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數(shù)的運算》教案

      時間:2023-03-15 09:24:30 教案 投訴 投稿

      《數(shù)的運算》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shù)的運算》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數(shù)的運算》教案

      《數(shù)的運算》教案1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生活和學習中哪些時候要用到估算呢?請總結一下。(學生自由回答)

        2.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估算的知識。

        ⊙回顧與整理

        1.估算的含義。

        師:什么叫估算?

        (引導、明確:對事物的數(shù)量或計算結果作出粗略的推斷或估計叫估算)

        2.估算的方法。

        (1)一般怎樣估一個數(shù)?

        (引導、明確: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這個數(shù)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數(shù),使它與實際結果相差最少)

        (2)舉例說明:加、減、乘、除的估算分別需要怎樣進行?

        預設

        生1:加法估算,把加數(shù)最高位后面的尾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數(shù),然后用近似數(shù)求和。如1586+3769≈6000。

        生2:減法估算,把被減數(shù)和減數(shù)最高位后面的尾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數(shù),然后用近似數(shù)求差。如5160-3178≈20xx。

        生3:乘法估算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把另一個因數(shù)最高位后面的尾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數(shù),然后用近似數(shù)和這個一位數(shù)相乘。如816×3≈2400。

        生4:另一種情況是一個因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乘法估算,把兩個因數(shù)最高位后面的尾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數(shù),然后把兩個近似數(shù)相乘。如816×33≈24000。

        生5:除法估算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如果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夠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數(shù)最高位后面的尾數(shù)省略;如果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不夠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數(shù)前兩位后面的尾數(shù)省略,求出近似數(shù),然后求這個近似數(shù)與一位數(shù)的.商。如8632÷3≈3000,632÷9≈70。

        生6:另一種情況是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分別求出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把除數(shù)十位后面的尾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如果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比除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大,就把被除數(shù)最高位后面的尾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如果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比除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小,就把被除數(shù)左起第二位后面的尾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省略,然后求這兩個近似數(shù)的商。如538÷62≈9(538≈540,62≈60),898÷31≈30(898≈900,31≈30)。

        3.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1)估算的策略有哪些?

        預設

        生1:湊整的方法。

        生2:取中間數(shù)的方法。

        生3:利用特殊數(shù)的特點進行估算。

        生4:尋找區(qū)間。

        生5:兩個數(shù),一個估大,一個估;或者一個數(shù)估,一個數(shù)不估。

        生6:先估后調。

        (2)如何估算實際問題的計算結果?

        預設

        生1: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適當?shù)墓浪惴椒?“四舍五入法”“進一法”“去尾法”),使估算的結果符合實際。

        生2:估算購物要帶的錢以及制作要用的原料,則要估大些。

        生3:估算座位能坐多少人,則要估小些。

      《數(shù)的運算》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76頁例6、做一做,第77頁例7、8題、做一做,練習十五第3---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順序,整理運算定律和一結規(guī)律,能應用運算定律或規(guī)律進行簡便運算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合理、靈活地進行運算的能力。

        3、通過計算,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書寫及自覺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運用四則運算和運算定律。

        教學難點:

        能夠正確靈活地選擇簡便算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運算順序(教材第76頁例6)。

        1、說一說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算一算:(710-184)2=

        2、分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shù)一樣嗎?

        3、算一算

        在一個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二級運算,后做第一級運算。

        在一個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外面的。

        4、組內交流算法

        5、完成教材第76頁做一做。

        二、運算定律(教材第77頁例7)

        1、根據(jù)表格,填一填

        名稱 用字母表示 舉例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乘法交換律

        乘法結合律

        乘法分配律

        2、算一算,學生說說簡算過程及應用的運算定律。

        3、 2.512.548

        =(2.54)(12.58)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10100

        =1000

        (21- )71

        5.03-2.14-1.86

        4、完成教材第77頁例7下面做一做。

        三、出示例8估算的應用

        1、學生交流、討論。

        2、完成例8下面做一做。

        四、鞏固應用

        完成練習十五第3---7題。

        五、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六、作業(yè)

        板書設計:

        數(shù)的運算

        運算定律 敘述方法 字母表示

        加法 加法交換律 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a+b=b+a

        加法結合律 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 a+b+c=(a+b)+c=a+(b+c)

        減法 減法的性質 一個數(shù)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可以從這個數(shù)里減去這兩個數(shù)的和。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換律 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 ab=ab

        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shù)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乘,再與第三個數(shù)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乘,再與第一個數(shù)相乘,積不變。 (ab)c=a(bc)

        乘法分配律 兩個數(shù)相加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shù)分別與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 (a+b)c=ac+bc

        除法 除法的性質 一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兩個數(shù),可以除以這兩個數(shù)的積,也可以先除以第一個除數(shù),再除以第二個除數(shù)。 abc

        =a(bc)

        =acb

        其它 湊與拆 加上或減去接近整數(shù)、整十數(shù)的`簡算。拆成和分數(shù)分母相同的數(shù),進行約分。再利用定律進行簡算。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先讓學生回憶,重溫小學階段四則混合運算及運算定律等有關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順序,整理運算定律,并能應用運算定律或規(guī)律進行簡便運算并能解決實際問題。配合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訓練,培養(yǎng)學生合理、靈活地進行運算的能力。

      《數(shù)的運算》教案3

        《奧賽天天練》第22講《定義新運算》!岸x新運算”是針對已有的常規(guī)運算而言的,例如常見的加、減、乘、除運算,有一定的運算定義,一定的運算符號,一定的運算法則,這些都是約定俗成的。而定義新運算是指人為規(guī)定用一個符號和已知運算表達式表示一種新的運算。新運算的定義,是題目規(guī)定的`,只在對應題目里有效,相同的符號,在不同的題目里可能有不同的定義。新定義的運算往往由已學過的四則運算,按照一定的順序組合而成。

        解答這類習題的關鍵是,認真審題,明確“新運算”的定義,再根據(jù)運算定義,模仿實例完成計算。

        《奧賽天天練》第22講,鞏固訓練,習題1

        【題目】:

        如果3*2=3+33=36;2*3=2+22+222=246;1*4=1+11+111+1111=1234.那么4*5等于多少?

