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20 13:55:47 教案 投訴 投稿

      小班數學教案常用【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數學教案常用【7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小班孩子特別喜歡戶外活動的特點,我充分利用幼兒園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環(huán)境,帶孩子到草地上進行教學活動。本節(jié)課通過小鴨子幫助雞媽媽的故事游戲為線索,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主題綜合教育性,讓孩子在玩中開心、輕松地學習5以內的點數能力和匹配能力,還注重培養(yǎng)孩子樂于助人的品德。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游戲中提高孩子5以內的點數能力和匹配能力。

        2、培養(yǎng)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樂于助人的品德。

        3、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小朋友有5以內的點數基礎以及排序的概念。

        2、鴨媽媽、小鴨、小蛇頭飾;母雞立體圖片;玩具雞蛋;裝有蛋托的籃子、貼有圓點的胸飾袋子。

        3、磁帶、錄音機。

        4、檢查草地的安全、是否有樹葉。

        [活動過程]

        一、引入

        師:今天,小朋友扮小鴨,老師扮鴨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嗎?(放音樂《母鴨帶小鴨》)。

        二、復習5以內的數數

        (一)數母雞(在草地上放著5只立體母雞圖片排成一橫排)。

        師:哎,寶貝,我們遇見了誰呀?(引導幼兒說完整的句子:我們遇見了母雞。)

        師:請你們坐下來數一數草地上有多少只母雞?(教師引導幼兒思考、討論數數的方法:用右手的食指,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手口一致地點數)

        (二)數蛋托―撿雞蛋――數雞蛋

        1、師:為什么雞媽媽看見我們高興不起來呢?(因為有壞蛋偷走了雞媽媽孵在草叢里的蛋,雞媽媽不知怎么辦了?)寶貝,你們有辦法幫助它們嗎?(把雞蛋搬回家,關上門,不讓陌生人進來……)好,我們一起幫助雞媽媽把雞蛋搬回家。媽媽早就為你們準備好了籃子(出示籃子)。

        2、數蛋托

        師:寶貝,看籃子里有什么呀?(蛋托)雞媽媽要求你們每個蛋托只能裝一個蛋,先數數有多少個蛋托就裝多少個蛋?(先請個別小朋友說一說、裝一裝:我有幾個蛋托,裝幾個蛋。)

        3、放音樂撿雞蛋:

        師:寶貝,音樂一響你們就去裝雞蛋,音樂一停就要回原來位置蹲下來,或者趴下來數數,你裝了多少個雞蛋?(小朋友裝的過程中,老師巡視,提醒寶貝裝雞蛋要輕輕拿、輕輕放。)

        4、數雞蛋:

        提問個別小朋友:你裝了幾個雞蛋?

        三、偷蛋游戲

        師:寶貝們真棒!學會幫助別人了,現在好累了,媽媽來跟你們玩一個小蛇偷蛋的游戲好嗎?現在老師用魔法把自己變成了一條小花蛇,我是一條小花蛇,沒事最愛偷雞蛋,“哧哧”一下偷走你們的蛋,請你們快快數數看,你還剩下多少個蛋?(第一次偷走1個小朋友的蛋,第二次起偷走幾個寶貝的蛋。)

        四、撿樹葉送給雞媽媽搭窩孵蛋

        師:為什么雞媽媽孵的'蛋會被人偷呢?

        幼兒自由回答。

        那我們可以幫雞媽媽搭個窩嗎?

        用什么搭窩呢?

        這里有很多樹葉,我們一起來用樹葉搭窩吧。媽媽為寶貝準備了一個袋子,袋子上面有圓點,數一數有多少個圓點就撿多少片樹葉,寶貝,明白嗎?(請一個小朋友示范一次)

