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

      時間:2024-07-27 10:11:22 教育反思 投訴 投稿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15篇(經(jīng)典)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15篇(經(jīng)典)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1

        活動目標:

        1、繼續(xù)感知5以內(nèi)的數(shù)量。

        2、能按點子和標記進行購物。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shù)量。

        5、引導幼兒對數(shù)字產(chǎn)生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菜圖片、購物卡每人兩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在家有沒有跟爸爸媽媽去菜場買過菜,那都買過什么菜?”(魚、蘑菇、青菜等)“今天老師也開了一個小菜場,讓我們小朋友自己來買菜,大家一起來看一下,老師的菜場里有什么菜?”

        教師出示菜場,和幼兒一起認識各種菜。

        二、幼兒操作買菜。

        1、用點子購物。

        “菜場里有這么多的菜,今天老師請我們小朋友自己來買菜,用什么來買菜呢?(師出示購物卡)用這個購物卡來買菜,我們來看這個購物卡上有什么?”(小點子)“誰知道這個小點子表示什么?”(請幼兒說說)“小點子表示老師請小朋友買菜的數(shù)量,小朋友一定要看清購物卡上點子的數(shù)量,然后去菜場買相同數(shù)量的菜,不要多買也不能少買!薄袄蠋熌玫劫徫锟ㄉ系狞c子有多少?”(5個)“那么老師要到菜場買幾樣菜?”(5樣菜)“為什么要買5樣菜?”(因為購物卡上有5個點子)幼兒操作買菜。

        教師評價:“你買了幾樣菜?”“為什么要買4樣菜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不是按購物卡上的要求去買的,那我們大家一起數(shù)數(shù)看,他的購物卡上有幾個點子?”(4個)“那么要買幾樣菜?”“他買的是不是4樣菜?”幼兒集體驗證!澳銈兿嗷タ匆豢,你們是不是都按購物卡的要求買的?”幼兒相互檢查買的`菜和點子的數(shù)量是否一樣。

        2、看點子和標記購物。

        “剛才許多小朋友都是按照購物卡的要求買菜,真能干!這次我們的購物卡跟剛才的有一點不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什么地方不一樣?”(教師出示購物卡)“這張購物卡有什么?”(小點子)“除了有小點子,還有什么呢?”(青菜)“青菜在這里表示什么呢?”請個別小朋友說一說,師給予補充!霸瓉硎沁@張卡上是讓我們買5棵菜,這棵青菜是標記,表示要我們?nèi)ゲ藞鲑I什么菜?”“這個點子表示要買青菜的數(shù)量,這里有幾個點子?”(5個)“要我們買幾棵青菜?”(5棵)師示范看購物卡買菜。

        請一幼兒來學買菜!澳阋I什么菜?”(茄子)“你怎么知道要買茄子呢?”(購物卡上有茄子標記,就表示要買茄子)“買幾只茄子呢?”(3只)為什么要買3只茄子呢?”(購物卡上有3個點子,所以要買3只茄子)幼兒個別操作來買菜。幼兒集體進行操作買菜。

        教師講評:“你買的什么菜?為什么要買這個菜?你買這個菜的數(shù)量是多少?”教師請2個幼兒講評。錯的請小朋友糾正。如果我買了4根黃瓜,那么購物卡上應該畫什么標記?點子是多少?

        三、活動結(jié)束。

        “今天我們的寶寶真能干,學會了去菜場買菜的本領!媽媽每天上班都很辛苦,我們周末的時候,也可以和媽媽一起去幫媽媽買菜好嗎?”

        活動反思:

        該活動目標制定能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知識、技能、態(tài)度情感等方面促進幼兒發(fā)展。

        整個活動以游戲的情境貫穿始終,從讓幼兒感知5以內(nèi)數(shù)的數(shù)量關系到操作中進一步感知通過添上或減少的方法使兩組數(shù)量變得一樣多,每個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過渡自然。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2

        活動目標:

        1、區(qū)分長方形和正方形,感知它們的特征。

        2、聯(lián)系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3、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摸箱和圖形塊,圖形印章,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6~19頁。

        2、各種正方形、長方形的材料:如書,尺子、自制電視、冰箱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圖形

        1)教師拿出準備好的材料(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書、尺子、自制電視、冰箱等) 讓幼兒觀察,供幼兒認識。師:“這是什么呢”它長得什么樣的 呢?

