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熱門)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學生分析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講,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度鹧﹫D》一文所描繪的美麗雪景是我所教的這些南方孩子不曾見到過的,如何讓他們通過閱讀作品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此,我將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品讀課文、課外延伸相結合,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使之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教學要求
1、識記本課13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
2、通過學文,感受雪后的美麗景象,體會瑞雪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希望。
3、嘗試著給課文所描繪的圖景加上小標題。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優(yōu)美片段。
三、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的脈絡,知道本文是按照“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的順序來展開描寫的。
2、品讀佳段,在讀中感悟,體會瑞雪給人們帶來的喜悅與希望。
四、教學難點
1、嘗試著給課文所描繪的圖景加上小標題。
2、學習作者有序地進行觀察、描寫的寫作特點。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úシ叛┚皥D片,師邊解說)每到冬天,孩子們最盼望的就是能下場大雪,好痛痛快快地玩玩。而農(nóng)民伯伯們更是滿心歡喜,因為瑞雪兆豐年呵!你們瞧,畫面上的孩子們玩得多開心!今天老師想帶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幅美麗的《瑞雪圖》。(揭示課題并板書)
。ǘ┏踝x課文,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
2、開火車分節(jié)朗讀課文,糾正讀音。
3、師: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指名回答)
4、請按照時間順序將課文分成四個部分。(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5、師:你能從文中找出關鍵字詞給這四部分內(nèi)容分別加上一個合適的小標題嗎?
6、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嘗試概括。
7、四人小組交流討論,整合意見,確定小標題。
8、小組派代表回答,推選出加得既生動又貼切的小標題作為該部分內(nèi)容的題目。
。ㄈz查、交流預習情況,質疑、解疑
1、師:通過預習,我想同學們一定對這場瑞雪有獨特的感受,誰愿意先來說一說?(學生用一兩句談談自己預習后的感受)
2、師:在預習中你遇到什么問題需要大家?guī)椭獯鸬模仍谒娜诵〗M中交流,簡單的問題可以由同組伙伴幫助解答,確實無法解答的再請老師幫忙。
。ㄋ模⿲W習課文1、2節(jié)――下雪前
1、默讀課文1、2節(jié),思考:下雪前天氣變化有什么特點?
。ǔ鍪颈砀瘢瑢W生填提示:抓住關鍵字詞填寫)
時間小標題景物天氣特點
第一天白天下雪前寒流襲來,天氣驟變布滿陰云、寒風呼呼天氣變化快、冷
第一天夜里下雪時:
第二天白天下雪后:
2、投影學生填寫的表格,講評。
3、品讀句子
A、連日來,暖和得如同三月陽春的氣候驟然變得冷起來了。
。ā绑E然”是什么意思?你還可以用哪個詞語替換它?)
B、中午,凜冽的寒風刮起來了。寒風呼呼地刮了整整一個下午。
。◤倪@個句子中的哪些詞語你看出這更來得猛,來得快?)
C、指導朗讀句子。
4、齊讀1、2自然段。
5、小結:我們通過“讀――思――寫――品”的方法學習了課文的1、2自然段。
在學習課文時,我們應該學會抓住關鍵字、詞來品讀課文,理解課文。(課件出示學法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思考課后習題2。
第二課時
。ㄒ唬⿵土曇氡竟(jié)課的學習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2自然段,誰能說說,下雪前天氣有什么樣的變化?
(指名回答)
2、學習“下雪前”這部分內(nèi)容,我們采用了什么學習方法?
。◤土晫W法,為下文的學習做準備)
(二)學習課文3~6自然段
學習課文第3節(jié)
1、學生根據(jù)“導讀卡”自學“下雪時”這部分內(nèi)容。
導讀卡
(1)讀:默讀課文第3小節(jié)。
。2)思:這一段話寫了哪些景物?天氣有什么特點?
。3)寫:根據(jù)上述問題填寫表格。
(4)品:找出你覺得描寫得特別好的句子讀一讀,說說這些句子中哪些字詞用得特別準確?
2、指名朗讀第三小節(jié),匯總第二欄表格
時間小標題景物天氣特點
第一天白天下雪前寒流襲來,天氣驟變布滿陰云、寒風呼呼天氣變化快、冷
第一天夜里下雪時大雪紛飛小雨、大雪飄降雪下得大、穩(wěn)
第二天白天下雪后:
3、找出你覺得描寫得特別好的句子讀一讀,說說這些句子中哪些字詞用得特別準確?根據(jù)學生的理解引導品讀以下句子。
A、不久,雨住了,風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飄降下來。(“大片大片”、“簌簌落落”可見雪下得很大)
B、夜里,冬天的山村,萬籟俱寂,只聽到那大雪不斷降落的'沙沙聲和樹木的枯枝被積雪壓斷了的咯吱聲。(你從這句話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場雪下得很大、很穩(wěn)?)
4、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指名讀、小組競賽讀)
學習課文4、5節(jié)
1、默讀第4、5節(jié),完成表格第三欄
時間小標題景物天氣特點
第一天白天下雪前寒流襲來,天氣驟變布滿陰云、寒風呼呼天氣變化快、冷
第一天夜里下雪時大雪紛飛小雨、大雪飄降雪下得大、穩(wěn)
第二天白天下雪后雪后美景,孩子玩樂山川、河流、樹木、房屋天放晴,太陽出來,雪停了]
2、與同桌合作流利地朗讀出第四自然段,挑選你覺得描寫得很美的句子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你覺得這句話中哪些詞語用得巧妙?)