        【解析】:

        認真觀察這題的前三個例子,尋找規(guī)律,根據(jù)這個規(guī)律,找出新運算“*”的定義:4*5=4+44+444+4444+44444=49380.

        《奧賽天天練》第22講,鞏固訓練,習題2

        【題目】:

        對于數(shù)a,b定義運算“▽”為:a▽b=(a+3)×(b-5),求5▽(6▽7)等于多少?

        【解析】:

        算式5▽(6▽7)中小括號的意義與常規(guī)運算相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此題可先算出6▽7等于多少,再把6▽7的結果代人原式,求出算式5▽(6▽7)等于多少。

        根據(jù)運算定義:6▽7=(6+3)×(7-5)=9×2=18;

        5▽(6▽7)= 5▽18=(5+3)×(18-5)=8×13=104.

        《奧賽天天練》第22講,拓展提高,習題1

        【題目】:

        對于數(shù)x,y,定義兩種運算“*”及“△”如下:x*y=6×x+5×y,x△y=3×x×y,求(2*3)△4等于多少?

        【解析】:

        分步計算。

        第一步先求出算式(2*3)△4中,小括號里2*3的結果,根據(jù)題中規(guī)定的“*”運算的定義:2*3=6×2+5×3=27.

        第二步先把2*3=27帶入原式,再根據(jù)“△”運算的定義計算:

       。2*3)△4=27△4=3×27×4=324.

        《奧賽天天練》第22講,拓展提高,習題2

        【題目】:

        規(guī)定a△b=a+(a+1)+(a+2)+…+(a+b-1),(a,b均為自然數(shù),b>a)。如果x△10=65,求x。

        【解析】:

        解答這題的關鍵是理解“△”運算的定義,這里的難點在于:定義中的數(shù)字“b”是個變量。我們可以把這個定義分解一下,幫助孩子理解:

        當b=1時,b-1=0,即a△1=a;

        當b=2時,b-1=1,即a△2= a+(a+1);

        當b=3時,b-1=2,即a△3= a+(a+1)+(a+2);

        ……

        所以:x△10= x+(x+1)+(x+2)+…+(x+9)

        =10x+45

        由題意得:10x+45=65,解得:x=2.

      《數(shù)的運算》教案4

        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會進行計算,學會檢查,并提高準確率。

        2.結合生活實際,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相應的生活實際問題,能列舉各種結果。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解決問題。

        哪種要便宜。

        出示書本上的兩幅圖,讓學生看懂圖意。

        第一幅圖:如果把2千克的大瓶作為標準,那么小瓶的要達到大瓶的數(shù)量,需要乘4,所以價錢也乘4。如果把小瓶的作標準,那么大瓶裝的買500克,只需要除以4,價錢也除以4。

        第二幅:判斷哪種油便宜。先讓學生思考,再討論。

        二、計算。

        讓學生把這些題做在2號本上,教師批改后,再針對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出一些題讓學生練習。

        三、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和圖片:有96位客人用餐,可以怎么樣安排桌子?

        合理地安排桌子,要讓客人都有座位,桌子上又沒有空位。

        鼓勵學生尋找不同的安排方法,如8張圓桌,2張方桌;4張圓桌,7張方桌。

        四、遞等式計算。

        也要求學生做在2號本上,獨立完成。

        五、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小明星期天想幫媽媽做事情,下面是小明做每件事所需要時間:

        用洗衣機洗衣服30分,掃地5分

        擦家具20分,晾衣服5分

        怎么樣做得快?至少要花多少分?

        教師引導學生用洗衣機洗衣服的同時,先后做掃地、擦家具兩件事,共用25分,最后晾衣服5分,最后晾衣服5分,所以至少要花35分。

        六、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和圖片:小貓到小狗家做客,要過兩條河,畫一畫有幾種走法。

       。1)學生獨立思考后,和同桌交流。

       。2)可以進行板書:A--C、A--D、A--E

        B--C、B--D、B--E

        七、在方格中填上適當?shù)臄?shù)。

        要求:(1)5位于中央;

       。2)每一數(shù)字不能與比它大1或比它小1的數(shù)字在同橫行;

        (3)2、4在最下面一行;

       。4)1和6在最上面一行;

       。5)8在5的上面;

       。6)9在中間的豎行內;

       。7)3、4、6在最右邊的豎行內;

       。8)7在3左邊的第二個空格內。

        讓學生根據(jù)要求一步一步地填入空格內,最后集體校對。

        答案:

        186

        753

        294

        八、數(shù)學活動:24點。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在比賽前教師引導學生思考24點的方法和技巧,然后進行小組比賽。

      《數(shù)的運算》教案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進一步掌握5以內數(shù)的組成及加減法的`含義。

        2.能分別列出算式,并迅速、準確地算出得數(shù)。

        活動準備:

        準備得分牌6塊,幼兒每人一張練習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在練習紙的空格內填數(shù),復習5的組成。

        2.請幼兒討論兩種分法有什么不同。啟發(fā)幼兒將練習紙左圖分法講出來;再觀察右圖的分法,比較分出來的兩部分數(shù)有什么關系。

        3.教師小結:一個數(shù)分成的兩個數(shù),其中一個數(shù)逐次增加1,則另一個數(shù)逐次減少1,但每次分成的兩個數(shù)合起來都等于原來的數(shù)。用這種方法對一個數(shù)進行分合,既快又不會遺漏。

        4.教師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引導幼兒口頭列算式。

        5.游戲:搶答比賽。

       。1)教師出示5以內加減法式題卡片,讓全體幼兒很快地說出得數(shù)。

       。2)分組進行比賽,哪一組搶得快又答得對,就給哪一組記1分。

        6.指導幼兒完成第35頁練習。

      《數(shù)的運算》教案6

        一、 教學內容

        《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第80--81頁,練習十四第1、2、4、5、6題。

        二、 教材分析

        在小學階段已學習了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復習,加法是在計數(shù)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連續(xù)性計數(shù),是最基本的運算。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也是加法的還原。乘法又是加法的發(fā)展,是求相同加數(shù)加法的簡便運算。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也是乘法的還原,它是減法的.發(fā)展,是求相同減數(shù)的減法的簡便運算。分數(shù)與百分數(shù)的運算與整數(shù)運算完全相同。

