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了解中國畫傳統(tǒng)寫意花卉的技巧特點,學會欣賞中國畫作品,并從中領會到畫的意境,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務。
2、學習中國畫寫意菊花的簡單畫法,進行筆墨基本功訓練。
教具:
1、學生用具:中國畫顏料、墨汁、毛筆兩支{一支為狼毫小筆用于勾勒線條,一支為羊毫用于點、染色(如大白云)}、調色盤、水罐、一張舊報紙代替墊布、八開生宣紙。
2、教師用具:繪畫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畫一張、分步步驟圖一張、空白生宣紙1張。
教學重點:
本課重點是提高學生對中國畫的認識,練習用毛筆、宣紙作寫意花卉畫的技巧。
教學難點:
本課難點是用筆用墨和掌握適當?shù)乃直憩F(xiàn)不同的濃淡墨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我們在四年級時已學過用中國畫的寫意畫法畫,荸薺和櫻桃、西瓜等,今天,我們學習用中國畫的寫意畫法畫菊花。(板書解題:菊花中國畫)
三、講授新課
1、啟發(fā)談話
你們知道菊花什么時候開花嗎?(指名回答)
(——它是深秋時獨自開放)
(——深秋之日天氣已經(jīng)開始變冷,為什么菊花還會開花呢?)
因為菊花不怕冷,不畏嚴寒,故它能在深秋獨放,而正是它的這種特性,能引起人們的心理共鳴,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從中尋覓出不同的寓意。我們可以從唐代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黃巢的兩首詠菊詩中看看他是如何贊美菊花。
其一:“颯颯西風滿院裁,香寒蕊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苯杈栈ú辉诖禾扉_放,嗟嘆生不逢時,流露出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抒發(fā)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壯志。
其二:“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陣陣香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眲t充滿革命的豪情,表達了他對起義軍的勝利前景的自信。
你們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競然使人們產(chǎn)生這么多的遐想,實屬不易,今天我們就用菊花這種傲然的精神來學畫菊花吧!
2、讀畫
菊花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到處可看到各種各樣的品種,又因近代以來經(jīng)過園藝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態(tài)、異彩紛呈,然而最常見的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畫的黃色小菊花。
(出示范圖)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菊花,看看它們是由那幾個部分構成的?(——菊葉、菊枝、菊花)。再看看菊葉有什么不同?菊花又有什么不同?菊枝呢?(——菊葉有大有小,有淡、有濃、花有全開的花、半開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沒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開的花,菊枝干勁有力地襯托著葉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狀的花瓣組成的?——由尖頭橢圓形組成的。
、谠僬埻瑢W們觀察課本21頁中菊花和菊葉的步驟圖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畫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側鋒畫出菊葉,未全干時勾出葉脈)。
、蹖懸饣ɑ艿'技巧特點
寫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畫。講究用筆筒練流暢狀物形神兼?zhèn)。其作畫程度不像工筆畫那樣。把色、染步驟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據(jù)繪畫藝術效果的需要,綜合勾、皴、擦、染、點等手法表現(xiàn)對象。而今天所學的“菊花”為小寫意畫、下面看看老師是如何所畫它的!
3、作畫步驟
邊講邊現(xiàn)場演示(貼出空白生宣紙)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菊花的花和葉,均需枝干支撐,花須掩葉、葉則映枝。畫法一般先畫花頭,后穿枝條。而后添葉,也可先畫花頭,次畫葉,最后穿枝。以自己的習慣為準,沒有定法。下面介紹一般畫法:
①畫花:先用濃墨從花心往外有層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黃色。如枝頭有含飽未放的花苞。用淡綠色為小底藤黃色點出。[師示范畫后板書]
、诋嬛Γ河霉P可曲可直、要有節(jié)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用色一般同葉色。[畫后板書]
、郛嬋~:先用毛筆蘸淡墨(可調少量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點畫,趁墨色未干時用濃墨勾葉脈)[畫后板書]
(出示分步步驟圖)
師小結:畫花和葉運用了兩種不同的手法這兩種手法就是小寫意花鳥畫的最基本的枝法特點。
4、帶領學生臨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這幾朵菊花安排在畫紙的適當?shù)奈恢蒙?上扔勉U筆輕輕的畫個大概,以便掌握整體。
畫花:用狼毫小筆蘸濃墨從花心往外畫枝:用筆可曲可直,要有節(jié)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用色一般同葉色。
畫葉:用大白云濕毛尖蘸少許的墨在盤中間調幾下(可調少許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畫葉(這樣畫出的一筆,就有深有淺,墨色比較活)。
(巡回檢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時表揚與糾正)
四、巡回指導
1、突出重點:詳細講解勾線用筆方法與點染要領,指示學生注意筆墨的濃淡、干濕變化。
2、提醒學生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不要亂甩毛筆,要用專用的抹布或吸水紙來吸墨、揩桌、擦畫具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五、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yè)
2、評價作業(yè)優(yōu)缺點
3、提出今后應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課外學習
欣賞以菊花為題材的美術作品,思考畫家是怎樣表現(xiàn)菊花的,怎樣通過菊花表達作者思想感想的?如有時間也可以寫生或者臨摹一幅菊花寫意圖。
美術教學設計2
課題:
電腦美術
課時:
1課時
課堂類型:
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掌握畫圖程序上菜單的功能及畫圖工具的使用。
2、指導學生運用畫圖程序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復制、粘貼和翻轉。
美術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掌握運用復制和粘貼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運用翻轉的功能進行花邊圖案的設計與制作。利用矩形、橢圓形、線形等工具進行花邊圖案的創(chuàng)作設計。
教具學具:
電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學生有秩序地進入電腦室,并穩(wěn)定好學生情緒準備上課。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過程
(1)師通過電腦屏幕引導學生鞏固認識畫圖程序窗口。
(2)師打開有關花邊的`電腦美術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欣賞
學生思考: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是運用了菜單欄中的哪項功能制作出來的?
