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角的度量教案

      時間:2022-08-02 20:56:56 教案 投訴 投稿

      角的度量教案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角的度量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角的度量教案15篇

      角的度量教案1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這節(jié)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37----38頁的內(nèi)容。教學幾何初步知識,不單純是使學生獲得有關圖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本節(jié)課是學生在認識了角,學習了直線和線段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總結起來有三多:1、數(shù)學概念多(如:1度角的認識、中心點、零刻度線、內(nèi)刻度線、外刻度線等都是一些抽象的純數(shù)學語言)2、知識盲點多(幾乎涵蓋了本單元所有的數(shù)學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3、操作程序多(度量角是一次關于手和腦是否協(xié)調(diào)的挑戰(zhàn))針對教材的這些情況,我嘗試先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解決概念問題,再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解決操作問題。

        二、目標預設

        1、

        知識目標:認識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確度量出角的度數(shù)。

        2、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

        3、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的方法,能正確度量出角的度數(shù)。

        四、教學方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從而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要達到目標,形成能力,就必須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力量,教師要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法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chuàng)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

        五、教具、學具

        量角器、三角板、投影儀、課件。利用課件進行教學,呈現(xiàn)生動、直觀的畫面,以及動聽悅耳的音響創(chuàng)造氛圍,使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六、教學過程

        在整個教學流程的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將教學思路擬為:引入課題

        ------認識量角器------合作探究量角方法------拓展應用等幾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猜測導入新課

        1、提問:昨天我們認識了角,誰來說一說什么是角?

        2、同桌同學每人畫一個角,比一比誰的角大。

        3、課件出示3個角,讓學生猜誰最小,并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學生紛紛猜測,引起興趣。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使他主動、快速地進入到教學中。

        師問:你知道用什么來量角的大小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從角的概念引入,使學生感到過渡自然,通過猜一猜角的大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入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二)探索新知

        1、認識量角器

       。1)教師講述:同學們都知道,度量線段的長度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量角器。

        課件出示量角器

       。2)仔細觀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在小組里說一說,用你的語言進行描繪。

        學生1:上面有一個中心點。

        學生2:有許多刻度線。

        學生3:有兩圈數(shù)。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及時地用課件顯示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通過課件顯示,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認識量角器上的內(nèi)容。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并親自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通過小組的形式表達出來,使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樂趣,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活動中,學生的各種學習動力被激活,認知情感得到同步發(fā)展。

        師: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兩條零刻度線?匆豢磧(nèi)刻度和外刻度。

        2、教學角的計量單位

       。1)講述:同學們都知道,計量線段的長短的常用的單位有米、分米、厘米等,計量角的大小用的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板書:單位

        度

        符號“°”

       。2)教師:多大的角是1度的角呢?把量角器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應的角叫做1度角。

        課件出示:“什么是1度角?”以及實踐活動要求。利用多媒體形象地顯示1度角,并用顏色鮮艷的線條顯示出來,同時在實踐活動中配以動聽的音樂,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又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習知識,鍛煉了能力。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給學生留出充分思考和探索的空間,使這幾個特殊的角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表象。

       。3)實踐:

        從內(nèi)刻度找:55°

        70°

        130°

        180°

        從外刻度找:80°

        15°

        180°

       。4)質疑

        師:為什么要設計內(nèi)外刻度?

        學生進行小組觀察、思考、交流。

        教師:每一中工具都有其巧妙之處,今后在使用的過程中要善于觀察和思考,從而能夠正確使用工具解決問題。

        3、學習角的`度量方法

        (1)教師:你們會用量角器量角嗎?

       。2)各小組嘗試量角

        投影出示和

       。3)每組選代表到投影儀前演示量角過程,邊量邊敘述量的過程。

       。4)歸納方法

        課件演示量角的方法,并編成兒歌讓學生記憶,通過多媒體的互動性,演示量角的過程,使量角的方法具體化,使學生更直觀地看到這個量角過程,加深印象。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自己探索學習的能力,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真正體現(xiàn)人人參與,人人是學習的小主人,再次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4、

        觀察與思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課件出示兩個60度的角,讓學生觀察,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得出結論: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的度數(shù)越大,叉開的越大,角的度數(shù)越小,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學生通過觀察課件,可以很快地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提問:角的大小為什么與兩邊畫出的長短無關?

        學生:因為角的兩邊是射線,射線是可以無限延長的。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緊緊圍繞著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使學生的印象深刻,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ㄈ㈧柟叹毩暎翰乱徊

        課件出示:讓學生猜測角的度數(shù)。

        利用課件中色彩鮮亮的圖形吸引學生,后用課件的互動性,將學生的回答與課件演示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運用新知,充分發(fā)散思維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互相交流一下。

        通過課堂小結,一方面了解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

        七、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教案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通過生活實際中對角的認識來掌握角的兩種概念.

        2.使學生掌握角的各種表示法.

        3.使學生掌握度、分、秒的進位制,會作度、分、秒間的單位互化

        教學重點

        角的概念及角的表示法.

        教學難點

        單位之間的轉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什么叫射線?由一點能畫出幾條射線?如何表示射線由學生在黑板上畫圖并口答,畫出兩條射線就可以了.

        二、引入新課

        問學生圖1是小學時學過的什么圖形?

        學生回答是角,教師板書課題.

        1、4角

        1.角的定義:提問學生,在小學時已經(jīng)學過角,你們是怎么認識角的?在生活中你看到角的形象嗎?

        由學生舉出一些實例,如桌面上的角,鐘表表盤上長短針之間構成角,圓規(guī)兩腳張開口后構成角等等.教師說明,角是研究平面幾何時常用的一種圖形,首先學會定義.

        定義: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要明確組成角的兩個條件:

       。1)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叫角的邊;

       。2)兩條射線有公共端點,這點叫角的頂點.

        從我們想象圓規(guī)兩腳張開形成角的過程得到另一個定義:

        一條射線OA由原來位置繞著它的端點O旋轉到另一個位置OB所成的圖形.

        教師用一教具演示,并畫圖2說明旋轉的邊OB經(jīng)過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內(nèi)部,有時稱為角內(nèi).兩條射線為角的邊,有時要在邊上取一點,就是指射線上的點.其它平面部分叫角的外部,有時稱為角外.

        2.平角、周角的概念

        由于小學已學過平角與周角,所以教師用教具演示到平角及周角時,提問學生答出兩種角的名稱.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圖形3

        平角定義:射線OA繞點O旋轉,當終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直線時,所成的'角叫平角.

        注意直線與平角的區(qū)別在于平角要有一個頂點O,還可以從起始位置向終止的位置畫一個帶箭頭的弧線.

        在講周角的定義后,說明畫圖時為了表明是一個周角,可以由起始位置向終止位置畫一個帶箭頭的弧線,并寫A、B兩個字母表示是兩條射線,如圖4

        3.角的表示法:角的符號為“∠”后面加上表示有一個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的三個大寫字母,且角的頂點字母必須寫在中間.

