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平整、推動、旅行、考察、秦嶺、遺跡、研究、成果、震驚”等詞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有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教學的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具體內容寫具體。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李四光,導入課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大朋友──課件出示李四光頭像,簡介他的生平。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小時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分節(jié)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三、交流材料,質疑解難
針對課文內容,學生質疑。
。薄⒆衷~:
理解隕石、地質學家、第四紀、冰川、秦嶺等詞的意思。
。、內容:
交流收集的李四光生平材料,圖片或童年故事。
。场⒆杂勺x文,談談你對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四、指導寫字
。薄W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藏、臥、旅、考”。
第二課時
一、認讀詞語
二、全班交流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研讀有關句子。
如:
1、時間長了,他對這塊石頭發(fā)生了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為什么李四光會對這塊石頭感興趣呢?這塊石頭有奇怪的地方嗎?
可用因為______所以______讓學生說說原因。讓學生感受巨石的'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心。
2、李四光跑去問老師______想像情景,進行說話練習。李四光會跑去怎樣問老師?
同桌演一演對話。
指名演一演。
。场⑦@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______。
老師的回答令李四光滿意嗎?
說話練習:
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______,應該會把草地______,可它沒有臥進土里,所以一定______。從而讓學生感受李四光好問好質疑的品質。4、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師生演演這次對話。李四光在請教多人失敗后,你覺得他會怎么想?
。怠⑦@個問題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______才______,可用直到______才______說話,感受李四光的執(zhí)著,認真的態(tài)度。
。、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______。
三、感受李四光的執(zhí)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1、總結升華:
、爬钏墓鈴囊粔K巨石質疑,通過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驚了全世界,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有什么感想?
學生暢所欲言。
⑵你想對李四光爺爺說什么話?
2、課外積累:找一找課外資料,搜集名人小時候敢于質疑,勤學好問的故事,為口語交際做好準備。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中的3個:藏、臥、旅
2、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chǎn)生的疑問,以及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之間的關系。
3、體會李四光的好學好問、堅持不懈的科學態(tài)度。
一、揭題、談話
1、板書課題,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7課:奇怪的大石頭
齊讀課題
2、課前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你覺得文章僅僅是在寫大石頭嗎?
3、你了解李四光嗎?出示資料簡介
4、李四光和大石頭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認真地讀課文。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流利。對于文中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
2、檢查反饋:
老師把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找出來了,你找對了嗎?
著名、捉迷藏、悄悄、躲閃、大坑、臥進土里、推動、旅行、考擦、遺跡、研究、震驚、長江流域 地質學家、隕石、冰川、秦嶺、第四紀
先自由朗讀
指名小老師帶讀,要求讀音標準
齊讀。
2、老師把最后一行詞語變成了紅色,因為它們是地質學上的專有名詞,比較特殊。讓我們一起讀好它們。
3、指明分意義段讀課文,思考:李四光和大石頭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
過渡:原來,李四光和大石頭的故事是在玩捉迷藏的過程中發(fā)生的,這部分內容在課文的第幾小節(jié)?請你仔細地讀一讀。
三、學習第2 小節(jié)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玩的時候,李四光發(fā)現(xiàn)這快石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2、讓學生體會有關句子。抓住“巨石、孤零零、遮得嚴嚴實實”
3、是啊,每次捉迷藏這塊大石頭都和他們一起玩,像朋友一樣。在這里玩的'時間久了,李四光就對這個朋友發(fā)生了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4、和李四光一起玩的小朋友還有很多,為什么只有李四光覺得這塊石頭奇怪呢?
(會觀察、會思考、會提問)
過渡:那么這塊石頭到底奇怪在什么地方?李四光對它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請你把問題找出來讀一讀。用~~~~
四、學習3-9小節(jié)
1、學生交流李四光的問題,教師歸納:
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呢?
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可它為什么沒臥進土里去呢?
這塊突兀的大石頭到底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沒有一塊石頭呢?
2、學生自由朗讀這些問題,你能讀出問的語氣嗎?
指名讀,齊讀。
3、李四光提的這些問題有沒有依據(jù)呢?(會思考、會觀察、會提問)
2、讀了剛才這些問題,你覺得把他們概括起來就是一個什么問題呢?
4、面對這一連串的疑問,他會想什么辦法解決呢?請你繼續(xù)讀課文。
5、交流:
請教老師:在老師那里得到答案了嗎?請你讀讀老師和他的對話?梢酝阑プx
分角色朗讀課文
問老師,老師也說不上來,那怎么辦呢?
請教爸爸:說不清楚
有關這塊巨石的疑惑,老師和父親都沒能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那怎么辦?
看來就只有自己想了。可誰又知道,童年時無意中的一個疑問一想就想了好多年啊!最后的結果又如何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五、生字書寫
藏、臥、旅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chǎn)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搜集有關李四光其人的資料
2.準備生字卡片
3.準備冰山推動巨石的科普錄象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1.匯報預習效果
a、《奇怪的石頭》講的是誰的故事?(李四光)
b、請同學們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關資料并介紹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課主題
剛才同學們的介紹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為著名的地質學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咱們也去取取經(jīng)。
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 .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導語 解疑惑。
現(xiàn)在你認為李四光之所以成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嗎?請學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說說。
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朗讀感悟
1 .復習切入,精讀課文
上節(jié)課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發(fā)現(xiàn)了我們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學不倦。
2 、請同學們畫出李四光幼年時圍繞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提出的問題。
a 、出示所有問題,指導朗讀,你認為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來的呢?”