        三、 學情分析

        加強整理和復習的系統(tǒng)性,使所學知識結構化,是“整理與復習”單元教學的首要任務。復習時,應充分利用教材的留白,發(fā)揮學生參與知識整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注意查漏補缺,加強練習的針對性、有效性。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意義以及它們的計算法則;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運算的計算方法,梳理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運算之間的內 在聯(lián)系,溝通與四則混合運算、簡算的關系。

        2.能正確地進行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檢查的好習慣。

        五、教學重點

        體現(xiàn)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

        六、教學準備

        課件 小卷子

        七、教學過程

        同學們,我們今天上一節(jié)有關計算的復習課。請你看小卷子完成第一題: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結果。把這幾道題按自己的想法分類。

        530+380= 83-57=16×50= 96÷8=0.37+1.6= 1-0.74=0.25×4=3.2×0.4= 8.4÷0.7= (加減乘除、整小分)出示表格:課題:整數(shù)小數(shù)的計算 動畫:各種運算意義

        我們前面已經(jīng)學習了整數(shù)小數(shù)的四則計算,這節(jié)課來看看它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ㄒ唬┱麛(shù)加減法

        計算并驗算4325+385=(學生板演)

        師:進行整數(shù)加減法計算應做到什么?(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滿十向前一位 進1)(不夠減向前一位借1)

        為什么強調相同數(shù)位對齊?

       。ǘ┬(shù)加減法

        請你把這道題改編成一道小數(shù)加法題。

        出現(xiàn):43.25+38.5=81.7543.25+3.85=47.1 43.25+38.5=81.75 強調:小數(shù)點對齊問題,小數(shù)末尾有0的問題。

        選擇一題由學生驗算,解決小數(shù)減法的問題。(計算方法) 強調:1.減法與加法的關系(逆運算)

        2.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ㄈ┱麛(shù)乘除法

        出示:102×37= 3774÷37=請你選擇一道題完成。 這兩道題你是怎么算的?(自己的話說方法) 觀察發(fā)現(xiàn)除法與乘法的關系。(逆運算)

       。ㄋ模┬(shù)乘除法

        以小組為單位,把102×37改編成小數(shù)乘法計算,看你能寫出多少道,并迅速寫出答案,不寫豎式。 我們可以寫出多少個?(無數(shù)個) 展示學生成果。(小結方法) 強調:1.補0占位的問題。

       。1)47.5+7.65=73.06-3.96=(2)32.5÷0.25=1.2×750= (集體訂正,反饋。)

      《數(shù)的運算》教案7

        教學目的:

        1、要求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統(tǒng)一為加法運算的意義。

        2、能初步掌握有關有理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分析:

        重點:如何更準確地把加減混合運算統(tǒng)一成加法。

        難點:將一個加減混合運算式寫成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

        教學過程:

        一、知識導向:

        本節(jié)是在對前面所學的有理數(shù)的加法運算法則及減法運算法則的綜合運用,所以必須對有關法則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并能在運算中加以靈活運用。

        二、新課:

        1、知識基礎:

        其一:有理數(shù)的加法法則;

        其二:有理數(shù)的減法法則。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義(運算符號及性質符號)

        2、知識形成:

        (引例)計算:

        根據(jù)減法法則,按照運算順序,有:

        原式

        在一個加式里,通常把各個加數(shù)的括號和它前面的加號省略不寫,即有:

        這個式子仍看作和式,有兩種讀法,

        按性質符號:讀作“負8、正10、負6、負4的和”

        按運算意義:讀作“負8加上10減去6減去4”

        例:把寫成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讀出來(兩種讀法)。

        例:按運算順序直接計算:

        三、鞏固訓練:

        P46.1、2

        四、知識小結:

        本節(jié)課所涉及到的新知識點比較少,但在其中就特別注意的是,如何保證學生在省略特號時,能盡量減少錯誤的出現(xiàn),并能對省略加號的算式的準確讀法。

        五、家庭作業(yè):

        P471、23

        六、每日預題:

        如何結合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對有關有理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進行簡化運算?

      《數(shù)的運算》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道有理數(shù)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

        2、會用計算器進行較繁雜的有理數(shù)混合運算。

        教學重點

        1、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

        2、運用運算律進行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的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運用運算律進行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的簡便計算。

        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也就是說,在進行含有加、減、乘、除的`混合運算時,應按照運算級別從高到低進行,因為乘方是比乘除高一級的運算,所以像這樣的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有以下運算順序: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減。如果有括號,先進行括號內的運算。

        你會根據(jù)有理數(shù)的運算順序計算上面的算式嗎?

        2、8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同步練習

        1、有依次排列的3個數(shù):2,9,7,對任意相鄰的兩個數(shù),都用右邊的數(shù)減去左邊的數(shù),所得之差寫在這兩個數(shù)之間,可產(chǎn)生一個新數(shù)串:2,7,9,—2,7,這稱為第一次操作。做第二次同樣的操作后也可產(chǎn)生一個新數(shù)串:2,5,7,2,9,—11,—2,9,7,繼續(xù)依次操作下去,問:從數(shù)串2,9,7開始操作第一百次以后所產(chǎn)生的那個新數(shù)串的所有數(shù)之和是。

        《2、8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課后訓練

        1、興旺肉聯(lián)廠的冷藏庫能使冷藏食品每小時降溫3 ℃,每開庫一次,庫內溫度上升4 ℃,現(xiàn)有12 ℃的肉放入冷藏庫,2小時后開了一次庫,再過3小時后又開了一次庫,再關上庫門4小時后,肉的溫度是多少攝氏度?

