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28 10:09:39 教案 投訴 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總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總9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本游戲活動以摸球作為載體。通過此數(shù)學游戲,目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經(jīng)歷實驗、猜想與驗證的過程。

        教學過程:

        1、師向學生交代清楚活動的操作順序:兩人一組,然后記錄顏色,再放回。記錄摸出的紅球、白球次數(shù)可用畫“正”字的方法。

        2、組織活動:

        (師給每組口袋內(nèi)準備的白球與紅球數(shù)的比例應相同。)

        學生兩人一組,一人摸球,一人記錄。

        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進行巡視,以糾正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不當操作。

        3、匯報交流并猜想:

        每組學生操作完畢后,組織全班進行匯報交流。并將匯報結果記錄在黑板上,以便學生進行猜想。也要請他們說說猜想的根據(jù)。

        4、驗證猜想:

        請學生打開各小組的口袋,驗證猜想的結果與實際結果是否相符。

        5、小組討論:

        投影出示討論的題目包括表格。然后出示問題。

        注意:學生在具體討論時,也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猜想與推選的方法,對此,要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由,特別要指導學生應考慮比賽外的各種因素。

        6、課堂練習:

        89頁第3題。

        提示學生:由于任選的隨機性,故可能出現(xiàn)特例。對此,在解答時,不要求學生作統(tǒng)一的回答。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 解題思路,掌握求比兩個數(shù)的和多(少)幾的應用題 結構。

        2、掌握用線段示意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 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發(fā)展性目標:

        1、向學生滲透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觀點, 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分析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

        教學準備:多媒體軟件一套,卡片10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為了慶祝十六大的召開,三一班同學做了一些美麗的花來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多媒體出示黃花,紫花圖)今天的課就從這些花說起。

        1、根據(jù)題意,自編應用題。

        2、質(zhì)疑:根據(jù)黃花、紫花的朵數(shù),能求出紅花的朵數(shù)嗎?

        學生積極討論:進一步提問,為什么不能求出紅花的朵數(shù)?必須要告訴什么(再次討論)。

        二、分析解答應用題例1,了解兩步應用題特點。

        1、學生自由讀題,同桌兩位同學互說題意。

        2、檢查理解題意情況。

        3、學習用線段示意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小組討論組內(nèi)畫出線段示意圖。多媒體演示線段圖,驗證學生的畫法。

        4、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

        找出關鍵句,明確要求紅花有多少朵?必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學生試做,教師板書。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0~12頁圓柱的體積公式,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二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并能根據(jù)題里的條件正確地求出圓柱的體積。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讓學生認識轉化的思考方法。

        教具準備:

        圓柱體積演示教具。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求下面各圓的面積(回答)。

        (1)r=1厘米;(2)d=4分米;(3)C=6.28米。

        要求說出解題思路。

        2.想一想:學習計算圓的面積時,是怎樣得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指出:把一個圓等分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圓的面積。

        3.提問:什么叫體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4.已知長方體的底面積s和高h,怎樣計算長方體的體積?(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二、自主研究:

        1.根據(jù)學過的體積概念,說說什么是圓柱的體積。(板書課題)

        2.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呢?我們能不能根據(jù)圓柱的底面可以像上面說的轉化成一個長方形,通過切、拼的方法,把圓柱轉化為已學過的立體圖形來計算呢,現(xiàn)在我們大家一起來討論。

        3.公式推導。(可分小組進行)

        (1)請同學指出圓柱體的底面積和高。

        (2)回顧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切拼轉化)

        (3)探索求圓柱體積的公式。

        根據(jù)圓面積剪、拼轉化成長方形的思路,我們也可以運用切拼轉化的方法把圓柱體變成學過的幾何形體來推導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你能想出怎樣切、拼轉化嗎?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以下實驗,邊觀察邊思考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與拼成的幾何形體之間的關系。教師演示圓柱體積公式推導演示教具:把圓柱的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扇形(數(shù)量一般為16個),然后把圓柱切開,照下圖拼起來,(圖見教材)就近似于一個長方體。可以想象,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

        (4)討論并得出結果。

        你能根據(jù)這個實驗得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嗎?為什么?讓學生再討論:圓柱體通過切拼,圓柱體轉化成近似的體。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與圓柱體的底面積,這個長方體的高與圓柱體的高。因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以高,所以,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用字母表示:。(板書:V=Sh)

        (5)小結。

        圓柱的體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計算圓柱的體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

        4.教學例1。

        出示例1,審題。提問:你能獨立完成這題嗎?指名一同學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列式依據(jù)是什么?應注意哪些問題?(單位統(tǒng)一,最后結果用體積單位)

        0.9米=90厘米2490=2160(立方厘米)

        5.做練習二第1題。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指名口答,集體訂正。追問:圓柱的體積是怎樣算的?

