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1
【課標要求】
1、識字與寫字?能正確認讀本單元生字,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本單元生字、詞語,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
2、閱讀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3、習作讀懂習作要求,解決兩個問題:寫什么,怎樣寫?
4、口語交際?能用普通話交談。
【教學目標】
一、基礎性目標
1、讀本單元的生字詞語,并能正確地書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的意思,通過對語言的理解,領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二、發(fā)展性目標
1、充分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
2、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并運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教學內容分析】:
第五組課文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為專題,包括兩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編者精心地挑選文章,三篇課文都配有精美的實景或實物圖片,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是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一扇扇窗戶。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詞并能正確書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要品味語言,領悟作者的寫法,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本單元教學難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要品味語言,領悟作者的寫法,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解決措施與教法建議】
1、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留心文章表達的方法。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 引導學生品味語言,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3、調動學生已有的閱讀積累和旅游經(jīng)歷,收集本單元的資料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課時劃分】:
《《長城》 2課時
《頤和園》 2課時
《秦兵馬俑》 1課時
《語文園地五》 4課時
共9課時
【問題研討】
1、如何將理解課文內容與品味語言領悟寫法相結合,讓學生在認識事物的同時,學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2、如何引導學生將作者的表達方法運用于自己的習作中。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
1、學習生字,能正確讀寫本課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有序觀察,抓住景物特點準確描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受頤和園、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有序觀察,抓住景物特點準確描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文重點語句、課文相關資料、圖片。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生展示課前兩分鐘。
一、導入。
二、讀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每段的主要內容。
3、理清作者的游覽順序。
三、再讀文,學習生字詞。
1、出示本課的生詞,學生多種形式的認讀。
2、出示本課生字,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交流應該注意的地方。
3、學生抄寫本課生字、詞語。
四、積累語言。
1、通過朗讀,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詞、句、段。
2、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
五、課后延伸:
1、抄寫本課詞語,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讀課題,了解頤和園的背景。
學生齊讀課題,教師引導學生讀準“頤”的字音,注意“頤”的字型,理解“頤”的意思,從而了解頤和園的歷史背景。
師:在這樣一個寄托著美好愿望的園林里,究竟有哪些景物呢?讓我們來朗讀課文。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學生交流頤和園的景物。
。1)師出示生詞:
長廊 萬壽山 佛香閣 排云殿 昆明湖 堤岸 畫舫 十七孔橋
學生自讀,指生讀
師強調“佛香閣”“佛”讀音,并介紹佛香閣的相關資料啊:佛香閣里不僅有佛像,而且佛像高無米,全身鍍金。讓我們再來讀這個詞。(生齊讀)
師:其實,佛香閣、長廊、排云殿,都是我國的傳統(tǒng)建筑,在今天的大城市已經(jīng)不多見了,讓我們來欣賞一下:
。2)出示(圖片):
師介紹長廊的設計特點,引導學生觀察佛香閣和排云殿。
(3)師引導學生想象畫面來朗讀生詞。(生齊讀)
。4)由這些景物組成的頤和園究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學生交流。
師:那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學生交流)
師:同學們看,課文的首尾段都在贊美頤和園,作者是用怎么的順序游覽頤和園,誰發(fā)現(xiàn)了?