(3)復習排列與重復的知識內容。
2、發(fā)展過程:
。1)分析與講解
(2)欣賞與思考:
。3)師通過電腦屏幕向學生展示一幅花邊圖案,并提問:這組花邊圖案還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嗎?
。4)請學生看書說說翻轉后形成新的單獨圖案是如何繼續(xù)制作花邊圖案的?
。5)學生歸納步驟:
打開畫圖程序。(開始—程序—附件—畫圖)。打開工具箱的各種工具畫出一個形象后上色,并打開編輯進行復制、粘貼、翻轉、變化和排列。
三、布置作業(yè):
讓學生利用復制、粘貼、變化和翻轉制作一副獨特、有趣的花邊圖案。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chuàng)作和繪制。
美術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地、大膽的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品進行有目的改造成使之為小鳥的家。
2、引導學生通過音樂欣賞,理解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充滿情感的去進行表現(xiàn),培養(yǎng)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在游戲活動中引發(fā)學生對動物的關愛和對生存問題和自然環(huán)境的關注。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材料的美感并進行大膽的、有目的的改造。
2、在游戲活動中引發(fā)學生對動物的關愛和對生存問題和自然環(huán)境的關注。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課件,用kt板制作一棵有樹洞的大樹。搜集多種可以利用來制作小鳥的家的廢舊物品。制作工具。
學生:圖畫紙、彩色筆。課前搜集多種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剪刀、雙面膠等制作工具。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激情引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你想認識它嗎?
教師戴上繪有小鳥形象的手套表演小鳥飛,并以小鳥的.口氣說:“春天的時候我到青島來旅游,發(fā)現(xiàn)青島是一個充滿了綠色的城市,人們也很愛護鳥類,所以我就在青島住了下來。這幾天天氣涼了,我也有點想家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大森林里的家看看、玩玩?和我一起飛好么?”
師生一起用手勢學小鳥飛。
活動二:創(chuàng)設情景
“飛累了,咱們先歇歇。你們想不想看看我家呀?”展示課題。放課件展示一幅小鳥們在大樹間飛行的圖片,伴隨著的是《苗嶺的早晨》的音樂。“我的家漂亮么?你從音樂中能聽出我們在這兒生活得怎么樣?”
引導學生說出大森林很美,體會音樂中表達出的鳥兒在快樂、自由的生活著。
“我們接著飛吧,前面就是了!”課件展示一幅大樹被伐,鳥兒圍著樹樁哭泣的圖片!鞍⊙,我的家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了?小鳥們,你們快告訴我,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了?”
放課件小鳥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家的故事:有一天,小鳥們伴著《我是一只小小鳥》的音樂正在樹林中飛行,突然一位獵人用槍把一只鳥打了下來,其他的鳥兒都飛走了;第二天有人砍伐森林,在電鋸的操作聲和樹木轟隆到底的聲音中,又有許多小鳥飛走了;下一幅畫面整個是灰色調的:伴著悲哀的小提琴曲,小鳥圍繞著空巢飛來飛去……
請學生說說大森林里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學生根據(jù)音樂體會小鳥的痛苦。鼓勵學生說說人們捕殺鳥類給鳥類帶來的痛苦,引導學生帶著感情來表達,引起同情,激發(fā)愛心。
下一幅畫面,一只小鳥在籠中低泣,啟發(fā)學生:它也有家,可是他為什么不開心?