        小朋友撿回來后,自己再數一數,然后又互相數一數,互相檢查。

        五、活動結束延伸

        師:寶貝,今天,我們利用數數的本領幫助了鴨媽媽,以后我們學習更多的本領去幫助更多的人,好嗎?現在我們拿著樹葉和雞蛋送去雞媽媽的家吧。

        聽音樂出場。

        [教學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好玩、好動、喜歡做游戲的年齡特點,本次活動中我設計了幼兒非常喜歡的“鴨媽媽、小鴨和雞媽媽”的角色,帶小朋友到草地上進行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了小鴨遇見了雞媽媽,幫助雞媽媽搬雞蛋、撿樹葉幫雞媽媽搭窩的故事情景,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進入活動。通過數母雞、數蛋托、數雞蛋、數樹葉,在故事游戲情景中鞏固了幼兒5以內的點數能力和匹配能力,并體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培養(yǎng)樂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在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的活動空間,把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變成有趣的故事游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主動地探索學習,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效果好。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形狀的簡單特征。

        2、能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1、錄音機,歡快的音樂。方形、圓形、三角形卡片一張。

        2、三種形狀的實物掛牌(與幼兒人數相同)。地上畫有三個形狀。

        3、彩泥、泥工板、三種形狀的操作模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簡單特征

        1、師:小朋友,圖形王國里來了幾位朋友,大家想認識他們嗎?(課件:圓形、方形、三角形分別做自我介紹。)

       。1)大家好,我是圓形,我的身體呀胖乎乎的,一個棱角也沒有。你們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圓形的呢。

        (2)嗨,我是方形,我的身體有四條邊和四個角。非常高興能和大家做朋友。

       。3)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條邊,三個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嗎?

        2、師:(課件4)剛才三個形狀朋友介紹了自己,現在,你們認識它們了嗎?能說出它們長什么樣嗎?(請幼兒分別講述三種形狀的特征。如講述有困難,鏈接到前該形狀再自我介紹)幼A:圓形它是圓圓的,沒有角。

        幼B: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個角,有四條邊。

        師:大家認識了圓形和方形,還有一個朋友在旁邊不高興了,它是誰呀?(三角形)你們能說出它長什么樣嗎?

        那我們再來看看剛才它是怎么介紹自己的。(鏈接到課件,單獨介紹三角形)教師請一名小朋友說說三角形的形狀:哪為小朋友認識三角形了,能說出它長什么樣的?

        幼C: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師:我們再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三個朋友,好嗎?(師生共同小結)(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幼兒通過三個圖形的自我介紹,來認識圖形,但小班幼兒在語言表述方面還不夠完善,教師通過個別回答、集體回答,圖形再介紹,使幼兒進一步鞏固了對三圖形的認識。)

        二、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1、物體分類課件:小朋友,我們的孩子到草地上去玩了,你們能幫我們把孩子找回家嗎?

       。1)哎呀,形狀朋友想請我們幫忙了。我們先看看哪些寶寶在草地上玩?(蘋果、皮球、帽子、電視機、電腦、冰箱、帆船、金魚)(2)它們是什么形狀的?請小朋友說一說。

        如:帽子是圓圓的,是圓形媽媽的孩子;電視機、冰箱是方形的,它們是方形媽媽的孩子;帆船寶寶是三角形的,它是三角形媽媽的孩子。

        小朋友真棒,幫形狀媽媽把孩子都送回了家。

        2、游戲:找朋友師:小朋友看看胸前,你現在是什么寶寶呀?是什么形狀的?看、那邊地上有三個家,我們去找自己的家吧。(放音樂,教師檢查幼兒是否找對家)我們和家里的朋友一起來跳舞吧。

        3、做餅干師:哎呀,跳舞跳得肚子都餓了,我們一起來做餅干吧。圓形寶寶喜歡吃圓餅干,方形寶寶喜歡吃方餅干,三角形寶寶喜歡吃三角形餅干,請小朋友到和自己一樣形狀的餅干加工廠去做餅干吧!

        幼兒用模具、彩泥進行制作。

        (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采用了多媒體課件、游戲的形式,由個別到集體,逐步加深活動內容。讓幼兒對物體按圖形分類有了更深的認識。)

        三、結束師:哎呀,小朋友真能干,做了那么多的餅干,我們把這些餅干送到形狀王國去吧,和那里的形狀寶寶一起分享。(放音樂,出場。)

        教學反思:

        由于小班幼兒對動畫、卡通人物特別感興趣,教師自制了動畫課件。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和第二環(huán)節(jié)中的第1個活動中,將三個圖形設計成了卡通動畫形象,讓圖形自己進行講述,這樣比較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設計的兩個游戲,在幼兒進行分類練習的同時,發(fā)展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和動手能力。整節(jié)課設計情節(jié)連貫,思路清晰,適合小班年齡的特點。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范例和教師語言的引導,能發(fā)現實物交替排列的規(guī)律。