      《數(shù)的運算》教案9

        設計說明

        幫助學生重新組織知識結構,形成一個有條理、有系統(tǒng)的“知識鏈”是復習課的重要任務,知識只有形成“鏈”才能發(fā)揮整體功能。因此本設計注重引導學生圍繞重點知識進行系統(tǒng)梳理,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針對計算,設計有效練習,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算理,提高運算能力。

        1.圍繞重點知識,幫助學生系統(tǒng)梳理知識。

        復習課的任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因此在復習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時,就圍繞十進制概念進行復習。從計數(shù)器入手,喚起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通過對數(shù)的順序、數(shù)的組成、讀寫數(shù)、比較大小和計數(shù)等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

        2.通過計算復習,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計算部分的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載體,因此在復習混合運算及整百、整千數(shù)加減法時,注重讓學生說清楚計算方法和算理,掌握運算順序,同時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檢查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計數(shù)器 算盤

        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明確目標

        導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復習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和混合運算。(板書課題: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和混合運算)

        ⊙分工合作,梳理知識

        1.引導學生在小組內用適當?shù)姆绞礁爬ㄐ缘卣淼谖鍐卧偷谄邌卧膬热荩梢杂梦淖、表格等方式表示出這兩個單元的知識結構。

        2.提示整理知識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這兩個單元學習了哪些知識,教材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安排這些內容的。

       。2)再看一看教材上的例題,每個例題是什么內容,例題之間有哪些聯(lián)系。

       。3)根據(jù)目錄和例題,概括出這兩個單元的知識結構,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示出來。

        3.展示知識結構。

       。1)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將自己整理的`知識結構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然后尋找整理較全面、較有邏輯性的學生作品,全班展示,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2)將自己整理的知識結構圖向學生展示。結合知識結構圖,引導學生回憶這兩個單元所學的知識:

        混合運算

        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

        4.引導學生交流質疑:對以上的學習內容,你們有什么疑問?

        組織學生質疑、釋疑并交流整理知識的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交流與匯報,梳理重點和難點,使下面的教學能有的放矢。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活動作出好評,學生從教師欣賞的話語中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用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和飽滿的熱情迎接更大的學習挑戰(zhàn)。

        ⊙復習重點,強化提高

        1.復習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1)課件出示算式。

        68-19+25 42÷6×8 64-56÷7

       。2)小組交流:這3個算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后匯報。

        預設

        生1:它們都是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生2:前2個都是同級運算,第3個是兩級運算。

       。3)組內交流同級運算和兩級運算分別按照怎樣的順序計算,然后匯報。

        預設

        生:同級運算時,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兩級運算時,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4)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集體訂正。

        2.復習帶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1)課件出示算式。

        81-(40-24) (18+36)÷9

       。2)小組交流:這2個算式和剛才的3個算式有什么不同?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然后匯報。

        預設

        生:這2個算式都帶小括號,計算時要注意先算括號里面的。

        (3)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集體訂正。

        3.復習解決問題。

       。1)組織學生交流:解決問題時應該注意什么?

       。2)引導學生匯報明確:

       、僬页鲆阎獥l件。

       、诟鶕(jù)題意畫圖分析。

       、劢獯饡r,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芡瓿珊螅媒Y果作為已知條件進行檢驗,并判斷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3)完成教材117頁8題。

       、僮寣W生理解題意,根據(jù)已知條件畫圖分析。

        ②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4.復習1000以內數(shù)的認識。

       。1)出示計數(shù)器。請學生從右往左,依次說一說各數(shù)位的名稱及其計數(shù)單位。

       。2)在計數(shù)器上任意撥一個三位數(shù),指名口述這個數(shù)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小結:一個數(shù)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就是幾百幾十幾。根據(jù)這個規(guī)律,我們可以讀出千以內的數(shù),如657、609、900。

       。4)先指名讀一讀,再集體齊讀。

       。5)課件出示一百二十七 、三百、六百零五。指名口述這些數(shù)的組成,學生先獨立寫數(shù),然后集體訂正。

       。6)小結:寫數(shù)時,如果哪一位上一個計數(shù)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占位。

      《數(shù)的運算》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順序,在運算過程中能合理使用運算律簡化運算。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適量的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獲得運用運算律簡化運算的經(jīng)驗。

        重點、難點

        1、重點: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

        2、難點:有理數(shù)混合運算中的符號確定以及運算中的順序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已學過的有理數(shù)的運算有哪些?你能分別說出有理數(shù)的加、減、乘、除、乘方的運算法則嗎?

        觀察:(1) (2)-3-[-5+(1-0.6)]

        你能說出這個算式里有哪幾種運算?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上面算式中,含有有理數(shù)的加、減、乘、除、乘方多種運算,我們稱為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

        那有理數(shù)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什么?

        組織學生討論:在小學里所學的混合運算順序是什么?這些運算順序在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中是否適用?

        歸納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順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減;如果有括號,就先算括號里的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活動,計算下列各題:

        (1) (2) -3-[-5+(1-0.6)]

        教師活動:鼓勵學生獨立完成,指定兩名學生到黑板演示,完成后,評析,強調運算順序。

        解:(1)原式=17-8÷(-2)×3 (先乘方)

        =17-(-12) (再乘除)

        =17+12 (后加減)

        =29

        (2)原式=-3-[-5×0.4] (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3-(-2) (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1

        注意:在運算過程中,注明運算順序,目的是使學生明確運算順序。

        2、學生練習并與同伴交流:

        計算:

        教師活動: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各自的計算方法,選三位學生上黑板演示,比較不同的解法。

        解法一:原式= (先算括號里的)

        = (后算乘方)

        =-11 (再算乘除)

        解法二:原式= (運用分配律)

        = (先算乘方)

        =-6+(-5) (后算乘除)

        =-11 (最后算加減)

        引導學生比較兩種不同的解法,體會運用運算律可以簡化運算。

        3、練習:P47練習第1、2題

        四、總結反思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計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按照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在同級運算中,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要正確使用符號法則,確定各步運算結果的符號。

        3、在運算中,要充分利用各種運算律。

        五、作業(yè):P48習題1.7A組第1、2題

        備選題

        1計算:

        (1),(2)

        (3)

        2現(xiàn)定義兩種新的運算:“○”、“▲”,對于任意的兩個整數(shù)a、b,a○b=a+b+1,a▲b=ab-1

        求4▲的值。

        3:規(guī)定a※b=,求10※(2※4)的值。

      《數(shù)的運算》教案1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了解:代數(shù)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數(shù)加減法可以互相轉化.

