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二語文游褒禪山記教案
目的:
1、翻譯課文,理解課文
2、通過質(zhì)疑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能力
3、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4、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進行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力的思想教育
重點:翻譯課文,理解內(nèi)容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法:質(zhì)疑提問法學法:翻譯文言文的能力
課型:新授教具:課件
板書:游褒禪山記
游洞經(jīng)過:前洞——后洞——悔隨之
游洞心得:志——力——物——盡吾志
后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舊課
檢查重點句子的翻譯
三、講解新課
(一)導入新課
引列寧的話導入新課
。ǘ├首x課文
指名讀,齊讀交互進行
。ㄈ┓g課文
采用質(zhì)疑的方法進行譯文,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有:
1、蓋其有深,則其至有加少也
2、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3、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在學生充分質(zhì)疑的基礎上,找一名學生總體進行翻譯,之后,教師將重點的詞語圈點出來,作為重點復習的內(nèi)容。
。ㄋ模├斫庹n文
1、按順序簡述第二段的寫作內(nèi)容。
2、概括第二段的內(nèi)容要點。
用一個字來概述作者游洞
3、后的心情,原因是什么?
4、看課后練習一,找出第三段與第二段相互呼應的地方。
5、古人求思的精神與第三段的議論是什么關系。
6、分析“志”、“力”、“物”三者之間的關系
如有時間,指導背誦
四、小結
五、作業(yè)
【高二語文游褒禪山記教案】相關文章:
《游褒禪山記》教案03-14
游褒禪山記的教案03-05
《游褒禪山記》 教案04-01
《游褒禪山記》..03-15
《游褒禪山記》的教案范文08-25
《游褒禪山記》教案范文08-26
游褒禪山記有感10-10
游褒禪山記教案15篇07-18
《游褒禪山記》的教學反思范文05-27
《游褒禪山記》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