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時間:2024-08-27 07:20:19 教案 投訴 投稿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

        《小鳥,獅王》:

        教學目標:

        1、喜歡聆聽小鳥與獅王等管弦樂曲,并能用自己的聲音或形體動作對音樂作出相應的反應;

        2、學唱《什么動物出來玩》這首歌;自信地、有表情地參與創(chuàng)造表演。

        教學重點:

        學會《什么動物出來玩》這首歌曲。

        教學難點:

        讓學生根據歌曲重新創(chuàng)編歌詞。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準備:鋼琴、磁帶、獎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小動物嗎?那你們都說說自己喜歡什么小動物?(學生發(fā)言)今天我就和小朋友一起去森林玩一趟,好,現在出發(fā)。

        二、“森林探險”

        1、歌曲復習。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出發(fā)去森林做一次探險,你們注意呀,一路上會碰到很多動物,你們要仔細聽,猜猜是誰呀!好,下面我們唱著歌出發(fā)。

       。1)演唱《兩只小耳朵》;

       。2)律動表演《我快樂》。

        2、聽音樂找動物。

        師:現在我們來到了森林的中心公園,這里呀是小動物每天都要來集合的地方,現在他們都在朝這邊趕過來,你們仔細聽,第一個出場的是誰?

        播放音樂,聽辯動物的聲音。(小鳥———輕松活潑獅子—————雄壯威武小貓———輕柔俏皮大象———低沉穩(wěn)健烏龜—————笨重緩慢)

        3、說說你們都聽到了什么動物?用動作模仿。

        4、小組比賽,看誰說的多。

        5、師:小朋友,你們說說在這些動物中,誰的聲音,誰的聲音最小呀?(小鳥和獅子)

        6、欣賞《小鳥》。

        師:這是一首選自童話音樂《彼得與狼》的選段,你們是不是感覺眼前仿佛浮現一只千姿百態(tài)的小鳥。

        7、欣賞《獅王》。

        師:這是一首選自《動物狂歡節(jié)》的選段,你們是不是感覺眼前仿佛浮現一只威嚴,令人恐懼的'獅子?

        三、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聽了很多小動物的音樂,你們還記得嗎?你們說說看都有誰呀?(放音樂,說動物),今天我把這些小動物請到了你們中間,你們看看是誰?

        二、隨樂學唱

        1、聽歌曲,找動物。

        師:小朋友,你們仔細聽是誰來了?(小鳥,小兔,小雞)

        2、模仿小動物。

        師:你們想想他們都是怎么樣出來的?(小兔——跳小鳥——飛小雞————跑)

        3、隨音樂齊聲念歌詞。

        4、歌詞接龍。

        5、隨音樂演唱兩遍。

        6、動作模仿。

        師:請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小動物會是什么樣的動作出來呀?

        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模仿表演。

        7、隨樂表演。

        師:小朋友,請你們把動作和上音樂一起來表演吧!

        8、集體表演,評選出的給予獎勵。

        三、即興創(chuàng)編

        1、歌詞創(chuàng)編。

        師:剛才我們請了三個小動物,后面還有一些要出場,你們看是誰?(袋鼠,蝴蝶,小馬)你們能給他們編一個歌謠嗎?

       。1)自由創(chuàng)編;

       。2)小組推薦代表上臺表演。

        2、評價表揚。

        師:小朋友,你們也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動物請到我們的課堂上,你們自己來演唱吧!

        師:下面,請小朋友加上動作來表演自己請的小動物,看誰的動作最有新意。

        四、課堂評價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同學們請了很多小動物來我們課堂,下節(jié)課大家?guī)Ыo更多小動物來表演,我們看誰的表演更有新意,好的下課。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2

        教學目標

        欣賞一些節(jié)奏鮮明的樂曲時,給學生創(chuàng)造“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達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學生就會進入參與音樂的積極狀態(tài),體驗音樂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通過引導學生用動作對比來體會音樂情緒的變化,不但使低年級小學生感到欣賞音樂充滿了樂趣,而且使學生對音樂的不同力度可以表現不同的情緒有了初步的理解。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啟發(fā)點撥法

        教具電子琴、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欣賞:

        1.初聽《蔭中鳥》全曲,感受整體(出示課件)

        2.復聽一次,要求學生聽辯樂曲的段落及速度變化。

        3.分段欣賞。(出示課件)

        4.圍繞節(jié)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現手段,及獨奏與伴奏關系,啟發(fā)學生想象與欣賞,以加深對音樂表現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5.再次復聽全曲,讓學生從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中,產生熱愛生活,憧景未來之情。

        6.聽聽想想

       。1)你認為樂曲可分為幾個部分?它們之間在速度上有什么變化?

       。2)樂曲中有一個部分,笛子在輕快的旋律襯托下自由的模仿各種鳥聲,生動、逼真的呈現出綠樹濃蔭里百鳥爭鳴的情景。你能聽出來嗎?

       。3)這首樂曲①僅僅模仿自然界中鳥類發(fā)出的音響。②不僅模仿自然的音響,也表現了人們在大自然中的歡暢、喜悅的心情。(選擇√

        7.欣賞《鴨子拌嘴》

        8.介紹《鴨子拌嘴》

        “鴨群集合上路”是全曲力度最強的音樂

        “鴨子潛水覓食”是全曲力度最弱的片斷

        9.提問:你們想用什么動作表現鴨子覓食?