3、學生匯報學習結果,師播放雪后美景圖片,幫助理解“粉妝玉砌”、“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雪末兒隨風飄揚”這些詞句,進一步感受“動”與“靜”相結合的雪后美麗景致。
4、帶著自己的獨特感受美美地朗讀第四節(jié)。
5、播放雪后孩子玩樂的錄像,用喜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第五節(jié)。
6、配樂朗讀4、5小節(jié),并完成課后填空題。
雪后的景色,先寫(),再寫人;先寫色彩,再寫();先寫靜,再寫();先寫(),再寫()。
。ㄈ┛偨Y
!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ㄕn件出示“瑞雪豐年圖”)
(四)布置作業(yè)
1、觀察本地一次下雨或日出的景象,學習本文作者按照時間順序觀察描繪景物的方法,為習作做準備。
2、積累ABB和AABB的疊詞。
3、背誦精彩片段。
。ㄎ澹┌鍟O計
瑞雪圖下雪前:烏云密布、寒風呼呼
下雪時:簌簌落落、大、穩(wěn)
下雪后:粉妝玉砌
瑞雪兆豐年
原文
11月17日,氣象臺發(fā)布了強大的冷空氣即將南下的消息,第二下下下遼遠的西伯利亞地帶襲來的寒流,就侵入了膠東半島。
連日來,暖和得如同三月陽春的天氣,驟然變得冷起來了。一清早,天空布滿了鉛色的陰云。中午,凜冽的寒風刮起來了。寒風呼呼地刮了整整一個下午。黃昏時分,風停了,那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半空中降落下來了。
這是入冬以來膠東半島上的第一場雪。這雪下得很大,也很穩(wěn)。開始的時候,還伴著一陣小雨。不久,雨住了,風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飄將下來。一會兒,地面上就發(fā)白了。夜里,冬天的山村,萬簌俱寂,只聽到那大雪不斷降落的沙沙聲和樹木的枯枝被積雪壓斷了的咯吱聲。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巧酱、河流、樹木、房屋,都籠罩上一層白茫茫的厚雪。極目遠眺,萬里江山變成衛(wèi)個粉妝玉砌的世界?唇,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一陣風吹來,樹木輕輕地搖晃著,那美麗的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落落地抖落下來。下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在清晨的陽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積雪足有一尺深。人在雪地上走著,腳下就發(fā)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擲雪球。那歡樂的叫喊聲、嘻鬧聲,把樹枝上的雪都震落下來了。
!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
擴展閱讀
在結構上本文層次清楚,條理明確,重點突出,采用了聯(lián)想,夸張的手法,語言生動優(yōu)美,情景交融。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如下思路,理清文章脈絡,按照下雪前,下雪時,下雪后的順序學習全文!耙詫W生為主體”,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是朗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讀中想象,體會本文的語言美、景色美,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朗讀是一種古老的卻極富生命力的學習方法,也是品讀美文的重要方法。本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用朗讀去體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這堂課總得來說是較好得完成了教學任務的。整堂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合理,上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都非常自然。而且我在上課的始終都保持著一種高昂的情緒,這種情緒一直帶領著學生從課堂的開始到結尾。這堂課我自己感覺最值得珍藏的一點便是學生的朗讀,從學生一遍又一遍的讀書聲中,我們似乎已經(jīng)可以體會到學生從誦讀中享受到了快樂。特別是在教學第四自然段的時候,我先讓學生默讀,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然后有感情的把這個句子讀出聲來,之后讀給你的小伙伴聽,接著指名讀他(她)喜歡的句子,一邊讀還一邊做朗讀指導。這個自然段的教學我引導學生運用了多種讀書的方法,從第一次讀到最后的一次讀,學生實際上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經(jīng)歷一個精讀的過程了。
當然,這堂課也讓我暴露出不少自身的不足,這些不足帶領著我進行更多的思考。首先,在教師基本職業(yè)素質方面,我感覺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強,除了課前設計過的一些過渡語和敘述性語言外,其余在課堂臨場發(fā)揮的語言都缺乏感染力,不夠美!這一點也直接牽扯到我對學生的評價語。所以,第二點便是評價語單調,對孩子沒有起到實際性的激勵或糾正的作用。第三,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全員參與的深度和廣度沒有體現(xiàn)出來。這些都值得我深深地思考。
這堂課讓我積累了不少寶貴的教學經(jīng)驗,通過這堂課的反思與感悟,我想自己會在教學道路上前進一步的。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4個字,能做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課文。
3、大致了解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明白“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
【教學重點】
1、認識4個生字,會寫4個字,能做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課文。
3、大致了解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明白“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
【教學難點】明白“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1、讀課文三遍,包括課后生字。
2、勾出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
4、給生字組詞,至少兩個,鼓勵找四字詞語。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師: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ヒ粋地方旅游,這個地方叫鸛雀樓,看,我們到了。播放鸛雀樓的錄像
2、看課文中的圖,說說景象如何?
3、著名詩人王之渙來到這里看到了這樣的景色,留下了傳送千古的名詩——《登鸛雀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吧!生讀題,學習題目中的三個漢字,只要求認。
二、讀熟古詩,認識漢字。
1、師:王之渙筆下的黃鶴樓是什么樣子的呢?先聽老師讀一讀,一邊聽一邊劃出停頓來。
2、師:你能在拼音娃娃的幫助下,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嗎?自己試一試吧!生讀完以后,交流展示。
3、詩歌讀得這么好,漢字娃娃一定記得很熟!咱們來打打招呼吧!
生:自由讀漢字,交流識字方法,組詞。
4、把漢字娃娃送回到古詩中,你一定讀得更好。生再讀古詩。
5、師:孩子們知道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嗎?我說一句話,你說一句詩中的話,咱們試試。
師:太陽靠著遠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盡。
師:黃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黃河入海流。
師:要想看得更遠,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6、你們真棒,將來也能成為一個小詩人,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詩中的景象(播放錄像)太陽下山,江水滾滾,奔騰而去。能看著這樣的`情景背誦嗎?練習背誦。
三、書寫生字。
1、師:調皮的漢字娃娃要孩子們送他們回家了,他們的家在哪里呢?(田字格里面)。
2、今天要求寫的漢字娃娃很少,你能寫好嗎?找找這些漢字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生交流寫字要領。
3、師:咱們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一看二寫三對照。生擺好書寫姿勢,做到三個一,然后開始書寫,努力做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4、生寫完以后,展示,交流,評獎。
四、作業(yè)設計:
1、默寫古詩。
2、讀讀王之渙的其他古詩。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認識15歌聲字,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fā)學生熱愛大熊貓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識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識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具準備:掛圖、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熊貓嗎?大熊貓長的什么樣?喜歡吃什么?今天老師帶你們一起去公園參觀大熊貓好嗎?
二、活動過程:
1、出示大熊貓吃竹子圖。
2、學生觀察大熊貓是什么樣的.?
3、讀課文,找到那一段是描寫大熊貓樣子的。
4、指名讀第二段后說一說大熊貓的樣子。
5、讓學生用鉛筆輕輕地在30頁的白描圖中涂上應該是黑色的部位。
6、認識:熊 許 物 最 乎 短 黑 圈(方法同前)
7、師說大熊貓的一些生活習性。
8、對照課文找到描寫大熊貓習性的段落。
9、生讀課文,熟讀后清學生會大大熊貓有那些生活習性。
10、提問:大熊貓喜歡吃什么?
