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江南》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江南》教學設計1
一、導入新課
進入春天已近一個月了,我們剛剛感受到春的氣息,可一場雨雪又把我們帶到了潔白的冬季。剛才同學們背誦的《江南春》中已告訴我們此時的江南已是千里鶯啼綠映紅了。今天,我們就隨著名詩人白居易去領略江南的神韻。板書課題
1、解題:同學們對江南了解多少?
師:江南灑湖縱橫交錯,小橋流水,雋秀的古典園林,樸實動聽江南絲竹,柔軟華麗的江南絲綢,精美的刺繡等等。江南的蘇州、杭州還有人間天堂的美譽,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對此地總是流戀往返。
2、介始背景:
白居易年少時旅居杭州。50歲時曾在杭州當太守三年,后在蘇州為官一年。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氐铰尻12年后,67歲時寫下了千古絕唱《憶江南》。
三、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誰談一下對“憶江南”三個字的理解?你對詞有多少了解?還知道哪些詞牌名?
3、請同學們借助課文中的注釋自學這首詞。在學習和誦讀中去領略詞中的景,感悟詞中的情。(配樂)
4、在剛才的學習中你領略到了什么校的意境?
三、品味
1、詩人一開口就用通俗的“好”字來贊美江南,你認為這個“好”是指的什么?(換成江南美行不行?)
2、“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這句中,哪個詞寫出了詩人是在“憶”江南?“諳”又怎樣講?
小結:江南的好是詩人親身感受到的,體驗過的。一切那么熟悉,詩人僅在杭州為官時,就寫了200多首詩,寫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
3、江南的山山水水已刻到詩人的心中,可江南這么大,詩人抓住什么來寫的這“好”呢?
。1)指讀,齊讀
。2)這兩句抓住什么來寫的?(理解意思)
。3)自讀這兩句,齊讀。說說詩人寫的這兩句好在哪里?
a同色共染。比喻b異色互襯
。4)想象:師讀,生想象——說說眼前是怎樣的畫面
4、多么熟悉的江南,多么美麗多姿的江南。
你就是站在江邊的詩人,請你讀:
日出,花開得如此熱烈,男生讀:日出
春來,碧水悠悠,純凈優(yōu)雅,女生讀
5、江南如此的好,記人“能不憶江南”?
齊讀——讀了這句,你體會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詩人在哪里“憶江南”?(洛陽)
江南花紅勝火,水綠如藍之時,洛陽的春天依然是春寒料峭,到處一片灰色。(欣賞江南的圖)
詩人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再讀“能不憶江南”?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四、拓展升華
1、詩人所眷戀的僅僅是江南的美景嗎?根據(jù)你了解資料來談
2、學生補充
3、師補充:
白居易在杭州治理西湖,修白沙堤,與杭州百姓交朋友;與當?shù)仫L雅之士詩酒唱和;有名的“白樂天醉酒茅家埠”
詩人與杭州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離別杭州時,杭州人扶老攜幼,提著酒壺,萬眾夾道,灑淚送別。他的.好友詩人劉禹錫在《白太守行》一詩中寫道:“聞有白太守,拋官歸舊奚,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4、指導讀
詩人不僅眷戀江南美景,他還憶什么?更深深地念著與江南人民的濃濃情意。帶著詩人對江南人民的無限思念,讀:能不憶江南?
五、升華
1、詩人用生花妙筆寫出他“舊曾諳”的江南美景之后,又以“能不憶江南”的眷戀之情來收全詞。但這已勾起了他對江南人無限懷念之情,于是又寫下了另外兩首《憶江南》
2、出示其二、其三
。1)自讀,討論三首詞的異同。
(2)從這兩詞中看到詩人還憶江南的什么?
(3)江南的一草一木,均讓詩人魂牽夢繞。多么深的江南情結!
帶著詩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齊讀:
3、師生共讀三首《憶江南》,師生唱和,師讀前面的,學生接后面的。
4、背《憶江南》
5、唱
詩歌,感動人心的藝術魅力不獨在聲韻悠揚,更在于以聲傳情;不僅在于寫景如畫,更在于借景抒情。詞開始就是為配合音樂而創(chuàng)作的歌詞,今天,我們也來試著唱一唱?梢杂梦覀儗W過的歌。
板書:憶江南
↓美景
江南贊美、思念
《江南》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在所有的語言中,詩是語言的鉆石;在所有的情感表達中,詩是情感的軸!苯虒W中,著眼詩的語言,讓學生對詩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意境,韻味,情感等真切的感受,產(chǎn)生“悅心悅目”的情感體驗效應。運用同一詞牌對比的方法學習,精讀一首,遷移其余兩首詞的賞讀學習。通過多種讀的形式,使詩的語言浸潤到學生的心靈深處,使他們情感,語言日趨豐妙。
教學過程
一、揭課題,初讀詩,知題意
1、師: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瑰麗的文化遺產(chǎn),通過讀詩,我們感受到古人的悲歡離合,看見戍守邊關的戰(zhàn)士,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景象,感謝詩人給我們留下了令每個中國人自豪的古詩語言。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組千古絕唱《憶江南》。(板書:憶江南)
2、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詩,指名讀。
3、說說對“憶江南”三個字的理解,教師適當補充。
二、解詩意,曉意境,誦詩句
1、借助注釋、工具書自學古詩,在學習和誦讀中去領略詞中的景,感悟詞中的情。(學生自學,自讀,播放古琴樂,五分鐘)
2、說說從剛才的學習中你領略到什么樣的意境,描述一下。
3、開頭的一個“好”讓你體會到什么?說出你的看法。
4、再誦讀詞,體會其中的境界,感悟詩人用字的精妙。
5、賞析最后一句“能不憶江南”,讓學生讀出自己的不同情感。
三、比較賞讀,體驗詩情
1、出示白居易寫于洛陽的《魏王堤》:花寒懶發(fā)鳥慵啼,信馬閑行到日西。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 學生借助注釋讀懂這首詩。
2、通過洛陽與江南春天的'對比,體會詩人的情感。
3、教師介紹白居易在蘇杭做官的情景,體會詩人對江南的深厚感情,帶著這樣的感情再讀這首詞。
四、拓展誦讀,加深情感,豐富底蘊
1、出示白居易的《憶江南》另外兩首,學生自由讀。
2、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尋找這三首詞的異同,進一步了解“憶江南”這個詞牌;借助注釋明白詞的意思。
3、從這兩首詞中理解詩人對江南的情感,江南的景和物,人和事,他都忘不了。
4、師生互動,誦讀這組《憶江南》。
5、學生在古琴樂中誦讀這組《憶江南》
附: 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化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服相逢。
教學反思:
三首《憶江南》的教學,我運用了同一對比的方法讓孩子學習,如結尾處“能不憶江南”的誦讀,就遷移到學習其余兩首結尾句“何日更重游”“早晚復相逢”。學生不僅認識了詞牌的特點,更加深了詞所表達的感情。另外這節(jié)課的教學還有兩點比較好的地方:一是在教學中通過同桌合作、小組合作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的空間,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感悟,正是因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組內(nèi)自讀自悟,才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體會得有滋有味。二是教師在引導學生誦讀過程中,深入品味詞的內(nèi)涵、韻味、美感。通過不同層次的誦讀,進入情境,悟出了情,品出了詞的畫面美、意境美、語言美。這節(jié)課我最大的遺憾就是小組合作時間有些少,孩子們沒有充分討論,我就急于讓他們發(fā)言,孩子們的語言略顯得生澀。
《江南》教學設計3
教學內(nèi)容
望江南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詞作者的生平創(chuàng)作。積累相關名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詞曲的朗讀及對名句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詩人寄寓其中的情感 和詞曲的深刻內(nèi)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學習中理解詩人所表達的對現(xiàn)實的思考。
教學重點
積累相關名句
教學難點:
理解詩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詞曲的深刻內(nèi)涵。
教學方法
朗讀 感悟
課時設計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詞的風格導入詞的學習
二、簡介溫庭筠
三、讀順全詞
1、讀出節(jié)奏 。
2、讀出重音。
3、 示例:“獨”“盡”“千帆”“皆不是”“脈脈”“悠悠 ”“腸斷”。
讀懂大意
1、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詞的大義。
2、用一句話準確概括全詞內(nèi)容。
四、讀出層次
建議你再讀全詩,從“時間、景物、情感、手法、表達方式”等角度說一句話,表示你讀懂了課文。
1、從時間來看,全詞 描繪了一位獨處深閨的女子從清晨到黃昏一天的活動。
2、從景物來看,全司 的景物猶如一個個掃描鏡頭,從家中→樓頭→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頻洲。
3、從情感看,全詞 女主人公從滿懷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 ,因而肝腸寸斷。
4、從手法看,全詞 沒有粉飾、刻板之語 ,多 用白描、直敘的手法,卻又含蓄、細膩。
5、從表達方式看,全詞 第一句敘事,第二句描 景,第三句抒情 ,[敘一筆,描二筆,抒一筆],構成敘→描→抒的模式。
小結模式:敘一筆、描一筆、抒一筆(或事一筆 、景二筆、情一筆)
五、讀出情味
“梳洗”一詞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滿懷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妝打扮,是相信愛人今天必定會回來。
小結:
1、“獨”字,說明她是在等候選行愛人的歸來,寫出了這一個女子孤單寂寞的生活處境,同時又引出一個懸念:行人到底歸來沒有?
