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實用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綜述這首歌曲表現(xiàn)了玩蹺蹺板的情景,幼兒在學唱中體驗著玩蹺蹺板的快樂,加上幼兒對玩蹺蹺板的情景很熟悉,因此創(chuàng)編動作有一定的經驗基礎。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旋律的強弱變化,在音樂中體驗玩蹺蹺板一上一下的感覺。
2、在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的過程中,體驗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重點難點在音樂中體驗玩蹺蹺板的感覺,并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
教具準備大鼓,音樂磁帶。
活動流程:
一、玩一上一下蹺起來并欣賞音樂。
1、請幼兒用動作來表演坐蹺蹺板。(兩個人面對面雙手拉緊,一蹲一站,一上一下翹起。
2、放錄音,幼兒邊聽音樂,邊哼唱三拍子的旋律表演。教師可以在強拍時擊鼓。
二、學習歌曲《蹺蹺板》
1、教師演唱歌曲。幼兒回憶歌曲的內容。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來念歌詞,并在重拍處拍手或跺腳。教師在重拍處敲鼓配合。
3、聽歌曲搖動身體,每三拍搖動一次,幼兒也可以用身體的其他動作(手臂擺動、雙腳移動等)感受三拍子的變化。
4、輕聲跟唱歌曲幾遍。邊唱邊搖動身體。
三、翹呀,翹呀,蹺蹺板。
1、幼兒自由結伴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動作。說說怎樣才能玩得更和諧?
3、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才能唱出玩蹺蹺板一上一下的感覺?4、幼兒兩兩結伴邊唱邊做玩蹺蹺板的動作。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獨立制作,學會解決困難。
2、初步感受飛飛蟲的‘飛行’的原理,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對會飛的動物已有所了解。彩色卡紙,剪刀、將粗吸管減成一短段1。
活動過程:
1、會飛的飛飛蟲
教師出示一個背面已粘有吸管的飛飛蟲,我這個朋友飛飛蟲啊,能在繩子上飛行,不信,你看,
請一個小朋友幫忙拉住繩子的的.園頭,教師拉住繩子的兩頭,往外拉,只見飛飛蟲緩慢的向天上飛去。
飛飛蟲是怎樣誒其拉的呢,在幼兒猜想的基上,教師演示飛飛蟲的反面,揭示“謎底‘
做個飛飛蟲
2、在卡紙上畫下一個會飛的動物,如:蝴蝶。,蜜蜂等再用畫筆,采紙等進行裝飾。
將兩段吸管用透明粘貼在動物的背后,然后想辦法將繩子對折后把繩子兩頭分別穿入吸管,飛飛蟲成功了,飛飛蟲起飛了。
3、幼兒合作游戲:飛飛蟲,一人拉住繩子的源頭,另一個拉住繩子另一段向外拉。
幼兒可以將幾個非蟲同時穿入一跟繩子每讓他們同時飛行。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年齡普遍在5——6歲,身體逐漸壯實、體力充沛、勝負欲旺盛。但在戶外活動中,幼兒大多喜歡獨自完成游戲,合作意識薄弱;在很多動作上均出現(xiàn)連續(xù)性不夠、速度跟不上或是身體協(xié)調性不穩(wěn)等情況。因此,參考《3——6歲兒童發(fā)展指南》,結合幼兒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興趣,我預設了本次戶外活動《森林救援隊》。
活動目標
1.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通過情境性引入,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與愛心;
2.通過抬、平衡等動作訓練幼兒的上肢手臂力量和身體協(xié)調性;
3.通過活動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他們互相協(xié)調、團結友愛的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夠在救援過程中和隊友同心協(xié)力、互幫互助度過關卡,學會同伴合作的同時,認識自己在團隊中發(fā)揮的作用,增強幼兒的自我認同感與集體榮譽感。
難點:幼兒能夠主動組建或加入一個小隊,并通過討論決定需要椅子的數量、“搭橋”方式和人員安排。
活動準備
熱身音樂《Shake your body》、放松音樂《四季》純音樂、靠背木椅、平衡凳、奶粉、罐塑料棍、玩偶、塑料套圈、自制跨欄、跳繩、海綿棒、塑料草坪、圣誕樹、樹樁、自制標識牌
活動過程
一、熱身部分
教師播放熱身音樂,帶領幼兒進行熱身操。
二、集體活動
1、引入:
情景引入,并進行動作練習。
師:“小朋友好!剛接到一個重大的通知!昨晚發(fā)大水,森林里許多小動物都被困住了,需要大家去營救。出發(fā)前,我們先來努力練習一項本領吧!