        6.教學試一試一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2分米,高是8米,求它的體積。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評講試一試小結:求圓柱的體積,必須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不知道底面積,只知道半徑r,通過什么途徑求出圓柱的體積?如果知道d呢?知道C呢?知道r、d、C,都要先求出底面積再求體積。

        7.教學例2。

        出示例2,審題。小組討論計算方法,然后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列式依據(jù)是什么?應注意哪些問題?(單位統(tǒng)一,最后結果用體積單位,結果保留整數(shù)。)

        三、鞏固練習

        第12頁,練一練。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這個公式是怎樣得到的?指出: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轉化,把圓柱體切拼轉化成長方體,(在課題下板書:圓柱些長方體)得出了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V=Sh。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第2,3,4,5題及數(shù)訓。

        六、板書設計:

        圓柱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如果要把一個數(shù)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數(shù)點應怎樣移動呢?出示(1.50.362.3752)

        (3)完成表格:

        ┌────┬──┬──┬──┤

        │被除數(shù)│15│150││

        ├────┼──┼──┼──┤

        │除數(shù)│5│50│500│

        ├────┼──┼──┼──┤

        │商│││3│

        └────┴──┴──┴──┘

        根據(jù)表格,觀察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之間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運用這個規(guī)律來計算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

        想一想,除數(shù)是小數(shù),能不能把它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來計算呢?

        二、新授:

        1、出示例4、讀題、審題、列式

       。担.28÷0.67

        這道算式與前面學過的有什么不同?(除數(shù)是小數(shù)),能直接計算嗎?能不能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來計算呢?

        方法a把米轉化成厘米計算。

        方法b把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同時擴大100倍。

       。ㄗⅲ盒(shù)點和0要同時劃去)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

        a他們的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b哪一種方法更為實用?為什么?

        0.6756.28

        都擴大100倍利用左邊的輔助豎式邊提問邊板書

        講清除除數(shù)轉化成整數(shù)的過程。

        675628

       。、師生共同完成小林的計算方法后把答案填在課本上。

        4、P20、做一做(1),先說出下面各題中的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需同時擴大多少倍,該如何移動小數(shù)點?然后再計算。

       。怠自學例5

        思考:a除數(shù)是0.725變成整數(shù),小數(shù)點必須向右移動幾位?

        b要使商不變,被除數(shù)10.44應怎樣?小數(shù)點移動時位數(shù)不夠這么辦?

       。ㄉv,師板書完成例5)

       。、引導學生概括出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計算法則。

        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先移動()的'小數(shù)點,使它變成();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向()移動幾位,()的小數(shù)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shù)不夠的,(),然后按照()進行計算。(生齊讀)7、完成P20、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練習五1至4。

        附:板書(略)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計算公式.

        2.會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

        教學重點

        圓柱體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ㄒ唬┙處熖釂

        1.什么叫體積?怎樣求長方體的體積?

        2.圓的面積公式是什么?

        3.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二)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研究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時,是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長方形知識的來解決的.那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呢?能不能也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來計算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圓柱的體積)

        二、新授教學

       。ㄒ唬┙虒W圓柱體的`體積公式.(演示動畫圓柱體的體積1)

        1.教師演示

        把圓柱的底面分成了16個相等的扇形,再按照這些扇形沿著圓柱的高把圓柱切開,這樣就得到了16塊體積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體.

        2.學生利用學具操作.

        3.啟發(fā)學生思考、討論:

       。1)圓柱體切開后可以拼成一個什么形體?(近似的長方體)

       。2)通過剛才的實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倨闯傻慕频拈L方體和圓柱體相比,體積大小沒變,形狀變了.

       、谄闯傻慕频拈L方體和圓柱體相比,底面的形狀變了,由圓變成了近似的長方形,而底面的面積大小沒有發(fā)生變化.