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大石頭)說說你從哪看出來的?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相機理解“孤零零”“嚴嚴實實”
c、分角色朗讀(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3.觀看錄像,明白原理。
a、有關巨石如何毫無痕跡來到故鄉(xiāng)的這個疑惑一直困擾著李四光,二十年后他終于揭開了其中的奧妙,你想知道嗎?
b、觀看科普錄象,演示冰川推動巨石的情景。
c、情景再現(xiàn):假如你是李四光,你來我們學校做有關“冰川移石”的科普講座,你準備怎么把這個知識講清楚,現(xiàn)在請你整理好你的演講稿。
4.齊讀課文
交流感想
讀了這個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啟發(fā)?用“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一說。
分組交流。
課外拓展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們從小就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探索,最后為他們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回去找找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奮斗計劃:擬訂一份奮斗計劃,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這些偉大的人靠近。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chǎn)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知識查字典找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板畫激趣,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chǎn)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全班朗讀,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ǔn)石、大坑(kēng)、
臥進、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嶺、流域(yù)、遺(yí)跡、
研究、震(zhèn)驚
檢查預習,質疑解難。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質疑,師生共同解疑。
a.對預習認真,能主動、正確解疑的同學給予表揚。
b.主要解決以下疑難:
隕石:大的流星在經(jīng)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的科學家。
突兀:高聳。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qū)廣泛地發(fā)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反復朗讀,讀通讀順 可采用自由讀、分角色讀、老師參與讀、學生齊讀等方式,把課文讀通讀順。
作業(yè)
1.家聽本課文后生詞。
2.抄寫文中你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7 奇怪的大石頭
著 藏 巨 恐 坑 臥 推 秦 域 紀 遺 震
教學反思《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相關內容:《小獅子愛爾莎》讀寫練習題《亡羊補牢》教學設計12*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案《孔子拜師》課堂實錄《夸父追日》教學反思《掌聲》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乞巧教案《燕子》教案查看更多>>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和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在字詞的學習中,先相對集中地學習,側重于讀準字音,而后在講讀課文中結合語境再側重于形義的解析。上述部分難點的字詞析解適當?shù)貪B透一些字理知識,使學生形象地識記字詞形義,以達到語文新課標所提出“喜歡學習漢字”境界。采用多種方式朗讀,且要求讀通讀順,為第二課時對課文的品味和感悟做好鋪墊。
第二課時
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感知巨石形象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xiàn)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為什么能引起李四光的興趣。
a.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b.教師板畫石頭,討論:
a)這是塊怎樣的石頭?(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指出石頭的四個特點:大、時間久、臥進土地、獨立
b)李四光和伙伴們是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
李四光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jù)內容描述。
c.小伙伴們轉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咦,這是為什么?(石頭大,便于躲藏這也是原因之一)
感受好問精神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怎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同桌讀、演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表演結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解開巨石之謎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自然段。
讀后討論
a.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a)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二十多年;
b)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b.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大成果?
交流讀后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作業(yè)超市
1、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2、 、寫生字詞語。
3.繼續(xù)搜集、閱讀其他名人故事。
板書設計
小時候 發(fā)現(xiàn)問題
奇怪的大石頭 震驚世界《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相關內容:《小獅子愛爾莎》讀寫練習題《亡羊補牢》教學設計12*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案《孔子拜師》課堂實錄《夸父追日》教學反思《掌聲》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乞巧教案《燕子》教案查看更多>>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長大后 勇于探索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的設計主要是想體現(xiàn)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征,即加強對詞語的品味和語段的朗讀訓練,同時培養(yǎng)學生敢于求索的意識和精神。通過恰當?shù)膯栴}設計以回觀課文內容,弄清善于思考、敢于探索與獲取成果的關系,最后雙通過說寫自己感悟最深的一句話,把語文的學習與人文的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玩耍時,對家鄉(xiāng)的一塊巨石產(chǎn)生了疑問,在老師和父親都未能解答的情況下,通過自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來。
本文脈絡清晰,先介紹了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質學家,接著講了李四光玩耍時對怪石產(chǎn)生了疑問,然后講向師長請教和去英國留學,逐漸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最后講回家鄉(xiāng)進一步考察,取得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表現(xiàn)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在寫法上,本文通過對話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發(fā)現(xiàn)他善于思考、提問的能力。
【學情分析】
課文中難理解的詞語比較多,像“突兀、秦嶺、隕石、第四紀冰川”,第四紀冰川活動的地質知識和李四光學生也很陌生,可以課前布置學生收集相關資料。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字,會寫14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等20個詞語。讀準翹舌音“震”和前后鼻音“坑、秦”。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話揣摩人物的內心。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點】
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
【教學方法】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我采用“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方法,經(jīng)過適當點撥聯(lián)系上下文,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通過閱讀體會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引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搜集有關李四光及一些地質學知識,如:隕石、冰川等相關的資料。2.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chǎn)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并齊讀)。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3.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ǔn)石、大坑(kēng)、
臥進、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嶺、流域(yù)、遺(yí)跡、
研究、震(zhèn)驚
(1)指名讀、開火車讀。讀準翹舌音“震”和前后鼻音“坑、秦”。
(2)去掉拼音讀。小老師領讀。
4.分節(jié)指名讀課文。
5.解決一些術語
a.隕石:大的流星在經(jīng)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b.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的科學家。
c.突兀:高聳。
d.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qū)廣泛地發(fā)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e.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f.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李四光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教師相機板書學生對李四光的印象。如:愛思考,愛提問,好問好學,等等。
2.能用書上的話來充分說明你的觀點嗎?
