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面人教案通用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捏面人教案通用,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捏面人教案通用1
【音樂素材來源】
本節(jié)活動要求鋼琴伴奏,并運用多媒體和圖片
【設計意圖】
《捏面人》這個活動內容是一個說唱歌曲,含有京劇中的韻味,唱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特色,適合大班幼兒學習。其中念白的內容是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人物形象。在創(chuàng)編部分通過幼兒喜愛的《喜洋洋灰太狼》中的角色,幼兒可以即興創(chuàng)編歌詞,使他們既有成功感,又不破壞歌曲的完整性。京劇是我國的國粹,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感受京劇的精華。
【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音樂素養(yǎng):學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的京韻。
2、學習策略:感受說唱的表現形式,借助多媒體、圖片,能在念白的部分即興創(chuàng)編歌詞
3、情感態(tài)度:在創(chuàng)編歌詞和缺少圖片幫助下的演唱中接受挑戰(zhàn),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老爺爺捏面人的ppT課件,音樂《白龍馬》,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和喜羊羊、懶羊羊、沸羊羊、美羊羊的圖片。
2、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面人
活動重難點:
借助多媒體、圖片,能在即興念白的部分創(chuàng)編歌詞
活動過程:
一、播放《白龍馬》音樂,導入活動
教師:徒弟們,跟著師傅去西天取經哦(教師帶領幼兒走進活動室,引導幼兒有秩序的找到座位坐好)
二、借助多媒體、圖片,學習新歌《捏面人》
1、教師借助多媒體生動地講述,引出歌曲部分內容。
我們取完經啦,徒弟你們的本領可真大啊,一路保護著師傅,沒被妖怪吃掉。
今天我請來了一位老爺爺,這位老爺爺的本領也很大,他呀,會捏各種各樣的面人。來!瞧瞧看。有什么呀?
。úシ耪n件)
2、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比較難的一句歌詞。
“捏出來的面人把眼看花!
3、教師范唱歌曲,用身體動作表現歌詞。
4、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根據教師的身體動作演唱部分歌詞,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幫助了解歌曲的部分結構。
5、教師做動作,幼兒隨樂按節(jié)奏念部分歌詞。
6、幼兒學唱歌曲。
1)小朋友念得真棒,咱們來跟著音樂節(jié)奏把他們表演一遍,好嗎?
2)教師演老爺爺,幼兒演面人
3)師幼共同演老爺爺
三、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一個故事主題
1、教師:老爺爺捏的是《西游記》故事。我也想捏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故事。
你想捏什么故事?(幼兒討論)
看看我想捏什么故事。
2、我想捏什么故事啊?
。ㄖ鹨怀鍪緢D片,創(chuàng)編歌詞)
3、在圖片的提示下,幼兒演唱由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曲
4、教師一步步提高演唱難度,激發(fā)幼兒不斷挑戰(zhàn),精神飽滿地演唱。
1)加快伴奏速度
2)抽掉圖片
3)背對圖片,面對客人老師
四、結束
教師:小朋友們!還有好多好多故事等著我們編呢!大家邊唱邊跟我來吧!