        2)每位幼兒提供正方形和長方形各一個。引導幼兒自己動手數(shù)一數(shù)、折一折、比一比。

        二、給圖形描邊

        1、使用幼兒操作材料第18頁,看上面的長方形、正方形,叫說它們的`名稱,然后幼兒用筆給兩圖形描邊。(要求:每個圖形的一條邊描一種顏色。)

        2、提示幼兒一邊描一邊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樣?

        3、操作后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樣?主要比較兩圖形的邊有什么不一樣,結(jié)合操作體驗,進行感知經(jīng)驗的比較。

        小結(jié):正方形和長方形都有四條邊,但是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而長方形相對的兩條邊一樣長,挨著的兩條邊不一樣長。

        三、正方形、長方形分別像什么呢?

        讓幼兒打開數(shù)學第19頁:“看一看、畫一畫”,說說長方形、正方形分別填畫成了什么?說說還有什么物品像長方形、正方形?(引導幼兒在書中或活動室尋找長方形、正方形。)

        四、 分組活動

        1、給圖形涂色。使用操作材料18頁,讓幼兒數(shù)數(shù)長方形和正方形分別有多少個。然后把長方形涂成一種顏色,正方形涂成另一種顏色。

        2、摸圖形。供給幼兒摸箱和圖形塊, 印章。幼兒做圖形標記插進分類盒中,再從摸箱中摸出圖形塊,按標記分放。一邊放一邊說是什么圖形。

        五、整理活動

        幫助老師將操作書和操作材料整理好。

        活動反思:

        上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課后衛(wèi)意識到了自己在教學道路上要學到太多了,我深深感到:要上好一堂課,不僅需要教師的教學熱情,還需要教師有引導幼兒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的教學技巧,在師幼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數(shù)學活動成為真正的教學活動。這節(jié)課,我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環(huán)節(jié)一認識圖形,通過提供材料,讓幼兒觀察,自己動手折、數(shù)、比來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加深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環(huán)節(jié)二,通過幼兒動手涂色,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兩圖形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區(qū)別。環(huán)節(jié)三通過前面的認識學習后讓幼兒有幾何圖形聯(lián)系到尋找生活中具體的物品,自然過渡。環(huán)節(jié)四游戲,進一步提升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整節(jié)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了幼兒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等方法;顒拥牟蛔阍谟谖液雎粤擞變捍嬖谥鴤體差異,幼兒的學習經(jīng)驗和能力是不同的,從幼兒的表達、涂色和游戲的參與中就能感受到,如個別幼兒不會表達或是表達不完善,涂色和游戲中部分幼兒的參與性不高,只能跟著老師和同伴完成一些活動,缺乏創(chuàng)造性。另外,部分幼兒的操作速度慢和盲目操作,不遵循操作要求亂拿亂放等。再者我自身也有一些不足,沒做到注重全體幼兒,忽視了個別幼兒。我自身的引導語不合適,導致幼兒不會回答或回答不到自己想要的點上等等,再有就是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不是很合理。

        所以今后努力的方向:1、教師一定要起到引導者的作用,新課程中指出:數(shù)學教學注重“引導”幼兒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在指導、引導幼兒學習數(shù)學時,要善于調(diào)配幼兒活動的步伐,善于調(diào)控活動的時間,對每一環(huán)節(jié)所以的時間都做到心中有數(shù)。3、活動中要善于用激勵性的語言激發(fā)參與性不高的幼兒,使自己的教學面向全體。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3

        花園王國

        ——小班數(shù)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會手口一致點數(shù)物體,能說出總數(shù)。

        2、引導幼兒根據(jù)花籃上的數(shù)字,在花籃內(nèi)裝上相應數(shù)量的小花,嘗試5以內(nèi)的按數(shù)取物。

        3、通過裝花的游戲,體驗數(shù)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春天背景圖一張,1只小鳥,2只小雞,3只蝴蝶,4條小魚,5朵小花,1—5的點卡;