教師啟發(fā)學生:“大森林里發(fā)生了這么多的事情,你想,小鳥和大樹會對人們說些什么,你又想替人類對大樹和小鳥說些什么?”鼓勵學生大膽表述,引發(fā)學生思考保護環(huán)境、愛護小鳥的主題。
活動三:
鼓勵學生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將自己看到的“小鳥的家”的故事畫出來,由教師分配哪一組畫什么場景,組內同學可以自己畫,也可以合作。
學生繪畫,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學生根據(jù)事件繪畫場景、人物、刻畫表情和動作。鼓勵同一組同學對同一場景進行不同表現(xiàn)。
活動四:
教師將各組繪畫串接起來形成一本本連環(huán)畫。
學生互相傳閱,談談感受。
布置下節(jié)課帶的工具材料。
收拾與整理:
提醒學生,環(huán)境污染的地方小鳥也是不喜歡的,請大家將教室打掃干凈。
札記:在備這一課時,我感到我們學校這一批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如果只是讓他們畫出小鳥的家,對他們來說太簡單了,也不能很好的體現(xiàn)他們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所以我將作業(yè)要求進行了提高:請學生利用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廢舊物品來為小鳥制作一個家。為了讓學生選擇的材料多元化,我提前布置學生回去看書預習,并且告訴了他們“我們要用廢舊物品為小鳥做一個家”,請他們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搜集廢舊物品。這樣在課堂教學時,教學的重點就是引導學生體會人們亂砍亂伐、捕殺鳥類造成了小鳥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痛苦。
為了引導學生體會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我制作了一個配有音樂的課件,當小鳥向大家介紹以前的生活多么美好、安逸時,配合的是曲調優(yōu)美的《苗嶺的早晨》;當展現(xiàn)人類獵鳥時,配合的是《我是一只小小鳥》,歌詞中唱道:“當我飛上高高的枝頭,卻成為獵人的目標”;小鳥圍繞著空巢飛來飛去的畫面則配著低沉壓抑的小提琴曲,使學生體會到了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住在鳥籠里的小鳥有家,但是《我想有個家》的樂曲卻在引領學生深思:它有家,為什么卻不開心?伴著沉重的鋼琴曲,請學生通過自己剛才的感受,來代表人類向小鳥和大樹表達自己的歉意;最后伴著歡樂的樂曲,鼓勵孩子們來為小鳥營建一個美好的家園。音樂代替了教師的許多提示性的話語,通過音樂引導學生感受藝術,體驗豐富的情感和思想,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創(chuàng)造態(tài)度。
總之,我是以人文情感為主線貫穿了這節(jié)課,我希望我的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不光學會用廢舊材料為小鳥筑巢,還能夠引起對生存問題和自然環(huán)境的關注。
美術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花瓶形狀的認識,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運用卷、粘的形式設計花瓶。
2、感受花圖案與線條的美,并能以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3、喜歡擦襖做活動,能主動參與活動。
教學準備:
1、剪好的廢舊報紙若干
2、彩紙剪刀、固體膠、水彩筆
3、教師預先做好的一個花瓶、各種花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春天來到了,大地萬物復蘇,樹木、小草都發(fā)芽了,還有好多好多的.花兒都開得漂亮極了,老師實在忍不住跟春姑娘要了好多花送給我們小朋友當禮物呢?
2、教師把各種花朵分給幼兒。
3、那么漂亮的花兒,我們得用一個漂亮的花瓶來陪襯。
(二)教師示范操作
1、我先做好了一個花瓶,教師出示已經(jīng)做好裝飾好的花瓶。
2、它是怎么做的?(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講解方法:先用廢舊報紙以卷的形式卷成一個小棒,用固體膠固定,想好你要做的花瓶,用報紙卷好的小棒來粘出花瓶的輪廓,最后用水彩筆裝飾,畫上線條與圖案。
4、花瓶可不止一種形狀,還有很多漂亮的形狀呢,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花瓶。請幼兒參考。
5、你想要怎么做?與旁邊幼兒討論。
(三)幼兒操作
1、教師提要求:
(1)與你的合作伙伴商量好,然后分工合作。
(2)制作好了花瓶要把桌子上的東西收拾干凈,并把你們的作品放到前面向大家展示。
2、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適當提醒。
(四)講評
1、你們的作品都做得很不錯哦,你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呢?
2、現(xiàn)在我們拿著自己的花朵到外面去插吧!