2、第一次動作練習:
師:“這里有一些椅子,我需要1名小朋友用兩把椅子,在腳不落地的情況下,將自己從起點運到終點。請小朋友們抬上椅子在起點排隊!
小結:
師:“小朋友們完成的非常好,誰來說說看你是怎么做的呢?”教師請幼兒進行展示,并描述他們的動作。
第二次練習:
教師增加難度到2名小朋友,用 3把椅子,在腳不落地的情況下,把自己從起點運到終點。
小結:
師:“這點難度根本難不倒我們的小勇士們,你們是怎么做到的呢?”教師請幼兒進行展示,并描述他們的動作。
第三次練習:
教師增加難度到3名小朋友,用 4把椅子,在腳不落地的`情況下,把自己從起點運到終點。
小結:
師:“小朋友們完成的非常不錯!哪一組來說說你們是怎么做的呢!苯處熣堄變哼M行展示,并描述他們的動作。
3、正式進入活動
師:“看來大家的本領已經很熟練了,現(xiàn)在讓我們組成救援小分隊,向森林出發(fā)!”
活動現(xiàn)場分了三條賽道,第一條賽道放置有較寬的平衡木作為“獨木橋”,第二條賽道放置有較窄的平衡木作為“獨木橋”,第三條賽道放置易拉罐捆綁做的“梅花樁”。幼兒自行組隊選擇賽道進行拯救“小動物”行動,幼兒合作進行椅子搭橋,渡過獨木橋,到達“森林”,將“小動物”放置在“擔架”上運送到起點的“醫(yī)院”。全部“小動物”拯救完成后,救出“小動物”多的賽道獲勝。
小結:
師:“感謝小勇士們通過了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其他小伙伴們共同齊心協(xié)力合作下救出了小動物們!在過“獨木橋”的時候,我看到有的小朋友不小心掉進了河里,但他們又勇敢的重新站上了“獨木橋”,堅持完成救援任務!我宣布,救援小分隊圓滿完成任務!”
三、分散活動
為幼兒介紹分散活動材料,并講述分散活動規(guī)則。
四、放松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散點盤腳坐下,頭部運動、捏手臂、互相捶背、深呼吸、互相墊汗巾。
五、結束部分
1、教師通過口令方式召集幼兒集合。
小結:教師簡略講述每一名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給予幼兒肯定。并共同探討幼兒動作或是玩法上需要改進的地方。
活動總結
活動中,利用草坪、樹、樹樁、玩偶等材料創(chuàng)設出了一個森林的場景,讓幼兒對活動和游戲規(guī)則有了更直觀的感受與理解。故事背景展開,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練習分組抬椅子環(huán)節(jié),游戲從易到難,層層遞增。抓住大班幼兒好勝的心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
活動中,我希望幼兒能夠在規(guī)則范圍內,最大程度自由化,自由組成不同人數的小組,通過探討、分工,呈現(xiàn)不一樣的合作形式。動作練習時間過長,導致后面活動時間進行了縮短。在時間控制上會更加注意,將每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保證活動的流暢性。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經典)08-04
(精選)大班教案08-04
[經典]大班教案08-04
大班教案【精選】08-05
【經典】大班教案08-01
大班教案【經典】08-14
【精選】大班教案08-21
[精選]大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