。ㄉf,師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師:同學們看,這么長長的`課文,在老師的板書下變短了,這就是文章的骨架,它能幫助我們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游賞長廊。
師: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作者去細細游賞頤和園的景色,首先我們來到長廊,它為什么叫長廊呢?它又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可以拿起筆,把那些重點詞語畫下來。▽W生讀、畫)
交流長廊的特點:
。1)整體看:
學生交流,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數(shù)字感受長廊的長。
指導學生朗讀句子。
(2)看廊內:
出示: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引導學生從“人物、花草、風景、五彩、幾千幅、兩幅”等詞語理解畫的美。
師指生讀句子,讀出自己的理解。
師出示長廊里的圖畫,教師解說,引導學生感受長廊的藝術美。
引導學生背誦,師:這里面有神話,有傳說,還有歷史故事,走在這樣的畫廊里,觸摸到的是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文明。е@樣的情感,能把這些話記在心里嗎?自己試著背一背。(指生背,齊背)
(3)看廊外:
生交流描寫廊外的句子。
師:我們也來讀讀這兩句話。
師:看得出,廊外的風景美也吸引了你。廊內的藝術美,廊外的風景美,相映成趣。這就是我們祖國的園林藝術。¢L廊已經(jīng)成為了頤和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再看長廊。出示:
整體看:綠漆的柱子……
看廊內:……
看廊外:……
師:原來作者就是這樣看長廊的,先整體看,再看廊內,最后看廊外。三看長廊,練句成段,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方法把長廊的長、美展現(xiàn)在我們畫面。
2、游賞萬壽山
師:頤和園里的建筑不僅有長廊,還有佛香閣和排云殿。作者又是怎么看它們的?看到了哪些特點呢?快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比比誰最先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課文)
引導學生抓住“聳立、閃閃發(fā)光、金碧輝煌”來體會皇家園林的特點。
學生朗讀三自然段,讀出皇家園林的氣勢。
師:同學們看,在這,作者又先看佛香閣,再跟排云殿,把它們練句成段了,多有意思!其實,在頤和園里,占地面積最大的不是萬壽山,而是昆明湖。
3、游賞昆明湖
師:煙波浩渺的昆明湖,占了頤和園面積的四分之三,我們可以登上萬壽山向下看,也可以來到昆明湖畔,漫步堤上,來到湖心小島,來到十七孔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物,不同的特點,一定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那你最想去哪游賞?
。1)學生交流后,找到相應的語句進行朗讀。
。2)師重點指導朗讀昆明湖的句子,體會昆明湖的靜、美。通過引導學生體會“滑”,更深地理解昆明湖的靜。
學生自由朗讀句子,指生讀、齊讀。
(3)指導學生朗讀描寫湖心小島、十七孔橋的句子,體會特點。
同學們看,作者從山上向下看昆明湖,從昆明湖畔看,在十七孔橋上看,由遠到近為我們展現(xiàn)了昆明湖不同的美景。
三、小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讀了很多美好的句子,這些美好的句子和這些具體的描寫,就是文章的血肉!它能讓我們的文章更具體。
師:頤和園這個昔日的皇家園林,已經(jīng)被記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了一座人人都可以盡情游賞的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的美景,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四、課后延伸:
1、抄寫本課詞語。
2、學習《頤和園》的寫作方法,結合自己最近的游覽活動練習寫一篇游記。
五、板書:
18、頤和園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大公園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以“保護文物”為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文物保護意識。
2、學寫介紹“世界遺產”的導游詞,提高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
3、領悟并在習作中運用“比照”的寫法。
4、背誦“日積月累”中的詩句。
教學重難點:
學寫介紹“世界遺產”的導游詞,提高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與中國的“世界遺產”有關的音像圖文資料。
學生搜集有關文物保護的資料,搜集泰山風景圖片資料。
教學時間:
4課時
教學過程:
學生展示課前兩分鐘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激情引入,揭示話題
1、長城,是華夏兒女的驕傲!然而,她卻正在遭受毀滅性的破壞。課件出示相關報道。
2、你有什么感受?
板書:口語交際――保護文物
二、 展開討論,提出建議
1、4-6人為一組,圍繞保護長城的問題展開討論,提出建議。一人主持,一人記錄,人人發(fā)言,充分討論。教師巡回傾聽,引導學生打開思路。
2、各組推薦代表在全班發(fā)言,并組織評議。教師適當板書要點,引導把建議相同或相似的歸為一類。
3、自由發(fā)言:由保護長城開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跡被破壞的情況,說說怎樣加以保護。
三、創(chuàng)設情景,模擬交際
交際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點撥、組織評議等方式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具體。
四、課堂小結,表揚激勵
第二、三課時 (習作)
學生展示課前兩分鐘
一、創(chuàng)設情景,1、有一批外國游客專門到中國游覽“中國的世界遺產”,我們要成立“導游團”評選十佳導游,大家愿意嗎?
2、要求:
(1) 熟悉景點風光,了解有關故事,明確注意事項;
。2) 寫出并熟悉導游詞。
二、交流資料
1、你想介紹哪一處“中國的世界遺產”重點介紹什么?