美術教學設計5
一、欣賞導入。
1.(出示一圖片)提問:這些作品是什么材料做的?仔細觀察,大膽的猜想它們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盤泥條)泥條盤筑是我國古老的制陶技法之一。早在新石器時期就開始使用這種方法來制作陶器,由于這種方法技術簡單操作方便非常實用,所以一直延用到今天。
瞧,用泥條盤筑的人物、動物、器皿……多可愛!你也來試試。(欣賞圖片)
二、教師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驟。
1.制作泥條的方法。(看視頻)
(1)將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塊,揉成泥團。
。2)用手掌將泥團搓成粗泥條。
。3)將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條繼續(xù)在桌上搓成細而均勻的泥條。
學生動手嘗試制作:強調在桌上搓泥條時,桌面要墊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條時是從中間往兩邊均勻用力,而且是用雙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還可以將用手掌均勻搓出的'泥條與用手指搓出的泥條進行對比。
2.泥條盤筑的方法。(看視頻)
教師播放錄像:泥條盤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領。強調泥條與泥條之間要粘牢。
3、教師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驟。
(1)制作器皿底面。(壓一塊泥板,切割成手形。)
(2)盤筑器皿坯體。(將搓好的數(shù)根泥條,沿著底面的邊緣進行盤筑,按順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條。)
(3)裝飾整理作品。
三、作業(yè)要求。(出示課件)
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一個有趣的手形或異形器皿。
學生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四、課堂小結。
評議學生作業(yè),學生對自己的作品談感受;根據(jù)學生要求,收集作品燒制。
美術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了解小學階段繪畫、手工工具的基本特點,知道使用工具的基本方法。運用看看美術工具,想想工具使用的方法,用工具來畫一畫,說一說自己是怎樣使用的,并且尋找出每一個工具的特點以便于今后的學習。結合最后貼小紅星的方法來評價一下這節(jié)4課的成果。激發(fā)運用嘗試的愿望,逐步養(yǎng)成備齊工具、合理使用工具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小學階段要使用的各類美術工具。
教學難點:
學會靈活運用工具的特點創(chuàng)作。
本節(jié)課是新生入學,他們對小學學習還很陌生。所以為了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首先肯定了他們在幼兒園的知識積累,告訴他們老師知道你們中有不少人是繪畫小能手,這樣他們感到有一定的自信,隨后引出成為小能手的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有繪畫工具,并且正確使用好每一種工具會使我們的作品更美麗。那么這些工具就是我們的好朋友了,用好朋友來帶出對用過工具的回想和新工具的認識,讓學生更好的進入到今天的上課內容中。從最基本的一張鉛畫紙開始,慢慢的展開,使整堂課有一個遞進的過程。在了解了鉛畫紙的同時,告訴學生應該把班級姓名學號寫在紙的右下角,把這個習慣從一開始就牢牢的記住,以便于今后的工作開展。運用實物投影展示各種工具,并且在投影中示范這些工具的用法,為后面的試試做好鋪墊?戳死蠋煹慕榻B,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嘗試,隨便在紙上畫畫,涂涂。重點不在于畫的有多好,主要是試試這些工具就可以了。這樣的操作進行3到4分鐘即可。讓學生拿著自己的畫紙到前面來給大家看看自己用的是什么工具,是怎樣畫的。對于學生來說這也是一次鍛煉,以前都只要畫,今天要說一說,這樣的過程中使別的學生更快的了解了其它工具的運用方法。教師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恰到好處的進行一些指導,這樣更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說完以后,老師結合剛才展示的這些工具,運用媒體讓學生觀賞同樣是一年級學生用這些工具畫出來的畫,讓他們知道只要他們努力就可以畫的一樣好,激發(fā)他們上好美術課的信心。有了這些鋪墊以后回過來繼續(xù)完成剛才沒有完成的那幅畫,繼續(xù)來試一試你們的工具。這樣學生就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接下來該怎樣運用工具了。在學生繪畫的過程教師配以輕松的音樂來因造愉悅的氣氛。完成畫后進行自評和互評,每人的紙上都有兩顆五角星,一顆表揚自己一顆表揚你覺得運用工具最好的小朋友的紙上。這樣的評價可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個積極進取的精神。評好后把你們的畫貼在各自小組的展板上,展示一下。這樣的展示滿足了低年級學生好表現(xiàn)的特性;钴S了課堂的氣氛。教師把剪刀、膠水和雙面膠一并的介紹給學生,使他們知道這些手工工具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最后在總結的時候要讓孩子們知道每次課都要整理好自己的美術工具,保護好教室環(huán)境。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要從剛開始的時候就要重視,這樣的培養(yǎng)對于今后的學習會有很大幫助。
經(jīng)過了這次教學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學前準備期的重要性,為我們對于學生的了解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也為學生今后的美術學習走好了信心的第一步。在整堂課中我感到同剛進入小學的學生接觸還可以在語言上更兒童化一點,設計練習上也可以更童趣一些,這樣可以更加的貼近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
美術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畫中線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線條的多種變化,理解不同的線條變化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藝術美,小學美術教學設計。
2.操作目標:嘗試畫出不同形狀的線,運用線條來表現(xiàn)一個完整的形象,體會線條豐富的變化,體驗藝術的創(chuàng)作的快樂。
3.情感目標:欣賞繪畫的線條造型作品,感受線條美及其賦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對圖片、畫面的分析,體會線條的美感,了解各種線條的形態(tài)和線條組成的紋理。
教學難點:嘗試畫出具有不同變化特點的線,畫面中線條黑白灰層次的組織。
教學準備:繪畫筆、紙、感受題紙、學生老師畫家范作。
教學過程:
一、認識線條
1.課件出示一張充滿線條的風景照,讓學生找找風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線條。
師:線條是美術中最基本的造型語言,變化多端的線條可以產(chǎn)生非常有魅力的畫面效果,今天我們就一起感受下"線條的魅力"(課件出示課題)。
2.師:除了剛才圖中看到的線條,你還說的出其它的線條嗎?
