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峽江寺飛泉亭記》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1。繼續(xù)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2.學會抓重點詞句分析整篇文章語言特點的方法。
3.體會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藝術風格。
教學難點:見教學目的3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了解作者,疏通文意。
一、導入新課
峽江寺,在廣東清遠縣峽山上,山上有飛瀑,而寺中飛泉亭就是便于觀瀑而受清代著名詩人袁枚稱贊的。今天我們一同感受在亭中于“水聲”、“棋聲”、“松聲”、“鳥聲”、“吟詠之聲”中觀瀑的情趣。
二、簡介作者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隨園老人。(名)清代人(時)浙江錢塘人(地)清代詩人,評論家。他繼承了明代“公安三袁”的文學思想,主張詩文創(chuàng)作不要抄襲古人,貴在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評)代表作《小倉山房詩文集》(作)
三、疏通全文
1、將課文注釋中的拼音寫在書上相應的字上。
2、生齊讀課文,師指名朗讀節(jié)奏。
3、結合課文注解疏通文意,注意以下詞句。
則飛泉一亭為之也:那是飛泉一亭造成的!
凡人之情:凡:大凡。情:事情。
勢不能久留:勢:勢必。
他若匡廬:他:其他。若:像。
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曬。
雖歡易別;雖然歡欣,卻易分別。
而磴級迂回:而:可是。
飛瀑雷震:雷震:震響如雷。
八窗明凈:八窗:八面窗子。
閉窗瀑聞:瀑聞:能聽到瀑布聲。
以人之逸,待水之勞;以人的安逸,等待瀑布的辛勞。
頃之:過了一會兒。
又復大作:又更大起來。
唯他日余之魂夢,或飛來耳:只是他日我的魂夢,也許會飛來罷。
四、完成課后練習一。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1。進一步理解課文。
2.比較本文與二十二課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略)
二.思考以下問題。
1.作者已經觀賞過許多瀑布了,是什么使他留戀峽江寺舍不得離去?
明確:因為有飛泉一亭。
2.第二段中提到了幾處別處的瀑布?為什么要寫別處的瀑布?
明確:五處。用別地觀瀑的艱難對比襯托峽江寺飛泉亭觀瀑的舒適歡娛。
3.第三段寫登山經過“奇”在哪里?
明確:“奇”在“磴級紆曲,古松張覆,驕陽不炙!薄坝腥鏄洹!薄案侄!
4.在第四段寫飛泉亭觀瀑中,你最喜歡哪一句?簡要說明。
5.第五段進一步從什么方面描寫飛泉亭觀瀑的樂趣?
明確:從聽覺寫“水聲,棋聲,松聲,鳥聲參錯并奏”,“吟詠之聲”,“天籟人籟,合同而化”。
6.第六段主要寫什么?
明確:寫下山夜宿,并交此文的緣由。
7.本文寫景有什么特點?
明確:多用白描手法,無生動的比喻,無形容詞的堆砌,清新自然,抒情直抒胸臆,率真質樸。如述家常,然于平淡之中足見情趣。
三.比較本文與二十二課的異同。
明確:相同:情景交融的寫法。
不同:內容:22課偏重于借景寫懷,抒發(fā)身世之慨。本文偏重于表現(xiàn)自然之美和個人情趣。
語言風格:22課流暢婉轉,抑揚錯落。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
作者情趣:22課悠閑自得,淡淡的孤獨與悵惘。本文自由自在,隨心所欲。
四.完成練習。
附主體板書
其他瀑布游者不得從容雖歡易別
反襯
峽江寺:意難決舍————有亭飛泉游者以逸待勞觀瀑之娛
對枰吟詠一至于斯--------魂夢飛來
正襯
鼎足三樹根分枝合奇已
【《峽江寺飛泉亭記》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峽江寺飛泉亭記教案08-09
《曉出凈慈寺》教案設計09-09
記承天寺夜游作文02-06
記承天寺夜游賞析10-11
放鶴亭記教案01-23
《記承天寺夜游》優(yōu)秀教案05-15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02-14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06-15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06-27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