        2、初步嘗試按交替規(guī)律排列物體,并能邊操作邊講述。

        3、樂意制作活動,感知體驗制作成功的快樂。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一、教具:

        1、教師用兩種水果自制的糖葫蘆若干,按交替規(guī)律串成糖葫蘆。(一一、二二的規(guī)律)

        2、自行車一輛。

        二、學具:

        1、第一組:事先為幼兒搓好紅色和綠色的橡皮泥山楂若干、細長的小木棍若干。

        2、第二組;每個幼兒兩種顏色的木珠若干,細長的小木棍若干。

        3、第三組:用橡皮紙剪的實物水果人手兩種,細長的小木棍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糖葫蘆。

        1、教師推著插有糖葫蘆的推車邊走邊說:”賣糖葫蘆啦,賣糖葫蘆啦,誰來買,誰來買?呦!這么多的小朋友要買呀,先請你們來看看這兩串糖葫蘆是用什么水果串成的,這些水果是怎么排隊的呢?”

        2、師幼共同觀察糖葫蘆并討論,從而發(fā)現其規(guī)律,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加以總結:有的糖葫蘆是一片桔子、一片香蕉有規(guī)律地排隊的,有的糖葫蘆是兩片桔子、兩片香蕉這樣有規(guī)律地排隊的,這樣有規(guī)律排隊串成的糖葫蘆就非常漂亮。

        二、教師介紹小組活動材料。

        “剛才小朋友看到了老師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串成的糖葫蘆,接下來就要請每個小朋友來串糖葫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什么材料!

        第一組:引導幼兒按照一一或者二二排列的規(guī)律串紅色和綠色的橡皮泥山楂。

        第二組:引導幼兒按照一一或者二二排列的.規(guī)律把兩種顏色的木珠穿在細長的小木棍上。

        第三組:引導幼兒按照一一或者二二排列的規(guī)律把橡皮紙剪的實物水果串在小木棍上。

        三、小組活動。

        幼兒分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加以重點指導,引導他們有規(guī)律的串糖葫蘆。

        四、評價活動:

        請幼兒介紹自己串的是什么糖葫蘆?是怎么串的?欣賞幼兒作品,體驗活動成功的快樂。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通過實物:冰糖葫蘆引入話題,與幼兒圍繞冰糖葫蘆的味道、形狀、顏色進行討論,之后通過觀察制作步驟孩子們了解了制作方法。在孩子的操作中老師適時介入、指導,在操作中孩子學習了團圓和串的技能,整個過程井然有序,孩子們不僅體驗到制作糖葫蘆的樂趣而且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顒又徐柟塘藢θ恼J識和加深了對“一個一個成許多”的理解,整個過程循序漸進,效果很好。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的:讓幼兒知道3添上1是4,讓幼兒學會手口一致地正確點數4個物體并說出總數。

        活動過程:

        1、拍手游戲《你說我答》讓幼兒復習2、3兩數的關系。如:

        師:小朋友告訴我,比1多1就是幾?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幾?

        (2)比2多1就是幾?

        (3)比3少1就是幾?

        2、以情境《小主人》演示取蘋果招待客人的過程,幼兒認真觀察后,啟發(fā)幼兒說一說:1個蘋果是怎樣變成2個蘋果的?2個蘋果又是怎樣變成3個蘋果的?

        3、請幼兒學當小主人,教師說出家里來了1個客人,幼兒從籃子里取出1個蘋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個蘋果,通過操作知道1添上1變成2,2添上1變成3。

        4、啟發(fā)幼兒運用知識的遷移學習3個添上1個變成4個。教師提問:3個怎樣變成4個?讓幼兒邊思考邊操作。根據操作得出結論:3添上1是4。

        5、教師出示4個兒童卡片,讓幼兒手口一致地數出來了幾個小客人?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請幼兒取出相應數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個糖果,4塊餅干、4杯可樂……)。

        6、游戲《捉迷藏》鞏固幼兒點數4以內的數量。幼兒到活動室尋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數一數卡片上有幾個小朋友,并把總數告訴教師。