(幼兒邊唱邊離開活動場地)
活動反思:
1、幼兒的表現與發(fā)展
整個活動下來,情節(jié)很自然,幼兒的興致十分高,本節(jié)課特別之處在于它的京韻和說唱部分,是幼兒耳熟能詳的故事情節(jié),所以幼兒十分的感興趣,有了興趣,幼兒就能跟著我的步驟學下來。我抓住當今在幼兒中流行的動畫片《喜羊羊灰太狼》中的角色,讓幼兒在欣賞興奮之余,饒有興趣的進行創(chuàng)編。
2、教師的教學指導策略反思
本次活動我把重難點放在“借助多媒體、圖片,能在即興念白的部分創(chuàng)編歌詞”,并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幼兒興趣,接受挑戰(zhàn),鞏固這方面的學習。
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觀察法、演示法、引導發(fā)現法、問答法、圖片法等方法幫助幼兒學習。
1、首先我選用了幼兒感興趣的耳熟能詳的《白龍馬》主題曲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由兩個部分構成:
1)有節(jié)奏的練習歌曲中的念白部分,這是歌曲中說的.部分,也是比較重點的部分,把這個難點前置,為后面的整體說唱打下基礎。說的內容就和是唐僧師徒四人通過圖片的指引使幼兒可以很輕松的說出來。
2)通過教師范唱、角色表演、角色變化等方式學習歌曲的前一部分。讓幼兒在變化,新鮮有趣的感覺下練唱不覺得枯燥乏味。使課堂氣氛活躍歡快,孩子在輕松愉快中學習。
3、第三份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編歌曲的念白部分,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通過幼兒喜愛的動畫片《喜洋洋灰太狼》為幼兒提供素材,給予幼兒充分想象的空間,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編能力和大膽表現的能力。通過圖片幫助和加快速度、拿掉部分圖片和脫離圖片,逐層讓幼兒不斷接受新的挑戰(zhàn)。
4、最后為幼兒留下想象的空間,同時帶著問題“還可以編什么故事呢?”,邊唱邊離開活動場地。
3、活動的效果或價值體現
整個活動在輕松之中結束,幼兒不僅學會唱原有歌曲,還在其基礎上學會了創(chuàng)編,我要求幼兒在層層的提高要求中不斷地接受挑戰(zhàn),歌唱活動往往因為教師的反復唱而讓幼兒失去興趣,所以我以不斷挑戰(zhàn)他們而讓他們不失去興趣。
捏面人教案通用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韻味以及說唱的樂趣,萌發(fā)對民間藝術“捏面人”的喜愛之情。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圖片、同伴間的討論,發(fā)揮想象即興創(chuàng)編。
3、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熟練的演唱歌曲。
【活動重點】
掌握歌曲的不同節(jié)奏,能夠大膽的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能夠用京韻說唱歌曲。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圖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面人,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昨天老師去逛廟會,買了一些面人,請小朋友一起來欣賞一下?赐赀@些面人,小朋友有什么感受?小朋友知道這些面人出自誰的手嘛?讓我介紹給小朋友看。伾r艷、造型獨特的面人擺在孩子面前,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孩子們近距離的感受到“面人”的精美,產生了對“面人”的喜愛之情,從“面人”自然過渡到了“捏面人的老爺爺”,為下面的活動做了強有力的情感鋪墊。)
二、欣賞課件,視覺刺激
師:你們瞧,就是這位老爺爺——咱們一起看一看,老爺爺還捏了些啥?
師:小朋友覺得老爺爺怎么樣?老師也想用歌聲來夸夸老爺爺了,小朋友仔細聽!
。ù谁h(huán)節(jié)出示的課件中面人體現了“多”,幼兒通過視覺刺激進一步感受理解歌詞——“把眼睛看花”,做了難點前置。南極仙翁、財神、牛郎織女的選擇的本意是讓幼兒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萌發(fā)對中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術“捏面人”的興趣,為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三、學唱歌曲,感受京韻
。ㄒ唬⿲W習歌曲演唱部分
1、教師示范,理解歌詞
師:小朋友,你聽到我是怎么夸老爺爺的?(用演唱的方式來夸老爺爺,承上啟下,幼兒對歌詞的把握就顯得較為輕松了。)
2、教師演唱,幼兒跟唱
師:我們一起再來唱一唱,夸一夸老爺爺吧,小朋友可以小點聲。
師:我聽到你們的聲音了,很好聽啊!那這一次請你用響亮的好聽的聲音再來夸夸老爺爺,有沒有信心?
。ㄒ浴翱淅蠣敔敗睘榻虒W手段,激發(fā)了幼兒主動歌唱的愿望,使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活動之中。在反復跟唱歌曲之后,歌曲的曲調漸漸地熟悉。)
3、尋找不同,感受京韻
師:小朋友,你覺得歌曲里哪一句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曲不太一樣?(拖腔)因為這個捏面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帶有濃濃的京味。最后一句拖長了調子唱起來有點像唱京劇的感覺。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加上我們以前學過的京劇亮相嘗一嘗。
。ń處煼冻诟枨虒W環(huán)節(jié)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聆聽教師范唱,可以讓幼兒對歌曲的音準、節(jié)奏、速度、情感處理等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教師在范唱時,不僅運用了京腔京調的演唱方法,還運用了京劇動作暗示,為幼兒尋找不同做了提示,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感。)
。ǘ⿲W唱歌曲說唱部分
1、以“說故事”引出說唱部分
師:噓,老爺爺有話要說,他說他不僅會捻面人還會捏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老爺爺捏了一個什么故事?