四、再讀課文,合作研讀
1.再讀課文,劃出說明自己觀點的理由。
2.小組合作,互相說說自己的觀點和句子。
3.全班交流。
五、指導寫字
1.認讀要寫的字。
2.爭做寫字小老師:那幾個字容易寫錯,該怎么寫,請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畫,第六筆為“┖”。
“臥”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筆順,第三筆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筆順
3.教師范寫“藏、臥”。
4.學生在生字卡上描紅,書寫。
六、布置作業(yè)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檢查生字詞默寫。
2.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感受人物品質
(一)感受巨石之“怪”。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捉迷藏。讓我們到現(xiàn)場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課文,思考: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在書上劃出重點詞句。
(2)小組討論。
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討論:
一怪,它是獨立的──“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二怪,這塊石頭體積龐大──“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
三怪,時間久──“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四怪,沒有人說得清它的由來──“爸爸也說不清楚”。
(3)朗讀課文,再次體會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問。
(二)體會李四光是怎么提問題的。
按課文內容填空: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它應該()?伤()?
(三)感受人物品質
1.大石頭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樣的感受,他產(chǎn)生了疑問,他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呢?
2.全班交流:
老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研讀有關句子。
如:
(1)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發(fā)生了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為什么李四光會對這塊石頭感興趣呢,這塊石頭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嗎?
可用因為……所以……讓學生說說原因。讓學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問老師……
a.想象情境,進行說話練習。
b.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同桌演一演對話。
c.指名演一演。
(3)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
a.老師的回答令李四光滿意嗎?
b.說話練習:
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 ),應該會把草地( ),可它沒有臥進土里,所以一定( )。
從而讓學生感受李四光好問好質疑的品質。
(4)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
a.師生演演這次對話。
b.李四光在請教多人失敗后,你覺得他會怎么想?
(5)這個問題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說話。感受李四光的執(zhí)著,認真的態(tài)度。
(6)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
感受李四光的執(zhí)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7)一塊大石頭,引發(fā)了一個重大的科學研究成果,這個成果震驚了全世界!讀到這里的時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爺爺說的嗎?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李四光爺爺,我想對您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交流讀后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五、課外積累
找一找課外資料,搜集名人小時候敢于質疑,勤學好問的故事。為口語交際做好準備。
板書設計
7 奇怪的大石頭
好問
李四光
執(zhí)著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病⒄_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chǎn)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搜集有關李四光其人的資料。
2、準備生字卡片。
。、準備冰山推動巨石的科普錄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薄R報預習效果:
、 《奇怪的石頭》講的是誰的故事?(李四光)
、 請同學們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關資料并介紹李四光其人。
。、切入本課主題:
剛才同學們的介紹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為著名的地質學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咱們也去取取經(jīng)。
二、初讀課文
。、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场葱蛑鸲蝸矸答仯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呼應導語解疑惑:
現(xiàn)在你認為李四光之所以成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嗎?請學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說說。
三、指導寫字
。薄⑼队俺鍪旧衷~,自讀,指名讀。
。、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指導寫字:
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一、朗讀感悟
1、復習切入,精讀課文:
上節(jié)課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發(fā)現(xiàn)了我們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學不倦。
。、請同學們畫出李四光幼年時圍繞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提出的問題:
、 出示所有問題,指導朗讀,你認為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 “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來的呢?”
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大石頭)說說你從哪看出來的?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相機理解“孤零零”“嚴嚴實實”。
⑶ 分角色朗讀(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场⒂^看錄像,明白原理:
⑴ 有關巨石如何毫無痕跡來到故鄉(xiāng)的.這個疑惑一直困擾著李四光,二十年后他終于揭開了其中的奧妙,你想知道嗎?
⑵ 觀看科普錄象,演示冰川推動巨石的情景。
、 情景再現(xiàn):假如你是李四光,你來我們學校做有關“冰川移石”的科普講座,你準備怎么把這個知識講清楚,現(xiàn)在請你整理好你的演講稿。
。础R讀課文。
二、交流感想
讀了這個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啟發(fā)?用“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一說。
三、分組交流
四、課外拓展
。、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們從小就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探索,最后為他們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回去找找這方面的材料。
。病⑽业膴^斗計劃:擬訂一份奮斗計劃,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這些偉大的人靠近。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7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上一節(jié)課初讀了《奇怪的大石頭》這篇課文,下面請大家回顧一下:究竟李四光家鄉(xiāng)的那塊大石頭奇怪在哪里?
二、學習新課
。ㄒ唬┳x;
1、這么奇怪的一塊大石頭,讓我們勤動腦、善思考的李四光產(chǎn)生了很多疑問,滿腦子的疑問怎么辦呢?
2、下面我們學習課文3——7自然段,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部分內容,想想,哪幾個自然段的話是老師說的?哪幾個自然段的話是李四光說的?
生回答:四六自然段是李四光說的,其他的都是老師說的。)
3、真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3——7段,來驗證一下。請男孩子扮演李四光,女孩子扮演老師。
4、完全沒錯,這老師就不明白了,這里5、6、7自然段都沒有寫某某說,你們是怎樣判斷的呢?
