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美術教案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方形的特征。
2、鍛煉孩子們的肌肉。
3、學會區(qū)分各種大小的方形并能按大小分類。
活動準備
方形的物品,各種大小的方形箱子,各種樣式的磚塊,彩紙,膠水活動內容
[導入]
1、通過唱"長方形"這首歌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我是一個長方形請你把我要記清四條邊,四個角對邊,對角都相等。
[展開]
1、找一找周圍的方形物體。
- 我們教師里有哪些東西是方形的?
- 一起來觀察老師準備的方形物品。(書,手冊,練習冊,日歷,方形的色盤,紙抽)
2、研究一下方形的物品,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觀察書,手冊,練習冊等等物品,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3、印出各種方形。
、 準備好各種種類的方塊。(正方形, 長方形, 大小不一的方形)
、 是包裝紙貼在墻上。(先畫好作為背景的包裝紙。)
、 用方塊蘸上顏料印在包裝紙上。
4、把蓋子正確的蓋好。
、 把有各種大小蓋子的.箱子準備好。
、 把箱子和蓋子打亂分開,然后再把正確大小的蓋子蓋回箱子上。
5、用活動紙中的材料表現(xiàn)出方形。
、 讀動畫書引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 (小豬三兄弟) (我們來給第三只小豬建一座堅實的房子吧。)
② 準備一張和活動紙中磚墻一樣大小的彩紙。
、 用彩色貼在小豬的磚墻上。
[]
1、 讓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活動
美術教案 篇2
小班藝術活動:秋天,幼兒園里的樹
集賢里幼兒園:魏文君
活動目標:1、學習用手指點畫的方法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2、充分發(fā)揮想象,體驗點畫活動的樂趣。
3、感受秋天幼兒園里金黃色樹葉的美。
活動準備:1、印有樹干的輪廓圖、檸檬黃和深黃色顏料、小抹布
2、多媒體課件、《粗心的小畫家》歌曲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1)伴隨歌曲《粗心的小畫家》進行歌表演,引出活動。
老師:剛才歌里有一個粗心的小畫家丁丁,他可喜歡畫畫了,不過總是因為粗心鬧笑話。他最近在尋找秋天的顏色,所以去了好多地方,瞧瞧他現(xiàn)在在哪?
出示圖片(幼兒園),小朋友:咱們的幼兒園。
丁丁(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幼兒園真漂亮,看那金色的樹,不就是我要尋找的秋天的顏色嗎,我要把這么漂亮的景象畫下來,留給你們作紀念。
。2)多媒體課件:丁丁作畫,展示作品
老師:丁丁的畫畫好了,咱們一起來欣賞下。咦?他畫的是什么?(幼兒園的樹)跟咱們的樹有什么不一樣?(沒有葉子)原來呀,粗心的小畫家丁丁忘記帶黃顏色的顏料了,咱們能不能幫幫他呀?
2、教師操作演示,示范手指點畫
教師:老師請兩個好朋友來幫忙。(伸出食指,拿出顏料盤)念出咒語:小手翹翹,小手蘸蘸,小手點點,樹葉出現(xiàn)。(在畫紙上進行點畫)點好了,我的小手有些臟了,趕緊用小抹布來擦一擦。
教師:老師剛才在這邊變了樹葉出來,哪個寶寶也上來到那邊變試一試?
請一至兩個幼兒示范作畫。提醒邊念兒歌邊變,并請下面的寶寶幫他念好聽的兒歌,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指出。
3、請幼兒親自動手操作,體驗手指點畫樂趣。
老師:小朋友都來幫幫丁丁點樹葉吧,看看誰點的最干凈又好看。
巡回指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手指點畫,提醒幼兒保證畫面和衣服干凈。
4、將作品放置到展示板上,教師點評,請幼兒互相欣賞。
老師:樹葉都畫好了,小朋友畫的真漂亮啊,丁丁也對小朋友們表示感謝,謝謝大家。咱們也先去洗洗小手,然后再到院子里和丁丁一起欣賞咱們美麗的幼兒園的秋天吧。
活動反思:
手指點畫《秋天,幼兒園里的樹》是結合秋天的主題開展的活動,主要目標是能用手指點畫表現(xiàn)大小、顏色不同的樹葉;養(yǎng)成認真繪畫并保持畫面整潔干凈的良好習慣。整個活動孩子很投入,活動效果良好。
1、課前準備需充分。
由于是手指點畫,課前準備是比較繁瑣,每組必須有三種以上種的`顏料,讓幼兒按意愿選擇顏色進行點畫。桌子鋪設桌布,以免孩子將顏料弄到桌子上,不易清洗;每桌必須有一個清潔的抹布,讓孩子在蘸另一種顏色時,清除手上的顏料,以免將其他顏色混入。可惜每位孩子沒有袖套和圍裙,課前讓孩子將袖管卷起,并提醒輕輕蘸顏料,不吵也不鬧,保持桌面和衣服的干凈。
2、活動中讓孩子有發(fā)揮自己想象的空間。
在示范畫樹葉時,要求手指是從上到下輕輕地進行點畫,這樣才會有尖尖的葉子成形。但這對幼兒來說是比較難的一個動作,孩子的想象更是發(fā)揮得很充分。每個孩子點畫的樹葉都是不同的。三種顏色不同的樹葉相互補充和映襯,形成秋天美麗的大樹景象。仔細想想在活動中我沒有過分強調或要求孩子一定按照我的要求去點畫。在美術活動中教師要重視讓孩子有一個自主發(fā)揮的空間,讓孩子有一個貼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空間。孩子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只要是結合實際生活,哪怕孩子的畫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也值得鼓勵。
在活動中,結合了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觀察了秋天幼兒園里的樹,激發(fā)了孩子的潛能,引起了孩子們繪畫的興趣,整個活動幼兒的參與性和積極性都非常高,也基本上達到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美術教案 篇3
課題:宏偉壯麗的古羅XX筑
課型:要素組合