       。1)圖2中的角記作∠AOB或∠BOA,讀作角AOB或角BOA.

       。2)圖3中的平角記作∠AOB讀作平角AOB.

       。3)圖4中的周角記作∠AOB讀作周角AOB.

       。4)問圖5(1)中哪是∠AOB的內(nèi)部?哪是它的外部?

        學生可能會猶豫不定,或互相爭論,不知道此圖答哪一部分為內(nèi)部和外部.

        此時教師說明,今后所說的角,除非特別注明,都是指還沒有旋轉到成為平角時所成的角.此時,教師在角內(nèi)畫出弧線(圖5(2)),說明∠AOB的內(nèi)部是指有弧線的平面部分.教師隨手在圖上寫出“內(nèi)部”兩字(如圖5(3)),除兩邊和內(nèi)部外的平面部分為角的外部,教師在圖形上寫出“外部”兩字(如圖5(4)),(教師講課時,不必分四個圖畫,只在一個圖上按講課順序寫就行了).

       。5)當我們的圖中只有一個角時也可以用頂點的字母表示,如圖2和圖5,中的角均可以表示為∠O,讀作角O.

       。6)問如圖6中有幾個角,把它們的名稱寫出來.

        學生答出有三個角,分別是∠AOB、∠BOC、∠AOC.

        教師再問,這三個角記作∠O可以嗎?為什么?此時教師一定要強調(diào),當一個頂點O處不是只有唯一的一個角,不能用頂點的一個字母表示,因為,這樣就分不出∠O是指哪個角.大家都要記住這個規(guī)定.

       。7)為了方便,也可用一個希臘字母表示一個角,如圖7,在角的內(nèi)部靠近角的頂點處畫一弧線,寫上希臘字母α(或其它希臘字母),記作∠α,讀作角α.

       。8)又可以用一個數(shù)字表示一個角,如圖8,在角的內(nèi)部靠近頂點處畫一弧線,寫上一個數(shù)字1,記作∠1,讀作角1.

       。9)在圖9中,將三個角分別用數(shù)字表示角的名稱,注意為了分清哪個字母表示哪個角,要用弧線畫分明了,再在弧旁寫上數(shù)字,則記作∠1、∠2、∠3.

        4.度、分、秒的進位制及這些單位間的互化

        為了更精細地度量角,我們引入更小的角度單位:分、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分記作1′;把1′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秒的角,1秒記作1″、

        1°=60′,1′=60″;

        1′=()°,1″=()′、

        例1將57、32°用度、分、秒表示、

        解:先把0、32°化為分,

        0、32°=60′×0、32=19、2′、

        再把0、2′化為秒,

        0、2′=60″×0、2=12″、

        所以57、32″=57°19′12″、

        例2把10°6′36″用度表示、

        解:先把36″化為分,

        36″=()′×36=0、6′

        6′+0、6′=6、6′、

        再把6、6′化為度,

        6、6′=()°×6、6=0、11°、

        所以10°6′36″=10、11°、

        三、小結

        今天學習了以下知識

        1.角的定義、角的頂點和邊、角的內(nèi)部、角的外部.

        2.平角、周角的概念.

        3.角的表示法,一定要注意角的各種表示法,必須正確地運用,尤其是3個字母表示時,必須把頂點的字母放在中間.

        4.度、分、秒的進位制及這些單位間的互化

        四、練習

        練習1指出圖10中以E為頂點的平角的兩條邊.

        練習2

        (1)指出圖11中有幾個角,用三個字母分別表示每一個角.

        (2)每個角分別表示為∠A、∠B、∠C可以嗎?為什么?

        練習3

       。1)圖12中的角分別記作∠O、∠A、∠B、∠C可以嗎?為什么?

        由學生答出∠A、∠B可以,∠O、∠C不可以,因為A點和B點處有唯一角,其它不是.

        (2)圖12中有多少個角,用數(shù)字如何表示每一個角?

        找一位學生到黑板上作,其它人作在練習本上.要求學生一定要找全了.共7個角,且要求在寫數(shù)字之前,要把弧線畫分明了.

        五、作業(yè)

        1.閱讀課文,復習以下問題:

       。1)什么樣的圖形叫做角?

        (2)怎樣表示一個角?用三個字母表示時要注意什么?

       。3)什么樣的圖形叫做平角或周角?

        2.作以下各題:

       。1)如圖,D、E分別是BC、BA上的一點.

        ①∠ABC與∠DBE是不是同一個角?

        ②∠ABC與∠ACB是不是同一個角?

       。2)分別用三個大寫字母表示圖中∠1、∠2、∠3、∠4、∠5、∠6、∠7、∠8.

        (3)如圖,AOD是直線,圖中小于180°角的角有幾個?是哪幾個?

        (4)①在∠AOB內(nèi)任取兩點C、D作射線OC和OD,寫出共形成幾個角,并用大寫字母表示出來;②在∠AOB的兩邊上分別取點E和F,連EF,以E點或F點為角頂點的角有幾個?分別表示出來.

       。5)在∠DCE外部取一點F,使F點在CD的反向延長線上,用數(shù)字表示法,表示所有的小于平角的角.

        3.閱讀1、5節(jié)課文并與1、3節(jié)課文對比,思考怎樣比較角的大。

        下節(jié)課帶半圓儀.

      角的度量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用量角器測一個角的大小,能借助三角板畫出30°,45°,60°,90°等特殊角及用量角器畫出一個給定度數(shù)的角,會用尺規(guī)作圖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熟悉并理解畫法語言.

        2.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本節(jié)課的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測量角的大小數(shù)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經(jīng)歷本節(jié)課的數(shù)學活動過程,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不同方法間的差異,能夠在測量畫圖等操作活動過程中發(fā)揮主動作用.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會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會用尺規(guī)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2.難點:用尺規(guī)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3.關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畫圖的數(shù)學活動過程,才能熟練掌握畫圖步驟.

        教具準備

        一副三角板、量角器、多媒體設備、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投影一個五角星的圖案,請學生觀察圖形.(如右圖)

        2.提出問題:

        你知道五角星的五個角是多少度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二、新授

        學生活動:在小組中交流測量角的大小方法,可借助三角板估計角的度數(shù),或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shù).

        教師活動:巡視收集學生測量的方法,并請學生說明不同方法得出的結論有何不同,對學生的活動過程給予積極評價.

        結論:每個角均為36°.

        1.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1)提出問題:

        你能用量角器畫一個角等于36°嗎?能畫一個角等于108°嗎?

        學生活動:兩個學生板書演示畫圖過程,其余同學獨立完成.

        教師活動:巡視并指導學生畫圖.

        (2)提出問題:

        你能用三角板畫出30°,45°,60°,90°等特殊角嗎?

        學生活動:動手畫圖.

        教師活動:指導個別學生畫圖,評價學生的畫圖結果.

