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認識風”活動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認識風”活動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認識風”活動設計 篇1
活動目的:
1、通過游戲和實驗讓幼兒具體感知風。
2、通過觀察、實驗,讓幼兒知道空氣的性質。
3、介紹人與風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幼兒:氣球、塑料管、紙片;風車人手一份;一盆水;自制帆船每組一份。
2、教師:氣球、塑料管、紙片、電扇。
活動過程:
。ㄒ唬┳層變焊兄L
1、請幼兒猜謎語:誰也看不見我的影子,誰也抓不住我的身子,有時我只搖搖樹枝,有時我要吹倒房子,我總在你的'身邊跑來跑去,誰知道我的名字?(風)
2、請小朋友用手扇風,問幼兒有什么感覺?
3、教師打開風扇,問幼兒有什么感覺?
4、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手一扇、電扇一轉就有風?”
5、教師小結:以前我們認識了空氣,空氣藏我們的周圍,手一扇空氣就流動了,空氣流動了,就有了風,人們就感覺涼颼颼的,所以說:空氣流動就產生了風。
。ǘ┯變簩嶒灒嚎諝饬鲃赢a生風
1、觀察體驗:現(xiàn)在屋里有風嗎?(沒有)咱們來玩盒里的東西,試一試怎 樣才能產生風?
1) 玩紙片、,想想怎樣才能讓它有風?(幼兒邊玩邊討論)
2) 各組派兩名代表發(fā)言,說明他們是怎樣玩的、怎樣讓(紙片、塑料管、氣球)有風的?
3) 教師小結:紙片扇動,用嘴吹管子,將氣球吹鼓,再往外放氣,就使空氣流動了,空氣流動就產生了風。
2、讓帆
船動起來:
1) 請幼兒玩帆船(請小朋友不用手去推船,怎樣能使船動起來)
2) 請幼兒講述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或知道哪些辦法能產生風?
3) 教師小結:汽車、火車跑動,從滑梯上往下滑,都使空氣流動了, 空 氣流來流去就變成了風。
。ㄈ┙榻B風和人的關系:
1、組織幼兒討論:風可以給人們帶來哪些好處?還會帶來哪些壞處?
2、教師小結:介紹防風、利用風的辦法。
。ㄋ模┯螒颍悍棚L車
教師和幼兒一起到院子放風車。
大班“認識風”活動設計 篇2
一、猜謎導入
1、花兒見它招手,樹兒見它點頭,云兒見它讓路,水兒見它皺眉。(風)
2、畫“風”
3、板書“風”:風摸不著也看不到,它在哪兒呢?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葉圣陶爺爺?shù)娘L這首小詩,去尋找風姑娘的足跡。(風)
二、初讀感知
(一) 字詞
1、老師配樂范讀(播放輕風經過時事物的變化視屏)
[設計意圖]:風每個學生還是比較熟悉的,但是對于二年級的孩子平時能夠留心、仔細觀察生活中風過時景物的變化的同學校少。因此,教學一開始,老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與課文相通的具體可感的生動情境,都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并使學生通過細看錄像中的美景,靜聽課文的范讀,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潛意識的提醒他們平時能主動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樣就把課文和生活結合起來,非常自然地進入了新課的學習。學生披情入文,用自己的感官去欣賞語言的美麗,領會語言的魅力,從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情緒調動了起來,給她們的感情上了弦,定了調,注意力也被牢牢的鎖住了。真所謂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2、學生自讀(邊讀邊標出生字和自己不認識的字)
3、自己想辦法解決(問一問,拼一拼,猜一猜……)
4、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個別、分組、集體讀)并同時鼓勵:認識傾聽別人的發(fā)言也是一種良好的讀書習慣。
5、觀察、識記本課的重點字“游”:一個人帶著自己的孩子在一個方方正正的池塘里游泳了。
6、寫生字,范寫---臨寫
。ㄟ^渡:我班的孩子不僅是寫字的小行家,還一定是讀書的小能手呢。)
。ǘ└兄n文
1、自由讀詩(正確、通順)
2、個別展示讀、小組讀并及時正音(其它同學做好小評委)
3、默讀找“風“:風姑娘愛跟我們捉迷藏,它就藏在我們今天所學的這首小詩里,火眼金睛的你一定能找到它,邊讀邊勾劃,你從哪些語句找到了風。
4、匯報,板書 :樹葉顫動的時候,風在那兒了。林木點頭的時候,風正走過了。河水起波的時候,風來游戲了。
過渡:你找到了風,知道了風,你的心情怎么樣?讓我們帶著我們的好心情齊讀句子。
。ㄈ┢肺叮凶x
1、你最喜歡這三處中哪一處風?找出來先讀出自己的喜歡之情
2、學生匯報讀(據學生匯報情況定教學過程)
。ㄒ唬┑谝恍」(jié):
1、個別讀:(把你的喜愛之情通過朗讀告訴大家)
2、結合板書悟重點詞“顫動”:①屏幕演示樹葉顫動:我們已經看到了在風中顫動的小樹葉,想想“顫動”就是-----
②換詞: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替換“顫動”嗎?(擺動、搖晃……)
3、體驗“顫動”感受風的輕柔:我們就是那一棵棵小樹,伸出你的小手,風來了,讓這片小樹葉輕輕的顫動起來吧。ń處熓痉叮┐藭r的風怎么樣?(輕柔、溫柔----)