課時: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識記古羅馬城的由來、主要建筑和藝術成就。
2、羅馬人在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諸方面給予人類的偉大貢獻。
教學重點:
古羅馬最宏偉的建筑——大角斗場、雄偉的萬神殿。
教學難點
古羅XX筑藝術成就的原因
問題導入。聽+想+講
關于羅馬城的起源,有一個有趣的傳說。一對孿生兄弟羅慕洛和勒莫剛剛降生,篡奪王位的叔外祖父(外祖父的弟弟)怕他們,成人后威脅自己的統(tǒng)治,竟派人把他們裝在筐內,投入臺伯河,想淹死他們。但筐子被河邊的樹枝掛住,兩個孩子神奇地得救。一只到河邊飲水的母狼用自己的奶水哺育、救活了他們。兄弟兩長大成人后,殺死了叔外祖父,并建起新城。新城以羅慕洛的名字命名,稱為羅馬。而母狼就成為羅馬城的象征,羅馬的城徽至今仍刻著母狼的形象。
預習交流想+講
1、古羅XX筑繼承古希臘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chuàng)新。著名的古羅XX筑有很多,如萬神廟、大角斗場、凱旋門、圖拉真廣場和記功柱等世界文化遺產(chǎn)。
2、就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談談自己所了解的古羅馬。
互動合作想+做+動
1、萬神廟穹頂。羅馬萬神廟由前部的門廊和后面的神殿兩部分組成。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是神殿的巨大圓頂。
2、題圖斯凱旋門。凱旋門是羅馬帝國為輝煌戰(zhàn)爭的勝利而創(chuàng)造的新的建筑類型,成功地應用了柱子和拱券的結合。
3、古羅馬大角斗場。是個多功能的宏偉建筑,呈橢圓形長軸約188米,短軸徑約54米,可容納五六萬人。
4、圖拉真記功柱。記功柱是古羅馬為輝煌戰(zhàn)爭的勝利而創(chuàng)造的建筑與雕刻結合的新的建筑類型。它以淺浮雕形式表現(xiàn)了征戰(zhàn)的過程。
展示評價想+動
以卡片的形式將課堂學習的內容記錄下來并展示。
鞏固拓展聽+靜
古羅馬人發(fā)明了以火山灰為基本材料的混凝土。混凝土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根據(jù)模板澆鑄出所需的形狀。這比石頭鑿出所需的形狀速度快、成本低,為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工程提供了物質基礎。教學反思:
第2課新街古韻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街頭雕塑的特點并初步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2.通過步行街模型和泥塑的制作,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設計、應用能力。
3.通過欣賞作品圖片,增強學生對城市歷史的了解,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以介紹現(xiàn)代都市中步行街上的一些有“古韻”的雕塑作品為導人。
2、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有特色的、有歷史韻味的城市雕塑,當你漫步在繁華的步行街頭。盡情領略時尚氣息的同時。常常會看到一些耐人尋味的雕塑作品。這些雕塑與步行街相映成趣,既重現(xiàn)了歷史的陳跡,也使“新街”增添了古韻。
3、介紹重慶、蘇州、沈陽等一些地域跨度大、有特色的歷史名城,了解它們的城市背景。了解一下城市的歷史,發(fā)揮你的想象力,為步行街設計和制作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小泥塑。
4、組織學生討論這些作品與周圍的城市環(huán)境是如何統(tǒng)一在一起的。充分了解作品所表現(xiàn)的藝術特點和城市特點。
本課提供廠具有代表性的王府井步行街雕塑和景德鎮(zhèn)市街頭雕塑。這些作品都反映了各個城市的地方特色及民俗民風,與繁華的大都市相互融合,別具一格。
5、學生在教師的統(tǒng)一安排下(準備泥土)進行泥塑的`設計制作和步行街模型的合作。
1、通過欣賞,可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并進一步學習泥塑的方法和動手制作設計步行街模型。
2、通過有分工有合作的方法,使同學們既能對泥塑的制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又能把有創(chuàng)意的小泥塑作品融入到大家合作的步行街模型中去,從而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意識和應用能力。
在制作過程中,要讓學生多嘗試捏、搓、團、卷、貼等泥塑技法。把想表現(xiàn)的步行街模型中的小雕塑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最后可安排全班同學在自己設計的步行街上展示自己的小泥塑。進行評價的同時,教師要對本課內容進行完整的小結,對學生的作品要多鼓勵和肯定,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積極地去關注域市的美,提高審美意識。
3、教師不要過多地要求泥塑和步行街模型造型的準確性、真實性,而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創(chuàng)造、大膽構思。并要發(fā)揮團隊合作精神,讓步行街模型與有特點的小泥塑相映成趣,組成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作品。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享受美,并培養(yǎng)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懷。
4、評價
1)學生是否初步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對小泥塑進行評定。