。ù谁h(huán)節(jié)借助了電子琴打擊樂的音效,將節(jié)奏清晰地展示出來。將節(jié)奏種在孩子的'心田。教師適當留白,用動作表現,增強了幼兒的注意力。)
2、借助圖片,梳理歌詞
師:老爺爺捏了一個什么故事?里面都有誰?捏孫悟空的時候,老師用了一個什么字?為什么?
。ń柚鷪D片,幫助幼兒更好地記憶歌詞的內容,連續(xù)的追問,強化了幼兒對音樂語匯的識記。)
3、動作表演,加深記憶。
師:小朋友咱們一起連起來演一演吧,你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表演!剛才你們表演的真不錯,如果你們在表演好動作的時候能夠把節(jié)奏拍的在準一些就更完美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拍一拍節(jié)奏。
(讓幼兒進行動作的表演,突出了課堂的動靜交替,讓幼兒自由表達對歌詞中動物形象的理解,凸顯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活動理念。)
4、出示圖譜,理解說唱。
師:像這樣在一首歌曲里,又說又有唱的歌曲,叫說唱歌曲。
。ㄓ變簣@歌唱教學活動中經常運用到圖譜,它是歌唱教學過程中一種直觀形象的輔助工具,它是一種視覺符號也是一種手段,它可以把歌曲內容簡單化、直觀化、形象化,最大程度地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學會演唱。)
5、分組演唱,情感表達。
師:現在我們來一個更有趣的演唱方式,就是“說”和“唱”分開來唱,請你來想一想你想先來唱還是先來說?
(讓幼兒根據的意愿自由選擇,大大提高了幼兒歌唱表演的主動性。)
五、創(chuàng)編歌詞,合作展示
1、借物創(chuàng)編
師:捏面人的老爺爺又捏出了一些好看的面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請你大聲的說出來,并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來說:捏一朵小花在開放,捏一匹小馬運糧食,捏一只小猴在吃桃,再捏一個老爺爺在釣魚。
2、想象創(chuàng)編
小朋友,如果你來捏,你想捏什么?教師示范:捏一只蝴蝶翩翩起舞……
。ㄒ魳坊顒邮怯變核囆g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師在向幼兒進行活動指導時,應注意啟發(fā)和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造,大膽想象,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歌詞就是一種良好的表現手段,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鼓勵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編歌詞,保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從“借物創(chuàng)編”到“想象創(chuàng)編”難度遞進,讓幼兒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捏面人教案通用3
活動目標:
1.掌握歌曲的不同節(jié)奏,學習用京韻演唱歌曲。
2.感受說唱的表現形式,能即興在念白的部分創(chuàng)編歌詞。
3.體驗邊唱邊表演京劇的樂趣,產生對民間傳統藝術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建立京劇相關知識的經驗。
2.教師自備“捏面人的老爺爺”微視頻,白紙、彩筆,音樂CD。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幼兒對老爺爺捏面人的興趣,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捏面人這一民間藝術形式。
。1)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使幼兒對捏面人這一民間藝術產生興趣。提問:老爺谷在干什么?你見過什么樣的面人兒?
小結:捏面人是我國的一種民間藝術,只有很少的民間藝人會捏面人兒。
(2)演唱歌曲前半部分,請幼兒欣賞,初步感知本段歌曲的旋律。提問:你想讓老爺爺捏點啥?
2.創(chuàng)設請老爺爺捏面人的情境,引導幼兒以仿編的形式自主學習歌曲的`念白。
。1)啟發(fā)幼兒思考:你們想讓老爺爺捏點啥?
。2)教師示范第1句: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引導幼兒感受并學習:“x。xx|xxx|xx|x—”的節(jié)奏。
。3)幼兒根據第1句的節(jié)奏探索后面幾句念白。
。4)幼兒完整念白,正確說出“x。xx|xxx|xx|x—”的節(jié)奏。
3.幼兒欣賞、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京韻特點。
(1)教師完整演唱,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京韻特色。提問:這首歌和我們平時聽的歌有什么不一樣?像哪一種戲曲?