        2.用尺規(guī)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探究:已知∠AOB,畫一個角等于這個角.

        學生活動:先進行獨立思考,閱讀課本第139頁探究內(nèi)容,動手畫圖,小組交流解決疑難,根據(jù)教師的演示,進行自我評價.

        教師活動:啟發(fā)引導學生畫圖,并巡視指導學生畫圖,然后板書演示畫圖過程(畫圖過程中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畫法),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用量角器量∠A′O′B′與∠AOB,看一看度數(shù)是否相等.

        三、鞏固練習

        任意畫一個鈍角∠AOB,用尺規(guī)畫一個角等于∠AOB.

        師生互動:教師在黑板上畫鈍角∠AOB,請一個學生板書畫圖教師巡視指導其余學生畫圖.

        請同學們用三角板畫出(1)15°;(2)75°;(3)105°;(4)120°;(5)135°的角.

        教師活動:在學生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如15°看成45°~30°,用兩塊三角板畫出15°的角.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測量角的度數(shù),復習了角的度量方法,學會了用不同的工具畫角.

        提出問題:

        請同學們說出你所知道的測量角的大小的儀器.(同學互相補充)

        教師活動:打開多媒體播放有關用儀器測量角的活動片子,讓學生認識測量角的儀器.

        五、作業(yè)布置

        1.課本第145頁至第146頁習題4.3第6、11、14題.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角的度量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知角的計量單位——“度”,認識量角器,并學會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確測量角的度數(shù)。

        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決定的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擺”,“量”,“畫”,加深對角的大小的印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積極參與量角的學習活動,在探究量角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實踐中產(chǎn)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的興趣。

        教學方式:

        觀察、比較、練習、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評價方式:

        1.通過自評、集體評議及課堂展示評價等表現(xiàn)性評價手段,檢測目標一、二的達成情況。

        2.通過基本評價題目和課中學生的回答和做題情況,檢測學生對“角的度量”的掌握情況,從而檢測目標三的完成情況。

        教學準備:

        量角器、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景引新,以情激趣

        1、學生進行畫角活動,教師任意的選兩個角進行比較,提出問題:角1和角2比,哪個大?大多少?有誰知道?

        2、揭示課題:看來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們是看不出來大多少,這就需要我們?nèi)ミM行測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

        二、目標導學,自主探究

        建立1度角的表象和認識量角器的結構

        1、過渡語:我們在以前學習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是需要有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和相應的測量工具;今天我們需要測量角的大小,同樣也要有自己的計量單位和相應的測量工具。

        2、建立1度角表象

        課件演示:將一個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對應的角就是1度角,將1度角用藍色顯示并出來,讓學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1度角。

        3、出示量角器:學生觀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

        學生發(fā)言時教師抓關鍵詞:中心點、0刻度線、內(nèi)圈讀數(shù)、外圈讀數(shù)、90°刻度線。(課件演示)

        三、嘗試用量角器讀角,為量角做鋪墊

        過渡語:通過剛才的觀察和學習,我們了解了角的計量單位和測量工具,現(xiàn)在我任意地出示角,你能利用量角器讀出這個角的度數(shù)嗎?

        1、出示30°角,學生嘗試讀角,并說明自己讀角的方法。教師引導讓學生明白讀角時要看角的兩條邊:一條邊要和0°刻度線重合,這樣才能從0開始讀起,另一條邊對著的刻度選哪圈刻度要看0°在哪圈。

        2、分別出示60°、90°、120°這些角讓學生讀,并說方法。

        四、學法指導,合作質疑——在活動中探究量角方法

        1、嘗試量角:出示兩個角(P37的角),學生先估一估,(結合直角、銳角、鈍角的知識進行估計),到底有多少度,學生自己用量角器進行測量

        2、交流方法,從而得出量角的方法。學生上臺展示并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3、教師小結:兩重合,一讀數(shù)。分別用課件演示

        兩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一讀數(shù):看角的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shù)

        4、出示兩個角(角的開口一個朝上一個朝下)學生上臺操作,教師再次強調(diào)兩重合再讀數(shù)。

        5、練一練

        (1)做一做第二題

        (2)判斷題。學生判斷后說明理由。

        6、出示一個邊很短的角,量角器放上去無法清楚地看準讀數(shù),學生想辦法。方法:利用直尺或將角的邊延長

        五、目標檢測

        1、填空

        量角的大小要用(),角的計量單位是(),用符號()表示,表示把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1度,記作()。

        量角時,量角器的中心與()重合,0刻度線與()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

        2、判斷

        角越大,角的兩邊越長。()

        用一個5倍的放大鏡看角,這個角也擴大5倍。()

        畫在黑板上的40度的角比畫在紙上的40度角大。()

        角的大小與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角兩邊的長短無關。()

        五、全課小結

        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

        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

        角1計量單位:度“°”

        角2測量工具:量角器

      角的度量教案5

        提出問題

        1、用一副三角尺,你可以畫出哪些特殊的角?

        2、在練習本上任意畫一個角,并用量角器量出這個角

        的度數(shù),再用量角器畫出一個角,等于你所量的這個角。

        請兩名學生板演畫圖過程,并向全班同學講解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一人主講,一人補充)

        3、畫一個角等于已知角,除用量角器外,你還有別的辦法嗎?

        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索一下畫角的新方法。

        探究新知

        1、教師不用量角器和三角尺,而用直尺和圓規(guī)來畫

        一個角等于已知AOB.

        分組討論:角的頂點和角的一邊如何確定?角的另一邊怎樣畫出?畫圖的關鍵是什么?

        2、教師按課本131頁的步驟邊講邊畫,學生跟著老師的步驟畫。

        3、請學生用量角器量一量, 與AOB相等嗎?

        4、請學生將所畫的' 與AOB分別剪下,看一看這兩個角是否完全重合?

        說明:

        (1)在數(shù)學中,把只用直尺(沒有刻度的)和圓規(guī)畫圖稱為尺規(guī)作圖。

        (2)在畫圖中間過程中畫出的圖形(點、直線、弧線

        等),也叫做畫圖痕跡。這些痕跡可畫輕一些、淡一些。在初學畫圖時,通常要求保留畫圖痕跡。

        (3)圖畫好后,要寫出畫圖結論。

      角的度量教案6

        (一)知識與技能

        體會統(tǒng)一角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會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探索、實踐,歸納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積極參與量角的學習活動,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shù)學的簡潔嚴謹,激發(fā)學好數(shù)學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正確量角。

        教學難點:量角時能正確讀出角的度數(shù)。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揭示課題

        (1)復習角的概念

        談話: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角,誰能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叫作角?

        (2)故事引入

       、僬勗挘涸诮峭鯂镉性S多成員。有一天,角成員們在草地上做游戲,玩著玩著,其中的兩個成員吵起來了,它們都說自己比對方大!1說:“我的邊長,所以我比你大。”∠2說:“邊長有什么用,我的開口大,所以我比你大!

