
小兔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一口一口認真地吃
小鴨不扶碗,把碗弄翻了
情境表演(三):
兔、鴨繼續(xù)吃飯
兔吃得很干凈
鴨說:這個我不愛吃還用手抓出來
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對于顏色的認識較少。所以讓幼兒準確的說出顏色也不太可能。所以我創(chuàng)設送禮物、送糖果回家、品嘗糖果等情景引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在一系列的情景活動中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讓每個幼兒在游戲中體驗感知認識顏色,給予幼兒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游戲盒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將糖果按顏色(紅、黃、藍)分類,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2.樂意參加數(shù)學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貼有不同顏色的三個盒子。
2.實物糖果。(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包裝)
3.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李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個客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呢?”
師:“我們來跟巧虎打個招呼吧!巧虎說小二班的小朋友們真有禮貌,所以巧虎要送你們禮物呢!你們猜猜看是什么呢?”
2.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師:“這個糖果是什么顏色的?穿黃色衣服的糖果我們叫它黃色糖果,除了紅色糖果還有哪些糖果呢?”
二、游戲,糖果找家
1.游戲:糖果找家。
。1)師“巧虎知道這有好多的小朋友,所以帶來好多糖果呢!可是糖果太多了,巧虎看的頭都暈了,我們一起來幫巧虎分分類吧!”
出示三種不同顏色的家:“這是什么顏色?(紅色),紅顏色的家應該住什么顏色的糖果呢?”(紅色糖果) 用同樣方法認識黃色、藍色的家。
(2)請個別幼兒來示范送糖果回家。
師:“現(xiàn)在我要請幾位小朋友把這三個糖果送回家!边吽瓦吀嬖V糖果“X色糖果,我送你回家”。
2.幼兒操作。
幼兒自由送糖果,老師檢查。
(1)師:“這兒還有好多糖果沒回家呢,我們一起送它們回家吧!边吽瓦呎f“X色糖果,我送你回x家”。
三、小結,品嘗糖果
將糖果發(fā)給幼兒,并讓幼兒與邊上同伴互說“我的糖果是X色”。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刷牙的好處,并能養(yǎng)成每天刷牙的好習慣。
2.能在音樂的伴奏下,根據(jù)音樂的性質(zhì)、節(jié)拍、速度等變化,模仿和學會刷牙的基本律動
3.在歡快的音樂情緒中體驗刷牙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能過說出刷牙的益處,大體上知道怎么刷牙。
物質(zhì)準備:音樂《刷牙歌》, 道具“牙刷”,牙膏,口杯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設置情境:做睡眠睡覺的姿勢;(背景音樂出來)老師做睡醒舒展狀,“小寶貝們該起床,吃早餐咯”。。。(做小墊步的動作)
知識經(jīng)驗討論:)
*咦,想想我們是不是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什么事?
想早飯前咱們還沒有刷牙!來來,告訴老師,小朋友在家里會刷牙么?(提問幾個小朋友,比比誰的牙齒白,讓他亮出白白的牙齒),要有一口白白的牙齒得堅持每天刷牙,養(yǎng)成刷牙的好習慣;
*好,那我們該怎么刷牙呢?誰能告訴老師。誰能做幾個動作來告訴我們大家?(請幾個小朋友起來做動作);
*小朋友們想不想看老師是怎么刷牙?()好了,老師現(xiàn)在要開始刷牙啦,小眼睛要認真看哦。úシ拧端⒀栏琛防蠋熥鰟幼。);
*小朋友看清楚老師剛才都做了哪些動作么?(請小朋友起來做動作,糾正動作,并要其他小朋友一起來做這個動作)
*小朋友們想不想跟著老師,跟著音樂一起來刷牙?