。2)師幼對唱,引導幼兒在對唱中進一步感受歌曲前半部分的旋律特點。
(3)幼兒嘗試完整演唱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的京韻特點。引導幼兒說說歌曲中哪一句最有京韻特點。
。4)幼兒集體完整演唱歌曲,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歌曲的京韻特點。
4.鼓勵幼兒通過表演唱,進一步體驗邊唱邊表演京劇的樂趣。
(1)引導幼兒為念白部分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體驗邊唱邊表演的樂趣。
。2)幼兒對唱游戲,大膽用動作和聲音表現歌曲的京韻特點。
5.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念白部分的歌詞,完整演唱歌曲。
。1)引導幼兒思考:老爺爺捏的面人你們喜歡嗎?你還想讓老爺爺捏什么?引導幼兒用“x。xx|xxx|xx|x—”的節(jié)奏創(chuàng)編歌詞。
。2)請幼兒自由討論:捏一個什么干什么?
(3)引導幼兒替換創(chuàng)編的念白部分的歌詞并完整演唱歌曲。
捏面人教案通用4
一、教材分析:
1、說教材:
《捏面人》這一活動選自省編教材大班上冊主題五《神通廣大美猴王》中的一首說唱歌曲,含有一些京劇中的韻味。當唱起來的時候,朗朗上口,很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念白是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這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人物形象。歌曲中加上念白部分體現了教改的開放性原則,幼兒可根據所想到的即興創(chuàng)編歌詞,使他們既有成功感,有不破歌曲的完整性,此外,捏面人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已經對我們現在的孩子們來說越來越陌生,我想通過這一活動讓孩子萌發(fā)對民間藝術的一點熱愛。
2、說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稚趣生動的風格,體驗邊唱邊表演的樂趣。
。2)能按歌曲中不同節(jié)奏,學習用京韻演唱歌曲。
(3)根據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創(chuàng)編歌詞。
重點:感受說唱的表現形式。
難點:能即興在念白部分創(chuàng)編歌詞。
3、教學準備:
便于幼兒更形象、直觀的學習歌曲我做了以下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會唱泥娃娃的歌曲,之前已掌握了一些捏面人的相關經驗,為引出捏面人做好準備。
物質準備:PPT課件: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圖片,捏面人磁帶
二、說教法:
歌唱活動不僅僅是教唱,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教師作用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本次活動是一個多元的綜合活動,有社會活動的參與,有科學方法的引導,有健康內容的滲透,更有富有藝術性的表現。
教法如下:
。1)視聽唱: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為幼兒提供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動畫片《西游記》中唐僧、豬八戒、沙和尚、孫悟空等形象鮮明的圖片,和老師聲情并茂的表演唱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2)啟發(fā)式教法:運用韻律活動、語言、動作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幼兒興趣,讓幼兒在愉悅中感受與體驗音樂,能主動的投入到歌唱活動中。
三、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有的審美感受的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因此,學法如下:
1、自主欣賞: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真正的學習是兒童主動的、自發(fā)的學習,本活動中老師的動作表演、圖片的展示吸引幼兒主動感受音樂,在有層次的分段感受音樂中自然而然習得歌曲。
2、多渠道參與法:在這節(jié)課的過程中,讓幼兒借助觀看形象鮮明的多媒體圖片、同伴間的討論老爺爺捏的面人激發(fā)幼兒情感,肢體表演等多種形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多種感官幫助幼兒感受說唱歌曲的特征。
四、教學過程設計:
《捏面人》是藝術領域中的歌唱活動,總的思路為:
韻律活動激發(fā)興趣多種形式熟悉歌曲激發(fā)情感角色演唱創(chuàng)編新歌詞。
。ㄒ唬└璞硌荨赌嗤尥蕖罚瑢牖顒,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讓我們聽著音樂,學一學泥娃娃的樣子吧!