        2、三只禮品盒(內(nèi)有一個娃娃,二部小車,四本書);

        3、幼兒人手一份1-5的點卡。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我們寶寶都知道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因為在春天里我們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花,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看一看。

        師:春天到了,花園王國里的小動物都醒了,我們來看一看有誰?(出示背景圖)天上有1只小鳥,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1只),1只小鳥可以用點卡1表示。

        2、小白兔也到草地上來做游戲了,數(shù)數(shù)有幾只小白兔(2只),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2只),2只小白兔可以用點卡2表示。

        3、小蝴蝶也飛來了,我們來數(shù)數(shù)有幾只?(3只)。小蝴蝶的.好朋友是誰呢?出示點卡2。

        4、小魚們游來了,我們來數(shù)數(shù)有幾條?(4條)。(出示點卡4)

        5、花兒也開了,(師出示花)我們來數(shù)數(shù)有幾朵花,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朵),它們的點卡好朋友呢?(出示點卡5)

        三、摸一摸。

        出示三只禮品袋:“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禮物,我們來數(shù)數(shù)一共是多少份?會是什么好東西呢?她說要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袋子里是什么?”。請個別幼兒上來觸摸感知,其余幼兒一起驗證。

        四、動一動。

        春姑娘還準備了小花籃,請你們裝花送到花園王國去,你們想嗎?但是春姑娘有要求的:

        1、引出操作要求:(1)看看籃子上的數(shù)字是多少?

       。2)在花籃里放上一樣多的小花。

        2、

        幼兒操作,師觀察指導。

        3、檢驗操作情況。

        (1)你的籃子要裝幾朵花?

       。2)和全體聽課老師、幼兒一起幫忙檢驗。

       。3)小結(jié):一邊貼一邊數(shù),數(shù)到和數(shù)字一樣你就裝好花了。

        五、活動延伸:我們的教室里還有什么可以和點卡寶寶做朋友?請

        你找一找,找到后把你手中的點卡寶寶和它們碰一碰做好朋友,并且告訴它們,你們是點卡寶寶幾的好朋友。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4

        游戲目標:

        1.引導幼兒步入神奇的數(shù)學領域。

        2.幫助幼兒理解物體輕重所具有的相對性,掌握正確的比較方法。

        3.幼兒能夠正確比較物體的輕重。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游戲準備:

        圖片兩幅;小筐子一個;鐵球、皮球、棉團各一個;絨毛玩具小貓、小雞、小老鼠、獅子各兩個。場地畫有迷宮圖。

        游戲過程:

        首先請幼兒畫一畫,把第一幅圖中重的物體下面畫標記。

        比一比,比較第二幅圖中桶和袋子誰重,誰輕?

        試一試,完成以上任務后,幼兒在筐中用自己的方法比較鐵球、皮球和棉團的重量,將最重的給爸爸,比較重的給媽媽,最輕的給自己。

        玩一玩,三人快速來到迷宮前,放下手中的物品。手持重物者(爸爸)走藍線,手持最輕物品者走紅線(孩子),媽媽作裁判。爸爸和孩子分別從起點出發(fā),依次比較兩動物的重量,取重量重的.動物前行,沿線走到終點,又快又正確者為勝。

        游戲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極力引導孩子運用數(shù)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質(zhì)疑,激發(fā)孩子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幼兒正處在好奇又好動的年齡,課中我極力鼓勵他們多動手,多表達,多思考,引導幼兒利用生活和游戲的實際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輕重特征,并用相應的詞語描述。我認為本次活動的不足是活動時間較長,下次活動各環(huán)節(jié)應更緊湊。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5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讓幼兒區(qū)別物體及自身在空間中的上下位置關系,用上面、下面方位詞回答問題。

        2、培養(yǎng)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動物玩具若干個,小架子(上、下兩層)1個,蘋果樹掛圖一幅,蘋果卡片干

        活動過程:

       。ㄒ唬┻\用演示法、操作法教幼兒辨別上、下

        1、展示小架子,確定上、下位置

        2、請小朋友按要求將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貓放在上面、小兔小雞放在下面)