11、指名讀最后一段。
12、學習生字:侯 爬 爪 抱 睜 香 (方法同前)
13、同學們通過學習你喜歡大熊貓嗎?讓我們齊讀第一段。
14、自己讀課文,喜歡哪段讀哪段。
三、課堂總結: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它特產(chǎn)于我國,也是全世界的珍奇動物。
板書設計 身子 胖乎乎 白
尾巴 短
大熊貓 皮毛 光滑
頭白 黑耳朵 黑眼圈
四肢 黑
熊 許 物 最 乎 短 黑 圈 侯 爬 爪 抱 睜 香
第四課時 大熊貓
教學目標:學習寫字。
教具準備: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1。請學生說一說大熊貓的樣子。生活習性。
2、指名讀詞語。熊貓 許多 動物 最胖 胖乎乎 很短 黑眼圈 時候
爬過來 爪子 抱著 睜眼 多香
二、學習寫字。
1、出示生字:國 物 愛 毛 四 耳 兩 爪
2、指名讀。
3、學生分析字的結構、筆畫、筆順。
4、認識豎彎。
5、師知道“四、爪”。
(1) 先示范“四”的寫法。并用紅筆標出豎彎這一筆。
(2) 寫“爪”字時,先課件演示,讓學生說出筆順再書空一遍。
6、學生在田字格里書寫。
7、評比,獎勵進步的同學。
教學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寫了8個字,寫時一定要注意“四”字中間一筆是豎彎,“爪”字第三筆是豎。
板書設計: 大熊貓
國 物 愛 毛 四 耳 兩 爪
第五課時 語文天地
教學目標:抄寫音節(jié),積累abb立的形容詞,初步感知這類詞語的形式。學習成對使用幾組單音反義詞。
教具準備:小黑板。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以及對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影響。
2.了解現(xiàn)代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確使用媒體,學會選擇信息,趨利避害。
3.逐步學會搜集信息,善于和別人交流信息,初步養(yǎng)成留心信息、運用信息的好習慣。
4.初步學會根據(jù)目的搜集和處理信息,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5.認識生字。
課時安排
10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瀏覽整組教材,明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和目標,制定活動計劃。
一、揭示主題,激發(fā)興趣
1.師生共同回憶五年級時進行過的遨游漢字王國的綜合性學習的經(jīng)歷。
。1)歷數(shù)開展過的活動。
。2)說說在活動中感覺最快樂或最難忘的事。
。3)談談開展綜合性學習要注意的事項。
2.揭示主題。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開展一次新的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
。1)說說對信息世界的了解。
。2)談談你對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期待,或者說你希望在這次活動中能開展哪些活動。
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盡可能的納入到即將制定的活動計劃中去。
二、瀏覽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瀏覽整組教材,感興趣的地方可以讀得仔細一些。
2.交流瀏覽教材后的感受。
(1)瀏覽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2)你產(chǎn)生了哪些困惑或疑問?
。3)你認為這次綜合性學習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教師要注意傾聽,特別是學生的困惑、疑問和活動建議,這些要成為最終的活動的計劃的有機組成部分。
三、分組討論,制定計劃
1.重點閱讀:單元導語、兩個活動建議以及最后的結語。
(1)自由閱讀,你認為有價值的可以畫下來。
。2)課堂交流:單元導語、兩個活動建議以及最后的結語給了我們哪些啟發(fā)?
2.根據(jù)自由組合,適當調整的原則,組成3到5人的學習小組。
3.分組制定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計劃。
(1)組內(nèi)充分討論:想開展哪些活動?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2)組內(nèi)達成共識,填寫活動計劃表。
___________小組:走進信息世界活動計劃
小組成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時間
活動內(nèi)容活動地點活動形式預期的成果
四、交流計劃,取長補短
1.分組交流各自的活動計劃,要求:
。1)清晰地匯報各項計劃中的活動,隨時回答同學的提問;
。2)認真傾聽別的組的活動計劃,及時記錄與自己組的計劃不一樣的內(nèi)容,需要的話可以向回報的小組提出疑問。
2.分組修改各自的活動計劃。
。1)分析其他組提出的活動建議是否有價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組活動計劃。
3.公布活動計劃。
可以采用適當?shù)男问焦几鹘M的活動計劃,比如:張貼,裝訂成冊等。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閱讀《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因特網(wǎng)將世界連成一家》、《神奇的電腦魔術師》和《網(wǎng)上呼救》,能選擇閱讀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以及現(xiàn)代信息傳遞的特點。
2.認識這幾篇閱讀材料中的14個生字,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要點。
一、談話激趣,交待任務
1.教師例舉生活中傳遞信息的生動事例。
2.其實從古代到現(xiàn)代,信息傳遞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一起來閱讀《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因特網(wǎng)將世界連成一家》、《神奇的電腦魔術師》《網(wǎng)上呼救》《把握自己》等五閱讀材料。
二、快速閱讀,了解概況
1.默讀閱讀材料,思考: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傳遞方式有哪幾種?有什么特點?
(2)現(xiàn)代的因特網(wǎng)傳遞信息有什么特點?
邊讀邊思考,在材料中畫出有關的句子,并做好標注。
2.課堂交流
。1)學生自由發(fā)言,特別要關注學生對上面兩個思考題的認識來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語句。比如:
古代信息傳遞方式的特點:
、偎俣嚷。典型語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發(fā)現(xiàn)。
◇當時有個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從馬拉松平原出發(fā),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诓痪_。典型語句:
◇各路諸侯看到烽火,以為有敵人入侵,火速率兵出擊。
◇然而諸侯們望見熊熊燃起的烽煙,卻以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個個按兵不動。
。2)因特網(wǎng)傳遞信息的特點:
①速度快。典型語句:
◇計算機把全世界連成一家,天涯若比鄰已經(jīng)不再是夢想。
、诙嗝襟w。典型語句:
◇這個小學生為了通過電腦教表姐學唱,除了把歌詞、各譜寫在電腦屏幕上,還通過多媒體的錄音技術把自己的歌聲錄在上面
、鄄皇艿赜蜃韪。典型語句:
◇他趕緊問: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蘭。
2.再次閱讀材料,思考:信息傳遞的方式是怎樣變化的?