2、說說你最有特色的內容;
三、閱讀范文,借鑒寫法
教師出示一篇導游詞,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如何寫,再默讀教材中的揭示語,進一步明確寫法與要求。
四、自主完成習作
五、修改習作,謄抄。
第四課時
學生展示課前兩分鐘
一、 學習“我的發(fā)現(xiàn)”
1、學生自由朗讀“我的發(fā)現(xiàn)”中的句子。
分角色朗讀小林和小東的話。
2、說說小林和小東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運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二、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多種形式朗讀四句詩。
2、學生展示讀,教師相機補充關于四句詩的資料,指導學生朗讀。
3、學生練習讀,并拭著背誦。
4、指名展示——點評——再背。
三、展示臺:
1、明確任務
指名讀,說一說本次資料搜集的范圍。
2、交流方法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資料的?遇到困難是怎么克服的?
教師隨機板書:
隨時摘抄、剪貼、或復;
查閱或購買書籍、雜志、碟片;
查找相關古詩;
登錄網(wǎng)站查找;
調查訪問親朋好友;
觀看有關的電視節(jié)目。
3、資料展示會
展示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簡要談談搜集的過程。
4、老師的建議:
(1) 建立資料袋,分類收藏;
。2) 組成合作小組進行收集與整理;
。3) 要糾正一些不當作法。
四、課后延伸:
抄寫“日積月累”中的詩句。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兵馬俑的神態(tài)與氣勢,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感受秦兵馬俑的宏偉氣勢。
2、想象秦兵馬俑鮮明而豐富多樣的神態(tài)。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學生展示課前兩分鐘
一、導入
師:1974年在西安市臨潼區(qū)發(fā)現(xiàn)秦始皇的陪葬坑——兵馬俑坑,轟動了中國,震驚了世界,是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9課,感受秦兵馬俑的宏偉氣勢。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思考:秦兵馬俑給你的印象是什么?指生說說自的想法。
三、檢查、交流:
1、白板出示生字:指名朗讀。
2、白板出示詞語:指名朗讀。
3、指名朗讀課文,說每一自然段講什么意思。
4、從過渡段入手給課文分段。(將3至10段歸并在一起。引導學生用過渡段概括段意。)
四、細讀課文,感受秦兵馬俑的氣勢。
1、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課文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
學生交流:
。1)三個俑坑的總面積和兵馬俑的數(shù)量;一號坑的長、寬、面積和兵馬俑的數(shù)量。
。2)這一段在說明方法上有何特點?
列舉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增強直面感受。
。3)人們看到如此規(guī)模宏大的秦兵馬俑會有什么感受?(走進大廳,人們無不為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
引導學生換種說法,體會它的規(guī)模宏大。
走進大廳,所有的人都為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
走進大廳,人們怎能不為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
3、學生讀第三段,感受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1)學生交流,朗讀相關語句。
。2)小結: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
4、齊讀最后一段。
。1)這一段寫了什么?與第一段是怎樣呼應的?劃出相互呼應的句子。
。ā芭e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與"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保
。2)找出兩句中的一對近義詞。("舉世無雙"與"絕無僅有")
。3)體會句中體現(xiàn)出的秦兵馬俑的珍貴歷史價值,流露出的擁有這樣的歷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五、總結課文
課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guī)模宏大)、(類型眾多)和(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
六、課后延伸:
1、抄寫文中的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七、板書:
規(guī)模宏大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正確讀寫 “盤旋、城磚、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思路。
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重點詞句的出示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生展示課前兩分鐘
一、默讀本組“導讀”,了解本組內容,明確訓練要求。
二、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見過長城嗎?長城給你的印象怎樣?
2、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它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體現(xiàn)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學了這篇課文從內心深處來體會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對應的插圖。
學生朗讀課文。
2、師生交流:
第1自然段:遠看長城,蜿蜒盤旋,如同長龍。(第一幅圖)
第2自然段:近看長城高大堅固。(第二幅圖)
第3自然段:由長城聯(lián)想到我國古代偉大的勞動人民。
第4自然段: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
四、再讀課文,認讀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生字,認讀生字。
2、用橫線畫出不理解的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們。
3、重點點撥:垛口、瞭望口、射口等詞語。
4、寫字:
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進行書寫。
五、練習朗讀課文。
要求:準確、通順。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師:長城——中華民族的象征,華夏兒女的驕傲,它以其自身的.魅力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內外游客。你能用書中的一句話來評價一下長城嗎?