       、谔釂枺核麄兊降渍l說得對呢?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呢?

        生:用眼觀察、用三角尺測量。

        ③揭示課題:看來,我們要比出這兩個角哪個大,大多少,需要測量。怎么量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

        【設計意圖】以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引入,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問題驅動下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二、探究新知

        1.1°角的產(chǎn)生

        (1)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①小組合作:選定三角尺上的一個角進行測量、比較

        ②匯報交流:說一說你選的.是三角尺上的哪個角,怎么量的?量的結果是怎樣的?

        預設: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

        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用90°角量,∠1比90°角小得多,∠2比90°角小一些,所以,∠2大。

       、圪|疑:我們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比出了它們的大小,但是還是不能準確地知道∠1和∠2到底有多大,兩個角的大小相差多少,怎么辦?

        生:測量出兩個角的大小。

        (2)介紹1°角

       、僬勗挘簩,要準確測量一個角的大小,需要有一個合適的角作單位來量,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角的單位。

       、坶]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

        【設計意圖】度量需要統(tǒng)一的標準,學生借助三角尺中的同一個角比較角的大小,滲透了度量時標準要統(tǒng)一,喚起了學生度量的經(jīng)驗。借助課件認識1°角,既有助于學生形成1°角的表象,了解角的單位及符號,又有助于學生了解量角器的構造原理,為認識量角器做準備。

        2.認識量角器

        (1)談話:了解了1°角是如何確定的,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2)小組合作: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看一看,再討論一下這些量角器有什么共同點?

        匯報交流:誰來介紹一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配合課件演示)

        學生:半圓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個中心點,兩圈刻度,分別從0°到180°,每兩個數(shù)字之間相差10,有兩條0°刻度線等。

        (3)操作活動:用兩根牙簽,在量角器上擺角

       、贁[一個直角。

        學生試擺后交流方法。(擺角時,一條邊對準0°刻度線,另一條邊對準90°刻度線,頂點與中心點重合。)

        ②擺一個60°的角

        學生試擺后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生: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是1°,60份所對的角就是60度。

       、蹟[一個120°的角

        呈現(xiàn)錯例,比較辨析。

        【設計意圖】了解量角器的構造原理,通過動手擺角,初步感悟量角器是角的集合以及用量角器度度量角的一般方法。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學例1

        (1)出示例1:怎樣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數(shù)?

        (2)學生獨立嘗試量角,小組交流量角方法。

        (3)學生展示量角的過程

        (4)嘗試歸納量角的一般步驟:

       、侔蚜拷瞧鞯闹行呐c角的一條邊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

       、诮堑牧硪贿吽鶎Φ牧拷瞧魃系目潭,就是這個角的度數(shù)。

        5.反饋:照樣子,量出∠2的度數(shù)。

        學生展示量角過程,敘述量角方法。

        6.小結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注重量角步驟的歸納與提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辨析中學習新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傾聽的習慣。

        三、鞏固深化

        四、總結延伸

        (1)全課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估一估,三角尺上各個角的度數(shù),再量一量。

      角的度量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小學數(shù)學第八冊第六單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冊教學幾何初步知識的第二節(jié)課。教學幾何初步知識,不單純是使學生獲得有關圖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前幾冊教學幾何初步知識時,已經(jīng)注意通過一些操作和作圖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但是限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操作和作圖都比較簡單,在本冊適當提高一些要求,通過教學角的度量、角的分類等知識,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以及操作和作圖的技能。在備課時,我曾經(jīng)想過把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的知識安排在一個課時內(nèi)完成,但發(fā)現(xiàn)課堂容量非常大,學生學得不扎實。在本次教學中,我把教學內(nèi)容適當進行了調(diào)整,在一節(jié)課內(nèi)集中教學角的度量,使學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后再教學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根據(jù)以上分析以及課標要求,我擬訂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操作探索中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會用量角器正確度量角的度數(shù),懂得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無關,而與角的兩條邊*開的大小有關。

        2、能力目標:進行觀察對比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有序操作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形成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會用量角器正確度量角的度數(shù)。

        三、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從而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要達到目標,形成能力,就必須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力量,教師要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法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chuàng)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

        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將教學思路擬訂為“激趣導入——自主探究——鞏固內(nèi)化——拓展延伸”,努力構建探索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這節(jié)課的知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直線,線段和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使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本節(jié)課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直觀演示,舊知過度,設疑引入,感受新知。教學角的概念.通過師生的操作,利用動態(tài)的觀點,在此基礎上引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通過直接的比較,學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開的程度有關,為引入角的度量進行間接比較角的大小作了鋪墊。

        第二部分,認識量角器,讓學生觀察,初步認識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稱及作用,建立角的計量單位度和符號“°”。

        第三部分,教學角的度量.在學生認識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單位、符號的基礎上,再介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過實際測量說明:角的大小要看兩邊*開的大小,與邊長無關.

        本節(jié)課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如口答,判斷選擇,實際操作等),圍繞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的重點,達到鞏固和運用概念,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角的度量教案8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37-38頁。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操作、交流等活動,進而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了解量角器的構造特點,使學生經(jīng)歷量角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學生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確讀、寫角的度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使其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運用量角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測量的情況,區(qū)分內(nèi)、外刻度,正確讀出每個角相應的度數(shù)。

        課前準備:量角器、課件

        課前活動:打炮游戲

        介紹游戲規(guī)則,學生游戲。

        思考:要準確擊中目標,什么最重要?(角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角的有關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角的大小與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課件出示一個角。看大屏幕,這是一個(角)。

        (1)、仔細觀察,角怎么樣了?(從中變小,然后在變大。)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和兩邊叉開的角度有關系)

        引入課題: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了關于角的`一些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繼續(xù)研究角,好嗎?

        2.直觀比較角的大小

        課件出示:直角、鈍角、銳角4個角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量角器

        這就是我們測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1)、請同學們獨立仔細觀察,看看一量角器上有什么?我們看誰觀察的最仔細,觀察完后,把你觀察到的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2)、匯報交流。找1~2名同學介紹

        (3)、了解量角器的構造,揭示名稱。

        課件出示:1度角的由來。

        請看大屏幕,最初的量角器是由18個小角組成的半圓圖形,這個點就是量角器的中心點,也是這18個小角共同的頂點,后來人們?yōu)榱烁_的量出每個角的大小,又把半圓里的每一個小角平均分成了10份,變成了10小小角,整個半圓就被平均分成了180個小小角?瓷先ピ趺礃影?密密麻麻的,突出顯示,這樣的一個小角就是1度,顯示兩個。在后來人們?yōu)榱耸顾啙嵑兔烙^,又進行改造,就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了(課件出示量角器圖)。

       。6)、加深認識。拿著量角器和你同桌說說吧,量角器上都有什么?

       。ǘ、量角器量角

        1.嘗試量角

        師小結:在角的大小比較接近時,用量角器量一量才能精確的比較出它們的大小。

        2、教師演示

        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2個角的測量方式,觀察一下這兩個角測量時有什么不一樣?