        3、自由取玩具,并說明是從什么地方(上或下)拿來的。

       。ǘ┯糜螒蚍ū鎰e上下

        出示蘋果樹及蘋果,組織幼兒做游戲。蘋果樹上結(jié)蘋果(請小朋友把蘋果粘貼到蘋果樹上),蘋果熟了(請小朋友將蘋果從樹上摘下來)

       。ㄈ┛磮D《小動物藏在哪兒》教師讓幼兒看用書上的圖,說一說小動物都藏在哪兒,如:小貓藏在桌子下面等。

        活動反思:

        通過上課、反思,我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向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不應過多的去牽著幼兒走,讓他們獨立完成,這樣才能看出幼兒對本次活動的掌握差異,以對個別沒掌握的幼兒進行鞏固輔導。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6

        活動目標:

        1、按1、2、3的數(shù)量把物體分類。

        2、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貼絨實物卡片:交通工具卡片一套(3輛公共汽車、1輛自行車、2輛摩托車)。1―3點卡一套。作業(yè)卡數(shù)套。

        2、每個幼兒1個梨、2只蘋果、3個香蕉。1―3點卡一套。

        活動過程:

        1、出示貼絨圖片,將其無規(guī)則地貼在絨板上,請幼兒觀察說出:這是什么?它們有什么相同與不同?讓幼兒將相同的車子放在一起,數(shù)一數(shù),每一種有多少輛?

        2、出示點卡,將點卡(并列但有間隔)貼在絨板上。提示幼兒:大人下班了,這些車要開回車庫去,這些有圓點的地方就是車庫。數(shù)量是幾的'車就開進圓點是幾的車庫。誰能把車開進車庫呢?引導幼兒將1輛自行車、2輛摩托車、3輛小汽車分別貼在圓點為1、2、3的旁邊。

        3、幼兒操作,每人將水果卡片擺在桌子上,按水果特征分為3組,點數(shù)出每類水果的數(shù)量,并在各組水果旁邊放上相應數(shù)量的圓點卡片。

        4、指導幼兒做練習:

        (1)引導幼兒分別將蝌蚪圈出1、2、3個,再分別與相應的圓點畫線連接起來。

        (2)讓幼兒說出畫面上有什么?分類、計數(shù),并將數(shù)量相同的兩組東西畫線連起來。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發(fā)現(xiàn)幼兒之間在能力上還是有差異的,大部分幼兒能很好地進行比較,但在表達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兒不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在這點上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數(shù)學活動中引導他們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并幫助他們梳理總結(jié)。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7

        【活動目標】

        1、目測5以內(nèi)的物體數(shù)量,鞏固認識5以內(nèi)的數(shù)。(重點)

        2、會講述畫面內(nèi)容,能根據(jù)畫面進行簡單的分類計數(shù)。(難點)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課件,操作材料、雪花片若干。

        【活動方法】引導法、圖示法、操作法。

        【活動過程】

        一、出示水果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哪些水果?(西瓜、蘋果、莉、香蕉、草莓……),每樣有多少?

        2、幼兒依次說出圖中的水果數(shù)量。

        提問:你是怎么知道草莓有5個的?

        學習按數(shù)量歸類,教師:草莓有幾個?請幼兒從操作框中拿出與草莓數(shù)量一樣多的雪花片。

        二、通過《池塘里的故事》學習簡單的分類計數(shù)。

        1、教師出示《池塘里的故事》圖,幼兒觀察。

        2、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畫面上有什么?各有幾只?

        3、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4、學習看數(shù)字說出與之相對應的池塘中青蛙、小魚及荷葉、荷花的數(shù)量。

        三、幼兒操作活動。

        1、請幼兒看看圖中小魚和青蛙各有幾只,并把與之數(shù)量相對應的數(shù)字用線連到括號里。

        2、看數(shù)字,選擇相應數(shù)量的雪花片放在數(shù)字寶寶后面。

        四、教師講評幼兒作品并小結(jié),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綱要》中曾指出“兒童是在主動獲得經(jīng)驗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具有個性特點的、語言與非語言的表達和表現(xiàn)方式!痹谌粘5膶嵺`教學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對于節(jié)奏的把握有時比較模糊。這讓我想到,其實音樂教學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動表現(xiàn)、樂器演奏等等內(nèi)容,節(jié)奏在音樂教育中同樣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掌握一些簡單的音樂符號,一方面幫助幼兒解決自身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另一方面也為他們更進一步的欣賞感受音樂作好基礎。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8