2、“千帆”點明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歸舟,作者通過她看遍一艘艘駛過的客船,來寫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體現(xiàn)了她從希望到捻的心理變化過程與內(nèi)心的.痛苦(改變語序“千 帆過盡皆不是”)
3、“脈脈、悠悠”描繪了夕陽即將西下,江水不斷東流的自然景象,同時也是在表達這一女子的思想情緒,她從清晨到黃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結果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終究沒有回來。江水悠悠,預示著她明天后天還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預示著她的孤獨生活也將不斷地持續(xù)下去。夕陽有意,江水有情,思念無窮。
4、“腸斷”寫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極點,把視線從“千帆”“斜暉”和“江水”那呈收攏回來,集中在“百頻洲”,那是她當初同愛人分手的地方,當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腸寸斷的地方。 (聚焦定格情頭)
六、讀背全詞
屏幕顯示關于詞的來源及特點。
根據(jù)學生積累介紹作者
指導朗讀
再讀全詩
深入理解
建議你再讀課文,就課文中的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個句子,談 談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教學回顧
《江南》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字。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借助拼音和課文插圖,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借助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
初步具有閱讀古詩的興趣。
教具、學具
教具:自制CAI光盤,課文放大彩圖,生字卡片,畫有小魚、荷葉、東南西北圖案的頭飾。
學具: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利用CAI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們采蓮和水中魚兒戲游的情景。(學生一邊看畫面、聽音樂,一邊想象)
小朋友,看了剛才屏幕上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覺得這個地方美嗎?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書課題。學生借助拼音齊讀課題兩遍。
教師講解:江南就是我國的長江以南一帶,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地輕聲讀課文。要求:先讀讀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特別要讀準生字的音。
2.數(shù)一數(shù),課文共有幾行,是由幾句話組成的。
3.檢查自讀情況。問: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抽幾個同學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用“·”畫出生字,教師抽查。
4.教師范讀、領讀。
三、學習生字
1. 指名分句朗讀,結合學習生字詞。(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葉、何;第三句:魚、戲、間。
2.學生拿出生字卡自讀,教師相機正音。
注意“江”、“間”的讀音一個是后鼻音,一個是前鼻音!安伞钡淖x音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可”和“何”韻母相同,“葉”和“魚”的讀音是自成音節(jié)。
3.檢查識字情況。先打亂順序認讀生字,師出示生字卡,抽讀,開火車讀,齊讀;再朗讀包含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導寫字:可、江、采、魚。
。1)記住字形。
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如何識記生字?蓡l(fā)學生用學過的筆畫和熟字來分析記憶字形。
“可”:有五筆。擴詞:可愛、可口、可以。
“江”:三點水加“工”。江與水有關,所以有三點水?陬^組詞:江水、江邊、江上、長江、江岸。
“采”:上下結構,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個爪字頭?陬^組詞:采花……
“魚”:下邊的一橫是“魚”的尾巴,利用課件展示?陬^組詞:魚兒、魚尾巴……
。2)指導學生按筆順提示描紅。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寫字姿勢。
(4)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
(5)生練習寫生字后師點評。
四、精讀課文
1. 學習詩的一、二行。
。1)指名朗讀詩的一、二行。
。2)指導學生看圖,觀察荷葉。荷花長得怎樣!昂巍保罕硎靖袊@,驚訝;“田田”:指荷葉長得層層疊疊,茂盛鮮亮,非?蓯邸
。3)指導反復朗讀,展開聯(lián)想,從這兩行詩中你知道了什么?從中感受荷葉茂盛鮮亮、非?蓯鄣臉幼。
2.學習詩的后五行。
。1)指明朗讀詩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葉、荷花、蓮蓬之外,還有什么?(魚兒)魚兒在干什么?(游水嬉戲)
(2)魚兒在蓮葉間是怎樣游動的?哪些地方寫出了魚兒的快樂和自在?
指導反復朗讀:“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北。”
課件展示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的情景,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感受魚兒的快樂和自在、逗人喜愛的樣子。
理解方位詞:東、南、西、北,并讓學生動手畫出方位圖。這里的東南西北是指荷葉的四周。
展開想象:魚兒在蓮葉間游玩,它們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魚兒在蓮葉間游玩的歡快情景。
教師揭示:魚兒在蓮葉間,一會兒游到東面,一會兒又穿到西面,一會兒鉆到南面,一會兒又滑到了北面。五個“戲”字寫出了魚兒的快樂和自在,“東、南、西、北”則寫出了魚兒在水間自由自在、逗人喜愛的樣子。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問:小朋友,當你看到魚兒那樣歡快,你心情怎么樣呢?
懷著高興的心情朗讀魚兒戲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頓。
五、背誦課文
1.嘗試背誦。(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練習背誦課文。)
2.抽生背誦,說說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誦課文。(看圖記、根據(jù)重點字詞記、想象記)
六、戴上頭飾表演魚兒在荷葉中戲游的歡樂情景
4個同學戴著東、南、西、北的頭飾扮演東、南、西、北,3個同學戴著小魚的頭飾扮演小魚,6個同學戴著荷葉的頭飾扮演荷葉,邊背誦邊表演。
七、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們以后要更加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從本課的學習中,我們還體會到了閱讀古詩的樂趣,希望今后繼續(xù)努力,多閱讀多積累一些優(yōu)秀的古詩。
《江南》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古詩。選自《漢樂府》,寫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這首詩共七行兩句話。詩句的前兩行直接介紹了江南的水鄉(xiāng)是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整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兒童閱讀。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讀準生字字音,借助圖文理解新詞的意思,會寫田字格中的5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詩歌大意。想像勞動人民采蓮的情景,體會他們在勞動中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整體感悟勞動人民一邊采蓮、一邊嬉戲,魚兒與人同樂的那種愉悅和諧的快樂氛圍。
教學構想:
這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學生閱讀,再加上課文配有的插圖,形象地展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能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那么,如何讓學生在讀課文、看插圖的過程中產(chǎn)生一種審美情趣?本課字詞的教學力求在美的語境中進行,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識記字詞。朗讀方面,力求通過看鮮明的插圖,并用描述性的語言把學生引入一個想讀、愿讀、會讀的情境中。生活中的美是需要發(fā)現(xiàn)的,本課在設計中安排了讓學生收集反映荷葉、荷花美的圖片、詩歌、兒歌、繪畫等方面的資料,旨在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生詞卡片、電腦、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指導朗讀古詩。能初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指導書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看圖導入,教學部分生字詞。
1.教師略帶神秘地對學生說:“小朋友們,快閉上眼睛,老師要帶你們?nèi)ヒ粋美麗的地方,欣賞那兒迷人的風景!(教師貼掛圖。)
2.這兒的景色美嗎?你能把看到的美景,盡力用美的語言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們嗎?(學生表述,教師鼓勵性地點評。)
3.教師邊引述邊貼生字卡片。讓我們細細地欣賞一下。(教師手指著圖。)瞧,婷婷的荷花開放在茂盛鮮亮的荷葉間,(貼生字卡片:蓮葉間。)魚兒(貼生字卡片:魚兒。)在清澈的湖水中歡快地游玩,秀美的水鄉(xiāng)女子正在劃著小船采摘蓮子。(貼生字卡片:采蓮。)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板書:江南。)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5.教學貼在圖旁的生字詞。
(1)學生自讀。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看看圖說說,蓮葉間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蓮是什么意思?
6.欣賞了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圖,讓我們來讀讀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給你三分鐘時間,盡力把這首民歌多讀幾遍,把它讀通、讀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jù)上面的要求,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字音讀準了嗎?課文讀通了嗎?)
第一組:戲東西南北。
(1)自古以來,江南就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稱,你們瞧,(指圖。)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戲。(出示卡片:聶。)這些魚兒,一會兒游到東,(出示卡片:東。) 一會兒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會兒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會兒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讀生字。齊讀。
(3)小黑板出示:譬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學生自己反復練習。指名讀。小組讀。
第二組:可田。
(1)(看圖。)小朋友們,讓我們再來欣賞江南美景,這婷婷的荷花有的已結出了嫩黃色的蓮蓬,有的蓮蓬已經(jīng)成熟,這可是采蓮的好時機。(出示卡片:可。)這荷葉是多么的鮮亮嫩綠,古時候就用“田田’’這個詞說出了荷葉的鮮亮嫩綠。(出示卡片:田。)
(2)誰能把描寫荷花和荷葉的那句話讀準確?(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
l.現(xiàn)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讀準確嗎?小朋友們打開書自己再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詞。
1.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會寫三個生字:“江、可、葉”。
2.自學書后第二題,看看該如何寫。
3.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江:左窄右寬?桑簷M要稍長一些。葉: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yè)設計: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指導正確的朗讀古詩。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活動。
上節(jié)課學的生字詞還會讀嗎?(開火車讀。)課文會讀嗎?(指名朗讀。)
二、談話揭題。
1.字、詞會讀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江南》。
2.這節(jié)課的要求提高了,除了讀準確課文外,還要把課文讀美,讓聽的人眼前仿佛一下就出現(xiàn)了江南的美景。你能行嗎?
3.為了把課文讀美,我們得看圖弄清楚文章中每句話的意思。然后邊讀邊在自己的腦中勾畫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圖。
三、精讀課文。
1.教學第一行。
(1)課文第一行句子告訴我們,江南一帶是采蓮的好地方!吧彙本褪呛苫,你們能看圖說說“采蓮”是什么意思嗎?(采蓮子。)
(2)指導朗讀。(能自豪地讀第一行詩句。)看圖說說蓮葉是什么樣的?把江南這一采蓮的好地方介紹給大家。(練習讀。指2讀。)指導停頓:江南/可采蓮
2.教學第二行。
(1)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還美在荷葉?磮D說說蓮葉是什么樣子的?(碧綠的,像小鐘的。層層疊疊的……)(指名回答。)
(2)這荷葉不光多,而且還很美。
(3)讓我們來贊一贊荷葉吧!(試著讀好第二行句子。) 指導停頓:蓮葉/何田田
3.教學第三至第七行。
(1)在這美麗的景色中,連魚兒也似乎特別高興。瞧,它們在蓮葉中間歡快地游著,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書上為什么不用“游”而用“戲’’呢?(魚兒就像在歡快地做游戲,可高興啦!)
(2)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像魚兒嬉戲的情景。)反復練習。朗讀。指導停頓: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小朋友們通過朗讀,讓老師感受到了魚兒在荷葉間歡快地嬉戲的情景。小朋友們真棒!
(3)能把這首詩歌背下來嗎
四、教學生字詞。
1.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會寫“魚、西”兩個字。
2.自學書后第二題,看看這兩個字如何寫。
3.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魚:“撇折”像魚頭,“田”像身子',“一”像魚尾。西:下面邊的部分應寫得上寬下窄。
4.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五、總結全文。學習謎語,引導收集資料。
1.學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們采蓮,魚兒嬉戲,婷婷的荷花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蓮人,你的心情會如何?為什么?
3.荷花的美,給穿梭于荷葉間采蓮的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學完課文,我有一個小小的謎語給大家猜。
4.回去給爸爸媽媽猜一猜。(試著背出謎面。)
5.謎語也寫出了荷花的美、荷花的可愛,其實荷葉、荷花的美,吸引了許多詩人、畫家、攝影師……課后能去收集一些反映荷花、荷葉美的圖片、詩歌、兒歌、繪畫嗎?
作業(yè)設計:
回家和爸爸媽媽共同收集資料。
板書設計:
江南
江 南 可 葉 魚 西 北
課后反思:
《江南》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江南》(蘇教版第一冊)是《樂府詩集》中一首古詩。詩中描寫的是江南夏天,碧綠的蓮葉,美麗的蓮花和采蓮女采摘蓮蓬的動人場景!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一、二年級學生要“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設計中,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并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誦讀,培養(yǎng)語感,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
2、情感目標: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感情。
3、思維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如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展開想象,體驗江南水鄉(xiāng)的美。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歌導入,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聽,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皇赘琛督稀?/p>
2 5 3∣ 2 1 6 ∣2 ―∣2 0 ∣
江 南呀 可 采 蓮 呀,
魚 戲 蓮 葉 西 呀,
2 5 3∣ 2 1 6 ∣5 —∣5 0∣
蓮 葉呀 何 田 田 呀,
魚 戲 蓮 葉 南 呀,
6 5 6 1∣ 2 5 3∣ 2 ―∣2 0∣
魚戲 蓮葉 間 魚戲 蓮 葉 間,
魚 戲 蓮 葉 北 呀,
2 5 2 1∣ 6 5 ∣ 1 2 6 ∣5 —∣5 0‖
魚戲 蓮葉 東 魚 戲 蓮葉 東 呀。
江南 可采 蓮 呀 江 南可 采蓮 呀。
這首歌好聽嗎?大家想不想學呢?咱們今天就來學習這首歌的歌詞。
2. 這是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人們在干什么?