       、劢崎L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沒有變化.

        4.學生根據(jù)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進行猜想.

       。1)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長方體形狀怎樣?

        (2)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長方體形狀怎樣?

       。3)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長方體形狀怎樣?

        5.啟發(fā)學生說出通過以上的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起來的形體越近似于長方體.

        (2)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來的長方體的長就越近似于一條線段,這樣整個形體就越近似于長方體.

        6.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

       。1)學生分組討論:圓柱體的體積怎樣計算?

        (2)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并說明理由.

        因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近似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圓柱的體積,(板書:圓柱的體積),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板書:底面積)近似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高,(板書:高)所以圓柱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3)用字母表示圓柱的體積公式.(板書:V=Sh)

       。ǘ┙虒W例4.

        1.出示例4

        例4.一根圓柱形鋼材,底面積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1米=210厘米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10500立方厘米.

        2.反饋練習

        (1)一根圓柱形木料,底面積是75平方厘米,長90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一個圓柱形罐頭盒的內(nèi)底面半徑是5厘米,高15厘米,它的容積是多少?

       。ㄈ┙虒W例5.

        1.出示例5

        例5.一個圓柱形水桶,從里面量底面直徑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這個水桶的容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水桶的底面積: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水桶的容積:

        31425

       。7850(立方厘米)

       。7.8(立方分米)

        答:這個水桶的容積大約是7.8立方分米.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1.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2.公式的應用.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信息窗1,第二個紅點問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并學會除法豎式的寫法。

        2.在理解除法各部分名稱和意義的基礎上,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

        3. 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意義與作用,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愉快的`體驗。

        重點難點:

        掌握除法豎式的計算方法,會正確書寫乘法豎式,能運用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步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求商,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 下。 指名背誦2-5的乘法口訣。

        2. 指名口答 42≒ 63= 84= 155= 124≒ 204= 93= 164≒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展示同學們采集動植物標本的情景。 教師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兩個問題,還有哪個問題沒解決? 生回答: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

        2.引導學生把相關信息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交流,引導明確:學生交流完整問題:3人一共捉了15只蝴蝶,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

        3. 請學生列出算式,教師板書,指名說算式表示的意義。

        交流明確:求平均每人捉了幾只蝴蝶,也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列出算式:153=?

        4. 提問:你會用乘法口訣計算這個算式嗎?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獨立想一想、算一算、集體交流,指名回答:想3和幾相乘得15,想乘法口訣三五十五,商是五。

        5. 引導:乘法可以寫成豎式,除法可以寫成豎式嗎? 板書,并講解,除法豎式的正確寫法。 課件按步驟演示講解: 15 3 =5 5商 3)15被除數(shù) 15 0 這就是除法豎式,很 奇怪吧!仔細觀察,同桌互相說說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質(zhì)疑: ①為什么要有3個5? ②0是從哪里來的 ? 師:孩子們,你們的問題提的非常好。 交流明確:豎式要向上面那樣寫完整。

        6. 試一試:把第一個紅紅點問題的除法算式寫成豎式。

        學生獨立寫寫,集體訂正。 教師巡視,選擇學生作業(yè)展示。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補充練習:用豎式計算下列各題。

        164= 33= 204=

        84= 105= 62=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說一說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聽說過“杠桿原理”嗎?知道它在生活中的應用嗎?可能大家都沒有想到,杠桿原理的背后隱藏著數(shù)學原理,那就是反比例關系。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實驗來體驗它的奧秘吧。

        ⊙實踐與操作

        1.明確提出活動要求。

        “有趣的平衡”活動由三部分組成。

        (1)制作實驗用具。

        (2)探索規(guī)律,體驗“杠桿原理”。

        (3)應用規(guī)律,體會反比例關系。

        2.小組合作,自主活動。(教師巡視,適當點撥)

        3.展示制作實驗用具情況。

        4.匯報探索到的規(guī)律。

        觀察實驗二、實驗三的操作過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預設

        生1:如果左右兩個塑料袋放入同樣多的棋子,只有把它們移動到與中點距離相同的位置才能保證平衡。

        生2:若滿足“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右邊所放棋子數(shù)×右邊的刻度數(shù)”,則竹竿一定平衡。

        生3:在“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的積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右邊的.刻度數(shù)增大,所放棋子數(shù)反而減少;右邊的刻度數(shù)減小,所放棋子數(shù)反而增多。

        生4:在“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的積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右邊所放棋子數(shù)和所在的刻度數(shù)成反比例關系。

        5.活動小結。

        “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右邊所放棋子數(shù)×右邊的刻度數(shù)”,在物理學上,這個規(guī)律叫做“杠桿原理”,拴繩的那個點就是杠桿的支點。

        ⊙典型例題解析

        你能利用杠桿原理算出左邊物體的質(zhì)量嗎?