        活動目標

        1、知道長和短,學習比較物體的長短。

        2、能從短到長或從長到短的順序進行排序,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吸管一根;一份從長到短排好隊的吸管。

        2、幼兒:長短、粗細、顏色不同的吸管若干;不一樣長短的吸管每人3根,排序卡1張。

        活動過程

        1、活動剛開始直接出示吸管,提問:“看,這是什么?吸管是什么樣子的?”調(diào)動幼兒觀察吸管的興趣,通過看看、說說,多感官感知吸管的外形特征,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吸管的認知。

        2、再次提供吸管,引導幼兒自選第二根吸管進行兩兩比較,通過觀察使幼兒感知吸管的多樣性,如吸管是五顏六色的、有粗有細、有長有短,豐富對吸管的了解。重點引導幼兒通過眼睛看和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吸管有長有短,并探索比較的方法。教師以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幼兒探究比長短的方法,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知道比長短方法的基礎上,讓幼兒通過比較3根吸管的長短再進行排序。強化幼兒比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按長短排序的能力。通過一名幼兒在集體面前操作,有助幼兒直觀地觀察、了解排序的方法,為孩子們下一步的操作奠定基礎。同時教師以啟發(fā)性的問題,發(fā)散幼兒的思維,從而幫助幼兒感知另一種從長到短的排序方法,豐富幼兒的排序經(jīng)驗。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體驗用數(shù)學的樂趣。

        4、教師有意識地將從短到長和從長到短的排序卡分兩邊展示在黑板上,讓幼兒檢查排序情況。這樣既有助幼兒再次直觀感知這兩種不同的排序方法,同時又能鞏固幼兒的排序經(jīng)驗,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發(fā)現(xiàn)幼兒之間在能力上還是有差異的,大部分幼兒能很好地進行比較,但在表達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兒不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在這點上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數(shù)學活動中引導他們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并幫助他們梳理總結(jié)。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9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有長短差別,學習用比較的方法來區(qū)別兩個物體的長短。

        2、喜歡進行比較活動,愿意觀察和比較周圍的物品。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棒、尺子小鼓、鞋帶、彩條。

        活動重難點

        感知物體有長短差別,學習用比較的方法來區(qū)別物體的長短。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魔術姐姐帶來了一個魔術袋,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今天魔術袋會變出什么東西呢?

        2、初步比較長短,總結(jié)比較方法。

       。1)出示兩根長短差別明顯的小棒、尺子。

        提問:這兩根小棒哪根長?哪根短?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jié):通過目測方法進行比較。

       。2)請幼兒從學具框里拿出兩條鞋帶。

        提問:請你們比一比,哪根鞋帶長?哪根鞋帶短?你是怎么比出來的?

        小結(jié):通過一端對齊的方法進行比較。

        2、玩游戲進一步比較長短。

       。1)比彩條。

       。2)比較身邊的物品。

        3、結(jié)束活動。

        師:魔術姐姐今天和小朋友們玩得真開心,你們開心嗎?姐姐還想知道你們家里什么東西是長的,什么東西是短的,你們回去找一找,明天過來告訴姐姐好嗎?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由于對生活的'經(jīng)驗還比較缺少,他們嘗試的時候局限在大小這個方面,因為他們對大小已經(jīng)掌握。后面經(jīng)過學習、引導后,幼兒在游戲中玩得好。其次,幼兒年齡小,表述方面不是很夠,但幼兒都喜歡自己去嘗試,會大膽表現(xiàn)自己,多給幼兒自由操作的材料是很好的。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10

        課程目標

        1、認識圓形,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征。

        2、引導幼兒觀察、辨別、發(fā)現(xiàn)生活中包含圓形的物體。

        3、通過欣賞生活中的圓形感受圓形物體蘊含著的美。

        課程準備

        1、教具準備:圓形物體,毛絨玩具。

        2、教學準備:視頻,億童教具等。

        課程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紅綠燈游戲。開汽車走在線上,教師與幼兒,朝一個方向邊走邊說,小汽車滴滴滴開過來開過去。第二遍玩的時候最后一句到站了。引導幼兒坐在線上。