(二)補:
1、如果要把李四光和老師的話補充得更具體些,可以加上某某說,你會嗎?提示語在句子前面,強調的是說話人,其實提示語還可以在句子后面,強調的是人物說話的內容,提示語在句子的中間,既強調了說話人,有強調說話的內容。同學們我們寫作時就要靈活使用提示語,(板書:靈活使用提示語)
2、這很簡單是嗎?那現(xiàn)在老師把難度加大,你還能用其他方式把對話補充得更具體嗎?
3、師小結:真好,我們還可以豐富人物的表情、動作,讓人物的對話更加具體(板書:豐富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大家可以像他們一樣把以下的對話補充完整嗎?請同學們先在課本旁邊寫寫,小組間再交流一下。
(三)讀
1、大家補充的內容真豐富。孩子們,這幾句對話看似簡簡單單,但透過字面,卻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請大家看幻燈幕,讀讀這兩條句子,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老師想了想,說:“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2、有“恐怕”與沒有”恐怕“意思一樣嗎?哪條句子表達準確?
3、是呀,老師也是猜測的,他也沒法確定,齊讀句子。
老師小時候它就在這里了,那石頭有多久了,老師也說不上,齊讀句子
4、再看這一段,讀讀看,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那是老師猜測還是老師肯定的回答)
“聽說天上常常掉下來隕石,也許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
5、是呀,對于李四光的問題,老師都根本沒法確定,男同學讀,女孩子讀。
6、與老師恰恰相反,李四光就顯得非?隙ǎ埻瑢W們讀讀這段話(第6段),看看你能體會到什么?李四光為什么說話這么肯定呢?
誰能肯定地讀讀那段話?
7、讀了這一組對話,你們覺得老師是個怎么樣的人?李四光又是個怎么樣的人?
小結::透過對話的背后,同學們體會得真深。人物對話應該寫些什么內容呢?寫能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語句。(板書:表現(xiàn)人物品質)
。ㄋ模⿲懀
同學們,你們能根據(jù)上課前老師跟你們的互動寫幾句對話嗎?
要求:
1、靈活運用提示語。
2、豐富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讓對話更加具體。
3、通過人物對話來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
教學反思:
1、此文的重點部分是通過李四光和老師的對話,塑造了一個勤于思考、積極提問的少年形象。因此,我在引導學生讀對話的過程中,先理清對話者的身份,滲透冒號和引號的用法,加深對話描寫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為后面的補、品、練埋下伏筆。
2、對于三年級的學生,習作時腰寫清楚、寫具體是重難點,這個對話正是讓學生練習補寫極好的語言材料。因此,我引導學生在補寫“某某說“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用其他的方式把對話寫具體,從一開始個別學生用加動作、加表情的方法過渡到大部分學生也能試著描寫,這便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小老師功能,讓好的學習經(jīng)驗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繼而影響整個班級。
3、學生對一份閱讀材料的敏感程度,也就是常說的語感的養(yǎng)成,大多是通過對比閱讀培養(yǎng)起來的。這里,我推薦學生比較“恐怕、也許、一定、應該”,學生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讀懂了穩(wěn)重的老師是一種猜測式回答,李四光是一種經(jīng)驗式提問,從而很好地幫助學生構建起人物的印象。
4、此片段教學最后的御用訓練,為學生的課內外學習和生活加枸杞了一道可遷移的橋梁。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玩耍時,對家鄉(xiāng)的一塊巨石產(chǎn)生了疑問,在老師和父親都未能解答的情況下,通過自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來。
本文脈絡清晰,先講李四光玩耍時對怪石產(chǎn)生了疑問,然后講向師長請教,最后講學成后回家鄉(xiāng)考察,取得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表現(xiàn)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在寫法上,本文主要是通過李四光與老師的對話表現(xiàn)李四光善于思考、提問的品質。
在學習本篇課文之前,學生已于二下學期學了寫李四光的文章《捉迷藏》,對李四光的好學、認真有了初步的印象。所以說,孩子們對這位科學家不是陌生的。但課文生僻詞語較多,如“突兀、隕石、考察、秦嶺、流域、遺跡、冰川、第四紀”等,離孩子生活較遠,學生比較難理解。三上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強,求知欲高,對李四光的問題同樣有著強烈的好奇,所以在教學中,可以質疑解疑理解詞語意思,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喚起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進入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李四光好問、善于思考的品質。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字,會寫14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等20個詞語。通過質疑解疑,理解“隕石、考察、秦嶺、流域、遺跡、冰川、第四紀”等詞語的意思。
2.讀懂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并學習李四光勤于動腦、不懈追求的可貴品質。
3.課前布置預習,安排搜集資料,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培養(yǎng)收集信息的能力。
4.根據(jù)李四光與老師的.對話片段,進行仿寫練習。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感受李四光勤于動腦,執(zhí)著求索的品質。
2.根據(jù)李四光與老師的對話片段,嘗試仿寫。
教學難點:
1.字詞:通過質疑解疑,理解“隕石、考察、秦嶺、流域、遺跡、冰川、第四紀”等詞語的意思。
2.課文:領會李四光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了解李四光。
大家還記得我們學過的課文《捉迷藏》嗎?你對這篇課文有什印象?