。1)重點閱讀《因特網(wǎng)將世界連成一家》,畫出關鍵詞語。
(2)嘗試填寫:
古代:驛差長途跋涉→近代:()→現(xiàn)代:()→當代:廣播、電視和()。
3.根據(jù)課堂討論,填寫下面的表格。
種類
特點古代信息傳遞方式
現(xiàn)代信息傳遞方式
三、聯(lián)系生活,了解現(xiàn)狀
1.說說你在生活中接觸到那些信息傳遞方式?舉一個例子。
2.想想這些信息傳遞方式帶給你什么?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繼續(xù)閱讀《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因特網(wǎng)將世界連成一家》《神奇的電腦魔術師》《網(wǎng)上呼救》《把握自己》,進一步了解現(xiàn)代信息傳遞方式的特點,體會信息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閱讀《把握自己》認識沉迷于網(wǎng)絡的危害,堅定把握自己,告別網(wǎng)吧的決心。
一、閱讀材料,體會影響
1.默讀五篇閱讀材料,聯(lián)系材料中的具體事例說說信息是如何影響和改變?nèi)藗兊纳睢?/p>
2.小組討論。
3.課堂交流。
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理解閱讀材料,感受信息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比如:
(1)信息傳遞錯誤導致了西周滅亡。──《烽火戲諸侯》
(2)信息的及時傳遞大大增強了希臘人抵抗波斯侵略軍的信心。──《我們勝利了》
(3)信息傳遞方式的進步,不僅可以傳遞文字信息,還可以傳遞多媒體信息。──《神奇的電腦魔術師》
。4)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使許多原來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實行超遠距離的救助。──《網(wǎng)上呼救》
。5)認識沉湎網(wǎng)絡的危害──《把握自己》
二、重點閱讀,深入體會
1.重點閱讀《網(wǎng)上呼救》。
。1)默讀課文,思考:
、偬K珊是在怎么樣的情況下呼救的?
②桑恩救援的過程是怎么樣的?
。2)邊讀材料邊思考,在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
。3)課堂交流。
、偬K珊當時的緊急情況:圖書館里一片寂靜,這一層只有她一個人。離他最近的電話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著的腿走到那里是辦不到的。
如果你就是蘇珊,你能怎么辦?如果沒有網(wǎng)絡,結果會怎么樣?
、诓蹲轿闹械挠嘘P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過程:
網(wǎng)上呼救→打電話給縣政府→打電話給救援中心→救援人員趕到學校
(4)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動,帶給你怎樣的啟示。
學生可能有多種多樣的回答,教師要善于總結,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信息傳遞方式的進步,使不可能的事成為了可能。
2.重點閱讀《神奇的電腦魔術師》。
。1)默讀材料,說說電腦能變哪些魔術?
(2)教師展示電腦制作的多媒體作品,讓學生感受信息傳遞的進步。
3.重點閱讀《把握自己》。
。1)想一想:從這篇演講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俪撩杂诰W(wǎng)的危害:影響學習成績;影響身體健康;導致犯罪
、谇嗌倌暌{整好心態(tài),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2)課堂討論。
怎樣理解網(wǎng)絡能造就人才,也能誘使許多對事物辨別能力差的人走向無底深淵。
①師生共同歷數(shù)網(wǎng)絡英雄和他們的故事。
、诼(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沉迷網(wǎng)絡的危險。
③小結:網(wǎng)絡中的信息資源,有效地利用資源就能獲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獲就會發(fā)生悲劇。
。3)面對網(wǎng)絡怎樣才能把握自己。
、賹W生討論,自由發(fā)言。
②教師宣讀青少年網(wǎng)絡文明公約。
三、學科整合,延伸體驗
1.結合信息技術課,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如在電腦上欣賞照片、音樂、動畫,收發(fā)郵件、賀卡等,親身體驗多媒體電腦和網(wǎng)絡的神奇,感受現(xiàn)代信息傳輸?shù)姆奖憧旖荨?/p>
2.談談電腦和網(wǎng)絡給自己和家人生活、學習、工作帶來的變化。
第四課時
學習目標
調查全家人在一天中獲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對記錄進行分析,能自己發(fā)現(xiàn)調查和分析的結果。
課前準備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設計好調查記錄表,要求簡單明確,便于記錄。如:
家庭信息調查表
家庭成員獲得的信息獲得的信息的渠道爸爸
媽媽
我
2.做好調查,填寫好調查表。
一、說說調查的過程
1.說說你是怎樣進行調查的?
引導學生注意同學間不同的調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訪談的方式,一邊與家長交流,一邊記錄;有的家長分別填寫,學生整理匯總。
2.說說調查的快樂和煩惱。
二、交流調查的結果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相互傳閱或者逐個匯報,交流調查的結果。
2.推薦組內(nèi)最有價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價值的信息。
三、分析調查結果
1.教師說明分析調查結果的重要性,讓學生覺得有必要進行分析。教師可進行實例分析,如:
家庭信息調查記錄表
家庭成員獲得的信息獲得的信息的渠道爸爸中國男排以0:3負于日本隊④郊區(qū)有300多戶農(nóng)戶要求作房屋拆遷評估①全國人大舉行《個稅法》聽證會③媽媽天氣預報:明天晴④星光街開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①杭州西湖邊萬人免費品茶③我柿子和桂圓嫁接在一起結出柿桂果④失去雙臂的男孩制成飛機模型③一只北極熊來到杭州動物園③
調查日期:20xx年9月28日
調查人:502班殷晨露
。ㄕf明:獲得信息的渠道分類:①親自看到或聽到;②電話或短信;③報刊和書籍;④廣播和電視;⑤網(wǎng)絡;⑥其他。)
調查后的分析:
。1)通過這次調查,我知道信息無處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獲得很多信息,對生活有幫助。如媽媽知道了明天天晴,準備洗曬衣服。
。2)從家中每個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如爸爸喜歡體育和了解國家大事,媽媽關心跟家庭生活有關的信息,我比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們家的信息主要來自廣播、電視和報紙,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聽到的,來自網(wǎng)絡的信息不多,因為爸爸媽媽都沒有上網(wǎng)的習慣,家里也沒有裝寬帶網(wǎng),上網(wǎng)不方便。
2.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
。1)可以統(tǒng)計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內(nèi)獲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是通過什么渠道獲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興趣的信息相同嗎等。
。2)寫好書面的調查結果分析。
3.嘗試對學習小組內(nèi)同學的調查表綜合起來進行分析。
主要分析:獲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
4.全班匯總交流調查分析結果,判斷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討論:我們今天的調查結果和分析結果有什么作用?