        說明:測量時角的一邊,如果和內(nèi)圈0刻度重合,我們讀刻度時就要從內(nèi)圈數(shù)起,如果和外圈0刻度重合,我們就要從外圈0刻度數(shù)起。

        3、總結方法

        同學們真的會量角了嗎?

        課件出示:點重合;邊重合;讀刻度。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課件出示三個角:銳角、直角、鈍角?凑l量的又準又快!

        (1)、獨立測量。

       。2)、集體訂正

        2、坡度練習

        課件出示:例1的兩個角。

        (1)、請你估計一下,這兩個角一樣嗎?

        (2)、量一量。請你量一下38頁上面的兩個角。

        結論:角的大小和這兩條邊沒有關系,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系。因為角的兩邊是射線組成的,射線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的。

        設計意圖:訓練設計的量不在多,而在精。重復、機械的量角活動是不可取的。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中,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個角,銳角、直角、鈍角(注意誤差知識的介紹)學生通過活動可以加深對量角方法的理解,提高量角的技能,提升學習的認識。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學習了角的什么知識?(補充課題:角的度量)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找學生說。

        課下延伸:這是一副三角板,請課后量出每塊三角板的每個角的讀數(shù),然后加起來,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建立多元化的評價目標,在關注知識技能目標的同時,也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角的度量教案9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結構,能按不同向認識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順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計量單位“度”認識的角的大小。

        ●使學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

        1. 認識量角器,學會使用量角器量角。

        2. 知道角的大小與兩條邊開叉的大小有關,與兩條邊所畫的長短無關。 教學準備:

        教師:投影儀,教學量角器,三角板,大小相等小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角的組成)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角,那么你知道角是由什么組成的嗎?

        生: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師:嗯,說的真好,那么你會判斷下面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嗎? 生:能。

        師:那么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

        生:第二個,第四個和第六個是角。

        師:同意嗎?

        生們:同意。

        師:那么哪些不是角呢?

        生:第一個,第三個和第五個。

        師:哦,這些都不是角。所以我們在判斷圖形是不是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看清楚它有沒有頂點,有沒有兩條直直的邊。好,那么,請同學們繼續(xù)看,這也是一個? 生:角。

        師:好,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生:變小了。

        師:那么這時候呢?

        生:變大了。

        師:那么,同學們,這角的大小跟什么有關系。

        生:兩條邊岔開的角度有關系。

        師:對,一個角的大小跟這個角兩條邊岔開的角度有關系。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了解了一些角的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呢,我們一起來繼續(xù)研究角的知識好不好? 生:好。(板書課題)

        二.新課講授。

        1.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如何能夠精確的比較兩個角的大。

        師: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的這兩個角,請你告訴我,這兩個角哪個大?

        生:角1那個大(角2那個大;一樣大)【也可能回答的一樣,都是角2那個大,這時候問他,大多少呢?】

        師:哦,同學們通過肉眼觀察,這兩個角,覺得角1這個大一點,又好像角2那個大一點。到底哪一個大呢。我們有沒有什么方法來比較比較呢?

        生:重合。(用量角器,師:哦,你知道用量角器來量,很好,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

        1) 引入第一種方法:活動角(能夠比較出大小,但不精確)

        師:老師這兒呢,有一些材料可以幫助我們一下,請同學們看一看。這是一個活動角。這個活動角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那個比較大的角,怎么找呢?請一位同學上來嘗試一下。 生上臺嘗試。得出角2大。

        2)引入第二種方法:小角拼湊法(能夠較為精確的比較出大小,大多少)

        師:恩,有了活動角的幫助,我們很容易就判斷出了角2大,老師這兒還有一些工具,是一些小角,有沒有哪個孩子想到辦法用這些小角來量出這兩個角哪個大呢?我請三個孩子共同上來完成這個過程。

        生上臺演示。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們的擺法嗎?

        生:同意。

        師:那么,同學們在擺的過程中有沒有要注意的地方?

        生:小角的頂點要對其大角的頂點。最下面的小角的邊要對其大角的邊。

        師:恩,很好,通過這個方式我們也得出了哪個角大?

        生:角2大。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角1用了三個小角,角2用了四個小角。

        師:角2比角1?

        生:多了一個角。

        師:通過用小角我們不僅比出了大小,而且我們比的更精確了,知道了大多少。 生:對。

        師:哦,這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那么我們再用這些小角來試一試好不好,謝老師隨便畫一個角。

        3)給出任意角,發(fā)現(xiàn)小角的方式的局限,引入量角器

        師在黑板上作圖,隨意畫一個角。

        師:好,現(xiàn)在我想知道這個角和角2哪個大?你們能不能用小角來嘗試一下?

        請三個同學上臺演示一下。

        師:好,結果出來了嗎?

        生:出來了。

        師:哪個大?

        生:角3

        師:那么謝老師要問了,大多少呢?

        生:大一點點。

        師:大一個小角?

        生:不是。

        師:那怎么辦。亢孟裎覀兊男〗翘罅。怎么辦呢?怎樣我們才能精確的量出大多少呢? 生:那我們就把角做得再小一點。

        4)介紹量角器(中心點,外圈刻度,外圈零刻度線,內(nèi)圈刻度,內(nèi)圈零刻度線)以及角的計量單位,角度的讀法及寫法。

        師:為了要把角量得更精確,古人就發(fā)明了一種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的工具,那就是量角器。這個量角器,同學們看,這個量角器是個什么形狀的。

        生:半圓形的。

        師:對,古人把這半圓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份都是一個很小的角,所以量角器其實就是由一個一個很小的角組成的,每一個小角的度數(shù)是:1度。記作:1。計量角的單位叫做:度,用一個小圓圈表示。我們一起來用手比畫一下1度。那么十個一度的小角組成的就是多少?

        生:10度。10度應該怎么寫呢?先寫一個?

        生:十。再在右上角上畫一個小圈。

        師:請同學們嘗試比畫一下,請注意小圓圈要畫在右上角。那么60個這樣一度的小角組成的就是?

        生:60度。

        師:在作業(yè)本上寫一寫。90個一度的小角組成的就是?

        生:90度。

        師:好,我們繼續(xù)觀察所有的小角的頂點都匯集在一點上,這兒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細觀察一下,還有什么特點?這個量角器有兩圈?

        生:數(shù)字。

        師:是兩圈刻度。這兩圈刻度有什么特點呢?

        生:外圈刻度是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從0~180°內(nèi)圈刻度從右往左按逆時針方向從0~180。

        師:外圈的零度在哪兒?

        生:這兒。

        師:很好,這個零度所在的這條線叫外圈零刻度線。那么根據(jù)這個外圈零刻度線,那么內(nèi)圈零度所在的線叫什么呢?

        生:內(nèi)圈零刻度線。

        師:內(nèi)圈零刻度線在哪兒呢?你能在你的`量角器上找到嗎?