學生說說自己認識的線條。
師:世上的線條有很多種,為了便于認識,我們可以把線條簡單地分為直線和曲線兩種。
3.點擊課件,一起與學生初步認識直線、曲線。
4.學生嘗試表達對不同線條的感覺,初步感受線條的美感特征。學生拿出教師發(fā)予的線條感受題紙,經(jīng)過自己感受,小組討論,把對不同線條的感受書寫下來。
反饋學生填寫的感受,師也出示自己填寫的感受。
5.師:其實,在我們身邊,線條無處不在,我們來一起去找找大自然中的線條,教案《小學美術教學設計》。課件附和音樂欣賞自然界中的線條,師生一起感受其中不同線條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表現(xiàn)。
部分欣賞自然物:
花地--(平靜、寬闊)--直線、水平線
梯田--(柔和、舒暢)--曲線
波光--(飄逸流暢)--網(wǎng)狀曲線
海浪--(翻騰)--粗細結合的波浪線條
爆炸--(危險)--放射線
…
二、嘗試畫線
1.合作學習,同學間取長補短: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對線條這種造型語言有進一步的認識與提升。線條不但可以塑造生動的形象,而且還可以傳達畫家的思想。
2.嘗試練習任選美術作品的一個局部進行臨摹。通過臨摹嘗試線條表現(xiàn)力。
3.反饋一些學生嘗試品,簡單評價。
4.談學習感受,請同學說說畫線條的感受。互相說說自己對畫中線條的不同感受。進一步了解、體會,使學生對用線造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三、欣賞學習
1.師引導學生欣賞不同的老師范作、畫家作品以及其他學生的線條作品,交流感受,注意線條的`長短、粗細、疏密等的變化。
2.小結如何畫好一張漂亮的線條畫:
一張好的線條畫,不但要畫面完整,主體分明,而且畫面上總會出現(xiàn)黑灰白的層次變化,黑灰白的層次需要做到線條的粗細變化、深淺變化、長短變化以及有疏有密的變化等等。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感受,也都需要用不同的線條去表現(xiàn),這樣才會產(chǎn)生好看的畫面效果。
四、學生創(chuàng)作
1.學生創(chuàng)作,師巡視指導。
2.欣賞部分學生作品。在欣賞中評價學生作業(yè)中的優(yōu)劣之處,對他們作業(yè)中的線條安排和畫面完整性,作出評價。
五、總結
許多同學剛才都有用線條表達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希望你們平時多留意觀察身邊的線條,畫出一些更好看的線條畫作品。
美術教學設計8
。ㄒ唬┍菊n的學習,以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根本,同時經(jīng)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形成一個自由有序、輕松嚴謹?shù)膶W習氛圍。在學生設計文化衫的主題上,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環(huán)境靈活變換,在文化衫實例作品的選擇上要具有典型識別性與問題針對性的,同時還應注意與時俱進,不斷把握住當下學生關注的題材,在文化衫制作的技法上,不要將教材提供的三種方法用死,比如:漏印的技法也可以啟發(fā)學生運用版畫的.技法印制,繪制的技法也可以延展為電腦輔助設計等等。課時安排上可以考慮1—2課時,部分內容可以安排學生課后拓展完成。
。ǘ槭贡菊n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切實有效地通過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審美體驗,可以選擇情境教學法、引導式教學法、演示操作法等教法來開展教學,可以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法與合作學習法的運用,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的知識情感,引導并鼓勵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領悟美、創(chuàng)造美。
美術教學設計9
課時:
1課時
課堂類型:
欣賞探索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圖形標志,懂得一些圖形標志的含義。
2、學會理解和應用圖形標志,并在生活中加以應用。
教學重難點:
讀懂并理解圖形標志的含義。
教具學具:
各種圖形標志、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我們在一些公共場合里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呢,下面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迎接它們……(出示一些簡單的圖形,詢問學生它的意思是什么?)