2)學生在構思與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否表現(xiàn)出積極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團隊合作精神。
3)學生在設計過程與評價過程中能否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哪位同學的小泥塑與大家合作的步行街模型結合得最好?教學反思: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課題:有趣的石頭畫
教學內容:石頭繪畫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2. 認識石繪這門藝術,熟悉石繪的藝術特色。
3.能在石頭上完成一幅作品。
教學重點:石頭的選材。
教學難點:石頭上繪畫。
教學過程:
一、第一環(huán)節(jié):展示
展示老師繪制的石繪作品,引起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欲。展開課題學習。
二、第二環(huán)節(jié):石材的選擇
1、規(guī)則與不規(guī)則石材。
2、初次繪制最好選擇規(guī)則石材。
3、石材表面最好粗糙一點,以便能夠掛住顏色。
三、第三環(huán)節(jié):畫材的選擇
1、水粉
2、丙烯
3、鉛筆
4、勾線筆,尖頭、平頭尼龍筆。
四、 第四環(huán)節(jié):學生討論
學生談談自己對石繪藝術的認識。
五、第五環(huán)節(jié):繪制過程講解
1、給石頭先涂一種單色作為底色。
2、在紙上繪制自己構思的圖案。
3、上色。
六、作業(yè)展評
1、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全班同學互相評一評。
3、教師點評。
七、總結
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不起眼的物品,都可以用做美術作品的原材。只要大家有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眼睛。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運用剪刀剪出自己所看到的樹木葉子、及樹干、樹枝。
2、大膽刷色,掌握技能。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過程:
本次趣味畫活動《彩色的樹》,活動開始,孩子們選擇簡單的卡紙樹葉拼貼,只見孩子們迅速將硬板紙剪成自己所要的樹的形象,而后孩子們開始認真拈貼,在這環(huán)節(jié)中張林、曹舟彤他們兩個人最認真,利用硬板紙作為樹葉創(chuàng)作出樹枝、樹干,再配以小草、小花等即成為一幅完整的創(chuàng)作畫。他們還能夠互相交流自己的設計思路,把孩子們帶入一個奇妙的世界。再進行具有創(chuàng)作意圖的拓印畫時由于錢佳瑤沒有排刷和顏料,因此他們在創(chuàng)作時還有一個借的過程。最后他們小組成功地利用拼貼拓印出的肌理來表現(xiàn)簡單樹的藝術形象。
活動反思:
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對一切都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幼兒園的趣味畫課程要以幼兒的生活為基礎,貼近幼兒的生活是幼兒學習的'前提,必須是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有生活基礎的、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如“美麗的鮮花”“馬路上”“可愛的小動物”等,F(xiàn)在幼兒園主題教學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并圍繞主題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相應的環(huán)境,版畫的教學活動可以結合教學主題進行。根據(jù)各個年齡段幼兒不同特點,先從實物拓印開始,以實物拓印作為切入點,逐漸過渡到自己制版紙版畫。針對性地帶幼兒進行一些戶外觀察、感知自然與藝術作品的形象,積累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充實幼兒的表現(xiàn)素材,在活動中老師應努力引導幼兒,讓幼兒學會在觀察中有意識地取舍畫材,采用趣味畫這一形式,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藝術作品。這樣,這種在長時間、以活潑多樣的形式使幼兒對一類繪畫形式有系統(tǒng)學習的教學方法,一方面鍛煉了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另一方面讓幼兒能夠深入一個未知領域,作較長時間的探究,幼兒的造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都得到提高,色彩表現(xiàn)能力也進一步加強,綜合能力都能得到發(fā)展,個別優(yōu)秀幼兒的發(fā)展空間也在無形中擴大。這樣幼兒在有生活感受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能夠自覺,主動的快樂學習。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7-20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28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08
美術教案(精選)08-23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24
美術教案[精選]08-16
《美術》教案02-21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19
【精選】美術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