4、讀出風的.輕柔,溫和:多么溫柔的風啊,像媽媽的手撫摸著我們的臉,誰愿意做這位溫柔的風姑娘呢?(學生個別讀、師生賽讀、齊讀)
[設計意圖]:感情朗讀是以理解課文為基礎進行的,使感情在加深理解的同時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時感情朗讀又反作用于課文的理解,當學生能夠把本來毫無生氣的文字符號通過朗讀折射出來一定的情感光芒,則說明以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基調。但是由于低年級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故對語言的感知能力就比較差,所以指導他們有感情的朗讀困難較大。由此在執(zhí)教這一小節(jié)時,我關鍵抓住了重點詞“顫動”,想方設法:自己讀品味---觀察畫面想象---換詞理解----加動作感知等多種方式,先讓孩子理解重點詞“顫動”,進而體會風輕柔、溫和的特點,達到感情讀詞。
5、師生歸納學習方法:讀---抓重點詞、悟重點詞--- -讀出風的特點。
[設計意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師生共同學完一個小節(jié)后,我給予他們學習的方法,然后大膽放手讓學生自由選擇,自主學習,既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使他們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式,感受了合作帶給他們的快樂。
。ǘ┳詫W二、三小節(jié)
1、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小節(jié)組成學習小組,學習二、三小節(jié)(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保障)
2、匯報學習成果:第二小節(jié)抓重點詞“微微點頭”(觀看屏幕、同學們自加動作)體驗風,讀出感受。
3、第三小節(jié):抓重點詞“游戲”,想象風在跟誰做游戲?想想自己做游戲時的心情怎樣?進而體會此時風的微妙變化:調皮、淘氣、貪玩。
4、對啊,做游戲時你追我趕,東躲西藏,玩得可高興了。(同桌、小組、男女生競賽表演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5、師生合作配樂讀全詩(一起享受這首詩帶給我們的美感)
6、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嘗試背誦:通過師生合作發(fā)現(xiàn)這首詩三個小節(jié)的前兩句句式大體是相同的(屏幕出示背誦提綱)
[板塊設計意圖:感悟,強調的主要是學生主體的閱讀與思考,是在和語言材料的親密接觸中對語言材料的品味和體驗。在大面積、多層次的誦讀、參悟中,學生獲得的是對語言材料的整體感知和個性化讀解。并在熟讀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依規(guī)律背誦,在背誦中積累語言。
。ㄋ模、發(fā)展想象,創(chuàng)編詩歌。
1、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顫動的小樹葉、微微點頭的林木、泛起波汶的河水找到了風的足跡,現(xiàn)在我們再到校園中、田野里去找一找,想想你從哪些事物的變化感受到風來了
2、學生試說(也可觀察屏幕提示說)。
3、當小詩人作詩
4、據時間情況個別展示給大家
。ㄎ澹┛偨Y、作業(yè)
總結口述四季風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找風:到自然界中找風把你看到風來時景物的變化寫下來或畫下來。
[板塊設計意圖:運用,一方面是指通過感悟形成的語感去閱讀新材料,另一方面指運用已經形成的認識能力去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的實踐能力,我讓學生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再次感受自然界中風這種神奇的事物。]
附:板書設計
風
顫動
點頭
起波
拓展思維:
1.仿說:
過度:那么同學們能不能也試著說一說“風”在哪兒?
。ㄕn件出示“我們知道”)生自由說,指名說。
2、積累詩詞:
過度:同學們真是細心觀察的小朋友。老師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幾首描寫“風”的詩歌,想不想聽一聽,讀一讀?(課件分別出示《東風忙》、《風》、《詠柳》,師生讀。)
《東風忙》
春風春風,忙東忙西。
去化積雪,去溶冰河。
去發(fā)綠葉,去吹風箏。
看它沒影,聽它有聲。
《風》
春天里,東風多,
吹來燕子做新窩。
夏天里,南風多,
吹得太陽象火盆。
秋天里,西風多,
吹熟莊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風多,
吹得雪花紛紛落。
詠柳
碧玉壯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八、總結:風真呀!(板書:神奇)
【大班“認識風”活動設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設計認識風教案06-08
大班活動有趣的風教案08-26
幼兒園獲獎教學設計大班數(shù)學活動《認識時鐘》10-26
《風》教學設計01-29
風教學設計03-15
數(shù)學活動《認識球體》大班教案11-14
大班數(shù)學活動教案《認識時鐘》09-22
《風娃娃》教學設計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