        7、游戲《四人手拉手》,幼兒四散活動,邊走邊念兒歌:“我們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變成四人手拉手。幼兒立即四人一組手拉手圍成圈,并點數人數。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正確辨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并能說出圖形的名稱。

        2、知道三種圖形的特征,并能利用三種圖形組合變化出新形象。

        3、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及動作表現力。

        活動準備:

        PPT、三種圖形的大小卡片若干、自制圖形拼擺圖2幅、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吳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和圖形寶寶做游戲,猜猜會有誰呢?(幼兒根據已有認知大膽猜測)喔,小朋友認識這么多圖形,下面我們就和圖形寶寶做游戲。

        二、逐一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大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圖形特征。

        先請出第一個圖形寶寶(教師出示大卡片,逐一讓幼兒觀察并摸一摸,并分別立體粘貼在三張桌子前面)。

        1、圓形寶寶長得什么樣?(圓圓的),它有一條邊。

        請你用身體表現圓形的樣子。(幼兒動作表現)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么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lián)想)

        2、三角形寶寶長得什么樣?(通過觀察引導感知三角形有角、有邊)我們數數三角形有幾條邊?(師生點數)有幾個角?噢,有三條邊,三個角。

        請你用身體動作表現三角形的樣子(如:雙手指尖相對舉過頭頂,代表三角形等)。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么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lián)想)

        3、正方形寶寶有幾條邊?幾個角?誰來數一數(幼兒點數,回答)師:正方形有四條邊,并且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

        請用身體動作表現正方形的樣子。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么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lián)想)你們真是善于觀察、善于表現的好寶寶。

        三、通過游戲“送圖形寶寶回家”,加深幼兒對三種圖形的認知,體驗學習的樂趣。

        小朋友喜歡捉迷藏嗎?(喜歡)圖形寶寶最愛捉迷藏了,它們藏到哪里去了呢?(出示準備的物品)噢,原來它們藏在下面這些物品里,請你把它們找出來,放到和它們長得一樣的大圖形寶寶的家里好嗎?(三張貼有大卡片桌子)幼兒放好后,要讓幼兒自己檢查一下有沒有送錯的,如果有,幫忙送到正確的圖形寶寶家里。

        四、圖形寶寶變魔術——鞏固認知,提升目標。

        1、圖形寶寶不僅喜歡捉迷藏,還會變魔術呢!請小眼睛看仔細,大家一起數123,奇跡就會出現!

        2、教師分別出示自制圖形拼擺圖1(熱帶魚)、圖2(小房子),請幼兒仔細觀察并找出藏在圖中的'圖形,并上前進行拆分、組合。

       。1)這條魚由哪幾個圖形組成的?請一個小朋友過來指給大家。把小魚取下來分開看看說的對嗎?(根據情況幼兒回答)你想不想把小魚再變回去?(幼兒回答)看到XX小朋友會變魔術,吳老師也想變魔術,看老師把小魚變成了什么?(在孩子拼擺的小魚的基礎上,再拿一個三角形,變成一顆小松樹,拓展一下孩子的思維空間。)

       。2)圖形寶寶繼續(xù)變魔術,數123,奇跡就會出現!(出示拼擺小房子)這座小房子是由哪幾個圖形寶寶組成的?請一個小朋友過來指給大家。

        你們想不想和圖形寶寶一起變魔術?(想),現在就和后面桌子上的圖形寶寶們一起變魔術吧!魔術表演成功的小朋友老師會給你驚喜呦!

        3、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自由拼擺、組合,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放輕音樂)

        4、將幼兒拼擺圖形及時拍照,并在大屏幕上展示。

        5、播放PPT,欣賞幾種圖形拼擺組合。

        活動小結:

        哇,圖形寶寶們能變出這么多神奇的造型,你們還想不想試一試呢?(幼:想)今天就帶圖形寶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繼續(xù)變魔術,好嗎?(幼:好)祝你們表演成功!(鼓掌)

        活動延伸:

        游戲——魔術表演,回家給爸爸媽媽表演圖形拼擺,結束。

        教學反思:

        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于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以“郊游”的游戲情節(jié)為主,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這樣效果會更好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后再加以室內教學,使幼兒的認識從實物——圖形過度,符合認知規(guī)律。結束延伸環(huán)節(jié)比較匆忙。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起數數的興趣。

        2、培養(yǎng)按數取物的能力。

        3、理解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的形成。

        【活動準備

        1、課件:大樹、小鳥;

        2、在教室里擺放許多小兔(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以小兔來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開

        1、體驗2的形成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只小兔來。--你找到了幾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請幼兒再找一只小兔教師:這一只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伙伴好嗎?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兒找到另一只小兔

       。3)現在你有幾只小兔?