        分析 根據(jù)杠桿原理“左邊物體的質(zhì)量×左邊物體與支點的距離=右邊物體的質(zhì)量×右邊物體與支點的距離”進行解答。

        解答 500×5÷2=1250(g)

        ⊙探究活動

        1.課件出示探究內(nèi)容。

        星期日,爸爸帶小明和妹妹到公園去玩蹺蹺板,小明體重44 kg,妹妹體重35 kg。如果要讓蹺蹺板兩邊平衡,至少可以想出幾種辦法?

        2.小組討論、分析、解答。

        3.交流、匯報。

        (答案不唯一)

        ⊙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yè)

        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杠桿原理。

        板書設計

        有趣的平衡

        有趣的平衡:左邊所放棋子數(shù)×左邊的刻度數(shù)=右邊所放棋子數(shù)×右邊的刻度數(shù)。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意義,學會分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

       。病⑼ㄟ^操作、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教具準備:第4頁例2的插圖。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保嬎阆铝懈黝}并說出計算方法。

       。玻厦娓黝}都是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說一說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意義。

        二、新課。

        引入: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一人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板書課題: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

        1.理解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意義。

       。ǎ保┑谝环鶊D:一瓶桔汁重 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

        指名列式,板書:

        問: 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書:求3個 或求 的`3倍。

       。ǎ玻┏鍪镜诙鶊D:一瓶桔汁重 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怎樣表示半瓶?

        指名回答:半瓶用 表示;式子為: 。

        說明: 是求 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 的 是多少。板書:求 的 。

        (3)出示第三幅圖:一瓶桔汁重 千克, 瓶重多少千克?怎樣列式?

        指名回答,板書: ,問: 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書:求 的 。

       。玻龑W生小結。

       、伲赋鋈齻算式都是分數(shù)乘法,比較三個算式的不同點:

        第一個算式與第二、三個算式中乘數(shù)有什么不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一、教學內(nèi)容:

        數(shù)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shù)學》一年級(上)第16~17頁。

        二、教學目標:

        1.理解0的兩個具體含義,會讀、會寫0。

        2.使學生掌握0-5的順序,,加深認識數(shù)的排列順序。

        3.體會0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的觀念觀察事物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

        理解0的兩個具體含義,會讀、會寫0,并掌握0-5的順序。

        四、教學難點:

        能正確理解0在生活中的具體含義

        五、教學用具:

        實物投影儀,圖片,數(shù)字卡片

        五、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

        1、提問: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幾個數(shù)字小朋友啦?(認識了12345)

        2、出示5幅圖片,圖中分別有1-5種水果。圖后藏著相應數(shù)量的數(shù)字。

        提問:今天我們這幾個數(shù)字朋友跑哪去了呢?老師偷偷的告訴你們,他們呀,藏在這幾幅畫后面了。你能想辦法把它們一一找出來嗎?(請學生找數(shù)字,并說明這樣猜的理由,并說一說這個數(shù)字像什么:數(shù)字1,像小棒;數(shù)字2,像鴨子;數(shù)字3,像耳朵;數(shù)字4,像面旗;數(shù)字5,像秤鉤)

        3、出示第六幅圖,圖中什么都沒有。

        師:你們猜猜這幅圖的后面藏著數(shù)字幾呢?(隨便讓學生猜,當有學生猜0的時候,問為什么這么猜)

        揭開圖,出現(xiàn)數(shù)字0的卡片。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的數(shù)字0。

        4、0神通廣大,無處不在。想想你在哪兒見到過它呢?[讓學生盡情地說。]

        演示生活中有關0的圖片。

        那么,你們知道0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讓學生說說自己對0的認識](強調(diào)100元,102室等的0表示的是占位置,而非什么都沒有)