        2、集體游戲。

       、俑兄獔D形。

        出示教具,教師請幼兒將學具中的圓形拿下來,用手摸圓形的輪廓感受圓形的'外形特征。

       、趧(chuàng)設情境:

        小兔子找圓形,幼兒將小兔子需要的圓形送給小兔子。

       、塾螒颉罢覉A形”幼兒根據(jù)老師的指令找到圓形。

        3、課件操作。

        幼兒觀察課件,根據(jù)圖片找出生活中的圓形。

        欣賞有關圓形建筑物的圖片。

        課程反思

        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我充分抓住孩子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堅持以“做中學、玩中學、學知識、練思維”的方式,以“手眼、腦并用,教、學、做合一”的方式,讓幼兒進行學具教學操作活動。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好模仿。

        由于是小班幼兒剛?cè)雸@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常規(guī)意識學習目的,任務意識淡薄。他們對活動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興趣。所以我運用游戲貫穿本次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11

        記得陸老師曾在我們班試教一節(jié)數(shù)學課,我被孩子的專注而吸引,孩子們很喜歡操作,也喜歡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于是,心里就有點小沖動,我也要上節(jié)數(shù)學課!因為至今為止,一般公開課,我還沒有嘗試過數(shù)學活動,比較偏科。于是,我打算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呈現(xiàn)一節(jié)數(shù)學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數(shù)學能力和水平,對孩子來說,同樣激發(fā)了他們學數(shù)學的興趣。

        小班數(shù)學活動:《復習3以內(nèi)的數(shù)量》

        活動目標:

        1、復習1--3的數(shù)字和排序,正確感知和操作3以內(nèi)的數(shù)量。

        2、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小動物模型、點卡和數(shù)字卡、玩具圖片、點卡"糖葫蘆串"若干。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引起興趣。

        1、教師帶領幼兒念數(shù)字兒歌《手指謠》。

        2、師:《手指謠》里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今天啊,我們就邀請了小動物們到我們班級來做客。

        二、學習按序點數(shù)。

        1、師:喵喵喵,是誰。浚ǔ鍪1只貓、2只狗、3只兔子。)2、師:小貓有幾只?小狗呢?小兔子呢?

        3、教師鼓勵幼兒用手指頭表示數(shù)字1、2、3。

        4、教師出示相應的圓點卡,讓圓點卡和小動物對應。

        5、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3只小兔子吧。你們說,從哪邊開始數(shù)呢?

        6、教師帶幼兒從左往右數(shù)兩次。

        7、我們這里有三個數(shù)字(1、2、3),我們幫她們找朋友吧,應該跟哪個小動物做朋友呢?

        反思:

        1、目的明確也完成得較好,可改為“感知4、5的數(shù)量”更好些。

        2、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圍繞目標而實施;活動層次性十分明顯:復習→學習→應用→生活中應用。

        3、情境性強、游戲性突顯:以小刺猬為背景貫穿始終,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4、教玩具美觀、實用,易于操作。

        5、幼兒學習主體性要再加強一點,操作應注重全體幼兒,復習3、感知4和5的環(huán)節(jié)最好是面向全體。

        6、掛圖應該往下移一點,幼兒才貼得到。

        7、小白兔應該貼在背景圖的中部,刺猬貼在下部,便于幼兒操作。

        8、 “找朋友”的環(huán)節(jié)應該驗證一下。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12

        活動內(nèi)容:4的形成

        活動目的:

        1、學習4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點數(shù)4個以內(nèi)物品。

        2、認讀數(shù)字"4",了解其實際意義。

        3、喜愛參加數(shù)學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4的形成》,"坐汽車",數(shù)字卡片。

        學具準備:"坐汽車",數(shù)字卡片。玩具汽車4輛;生活中含有數(shù)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問好,走線,線上游戲:一家人。