。ㄕn件展示江南采蓮圖)
課件出示:
jiāng nán
江 南
指導讀音nán。
南
教師講解:江南自古以來就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二、預習檢查,初讀古詩
1、自讀課文。
提出要求:注意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預習情況。
liɑn yè tiɑn tiɑn kě
蓮 葉 田 田 可
yú xì liɑn yè jiān
魚 戲 蓮 葉 間
3、再讀課文。
要求:把句子讀通順,注意句與句之間的停頓。
、僮杂勺x。
、谥该c讀。
③教師范讀。
剛才小朋友們讀得都挺好,老師也想讀一讀,行嗎?
(讀完后,學生評價)老師為什么能讀好呢?因為老師知道每句詩的意思,知道它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來讀,因此能夠讀好。下面我們就來了解這首詩。
三、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古詩。
。ㄒ唬├斫獾谝痪。
1、第二行:蓮葉何田田!
。1)小朋友們,你們看荷葉長得怎么樣?[課件出示采蓮]
小朋友們剛才說了這么多,其實已經(jīng)說出了“蓮葉何田田”的意思。誰再來試試看。
這句是贊美荷葉的,“何”可以理解為多么,蓮葉多么。
。2)荷葉長得茂盛,荷花開得怎么樣?采蓮姑娘們在干什么?她們會說些什么呢?她們的心情怎樣?
。3)荷塘上采蓮姑娘們一邊采著蓮蓬一邊說笑著多熱鬧呀!
。4)江南真是個可以采蓮的好地方!
齊讀: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2、指導朗讀。
。ㄅ錁,邊讀邊做動作)小朋友們,你們現(xiàn)在就是采蓮人了,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句。
(二)理解第二句。
1.荷塘里多熱鬧呀,你們看小魚也來了,它們在蓮葉間
游來游去,一會兒游到東,一會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游到北。
出示: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這里的“戲”就是游戲的意思,為什么不用“游”呢?
。ㄒ龑В褐挥腥瞬艜螒,這里說小魚也在游戲,就是把魚當成人來寫。你們覺得是魚游蓮葉間有趣,還是魚戲蓮葉間有趣呢?)
2.指導朗讀。
小魚們在荷塘中玩得多么高興啊,誰來把第二句讀一讀。
指名讀,男女分組讀,師生配合讀。
四、再入情境,背誦古詩。
1.學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指導朗讀。
(配樂),小朋友們,請大家把眼睛閉上,這時你劃著一葉小舟來到了一望無際的荷塘中,荷葉長得密密層層,碧綠碧綠的,像一把把碧綠的大傘。荷花也開了,有粉白的,有粉紅的,就像一個個美麗的少女。呦,還有那飽滿的蓮蓬多誘人呀,采蓮姑娘們也劃著小船來采摘蓮蓬了,她們說著、笑著,歡笑聲飄蕩在荷塘上。小魚也來趕熱鬧了,它們在荷葉間游來游去,玩得多高興。
小朋友們,剛才老師說的這些景色,你們都看到了嗎?那么現(xiàn)在就請大家把這首古詩讀幾遍,看能不能把江南美麗的景色和姑娘們采摘蓮蓬時那種歡快的場面給讀出來。
指名讀,點評。
配樂朗讀。
五、學習采蓮歌。
小朋友們,咱們唱著歌,一起去采蓮好嗎?
。ń處熀蛯W生一起唱江南,邊唱邊做動作。)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背誦江南。
2、認讀綠色通道內(nèi)的字。
liɑn xì jiān
蓮戲間
3、在詩中找出生字
jiānɡ nɑn kě yè tiɑn yú xī běi
江 南 可 葉 田 魚 西 北
二、學習新字。
1、學寫“江”“南”“西”
①這幾個字都是什么結構,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
、谀隳芙o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嗎?(用生字組詞)
、劢處煼秾憽
、軐W生描紅。
、菰u點。
2、自學余字“葉”“北”“可”“田”“魚”
①小組內(nèi)討論怎樣寫這些字,組詞。
、诿杓t。
、墼u點。引導學生自我欣賞,組內(nèi)欣賞。
三、趣味練習:找朋友。
1、師生配合,示范玩法。
師:這是什么?出示“江”
生:這是江南的江。
2、全員參與,游戲自主。
同位同學做“找朋友”游戲。
《江南》說課稿
《江南》說課
一、說教材
《江南》是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也是學生第一次正式的學習古詩。本課是一首漢樂府歌辭,是一首極為優(yōu)秀的小詩。全詩七行兩句,描寫了江南的盛夏時節(jié),荷塘蓮葉如盤,蓮花綻放,景色秀美,魚兒自由觀快地在蓮葉、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戲。表達出詩人快樂的心境和對江南水鄉(xiāng)的熱愛之情。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學習古詩,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4個生字,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說學情
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游戲活動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讀課文、兒歌等,同時也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觀的知識。
三、說教學設計理念
1、說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讓學生通過識字,能正確流利地讀古詩。
2、說設計理念
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倍荒昙墝W生學習更在于興趣。因而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多媒體課件以及圖片輔助教學,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呈現(xiàn)形象直觀的教學。其中也安排了游戲學習及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來貫穿于整堂課的學習。使課堂形式豐富有趣,也盡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創(chuàng)設和小伙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動,發(fā)展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本課安排為兩課時,這里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序。我主要設置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播放江南美景圖片
一年級學生又是剛入學不久,可能會產(chǎn)生緊張的心理。為消除其緊張心理,特意安排學生欣賞美麗的江南圖片,讓學生放松,同時營造優(yōu)美的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
2、贊美江南,過渡新課
(在觀看了圖片后,教師因勢利導的進入新課,帶學生去江南)
。ǘ 趣味識字
1、游戲——摘荷葉
出示貼滿荷葉、荷花的小黑板,讓學生上臺來采摘自己喜歡的荷葉,荷葉背面有本課的生字,該生讀對了生字才能摘下荷葉。通過游戲的方式學習生字,增強了趣味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生的能力。
2、鞏固生字
課件出示荷葉圖,荷葉上有生字,請學生依次讀生字,課件發(fā)出掌聲表示鼓勵。本環(huán)節(jié)也是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生字,認讀生字。
(三) 朗讀訓練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
。2)同桌讀(通過兩人互讀,幫助糾正字音)
。3)指名讀(讓學生試讀,教師加以指導,糾正,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
。4)齊讀(在集體的朗讀下,進一步幫助個別學生糾正字音)
2、再讀課文,讀出節(jié)奏
。1)教師范讀(教師有效的范讀,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水平,給學生一個模仿的榜樣)
。2)學生模仿教師練習讀(給學生時間練讀,充分發(fā)揮兒童愛模仿的天性)
(3)指名讀、檢測(檢測學生的朗讀、針對不足加以引導、糾正)
。4)齊讀(集體讀古詩,訓練學生讀出節(jié)奏)
3、師生對讀、賽讀
。ㄍㄟ^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學生,提高朗讀水平)
(1)A、教師與學生對讀;B、男、女生對讀(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古詩)
。2)快慢賽讀
。ń處熍c學生賽讀,通過快慢的形式,讓學生感悟讀古詩時的快慢)
。3)輕重賽讀
。ㄍㄟ^輕重賽讀,讓學生感受讀古詩的輕緩)
。4)快樂讀
讓學生感受魚兒嬉戲的快樂,融入到情景中,快樂的朗讀。
4、背讀課文,演背古詩
。1) 試背古詩
讓學生邊背邊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魚兒嬉戲的快樂。
。2) 貼背
讓學生邊背邊貼圖片,完成一幅美麗的江南圖。
(3) 讀背
讓男同學充當荷葉,女同學充當荷花,指名同學來當魚兒,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邊演邊背古詩,讓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得到升華。
五、拓展、結課
1、 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圖片
帶學生觀賞,游覽江南,與開課時的觀賞相呼應。讓學生在從開始欣賞美景進入學習,則再次欣賞美景完成學習,讓整堂課都被江南的詩情畫意所包圍。
2、 學生學著魚兒游出教室
再次讓學生感受魚兒嬉戲的快樂,充當魚兒游出教室,讓課堂知識融入生活。
《江南》教案教學設計4(語文S版一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江、南、可、采、田、間、東、北”8個生字。會寫“田、東、西、北、魚”5個字,學習新筆畫“豎彎鉤”、“豎彎”。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在讀書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認識、會寫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理解“蓮葉何田田”的意思。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蓮葉、蓮蓬、小魚圖片。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課件出示江南風光組圖。
教師介紹:看,綠樹紅花,小橋流水,河中碧波蕩漾,小橋、綠樹、房屋倒映在水中,岸邊,小草青青,楊柳依依,到了夏天,滿池盛開的荷花更是吸引了許多的游人,這就是我國有名的水鄉(xiāng)——江南。
2.板書:江南,學生仿寫,記住筆順。
指名拼讀,提醒注意點,齊讀。
3.師:江南的空氣溫暖、濕潤,江南的土地美麗、富饒。瞧,清清的小河從每家每戶的房前前屋后緩緩流過,多么溫柔,多么嫻靜!夏天,池塘里、湖水里開滿了亭亭玉立的荷花,別提多美了。夏天快要過去的時候,荷花謝了,可是蓮蓬長大了,蓮子也成熟了,這時候,人們就可乘著小船去采摘蓮蓬了。
這不,漢代有一位詩人,在游覽江南后,非常喜歡這個地方,就寫下一首詩,題目叫——江南。(課件出示題目)
今天我們就學習這首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詩人寫了什么呢?
師:讀古詩很講究韻味,老師讀詩的水平可是很高的,大家拿好書、仔細看,認真聽。〗處熍錁防首x。(課件出示古詩、配樂)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目視雙行,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不會的多讀幾遍。
3.認讀生字卡片。
師:大家讀詩讀得那么流暢,值得贊揚。就是不知道把詩句中的生字寶寶單拿出來你們還認不認識。敢挑戰(zhàn)一下自己嗎?)學生開火車讀,說識記方法。
4.指名朗讀課文,相機正音。
5.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感悟詩意。
1.第一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1)第一行
[導入:江南水鄉(xiāng),河流眾多,許多人家房前屋后隨處可見碧波蕩漾的池塘,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ㄕn件出示荷花、荷葉)問:你看到了什么?]
