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認識》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不是抽象的思辨活動,離不開具體的對象,這個對象必須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事件。下面我們來看看《角的認識》教學反思,僅供大家參考!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1
在認識角一課中,我首先讓學生通過摸一摸袋子里的東西,找出這些物體的共同點,就是都有一個尖尖的角。然后,每人用一張圓形的紙折出一個角來,借此認識每一部分的名稱。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角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即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圍成的圖形就是角。
接下來,用活動角和兩個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三角板,小組一起合作找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同學們參與的熱情很高,也找到了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而與兩條邊張口的'大小有關。
再引申到實際生活中,從大屏幕的幾幅圖片中,辨別哪些是直角、銳角和鈍角,學生找得也很好。
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身體創(chuàng)造出角來,學生的情緒達到了高潮。有的用胳膊,有的用手,有的用腳,有的用腿,各種各樣的角都出來了,一節(jié)課就在這樣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美中不足的是,老師講得還是太多。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2
本節(jié)課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角是一個抽象圖形,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shù)學、動手做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課堂。通過讓學生感知角、找角、畫角、做角演示角、欣賞角一系列活動來進行,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仡櫛竟(jié)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數(shù)學離不開現(xiàn)實生活
“角”這一內容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在我們生活中學生都能找出角,“陌生”是到底什么樣的圖形是角,在學生腦中的表象只留在生活中的實物上,沒有一個具體的幾何圖形的概念。因此我結合教材內容從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出發(fā),讓學生來初步感知角,并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這一節(jié)課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中的角”逐步提升為“數(shù)學上的角”。因此,在喚起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動態(tài)的過程把這些角抽象出來,學生感知數(shù)學上的“角”的形象。
二、數(shù)學離不開細心觀察
在從具體物體上抽象出角后我引導學生及時的觀察、對比與發(fā)現(xiàn),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導學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稱頂點、邊(邊是直直的)。逐步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然后再來指導學生正確的指角的方法。然后及時完成“判斷”練習,通過辯認與說理,再次加深對角的本質特征的認識。
三、數(shù)學離不開有序活動
通過“找一找、指一指、說一說、畫一畫”的體驗活動,讓他們在身邊的書本上、三角尺上尋找角,并通過同桌互相指一指、說一說的活動過程,再次加深了學生對角的本質特征的認識!皠邮肿鲆换顒咏恰笔潜菊n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做一個角,然后再來指一指這一個角,這里鞏固了角的各部分的認識,然后再通過引導學生想辦法把手里的角做得大一些或變小一些來體會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最后再通過觀察生活中的活動角:即扇面(或剪刀)上角的大小與扇子(或剪刀)的打開與合攏有關。
本節(jié)課我始終堅持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悟,不僅主動獲取新知,堅持以活動促發(fā)展的教學思想。當然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
一是在角的大小比較中我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與語言來描述比較的方法,沒有特別強調和總結,當學生在個別問題的回答上語言表述還不完整不精確時,老師沒有及時指出和糾正,因此這部分的內容有些學生表達不夠清晰,理解的不是很透徹。
二是教師要作一名好的引導者、組織者并不是那么容易,個別同學比較活動角時學生思考、交流組織不夠高效,因此在今后組織教學活動中一定要能夠靈活調控,緊緊抓住數(shù)學本質性的東西進行交流,要引導好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活動,讓學生有思考、有觀察、有交流,同時要保證學生的參與面要廣。
三是教師的數(shù)學語言不夠精煉嚴謹,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不斷積累和探索。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3
《角的認識》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低年級學生對幾何平面圖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種認識飛躍。由于學生對角的認識生活經驗不多,教學有一定的難度!敖虒W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北竟(jié)課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和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了學習的全過程!缎抡n程標準》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去獲取知識。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上,教師應給學生留下一片空間來,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說、動手操作、討論、質疑問難、自學、暴露自我,以取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本節(jié)課在教學中充分的體現(xiàn)了這一點。通過幾個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如:移動角的一條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觀察這三個角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組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同時拓寬了學生的思路,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學習的個性,學生通過操作、觀察,經歷了認識角的過程。正是因為有了教師的放手,才有了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會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課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用實物(紅領巾、三角板、紙扇、長方形、不規(guī)則圖形等)的演示,導出生活中的角。并讓學生觀察,讓學生觸摸,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營造生動、鮮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從生活中的角到平面的圖形去追索,去發(fā)現(xiàn),去總結,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然后讓學生觸摸三角板上的角,有什么感受。同時討論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再利用課件演示畫角的步驟,并要求學生親自動手畫角,在畫好的角上標上邊和頂點,并聯(lián)系實際說說你在生活中還發(fā)現(xiàn)哪些物體有角?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在教學角的大小與角的張口有關與邊的大小無關時,我利用學生的三角板與老師教學用的三角板中一樣大的兩個角,先讓學生猜猜它們的大小,然后再通過演示,驗證角的大小與角的張口有關與邊的大小無關。這一情景的創(chuàng)設為后面的體驗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02-22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02-18
《認識角》教學反思04-07
認識角教學反思01-27
《認識角》數(shù)學教學反思02-11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9-18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0-27
角的認識教學反思14篇02-25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5篇)02-01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15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