        生:能。

        師:好,請你找一找。然后指給我看一看。很好,我們了解了這么多關于量角器的知識,你能不能指著自己的量角器告訴你的同桌量角器上的每一部分呢?

        生與同桌交流。

        4)引導學生看書并勾出重點。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開,翻到第37頁,在37頁的中間有一段話很重要,請同學們用筆把這段話勾起來,“角的計量單位是~~~~~~~~~~~”

        5)量角器的使用

        師:很好,我們認識了度量角的工具,那么我們要怎么樣應用這個量角器來量角呢?首先請同學們拿出量角器,跟著老師我們一起來嘗試一下。首先,將量角器的中心對準角的頂點,角的一邊對準量角器的零刻度線,仔細看,我們要數(shù)它的度數(shù),應該從180度數(shù)起還是從0度數(shù)起?

        生:0度。

        師:好,這里的零度在外圈上還是在內(nèi)圈上?

        生:內(nèi)圈上。

        師:那么我們就要沿著內(nèi)圈數(shù)。10度,20度,30度~~~~~~~~~~另一條邊落在了哪一條刻度線上了呢?

        生:60度。

        師:所以這個角的度數(shù)就是?

        生:60度。

        師:很好,我們再來回憶并嘗試一下這個過程,首先將~~~~~~~~~~~~~~~~~~~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步驟很重要?

        生:中心點對頂點。一條邊要對齊零刻度線?礈0度在哪兒。

        3.生嘗試應用量角器并總結

        師:很好,那么孩子們想不想自己試試呢?

        生:想。

        師:好,就請同學們同桌一起嘗試一下角2的度量,開始。

        生同桌嘗試。

        師:好,量出來了嗎?

        生:量出來了。

        師:你是怎么量的?老師想請一對同桌上講臺上來試一試,請一個同學做,一個同學說。 生:我們是這樣量的~~~~~~~~~~~~~~~~~~~~~~~~~

        師:同意他們的做法嗎?

        生:同意。

        師:還有沒有想上來嘗試一下的呢?

        生同桌2上臺嘗試。

        生:我們是這樣量的~~~~~~~~~~~~~~~~~

        師:他們量的好不好啊。

        生:好。

        師:你們是這樣量的嗎?

        生:是的。

        師:很好。謝老師總結了一下這個步驟,其實呀,就六個字:兩重合,一看準。什么兩重合呢,就是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一看準就是看角的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shù)。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這六個字。

        生們:兩重合,一看準。

        師:請你告訴你的同桌,這兩重合,一看準是什么意思。

        生同桌互相解釋。

        4.生實踐應用量角器

        師: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我們剛才學習的知識嘗試量一量38頁“做一做”的第二題,請你們量出,角1,角2,角3,角4,角5的度數(shù)分別是多少?

        生嘗試。

        板書設計:

       。裕

        教學反思:

        如何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以及測量的步驟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測量角的步驟和方法,通過對角的測量,同時總結出角的大小的規(guī)律,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岔開的大小,岔開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角的度量教案10

        一、引入,產(chǎn)生量角的必要

        1、(出示三個滑滑梯,角度不同)

        師:想滑哪個?

        生:第三個,因為刺激

        生:第一個矮一些,最后一個最高

        師:還有不同嗎?

        生:角有不同

        師:對,這些角有大有小

        2、

        師:那么滑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適呢?我們就需要量出角的大小。

        生:可以用量角器量

        師:會量的舉手

        嘗試:用量角器量一量角2到多大。

        獨立嘗試——生演示

        (方法不是很準確)

        二、認識量角器

        1、師:我們先不去研究到底有多少度,看到這個量角器,這么復雜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1:兩圈數(shù)字到底看哪圈數(shù)字

        生2:角是尖尖的直直的,量角器怎么是圓圓的。

        師:還有其它問題嗎?(學生思考)雖然沒有人回答,但大家都在思考

        生3:外面一圈是什么用的?

        生4:為什么左邊是外圈大,右邊是內(nèi)圈大。

        2、師:我們來討論第二個同學的問題,量用器是用來量角的,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嗎?

        生:不是,因為那里雖然有一條是直的,但另外一條是彎的

        師:角是兩條射線……

        生2:這里是一個直角(指向量角器的90度)

        師:同意嗎?那么這個角的'頂點在哪兒?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表達。

        生:中心

        師:對,這個點我們就叫量角器的中心,這一條邊是0,我們就叫他0度刻度線。另外一條呢(90度刻度線)

        3、師:90度還有個簡單的寫法——900。簡潔,來寫一寫

        師:在紙量角器上畫出一個90度的角。想一想,頂點的哪里?畫長畫短有關系嗎?

        4、師:在第二個紙量角器上畫一個60度的角。盡可能與同學畫得不一樣。

       。ㄕ故緝蓚作品——左右兩邊的角)

        師:相同的是60度,什么不一樣

        生1:位置不一樣

        生2:邊畫的地方不同。

        生3:邊長不同

        生4:兩條邊所夾的角的方向不同。

        師:對,也就是開口方向不同。我們還發(fā)現(xiàn)這里是外圈是60度,而另一個是內(nèi)圈是60度。

        現(xiàn)在你們知道內(nèi)圈和外圈有什么用了嗎?

        生:左邊就是內(nèi)圈,右邊就讀外圈。

        師:說得直好,其實我們也可以不用去記左邊右邊,這里有一條0刻度線。我們知道0就是……對,就是表示開始,我們只要記住從0這里開始了。

        5、師:在第三個紙量角器上畫上一度的角。

        師:太難了是嗎?這里有沒有標出1度呢?其實從邊開始的一小格就是1度的角。

        師:能找到多少個1度多的角?

        對,全世界都規(guī)定把一個半圓平均分成180度。

        感覺到1度的角很小很小對吧?

        6、師:在第四個紙量角器上畫一個157度的角。

        展示作品。

        作品1:正確(簡評)

        作品2:(畫了一個23度的角)

        生1:這個角接近140,不是接近160。

        生2:應該從0度刻度線開始畫,而他從180度開始畫了。

        7、有收獲嗎?有些問題是不是解決了?

        三、運用量角器。

        1、觀察剛才畫的四個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生1:頂點相同,還有一條相同的橫線。

        生2:都是從0度刻度線開始畫起。

        2、你從量角器中能看到什么?

        生1:看到180個1度的角。

        生2:有18個10度的角。

        生3:有14個藍色的數(shù)字。

        生4:360個5刻度的角(師:可能要琢磨琢磨這句話)

        生5:看到了兩個直角。

        師:我們已經(jīng)有一雙數(shù)學的眼睛,有些同學畫了就看到,不畫就看不到,相當于穿馬夾就認識不穿就不認識。

        3、師:量一量角2是80度還是100度?