師:美麗的荷花里面藏著蓮蓬,蓮蓬里結著一粒粒蓮子。當花瓣謝了的時候,蓮蓬長大了,(課件出示蓮蓬)蓮子也成熟了,這時候,水鄉(xiāng)姑娘就劃著小船來采摘蓮蓬了。(貼蓮蓬)
江南,可真是一個采蓮的好地方。ㄕn件出示:江南可采蓮,)
[指名朗讀,正音,指導朗讀。]
。2)第二行
師:荷花又叫蓮花,那么荷葉又叫——蓮葉。(貼蓮葉)
看看,池塘里的蓮葉長得怎么樣?(大、綠、多、美……)
[師:小朋友,看那滿池的蓮葉,像一把把撐開的小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誰也不甘落后,一片片探出小腦袋,爭著向上長,那一顆顆滾動的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還閃閃發(fā)亮呢!誰能找到寫蓮葉的句子?
(課件出示:蓮葉何田田。)聽老師讀這句話。]
指名讀,評議。
。3)指導朗讀第一句。
蓮葉長得如此茂盛鮮亮,蓮蓬又喜獲豐收,采蓮姑娘撥開蓮葉,采摘那一個個成熟的蓮蓬,這時她們的心情會怎么樣?
[我們一起高興地讀讀這句話,齊讀第一句。
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邊讀邊閉眼想像畫面。]
2.第二句: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1)第三行
[看到采蓮姑娘這么開心,小魚兒也來湊熱鬧了!(課件出示小魚)看那一條條可愛的小魚在蓮葉間游來游去,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條小魚,在這美麗的池塘中,你最想做什么?(課件出示:魚戲蓮葉間:)指名讀。]
你從哪個詞看出小魚在做游戲?認讀:戲
。2)第四~七行
小魚兒是怎么做游戲的呢?(課件出示: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教師引讀句子。
。ㄙN小魚)邊演示邊講述:小魚兒在蓮葉間,一會兒游到東面,一會兒躥到西面,一會兒鉆到南面,一會兒溜到北面,它們在來蓮葉間到處玩耍嬉戲。你覺得這時候小魚兒怎么樣?]
。3)指導朗讀第二句。
同桌互讀,推薦朗讀,喜歡的一起朗讀,表演讀,齊讀。
3.朗讀全文。
。1)導入:小朋友,讓我們跟著采蓮姑娘,劃著小船,伴著優(yōu)美的樂曲,去江南水鄉(xiāng)走一走,看一看吧!
欣賞動畫。
。2)你覺得江南是個怎樣的地方?
。3)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可真美。。ò鍟好溃
。4)齊讀全文,贊美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
4.嘗試背誦。
5.抽生背誦,說說自己所用的背誦方法。(看圖記、根據(jù)重點字詞記、想象記)
四、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西、北”兩個字
1.學生自由認讀,指名讀集體讀。
2、通過學生自由組詞了解字義。
3、記憶字形。
。1)師:怎樣分別記住這兩個字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它們的筆順,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嗎?師:“西”的第五筆是個新筆畫,叫“豎彎”。卡片出示帶音節(jié)的新筆畫名稱,學生認識后伸出手指一起寫一寫!氨薄钡牡谖骞P多了個小“鉤”,叫“豎彎鉤”。學生一起寫。
(2)學生自己記憶“西”、“北”的字形。同桌互相說,指名說。
4、書寫生字。指導學生用學到的方法學習其它三個字。
5、書寫展示,學生相互評價。
五、總結談話
我們的祖國不僅江南這樣美麗的水鄉(xiāng),還有許多聞名于世的名山大川,山與水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因此,我們學校把山水作為我們學校的校園文化,大家課后搜集一些關于山與水的詩與畫,在班上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5、江南
。ㄙN圖)
美
【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首詩時,我選擇了“情境教學法”,引導他們在讀中感悟,豐富想象,充分表演,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一步步將他們帶入到古詩的意境中,使其始終保持盎然的興趣,讓詩句自然而然地爛熟于心,讓詩句中描繪的美景幻化成美麗的圖畫鮮活于學生的頭腦中。生字是低年級學習的重點,以游戲方式提出,更激起了學生的挑戰(zhàn)欲望,加深記憶。
《江南》教學反思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全詩共7行兩句話,前兩行介紹了江南是個采蓮的好地方,后5句寫了魚兒在荷葉下嬉戲。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xiàn)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被一一展現(xiàn)了!
為了使我們的孩子體會到這種美,教學第一句時,我抓住“何田田”理解蓮葉茂盛鮮亮的'特點。學生讀課文后提問:什么叫“何田田”?學生一下子無法回答,于是指導學生看圖,引導: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引導學生說出,荷葉的美,荷葉的綠,荷葉的大,荷葉的多,體會這么多又大又綠的荷葉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眼前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幅何田田的美景。在學生交流后,引導朗讀,想象我們劃著小船,到了湖面上,把你看到的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并鼓勵學生站起來,配上動作讀。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
教學第二句時,我主要抓住一個“戲”來細細推敲。首先進行這樣的過渡引導:“蓮葉長得這么綠,這么好,蓮花開了,結了蓮子兒。采蓮的人們劃著小船,高高興興地采收蓮蓬。河里的小魚呀,也樂開了。你看到小魚了嗎?”出示圖后,讓學生想象,用一兩句話把湖里的小魚的姿態(tài)說一說,他們會說:“小魚真可愛!”“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真可愛!”“小魚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們在做游戲呢!”教師根據(jù)回答板書“戲”字,請學生說出它的意思。然后提問:“蓮葉東,蓮葉西,蓮葉南,蓮葉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討論后,教師口述魚兒嬉戲的情景,一會兒游到東面,一會兒穿到西面,一會兒鉆到南面,一會兒滑到北面,他們在水中是那樣的自由與快樂!讓學生表演一條條快活的小魚,盡情“游來游去”。學生邊表演邊入情入境地誦讀,那洋溢喜悅的小臉,活潑可愛的動作,一下子把課堂推向了高潮。
本課可謂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在教學時,我結合詞句的推敲在朗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
蘇教版一年級上《江南》說課稿
一、 說教材
《江南》是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也是學生第一次正式的學習古詩。本課是一首漢樂府歌辭,是一首極為優(yōu)秀的小詩。全詩七行兩句,描寫了江南的盛夏時節(jié),荷塘蓮葉如盤,蓮花綻放,景色秀美,魚兒自由觀快地在蓮葉、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戲。表達出詩人快樂的心境和對江南水鄉(xiāng)的熱愛之情。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學習古詩,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4個生字,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 說學情
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游戲活動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讀課文、兒歌等,同時也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觀的知識。
三、說教學設計理念
1、說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讓學生通過識字,能正確流利地讀古詩。
2、說設計理念
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倍荒昙墝W生學習更在于興趣。因而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多媒體課件以及圖片輔助教學,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呈現(xiàn)形象直觀的教學。其中也安排了游戲學習及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來貫穿于整堂課的學習。使課堂形式豐富有趣,也盡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創(chuàng)設和小伙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動,發(fā)展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本課安排為兩課時,這里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序。我主要設置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播放江南美景圖片
一年級學生又是剛入學不久,可能會產(chǎn)生緊張的心理。為消除其緊張心理,特意安排學生欣賞美麗的江南圖片,讓學生放松,同時營造優(yōu)美的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
2、贊美江南,過渡新課
。ㄔ谟^看了圖片后,教師因勢利導的進入新課,帶學生去江南)
。ǘ 趣味識字
1、游戲——摘荷葉
出示貼滿荷葉、荷花的小黑板,讓學生上臺來采摘自己喜歡的荷葉,荷葉背面有本課的生字,該生讀對了生字才能摘下荷葉。通過游戲的方式學習生字,增強了趣味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生的能力。
2、鞏固生字
課件出示荷葉圖,荷葉上有生字,請學生依次讀生字,課件發(fā)出掌聲表示鼓勵。本環(huán)節(jié)也是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生字,認讀生字。
。ㄈ 朗讀訓練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
。2)同桌讀(通過兩人互讀,幫助糾正字音)
。3)指名讀(讓學生試讀,教師加以指導,糾正,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
(4)齊讀(在集體的朗讀下,進一步幫助個別學生糾正字音)
2、再讀課文,讀出節(jié)奏
。1)教師范讀(教師有效的范讀,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水平,給學生一個模仿的榜樣)
。2)學生模仿教師練習讀(給學生時間練讀,充分發(fā)揮兒童愛模仿的天性)
。3)指名讀、檢測(檢測學生的朗讀、針對不足加以引導、糾正)
。4)齊讀(集體讀古詩,訓練學生讀出節(jié)奏)
3、師生對讀、賽讀
。ㄍㄟ^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學生,提高朗讀水平)
。1)A、教師與學生對讀;B、男、女生對讀(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古詩)
。2)快慢賽讀
。ń處熍c學生賽讀,通過快慢的形式,讓學生感悟讀古詩時的快慢)
。3)輕重賽讀
。ㄍㄟ^輕重賽讀,讓學生感受讀古詩的輕緩)
(4)快樂讀
讓學生感受魚兒嬉戲的快樂,融入到情景中,快樂的朗讀。
4、背讀課文,演背古詩
。1) 試背古詩
讓學生邊背邊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魚兒嬉戲的快樂。
。2) 貼背
讓學生邊背邊貼圖片,完成一幅美麗的江南圖。
。3) 讀背
讓男同學充當荷葉,女同學充當荷花,指名同學來當魚兒,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邊演邊背古詩,讓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得到升華。
五、拓展、結課
1、 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圖片
帶學生觀賞,游覽江南,與開課時的觀賞相呼應。讓學生在從開始欣賞美景進入學習,則再次欣賞美景完成學習,讓整堂課都被江南的詩情畫意所包圍。
2、 學生學著魚兒游出教室
再次讓學生感受魚兒嬉戲的快樂,充當魚兒游出教室,讓課堂知識融入生活。
《江南》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江南》是一首采蓮歌,語言簡潔明快,意境優(yōu)美雋永,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詩句節(jié)奏輕松愉悅,表現(xiàn)了魚的靈動和采蓮人的快樂。文中所配水墨畫,花青中略帶墨韻,色彩清新,格調高雅,正所謂“水墨江南”。
教學目標:
1、利用多種方式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西”和新筆畫豎彎,做到筆順正確、姿勢規(guī)范。
