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除法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用除法解決問題》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用除法解決問題》教學設計1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春天輕輕悄悄地又來了。小朋友說說,你眼中的春天是怎么樣的?
師:你們的春天真美!汪老師眼中的春天是生機勃勃,百花爭艷。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師在黑板上先擺一朵花
師:瞧!黑板上現在就開了一朵花!這朵花有幾片花瓣呢?
生:5片
。ò鍟5)
師:老師再來擺幾朵!
。2)師在第二行擺2朵
師:看,第二行我擺了幾朵花呢?
生:2朵。
師:第二行用了幾片花瓣呢?
生:10片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擺一朵花用5片花瓣,擺兩朵花要用2個5片,就是10片。
師:2個5片是10片。(板書:2個5)
師:10和5比,10是5的幾倍呢?
生:2倍
師:為什么呢?
生:10里面有2個5,所以10是5的2倍。(2倍,2個)
師:說得真好!誰再來試一試呢?
。ò鍟10是5的2倍)
(請3~4個學生回答)
。3)學生擺花
師:如果老師給你們15片花瓣,這樣的花你能擺幾朵呢?
生:3朵
師:是嗎?我們同桌合作擺一擺。
師:15片花瓣這樣的花你們擺了幾朵?
生:3朵。
師:沒擺之前你們?yōu)槭裁纯炀椭朗?朵呢?
生:3個5片,就是15片。
(板書:3個5)
師:15和5比,你也能這么說嗎?
生:15是5的3倍。
師:你真是聰明,誰還能再來說一說呢?
。ㄕ垈學生回答)(齊說)
師:那為什么15是5的3倍呢?
生:因為15里面有3個5,所以15是5的3倍。
。4)練習
師:15和5比,15是5的3倍。35和7比,35里面有()個7,35是7的()倍;
師:全體男同學來回答,28里面有()個4,28是4的()倍。
。5)學生擺花
師:如果我有20片花瓣擺花,說說這樣的花我能擺幾朵呢?
生:4朵。
師:你是怎么想的啊?
預測1:
生:因為4個5是20,所以是4朵。
(板書:4個5)
預測2:
師: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因為20是5的4倍,所以是4朵。
師:現在20和5比,求20是5的幾倍,你能列算式嗎?在草紙上寫一寫。
。5)教學除法算式
20÷5=4
師:我請一位同學說說算式是怎么寫的`。
師:你們都是這么寫的嗎?那么20÷5=4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20里面有4個5;20是5的4倍!
師:真行!誰能把這兩句話完整又流利地說一說!
。3~4個)
師小結:求20是5的幾倍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
師:這里汪老師還要提醒一下,倍不是單位名稱,所以4的后面倍不用寫。
師:15是5的3倍,你能用算式表示嗎?
。▽懺诓莞寮埳希
生:15÷5=3
師:這個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2個人)
師:真不錯!看來求10是5的幾倍沒問題了吧!我們一起來列算式!
。ò鍟10÷5=2)
師:同桌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師:我想聽聽你們怎么說的,可以嗎?
。5)小結
師:同學們,像這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倍數問題,我們通?梢杂贸ㄟM行計算。下面跟隨汪老師走進生活,去找找生活中這樣的數學問題,去解決這樣的數學問題。
(板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3、嘗試運用,解決數學問題
。1)師:春天可是個鍛煉身體的好季節(jié)。
電腦出示運動圖片
師:瞧!這里可真熱鬧!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呢?
生:拔河,跑步
師:跑步有幾人呢?拔河的有幾人?
師:那么拔河的人數是跑步的幾倍呢?誰來說一說?
生:4倍
師:怎么列算式呢?
學生列式:16÷4=4
師:誰來說說這個算式的意思?
生:16里面有4個4,16是4的4倍。
師:越說越好了!
。2)師:操場的這里也很熱鬧,你都看見了什么啊?
師:數一數,丟手絹的有幾人,唱歌的有幾人呢?
師:丟手絹的人數是唱歌的幾倍?
師:草稿紙上列出算式。
師:異口同聲告訴我算式
師:這里有兩個8,除號前的8表示什么?除號后的8表示什么?
師:解釋得很清楚,求丟手絹的人數是唱歌的幾倍,列式時就得是丟手絹的人數去除以唱歌的人數。
三、鞏固練習
1、師:我們身邊的倍數問題還有很多,看!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發(fā)現了知道了什么?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一個有關倍數的數學問題嗎?
師:聽清楚了嗎?好,誰愿意再來說一說!
師:在草稿紙上列出算式。
2、統(tǒng)計圖中的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嗎?認識嗎?
生:統(tǒng)計圖
師:這張統(tǒng)計圖大家可能都認識,上學期學習統(tǒng)計的時候就出現過!當時同學們利用數學知識發(fā)現了這些數學信息。那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又能發(fā)現什么新的數學信息呢?