●匯報課前搜集的資料,并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了解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出示課文第一段: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質學家。給“著名”換詞。結合資料了解:地質學。
。ɡ钏墓馐侵牡刭|學家。他從小就對身邊看到的、聽到的事充滿好奇,愛問個為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小時侯的一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
1.自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劃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給課文自然段標標序號。
2.分節(jié)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
隕石、大坑、臥進、突兀、旅行、
考察、秦嶺、流域、遺跡、研究、震驚
3、同桌對讀課文。
4、整體感知:不知不覺,我們已經(jīng)讀了好幾遍課文了。讀了課文后,你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感知巨石形象
課題說“奇怪的大石頭”,請你讀讀課文,找找課文是怎么說它的奇怪的?
交流:石頭奇怪在哪?
●怪——獨個兒: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怪——體積大: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
●怪——時間久:“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了!
●怪——突兀: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沒有一塊石頭呢?
●怪——沒臥進土里:它應該把草地砸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伤鼮槭裁礇]臥進土里去呢?
1.(生選擇課文內容講,師適當概括并板書)邊讀書邊感悟。
2.是呀,多奇怪的大石頭呀,你能把這種奇怪的感覺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3.你就是其中的一個小伙伴,來向大伙介紹一下這塊奇怪的大石頭吧。(語言內化)
四、學習生字。
藏:筆順
考:下面為橫、豎折折鉤
旅:右下部分
板書設計:
奇怪的大石頭
巨石
孤零零}突兀
沒臥進土里
時間長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出。
二、感受好問精神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怎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同桌讀、演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表演結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三、解開巨石之謎
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我們也來學學李四光,多問個為什么。請大家讀最后兩自然段,在不懂的地方做一做記號。
質疑交流。
●解決字詞:
隕石:大的流星在經(jīng)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qū)廣泛地發(fā)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兒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語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討論。
a.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1)這個問題李四光想了許多年;
(2)直到他長大以后到英國學習地質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他終于弄明白了,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指名分讀以上三個層次的話語。
分組再讀,理清段落順序:你看,正因為(小組一):這個問題李四光想了許多年;又因為(小組二)直到他長大以后到英國學習地質
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還因為(小組三)李四光回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所以——(小組四)他終于弄明白了,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b.對這塊巨石的研究使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大成果?齊讀:經(jīng)過進一步的考察,他發(fā)現(xiàn)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跡。他的這一研究成果,震驚了全世界。
●這塊奇怪的大石頭真使李四光受益匪淺,怪不得課題是——學了整篇課文,你覺得還能給課文取個什么題目嗎?說說理由(認識到不僅是勤于思考、善于提問,更是勤奮、執(zhí)著、探究,才使李四光取得成功。)
小結鼓勵:是啊,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四、課后延伸:
1、小練筆: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爸爸也說不清楚。”李四光是怎樣問爸爸的,爸爸怎樣回答的?你能仿照課文,寫寫他們的對話嗎?
★學了課文,你對課文提出了什么問題,是怎樣解決的?你能用對話的形式記一記嗎?
用上說話的三種句式:
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一切準備停當!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是的!毙∧泻⒄酒饋,鞠了個躬,“請讓我進去吧!”
2、閱讀《李四光的故事》,與同學交流感想。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9
第一課時
設計人:
審核人:
溫馨寄語: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xiàn)!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坑、域、遺、震"5個生字。會寫"著、藏、悄、閃、坑、臥、推、旅、考、秦、紀、遺、究、震"13個字。能正確讀寫課后"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平整、推動、旅行、考察、秦嶺、遺跡、研究、成果、震驚"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一、自主學習
。、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拼讀一下,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
2、讀一讀,并為這些字注上拼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石、大坑、臥進、突兀、旅行、
考察、秦嶺、流域、遺跡、奇怪、嚴嚴實實、平整、震驚。
3、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想想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二、合作探究
1、讀課文,交流課文圍繞大石頭寫了一些什么事?
2、你對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三、拓展延伸
李四光爺爺小時侯看到了一塊巨大的石頭,引發(fā)他的思考和探索,后來出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兩百多年前,有一個孩子看到蘋果往下掉后,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蘋果既不往旁邊飛,也不往天上飛,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吸引它呢?”經(jīng)過他反復推測、不斷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了宇宙間的規(guī)律──“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把你知道的其他名人故事講給大家聽。(要求:講的時候,要有一定的順序,聲音響亮,儀態(tài)大方,把故事內容講清楚。)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學會了( )。
五、當堂檢測
1、比一比,組詞。
紀( ) 秦( ) 著( ) 旅()
記( ) 春( ) 暑( )族( )
閃( ) 考( ) 坑( ) 迷( )
困( ) 老( ) 杭( ) 謎( )
2、照樣子,寫一寫。
孤零零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嚴嚴實實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很深很深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六、課后反思
我的困惑:
我的反思:
第二課時
設計人:
審核人:
溫馨寄語: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xiàn)!