2、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結合插圖,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江南風景的美麗。
教學重難點:
1、利用多種方式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
2、會寫“西”和新筆畫豎彎,做到筆順正確、姿勢規(guī)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江南水鄉(xiāng)圖,師描述:美麗的亭臺,彎彎的拱橋,清清的的湖水,碧綠的荷葉,粉紅的荷花,這就是美麗的江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詩歌,題目就是《江南》。
2、教師在田字格中板書課題:江南。學生借助拼音讀準課題。
3、認識生字“江”。
。1)認識“江”及偏旁三點水!敖本褪情L江,你知道哪些江的名字呢?出示詞語認讀:、長江、黑龍江、漢江
。2)“江”的偏旁是三點水,表示跟水有關。你還知道哪些三點水的字呢?回顧以前內(nèi)容復現(xiàn)詞語:流水、小溪、小河、游泳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過渡:江南,那里自古以來就是個美麗的.地方,請大家看。ǔ鍪緢D畫,播放音樂。)這么美麗的地方,課文怎么寫的呢?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難讀的字圈出來。
。3)出示課文,標紅要求會認的字,指名讀,齊讀。
(4)生字藏在課文中,讀通課文。
2、借助課文插圖,多種形式識記生字。
出示課文插圖,引導:這就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一處風景,說說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
。1)認識“蓮”。出示詞語“蓮花”“蓮葉”,認識生字“蓮”!吧彙笔遣葑诸^,一般跟植物有關。你還知道哪些草字頭的字呢?引導學生復習舊知鞏固識字,你利用生活經(jīng)驗識字。
(2)認識“采”。出示“采”的甲骨文及漢字演變,了解“采”的最初意思就是用手去摘樹上的果子。還可以“采”什么?組詞識記;采蘑菇、采茶、采蜜再讀前兩句,做到有節(jié)奏地讀。
(3)認識“魚”。碧綠的蓮葉,芬芳的荷花,荷塘中的陣陣清香吸引了好多的魚兒,出示“魚”。你知道哪些魚?借助生活識字:金魚、鯉魚、草魚、鱸魚
。4)認識“東、西、南、北”。
魚兒們在池塘里自由的游來游去,你看,它們游到xx、,游到xx,游到xx,游到xx。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利用反義詞識字。東—西、南—北
你在生活中見到過這些字嗎?引導學生利用生活實際識字。
再讀后五句,做到有節(jié)奏地朗讀。
3、出示生字,開火車鞏固識字。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西”,組詞。
2、觀察“西”,認識新筆畫豎彎,與豎彎鉤區(qū)別。學生書空新筆畫。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書寫,強調書寫姿勢。
5、展示學生書寫,展評。強調要求:正確、規(guī)范、整潔。
四、回顧小結。
1、齊讀課文。
2、師總結: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課文,去欣賞江南的美景。
《江南》教學設計6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生字“江、南、可、采、蓮、魚” 和偏旁“三點水、草字頭”,了解并運用一些識字方法。
2.會寫生字“可”和筆畫“豎鉤”,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3.朗讀課文,多種形式感受江南“蓮葉”之美、“采蓮”之趣,激發(fā)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板塊一:初見“江南”,感受江南之美。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都喜歡去游玩,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讀課題--江南)。讀準字音。
(二)隨課題學習生字“江”“南”
1.學習“江”字。
(出示地圖)這就是長江。長江以南的地方就是--江南。
認識偏旁“三點水”。
2.學習“南”字。
。ǔ鍪韭放疲┱J路牌、公交車牌:江南大道 江燕南路 廣州南站
小結:認路牌、公交車站牌、地鐵站牌都可以識字。小朋友們在生活中要多留心,多識字。
3.看圖片,感受江南之美。
【設計意圖:借助課題認讀“江南”,同時借助看圖、認路牌等途徑,讓生字反復出現(xiàn),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圖片、音樂感受江南之美,導入新課!
板塊二:結識“江南”,感受詩歌之美。
(一)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ǘ┱J讀本課生字。生字寶寶們來了,還認識他們嗎?
1.讀帶拼音生字條,讀準字音。同桌合作讀、個別讀。
2.讀準音節(jié)詞。齊讀。男女生讀。
3.學習生字“采”。
看“采”字的.演變,識記字形,理解字義。
4.學習“蓮”字。認識偏旁“草字頭“。
小結:我們在識字時,把同一偏旁的字放在一起認,也是識字的好方法。
5.鞏固生字詞:采蓮葉游戲。
6.開火車認讀生字。
。ㄈ┰僮x詩歌,讀正確,讀流利,讀出節(jié)奏美,讀出采蓮之趣。
1.我們把生字寶寶送回到詩歌里,再來讀一讀。
2.多種形式朗讀。(指導讀正確、流利)
【設計意圖:分散識字和和集中識字相結合,閱讀和識字相融合,既增加識字的趣味性,又強調了語言文字的運用,學生對于詩的理解也更加自然和深入。多種形式朗讀詩歌,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節(jié)奏,感受詩歌之美。】
板塊三:賞畫讀詩,感受“蓮之美”、“魚之樂”。
(一)讀詩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感受江南“蓮之美”。
1.(出示蓮葉圖)大家仔細看:這蓮葉長得怎么樣?
引導學生從顏色、形狀、數(shù)量等方面來說。
說話練習:我看到了( )的蓮葉。
2.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蓮葉何田田”的景象。
3.指導朗讀句子,理解、運用。
出示南沙、植物園等蓮葉圖,嘗試運用。
。ǘ┳x后幾行詩句,感受“魚之樂”。
看魚戲圖,感受魚兒的快樂。
表演讀。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欣賞圖畫,發(fā)揮想象,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受江南“蓮之美”、“魚之樂”!
板塊四:書寫練習,感受漢字之美。
。ㄒ唬 觀察“可”字字形。學習新筆畫豎鉤。
。ǘ 范寫。
(三) 學生書空、描紅,練寫。
(四) 點評,修改。
【設計意圖:在一年級起步階段,教師要具體指導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guī)則、間架結構,要邊指導邊示范。要求學生把字寫正確、端正,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江南》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感受作者筆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兩句虛實結合的寫法,和詩作中流露出的歷史滄桑感。
三、教學過程:
1.解讀“江南”春:
回顧課內(nèi)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詩詞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開“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這一切構成了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加上風中飄動的“酒旗”,一連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畫卷一般展開。千里江南,風光無限。
2.解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有別于前兩首寫“春”的詩歌,這首《江南春》的最后兩句,對學生而言,理解起來頗有難度。教師應在講解時,簡單鋪墊相關歷史信息:南朝時期,社會動亂,統(tǒng)治者和普通民眾篤信佛教的不在少數(shù),南朝梁武帝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學生接觸到的'詩歌多為寫景狀物類,對于詩歌中“撫今追昔”的情感尚無接觸。因此,詩歌后兩句,教師應加以細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里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xiàn),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仿佛時光倒轉,歷史的畫面逐漸清晰,樓臺寺廟隱隱而來,又在煙雨中隱隱而逝,令人遐思無盡。
將“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發(fā)揮到極致。
3.補充拓展:
明代楊慎對“千里”二字頗有微詞,認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張之嫌。而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中曾有問曰:“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
請學生談談對“千里”二字的看法。
教師點撥:
1.明確詩詞作品中“虛”的表現(xiàn)手法,詩詞不是寫“實”,需要藝術加工。
2.明確詩作后兩句所承載的歷史滄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與后兩句相配的分量。
《江南》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感情。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借助拼音和課文插圖,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具有閱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大家喜歡學詩嗎?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古人寫的詩,詩的題目是《江南》(教師板書課題,并注音。指名讀,齊讀課題。)
2、在我國的長江以南,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土地,這里是中國有名的魚米之鄉(xiāng)。清清的小河從每家每戶的門前屋后流過。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出示圖)這兒就是美麗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這兒有什么?(魚、荷花、采蓮的姑娘)(荷花就是蓮花,荷葉就是蓮葉,姑娘采的是蓮蓬)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趣,讓他們做好閱讀學習課文的準備。)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地輕聲讀課文。要求:先讀讀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特別要讀準生字的音。
2、數(shù)一數(shù),課文共有幾行,是由幾句話組成的。
3、檢查自讀情況。問: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抽幾個同學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用手指好課文。隨機糾正字音。
4、教師范讀、領讀。
5、說說你最喜歡讀哪些句子?
6、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寫了江南的什么?
三、朗讀課文:
1、指讀第一行,這里的“蓮”指的.是什么?看圖:姑娘是怎樣采蓮的?
2、是啊!江南一帶的小河里、池塘里長滿了荷花,夏天蓮子成熟了,人們就乘著小船去采蓮。所以課文說——江南可采蓮。(指讀)
3、大家看:這滿池塘的蓮葉長得怎么樣?
(1)引導學生從顏色上來說說。
(2)引導學生從形狀上來說說。
(3)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說說蓮葉的特點。
(4)這句是贊美蓮葉的,“何”可以理解為多么,蓮葉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綠茂盛!
4、美美地朗讀第一句話。
5、看圖描述:小姑娘在蓮葉叢中一邊采蓮,一邊唱歌,聽她們唱的多快樂呀!小姑娘的歌聲驚動了誰呀?
6、看圖:魚在干什么?它們是怎么游水的呢?
7、詩句里是怎么講的?(指讀)
8、魚兒在蓮葉間游戲,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游的怎么樣?
。1)指導朗讀。
。2)比賽讀,齊讀。
(3)請學生扮演小魚活動活動。
9、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問:小朋友,當你看到魚兒那樣歡快,你心情怎么樣呢?
懷著高興的心情朗讀魚兒戲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頓。
四、背誦練習:
1、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讀好詩,還能背詩呢!