        3.應用:會進行加減混合運算.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及計算的準確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一切加減法運算,都可以統(tǒng)一成加法運算,繼續(xù)滲透數(shù)學的轉化思想.

        (四)美育滲透點

        學習了本節(jié)課就知道一切加減法運算都可以統(tǒng)一成加法運算.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統(tǒng)一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采用嘗試指導法,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每一環(huán)節(jié),設置一定題目進行鞏固練習,步步為營,分散難點,解決關鍵問題.

        2.學生寫法:練習→尋找簡單的一般性的方法→練習鞏固.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把加減混合運算算式理解為加法算式.

        2.難點:把省略括號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數(shù)加法進行計算.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練習討論,總結歸納加減混合運算的一般步驟,教師出示練習題,學生練習反饋.

        七、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有理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同學們學得都很好!請同學們看以下題目:

        -9+(+6);(-11)-7.

        師:(1)讀出這兩個算式.

        (2)“+、-”讀作什么?是哪種符號?

        “+、-”又讀作什么?是什么符號?

        學生活動: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師繼續(xù)提問:(1)這兩個題目運算結果是多少?

        (2)(-11)-7這題你根據(jù)什么運算法則計算的?

        學生活動:口答以上兩題(教師訂正).

        師小結:減法往往通過轉化成加法后來運算.

        【教法說明】為了進行有理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必須先對有理數(shù)加法,特別是有理數(shù)減法的題目進行復習,為進一步學習加減混合運算奠定基礎.這里特別指出“+、-”有時表示性質符號,有時是運算符號,為在混合運算時省略加號、括號時做必要的準備工作.

      《數(shù)的運算》教案12

        教學目標:

        1、系統(tǒng)地理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通過復習培養(yǎng)概括能力與計算能力。

        3、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有關數(shù)學問題。

        學習過程:

        一、四則運算的意義。

        1、閱讀以下信息: A、我們折了36顆紅星,還折了28顆藍星。

        B、我們買了40瓶礦泉水,每瓶0.9元。

        C、我們有24m彩帶,用 做蝴蝶結,用做中國結。

       。1)你能提出哪些用計算解決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算式說明每一種運算的含義。

        2、口答

       、偈裁唇凶黾臃ǎ啃(shù)加法、分數(shù)加法的意義相同嗎?

       、谑裁唇凶鰷p法?小數(shù)減法,分數(shù)減法意義相同嗎?

       、壅麛(shù)乘法的意義是什么?小數(shù)、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同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苁裁唇凶龀ǎ啃(shù)除法、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相同嗎?

        ☆友情小提示: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的加法意義、減法意義與除法意義都分別相同。只有小數(shù)、分數(shù)乘法(第二個因數(shù)小于1時)是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二、四則運算的方法

        1、整數(shù)、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各是什么?

        2、分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方法是什么?

        3、有什么相同點?

        ☆友情小提示:

       、僬麛(shù)加減時,數(shù)位對齊;

        ②小數(shù)加減時,小數(shù)點對齊;計數(shù)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

       、鄯謹(shù)加減時,分數(shù)單位相同。(也就是通分。)

        4、分數(shù)、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友情小提示:小數(shù)乘法,先按照整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算出積,再看乘數(shù)中有幾位小數(shù),然后在積中點上小數(shù)點。

      《數(shù)的運算》教案13

        一、知識點回顧

        1、掌握有理數(shù)的概念和分類。

        2、知道有理數(shù)與數(shù)軸上的點的關系。掌握數(shù)軸的定義,會用數(shù)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shù),理解有理數(shù)的有序性,會比較兩個有理數(shù)的大小。

        3、利用數(shù)軸理解數(shù)的絕對值和一對相反數(shù)的意義。

        4、掌握有理數(shù)的運算法則。

        5、有理數(shù)的乘方。了解底數(shù)、指數(shù)、冪等概念。

        6、掌握有理數(shù)的運算律。

        7、熟練進行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運算時可合理運用運算律,使運算簡便。

        8、掌握科學計數(shù)法。

        二、典型例題分析

        1、計算

       。1)、 (2)、(- 2 )+ 1 + 1 + (- 5 )

        (3)、-150(- )-250.125+50(- ) (4)、(+3 )(3 -7 ) (5)、3 (- )-(- )2 - (- )

       。6)- ( + - )

       。7)、{1+[ -(- )](-2)}(- - -0.05)

       。8)、

       。9)、

       。10)、

        (11)、已知|x|= ,|y|= ,且xy0,求代數(shù)式5x+7y-9的值。

       。12)、

       。13)、

       。14)、已知 的值。

        2、實數(shù) 在數(shù)軸上的位置如圖,化簡:

        3、已知a、b互為相反數(shù),c、d互為倒數(shù),求 的值;

        4、已知有理數(shù)a、b、c滿足 + + = -1 求 的值。

        5、用計算器計算下列各式,并將結果填寫在橫線上。

        ①1715873=

       、2715873=

        ③3715873=

       、4715873=

       、拍惆l(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把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用簡練的語言寫出來;

       、撇挥糜嬎闫鳎埬阒苯訉懗9715873的結果。

        6、任意寫出一個數(shù)3的倍數(shù),把它的各個數(shù)位上數(shù)字分別立方,再把這些立方數(shù)相加,得到一個新的數(shù);接著,把這個新得到的數(shù)的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字分別立方,再把這些立方數(shù)相加,又得到一個新的數(shù);,如此重復做下去,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請借助計算器進行探索。

        7、歡歡在一家玩具廠里測量了20個底座是圓形玩具的底座直徑,測得直徑如下(單位 mm):25、 25、 24、 24、 23、 24、 24、 25、 26、 25、 23、 23、 24、 25、 25、 24、 24、 26、 26、 25。 試計算這20個玩具的直徑總和以及平均直徑。你能找出比較簡單的計算方法嗎?如果請敘述你的方法。

        9、一口水井,水面比井口低3m,一只蝸牛從水面沿著井壁往井口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42m ,卻下滑了0.15m;第二次往上爬了0.5m后又往下滑了0.1m;第三次往上爬了0.7m又下滑了0.15m;第四次往上爬了0.75m又下滑0.1m,第五次往上爬了0.55m,沒有下滑;第六次蝸牛又往上爬了0.48m沒有下滑,問蝸牛有沒有爬上井口?