學習目標
。、鞏固生字新詞。
。病W習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語句意思。
。场⒏惺芮谟谒伎、善于動腦、執(zhí)著追求的可貴品質對一個人的事業(yè)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溫馨提示: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的。
一、自主學習
1、上節(jié)課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發(fā)現(xiàn)了我們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學不倦。請同學們畫出李四光幼年時圍繞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提出的問題。
二、合作探究
1、學習課文1——8節(jié),邊讀邊思考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
2、李四光小時候提出的所有問題,你認為該用什么語氣來讀?李四光是如何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有關巨石如何毫無痕跡來到故鄉(xiāng)的這個疑惑一直困擾著李四光,二十年后他終于揭開了其中的奧妙,你想知道嗎?觀看科普錄象,演示冰川推動巨石的情景。
三、朗讀
分角色朗讀(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們從小就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探索,最后為他們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回去找找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奮斗計劃: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這些偉大的人靠近。
五、課堂小結
讀了這篇課文我懂得了遇事要( )( ) 、 只有執(zhí)著的( ) 才會取得成功的道理。
六、當堂檢測
1、按要求做一做。
(1)這塊大石頭是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呢?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課文內容填空。
這么大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 ) 。它應該( )
可它 ( )?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平整、推動、旅行、考察、秦嶺、遺跡、研究、成果、震驚” 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相關的冰川活動資料;搜集有關李四光的材料。
2、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課,激發(fā)興趣
1、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chǎn)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2、簡介李四光,課件出示李四光頭像,簡介他的生平。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小時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jié)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3、掃除詞語障礙
隕石 地質學 突兀 第四紀 冰川 秦嶺 長江流域
4、齊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家鄉(xiāng)的一塊巨石產(chǎn)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
5、你對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師相機板書學生對李四光的印象。如:愛思考,愛提問,好問好學,等等,能用書上的話來充分說明你的觀點嗎?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本文圍繞奇怪的大石頭是從哪里來的,敘述了幾個與此相關的事件,表現(xiàn)了李四光積極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貴品質?
。ㄕn文的敘述順序:李四光與同學玩捉迷藏對巨石由來產(chǎn)生疑問;向師長請教和去英國留學,才逐漸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鄉(xiāng)考察,取得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
2、劃分段落
第一段(1):寫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
第二段(2):寫李四光與同學玩捉迷藏對巨石由來產(chǎn)生疑問
第三段(3—9):寫向師長請教和去英國留學,才逐漸明白了其中原因。
第四段(10):寫回到家鄉(xiāng)考察,取得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
四、寫字指導
重點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其結構上的特點,如,“考、秦”為“上大下小”的上下結構,“著、藏、究、震”為“上小下大” 的上下結構,然后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此外,在寫“紀”時,要注意右邊是“己”不是“已”;“旅”要和“旋”易混,“藏”和“臥”筆順易錯,要注意區(qū)分,不要寫錯。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詞語。
2、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合作探究
1、感知巨石形象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xiàn)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著巨石捉迷藏的?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2)討論交流:
①這是塊怎樣的石頭?(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②李四光和伙伴們是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描述。
、刍锇閭冝D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咦,這是為什么?(石頭大,便于躲藏這也是原因之一)
2、感受好問精神
(1)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怎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①同桌讀、演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诒硌萁Y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老師的回答令李四光滿意嗎?從哪兒看出來?說話練習:
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 ),應該會把草地( ),可它沒有臥進土里,所以一定( )。
從而讓學生感受李四光好問好質疑的品質。
。2)李四光沒有解開巨石之謎,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
師:李四光在請教多人失敗后,你覺得他會怎么想?
3、感受執(zhí)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第九、十自然段,讀后討論:
①這個問題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說話。感受李四光的執(zhí)著,認真的態(tài)度。
、诶钏墓庠趺唇忾_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①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許多年;②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③回到家鄉(xiāng),經(jīng)過考察,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4、小結:
。1)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應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探討。如,“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說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獨立的;“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說明這塊巨石體積龐大;老師說“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說明時間之久;老師說它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為什么沒臥進土里去”,并且連父親也不清楚,說明它的由來連大人都弄不清楚,綜合上述幾個方面,說明了此石“真怪”。)
(2)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
三、總結升華
1、小李四光從一塊巨石質疑,通過自己的探索,研究初的成果震驚了全世界,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有什么感想?
中心:這篇課文通過講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家鄉(xiāng)的一塊巨石產(chǎn)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表現(xiàn)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2、你想對李四光爺爺說什么話?
3、總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巨大價值。愿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四、課外積累
找一找課外資料,搜集名人小時候敢于質疑,勤學好問的故事。為口語交際做好準備。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chǎn)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搜集有關李四光其人的資料。
2、準備生字卡片。
3、準備冰山推動巨石的科普錄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匯報預習效果:
⑴ 《奇怪的石頭》講的是誰的'故事?(李四光)
、 請同學們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關資料并介紹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課主題:
剛才同學們的介紹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為著名的地質學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咱們也去取取經(jīng)。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導語解疑惑:
現(xiàn)在你認為李四光之所以成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嗎?請學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說說。
三、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
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一、朗讀感悟
1、復習切入,精讀課文:
上節(jié)課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發(fā)現(xiàn)了我們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學不倦。
2、請同學們畫出李四光幼年時圍繞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提出的問題:
、 出示所有問題,指導朗讀,你認為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 “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來的呢?”
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大石頭)說說你從哪看出來的?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相機理解“孤零零”“嚴嚴實實”。
⑶ 分角色朗讀(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3、觀看錄像,明白原理:
、 有關巨石如何毫無痕跡來到故鄉(xiāng)的這個疑惑一直困擾著李四光,二十年后他終于揭開了其中的奧妙,你想知道嗎?