自己看圖試背。表演背。(引導學生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有規(guī)律地游動)
2、指名背誦。齊背全文。(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是背誦。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教師幫助學生設置臺階,從自己嘗試背誦、老師引背到表演背誦,讓學生裝體驗學習的快樂。)
3、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滲透教育)
五、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們以后要更加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從本課的學習中,我們還體會到了閱讀古詩的樂趣,希望今后繼續(xù)努力,多閱讀多積累一些優(yōu)秀的古詩。
《江南》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江、南、可”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可、”1個生字,掌握新筆畫“豎鉤”。
2.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結合插圖,了解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讀準“江、南、可”等生字的字音。會寫“可”掌握“豎鉤”1種筆畫。
教學策略:
1.字詞教學。
猜謎語識字法:
(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2)大丁遇小口。(可)
2.偏旁歸類識記:“蓮”,草字頭代表植物。
3.書寫生字:“可”是合體字,教師在范寫過程中,一邊寫一邊強調新筆畫的特點。
2.朗讀指導。
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詩歌,讓學生試著自己讀一讀。在讀正確的基礎上,采用教師引導學生朗讀的方法。同時,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要做適當停頓。在讀最后四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手勢表示這4種不同的方位,感受魚兒在水中嬉戲時的情趣,通過文字想象畫面,體會詩歌的情趣。在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背誦。
3.積累運用。
通過欣賞畫面上挨挨擠擠的'蓮葉,感受“蓮葉何田田”的美景。
教學準備:
關江南風景的圖片、視頻、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圖片:
這里是美麗的江南,請大家睜大眼睛,跟隨教師一起去美麗的江南來一次短暫的旅游吧。ń處熀唵谓榻B江南是我國長江以南一帶,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
2.板書課題,學習生字“江、南”
二.前置檢測
指名讀課文,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
三.出示學習目標:
1.隨文識記“江、南、可”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可、東”2個生字,掌握新筆畫“豎鉤”“豎彎”。
2.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插圖,了解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三.個人自學:
出示自學要求: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識記生字。
師巡視指導
四.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1.課件出示要求會認的生字,檢查認讀生字,各種形式讀生字。
2.鼓勵學生互相交流記字方法,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認記生字。
預設:謎語識字:(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2)大丁遇小口。(可)
3.分男女生兩大組開火車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檢測生字掌握情況。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新部首三點水和草字頭。
提示:學習“江”,認識三點水,有三點水的字都和水有關,如:河、湖、海。
4. 寫字指導。
。1.)課件出示生字:可,生注意觀察,說說要注意的地方。
預設:“可”的第二筆是豎。
。2).指名說,相機評價引導。
豎鉤:從上到下行筆,到起鉤處向左上鉤出,下筆處和起鉤處應在一條垂直線上。
可:上面的長橫要足夠長,“口”要縮小,在豎中線的左邊,新筆畫豎鉤要挺直,且在豎中線的右邊。
。3).學生練習書寫,練寫兩遍。
。4).師評,學生互評。
五.合作學習
課件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1.自由、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江南美嗎?從文中那些語句看出來的?
師巡視指導,引導,參與學生學習。
六.匯報交流
指名小組匯報交流:
1.江南美嗎?從文中那些語句看出來的?
看課文插圖。瞧,他們在做什么?(采蓮) 課文中是怎么說的?(江南/可采蓮)。
看,這里的荷葉可真多,課文中又是怎么描述的呢?(蓮葉/何田田)。
。1)怎么讀好它?聽教師讀,注意停頓(讀完后課件出示停頓劃分)。
2.于是可愛的魚兒也受到了感染,紛紛跑來,就成了——(引說“魚戲蓮葉間”)
魚兒會一直在一處不動嗎?它們最愛自由了,它們會怎樣?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指導學生讀,各種形式的讀。
七.總結提升
1.看視頻(預習蓮葉圖)
2.對照板書總結,試著背一背。
八.當堂檢測
《江南》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那如火如荼的春花,澄碧溫瑩的春水,不僅喚起人們對江南湖光山色的向往,更引起大家對祖國河山和美好事物的無限熱愛。同時,“詞”這種題材在小學教材中是首次出現(xiàn),選教這首詞,意在使學生對詞這種體裁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初步感受詞的語言美、韻律美,開拓學生的視野,感受祖國山河的美好。
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樣式,了解詞的結構、認識詞牌名《憶江南》。
2、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3、根據(jù)詞所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
4、體會詩人對江南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教學重、難點:
1、根據(jù)詞所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
2、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體會詩人對江南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意境釋題入情
1、誦讀描寫江南的詩句,這兩句詩都寫了哪個地方的景色?
出示: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簡介江南,播放江南春景圖。
3、揭題,讀題,理解“憶”的意思。
二、整體感知以知促情
1、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正確、通順;邊讀邊看注解,想想白居易憶的'是江南的什么?
2、詩詞對比巧識詞牌:這首《憶江南》和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不一樣?
3、指讀,指正讀音。(注意“諳”字。)
4、齊讀。
5、詩人為什么憶江南呢?江南有什么值得回憶的呢?學生自讀自悟,理解詩意。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一)憶江南之美景
1、賞析“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指名讀。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理解“勝”和“藍”的意思。
(2)圍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把詞句還原成畫面。
。3)看到這么美的畫面,你的腦子里浮現(xiàn)出了哪些詞語?
(4)學生結合想象誦讀。
(5)體會江花和春水就這樣互相映襯的美。男女生合作讀。
。6)春天的景物很多,但詩人只抓住了兩種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兩種對比最強烈的顏色,把一個亮麗、美妙的江南的春天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體會詞句的對仗美。
2、江南的這些風景詩人曾經(jīng)是多么熟悉啊!教學“風景舊曾諳”。
(1)哪個字是熟悉的意思?“曾”呢?
。2)理解“舊”的意思。簡單滲透背景。理解“風景舊曾諳”。
3、除了江花、江水,還有什么風景詞人也是那樣的熟悉?
4、這許許多多的景物,用語言又怎能描述得盡?所有的贊嘆都濃縮成簡單的三個字——江南好。師引讀全詞。
5、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從這個反問句中你還體會到了什么?理解讀。
。ǘ⿷浗现嗜
1、詩人憶的僅僅是江南的景嗎?出示資料,創(chuàng)設情境。
2、詩人憶的還有江南的什么?板書:景 人)
3、千言萬語道不盡詩人對江南人的留戀和懷念,只濃縮成最最樸素的三個字——江南好!(指生個性化誦讀)
4、一首《憶江南》,寥寥27個字,卻一唱三嘆,字字浸滿了詩人對江南景、人深深眷戀的情。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深處,深情誦讀全詞。(配樂)
5、閉上眼睛,讓我們沉浸在這美好的回憶里。(背誦)
。ㄈ⿷浗现
1、江南為官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年,但值得回憶的事情卻太多太多,我們剛才學的只是《憶江南》其一,還有其二、其三!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遷移學法:我們分組學習這兩首詞,用剛才學習第一首詞的方法來自學。
3、指讀。
4、從這兩首詞中你看出了詞人還憶江南的什么?
5、何日又去月中尋桂?何日重到錢塘看潮?何日再品那醉人的美酒?何日再賞吳娃優(yōu)美的舞姿?——(引讀)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江南憶,其次憶吳宮——(生接讀)
6、那抹不掉、忘不了的江南情啊!誦讀三首詞。(配樂誦讀)
四、欣賞歌曲拓展延情
1、詞有曲調,可以用來吟唱。想聽嗎?
2、播放《憶江南》曲子聽吟唱。
板書:
憶江南
詞牌名
景
情
人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中,“讀”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來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在讀出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在讀中學生領略到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南獨特的美景。尤其是在品味“能不憶江南?”這個反問句時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引讀,使學生不禁進入詩中意境,為情所動,隨情而讀!深刻的感悟到詩人對江南的無限的贊嘆和思念之情!但本節(jié)課中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詩文表面,無法走入詩人創(chuàng)作的精神世界,我應該多準備教材外的閱讀資料幫助學生對教材進行深入理解,讓學生既能“走進文本”又能“走出文本”。
《江南》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
1.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寫法。
2.理解曲詞中所表達的深摯、強烈的亡國之痛。
3.體會典雅的語言。
教學重點:
情景交融寫法及主題。
教學難點:
語言典雅,情文并茂的表達技巧。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方法:
自讀背讀賞析法。
教學步驟:
一.教學導入:
由背誦姜夔的《揚州慢》引入新課。然后略講明清傳奇與元雜劇的區(qū)別:
明清傳奇是以唱南曲為主的長篇戲曲形式,它與雜劇有些區(qū)別。傳奇不稱“折”而稱“出”,出數(shù)不定;傳奇不稱“科”而稱“介”;傳奇不像雜劇那樣通常由一個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種角色都可以唱?梢元毘、對唱、輪唱和合唱;雜劇每折限用一個宮調,一韻到底,而傳奇每出不限用一個宮調,可以換韻。
二.介紹作者與作品: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又號岸堂,嘗自稱云亭山人。曲阜(今屬山東)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代著名戲曲家。少年就開始搜集資料,準備寫南明興亡的戲劇。中年后,因他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孫,曾得到康熙帝的褒獎,被任命為國子監(jiān)博士,官至戶部員外郎,曾參加疏;春拥墓ぷ,結識了很多著名的明末遺民,感受了濃重的愛國思想,終于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經(jīng)營十載的《桃花扇》,終于“三易稿而書成”,并轟動京城。明朝滅亡以后,身為戲曲家、詩人的孔尚任,第一個以戲劇的形式展現(xiàn)了明末復雜的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評價了南明的歷史,藝術地總結了這一段歷史教訓。他的代表作《桃花扇》,共四十四出,描述了秦淮名妓李香君和復社文人侯方域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再現(xiàn)了南明覆滅的歷史概貌。這是一部“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歷史劇,也是明清傳奇戲的壓卷之作!短一ㄉ取返某晒,使孔尚任譽滿文壇,時人將他與《長生殿》的作者洪昇并論,稱作“南洪北孔”。戲中明顯的反清哀明的思想使康熙皇帝大為不滿。第二年孔尚任被借口罷職回家,此后從事詩文寫作?咨腥蔚腵著作除《桃花扇》外,尚有與顧彩合作的傳奇《小忽雷》、詩文集《湖海集》《岸堂稿》《長留集》等。
《哀江南》是傳奇《桃花扇》中的一套北曲。這套曲子,通過教曲師傅蘇昆生在南明滅亡后重游南京所見的凄涼景象,話興亡之感,抒亡國之痛,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這套曲子,語言準確、生動、形象,多用對偶和排比,既句式整齊又駢散結合,錯落有致,讀起來一氣貫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擊節(jié)。
三.預習診斷: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B)
A秣陵(mo)窗欞(ning)芻牧(chu)B.長楸(qiu)蒿菜(hao)瓦礫(li)
C.餓莩(fu)窗寮(liao)弋陽(yi)D.丹墀(ci)樵夫(qiao)水榭(xie)