師:我也發(fā)現了,你們看!
小結:同樣一張統(tǒng)計圖,但隨著同學們知識的增長,發(fā)現統(tǒng)計圖中還有倍數關系。
3、師:好,下面咱們走出校園到郊外去看看!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又能提出些什么的數學問題呢?
師:同學們不僅問題提得好,回答的也不錯,所以送你們幾個燦爛的笑臉。
4、涂一涂,涂出倍數關系
師:白色的笑臉有幾個?
師:下面拿出準備好的兩支水彩筆,在笑臉上涂一涂,涂出倍數關系。
學生涂色
師:紅色的笑臉有幾個?綠色的笑臉有幾個?他們存在什么倍數關系呢?
四、拓展延伸
1、師:你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2、師:最后我再來考你們一道題目,小朋友今年6歲了,媽媽36歲了,你知道媽媽的歲數是小朋友的幾倍嗎?
生:4倍。
師:這么快怎么知道的?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去年媽媽的歲數是小朋友的幾倍呢?
生:7倍
師:你怎么算出來的呢?
3、師:在美好的春天,聽著同學們這么精彩的發(fā)言,我感到特別的溫暖。希望同學們趁著好季節(jié)多出去走走,去發(fā)現更多身邊的數學問題。
《用除法解決問題》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54—55頁例2—例3。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體會數量之間的相互關系。
2、使學生經歷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數學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的過程,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應用分析推理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數量關系轉化為“一個數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除法含義”。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小棒、學生每人準備20根小棒、20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師生做拍手游戲。
[設計意圖]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擺一擺:
。1)第一行擺2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是多少?
。2)第一行擺2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是多少?
3、小結:我們剛才一起復習了有關“倍”的知識,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倍”的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以有的知識出發(fā)為學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做好知識上的鋪墊。
二:合作探究新知
1、要求學生用4根小棒擺一個正方形,再在第二行擺2個正方形,說一說第二行擺2個正方形用的根數里有幾個一個正方形的根數。
2、(1)擺飛機,數一數用幾個小棒擺出一架飛機?
。2)指導學生擺飛機。
(3)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思考(針對學生回報擺的結果),誰能根據你擺的飛機,提出一個問題讓大家猜一猜,引出一個數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除法含義,也就是他們擺的根數是老師擺的幾倍。
(4)如果再擺一架飛機,這時飛機根數是老師擺的'幾倍?
。5)回報結果,讓學生在探究中找到“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解題思路。即: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就是“求一個數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用除法計算。像剛才擺飛機就是求15里面有幾個5,15里面有3個5,也就是15是5的3倍。說明“倍”是一種關系,不是單位總稱,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寫。
3、看一看,比一比(出示課件)
。1)蘿卜3個,茄子6個,茄子的個數是蘿卜個數的幾倍(6里面有幾個3)。
。2)蘿卜2個,茄子6個,茄子的個數是蘿卜的個數的幾倍(6里面有幾個2)。
[設計意圖]:讓學生由生活中的食物聯系到倍數關系,因為數學本來就來源于生活。
(3)擺圓片(動手操作)
a、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8個○。
b、第一行擺3個○,第二行擺9個○。
4、考考你
8里面有()個48是4的()倍
12里面有()個312是3的()倍
24里面有()個624是6的()倍
42里面有()個742是7的()倍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教學例3
。1)仔細看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引導學生思考,想一想,怎樣解決“唱歌人數是跳舞人數的幾倍。
(3)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4)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組織學生集體訂正。
(5)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根據學生的思路解決)
2、引導學生做一做
[設計意圖]:重點突出學生的自主參與,獨立思考。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學習時間還給學生。
3、歸納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只是說法不同,用除法計算。
四、鞏固深化
1、練習十二(第1題)要求學生認真看圖(1)圖中有些什么動物?(2)分別是多少只?(3)獨立分析解決,小鹿的只數是小猴的幾倍?(4)為什么這樣列式?(5)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
2、獨立完成第2題
3、觀看課件拓展
(1)觀察各種書籍的本數。
。2)完成題中的問題。
。3)還能提出問題嗎?
五: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本課時,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實踐中體會“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的除法含義,采取擺一擺、比一比、考考你等學習形式。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探究中學習掌握了本課時的知識,達到預計的目的。不足之處,是教師的巡視不夠,導致學困生沒有落到實處,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探索先進的教學經驗、制作學生喜歡的課件。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學到有用的數學知識。
【《用除法解決問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用除法解決問題教學設計10-07
《用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11-12
《用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10-07
《用除法解決問題》教學反思(通用7篇)10-06
用比例解決問題教學設計10-07
《用除法解決問題》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0-07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10-06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