       。ìF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1添1是2)

       。4)請幼兒復述:1添1是2。

        2、課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為小兔準備愛吃的蘿卜和青菜

       。1)課件播放:

        先請1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再請另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

        1個蘿卜添上1個蘿卜是幾個蘿卜?1添1是幾?(1添1是2)

       。2)教師用貼絨教具演示2的形成過程:

        先請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請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3、認讀數字2

        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認讀數字2,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

        4、理解2的實際意義。

       。1)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么?

        小結:2能表示所有數量是2的物體。

       。2)課件播放若干數量是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2的實際意義。

        三、結束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里尋找能夠用2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物體能夠用2來表示,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去找找吧。

        音樂停止,到老師身邊來說給小伙伴聽,自然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幫助幼兒理解“1”和“許多”的關系。

        2. 在快樂的情境中調動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

        二、活動準備:

        1.樹墩(大積木人手一份)2.小魚和釣魚竿人手一份3.小貓頭飾人手一份4.筐一只5.音樂磁帶6.模擬池塘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激發(fā)興趣

        1.角色滲透

        “我是貓媽媽,你們是誰呀?”

        2.一個貓媽媽又許多的貓寶寶。

        3.貓寶寶們,我們一起開小火車去森林里玩吧。(聽音樂)

        (二)分樹墩

        1.森林到了,有好多小樹墩,都有哪些顏色呀?

        2.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小樹墩?(豐富詞語:有許多小樹墩)

        3.一個貓寶寶搬一個你喜歡的`小樹墩。

        4.許多小樹墩到哪里去了呀?你搬了幾個小樹墩?(逐一尋問)

        小結:許多的小樹墩可以分成一個一個。

        (三)分魚竿

        1.貓寶寶們,你們最喜歡吃什么呀?(小魚、老鼠..)

        2.我們去釣魚吧?,這里有多少釣魚竿?(引導幼兒說:許多釣魚竿)

        3.分魚竿:你拿了幾根釣魚竿?

        小結:許多釣魚竿到哪里去了呀?原來許多釣魚竿可以分成一根一根。

        (四)小貓釣魚

        1.池塘里有多少小魚?(許多)

        2.提要求:一個個貓寶寶釣一條魚。

        3.手魚竿:一根一根釣魚竿變成了許多釣魚竿。

        (五)收小魚

        1.收小魚:我們把一條一條小魚放到老師的大鍋里煮一煮。

        2.引導幼兒邊放小魚邊說:“我放了一條小魚!

        3.現在貓媽媽的大鍋里有幾條小魚?(許多)

        小結:一條一條小魚又變成了許多小魚。

        (六)分小魚

        1.許多小魚煮好了,我們要來分小魚啦。

        2.引導幼兒一邊拿小魚一邊說:“我拿了一條小魚!

        3.貓寶寶們,你們拿了幾條小魚呀?小結:許多小魚可以分成一條魚一條魚。

        4.現在我們來吃小魚了。什么味道呀?

        (七)活動結束

        1.小魚吃完了,我們要回家啦。

        2.放樹墩:請你們把小樹敦來給媽媽,引導幼兒說,你給了幾個小樹墩?

        3.小結:一個一個小樹墩,變成了許多小樹墩。

        4.開小火車回家。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種花_小班數學教案07-06

      小班數學教案:好玩的糖_小班數學教案07-06

      小班數學教案08-20

      小班數學教案:小手比一比_小班數學教案07-06

      小班數學教案:感知4以內數量_小班數學教案07-06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正方形_小班數學教案07-06

      小班數學教案 《分類》03-26

      小班數學教案圖形02-06

      小班數學教案圖形08-26

      幼兒小班數學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