學生交流。(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板書: 長城 氣魄雄偉
偉大奇跡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出示: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指生讀,齊讀。
師:請同學們讀課文一、二自然段,看看那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長城氣魄雄偉?
。1)學生朗讀課文后交流匯報:
長:像長龍,蜿蜒盤旋,一萬三千多里。
寬:城墻頂上平整得像馬路 ,五六匹馬可以并行。
高大堅固:城墻外沿的垛子有兩米多高,長城用巨大條石和城磚筑成……
作用: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每隔三百多米就有城臺,打仗時……
引導學生細讀課文,鼓勵學生從所搜集的資料中選擇相應內容進行補充。
。2)朗讀課文,讀出氣勢。
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指生讀第一自然段。
。3)觀察插圖
學生仔細觀察插圖,以小導游的身份,試著介紹長城的雄偉氣勢。
學生在全班介紹,學生互動評價。
2、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
師:長城僅僅因為它的雄偉氣魄就被稱為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嗎?你用書中的一句話概括出其他原因嗎?
學生交流句子。
師出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學生朗讀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交流感受,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血汗”,補充資料,結合《孟姜女尋夫》的故事及當時的勞動條件,體會勞動的艱辛。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生讀。
師:讓我們包含著對勞動人民的敬意,再讀讀這句話。
三、再讀課文,升華情感。
1、為什么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
學生交流。(指導學生整合認識,感悟情感。)
2、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
四、課后延伸:
1、抄寫課后生詞。
2、背誦課文一、二自然段。
五、板書:
長城
氣魄雄偉
偉大的奇跡
血汗與智慧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習作5:“××的自述”,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習作例文《小鬧鐘》和《小溪流的自述》片斷的閱讀提示。第二部分是學生的兩篇習作片斷。第三部分是習作要求,要點有二:一是用“××的自述”的形式介紹一個自己“熟悉的事物”;二是要求寫得具體生動。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有用”!白寣W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通過讓學生比較對鬧鐘的不同介紹,感知自述的形式,并在層層深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寫好自述形式的習作。
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小鬧鐘》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斷,學會用擬人化手法介紹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方法,并領悟到這樣寫的好處。
2.領會本次習作的要求,采用“××的自述”的形式,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得具體、生動。
教學準備
教師:有關課件
學生:每人帶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初讀例文,感知寫法
1.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2.幻燈出示課本中的小鬧鐘插圖,教師口述介紹《小鬧鐘》。
3.議一議:老師的介紹和你的介紹有什么不同?引出“自述的形式”。
4.教師小結:把小鬧鐘當作人來寫了,像這樣的寫法,叫做“自述的形式”,(板書:自述),也就是以第一人稱“我”來介紹自己的`特點,這樣可以使文章更生動,更有趣。
【通過學生說、聽、議,組織學生交流感悟,明確本次習作片斷最值得學習的是讓被介紹的事物開口說話,自己介紹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形式”來介紹熟悉的事物,使文章生動有趣,讓學生在交流中感知自述的寫法!
二、研讀例文,學習寫法
1.學習例文《小鬧鐘》。
(1)其實,老師介紹的《小鬧鐘》就在你們的書上,請同學們翻開書第99頁,默讀例文《小鬧鐘》,想想:它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自己的?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生:介紹了小鬧鐘的大小。
師:請你讀一讀描寫的句子(學生讀)。
師:寫小鬧鐘的大小就是介紹它的外形(板書:外形)。
生:還介紹了小鬧鐘的顏色是天藍色的。
師:寫小鬧鐘的顏色也是介紹它的外形。
生:介紹了小鬧鐘的時針、分針、秒針,調節(jié)時間的旋鈕和改變報時音樂的操縱桿。
師:這是介紹小鬧鐘的構造,(板書:構造)還有哪句話也介紹小鬧鐘的構造?
(學生讀:“在我的頭頂,有一處精致的小房子,上面有精美的花紋,看上去像是古代帝王的宮殿!)