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去推測作用,比如:企業(yè)如何選擇最佳的廣告渠道;如何最快地獲得有效的信息。
第五課時
學習目標
能明確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能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論證自己的觀點,參加辯論怎樣正確利用媒體的辯論賽。
一、明確任務,選擇立場
1.交待辯論賽的一般規(guī)則和比賽辦法。
2.出示辨題
辨題1:正方:小學生應當多看電視∕反方:小學生應當少看電視
辨題2:正方:玩網(wǎng)絡游戲好處多∕反方:玩網(wǎng)絡游戲害處多
辨題3:正方:上網(wǎng)聊天多交朋友∕反方:上網(wǎng)交友危險大
辨題4:正方:我相信媒體上的廣告∕反方:媒體上的廣告不可信
3.選擇辨題和立場,組成四場比賽的正反雙方陣營。
二、小組討論,充分準備
1.同一觀點的同學組成一個辯論隊,組內(nèi)討論:
。1)主題觀點的陳述。
。2)支持自己的觀點的事實。
。3)反對對方觀點的事實。
。4)總結觀點的陳述。
2.根據(jù)同學的個性特點,做好分工。
三、展開辯論,陳述觀點
學生分成四組展開辯論,要求學生善于傾聽,并能適時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四、課堂小結
主要總結學生在辯論中的觀點。
第六課時
學習目標
1.閱讀兩篇研究報告,了解研究報告的基本特點,認識5個生字。
2.確定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
一、談話激趣,明確目標
1.我們身邊充滿了信息,信息對我們有什么用呢?
2.我們遇到一些問題,可以搜集處理信息,撰寫研究報告來解決。
二、閱讀報告,了解特點
1.通讀兩篇研究報告,學習生字。
2.說說這兩篇研究報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問題。
3.在這兩篇研究報告中,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1)觀察記錄天氣(風向)的變化。
。2)了解有關知識。
。3)收集相關的資料。
4.小結:研究報告最主要的特點是要在掌握盡量多的信息的前提下,進行分析研究。
三、開拓思路,確定主題
1.教師舉例說明生活中值得研究的問題很多,打開學生的思路。比如:
。1)牛頓發(fā)現(xiàn)蘋果掉在地上,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
。2)瓦特觀察水壺中的水開的情景,通過研究,發(fā)明了蒸汽機。
2.學生分組討論可以研究的問題。
3.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
4.教師可以補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題,比如:
。1)本班同學視力保護情況調查和分析
。2)菜場使用塑料包裝袋的情況調查
。3)我家節(jié)約用水的調查
。4)校門通情況的調查和建議
(5)究竟有沒有UFO
。6)火星上有沒有生命
5.學生競爭選擇研究主題,組成研究小組。
四、制定計劃,明確任務
1.出示研究計劃的范例。比如:
第二小組研究計劃
研究課題:我班同學視力保護情況調查
研究方法:1
發(fā)調查表,做統(tǒng)計。
2
觀察同學的讀寫姿勢。
3
訪問家長,了解同學們在家保護視力的情況。
分工:
組長:葉青
調查統(tǒng)計:楚雪楊芳芳
觀察記錄:王天韻何陽
走訪家長:姚凡李潔
研究報告執(zhí)筆:金剛
時間:5月15日前完成調查,5月20日完成研究報告。
2.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
3.課堂交流各組研究計劃。
五、課外作業(yè)
按照研究計劃,搜集研究資料,越多越好。
第七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小組內(nèi)交流搜集到的資料,學習根據(jù)研究的問題處理信息。
一、組內(nèi)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組為單位,每人簡要的說說自己搜集到的相關的資料。
2.組內(nèi)匯總搜集到的所有的資料。
二、學習處理信息
1.閱讀研究報告《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
。1)這篇研究報告中是怎樣處理搜集到的信息資料的?找到有關的內(nèi)容,仔細閱讀。
(2)課堂交流:
、偎鸭降男畔⑹且诸惖模梢园凑招畔⒌牟煌矫娣诸。
②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篩選的,有些要去掉。
2.對組內(nèi)成員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分類。
。1)討論確定分類的標準。
。2)閱讀資料,分類。
3.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篩選。
(1)明確篩選的標準:
、偈欠衽c研究的課題有關。有關的保留,無關的刪除。
、谶@個資料已有還是沒有。沒有的留下,已有的刪去。
(2)閱讀資料,討論篩選。
三、形成初步觀點
1.認真閱讀資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觀點,組內(nèi)成員充分討論。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觀點、作出結論,需要繼續(xù)搜集資料;如果資料已經(jīng)足以形成自己的觀點,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把不同的觀點保留下來。
四、補充搜集資料
1.根據(jù)討論的結果,明確需要進一步補充搜集的資料是那一些方面的。
2.分頭繼續(xù)搜集。
五、課外活動
進一步搜集資料,分類、篩選資料,討論形成自己小組的觀點。
第八課時
學習目標
研讀兩篇研究報告,了解撰寫研究報告的撰寫研究報告的基本方法,討論撰寫研究報告。
一、研讀研究報告,領悟寫作要點
1.認真研讀兩篇研究報告,思考:兩篇研究報告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小組討論。
3.課堂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歸納:
。1)相同點:
①兩個研究都有明確的結論。
②都有搜集資料和分析資料的過程。
。2)不同點:
①《奇怪的東南風》的寫作思路:記錄信息→分析信息→請教別人→得出結論。
、凇蛾P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的寫作思路:問題的提出→調查方法→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結論。
、蹆善芯繄蟾娴恼Z言個有特點:前一篇語言更形象生動一些;后一篇更平實一些。
二、充分討論,準備撰寫研究報告
1.根據(jù)前一階段搜集整理的資料,小組內(nèi)討論:
。1)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擬定研究報告的標題
。2)我們的研究的結論是什么?
。3)我們有哪些治療?可以怎樣表達?
(4)我們采取哪一種研究報告的寫法?
2.課堂交流討論結果,相互借鑒啟發(fā)。
3.取長補短,進一步討論。
三、小組合作,撰寫研究報告
1.確定組內(nèi)執(zhí)筆的同學。
2.一邊討論一邊擬寫初稿。
第九課時
學習目標
繼續(xù)撰寫研究報告,修改完善研究報告。
教學過程
一、繼續(xù)撰寫研究報告
二、組內(nèi)討論修改研究報告
1.研究報告的標題是否表述清楚?
