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三年級的知識點總結4篇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三年級的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三年級的知識點總結1
1、口算時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數(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數都得0;
(3)0加任何數都得任何數本身;
。4)任何數減0都得任何數本身。
2、沒有余數的除法:
被除數÷除數=商
商×除數=被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
有余數的除法:
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ū怀龜怠鄶担律=除數
3、筆算除法順序:確定商的位數,試商,檢查,驗算。
。1)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先用一位數除十位上的數,如果有余數,要把余數和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再用除數去除。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數除三位數的筆算方法:先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夠商1,就看前兩位,而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寫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夠商1,就在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數都要比除數小,再把被除數上的數落下來和余數合起來,再繼續(xù)除。
(3)除法的驗算方法:
沒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商×除數:被除數;
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4、基本規(guī)律:
。1)從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
。2)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百位上夠除,商就是三位數;百位上不夠除,商就是兩位數;(最高位不夠除,就看兩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數,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數合起來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夠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數學測量知識點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單位。
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m)做單位。
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單位。
2、運動場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身份證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較精確時,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5、1厘米中間的每一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6、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單位不同時,要先轉化成相同的單位再計算。
7、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作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作單位;表示大型物體的質量或載質量一般用“噸”作單位。
8、常用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10、質量單位:噸、千克、克,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00 。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小學數學四大領域主要內容
數與代數:的認識,數的表示,數的大小,數的運算,數量的估計;
圖形與幾何:空間與平面的基本圖形,圖形的性質和分類;圖形的平移、旋轉、軸對稱;
統計與概率: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處理數據;
實踐與綜合應用:以一類問題為載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
數學三年級的知識點總結2
1、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數單位越小,的分數單位是1/2
3、舉例說明一個分數的意義:3/7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這樣的3份。還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這樣的1份。3/7噸表示把1噸平均分成7份,表示這樣的3份。還表示把3噸平均分成7份,表示這樣的1份。
4、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樣長。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
6、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真分數總是小于假分數。
7、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3/4,則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4/3。
8、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母。被除數÷除數=除數(被除數)如果用a表示被除數,b表示除數,可以寫成a÷b=b(a)(b≠0)
9、能化成整數的假分數,它們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數。反過來,分子是分母倍數的假分數,都能化成整數。(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數的假分數,可以寫成整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通常叫做帶分數。帶分數是假分數的另一種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數,讀作一又三分之一。帶分數都大于真分數,同時也都大于1。
11、把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用分數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數就寫成十分之幾,是兩位小數就寫成百分之幾,是三位小數就寫成千分之幾,……
13、把假分數轉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數,可以化成整數;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數,可以化成帶分數,除得的商作為帶分數的整數部分,余數作為分數部分的分子,分母不變。
14、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的方法:把整數乘分母加分子作為假分數的分子,分母不變。
15、把不是0的整數化成假分數的方法:用整數與分母相乘的積作分子。
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數有無數個;分數單位是7(1)只有7(4)一個。
17、分數大小比較的應用題: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時間小的快。
18、求一個數是(占)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除法列算式計算。
數學三年級的知識點總結3
1、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
2、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
3、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5、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6、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7、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10000平方米)。
8、邊長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9、測量土地的面積時,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長=面積÷寬寬=面積÷長
11、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1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寬=周長÷2-長長=周長÷2-寬
13、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14、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15、相鄰的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
16、相鄰的.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公頃、平方千米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注:面積和周長是不能相比較的;分清楚什么時候填長度單位,什么時候填面積單位,填土地面積單位時,比較小的土地面積(如:公園、體育場館、超市、果園、廣場)等一般情況下填公頃;(城市的占地、國家的面積、江河湖海的面積)等一般情況下填平方千米。
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注意:
周長相等的兩個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數學三年級的知識點總結4
長方形:
周長C=(a+b)dux2
面積S=ab(其中a,b為長和寬)
正方形:
周長zhiC=4a
面積S=a×a(其中a為邊長)
1、已知長方dao形的長和寬求長方形的周長,可直接用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2、已知正方形的.邊長求正方形的周長,可直接用公式: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邊長+邊長+邊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3、已知長方形的周長和長,求長方形的寬:
寬=(周長-長×2)÷2
寬=周長÷2-長
長方形的性質:
(1)兩條對角線相等
(2)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
(3)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4)兩組對邊分別相等
(5)四個角都是直角
(6)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
(7)具有不穩(wěn)定性(易變形)
(8)長方形對角線=√(a2+b2)
(9)順次連接矩形各邊中點得到的四邊形是菱形。
【數學三年級的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數學的知識點總結02-16
數學的知識點總結05-11
數學高考知識點總結02-22
數學中考知識點總結02-17
數學知識點總結11-04
數學知識點總結03-21
數學三年級的知識點總結大全08-07
中考數學知識點總結12-09
高二數學的知識點總結12-09
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