        有理數(shù)及其運算 測試與練習部分

        一、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ˋ)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必小于這個數(shù) (B)一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必小于這個數(shù)

       。–)一個數(shù)的立方必大于這個數(shù)的平方(D)一個數(shù)的絕對值必不小于這個數(shù)

        2. 6.07 是( )

       。ˋ)17位數(shù) (B)18位數(shù) (C)19位數(shù) (D)20位數(shù)

        3.下列各式中正確的是( )

       。ˋ) (B)- (C) (D)-

        4.兩個不為零的數(shù)互為相反數(shù),則它們的商為( )

       。ˋ)-1 (B)1 (C)0 (D)不能確定

        5.10 (n是正整數(shù))表示的.數(shù)是( )

       。ˋ)10個n相乘的積 (B)n個10相乘的積 (C)1后面有n-1個零

       。―)1后面有n+1個零

        6.下列判斷錯誤的( )

        (A)負數(shù)的偶次方是正數(shù) (B)有理數(shù)的偶次方是正數(shù)

       。–)-1的任何次方的絕對值都是1 (D)有理數(shù)的偶次方不是負數(shù)

        7.有加法交換律可得,a-b+c=( )

        (A)a-c-b (B)c+a-b (C)a-c+b (D)c-a-b

        8.如果兩個有理數(shù)的差是正數(shù),那么這兩個數(shù)( )

       。ˋ)都是正數(shù) (B)都不是正數(shù) (C)不都是正數(shù) (D)以上都可能

        9.計算(-2) +(-2) 所得結果是( )

       。ˋ)2 (B)-1 (C)-2 (D)-2

        10、絕對值 小于7而大于3的所有整數(shù)的和是 ( )

        A、15 B、-15 C、0 D、30

        11、若│a │=7 ,b的相反數(shù)是2,則a+b的值是 ( )

        A、-9 B、-9或+9 C、+5或-5 D、+5或-9

        12、在(-5)-( )= -7中的括號里應填( )

        A、-2 B、2 C、-12 D、12

        13、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有( )

        ①若兩數(shù)的差是正數(shù),則這兩個數(shù)都是正數(shù)

       、谌魞蓚數(shù)是互為相反數(shù),則它們的差為零

       、哿銣p去任何一個有理數(shù),其差是該數(shù)的相反數(shù)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14、減去一個正數(shù),差一定 ( ) 被減數(shù)。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確定誰大

        15、若M+|-20|=|M|+|20|,則M一定是( )

        A、任意一個有理數(shù) B、任意一個非負數(shù)

        C、任意一個非正數(shù) D、任意一個負數(shù)

        16、兩個負數(shù)的和為a,它們的差為b,則a與b的大小關系是( )

        A、a>b B、a=b C、a<b D、ab

        17 、數(shù)m和n,滿足m為正數(shù),n為負數(shù),則m,m-n,m+n的大小關系是( )

        A、m>m-n>m+n B、m+n>m>m-n

        C、m-n>m+n>m D、m-n>m>m+n

        18、若 =a+b-c-d, 則 的值是( )

        A、4 B、-4 C、10 D、-10

        19、計算:-1.9917的結果是( )

        A、33.83 B、-33.83 C、-32.83 D、-31.83

        20、如果兩個有理數(shù)的積小于零,和大于零,則這兩個有理數(shù)( )

        A、符號相反 B、符號相反且負數(shù)的絕對值大

        C、符號相反且絕對值相等 D、符號相反且正數(shù)的絕對值大

        21、在計算( - + )(- 36)時,可以避免通分的運算律是( )

        A、加法交換律 B、分配律 C、乘法交換律 D、加法結合律

        22、定義運算:對于任意兩個有理數(shù)a、b,有a*b=(a-1)(b+1) 則計算-3*4的值是( )

        A、12 B、-12 C、20 D、-20

        23、已知0>a>b,則 與 的大小是( )

        A、 > B、 = C、 < D、無法判定

        24、若 = -1,則a是( )

        A、正數(shù) B、負數(shù) C、非正數(shù) D、非負數(shù)

        25、已知a與b互為倒數(shù),m與n互為相反數(shù),則 ab-3m-3n的值是( )

        A、-1 B、1 C、- D、

        二、填空題

        1.減去一個數(shù),等于加上 ,除以一個數(shù),等于乘以_______________.

        2.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138000000得_____________

        3.絕對值小于4的整數(shù)的積是__________

        4.比較大。-0.1 ___________ (-0.1)

        5.一個數(shù)的平方等于它的絕對值,則這個數(sh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列式計算:3的二次冪與- 的積的相反數(sh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 =4, =3,當ab0時,a-b=______________

        8、小麗沿著東西方向的道路行走,她先向正東方向走77米,再向正西方向走108 米,最后小麗停在出發(fā)點 方向 米處。

        9、當x、y 滿足 時,│x│+│y│=│x+y│成立。

        10、(- 4 )+( )= -2 ( )-(-6 )=2

        11、已知有理數(shù)a.b在數(shù)軸上的對應點位置如圖所示: ? ? ?

        b o a

        化簡:①│a│-a= ③│a│+│b│=

        ②│a+b│= ④│b-a│=

        12、3.141 +0.314 -31.40.2= 。

        13、兩個有理數(shù)相乘,若把其中一個因數(shù)換成它的相反數(shù),則所得的積是原來的積的 。

        14、已知3a是一個負數(shù),則a是 數(shù)

        15、數(shù)b與它的倒數(shù) 相等,則b= 。

        16、(1)絕對值不大于20xx的所有整數(shù)的和是 ,積是 。

        17、 的0.12倍等于-14.4

        三、解答題

        1、- 2、

        3.-1.53 4、 -2

        5、 6、(- )