師:小作者看到鬧鐘上精致的小房子,就聯(lián)想到古代帝王的宮殿,這是作者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板書:展開想象)。
生:還介紹了小鬧鐘的作用,它可以到點報時和定時鬧鈴(板書:作用)。
師:在介紹小鬧鐘的作用時,用了幾個這樣的詞,請大家認真聽,老師來讀這些詞,你覺得這些詞用得怎么樣?(師讀:告訴、伸出、拿著、敲、唱)
生:交流。
師:用擬人的手法,展開了想象,把小鬧鐘寫成了會說、會動、會唱的人,使文章顯得形象生動。
2.學習例文《小溪流的自述》。
(1)指名讀《小溪流的自述》,其余學生邊聽邊想:《小溪流的自述》這篇文章又是怎么寫的?
(2)學生交流。(板書:心理)
3.教師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兩篇例文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紹自己熟悉的事物時,是從事物的形狀、結構、作用、心理等方面去寫。那是不是介紹一個事物,這每一個方面都要寫到呢?對,我們要抓住這個事物的一兩個或兩三個方面的特點去寫,把它寫得具體、生動。(板書:抓住特點)
【通過學生細讀、思考、交流以及教師的點撥,使學生明白: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紹自己熟悉事物的時候,可以從事物的形狀、色彩、結構、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來寫,寫的時候要展開豐富的想象,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
三、明確要求,練寫自述
1.明確習作要求。
學生齊讀書上第100頁習作要求。教師強調:今天要用“自述的形式”介紹事物,就是要把這個事物當作“我”來寫。
2.開拓選材思路。
(1)師:在我們身邊,除了你今天帶來的東西以外,還有哪些熟悉的事物?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歸類板書。如:玩具、家用電器、學習用品……
3.指導寫作。
在這么多的熟悉事物中,你準備選哪個熟悉的事物寫?打算從哪些方面來寫?(學生之間交流)。
4.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拿出作文紙,趕快拿起手中的筆,替自己最熟悉、最喜歡的一個事物寫個自我介紹吧。注意寫的時候不要看別人的,也不要說話,一個勁地往下寫,遇到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從親身體驗中選擇材料,組織材料,發(fā)揮想象,進行合理的、大膽的寫作,讓學生從中自由發(fā)揮。寫作的時間完全交給學生,教師不多說一句話。這段時間看似寂靜,實際上是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活動都高度緊張的時刻,是決定這節(jié)課能否收到效果的基礎!
四、賞讀習作片斷
請兩位學生分別上臺讀自己的習作,師生圍繞習作要求來對照習作,共同評改。
(如果學生是寫帶來的物品,交流時可出示物品進行指導。)
【通過賞讀習作片斷,學生參與評價、修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教學反思
1.例文引路,感知寫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有用”。自述的形式是四年級學生學寫習作的一種新形式。對新知識的學習,本課教學沒有采用“填鴨式”,而是讓學生先興趣盎然地介紹事先帶來的小物品,再聽老師對例文《小鬧鐘》的介紹,然后比較師生的介紹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自述的形式”。教學中通過學生說、聽、思,組織學生交流感悟,讓學生在交流中感知自述的寫法。這樣的教學,既讓學生輕輕松松就學會了寫作新知識,也克服了學生畏懼習作的心理。
2.例文引路,學習寫法
“例文是最好的示范”。通過兩篇例文的學習來探究內容,了解例文如何進行“自我介紹”,使學生明白: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紹自己熟悉事物的時候,可以從事物的形狀、色彩、結構、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來寫;介紹時用上了哪些好詞好句。從而明確自我介紹”時不但要把內容說清楚,還要把句子寫具體、生動。如此層層遞進,無形中把寫作方法滲透到交流之中,充分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3.例文引路,自由表達
葉圣陶說過:“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蓖ㄟ^例文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寫作是生活的需要,幫助學生打開寫作的思路,讓學生明白可寫的事物很多后,拓寬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認識事物,明確不同的事物要抓住它們不同的特點來寫;鼓勵學生自由、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并激發(fā)想象。課堂中學生愿寫、會寫、樂寫,寫出了自己的童趣、童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新能力。
蘇教版中年級段“習作訓練”大都安排了“例文”。例文有助于學生在理解與表達、學習與運用之間架設起一座橋梁,從而降低起步作文的難度,讓我們恰當?shù)赜煤美,努力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04-18
第五組單元整組教學設計11-20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案08-07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08-05
上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11-20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案01-10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學反思03-29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4-26
第五單元教學計劃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