2.下列有錯別字的一項是(C)
A.我三年沒到南京,忽然高興,進城賣柴;路過孝陵,見那寶城享殿,成了芻牧之場。
B.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村郭蕭條,城對著夕陽道。
C.當年粉黛,何處笙蕭。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
D.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
3.對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B)
A.守陵阿監(jiān)幾時逃(皇帝的墳)B.收酒旗重九無聊(端陽節(jié))
C.冷清清的落照(落日的光輝)D.不信這輿圖換稿(地圖)
4.下列句中沒有詞語活用的一項是(C)
A舞丹墀燕雀常朝B.放悲聲唱到老C.不過些磚苔砌草D.直入宮門一路蒿
5對有關的文學常識判斷正確的一項是(C)
A《哀江南》節(jié)選自《桃花扇》,作者是明代的著名戲劇家孔尚任。
B.《桃花扇》劇作“三易其稿”十載乃成,時人將其與李漁的《長生殿》相提并論。
C.《余韻》是《桃花扇》的最后一出,《哀江南》是其中的一支曲子。
D.“新水令”、“駐馬聽”、“沉醉東風”、“折桂令”、“沽美酒”、“太平令”等都是曲牌名。
四.內(nèi)容理解:
1.學生朗讀全篇曲詞。
2.了解七支曲子的結構層次及大意。
、俚谝恢邮且樱瑢懱K昆生重到南京所見的戰(zhàn)后郊外的凄涼景象。
、诘诙又恋诹,突出地表現(xiàn)了南明興亡的歷史變遷,寄寓了無限懷念故國的哀思。
③第七支曲子是尾聲,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點明全篇主旨。
四.完成課后練習二,理解課文情景交融的特點。(見教師用書)
小結:這套曲子自開篇兩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昆生游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之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xiàn)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
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發(fā),動人心魄,堪稱借景抒情的佳作。
五.完成課后練習三,品味課文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見教師用書)
教師示例:以尾聲一曲為例。這支曲子寫蘇昆生憑吊南京,慨嘆南京今昔景象的變化,痛悼南明的滅亡,唱出強烈的亡國哀痛。這支曲子中三個“眼看他”疊用,使音韻整齊,語氣貫通,語意加重,給人以今昔變化之大之快的生動語感。“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等對偶句、排比句句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語勢貫通,具有情聲并茂的強烈表達效果。
六.指導背誦(課后練習一)
教師指導學生先簡單分析,然后逐節(jié)背誦。
七.完成練習四,即就課文與劉禹錫《烏衣巷》寫景抒情的異同寫一段短評。
教師提示:《烏衣巷》是《金陵五題》的第二首,也是詩人追懷金陵歷史遺跡后抒發(fā)的今昔之感。它借描繪朱雀橋、烏衣巷的變化,暗喻那些炙手可熱的官僚和宦官集團,雖然權勢盛極一時,但也會像昔日的王導、謝安及其家族一樣衰敗淪亡。全詩意境深邃,寓意深刻。
《哀江南》是傳奇《桃花扇》中的一套北曲。它通過教曲師傅蘇昆生的所見,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
八.內(nèi)容回放:
選出對課文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
A.課文先鋪寫唱曲人目睹的凄涼景象,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放聲悲歌。
B.曲詞先寫南京城內(nèi)外的景象,再依次鋪寫村郭的蕭條,陵墓的荒涼,宮殿的殘破,秦淮長橋、舊院的冷清。
C.本文注意精選意象,運用對偶、反問、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語言通俗生動,讀起來讓人覺得聲情并茂。
D.課文通過今昔對比,抒發(fā)了深沉的興亡之感,故國之思,表達了一定的民族意識。
九.布置作業(yè):印刷資料[同步訓練]
《江南》教學設計12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是部編本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的一首小詩,寫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這首詩共七行兩句話。詩句的前兩行直接介紹了江南的水鄉(xiāng)是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寫魚在下面戲水嬉戲。整首詩的語言學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兒童閱讀。課文配有插圖,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可供學學生觀察,幫助理解古詩。課文后面田字格里的7個字是本課要學會的學生字。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游戲活動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學生字,能借助拼音讀課文、兒歌等,同時也有一定的學生活經(jīng)驗,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觀的知識。
三、教學目標:
1、認識“江、南”等9個學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可“字和筆畫豎鉤。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插圖,了解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四、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教學難點:
讀準“南、蓮”等學生字的字音,會寫豎鉤。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江南》,學學生聽歌曲,判斷歌詞描寫的是哪里(學生答江南)
2、教師介紹江南的位置,引出課題。
。ǘ┘ぐl(fā)興趣,傳授新知
1、課題指導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跟教師書空課題。重點拼讀“江”。介紹“江”字的.結構,偏旁。認識偏旁三點水。
。2)識字拓展:說說你認識的學生字中有哪些字的偏旁是三點水。
2、古詩朗讀
(1)朗讀詩歌,朗讀要求:借助拼音讀詩歌,不認識的字詞請同學幫忙。要求把詩歌讀通順,讀正確。
。2)教師范讀,糾正字音后學學生練讀。
3、識字教學:教師出示學生字卡片,學學生認讀,教師帶讀。去掉拼音讀;識字游戲:中大獎
過渡:看來同學們都牢牢掌握了詩歌里的學生字,這次老教師要加大難度了,同學們觀察老教師黑板上出示的這首詩,和咱們課本上的詩有什么不同,不同在哪里
4、學習古詩的停頓
(1)學生回答,教師問:紅色的斜線有什么作用。聽老教師讀,猜一猜。
學生回答:停頓。
(2)游戲:節(jié)奏大教師(利用節(jié)奏讀出詩的停頓)用讀古詩的方法讀古詩,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5、學習古詩內(nèi)容
。1)出示前兩句,提問:詩句中有哪些江南景物。學生答,相機板書:小魚,蓮葉,蓮花
。2)句型練習:有什么樣的小魚,蓮花;用自己的話說說蓮葉,試著運用句型:蓮葉多么()多么()
6、生字教學
。1)從句子中找出既會認也會寫的生字“可”。學社跟老師一起書空“可“,板書”可“的筆順,強調可的寫法:口要寫到豎中線的左邊,豎鉤寫到豎中線的右邊,先里后外。“可”組詞,造句。教師出示詞組,朗讀詞組。
(2)教師指導書寫“可”,教師相機指導學生寫字姿勢,寫字習慣,筆順,田字格的占位。
寫字教學結束,過渡語:同學今天表現(xiàn)的都很不錯,作為獎勵,老教師帶大家去江南游一游。
觀看江南美景圖。
7、總結
。1)教師提問:讀了江南的詩,品了江南的景,你覺得江南是怎樣的地方
學生回答,教師引出優(yōu)美的江南,介紹作者。
(2)配樂背誦江南
七、布置作業(yè):
。1)寫會“可”字;
。2)將古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江南》教學設計13
[教學構想]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樣式。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2、根據(jù)詞所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感受言語美感,培養(yǎng)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根據(jù)詞所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
2、有感晴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教學過程]
一、引——盤活經(jīng)驗,豐富表象
1、教師導言:一說到春天,你的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怎樣的畫面?請你用一兩個詞語或一首詩詞或一兩首歌來描繪。
學生可能會回答:
詞語類: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花爛漫、百花盛開、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春意盎然、鳥語花香……
詩詞類:《詠柳》《春夜喜雨》《春曉》《江南春》……
歌曲類:《嘀哩嘀哩》《春之歌》《小燕子》……
2、春天是美好的,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贊美她。唐代詩人白居易就寫了一首《憶江南》。(教師有感情地吟誦《憶江南》)請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qū)別?
3、你知道什么是詞嗎?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為曲所填的詞。由于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4、解題:“憶江南”是詞牌名,它與音樂曲譜有關,而與詞的內(nèi)容一般沒有什么聯(lián)系,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而白居易的這首詞,內(nèi)容恰與詞牌相吻合。此時他身在洛陽,寫的又是自己對江南春色的記憶,或許這正是作者選此詞牌來抒寫自己江南情結的用意所在吧。
[設計意圖]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進入作者描述的意境之中,讓學生回憶對春天的感受,并用詞語、語句來描述,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關于春天的表象感知,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了他們對春天的興趣,調動了他們感受春天的欲望,學生的求知欲也就自然而然地調起來了。
二、讀——疏通詞句,整體把握
1、俗話說,詩畫一家。請同學們聽著詞朗誦,閉上眼睛在腦子里勾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好嗎?(播放配樂詞朗誦,想象江南風光。)
2、這么美的詞,想讀嗎?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諳”的讀音。
3、誰愿意讀給大家聽?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給別人聽,看誰讀得最好。(找伙伴、找老師共讀,男女生對讀,小組分配讀等。)
4、再讀詞,通過查找資料,借助注釋,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詞的意思,對詞的內(nèi)容有大致的了解,并畫出難理解的句子。重點理解的詞句有:“藍”的古今異義;“諳”的意思;“紅勝火”、“綠如藍”的比喻寫法等。
[設計意圖]古代教育家朱熹說:“大凡讀書,須是熟讀,熟讀了則自然精讀,精讀后,理自見得!绷艚o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就是為了掃除閱讀障礙,總體把握詩文,為進一步地學習和理解奠定基礎。
三、議——研討探究,解決疑難
這首詞的意思總體上比較容易把握,最大的疑難可能有二:一是對“日出江花紅勝火”中“江花”的理解;二是江南究竟“好”在哪里?(因為詞中具體寫江南好的只有“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句)可組織學生在讀議中加深理解。
1、對“江花”的理解
生:“江花”指的是江畔的紅花。紅花在朝陽的映照下,顯得艷麗奪目。
生:我覺得“江花”寫的并不是花,應該是江面上的浪花在陽光的照耀下紅得勝過了火焰。
師:看來,你們在理解“江花”時出現(xiàn)了分歧,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讀這首詞,看看插圖,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江花”到底指什么?
。ㄉ俅闻c學習伙伴研讀,讀后交流。)
生:從圖畫上來看,“江花”應該是江畔的花,而不是江面上的`浪花。
生:作者把“江花”和“火”進行比較,既然是比較,兩種事物應該有可比哇。江水本身是綠的,火焰是紅的,它們沒有可比性。由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江花”應該是指江邊的花。
生:我有補充。江邊的紅花正因為有了陽光的照耀才會更紅,因此它紅得勝過了火焰。
生:如果把“江花”理解為“江面上的浪花”,那么這一句詞寫的就是江水,而下一句“春來江水綠如藍”寫的也是江水,那不就重復了嗎?
師:現(xiàn)在,你們明白了“江花”的意思了嗎?
生:明白。
2、理解江南“好”在哪里?
。1)研讀課文,各小組派代表進行全班匯報交流。(各小組之間、同學之間互相補充,有不同看法可以爭議。)
生1:江南“好”在“江花”。(讀“日出江花紅勝火”)你看,太陽升起來了,天邊是通紅通紅的朝霞,江畔是大片大片鮮艷的紅花,江花被朝霞映得火紅火紅的,勝過了燃燒的火焰。(多媒體展示這一畫面,讓學生盡情欣賞,誦讀詩句。)
生2:江南“好”在“江水”。出示“春來江水綠如藍”一句。它的顏色像藍草一樣青綠,整個江水就像晶瑩碧透的翡翠。
生3:江南“好”在“紅日”。紅花、綠水固然是美的,但如果缺少了太陽的光輝,這景色就遜色了一半。太陽,使江花更艷,也為江面鋪上了一條紅綢緞,多美。粵]有了陽光,江花也不會那么紅艷了,江面上也失去了五彩斑斕。正應了那句老話:紅花還需綠葉襯。
生4:正由于江南好,所以作者才發(fā)出“能不憶江南?”的感嘆。這是因為作者曾經(jīng)生活在江南,親身體驗過江南之美,對故土風光的迷戀,使他久久不忘江南!澳懿粦浗稀币痪鋸膫让婧嫱谐隽恕敖虾谩薄
。2)填充練習: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
, , 。能不憶江南?請把學過的描寫江南美景的詩句填在橫線上。
[設計意圖]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引導學生對江南的好風光究竟“好”在哪里的探究,既為學生的個性解讀提供了機會,也使學生對江南關景的認識和感知更加豐富,特別是填充練習的設計,放飛學生的想象,激活已有知識,通過自己的重新組合填補了“好”字留給讀者的空白,使江南春色美景得到個性化、形象化、多樣化的展現(xiàn)。同時,也提取和鞏固了學生以前學過的知識,促進知識的融會貫通,增加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四、品——體昧語言,感悟詩情
1、推敲語句。你認為哪些詩句寫得好?為什么?