        生:同桌交流量法。

        反饋:

        生:要對準頂點,對準0刻度線。

        師:那這個有什么問題嗎?(沒對準一點)

       。ㄑ菔緦W生在認真校正)——這個過程的記憶

        師:那誰能說說量角的過程了呢?

        生:先對準頂點……

        生2:我有補充,應該看另一條邊有多少度。

        師:其實就是把量角器上角和要量的角重合在一起。

        四、練習。

        4、師:看看角3,比一比和角2一樣大嗎?去量一量

        生:一樣大

        師:我們又證明了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

        量一量角4(鈍角)角5角6(開口方向不一樣)。

        教師用簡筆畫畫出足球門

        拓展交流:

        德國足球博物館放著量角器,說明射門角度的精準

        風箏高度怎么量

        8度學習9度吃飯11度沙發(fā)滑梯40~56度24分。

      角的度量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數(shù)學四年級第七冊P83-85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認識、熟悉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2、熟練使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標:

        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的主動探索過程,靈活使用工具。

        情感目標:

        通過主動操作,使學生感受到量角器的作用,體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義,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善于使用工具,善于找到趁手的工具。

        教學重點:

        熟悉量角器,會用量角器畫角。

        教學難點:

        量角器上有兩組“零刻度線及其讀數(shù)”,學生應正確尋找與使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開始我們要學習“角的度量”,我們先來聊聊兩句成語:“磨刀不誤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磨刀花費時間,但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準備,就能使工作加快。

        3.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4.就我們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角的度量”來說,我們也必須準備好合適的工具——量角器。

        說明:通過成語的情景,引入量角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請你仔細地觀察量角器,然后做一個介紹。

        2.羅列量角器的相關知識:(請學生介紹)

        (1)量角器是一個半圓,這個半圓被分成180等份;

        (2)量角器上有一個中心點,叫做“中心”;

        (3)從“中心”向左右兩邊,分別有兩條直線,都叫做“零刻度線”;

        (4)兩條零刻度線分別對應兩組讀數(shù);

        (5)讀一讀量角器上的刻度

        說明:通過對量角器的認識,讓學生熟知量角器每部分的.構成,為下部分的量角做好必要準備,并且由學生自主觀察,獲得新知,這樣對于學生正確使用量角器度量會有所幫助。

        三、自學課本,嘗試操作

        1、請先獨自思考,再看書自學如何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

        (1)自學

        (2)匯報交流:量角器上最小的讀數(shù)是0°,的是180°,說明使用量角器可以測量出從0°—180°的角。

        2、完成書上第84頁的量角,并總結出量角三要點。

        3、請用量角器測量三角尺的角,并記錄下來。

        4、交流評議。

        說明:通過學生自學,初步了解如何用量角器量角,再通過課件的演示和教師的口述相結合,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量角的正確過程,最后請學生自己通過操作,總結出量角的三要點,這樣學生對使用權用量角器量角的過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又經(jīng)歷了自主嘗試,親歷學習過程,老師又能夠及時巡視,點評糾正,這樣學生就能少走彎路。

        四、分層練習,及時鞏固

        1、填空

        量角器是一個,從中心向左右兩邊各有一條。

        量角器被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應角的大小是,記作。

        2、獨立完成書p71的第1、2、3、4、5題。

        (1)小組合作交流。

        (2)小結。

        說明:通過這部分的練習,幫助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讓學生更明確量角的方法。

        五、課堂總結,收獲評價

        師:說說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對我們有何幫助?你對你今天的學習評價如何?

        說明:二期課改強調(diào)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能夠通過自我的評價,相互的評價和教師的評價有機結合,能夠全面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狀態(tài)。

      角的度量教案12

        四年級上冊第2單元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qū)別。

        2、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shù)和按指定度數(shù)畫角。過程與方法:

        1、注意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適度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2、加強動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能夠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學。

        單元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qū)別。

        2、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shù)和按指定度數(shù)畫角。

        課時安排:4課時

        第1課時直線、射線和角

        第2課時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案13

        教學內(nèi)容:

        角的度量和“練一練”,練習二十二第5~7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結構,能按不同向認識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順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計量單位“度”認識1的角的大小。

        2.使學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紅色木條做的一個角,師生每人準備一個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

        練習二十二第5題。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口算得數(shù)。

        2.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角。

        3.直接比較角的大小。

        在黑板上畫兩個大小不同的角,第一個角稍大一些。再用紅色木條做一個角,使它與畫的第二個角相等。

        先用木條做的角與第一個角比較。

        提問:哪個角大?是怎樣比出來的?你能具體說出大多少嗎? (不能)

        再用木條做的角與第二個角比較。

        提問:這兩個角的大小怎樣?是怎樣比的?你能具體說出這兩個角都是多大的角嗎?(不能)

        如果我能說出紅木條的角有多大,你能說出第二個角有多大了嗎?

        4.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jīng)能直接比較出兩個角的大小,但不能說出它們具體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線段那樣,能用一種單位去量一量,知道一個角的大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個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結果用什么做單位呢?怎樣去量角呢?這些就是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角的度量。(板書課題)

        二、認識量角器

        1.認識角的計量單位。

        說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這就是一個量角器。(出示量角器)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量角器。(投影出一個量角器)

        提問: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

        現(xiàn)在我們來看這個半圓,從0開始到180為止。想一想,這個半圓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說明: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用一根線穿過量角器的中心,拉出1度的角讓學生看)也就是說,計量角的單位是“度”。(板書:度)寫“度”可以用一個小圓圈來表示,此為“1度”,我們這樣寫。(板書:)

        領學生讀“1’。

        追問:計量角的單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用線拉出角再觀察)

        指出:計量角的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2.認識量角器的結構。

       。1)把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這樣的10份所對的角是10度的角,(拉出10度的角,并板書:10。)這樣的60份所對的角是60度的角,(拉出60度的角,并板書:60。)這樣的90份所對的角是90度的角。(拉出90度的角,并板書:90)

       。2)請同學們繼續(xù)觀察,量角器上這個小圓點(指中心)叫做量角器的中心。(板書:中心)再仔細觀察,量角器上有幾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樣排列的?內(nèi)圈呢?

        指出: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外圈刻度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從0~180,內(nèi)圈刻度從右往左按逆時針方向從0~180。同學們看明白了嗎?

       。3)現(xiàn)在來觀察外圈的刻度線,從左邊起看到o’刻度線了嗎? (在線一端打結,與中心重合。用線拉00)拉出10、30、90、120、180,分別讓學生說出是多少度。

        提問:誰能從左邊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線,請你拉這根線來表示。(指名演示)

        誰再來找出90的刻度線?(指名演示)

        再請哪位同學來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線?(指名演示)180呢?

        外圈的刻度會找到嗎?

        (4)從右邊起,內(nèi)圈的刻度怎樣找呢?現(xiàn)在誰用線來拉一拉,表示出內(nèi)圈0的刻度線?(指名演示)45呢?

        哪位同學來找內(nèi)圈的.80?(指名演示)90呢?