二.幾個基本律動:
手腕帶動手指的轉動;扭頭(面向左,仰脖子,面向右,面向正前方);墊步(踏點步);手配合扭頭動作;雙手叉腰;雙膝彎曲;點頭;二點與八點的朝向;等
第一段:
附:刷牙歌
牙刷亮晶晶,(1)1-2左手叉腰舉起右手,握拳伸食指放到齊耳的位置,兩拍點頭,3-4手轉兩拍
牙膏香噴噴,(2)5-8手和腦袋配合一起分別向左右一拍一動
端起一杯水,(3)1-2手做拿杯子的'動作,3-4右手置于左手的“口杯”中; 張開小嘴唇,(4)5-8頭做左右擺動,一拍一動。,共四動,同(2)
刷牙刷呀刷牙刷,(5)1-3,左手叉腰,身子往前傾,右手放在嘴巴前,露牙齒,快速的搖頭和手配合,做刷牙狀態(tài),第四拍,身子回來,左手叉腰
刷牙刷呀刷牙刷,(6)和(5)做相反的動作
刷牙刷呀刷呀刷牙刷呀刷呀刷(7)1-2向右扭頭,3-4仰頭,5-6向左,7-8正視前方
第二段
刷牙自己刷,里外刷干凈,(8)1-8拍,左手叉腰,右手放在牙齒前面,雙膝往二點,正前方
,八點曲,兩拍一動,
刷牙認真刷,從小講衛(wèi)生。(9)1-8拍,雙手叉腰,1-2頭歪向右邊,3-4回來,5-6歪向左邊。
刷牙刷呀刷牙刷,(10)同(5)
刷牙刷呀刷牙刷,(11)同(6)
刷牙刷呀刷牙刷,(12)同(7)
刷牙刷呀刷牙刷牙刷呀刷(13)
結束動作:
。14)1-4,端起水杯喝水,5-6踮腳步,同時仰頭左右晃做漱口狀。兩拍“漱口水”;結束動作:右手舉起伸出食指,頭往左偏。
(時間允許的話請做的比較好的小朋友表演)
結束“小朋友們都學會了么?走吧,咱們趕緊去刷牙!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滑稽、有趣的情節(jié),理解詞語“灰灰”、“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含義。
2、樂意在實踐活動中說一說,做一做,并嘗試用完整的語句來表達。
3、通過故事,懂得要愛清潔、講衛(wèi)生。
活動準備:
1、故事配套圖片。
2、自制的教具:灰灰先生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灰灰先生的臟形象
師:小朋友,看,灰灰先生到我們教室里來了,你們知道他為什么叫灰灰先生呀?(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灰灰先生的臉上、身上等臟的地方。)
。ㄓ變夯卮,教師引導幼兒把話說完整并進行總結:因為灰灰先生的臉上、身上很臟,都是灰,所以我們叫他灰灰先生。)
師:那你們知道灰灰先生為什么這么臟呀?(因為他不洗澡、不洗手……)
師:那我們小朋友要不要跟灰灰先生一樣呀?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幼兒回答,教師總結。)
師:灰灰先生就是沒有經(jīng)常洗頭、洗澡,所以身上很臟,那我們猜猜看,灰灰先生的家里會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引導幼兒把話說完整。
二、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邊觀察圖片邊欣賞故事。
1、出示圖1
師:我們來看看,灰灰先生的家是什么樣子的?(很臟、很亂……)
師:臟在哪里?亂在哪里呢?(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把話說完整:地上有……,床上有……)
師:灰灰先生的家里真臟,小朋友,你們愿意到灰灰先生家里去做客嗎?(不愿意)大家都不愿意到灰灰先生家里去做客,怎么辦呢?誰來幫灰灰先生想想辦法?
2、出示圖2
師:小朋友真聰明,幫灰灰先生想了這么多的辦法,灰灰先生也想了個辦法,瞧,這是什么呢?(吸臟機)(引導幼兒學說)
師:灰灰先生買了一臺吸臟機,把屋子里的臟東西都吸走。我們一起來做吸臟機,幫灰灰先生把臟東西都吸走吧!嘟嘟嘟,嘟嘟嘟嘟,吸臟機把……吸進去了,嘟嘟嘟,嘟嘟嘟嘟,吸臟機把……吸進去了。(教師帶領幼兒做吸臟機的動作)
(請個別幼兒起來回答表演你吸到了哪些臟東西。)
師:我們來看看還有哪些臟東西?嘟嘟嘟,嘟嘟嘟嘟,(吸臟機把灰灰先生吸進去了),咦,灰灰先生呢?
師:吸臟機是灰灰先生買來吸臟東西的,怎么把灰灰先生也吸進去了呀?(因為灰灰先生太臟了)
師:原來灰灰先生太臟了,吸臟機以為灰灰先生也是臟東西,所以把灰灰先生也給吸進去了。
3、出示圖3
師:這下可糟糕了,我們來看看灰灰先生在吸臟機里會怎么樣?會說些什么呢?(哭了,喊救命。)(教師和幼兒一起學學動作。)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嘗試把話說完整。)
師:灰灰先生一邊哭一邊叫救命呀救命呀,這時候,誰來了?(洗衣機)洗衣機來干什么呢?(洗臟東西)
師:我們一起來變成洗衣機,把臟東西都洗干凈吧!臟襪子扔進來,咕嚕咕嚕洗干凈……灰灰先生這么臟,我們把灰灰先生也來洗一洗吧!灰灰先生扔進來,咕嚕咕嚕洗干凈!
