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訪古村落下赤峪散文
上周六,文友齊聚下赤峪踏青賞梨花。余因侍母疾不能往,很是惋惜。昨日偷閑,余攜妻兒帶3友補課而作記。
下赤峪離榆社縣城25公里,因公路通達,驅車半小時便至。一入村口,首現(xiàn)宏闊粼水,乃海金山水庫,奪目而倍感清爽。立湖邊,涼風習習,空氣氤氳,燕子點水,綠柳飛揚而心情舒暢,不見憂愁。恰逢一棵粉桃一棵梨樹,如仙娥,亭亭玉立,臨水爭艷,撩人心弦。且村口佇立著六角烈士亭,最引人注目,引人沉思,引人感懷。觀其亭,雖斑駁漸褪,仍不失厚重。拾階而上,讀碑記,刻十多名八路烈士之功績,心凝重,吊悲鳴,恨倭烈,敬國魂。聞即將移于它處,雖新筑,余尚有異議。此處當不可缺失舊亭噫!移于它處,并不鮮眼,少有人跡,淡而漸忘。不如此立,時時有人過,縱然想忘而不能也。
夫環(huán)視全村,背倚高山,前臨湖水。水邊筑砼路,為長長街道。適逢悉者,邀當向導。過長街,穿石巷,至一古宅。見“芝蘭室”大門,甚是寬闊而夾于屋間。有隔板,門柱,圓柱雕石,徹條石,燈籠鉤等,顯得十分蒼老。與貼著之春聯(lián),形成反襯。因門上鎖,繞旁測,摘網(wǎng)而入院。門后,有雕頭,不知何物;門檣上有木格,字跡不見;也有立柱、柱石,存有扇車、古箱、木梯等。且看三合院跡,偏房一存一毀,存者以立欄、臥欄等其建筑風格,為近代。毀者,已成耕地。往里,為又一三合院,從門縫而瞧,古跡已不存,皆惜哉。離其不遠,是另一古院。夫殘院敗落,有四間二樓損毀,外露著梁椽,風雨飄搖。其旁又有三間土樓,較為完整,卻無人居住。山墻旁,靜靜地躺著兩個石碾,似在訴說著古老之往事。
從兩宅古院出來,在巷里恰遇81歲老人劉金全。余等與其寒喧之后,為其點燃香煙,便問及該村之歷史。老者言,過去該村有400多人口,有一條大道直通風水嶺,往來商貿繁榮。近代因建水庫,古道被淹,把村一隔為二,分為上下赤峪。良田漸少,劃小船而渡耕。曾有鐵路,因之改道。夫記得,倭寇曾入侵三次,殺村民四人,殺八路二十余人,燒毀76間土樓。掠奪家畜無數(shù),抓壯丁、騾馬而役運。尚存一人,為云南某市市長,已離職。老者曾被抓二次,皆僥幸得脫,而心有余悸。有一聾者,夜避棺材而免遭屠戮,乃萬幸,是不得不為之也。聽到此,不免為殘留之古宅而慶幸,為殘殺國士而扼腕悲憤。用老者言,倭寇何其恨也!今何再猙獰叫囂也?夫又曰,晉中戰(zhàn)役時,此為粱臺,乃屯粱之所。八路、民兵,絡繹不絕。余等不禁感佩國之勇士而更憎恨倭寇。
余等離開老人,沿石坡徑而行,至資福寺。資福寺位于下赤峪村西土崗上,背靠山梁,前臨湖水,土崖如削,高約15米。寺廟據(jù)險而建,巍為壯觀。整個建筑為四合院式,正面為3間大雄寶殿,單檐廡殿頂,進深3間,建于元至正十年,為典型之元代木結構建筑。正墻有水陸畫,線條流暢,剛勁有力,著色淡雅,有一定藝術價值。再下有坐北朝南3間白龍廟。南面有3間菩薩殿,兩側有鐘鼓樓和山門,為明代建筑。整個建筑布局嚴謹,小巧玲瓏。恰逢大舉修繕,雜亂而堆置,碑等不能讀,唯有屋頂之數(shù)十塊磚雕雙龍,擱在石臺上,引人注目而深思。寺中,有一楸樹,蒼老而靜靜佇立,似在訴說見證著歷史變遷。
從資福寺出來,聽聞還有三處古宅,甚是獨特,余等欣然前往。少傾,至一處古宅。但見十分荒夷,殘敗不堪。有一窗拱上,浮雕精美,或方或菱或花,引人注目,令人嘆為觀止。見三間土木樓,前墻皆為木制,石木雕紋、木窗圖案等,皆十分精巧,可惜損毀。其旁還有三間土樓,無人而居,唯有開艷之桃花與數(shù)個遺棄之石碾、石盤相伴,甚是蒼涼而嘆息。
余等又來到一處古宅院。有石窯。見一古門,有木隔板、門柱、柱雕石等。門內又有門,為磚徹,有精美浮雕花紋,字跡不見,顯得十分荒蕪,可惜哉。院中有人居住,卻悲嘆四間樓房底層已徹新磚紅墻,古老容顏盡毀,唯見二層木制前墻式古老容貌。余笑著對主人講,恢復而保護古跡,其價值當不可限量。主人言,憑其個人無能為力,但愿早日開發(fā),其可發(fā)財,乃實言。與其鄰,是另一古宅,有人居住。為五間古樓,保存較為完整。兩邊為磚徹窗,上方為圓式,下方為拱式,皆有精美嵌雕。一樓木雕,甚是絕妙。有喜鵲登枝、雙鳥鶯啼等,惜已殘損。旁有木階梯,直上二樓,惜未能入。二樓前墻,皆為木制,為古代獨特之風格。測屋三間,殘敗不堪,堆滿秸稈,遮擋而不得觀之。其大門,書有“務本堂”三個大字,為磚式結構,有精美神斗、插飛等圖式。門柱下有一對花式浮雕紋。余等不免感嘆,多么美好之古跡哉。余思,安得有一天,使這修繕而重見天日,讓后人鑒賞,當不遺憾,也無愧于先人與后人哉。
離開古宅,至砼筑之廣場。見新式九間二樓佇立在場邊,舊式戲臺與之相對。有六個現(xiàn)代體育器材,靜靜地安置在廣場上。驀然回首,向全村望去,有一處古老樓房,獨立于群屋之上,似在訴說久遠之滄桑,又似在呼喚著希望。余心緒凝重,不知該如何表達。這時,小兒呼喚,方覺饑腸轆轆,戀戀不舍地離去。但我不知,留在兒子心中之印象是何樣?匆妰鹤訉W⒂谑謾C游戲,余有點木然,甚而悲鳴,該怨誰呢?久久思之,卻仰天長嘆而無果。但愿不久之將來,一切會有所改變。
感謝友人二軍之盛情款待,讓余等帶著笑顏,去巖良觀賞梨花斗艷。
【走訪古村落下赤峪散文】相關文章:
光影下的縮寫散文10-10
夕陽下想你散文10-10
落葉下的悠揚散文10-06
睫毛下的殤城散文10-06
夜幕下的靈魂花散文10-06
落暮下的沙灘散文10-06
燈窩下的背影散文10-05
夕陽下的余暉散文欣賞10-07
不妨冒險一下的散文10-06
皖南古村落導游詞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