2.有關的信息資料表達是否明確?
3.語言是否通順?
4.是否還可以用圖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觀的表達信息?
三、修改制作研究報告
小組合作謄寫或打印研究報告,并做好裝幀美工等工作。
第十課時
學習目標
交流匯報各研究小組的研究報告,總結綜合性學習的收獲。
課前準備
各小組做好匯報準備:(1)人員分工,確定主報告人;(2)準備好要展示的材料;(3)在教室內(nèi)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一、交流匯報研究報告
1.支持人宣布匯報展示活動開始,說明有關的注意事項。
2.各小組輪匯報展示。
。1)小組內(nèi)的主報告人匯報研究報告。主要內(nèi)容包括:
①研究的主題。
、谡{查研究的過程。
③研究的結論。
。2)同一小組的成員對匯報進行補充或發(fā)表意見。
。3)聽眾提出疑問,請匯報人或其他成員解答。
各研究小組一次輪流匯報。
二、評價研究成果
1.全班同學對各研究小組的研究報告及其匯報作出評價,如,打分、評星級等。
2.教師作出綜合評價。
三、暢談綜合性學習體會
1.自由交流: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師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動的方向。
。1)經(jīng)常瀏覽報刊、雜志、書籍、網(wǎng)絡,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隨時保存有價值的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庫,比如:簡報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對其中的信息進行整理、歸類,以便今后查找。
。2)經(jīng)常和其他人進行信息交流,養(yǎng)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合理的使用各種信息的習慣。
。3)經(jīng)常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并試著寫寫研究報告,到時候還可以匯編自己的研究報告集。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預設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預設重難點:
1、讀懂信的內(nèi)容,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2、學習書信的格式、寫法。
教學課時:1課時
預設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如果你想和家人、親戚、朋友或同學溝通想法、分享快樂、傾訴煩惱,你會用哪些方式?(面談、通電話、發(fā)電子郵件、書信)
2、從古至今,書信都是人們之間一種重要的溝通方式,書信的內(nèi)容包羅萬丈,除了分享快樂、傾訴煩惱,還有請求幫助的、匯報情況的等等。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28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里就有兩封信,請大家看看這兩封信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二、自由閱讀,感知課文內(nèi)容
1、自由閱讀課文,看兩封信主要講了什么。
2、學生簡單概括書信內(nèi)容。
三、深入思考,探究文中道理
1、師:對于張國強提出的問題,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經(jīng)有過這種感覺嗎?你是怎樣做的'?
2、柯巖老師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覺得有道理嗎?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情況說一說。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討論交流,了解書信好處
1、猜一猜:這么多可以和柯巖老師傾訴煩惱的方式,張國強為什么選擇寫信而不選擇打電話或其他方式呢?
2、交流:寫信好友那些好處呢?
(1)學生交流
。2)教師小結:
a、有的地區(qū)還沒有先進的通訊設備,可以用書信與外溝通。
。、不好意思說出來的話,可以用書信表達。
。、有時候見字如見人,書信讓人有溫暖的感覺。
五、觀察發(fā)現(xiàn),認識書信格式
1、自由觀察兩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教師小結邊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書:
。1)稱呼。(把對說信任的稱呼寫在第一行,頂格。后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2)正文。(正文的開頭空兩格,通常是先寫問候的話。如果說的事多,就應該分段些,寫完一件再寫一件。每段起行空兩格,轉行頂格。)
。3)結尾。(正文完了,結尾應該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應該緊接正文之后,或單獨占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工作順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4)署名。(結尾寫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寫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寫。)
六、鞏固練習,緊記書信格式
1、出示練習,讓學生根據(jù)內(nèi)容改成書信的格式。
練習內(nèi)容:今天,小明寫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請哥哥收到信后馬上回家。
2、學生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3、指名在黑板寫,全班校正。
七、作業(yè):寫信
溫馨提示:
1、先確定要寫給誰。
2、考慮清楚要說些什么內(nèi)容。
3、注意書信的格式。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fā)現(xiàn)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課前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講名人故事時用。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講名人故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分組舉行
1.調整座位,各小組圍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組內(nèi)展示自己所畫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也可以補充;講完后評選本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組內(nèi)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二、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教師頒獎。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給全班同學講?
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tài)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三、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nèi)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lián)系自身和現(xiàn)實情況發(fā)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交代任務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誠實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我們就來學著寫一寫。
二、選材構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概括介紹一下,口頭填寫下表。
人 物 該人物給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愛思考,善于提出問題
宋慶齡 誠實守信,答應別人的事堅決做到
2.該人怎么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3.我們就來把這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發(fā)生的時間
事情發(fā)生的地點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經(jīng)過
事情的結果
三、動筆起草
1.下面就請大家動筆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寫的事寫下來,注意著重寫清楚該人在這件事中的舉動、表現(xiàn)。
2.學生動筆寫草稿,教師巡視。
四、修改謄寫
1.大家邀請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
2.師生共同評議。
3.針對已發(fā)現(xiàn)的問題修改自己的習作。
4.謄寫習作。提示格式及書寫字跡要求。
5.寫完后找機會把自己寫的文章讀給描寫的那個人聽,請他評評寫得怎樣。
第三課時
習作.講評
一、讀文猜人
1.教師挑選幾篇以同學為介紹對象的優(yōu)秀習作,請作者隱去習作中同學名字,向大家朗讀,全班同學猜一猜寫的是誰。
對被同學猜出了,且公認為描寫準確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議一議,為什么該同學沒說出名字而我們也能猜出習作寫的是誰?
3.請作者介紹為什么能把同學介紹得如此準確、生動?