        二、集體活動。

        1、復習3的形成。出示課件幻燈片《我會說》。

        點擊出示2只小兔和數(shù)字和數(shù)字卡片"2",再添上1只小兔和數(shù)字卡片1,引導幼兒說出:2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3只小兔;2添上1就是3,在初示數(shù)字卡片3。

        2、探索4的形成。出示課件幻燈片《你會嗎》。

        創(chuàng)設情境:現(xiàn)在站臺上有3只小兔在等車。如果再來1只小兔,會有幾只小兔?鼓勵幼兒用學具探索4的形成,先擺3只小兔,找出對應的數(shù)字卡片,再添上一只小兔,并找出其對應的數(shù)字卡片。然后點數(shù)一共有幾只小兔,并用對應的數(shù)字卡片表示形成后的數(shù)量。

        小結(jié):3添上1就是4。

        3、在生活中認識4的.形成。

        出示課件幻燈片《我會做》,幼兒練習4的形成。

        出示課件幻燈片《你發(fā)現(xiàn)了嗎?》,幼兒在生活中找出4的形成。

        4、認讀數(shù)字4,出示課件幻燈片《我會認》,引導幼兒說說數(shù)字4像什么?

        三、操作活動:

        幼兒操作學具"坐汽車"。操作生活中含有數(shù)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四、交流小結(jié),收拾學具。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持續(xù)觀察時間很短,不會概括和聯(lián)系起來觀察某一事物,而數(shù)學的抽象性特點使幼兒的發(fā)展要經(jīng)過連續(xù)不斷的系列階段,而其最初的來源是一些十分具體的行動。同時小班幼兒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思維“擬人性”的特點非常明顯,其認識活動的無意性占優(yōu)勢,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兒的特點,創(chuàng)設了小猴一家來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內(nèi)容設計得生動形象、新穎奇特,以此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來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目標、內(nèi)容、要求融于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從“游戲動作”中感知、體驗、積累有關數(shù)學的知識和經(jīng)驗。讓幼兒通過與材料相互作用主動獲取知識,提升幼兒有關數(shù)形成的相關概念。整個活動從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應用新知識,做到層層遞進,從而逐步提升幼兒各方面能力。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13

        【設計意圖】

        “大”和“小”是通過比較得來的一組相對概念。幼兒不僅要在學習中獲得這些相對的概念,還要讓“大”和“小”的概念應用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本設計以系列游戲的活動,使幼兒在“大”和“小”的驚喜探索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并初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游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zhuǎn)變,初步發(fā)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fā)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硬紙魚20條(有大小差別)、釣魚竿若干、用大積木圍搭成一個“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數(shù)量多于幼兒人數(shù),氣球若干。

        3、可變大或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機、白紙和畫筆,幼兒自帶小時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動過程】

        游戲一:釣魚

        1、每次請一名幼兒來釣魚,要求釣“池塘”中所有魚中最大的一條和最 小的一條。魚釣上來后,分別放在大魚筐和小魚筐里。

        2、嘗試:請幼兒自由地釣魚,仍舊要求釣最大的和最小的魚。

        游戲二:超級比一比。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游戲:比比誰的鞋子最大?誰的頭最大?誰的嘴巴張得最大?誰的手最大?誰穿的衣服最大?……

        游戲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師講述故事《大人國小人國》。

        2、照片分享:小時候的我……(小手小腳,坐在推車里,不會自己穿衣褲和穿鞋襪、吃飯。)

        3、提問:如果有一天你變大了,你是什么樣的?(個子高了,胖了,力氣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上學等。)

        4、啟發(fā)幼兒運用想象力隨意表現(xiàn)身體某部位的'變化。將幼兒表現(xiàn)的身體輪廓印在紙上。(可將胳膊伸長,兩腳分開來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腳收緊或綣起來的動作來表示小孩。)

        游戲四:吹氣球

        1、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游泳圈、氣球、蹦蹦床、折疊床、扇子、被子、雨傘。)

        2、幼兒嘗試讓氣球變大的方法。

        (1)、請幾名幼兒用口將氣球吹大。

        (2)、用口吹難度太大,可以用氣筒打氣。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讓氣球變小。

        (1)、用自己的身體部位(用手戳破、用腳踩爆、用屁股壓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針刺破、用錘子或磚頭砸破、用釘子戳破)

