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小學《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2-10-09 18:48:40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

        小學《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1

        一、說教材:

        《認識鐘表》是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認識整時,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shù)學。按照“認識鐘面結構——整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編寫。

        一般來說,一名6歲的兒童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鐘面,能夠區(qū)分時針和分針。

        2、會正確認、讀、寫整時。

        教學重難點:會正確認、讀、寫整時。

        二、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40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jù)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教

        具演示法和談話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多種游戲,讓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習。

        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為了最大程度體現(xiàn)課改精神,在學法的`指導上,我將充分體現(xiàn)教師是課堂上的引導者,啟發(fā)者,參與者。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找一找、撥一撥等多種活動,讓學生積極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述、動手操作,從而主動的獲取新知識。

        三、說總體設計:

        本節(jié)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

       。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4)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出示謎語和鐘聲讓大家猜謎。并顯現(xiàn)生活當中各種各樣的表,引出課題(認識鐘表)。目的在于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景。

        第二環(huán)節(jié):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分了兩大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認識鐘面

        (1)觀察鐘面:學生先觀察鐘面,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交流、反饋(得出以下幾種答案)。

        鐘面:

       、儆12個數(shù)字。

       、谟2根指針,長針和短針。(又細又長,叫分針;又粗又短,叫時針。)

        在這一部分內容里,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觀察鐘面,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與同桌交流,舉手匯報,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步驟:學習整時的認、讀、寫。

        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的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將3個鐘面一一展示在黑板上,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后達成共識:

        這三個鐘面的分針都指著12,引導總結出當分針指著12時,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在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時,我先介紹中文表示法,在教學電子表示法,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桌子上放著什么?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鐘?自然巧妙地把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打開學生的記憶大門,使學生從生活中找出答案,通過對7時的兩種書寫形式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時兩種寫法。

        第三環(huán)節(jié):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寓教于樂,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里我主要設計了三大板塊,

        1、動手撥一撥,說一說。

        2、小明一天的作息安排。

        3、找朋友。

        1、讓學生動手撥一撥,說一說,讓學生在師生互、生生互動的過程中,應用新知,在愉快中鞏固新知識。

        2、我用課件出示小明的一天,結合課本說說“小明什么時間在做什么”然后讓學生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這樣將數(shù)學課堂教學變?yōu)閷W生認識生活,認識數(shù)學的活動課,體現(xiàn)“數(shù)學源于生活,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為后面的作業(yè)打下鋪墊。

        3、找朋友活動,通過連一連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第四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我先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

        四、說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它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整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

        以上是我對“認識整時”這部分內容的分析和教學設想。

        小學《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P76例1例2、例3及課堂活動。

        二、課時目標:

        1、認識鐘面,知道分針時針在鐘面上如何計時理解1時=60分。

        2、結合親身實踐和生活經驗,體驗時、分的長短,具有一定的時間觀念。

        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

        認識鐘面,理解1時=60分。

        四、教學難點:

        體驗時、分的長短。

        五、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認識鐘表

        (一)激發(fā)興趣

        1、在上課之前,老師想讓大家來猜一個謎

        語,有信心嗎?猜這個聲音是什么東西發(fā)出來的?(滴答)。

        2、今天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關于鐘表的一些

        知識。

       。ǘ┱J識鐘面

        1、出示鐘面。關于這個老朋友,你已經知道

        了什么?

        (1)時針、分針、秒針。(你能說具體一點嗎?哪根是秒針?對,又細又長的'就是秒針。)

       。2)數(shù)字。(有12個數(shù)字)

       。3)大格。(從哪兒到哪兒為一個大格,還有呢?數(shù)數(shù)看,一共有12個大格)。

       。4)小格。(你知道一個大格內有多少個小格嗎?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對,鐘面上一共有60個小格。)

        2、通過認識鐘面,我們知道了鐘面上最長最細的是秒針,還知道有12大格,60小格。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分針、時針在鐘面上是如何計時的。

       。ㄈ┱J識分

        感受1時=60分

        1、誰知道分針在鐘面上是怎樣計時的?走

        2、小格呢?走5小格呢?從12走到2呢?可見,分針走幾格就是幾分鐘。

        3、那么,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呢(板書)

        4、下面,我們就來拔一拔,讓分針走一圈。

        在拔的時候,請大家注意觀察,分針走一圈的時候,時針有什么變化?(老師撥鐘)

        5、誰知道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時間?時針走2個大格呢?走一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