小結:不允許吸煙和水不能飲用的.結論。
2、新授:
。1)師:同學們,它們在公共場合中它就有了特殊的含義,這樣的圖形我們稱它為圖形標志。導出課題:認識圖形標志
。2)作品賞析
三、學生匯報自己收集到的圖形標志,對課本中的圖形標志進行補充說明。通過小組評比的方法,對圖形標志進一步的了解。
圖形標志包含好多方面,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來介紹自己在課前去找尋的圖形標志好朋友,告訴大家,你是從什么地方找到它的,這個標志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
美術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習用蠟筆添畫來表現(xiàn)花;
2、學習用手指蘸上顏料進行點畫。
3、通過本次美術活動,讓孩子們用心去感受春天,用手中的小蠟筆去描繪春天,記錄春天的色彩
教案準備:蠟筆、顏料、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你們看看我們幼兒園的花園里有什么?
2、幼兒討論
二、觀看照片
1、教師出示照片。
師:小朋友,老師也帶來了許多花的照片,我一起來看看。
2、幼兒討論。
1)為什么要種那么多的花?
2)你還看到過什么顏色的花。
三、添畫
1、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花園里的花都開了,今天我們就把這些美麗的花畫下來,布置我們的.教室。
2、教師示范。
1)先看教師用手指點畫花,讓幼兒說說教師作畫的方法。
2)討論是否還能用其他的方法來作畫。
3)請3-4位幼兒上來示范。
3、幼兒作畫,巡回指導。
春天的色彩五彩繽紛,讓我們用小蠟筆在紙上描繪美好的春天,小樹長出了嫩芽、小草露出了腦袋,麻雀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又挨過了一個寒冬,溫暖的陽光曬著它們一家,互相嘰嘰喳喳的說著什么……提醒幼兒大膽地用手指蘸顏料進行繪畫,顏料未干時,不要用手去擦。
四、點評
在小畫廊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大家欣賞蠟筆下的春天。
美術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為人美版小學美術二年級上冊第10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以各式各樣的杯子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設計與應用之間的關系,能對生活常見的杯子進行功能、材料、外形、等方面的分析,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在設計時要與使用相聯(lián)系的。啟發(fā)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感受“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內涵。
教學目標:
1、了解杯子的各部分結構,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識。
2、欣賞古今的各式杯子,豐富視野,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滲透設計意識,進行初步的形象設計,感受功能與形象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圍繞杯子的諸多特點進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現(xiàn)。
教學難點:
滲透設計意識,進行初步形象設計,會在設計中感受功能與形象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杯子、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ppt出示圖片猜猜看這是什么?
2、揭曉謎底,導出課題,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激發(fā)創(chuàng)作能力。
。ㄒ唬、初步了解杯子的材料及功能。
1、ppt出示古代的杯子。
酒器、水器
材質:青銅、玉、陶土
2、實物出示現(xiàn)代的杯子。
保溫、旅行杯、量杯、日用杯、一次性杯等
材質:玻璃、塑料、鋼化、陶瓷、金屬、紙、木、竹子等
。ǘ⒂^察分析結構
1、分發(fā)實物杯子給小組進行觀察。
2、小組合作探究杯說說結構。
3、杯子各部分的作用。
。ㄈ、欣賞有趣的杯子
1、新穎獨特的杯子。
2、特殊功能的杯子。
3、小朋友的設計圖
三、課堂藝術實踐
1、要求:標出物品的尺寸、物品名、及簡單的功能介紹。
2、音樂融入課堂增加學生創(chuàng)作愉悅性。
四、展評學生作品
1、自評,根據(jù)老師提供的短句,闡述自己的作品。
我設計的杯子叫,它是用制作的,它主要用于。
2、互評
3、師評。
五、拓展延伸并小結
欣賞趣味生活圖片,感受藝術來源生活又高于生活。
美術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光與美術的關系,運用身邊合適的材料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能夠表現(xiàn)出光的魅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探究等方式,學習利用身邊的材料制作有關光的藝術作品,提高動手制作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受光所帶來的魅力,提高觀察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制作一件凸顯光魅力的作品。
難點:合理利用材料制作出體現(xiàn)光的魅力的.作品。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設置卡通影子戲活動: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卡通玩偶拿出來擺放,并用光源對畫面的場景進行照射,營造舞臺劇效果。表演“大鬧天宮”,并引導學生說一說:有了光的照射帶來怎樣的新體驗?