        7、( - + )(- 63) 8、-150(- )-250.125+50(- )

        9、3 (- )-(- )2 - (- )

        10、{1+[ -(- )](-2)}(- - -0.05)

        11、(1)已知a、b互為相反數(shù),c、d互為倒數(shù),求 的值;

      《數(shù)的運算》教案14

        一、萬以上數(shù)的認識

        第1課時萬以上數(shù)的讀法(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4頁例1,第5頁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結合現(xiàn)實情境,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結合數(shù)數(shù)活動,引導學生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掌握億以內的數(shù)位順序表。

        讓學生經(jīng)歷用萬以內數(shù)的讀法遷移至萬以上數(shù)的讀法過程,會正確讀出萬級以上的數(shù),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

        【教學重、難點】

        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

        掌握億以內的數(shù)位順序表。理解讀數(shù)中的相關概念。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多位數(shù)

        【教學過程】

        _、復習引入

        1.復習。

        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百是()

        萬以內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表是怎樣排列的?

        我們學過的萬以內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有哪些?

        教師可以抽學生回答,然后根據(jù)學生回答情況再適當板書數(shù)位順序表。

        千位百位十位個位

        千百十(一)個

        2.激發(fā)認知需求。

        投影儀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這里是兩名同學在網(wǎng)上查閱到我國國家圖書館的一些資料,仔細看圖,說說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看完圖后,教師抽學生回答。

        如果學生不會讀出資料中的大數(shù),教師可以順勢引出并板書課題:萬以上數(shù)的讀法。如果學生會準確讀出資料中的大數(shù),教師可以追問:“同學們這樣讀的理由是什么?是否正確?我們可以通過今天的學習驗證一下!卑鍟n題:萬以上數(shù)的讀法。

        二、探究新知識

        (一)認識數(shù)位順序表

        1.認識計數(shù)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1)引導學生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認識比萬大的計數(shù)單位。

        借助黑板上的數(shù)位順序表,讓全體學生一萬一萬地數(shù),數(shù)到九萬后是十萬,如何在數(shù)位順序表上表示出來?

        通過引導學生回答并認識:一萬一萬地數(shù),10個一萬是“十萬”。

        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對百萬、千萬、億的認識。

        引導學生全面認識計數(shù)單位。

        教師引導:從上面的數(shù)數(shù)中我們知道:0個一是一十,10個一十

        是一百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

        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教師適時板書完善表格)

        數(shù)位千位百位十位個位

        計數(shù)單位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一)個

        (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都是計數(shù)單位。

        這里需特別強調“??”表示的具體意思。

        2.數(shù)位和數(shù)位順序表的認識。

        (1)認識數(shù)位。

        借助已經(jīng)填好的不完整的數(shù)位順序表介紹什么是數(shù)位。

        完善數(shù)位順序表:

        數(shù)位億位千萬位百萬位十萬位萬位千位百位十位個位

        計數(shù)單位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一)個

        明確這里的“??”表示的意思。

        (2)引導學生觀察并熟記。

        從右起第五位是什么位?第十位是什么位?

       、僬J識數(shù)位分級。

        教師介紹:按照我國的計數(shù)習慣,從右起每四個數(shù)位為一級。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個級,表示多少個“一”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萬級,表示多少個“萬”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是億級,表示多少個“億”。

        數(shù)級億級萬級個級

        數(shù)位億位千萬位百萬位十萬位萬位千位百位十位個位

        計數(shù)單位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一)個

       、谟^察完整的數(shù)位順序表,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

        全班匯報,引導總結:

        個級、萬級、億級都有四個數(shù)位;每個數(shù)級從第二個數(shù)位起,都是十、百、千,但萬級多了個“萬”字,億級多了個“億”字。

        從右起,數(shù)位順序表里的數(shù)位是按從低位到高位的順序排列的。

        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二)學習萬級數(shù)的讀法

        教師:剛才通過對數(shù)位順序表的學習,讓我們了解這么多新知識,現(xiàn)在我們能否運用這些知識以及原來的讀數(shù)知識來正確讀出下面資料上的大數(shù)呢?

        課件出示例1主題圖。

        學生嘗試讀數(shù)。

        自己獨立試讀或同桌交流。

        全班匯報,抽學生獨立回答,其余學生可質疑并完善答案。

        嘗試方法歸納。

        引導學生總結:從高位讀起,萬級上的數(shù)要按個級上的數(shù)的讀法來讀,讀完加“萬”字;個級上全是0都不讀。

        抽學生讀出教科書例1中的大數(shù)。

        學生再次正確讀出例1中3個大數(shù),并把正確的讀法寫在書上。

        課堂活動第1題。

        學生獨立嘗試,抽學生回答,全班總結。

        62和620000讀作:六十二和六十二萬。這兩個“62”所在數(shù)級不同,所以讀法就不同。309和3090000讀作:三百零九和三百零九萬。雖然都有“309”,但后一個“309”是萬級的數(shù),所以讀完后要加“萬”字。

        580和5800000讀作:五百八十和五百八十萬。

        全班總結方法。

        抽學生歸納,全班小結方法。

        引導學生小結: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要正確讀數(shù),一定要掌握數(shù)位順序和數(shù)級。

        先把大數(shù)分級,從高位讀起;萬級上的數(shù)要按個級上的數(shù)的讀法來讀,讀完加“萬”字;個級上全是0都不讀。

        三、練習應用

        完成練習一第1題的填空。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匯報,學生自我糾錯。(對錯題說明錯因。)

        四、課堂作業(yè)

        完成練習一第2,題(做在書上)。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全班匯報。

        學生自我糾錯。

        五、反思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獨立回答,其余學生補充完善。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問題。

        第2課時萬以上數(shù)的讀法(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頁例2,第5頁課堂活動第2題,練習一第4題。

        【教學目標】

        掌握中間、末尾有0的萬以上數(shù)的讀法,能夠根據(jù)數(shù)級正確讀出萬以上的數(shù)。結合讀數(shù),培養(yǎng)類推和歸納能力。

        在小組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合作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掌握萬級以上數(shù)的讀法。

        掌握中間、末尾有0的多位數(shù)讀法。

        【教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實物投影儀,學生每人準備2張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程】

        _、復習引入

        在上節(jié)課中,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萬以上數(shù)的`讀法,下面

        我們來檢驗一下同學們是否忘記了。

        課件出示:781252457866017560000

        抽學生獨立回答,其余學生評價質疑,完善答案。

        你們的讀數(shù)方法是什么?