如:首句“江南好”。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揚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三、四句抓住朝陽、江花、江水等景物,通過強烈的色彩渲染,給人留下了濃得抹不開的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于著色的技巧。篇末一句,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通過反問既烘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深長的韻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2、展開想象。指導學生反復朗讀、仔細體會這兩句,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描述江南之美:春天的太陽剛剛升起,金色的陽光照射在江邊盛開的鮮花上,紅紅的顯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顯得綠波粼粼,江花、江水兩相輝映,紅的更紅(紅勝火),綠的更綠(綠如藍)。
3、蘊情吟誦。播放古箏伴奏曲,進行配樂誦讀。在讀中,進一步感受詞中所描繪的優(yōu)美景色,感悟語言的內(nèi)涵和魅力。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底蘊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所在,因此,品味語言、欣賞語言,并在此過程中享受經(jīng)典語言的內(nèi)涵和魅力,促進語言積累,得到美的熏陶,乃是語文教學的應有之義。
五、比——比較異同,歸納總結
1、比較學習。這三首詞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不同之處又是什么?學生根據(jù)上面的要求獨立思考,做好發(fā)言準備。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2、引導歸納。相同點:詩人都在描寫一處景物,在描繪景物的同時,都在抒發(fā)著自己的情感。不同點:從詩人所在的時間、地點、觀察到的景物的特點、當時的心境等方面進行比較,對詩與詞的不同形式加以區(qū)別。
3、感情朗讀。體會三首詩詞中詩人的不同心境,用適當?shù)恼Z調加以表達。
[設計意圖]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通過對比,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鼓勵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初步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六、拓——課外延伸,豐富積累
1、好美的江南,好美的詞。⊥瑢W們,你們打算用什么來表達你對這首詞的喜愛呢?(畫畫、作詞、寫導游詞。)
2、有感情地背誦《憶江南》。自學白居易的其他兩首《憶江南》。
3、到課外找一找有關描寫景物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設計意圖]自學同題詩詞是對知識的豐富和拓展,自主表達閱讀感受,尊重了學生的學習差異,發(fā)展了學生個性。
《江南》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初步知道古詩與詞的區(qū)別。
。、理解《憶江南》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础⑼ㄟ^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大家欣賞。說說古詩的特點:有五言詩、七言詩。詩的字數(shù)很整齊。
二、 初步理解詞與詩的區(qū)別
。、自讀“預習”。讀后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誰能找到詩與詞的區(qū)別?
三、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憶江南》理解詞意
。、《憶江南》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病⒆詫W、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帶點字的意思:
江南好 好:美好 。
舊曾諳 舊曾:以前、過去。
諳:熟悉。
紅勝火 勝:勝過、強過。
憶江南 憶:想念、想起。
。、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如詩如畫的江南,風景還是以前熟悉的那樣。太陽光下,江邊的鮮花比火還要紅艷。春光里,江水碧綠如藍。如此美麗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總結升華
。薄⒆x《憶江南》。
。ㄟ呑x邊想江南美景的畫面)
。病⒈磉_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ń厦谰 大自然)
【板書設計】
日出 江花 紅勝火
憶江南 能不憶江南?
春來 江水 綠如藍
《江南》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1、是在中晚唐詞體初興時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溫庭筠是詩人,也兼工詞,有“花間鼻祖”之稱。他的詞多寫閨情,音律和諧,主導風格艷、精巧,在詞史上有較大影響。溫詞也有寫得清新、明快的,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2、這是一首風格清新、明快的小詞,不到30個字,卻容納了很多內(nèi)容:就時間而言,從清晨寫到黃昏;就景物而言,從樓頭、千帆,寫到斜暉、江水,又寫到白洲;就人物內(nèi)心情感而言,從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腸斷”。景物層出,情感起伏。全詞沒有粉飾、刻板之語,多用白描、直敘的手法,卻又含蓄、細膩。
學情分析
1、對于古詩詞學生雖然在七年級、八年級學習過比較熟悉的,但農(nóng)村初中的孩子對這首詞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抑或情人,于理解詞意并無大礙)歸來的思婦形象,意思直白,還是較難容易理解的。
2、要讀出這首詞的精妙之處,還是需要仔細琢磨一番的。理解這首詞的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培養(yǎng)想象力,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品讀,是很必要的。
3、在品讀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品味詞的語言,感知詞作的意境。從而理解。
教學目標
。ㄒ唬┲R技能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2、理解本詞的內(nèi)容、把握主人公豐富的情感變化。
3、背誦并默寫《望江南》。
。ǘ┻^程方法目標
1、查閱資料,弄清生字讀音。了解溫庭筠和婉約詞。
2、發(fā)揮想。象,再現(xiàn)畫面美和意境美。
3、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ㄈ┣楦袘B(tài)度價值觀目標
1、感受忠貞不渝的愛情觀。
2、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這首詞的內(nèi)容
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變化
教學難點
想象本詞的畫面美和意境美
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倒入新課。
老師今天做一個小調查,請同學們配合一下。父母在外打工的同學請舉手 ,(現(xiàn)場采訪) 假如你父母打電話告訴你明天要回來了,你的心情怎樣?
可是,因為其他原因沒回來,你此時的心情又怎樣?(調動學生情感體驗,緩解課堂緊張情緒。)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和大家有著相似人生體驗的詞。
二、多媒體出示課題——《望江南》。
三、出示學習目標 (多媒體顯示)
學生默讀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和所要達到的要求。
四、朗讀過關 (出示課題、作者、詞作。)
1、《望江南》是這首詞的題目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從注釋中發(fā)現(xiàn),望江南是詞牌名,又名“憶江南”、“夢江南”。老師肯定學生利用注釋,參考書發(fā)現(xiàn)知識、解決問題的做法。
2、溫庭筠(jūn),老師故意考查學生利用工具書查閱生字詞的預習環(huán)節(jié)是否落到了實處。同時把字詞教學放在教學過程中落實。
學生糾正“筠”(yún)
指導學生資料助讀,了解作者和“花間派”。
(1)作者簡介。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間派”的重要作家。
。2)花間派:五代時,后蜀的趙崇祚選錄了溫庭筠、韋莊等十八家詞五百首,編為《花間集》。他們多寫閨情。在詞風上也大體一致,因此,后世就將他們稱為“花間 派”。
3、學生自己默讀,朗讀,同桌互讀。(播放古典音樂《望江南》,給學生營造一個悠遠、美好的朗讀環(huán)境。)
4、 教師抽查學生朗讀。(從讀音、節(jié)奏、韻味方面給與點撥。應該讀出由喜悅到失落的變化,語氣是歡快到悲傷。)
5、 學生齊讀。
五、理解大意。
學生自學,然后放在小組交流討論。抽查學生概述內(nèi)容,教師補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愛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畢后,在樓上憑欄眺望,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卻沒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陽西下,愛人沒有回來,只空見江水東流, 思念讓她肝腸寸斷。
六、體會詞作的思想感情
1、 思考討論如下練習題(多媒體展示)
“梳洗罷”這三個字能揭示出這位女子的什么心態(tài)?
“獨倚望江樓”中“獨”字最能說明女子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
“過盡千帆皆不是”這句話中你能不能體會出她的心理變化?
想象當時主人公心理活動狀況。
從這首詞中你認為她等了多長時間?什么地方可以反映出來?
你認為白頻洲會是一個什么地方?
2、學生分組討論。
3、學生發(fā)表意見,教師總結指正,必要的時候,教師要予以講解。
4、答案提示:
“女為悅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說明她相信愛人一定會回來,心中充滿希望。
“獨”這個字寫盡了她的孤獨和期盼。
“過盡千帆皆不是”從“希望是”到發(fā)現(xiàn)“不是”,寫出了女子一次次從希望到失望的過程,讓人為之心碎。
從“斜暉”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從全文,我們卻能讀出,以前她可能在這里等過,而以后,她也將繼續(xù)她的等候,直到愛人歸來。
白頻洲有可能是她和愛人分手的地方。
5、全班分成8個學習小組,每小組提出兩個有價值的問題,臨組交換答題。
七、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可有適當?shù)膭?chuàng)造,用優(yōu)美的文字寫一篇小文章。
八、體會這首詞的特點
這首詞共27字,但是卻寫了很多內(nèi)容。如:時間從早晨到 傍 晚 ,景物有 樓頭、帆船、斜暉、江水,和白頻洲,人物情感變化“希望” “失望”、“腸斷”。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閨中婦女美麗的容顏和憔悴的姿態(tài),窺探到了她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梢,詞和詩歌一樣,有概括、凝練的特點,詞人沒有直接表達情感變化,是蘊涵在情景中的,是我們從字里行間分析出的,可見還有含蓄的一面。本詞選取富有特征的動作和景物,構成人的藝術境界,表現(xiàn)人物的情思,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心理描寫細致入微,意境深幽,寓意深刻。
九、當堂背誦并默寫《望江南》,小組評比。
采用比賽的方式,看誰背得最快,記得最準。
十、擴展延伸
古代有關思婦的詩詞很多,這些詩詞很好得表現(xiàn)了古代婦女忠貞的愛情婚姻觀。
學生通過多媒體了解一些這方面的詩詞,進一步感受他們忠貞的愛情和為愛情腸斷心碎的感人故事。
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卜算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江城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 《詩經(jīng)·君子于役》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金昌緒 《春怨》
十一、課外作業(yè)
仿照本課學習模式,課外自學《武陵春》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板書設計】
《望江南》
溫庭筠(jūn)
詞牌名,有名憶江南,江南好。
溫庭筠:花間詞派的開創(chuàng)者。
內(nèi)容 思想 風格
洗漱完畢后 思獨 不寓
獨靠望江樓 親自 事情
千帆不見親 不情 雕深
斜暉水悠悠 見傷 飾摯
傷心白蘋州
【《江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江南》教學設計06-09
語文《江南》教學設計09-05
哀江南教學設計04-22
望江南教學設計05-14
《江南》教學設計15篇06-09
《江南》教學設計(15篇)06-09
一年級江南教學設計03-31
一年級《江南》教學設計05-21
江南教學反思12-30
《江南》教學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