學生大膽發(fā)言,教師總結:通過光的照射,比單純的場景更加像舞臺劇。光除了照明功能之外,還可以運用到藝術領域,從而揭示課題《光的魅力》。
活動二:描述分析
1、光的應用
提出問題:在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絢麗多彩的光?
學生聯(lián)系生活思考并總結出:霓虹燈、煙花等。教師小結:生活是離不開光的,光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絢麗多彩。
2、光與藝術
播放奧運會焰火加配樂的節(jié)目片段,感受光在藝術中的運用,并提出問題:視頻中是什么內容?給你怎樣的感受?(29個焰火依次燃放,組成29個腳印,有強烈的視覺震撼力。)
光還可以運用到哪些藝術中?(皮影、冰雕、攝影作品……)
3、發(fā)光材料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綠色穿過綠色》,請學生仔細觀察:這件作品是運用了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運用光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這件裝置藝術作品將兩排綠色的熒光燈交錯排列,而其影子重合在一起,充分運用了光的魅力來表現(xiàn)“綠色穿過綠色”這一主題,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發(fā)光材料可以直接用來進行創(chuàng)作。
4、無光材料加入光的應用
(1)教師展示自己制作的裝置藝術(無光),引導學生說一說運用了哪些材料?想象加入光后會產(chǎn)生什么效果?(布、塑料板等透光材料多樣,看起來很普通。)
(2)教師接通電源,再次引導學生觀察,說一說產(chǎn)生了什么效果?(燈光的運用使本身無色彩、無發(fā)光的物體產(chǎn)生了不一樣的色彩效果,顯得更加的絢麗。)
美術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學習撕貼畫和繪畫技法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能力:嘗試用手撕彩紙、用水彩筆、油畫棒繪畫以及剪刀和膠水等工具和材料,通過想想、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膽地把所感所想表現(xiàn)出來。
情感: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認識常用色。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可以通過用撕貼和繪畫的手法共同完成一幅美麗的天空剪貼畫或繪畫作品。
難點: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自由、大膽地把所感所想表現(xiàn)出來。
教、學具準備
教學準備:彩色卡紙、范畫。
學具準備:彩色卡紙、繪畫工具、膠水(剪刀)
教學過程:
一、交流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特別的地方,請大家插好自己想象的翅膀,閉上眼睛,豎起小耳朵仔細聽,用心感受:就很快到達目的地。老師描述:我們身邊有潔白的云朵在笑著和小朋友們打招呼,一行大雁嘎嘎的叫著在向我們告別,它們要去南方過冬了,同學們能猜到我們到了哪兒呢?(引導學生進入今天的主題:天空)今天同學們就和老師一起飛向我們美麗的天空。(出示課題:美麗的天空)
二、教授新課
1、認識天空的色彩
根據(jù)季節(jié)、時間、天氣的不同,天空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老師面前有一些色卡紙,請大家選一選,你見過的天空什么顏色的呢?引導:大家仔細想想,晴朗的天空—藍色、夜晚的天空—黑漆漆的、日出或者日落時的天空是一片金色……
。▽W生自由進行選擇)確定幾個顏色的卡紙貼在黑板上。
2、認識天空中的事物
我們每個人都有好朋友,美麗的天空也從來不寂寞,它的朋友可多了,瞧(鳥、白云、跳傘的人,太陽下山月亮出來了、焰火……)
老師在黑板上畫出:小鳥、白云、熱氣球、太陽、等……
3、認識藝術中的天空
老師:同學們我們用發(fā)現(xiàn)的眼睛看到了天空的'很多朋友。讓我們看看俄羅斯繪畫大師康定斯基的《藍天》,看看他是怎樣用彩筆描繪美麗的天空的好嗎?請大家打到課本第16頁。
a、欣賞大師的作品:康定斯基《藍天》
天空在生活中如此美麗,在大畫家的藝術作品中就更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了,看藍天上漂浮著五彩繽紛的圖形,有的像木馬、飛鳥、烏龜……在畫家的筆下,天空是多么的有趣和生動呀!
b、欣賞小畫家的撕貼天空作品
剛才我們不但欣賞了非常棒的大畫家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了我們的天空,一年級的同學們也不甘示弱,他們用靈巧的小手也完成了一幅幅活靈活現(xiàn)的天空圖,請看第17頁同學們的作品。
老師:這些小畫家又是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的天空呢?
學生:撕紙(撕貼)和剪貼
三、學生實踐
同學們是不是也想要快快完成啦,那請聽要求:我們用畫的方法每人來完成一幅《美麗的天空》好嗎?