        (3)、將綁緊氣球的繩子解開,直接放氣。

        4、幼兒自由地到戶外玩氣球。

        游戲五:食物變變變

        1、大家圍坐在桌前,觀察餅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問:怎樣使食物變大、變?: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斷、真空包裝、曬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東西變小、變沒有。

        【活動延伸】

        1、繼續(xù)收集如望遠鏡、放大鏡、充氣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以進一步加深對大和小變化的認識。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長變化過程等各種動物的成長資料(書、圖片、錄音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長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潛在的、隱性的游戲。如從“拔河”可了解力氣的大和小、從“獨木橋”可比較膽子的大和小、從“大雨和小雨”可體驗到聲音的大小。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14

        設計意圖:

        三至四歲的孩子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周圍事物越來越感興趣。我在設計這活動時,從幼兒的興趣點著手,結(ji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題不宜太難,以情景表演引入課題,請來動物過生日,利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朋友,比較出物體的多少。同時,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機會,有利于幼兒的認知活動向更深、更廣的層次邁進。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多的物體,會比較多少。

        2、培養(yǎng)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圖片3張紙偶2個記號筆鈴鐺凳子

        教學過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課題。

        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位新朋友,一個是汪汪狗,一個是跳跳兔。

        二、出示禮物,感知物體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們收到了許多許多禮物。

        出示圖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個別幼兒)蘿卜有幾個?我們伸出小手數(shù)一數(shù)?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禮物?(集體)有幾顆?請幼兒想辦法比較誰的禮物多?

        出示圖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禮物?哪個小朋友知道3個蘑菇多,還是4個蘋果多?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

        教師引導:我們是用什么好辦法比較多少的?

        出示圖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有幾塊餅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幾根骨頭?請幼兒比較,誰的.禮物多?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請幼兒操作,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游戲:

       、、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請小朋友到他們家來玩搶凳子的游戲,小朋友要聽小鈴鐺的聲音學解放軍繞著凳子走,鈴聲停馬上坐下,一張凳子坐一個小朋友,看看誰能搶到小凳子。幼兒游戲。

        ⑵、搶凳子的游戲好玩嗎?老師還要帶小朋友門去外面玩,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找朋友,1個女孩子必須找1個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誰最能干,會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師去外面做游戲。

        教學反思:

        1、通過游戲,讓幼兒學習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及一樣多

        2、培養(yǎng)幼兒的活潑開朗的形格。

        3、活動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4、幼兒由于年齡小還不能掌握這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標。

        5、聽取專家、老師們的見意后,完善到教學活動中,使這節(jié)課更完美。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15

        昨天是半日調(diào)研活動,我的教學活動是數(shù)學活動《分一分》和小組活動《我的小組》,孩子們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中,教具的運用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基本能獨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兒能自己動腦筋探索,獲得經(jīng)驗,多種智能得到了發(fā)展和提高。

        但是在數(shù)學活動《分一分》時,很多地方都有明顯的不足之處,首先是教學活動的難點達成很不理想,第三個大環(huán)節(jié),只有極少數(shù)幼兒能根據(jù)歸納出的單雙數(shù)規(guī)律,準確說出10以內(nèi)的數(shù)字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運用雪花片兩個兩個的分,自己設計的操作單,不太好,幼兒不易掌握,而且跟后面的一次操作沒有遞進,沒有深入。經(jīng)過陳老師的指點,換一張表格操作,我覺得很有道理。

        其次是對于個別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孩子啟發(fā)不到位,例如:蘇蘇小朋友,兩次的操作都是錯誤的,以后我要多幫助這些孩子。

        最后是單雙數(shù)的顏色,出現(xiàn)了明顯的錯誤,應該與最后一次操作(糖葫蘆)的顏色要一致,這樣孩子們更容易理解。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07-05

      (集合)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07-06

      (熱門)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07-07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通用】07-07

      [熱]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07-24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實用]07-27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必備)07-27

      小班數(shù)學活動教學反思09-30

      [精品]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07-06

      小班數(shù)學活動反思[精品]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