4、出示圖4
師:洗衣機把臟東西都洗干凈了,我們來看看,現(xiàn)在灰灰先生的屋子是什么樣子的了?灰灰先生呢?(引導幼兒學習詞語: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并嘗試把話說完整:灰灰先生的屋子變的干干凈凈的了。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滑稽、有趣的情節(jié),理解詞語“灰灰”、“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含義。
2、樂意在實踐活動中說一說,做一做,并嘗試用完整的語句來表達。
3、通過故事,懂得要愛清潔、講衛(wèi)生。
活動準備:
1、故事配套圖片。
2、自制的教具:灰灰先生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灰灰先生的臟形象
師:小朋友,看,灰灰先生到我們教室里來了,你們知道他為什么叫灰灰先生呀?(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灰灰先生的臉上、身上等臟的地方。)
。ㄓ變夯卮穑處熞龑в變喊言捳f完整并進行總結:因為灰灰先生的臉上、身上很臟,都是灰,所以我們叫他灰灰先生。)
師:那你們知道灰灰先生為什么這么臟呀?(因為他不洗澡、不洗手……)
師:那我們小朋友要不要跟灰灰先生一樣呀?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ㄓ變夯卮穑處熆偨Y。)
師:灰灰先生就是沒有經(jīng)常洗頭、洗澡,所以身上很臟,那我們猜猜看,灰灰先生的家里會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引導幼兒把話說完整。
二、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邊觀察圖片邊欣賞故事。
1、出示圖1
師:我們來看看,灰灰先生的家是什么樣子的?(很臟、很亂……)
師:臟在哪里?亂在哪里呢?(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把話說完整:地上有……,床上有……)
師:灰灰先生的家里真臟,小朋友,你們愿意到灰灰先生家里去做客嗎?(不愿意)大家都不愿意到灰灰先生家里去做客,怎么辦呢?誰來幫灰灰先生想想辦法?
2、出示圖2
師:小朋友真聰明,幫灰灰先生想了這么多的.辦法,灰灰先生也想了個辦法,瞧,這是什么呢?(吸臟機)(引導幼兒學說)
師:灰灰先生買了一臺吸臟機,把屋子里的臟東西都吸走。我們一起來做吸臟機,幫灰灰先生把臟東西都吸走吧!嘟嘟嘟,嘟嘟嘟嘟,吸臟機把……吸進去了,嘟嘟嘟,嘟嘟嘟嘟,吸臟機把……吸進去了。(教師帶領幼兒做吸臟機的動作)
。ㄕ垈別幼兒起來回答表演你吸到了哪些臟東西。)
師:我們來看看還有哪些臟東西?嘟嘟嘟,嘟嘟嘟嘟,(吸臟機把灰灰先生吸進去了),咦,灰灰先生呢?
師:吸臟機是灰灰先生買來吸臟東西的,怎么把灰灰先生也吸進去了呀?(因為灰灰先生太臟了)
師:原來灰灰先生太臟了,吸臟機以為灰灰先生也是臟東西,所以把灰灰先生也給吸進去了。
3、出示圖3
師:這下可糟糕了,我們來看看灰灰先生在吸臟機里會怎么樣?會說些什么呢?(哭了,喊救命。)(教師和幼兒一起學學動作。)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嘗試把話說完整。)
師:灰灰先生一邊哭一邊叫救命呀救命呀,這時候,誰來了?(洗衣機)洗衣機來干什么呢?(洗臟東西)
師:我們一起來變成洗衣機,把臟東西都洗干凈吧!臟襪子扔進來,咕嚕咕嚕洗干凈……灰灰先生這么臟,我們把灰灰先生也來洗一洗吧!灰灰先生扔進來,咕嚕咕嚕洗干凈!
4、出示圖4
師:洗衣機把臟東西都洗干凈了,我們來看看,現(xiàn)在灰灰先生的屋子是什么樣子的了?灰灰先生呢?(引導幼兒學習詞語: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并嘗試把話說完整:灰灰先生的屋子變的干干凈凈的了、灰灰先生變的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了。)
三、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師:這個故事好聽嗎?小朋友想不想也來講一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呢?這個故事的名字叫“灰灰先生”,我們看著圖片一起來講一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師:灰灰先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干凈了,我們還能叫他灰灰先生嗎?我們要來幫他改個名字了,叫什么呢?(再次鞏固詞語:干凈、清爽)
四、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是愛清潔的孩子嗎?那我們小朋友指甲長了應該怎么辦?頭發(fā)臟了應該怎么辦?我們吃飯的時候應該怎么辦?……
教師總結:我們小朋友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里,都要愛清潔,要經(jīng)常洗頭、洗澡,經(jīng)常剪我們的手指甲,做一個干凈先生、清爽先生,好嗎變的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了。)
三、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師:這個故事好聽嗎?小朋友想不想也來講一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呢?這個故事的名字叫“灰灰先生”,我們看著圖片一起來講一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師:灰灰先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干凈了,我們還能叫他灰灰先生嗎?我們要來幫他改個名字了,叫什么呢?(再次鞏固詞語:干凈、清爽)
四、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是愛清潔的孩子嗎?那我們小朋友指甲長了應該怎么辦?頭發(fā)臟了應該怎么辦?我們吃飯的時候應該怎么辦?……
教師總結:我們小朋友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里,都要愛清潔,要經(jīng)常洗頭、洗澡,經(jīng)常剪我們的手指甲,做一個干凈先生、清爽先生,好嗎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能跨、跳過不同寬窄的障礙物。
活動準備:
場地的設置(爬、鉆、跳)
活動過程:
一、角色扮演導入活動,并做放松動作
師:今天小狗媽媽要帶小狗們一起去城堡探險了!讓我們先來放松放松,為待會的出發(fā)做準備吧!