引導學生明確,要了解一個人平時要多關注他,做個有心人;寫作時要用心回憶。
二、再讀欣賞
1.請以其他人物為寫作對象的優(yōu)秀習作作者朗讀習作。
大家聽后議議評評。
2.教師朗讀其他同學習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課時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出示抄有本題內(nèi)容的小黑板或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
a.指名讀句子。
b.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教師引導總結。
這三句句子都是寫人物說的話的,句子中加引號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說的原話。在引用人物原話時,通常要交代說話者是誰,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語氣等,這部分內(nèi)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話語的前邊,可以放在后邊,也可以放在中間。
3.齊讀句子、體會。
4.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并說明屬于哪一類形式。
二、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跡,而名人們說過的一些話也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匚兑幌拢梢允棺约韩@得啟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請各人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指名朗讀交流。教師相機正音指導。
4.想想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試著放聲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師生評價。
6.齊讀鞏固。
7.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我們漢語中有很多成語都是從歷史故事演變來的,一個成語背后包含著一個故事,了解這樣的一些故事會使你獲得知識,獲得教益。今天就來學一個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2.各自輕聲讀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借助注音認真拼讀,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讀。
5.同桌間試講。把故事講給同桌聽,相互學習、指正。
6.了解了這個故事,以后我們一看到“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就會想到聽到雞叫就起床練武習藝的祖逖、劉琨。以后說話寫作,你想表示珍惜時間、發(fā)奮努力這個意思時,就可以用上“聞雞起舞”這個成語。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識字12個;基本掌握聽讀識字的方法。繼續(xù)進行滲透性識字。
3.會寫6個字;認識新筆畫:橫撇、豎折折勾。
4.了解“小、人、木”作偏旁的變形。
5.練習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聽讀識字。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太陽卡通圖片。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
師:一位老公公,面孔紅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時來上工。
學生自由猜謎。
。ㄙN上太陽)
師:下面,我們就伴隨太陽的升起,一起去欣賞那美麗的世界。(課件出示主題圖及全文)
二、范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師:自由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試著用借助拼音或問問同桌的方法解決。
學生自學課文。
師:誰愿意帶大家讀讀。
學生帶讀。
四、強化識字。
1.文中識字。
學生帶讀、跟讀。
2.卡片識字。
學生多種形式讀(指名、分組、男女生)
課間操:《上學歌》
今天,外面艷陽高照,讓我們在太陽底下跳個舞吧。
五、課內(nèi)外結合,復習鞏固課內(nèi)知識,深入理解太陽和人類的`關系。
師:現(xiàn)在,大家休息一下。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相傳,從前有十個太陽。他們每天輪流出現(xiàn)在天空,所以人們每天只看到一個太陽。有一天,十個太陽覺得太沒意思了,他們一起跑到天空。土地烤焦了,禾苗曬死了。人們沒法活了。于是,人們請來會射箭的天神來到人間。要他教訓教訓這十個太陽。
。ǔ鍪竞篝嗌淙請D)
你愿意當后羿,做個射日的英雄嗎?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鍛煉、枯萎、插秧”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閱讀,體會文中“不確定”等含義,理解種樹人隔三差五澆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所要闡釋的:只有經(jīng)歷磨練才能更好地適應生活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對于我們成長的作用。
【教學難點】
領會作者所要闡釋的道理,并能夠將這些道理和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探究討論法
四、教學手段
PPT展示關于桃花新木的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師展示關于桃花心木的圖片
導入語:同學們,大屏幕上展示出這樣一棵樹,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勇敢地站起向大家描繪一下這棵樹的外形特點。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嗎?
結合學生回答,引出課題——桃花心木
過渡語:大家對于這棵樹的`外形特點總結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學在課前已經(jīng)做了充分的預習工作。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聽聽發(fā)生在這棵樹上的故事。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師強調易錯字:“鍛、萎”。
2.學生簡要概述文中講了怎樣的一件事——種樹人是怎樣種樹的?
過渡語,同學們,通過閱讀課文以及剛才我們這兩位同學的簡要概述,大家知道種樹人是如何種樹的嗎?他與別的種樹人有什么不同之處呢?(板書:隔三差五、不規(guī)律)
(三)研讀詞句,深入體會
1.請同學們在文中找一找,在剛看到種樹人總是隔三差五的來澆水時,“我”是怎么想的?
2.當“我”了解到種樹人如此種樹的原因之后,“我”為什么會感動?(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3.文中的“不確定”是什么意思?(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言,師總結)。
4.請同學自由討論“桃花心木為什么不枯萎了呢”。并請代表發(fā)言。(師總結:因為它已經(jīng)學會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了)。
(四)有感情朗讀,談感受
過渡語,現(xiàn)在文中“我”的疑惑終于解開了,種樹人如此種樹的目的是為讓樹木更健康、更堅強的成長。那么,同學們,你們通過種樹人種樹這個故事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師引導,分小組討論,組內(nèi)代表發(fā)言。
預設:⑴我們要正確看待生活學習中的坎坷;⑵應該理解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教育;⑶我們要向桃花心木一樣,在磨練中養(yǎng)成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夠存活的堅強品質。
(五)遷移拓展
說說這篇文章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借物喻人)
(六)作業(yè)小結
寫一篇有關植物文章,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不限字數(shù)。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贈汪倫》是一首千古傳誦的送別詩。在教學過程中,俺們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進行了古詩教學新的嘗試,把《大綱》要求掌握的另外6首送別詩,歸納整理,并提供相關圖畫及重點詞語的解釋,以一帶六擴展閱讀,使同學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提高閱讀量,并讓同學自由選擇學習方式和內(nèi)容,注重發(fā)展同學的個性。
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了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俺情"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
①古詩趣背復習;②《贈汪倫》詩句;③自學提示;④《贈汪倫》意境動畫演示;⑤送別詩6首;⑥學習提示。
學具(課件)
、佟顿浲魝悺吩娋浜椭仉y點名詞注釋;②古詩學法概括;③擴展自學送別詩6首(圖文加重點詞語解釋)。
學習方法:1.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結合生活實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教師提供學法和學習資料,點播助學、培養(yǎng)能力。
3.同學課前查閱相關資料,利用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料自學互助。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俺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大家學習背誦了很多古詩,在學校古詩背誦活動中表示得特別出色,你們愿意展示一下自身的學習效果嗎?
出示[課件一]
1.看誰最聰明,能讓動物巧進詩句籠
泥融飛(燕子)
自在(嬌鶯)恰恰啼
一行(白鷺)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頭
柴門聞(犬)吠
北風吹(雁)雪紛紛
2.世上顏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種最妙?
霜葉(紅)于二月花
萬條垂下(綠)絲絳
兩個黃鸝鳴(翠)柳
千里(黃)云(白)日曛
春來江水(綠)如(藍)
萬(紫)千(紅)總是春
3.李白詩句垂千古,看誰馬上吟得出?