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歌表演《泥娃娃》
2、教師:泥娃娃是用什么做的呀?(泥巴)。今天啊,我特意請來了一位北京老爺爺,老爺爺的本領可大啦,他還會用面粉捏出各種各樣的面人呢(出示課件)。來,請小朋友們來瞧瞧。老爺爺都捏了什么?
3、借助多媒體生動地講述,引出歌曲開始部分內容。
幼兒觀看PPT課件,自由回答。
設計意圖:用韻律活動來作為導入活動,激起幼兒的興趣。在韻律活動的時候,積極主動地與幼兒進行互動。課件的出示能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捏面人這項民間藝術活動。
。ǘ┣榫硨氤鍪緢D片,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歌曲
教師通過問答的形式,有節(jié)奏的練習說白部分。
1、教師:老爺爺捏的面人,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我們一起來夸夸老爺爺吧(有節(jié)奏并加適當的動作)。
2、教師:老爺爺啊,今天還想來捏幾個面人,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老爺爺又捏了啥?教師跟著琴演唱歌曲《捏面人》,說白部分,教師不唱,做動作
3、教師:老爺爺又捏了啥?你看出來了嗎?
幼兒根據教師的動作,來回答。
幼兒回答一個后,讓幼兒學一學動作。教師按順序出示圖片。
教師和幼兒根據回答,跟著琴,邊說白邊做動作。
4、教師:老爺爺,捏一個這四張圖片,怎樣說更好聽嗎?讓我們一起來看著節(jié)奏譜(出示節(jié)奏譜)拍一拍,再完整地說一說。誰能來試一試?請幼兒拍一拍。
5、、教師:老爺爺,捏的這些面人,都是什么故事里的人。浚ㄎ饔斡洠
設計意圖:教師根據音樂做動作,讓幼兒進行猜并回答,動作的加入更為形象。加上節(jié)奏譜,讓幼兒跟著節(jié)奏邊打邊說,既有趣又動聽,幼兒也能一目了然,說出各個人物形象。
。ㄈ┓纸巧莩枨,讓幼兒完整的對歌曲進行體驗感知。
。1)接下來老師來演老爺爺(唱前半部分),你們來表演面人,(說白)好嗎?幼兒:好!
在幼兒表演時,教師在每個樂句,預先只做一個動作提示,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白第二部分,并在教師的動作提示下,嘗試演唱樂句的`最后一句你說是啥就是啥。(誰來唱一唱最后一句,聽起來有點像在唱京戲,我們要把他唱的生動有趣)你們學得真棒!獎勵個別幼兒
(2)和我一起演老爺爺,好嗎?幼兒:好!
師生共同演唱歌曲。教師嘗試唱每個樂句的一部分,其余用動作提示幼兒自主演唱,并在幼兒演唱第二部分的后兩句時,不做任何提示動作,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完樂曲。
設計意圖:幼兒在初步了解歌曲的節(jié)奏后,教師采用分角色進行歌唱表演,這樣使幼兒的興趣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是技能的內化延伸。教師給幼兒一個完整的音樂感受,初步感知形式新穎的說唱歌曲,幼兒在教師表演動作后猜測形象,這樣幼兒不知不覺的學會了歌曲,教師就開展深一層次的分角色邊唱邊做動作的形式。
。ㄋ模┯變鹤杂捎懻摚龑(chuàng)編歌詞
1、教師:老爺爺捏的是西游記的故事,我也想編一個屬于我自己的故事。你們想嗎?
2、教師:趕快和好朋友商量商量,捏個什么故事好呢?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剛才啊,我聽了很多小朋友的商量,誰愿意來說說看?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喜羊羊和灰太狼》是我們大家一起編的,那我們要記得很棒!記得很牢哦!來,把他們編到老爺爺捏面人的歌里,好不好?(而且要唱出它的生動、有趣帶有唱京戲的韻味)
師生共同演唱創(chuàng)編好的,《喜羊羊和灰太狼》
教師:現在我們就對著客人老師唱
教師:要是小朋友唱的忘記了,客人老師要做動作提醒我們,如果小朋友唱得好,請客人老師幫我們喊好。現在我們先來試試
設計意圖:選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每個羊作為創(chuàng)編的主體,事先在課前準備時,我在幼兒中了解到了每個羊的特點幼兒都非常的清楚。而且近階段幼兒對這個故事都很感興趣,活動中根據幼兒的意愿,鼓勵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說唱此故事中的每個羊的特點,大膽地為說唱部分配上動作。
(五)小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而且還自己創(chuàng)編了《捏面人》的歌,小朋友還知道了捏面人是北京人民間流傳下來的手藝。你們還想讓老爺爺捏什么呢?編一編可以去唱給客人老師聽也可以回家唱給爸爸、媽媽聽,好不好?