        學生獨立回答。

        教師引導小結:先分級,從高位讀起;萬級上的數(shù)要按個級上的數(shù)的讀法來讀,讀完加“萬”字;個級上全是“0”都不讀。

        復習數(shù)位順序表。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數(shù)位順序表。

        十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億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二、自主探索新知識

        看來同學們對這些多位數(shù)都能準確讀出來,下面再看這幾個數(shù),它和上面的數(shù)又有什么不一樣?它的正確讀法又是什么?

        課件出示例2:(教師在數(shù)位順序表下快速寫出例2中的3個大數(shù))

        十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億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2050006讀作:

        307000490讀作:

        1800020000讀作:

        學生嘗試讀。

        學生看黑板上的數(shù)據(jù)獨立思考后,同桌交流讀,教師巡視。

        學生看書上提示,修正自己的答案,把例2補充完整。

        小組交流。

        組長關注組員的答案,組內修正答案,教師巡視。

        小組匯報。

        請小組匯報組內統(tǒng)一的答案,關注這樣讀的理由。再請其他小組完善補充。

        小結讀法。

        從高位讀起;乙級讀完加“億”字,“萬”級讀完加“萬”字;乙級和萬級上的數(shù)要按個級

        上的數(shù)的讀法來讀。

        議一議上面的數(shù),哪些“0”要讀?哪些“”不讀?學生嘗試歸納。

        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歸納:

        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其他數(shù)位有1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1個零。

        教師適當板書。

        及時練習。

        (1)課件出示:教科書第4頁例2的“讀一讀”,學生獨立完成。

        億位萬位個位

        1374689讀作:

        120900085讀作: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評,小組交流,修正組內答案。

        錯題匯報,關注學生錯因分析。

        7回頭總結,引出并板書課題:萬以上數(shù)的讀法。

        二、鞏固運用

        1.教科書第5頁“課堂活動”第2題。

        (1)請8位同學各自拿著課前準備的其中一張數(shù)字卡片上黑板前排成一排,抽下面同學讀出這個大數(shù)。

        再讓9個同學各自拿著一張數(shù)字卡片排成一排,抽學生讀。

        小組游戲,抽出數(shù)字卡片讀數(shù)。

        課件出示練習題單。

        ()一個九位數(shù),它的最高位是()位;一個()位數(shù),它的

        最高位是百萬位。

        70385600的最高位是()位,這個數(shù)中3表示3個(

        )。

        選擇。

        320600000讀作()。

        A.三億二千零六十萬B.三億二千六十萬

        C.三億二千零六十萬零

        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十萬位、百萬位??是()。

        A.計數(shù)單位B.數(shù)位C.七位數(shù)

        用數(shù)字3個0和4,5,7,按下面要求寫出七位數(shù)。

        一個零都不讀。()

        只讀一個零。()

        要讀三個零。()

        學生獨立完成題單,教師巡視。

        小組交流形成組內意見。

        全班交流。

        學生糾錯,交流錯因。

        課堂作業(yè)。

        完成練習一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修正答案;小組內修正答案;各小組錯題匯報,關注錯因分析。

        四、反思總結

      《數(shù)的運算》教案15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的教學是對數(shù)的運算知識的總復習,鑒于本冊書所學的乘、除法內容是整數(shù)筆算乘、除法的最后階段,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有如下兩大特點:

        1.引導回顧,構建知識體系。

        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回顧、交流乘、除法的知識,以樹狀圖的形式展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對相關內容有完整了解的同時,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互逆關系。

        2.逐步反饋,逐層提高。

        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針對性教學,把乘、除法的筆算方法的復習與估算知識相結合,把商的變化規(guī)律、簡便運算、四則混合運算及解決問題等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在激發(fā)學生復習主動性的同時,恰當啟發(fā)、點撥,使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和熟練程度得到提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獨立思考,構建知識網(wǎng)絡

        學習構建知識網(wǎng)絡。

        (1)歸納整理。

        師:本學期我們在數(shù)的運算方面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請同學們先自行整理,再在組內交流。

        (學生回憶整理,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構建知識網(wǎng)絡。

        師:怎樣展示相關的知識才能讓人一目了然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完成知識網(wǎng)絡的構建吧。

        乘法

        除法

        運算律

        (引導學生有序地回顧已學知識,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構建知識網(wǎng)絡的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回顧、整理所學知識,使學生對所學的數(shù)的運算知識有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了解,并學會構建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

        相互啟發(fā),分類復習

        1.復習乘、除法的計算及估算。

        (1)先估計積或商,再計算。(課件出示教材102頁4題)

        253×56  503×32  45×240

        336÷21  858÷39  918÷27

        (2)指名估算。

        (引導學生說明估算的方法,合理即可)

        (3)復習乘、除法的計算方法。

        (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兩、三位數(shù)的乘法的計算方法和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4)生獨立計算。

        (生計算后,組內訂正,分析錯因,明確改正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2.復習運算律。

        (1)你能很快算出答案嗎?(小黑板出示)

        (125×12)×8    27×45+27×55

        44×25  13×102  800÷25

        (2)引導學生復習運算律和商不變的規(guī)律。

        (3)引導學生結合算式的特點,運用運算律進行簡算。

        (生自主完成后,匯報簡算過程及方法)

        3.復習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看誰做得對。(課件出示教材102頁6題)

        (227+26)÷11   459×(76-50)

        (105×12-635)÷25 864÷[(27-23)×12]

      【《數(shù)的運算》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的運算》教學反思09-12

      《數(shù)的運算》教學反思04-06

      《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數(shù)學教案03-19

      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教案四篇10-22

      關于數(shù)的運算教學反思03-20

      運算的教案03-06

      《運算律》教案02-25

      混合運算教案09-03

      《分數(shù)混和運算》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