學生實踐,老師巡視輔導,協(xié)助學生剪貼。
四、展示、評比
每小組選出好的作品請同學占到講臺上一起欣賞。
美術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根據(jù)孔雀羽毛的特征設計花紋或花邊美麗的孔雀。
2.學會用點、線、面組成美麗的孔雀花紋圖案,美麗的孔雀感受圖案的裝飾美感。
3.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設計美麗的孔雀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通過教學美麗的孔雀,讓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學會用藝術的形式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并嘗試美化生活。本課《美麗的孔雀》就是典型的課例。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孔雀羽毛的美感,并根據(jù)孔雀羽毛的特征設計花紋和花邊,裝扮自己和周圍的事物。美麗的孔雀
2.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點、線、面元素設計繪制美麗的花紋或花邊。
難點:根據(jù)孔雀羽毛的特征設計花紋或花邊。
方案一
課前準備
。▽W生)水彩筆、油畫棒
。ń處煟┮曨l素材、課件、畫筆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播放視頻: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表演的孔雀舞。
猜猜:藝術家通過舞蹈語言表現(xiàn)了哪種動物的.特征?
問:你喜歡這樣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嗎?請學生模仿孔雀的造型,在音樂《金孔雀輕輕跳》中進行舞蹈表演。
2.出示課件,通過欣賞不同形式表現(xiàn)孔雀的藝術作品,學生評說其不同的美感。(有繪畫的、舞蹈的、演唱的、圖案的、雕塑等多元化形式。)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根據(jù)孔雀的花紋特點學習設計圖案。(板書)
4.研究花紋圖案的設計方法。
。1)請學生在生活中找出一些有趣的花紋圖案。
美術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感受認識物體的形狀。過程與方法:用涂繞的方式來描繪物體的形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繞涂的樂趣,激發(fā)繪畫的熱情。
二、重難點
抓住描繪物體的外形特點,激發(fā)學生的繪畫興趣。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過程課前
提醒學生準備好彩筆,油畫棒,繪畫本。課中: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出課題同學們大家都可以用畫筆畫畫,那大家猜小動物會畫畫么?老師家有一只小花貓也喜歡畫畫但是它用的不是畫筆而是線團。然后老師在黑板上演示“小花貓”如何利用線團畫畫的。(采用涂繞的方式在黑板上畫一只駱駝或大象或綿羊)。
2、嘗試體驗在黑板上畫一個胡蘿卜一個菠蘿,請兩只“小花貓”上來用線來黑板上涂涂繞繞畫出胡蘿卜和菠蘿。
3、提出課堂作業(yè)要求同學們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在圖畫本繞繞涂涂畫出自己喜歡的形象。鼓勵學生大膽繪畫,允許采用多種的涂繞方式,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繪畫空間。
4、請兩位同學讓大家欣賞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說說自己畫了什么。課后將自己的繪畫筆整理好放入桌洞里,拿出下一堂課的課本。布置下一堂美術課《田野的色彩》需要帶的繪畫工具。
《繞繞涂涂》教學反思
《繞繞涂涂》一課是專為一年級學生而設的線條練習課,目的是訓練手的表達能力,控制能力與眼的觀察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物體的外形上,比如先繞外輪廓,然后充實內部的方法進行作畫。由于涂線成形多數(shù)學生開始不能畫準物體形狀,所以我激發(fā)學生盡管大膽下筆,逐漸地畫出自己對這個物體形狀的感覺。對于一些結構較復雜的形象,則引導學生把每一部分的形狀看清楚,再在涂畫時組合在一起。經(jīng)過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在鍛煉了繞畫曲線的同時還提高了造型能力。
另:關于一年級美術課堂的組織教學。好的課堂紀律便是成功教學的開始!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幼兒園來到小學,所有的.一切在他們眼里都是那么新奇,他們忍不住都想去探個究竟。所以課堂上難免不出現(xiàn)一些活潑好動的孩子,那么我們該如何管理好我們的學生,有效地組織好我們的課堂紀律呢?這是我在平時教學中經(jīng)常應用到的方法。仔細總結,有以下幾點:
1、每一節(jié)課檢查美術工具,嚴格落實。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
2、書本工具擺放整齊,如美術書放在課桌左上角,工具右上角。
3、配合班主任訓練孩子聽到上課鈴聲及時進教室,迅速安靜下來的好習慣。
4、訓練組長快速收發(fā)作業(yè)本。
5、繪畫練習時,要求學生保持安靜,有表現(xiàn)好的學生立刻樹立榜樣,給予物質或精神獎勵,促進全體學生養(yǎng)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