、 觀看科普錄象,演示冰川推動巨石的情景。
、 情景再現(xiàn):假如你是李四光,你來我們學校做有關“冰川移石”的科普講座,你準備怎么把這個知識講清楚,現(xiàn)在請你整理好你的演講稿。
4、齊讀課文。
二、交流感想
讀了這個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啟發(fā)?用“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一說。
三、分組交流
四、課外拓展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們從小就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探索,最后為他們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回去找找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奮斗計劃:擬訂一份奮斗計劃,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這些偉大的人靠近。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12
一.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chǎn)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
二.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chǎn)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課前準備
1.發(fā)動學習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資料、圖片、童年故事。
2.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知識查字典找資料。
3.生字、新詞卡片。
五.教學方針
討論,探究學習.
第一課時
一.投放多媒體,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chǎn)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3.分節(jié)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ǔn)石、大坑(kēng)、
臥進、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嶺、流域(yù)、遺(yí)跡、
研究、震(zhèn)驚
三.解決一些術語詞
1.隕石:大的流星在經(jīng)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2.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的科學家。
3.突兀:高聳。
4.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qū)廣泛地發(fā)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6.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四.默讀課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五.指導寫字,完成作業(yè)。
1.認讀要寫的字。
2.爭做寫字小老師:那幾個字容易寫錯,該怎么寫,請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畫,第六筆為“┖”。
“臥”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筆順,第三筆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筆順。
3.各自抄寫。
第二課時
一.四人小組討論解決上節(jié)課提出的問題,把仍不能弄懂的記錄下來.
二.全班反饋,歸納整理提出的問題.
三.老師引導解決讀懂文章必須弄懂的問題.
。ㄒ唬n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xiàn)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著巨石捉迷藏的。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2.教師板畫石頭(或實物投影儀顯示課文插圖,或電腦多媒體課件顯示巨石),討論:
a)這是塊怎樣的石頭?(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們是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電腦多媒體課件的話,繼續(xù)演示李四光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jù)內容描述。
3.小伙伴們轉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咦,這是為什么?(石頭大,便于躲藏這也是原因之一)
。ǘ纸巧x3-----8自然段.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怎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同桌讀、演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表演結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
(三).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自然段。
讀后討論。
a.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a)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二十多年;
b)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b.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交流讀后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五.作業(yè)設計:
小練筆:我的小發(fā)現(xiàn)
板書: 7 奇怪的大石頭
解 之謎
李四光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13
一、回顧課文
二、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1.引導學生感受巨石之“怪”。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去探究: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捉迷藏。讓我們到現(xiàn)場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
(1)讓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思考: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在書上劃出重點詞句。
(2)小組討論。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討論:一怪,它是獨立的──“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二怪,這塊石頭體積龐大──“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三怪,時間久──“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四怪,沒有人說得清它的由來──“爸爸也說不清楚”。
(3)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再次體會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問。
2.引導學生體會李四光是怎么提問題的。小黑板出示:按課文內容填空: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它應該( )?伤( )?3.指導學生表演讀,感受人物品質。我們可以這樣激趣:大石頭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樣的感受,他產(chǎn)生了疑問,他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呢?
(1)讓學生自讀課文,找、畫關鍵重點詞句。
(2)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抓住“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發(fā)現(xiàn)”幾個關鍵詞語,理解李四光執(zhí)著探索的可貴品質,體會課文是怎樣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執(zhí)著探索寫具體的。
(3)指導學生分角色演讀對話。a.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b.同桌讀、演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c.表演結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4)引導學生說話練習我們可以這樣引導:一塊大石頭,引發(fā)了一個重大的科學研究成果,這個成果震驚了全世界!讀到這里的時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爺爺說的嗎?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如果時間不足,可以進行說話練習。)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說:xxxxxxxxxx。
三、拓展延伸,加強感悟
引導學生閱讀李四光的其他故事?梢赃@樣引導:你還搜集到李四光爺爺哪些故事?特別是他的童年故事?讀過故事,你又有什么感受?四、總結全文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的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四、閱讀選讀課文
《做風車的故事》(可以利用閱讀課進行)
1.談話,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可以這樣引導:李四光爺爺小時侯看到了一塊巨大的石頭,引發(fā)他的思考和探索,后來出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兩百多年前,有一個孩子看到蘋果往下掉后,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蘋果既不往旁邊飛,也不往天上飛,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吸引它呢?”經(jīng)過他反復推測、不斷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了宇宙間的規(guī)律──“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現(xiàn)在,我們來讀一讀他做風車的故事吧!
2.老師揭示課題。
3.讓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布置思考題:(1)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2)文章里寫到了小牛頓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你最欣賞小牛頓哪一點?4.讓學生自主閱讀。5.引導學生交流,指導朗讀。六、作業(yè)超市1、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4、繼續(xù)搜集、閱讀其他名人故事。七、板書設計7、奇怪的大石頭孤零零勤于思考怪嚴嚴實實善于動腦說不清楚不懈追求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考、秦”等6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病⒄_流利朗讀課文。
。、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chǎn)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
【教學難點】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課前準備】
1、發(fā)動學習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資料、圖片、童年故事。
。、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知識查字典找資料。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考、秦”等6個生字。會寫“著、藏、考、秦、究、震”6個上下結構的字。
。病⒄_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學習課文第一至八自然段,了解大石頭給李四光帶來的疑問。初步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點〗認識“考、秦”等6個生字。會寫“著、藏、考、秦、究、震”6個上下結構的字。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藏”,了解大石頭的怪。
〖課前準備〗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知識查字典找資料。
〖教學過程〗
一、板畫激趣,談話導入
畫:大草坪上有一塊大石頭。
看到這塊石頭,你有疑問嗎?