        再指名學生用拉線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線。

        內(nèi)圈的刻度會找了嗎?

       。5)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與老師這里的一樣嗎?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來找量角器上的刻度。從左邊起,找0刻度線、10刻度線、135刻度線、180顆度線。再從右邊起,找0、10、135、180 刻度線。(老師巡視)

        三、教學角的量法

        1.自學課本。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數(shù)。怎樣用量角器量一個角的度數(shù)呢?請大家看課本。從111頁倒數(shù)第二行看起,到例1完?赐旰蟾嬖V老師,量角要分幾步,哪幾步?

        2.提問:量角要分幾步進行?哪兩步?

        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歸納為“兩重合,一看數(shù)”。

        教師用小黑板出示:

        兩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o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

        一看數(shù):看角的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shù)。

        3.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來量這個角的度數(shù)。(投影一個40的角) 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兩重合”。(邊說邊演示重合的方法)

        再看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shù),F(xiàn)在知道這個角多少度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為什么要看內(nèi)圈?

        指出:在量角時要特別注意,弄清看哪一圈的刻度。這里是用右邊起內(nèi)圈的o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的,要按逆時針方向找出另一條邊對著多少度。這條邊對著40,這個角就是40,可以這樣寫。(板書:40)

        4.練習。

        請同學們按這樣的方法,量一量“練一練”中的三個角各是多少度,寫在角的下面。量的時候,把量角器按照圖上表示的量角器的位置放。(老師巡視指導)

        提問:量出每個角各是多少度?

        5.提問:請你看一看,第112頁例1下面有兩個角,它們的大小一樣嗎?

        想一想,怎樣才能知道它們大小是不是一樣?

        現(xiàn)在請同學們量一量,這兩個角各是多少度,比一比它們的大小。

        提問:左邊的角多少度?(板書:30)右邊的角呢?(板書:30)

        提問:這兩個角大小怎樣?為什么?

        剛才比較時,我們看出這兩個一樣大的角,畫的時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角的大小跟這有沒有關系?

        指出:角的兩條邊是兩條射線,可以無限延長。所以,角的大小和畫出的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追問:角的大小跟什么有關系?(用木條角再演示,說明跟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系)

        6.比較上課開始時出現(xiàn)的兩個角的大小。

        現(xiàn)在我們來量出上課開始時,黑板上的兩個角的度數(shù)。(師生一起量,寫出度數(shù))

        你現(xiàn)在能具體說出這兩個角有多大了嗎?第一個角比第二個角大多少度?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能具體地知道一個角有多大了,也能知道角的大小具體相差多少了,F(xiàn)在誰來說一說,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學會了哪些知識?用量角器要怎樣量角?

        說明:用量角器量角時,還要注意應該看哪一圈的度數(shù)。

        五、課堂作業(yè)

        1.請同學們量出練習二十二第6題里三個角的度數(shù),并把它寫在自己的課本上。

        2.練習二十二第7題。

      角的度量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量角器,知道角的計量單位度,并認識1角的大小,能正確讀出角的度數(shù)。

        2.學生經(jīng)歷量角器形成的過程,在一步一步的操作中讓學生自主掌握正確的量角方法。

        3.通過判斷、比較、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探索與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量角的方法,會讀量角器的兩圈刻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活動角、10小角、18等份和180等份的半圓工具、量角器。

        課前活動:

        游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媒體出示一個角,演示角變大、變小。

        2.明確角的大小的含義。

        3.導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角的知識。

        二、探索量角工具。

        1.猜一猜:黑板上的兩個角,哪個角大呢?

        2.驗證:(教師出示材料)

       。1)出示一個活動角,用它能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嗎?指定一學生上臺演示。

        (2)出示一些大小一樣的小角,用它們能比較出這兩個角的大小嗎?

        3.小組活動:運用這些大小一樣的小角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4.交流反饋:

        重點:

       。1)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

       。2)小角比的優(yōu)點。

        5.導出量角工具:18個小角拼成的半圓工具。

        6.初步量角:

       。1)試一試:解決用18等份的半圓工具量角時注意的問題。

       。2)練一練:用這個半圓工具再量幾個角,引出細分,變成180等份。

        三、認識量角器。

        1.優(yōu)化量角工具。

       。1) 認識1的角。

        師:為了更加精確的量出角的大小,我們把每一個小角再平均分成10個更小的角。這樣,就把一個半圓平均分成了180個小小角,每個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

       。2)認識幾度的角。

        2.認識內(nèi)、外刻度線。

       。1) 出示55的角:這個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2) 出示125的角:這個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師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圓工具上標上內(nèi)圈刻度。

       。3)出示反方向55的角,這個角又是幾度呢?

        師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圓工具上標上外圈刻度。

        3.出示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認識量角器。

        四、用量角器量角。

        1.讀角的度數(shù)專項練習(想想做做4)。

        重點:

       。1)怎樣正確讀出一個角的度數(shù)。

       。2)學生體會應該怎樣正確擺量角器。

        2.示范量角(突出量角要點)。

        3.學生獨立量角(想想做做1)。

        4.拓展練習: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想想做做3)

        五、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學習了角的什么知識?(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師: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呢?

      角的度量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角的大小、角的計量單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課文第37-38頁的內(nèi)容,“做一做”)

        教學目標: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數(shù),會用量角器量角。

        2、 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通過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意義。

        4、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jīng)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5、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準備: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下列三種椅子問學生:你喜歡坐哪種椅子,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結:根據(jù)剛才同學們的交流,看來椅子*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種椅子就是專門給登月的宇航員設計的,要造這樣的椅子就要知道*背的角度,你有辦法知道它的角度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nèi)外圈刻度。

        (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nèi)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jù)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nèi)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fā):根據(jù)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shù),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觀念。

        (1)讓學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對的角用細絲游戲棒(在一種塑料掃帚上剪下的)在課桌上擺一擺大約有多大。

        (2)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同學們剛才擺出的這個角就是1°角。

        3、認識幾度角。

        (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為什么?

        (在量角器上畫出20°的角,其中每一個刻度都用虛線標出,便于學生講出為什么20°的道理,圖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畫在印在紙上的量角器上)。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從而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突破讀內(nèi)外圈刻度易錯這一難點。

        (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shù)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shù),所以學生讀不出)。接著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shù)該怎么辦?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shù)。教師邊說明邊演示,巡視加以指導。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shù)(P39、3)。(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么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

        四、比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兩組角,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P38例1)

        討論: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總結結論: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開的大小,*開得越大,角越大。

        五、鞏固練習: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個角的度數(shù),然后驗證。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shù)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

        六、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

      【角的度量教案】相關文章:

      《角的度量》教案01-27

      角的度量教案07-26

      教案《角的度量》03-03

      數(shù)學教案角的度量02-08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1-28

      角的度量教案(15篇)12-19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1-24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1-28

      角的度量教案(精選21篇)02-17

      角的度量教案精選15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