、伲ú桓腋呗曊Z) ②青絲三千丈 ③(舉頭望明月)
恐驚天上人 (緣愁似個長) 低頭思故鄉(xiāng)
、埽ǔo白帝彩云間) ⑤飛流直下三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還 (疑是銀河落九天)
[設計意圖] 復習背誦過的古詩,重在復習學過的李白的詩句,激發(fā)學習新詩的興趣。
二、交流資料
俺們剛才吟誦了李白的詩句,通過以前的學習,你對李白有哪些了解?(同學簡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今天咱們再學習一首,請大家齊讀詩題--《贈汪倫》。
課前俺們已經(jīng)查閱了和課文有關的資料,誰能結合你查閱的資料談談你對汪倫的了解?(同學交流有關資料)
老師也查閱了一些資料,在這本《中國名勝大辭典》中,俺知道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師講故事):
[內(nèi)容簡介]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氣,很想與他結為朋友。于是就寫了一封信托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俺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疑惑。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后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帶他游遍了當?shù)氐拿絼倬,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設計意圖] 通過資源共享,使同學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了解,并發(fā)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古詩出示[課件二]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下面俺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1.按自學提示自學古詩:出示[課件三]
、僬_流利地朗讀這首詩
、诮Y合資料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厶岢霾欢膯栴}
2.組內(nèi)交流
[設計意圖] 使同學掌握自學方法,并能借助工具書和自身的積累,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發(fā)表自身的見解,訓練同學自學和口語表達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3.檢查自學情況:
①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
、谡页鲭y記的字,交流識記方法。
"潭"字:同學邊說記憶方法,教師邊板書,并用紅色筆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兩個豎,而不是"西"。
[設計意圖] 中年級識字教學雖不是重點,但對難記的字教師必需強化,協(xié)助同學記憶。
、哿私庠娨猓褐该米陨淼脑捳f說詩句的意思,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苜|疑解答,重點理解"深千尺"、"踏歌聲"和最后兩句詩的意思。
深千尺:夸張,說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邊用腳打節(jié)拍,一邊唱歌。(哪個同學愿意到前面扮演,協(xié)助同學理解?)
問:大家見過這樣的送別方式嗎?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來了客人,俺們是怎樣送人的?可現(xiàn)在李白走了,汪倫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還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他送行,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倫與李白的情誼特別深)試著讀出你的感受。(練讀-指讀-齊讀)
[設計意圖] 通過"踏歌"一詞,體會送別方式的特別,從而感受李白和汪倫二人情誼的深厚,并通過反復吟誦,加深理解。
師:有個問題也一直在困擾著俺,你們愿意幫俺解決嗎?桃花潭水深與汪倫送"俺"的情誼有什么關系?(同學討論)
[設計意圖] 在同學有疑問卻不知如何表述,或有些問題未能提出時,教師把難點問題留給同學,有助于進一步深入理解詩意,同時用協(xié)助老師解決問題的方式,由保守的"要你學"改變?yōu)?俺要學",營造了師生之間的民主氛圍,加強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師小結:俺明白了,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書:水深--情深),是!縱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與李白的情誼深!讓俺們通過讀來表達他們之間那種濃濃的深情。
自由朗讀--指名讀--評讀--再指讀--齊讀--師生輪讀
[設計意圖] 在理解詩意之后,通過詩文的聲調和節(jié)奏,進一步體味作品的意境,達到熟讀成誦。
4.配樂背誦出示[課件四]
一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詩就是一曲動聽的歌。此時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時你就站在船頭,讓俺們把對好友的深情盡情表達出來吧!(生邊看圖邊自由朗讀--指讀--評讀)
[設計意圖] 為同學創(chuàng)設情境,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學可以背誦?(指名背誦--會背的齊背)
四、擴展學習
1.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現(xiàn)在老師為你們提供了6首,供你們自學欣賞,請你選擇其中一首,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學習。
教師提供古詩學習方法和6首送別詩,同學任選一首自學:《送元二使安西》、《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別董大》
[設計意圖] 同學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同學都能根據(jù)自身的喜好自由選擇,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收獲,從而使同學的個性有所發(fā)展。
2.匯報學習效果(或朗讀、或背誦、或說詩意、或講故事)
[設計意圖] 整首詩的學習采用"自學--初步理解、釋疑--加強理解,誦讀--體悟詩情,背誦--積累語言"四大步驟,使同學掌握學習方法,便于進一步擴展學習。同學匯報時,其他同學邊看邊聽,既培養(yǎng)了認真傾聽的習慣,又是一次再學習的過程。
五、引導課外練習。
這節(jié)課先交流到這里,語文課外活動時再繼續(xù)展示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設計意圖] 將課堂上的內(nèi)容延伸到課外,使課內(nèi)外結合,引起同學的考慮,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次練習安排了五項內(nèi)容。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
教學目的:
1. 學習如何寫線路,了解當?shù)氐孛挠蓙怼?/p>
2. 讀背成語和名言。
3. 寫好帶有木字旁的字,注意它的變化。
4. 口語交際:介紹我的朋友。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
畫出家庭住址示意圖,說說附近地名的由來。
成語的熟記、理解。
能用流暢的'語言向爸爸媽媽介紹朋友。
教學準備:圖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寫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能畫出示意圖。
介紹附近地名的由來。
教學過程:
一、處處留心
讀小芳寫的住址和走法。
思考:小芳使用了哪些關鍵詞兒來講清楚走法?
小結:地名、方位詞、數(shù)量詞。
二、學生試寫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介紹。
評議:看是否寫清楚明白。
三、你家附近有哪些地名?選一個談談它得名的由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記成語和名言,理解成語的意思。
2、寫好鋼筆字。
教學過程:
一、讀讀背背
1. 自讀成語。
2. 抽讀,正音。
3. 說說成語的含義。
4. 背誦。
5. 讀名言。
6. 介紹其時代背景和含義。
7. 背誦。
二、寫好鋼筆字
1. 觀察這三個字有什么特點?
2. 讀小提示。
3. 書寫。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能用流暢的語言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的朋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把朋友帶到自己家中,怎樣向爸爸媽媽介紹朋友的情況呢?
思考:介紹些什么?
1. 朋友的名字、年齡,就讀學校,家住哪兒?
2. 朋友的優(yōu)點。
第一次做客該怎樣做?
二、分組練習。
三、集體交流,評議。
四、布置作業(yè)
。、寫四個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
。、設計一張家庭地址的名片,上面要有家庭地址,走法及示意圖。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7-22
小學語文掌聲教案01-18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2-02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語文教案11-08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3-21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03-17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8-14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