有一個和大家年齡相仿的男孩,叫李四光,經(jīng)常圍著這塊大石頭和小朋友捉迷藏,產(chǎn)生了很多疑問。他稱這塊石頭為“奇怪的石頭”,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李四光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呢?
。、請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檢查:
隕石、大坑、秦嶺、流域、遺跡、臥進、考察、研究、震驚、藏在、突兀、著名、悄悄、孤零零。
、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 仔細觀察詞語有什么特點?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 仔細觀察加粗的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指導寫好上下結構的字“藏”的筆順:第六筆為“┖”。
學生臨摹。
。病⒆x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李四光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呢?
學生初步回答。
三、再讀課文第二至八自然段
1、這石頭真有這么奇嗎?請再讀細細去讀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讓我們也來學學李四光的樣兒,來找找這石頭奇怪在哪兒?
、 學生細讀。
⑵ 反饋交流:
、 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獨立理解“孤零零”)
、 一聽到小伙伴的腳步,他就悄悄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大理解“嚴嚴實實”)
、 看到這么怪的石頭,你有疑問嗎?有了能疑問,你會怎么做?
2、讓我們來看看李四光是怎么做的`?讀三到八自然段:
⑴ 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怎么答的?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 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 表演結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 續(xù)演和爸爸之間的對話。再問:“你的疑問解決了嗎?”
。、齊讀二至八自然段。
四、課外作業(yè)
。薄⒊瓕懥鶄生字。
。病⑹占钏墓獾纳劫Y料、圖片、童年故事。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平整、推動、旅行、考察、秦嶺、遺跡、研究、成果、震驚”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一、收集學生初讀課文時產(chǎn)生的問題。
1)學生讀文時遇到的問題。李四光、地質學家、孤零零、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恐怕、隕石、砸、臥、突兀、甚至、遙運、考察、冰川、長江流域、遺跡、震驚。
2)學生讀文時產(chǎn)生的問題。
1.這是塊怎樣的石頭?
2.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3.冰川是怎么形成的,它怎么可以推動大石頭旅行呢?
4.李四光還有其它研究成果嗎?
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捉迷藏嗎?怎樣藏才可以讓小伙伴找不到你呢?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也經(jīng)常玩這個游戲。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七課《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詞語,檢查并指導學生進行朗讀。
2、分節(jié)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三、質疑解難
1.默讀課文,并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質疑,師生交流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
四、鞏固練習
1.齊讀課文。
2.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先讀帖,再摹寫,最后臨貼。)
五、布置作業(yè)
1.學習課文后,你又產(chǎn)生了哪些問題,寫在紙條上交給老師。
2、鞏固本課生字,并認真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從題目入手,從“奇怪”入手
1.同學們你們喜歡石頭嗎?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石頭。
2.你們見過“奇怪”的大石頭嗎?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第七課《奇怪的大石頭》。請大家通過讀課題來回答老師的問題:這篇課文講了什么樣的大石頭?我沒有聽清,再來一遍?(這樣反復引導學生讀出對題目的.理解)。
二、圍繞“奇怪”做文章
1.課文圍繞著大石頭講了哪些奇怪之處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
2.學生匯報,(教師用簡筆畫畫一個大石頭,)教師在石頭周圍用詞語概括!熬薮蟮模回5,孤零零的,時間久的,能把人遮得嚴嚴實實的”
3.練習用上這些詞語或其中的一部分來描述這塊石頭。
例:這是一塊巨大的,突兀的,孤零零的,時間久的,能把人遮得嚴嚴實實的大石頭。
三、感受李四光的好問精神
1.面對這樣一塊石頭,你會想些什么呢?李四光又問了哪些問題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3到7自然段,讀完后同桌互相演一演。
2.師生交流,出示李四光的問題,并引導學生讀后討論。
3.教師小結,并板書:“刨根問底”,“打破沙鍋問到底”。
4.李四光從老師哪弄清問題了嗎?既然老師都不知道,我看就算了吧。W生)
5.請大家讀課文第八自然段,看看李四光又去問誰了?問題問明白了嗎?
6.既然爸爸都不知道,我年就算了吧!不要再追究下去了。(再一次激將學生)從而引出李四光具有“勇于探索,不斷追求”的精神。
四、解開巨石之謎,體會人物品質
1.請大家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找一找李四光是怎樣把這個迷團解開的。
2.在學生概述的情況下,教師出示句子并指導朗讀。
直到他長大后到了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他終于弄明白了,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相機出示課件,解釋冰川之迷。
教師小結:疑團終于解開了,正是因為李四光研究出了這塊石頭的來歷,從而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
3.那么李四光還做出了哪些重要的成果呢?請學生打開書,讀課后資料袋的知識。
五、作業(yè)設計
1.根據(jù)課文內容,充分發(fā)揮想象,以“大石頭旅行記”為題編一個小故事,并把這個故事講給媽媽、爸爸聽。
2.找一找課外資料,搜集名人小時候敢于質疑,勤學好問的故事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范文03-13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03-10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04-13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01-01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12-31
奇怪的大石頭教案05-31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15篇12-31
奇怪的大石頭課文教案08-26
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教學設計06-27
三年級語文上冊《奇怪的大石頭》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