        5、師:今天這幾個數(shù)字小朋友打算出去郊游,可隊伍排的亂七八糟的可不行,誰來幫他們排排隊,排整齊了再出發(fā)?(有兩種排法,12345或54321,都可以,0隨便學生排在哪里)

       。ㄈ﹦(chuàng)設情境,教學含義

        1.投影16頁小兔子采蘑菇圖。

        師:數(shù)字朋友們整整齊齊排好隊,興高采烈郊游去。他們來到一座山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情景:(投影例圖)他們看到了什么?(一群小兔子開開心心的去山上采蘑菇,)比一比,哪只小兔子采的蘑菇最多?采了幾只蘑菇?可以用哪個數(shù)表示?

        第二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幾只蘑菇?可以用哪個數(shù)表示?

        第三名是哪只兔子?采了幾只蘑菇?可以用哪個數(shù)表示?

        誰采的蘑菇最少?它采了幾只蘑菇?(一個蘑菇也沒采到)可以用哪個數(shù)表示?(可以用0表示)

        2、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一個也沒有)

        3、看圖寫數(shù)。

        出示三幅圖,第一幅里有五只杯子,第二幅圖里有4只杯子,第三幅圖里有3只杯子。

        (1)小兔子們可真好客,他們一定要請數(shù)字小朋友們?nèi)ゼ依镒骺,他們端出了三盤茶。這是一只調(diào)皮的小兔子出了道題目想要考考他們。他說:如果我把每個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個,想一想,哪個圈里的茶杯一只都沒了?(第3幅圖)

       。2)提問:第3幅圖用什么數(shù)表示?(用0表示)

        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原來有的,現(xiàn)在沒有了)

        師:像這樣一個也沒有時,可以用零表示。0和1、2一樣,也是一個數(shù),

        2、認識直尺上的0

        師:剛才同學們在給數(shù)字小朋友排隊時讓0排在了xx地方,那我們排的到底對不對呢?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師投影直尺。

       。1)讓學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用左手的食指指著,再找到1,用右手的食指指著它,0到1是一段,用1表示;

       。2)接著找2,說明0到2是兩段,用2表示。

       。3)找到3,說明0到3是三段,用3表示

       。4)從0開始數(shù)4段,食指正好指到哪個數(shù)字?(4)說明0到4之間有幾段?(4段)

       。5)從0開始要數(shù)幾段能數(shù)到5?(數(shù)5段)

        (6)師:這里數(shù)的時候都是從幾開始的?這里的0可以表示什么意思?(說明0是開始,是起點,)

       。7)請學生重新排列05,可從小到大,也可從大到小,齊讀幾遍。

        (三)指導書寫

        1.提問:你們看這個0象什么?

        師示范書寫(在日字格里寫出數(shù)0),學生觀察。

        提問:你認為寫0的時候有什么地方該注意的?要特別提醒學生,0寫得要圓滑,尤其在拐彎處不能有棱角。(0是一筆寫成的。起筆,在上線中間偏右一點,向左下寫,在中線附近與左線接觸,然后向下拐,與下線接觸在中間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線附近與右線接觸,再繼續(xù)向上,收筆處與起筆處相連)

        2、教兒歌:

        數(shù)字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要想把它寫得好,封口之處是關鍵。

        3.學生先書空練習,然后描紅,再獨立寫。

       。ㄋ模┒鄻泳毩暋㈧柟绦轮

        1、獨立完成第一、二題,教師巡視,集體核對。

        2、課本17頁第3題。

       。1)請戴有0、1、2、3、4、5卡通形象頭飾的同學按一定的順序排隊,并說說是怎樣排的?

       。2)學生在書上填一填。

        4.拿出作業(yè)紙(見文件:練習題)

       。1)第1小題:學生先連一連,再說一說得到了什么圖形。(五角星)

       。2)第2小題(小青蛙找家):小青蛙迷路了,它的家在哪兒呢?你能按從0到5的順序連一連,幫它找到家嗎?

        學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檢查校對。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數(shù)學王國的好朋友0,當遇到什么情況的時候它會出現(xiàn)呀?(當一個也沒有的時候,可以用0表示)當數(shù)字們一起排隊的時候,它要排在哪呀?(排在第一個,因為0表示起點)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9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15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3

      小學數(shù)學教案02-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07-12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01-14

      小學趣味數(shù)學教案02-24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