設計意圖:最后的小結與延伸的話語,既是對整個活動的概括與總結,也是更好地激發(fā)幼兒再創(chuàng)編更多歌曲的愿望我發(fā)現,無論是什么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是關鍵,一個新穎的活動形式能激起幼兒的高漲興趣,吸引幼兒的創(chuàng)編主體同樣可以激起幼兒的興趣。
捏面人教案通用5
教材分析
《捏面人》是一首含有京劇中韻味的說唱歌曲,歌曲生動形象,唱起來朗朗上口。其中的念白部分是深受幼兒喜愛的《西游記》里的人物,且面人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小物件。大班幼兒已初步接觸過京味的歌曲,對于京劇歌曲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對捏面人這項民間藝術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就為活動中念白部分的創(chuàng)編奠定了基礎。本次活動通過歌唱、創(chuàng)編等形式,使幼兒獨特的表現方式得到充分的回應和贊賞,為幼兒營造了一個敢于并樂于表現的藝術活動氛圍。
活動目標
1、按歌曲的不同節(jié)奏,學習帶有京韻味的`說唱歌曲《捏面人》。
2、掌握說唱的表現形式,根據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創(chuàng)編歌曲。
3、萌發(fā)對民間藝術“捏面人”的興趣。
活動準備
與歌詞內容相符的課件,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面人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教師:“有個老爺爺特別喜歡捏面人,他捏的面人可好看了。瞧!這是誰?捏面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面人把眼看花,捏的什么呀?仔細聽”。
二、用圓舞板以快板的形式說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念白節(jié)奏,學唱歌曲。
1、師:捏一個豬八戒干什么?幼回答: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師問:捏一個唐僧干什么?幼回答:捏一個唐僧騎大馬
師:捏一個沙和尚干什么?幼回答:捏一個沙和尚挑著籮
師:捏一個孫悟空干什么?幼回答:捏一個孫悟空變戲法
2、師引導幼兒完整說一遍師:捏面人的老爺爺真是本領大,真的這樣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師唱歌曲提問:“你聽到什么了?還聽到什么呢?”
4、師再次范唱提問:你們仔細聽聽,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別的呢?
提升:因為這個捏面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帶有濃濃的京味,F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唱一唱。
5、師唱響一點,幼兒跟唱(2—3遍)
師:誰來說說這首歌與平時唱的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ㄓ變夯卮穑
小結:這種既有說又有唱的歌曲叫說唱歌曲。師:現在我們再把這首說唱歌曲練習一下。幼兒再練習2遍
三、分組進行,運用多種形式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1、表演唱:要求說的部分的幼兒要邊說邊做動作。
2、交換角色表演
3、男女生練習
四、根據歌曲內容,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
1、教師:“捏面人的老爺爺本領這么大,還會捏什么呢?”幼兒仿編,教師把幼兒仿編的歌詞唱進歌曲
2、開火車仿編,教師把幼兒仿編的歌詞唱到歌曲里。
活動反思
面人對于孩子們并不陌生,孩子們喜歡這種色彩鮮艷,形象逼真的形象,但面人怎樣捏出來的,孩子們并不清楚,也沒有仔細的觀察過,如果能有這樣一位捏面人的老者親身示范。更能為孩子提供探索空間。
【捏面人教案】相關文章:
捏面人作文11-29
大班音樂捏面人教案14篇02-03
大班音樂捏面人教案(14篇)02-03
幼兒園大班教案:捏面人01-30
幼兒園音樂活動《捏面人》教案08-21
(優(yōu)選)捏面人作文11篇06-15
第一次捏面人作文01-20
“雙面人”媽媽作文03-22
捏雞蛋作文12-24
捏泥人的作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