二、介紹場地,引導幼兒想辦法來到達目的'地
1、引導觀察場地,來說說:都有哪些地方?(草地、山洞、小溪)
2、討論:如果是你,你該怎么過草地、山坡、小溪?
3、教師:對了,要達到城堡,必須爬過草地、鉆過山洞,跳過小溪。
三、分解動作,重點引導幼兒學習跳過不同寬窄的小溪
1、一一討論:爬、鉆、跳的動作該如何做?
2、幼兒原地練習雙腳立定跳過不同寬窄的小溪
四、幼兒游戲,師巡回指導
五、幼兒游戲情況,提出再次游戲的要求
1、等前一個幼兒達到目的地方能出發(fā)
2、在跳過小溪的時候要根據(jù)不同的寬度用不同的力量,不能"掉進"小溪
六、再次游戲,師從旁指導
七、師幼共同做放松動作,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
2、學習在標記圖上從左右的擺放物體。
3、養(yǎng)成大聲講述操作的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排隊標記圖,小動物和相匹配的'食物圖片,瓶子與蓋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排隊標記
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呀?對了,這是排隊標記圖,排隊標記圖表示要給小動物或者小物品排隊了,應該在哪里排隊呢,對,要從紅旗后面開始排,排在紅線上面,一個跟著一個排。
二、給小狗吃骨頭
教師:小狗出來玩啦,狗媽媽叫小狗要排好隊才能出去,小狗遇上了難題,我們不會排隊怎么辦呢?小朋友會排隊嗎?一起幫幫小狗吧。
示范小狗在排隊標記圖上排隊
教師:小朋友們,小狗排好了隊,在外面玩得很開心,一會兒后,它們肚子餓了,我們來分肉骨頭給它們吃好嗎?一只小狗吃一根骨頭,一起來分一分。
示范一一對應地給小狗分骨頭
教師:咦?是不是全部小狗都有骨頭吃了?沒有,一只小狗沒有骨頭吃,那是小狗多還是骨頭多?
引導幼兒說出一只小狗吃一根骨頭,一只小狗吃一根骨頭,一只小狗沒有骨頭,小狗比骨頭多。
三、瓶與蓋比多少
1、 情景導入
教師:狗媽媽在家大掃除的時候,找出了許多瓶子和蓋子,你能幫瓶子找到蓋子嗎?
教師: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
2、重疊對應比多少 教師出示一樣大的瓶子和蓋子若干,與幼兒討論。教師:用什么辦法知道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呢?
引導幼兒將瓶與蓋重疊對應(一個蓋子蓋在一個瓶子上),再說說誰多誰少。
3、并列對應比多少 教師出示從小到大有蓋的瓶子一套,與幼兒討論:用什么辦法知道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呢?
4、教師:如果不用蓋子蓋瓶子的方法,還有什么辦法能找出瓶子與蓋子誰多誰少呢?引導說出并列對應的方法。
四、活動結束
小狗謝謝你們幫它們排了隊,分了骨頭,謝謝你們,瓶子和蓋子也在你們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再見。
活動反思:
幼兒的“一一對應”觀念形成于小班中期。他們在學會了區(qū)別“l(fā)”和“許多”的基礎上,可以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shù)量的相等或不相等,即所謂的“一樣多”和“不一樣多”。在比較的過程中通常會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對應一般有兩種:重疊對應(即將第一組物體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排成一行,再把第二組物體一個一個分別疊在第一組物體的上面)。并置對應(即把第一組物體排成橫列或豎行,第二組物體一一對應分別擺在第一組物體的下方或左、右方)。本節(jié)活動就是采用了并置對應,和物與物的一一對應(即相關物體的匹配)的方法,讓幼兒通過實物操作來判斷出兩組物體之間多、少和等量關系。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聞的氣味05-15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10
(精選)小班教案08-06
【精選】小班教案08-21
(精選)小班教案09-06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0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1-05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