        10.復聽《鴨子拌嘴》中“鴨群集合上路”片段:

       。1)我扮演放鴨子的.老爺爺走在最前面,所有的學生模仿鴨子走路的姿態(tài)跟在后面,

        (2)他們雖節(jié)奏有力地踏步前進,邊走邊高興地說:“嘎!嘎!嘎!嘎!”互相拌嘴,充分感受到音樂熱烈歡快的情緒。

        11.復聽《鴨子拌嘴》中“鴨子潛水覓食”片段:

       。1)用輕而弱的聲音啟發(fā)學生:“你們想用什么動作表現鴨子覓食?”

       。2)學生分組討論,有的模仿模仿鴨子滑動翅膀,把頭慢慢潛入水中覓食,有的靜悄悄地在岸上等待,有的做出了捉到小魚時的動作,靜悄悄的教室里只有水镲聲伴隨著孩子們無聲的動作,大家立刻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音樂平穩(wěn)輕松的情緒。

        四、課后:

        課后分析

        板書設計欣賞:

        《蔭中鳥》、《鴨子拌嘴》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3

        活動設計背景

        剛入園的小班孩子,由于環(huán)境的突然改變,會致使他們的情緒變得不穩(wěn)定,甚至于哭鬧,設計本活動就是為了穩(wěn)定孩子們的入園情緒。

        活動目標

        1、認知:幼兒能夠跟著老師或音樂哼唱。

        2、情感:激發(fā)幼兒上學的.積極性。

        3、技能:能隨著音樂做簡單的動作。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穩(wěn)定幼兒的情緒。

        活動準備

        《上學歌》光盤

        活動過程

        一、 開始環(huán)節(jié)

        播放歌曲《上學歌》,教師伴隨歌曲做動作,吸引孩子的注意。

        二、 基本環(huán)節(jié)

        1、 教師給幼兒讀歌詞。

        2、 根據歌詞提問:

        “歌曲里面有誰?要去干什么?”

        “高興么?為什么高興?”

        3、 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學唱歌曲。

        4、 鼓勵幼兒跟著老師一邊唱一邊做簡單的動作。

        5、 對于情緒不穩(wěn)定的幼兒,教師要走近并帶動他一起唱。

        6、 幼兒熟悉歌曲后,跟著光盤唱。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讓小朋友集體邊唱邊做動作表演。

        三、 延伸環(huán)節(jié)

        提高:“小朋友我們上幼兒園該怎么辦?”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產生對鼓的興趣與喜愛,有進一步探索學習的求知愿望。

        (2)讓學生初步感知聲音的高低與強弱。

        教學重難點:

        1、識f和p記號,用強弱不同的力度表現歌曲。

        2、敲擊組成的簡單節(jié)奏譜。并能利用身邊的音源模仿大鼓和小鼓的聲音。

        3、準確的節(jié)奏為出旗曲配伴奏。

        教具:

        鋼琴、多媒體設備、掛圖、鼓種類若干。

        教學過程:

        一、導入:話說鼓:

       。1)謎語:圓圓一只大木桶,上下是皮肚里空,娃娃見了愛打它,一打就說咚咚咚。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參觀鼓的世界。

        鼓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一定是先有人敲鼓,才能造個出個“鼓”字來,現代鼓也是從古代鼓演變過來的。

        提問:請問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下,看見鼓,聽到鼓聲的?

        生:過年、過節(jié)、開慶祝會、少先隊鼓號隊

        師:鼓即是樂器又是道具,人類從大自然的。風雨雷電聲中得到啟示并創(chuàng)造了鼓,鼓的種類很多,具說能叫出名字來的就有上百種。

       。2)鼓的種類名稱:(實物及掛圖)

        生:鈴鼓、手鼓、腰鼓、長鼓、堂鼓、花鼓、戰(zhàn)鼓、八角鼓、爵士鼓、架子鼓、定音鼓

        (3)擊鼓方法:

        設問:在一個鼓上,你們能敲擊出多少種不同的聲音和節(jié)奏?

        生:在鼓上嘗試并感受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敲擊法,及不同的聲音效果和節(jié)奏。

        師: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敲擊大鼓與小鼓,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聲音的'強弱高低與音色。

        音樂小知識:聲音的強弱(提供微視頻)

        二、學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1)聽賞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其情緒。

        (2)學唱歌曲,并模仿打鼓的姿勢。

       。3)感受大鼓與小鼓的強弱力度特點。

       。4)學生隨音樂伴奏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5)學生分兩組,一組演唱,一組模擬大鼓與小鼓聲音擊鼓伴奏。

        三、展開:

       。1)鼓的功用:軍事、音樂、舞蹈、戲劇、娛樂等,戲劇中的唱、念、做、打都離不開鼓點。

        (2)鼓—在音樂中的作用。

        欣賞《春節(jié)序曲》音樂片斷。

        學生說說鼓的作用;喜慶、熱鬧。

        四、生活實踐

        師:要求小朋友們回家用圓形的餅干盒、月餅盒模擬鼓敲擊鼓點,感受會更深。

        小結:鼓象征著我們的團隊精神,鼓聲鼓舞人心,鼓舞斗志,給人勇氣和力量、愿中華民族的鼓文化源源流長!望小朋友們踏著雄壯的鼓點健康成長!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5

        第四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飛呀飛》

        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飛呀飛》。

        2、感受達斡爾族童謠的特點,體驗草原的壯美。

        3、學習柯達伊手勢,跟著琴聲唱唱做做。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飛呀飛》。

        教學難點:

        感受達斡爾族童謠的特點;學習柯達伊手勢。

        教學準備:

        電子琴、卡片、情景圖畫。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入

        師:同學們,請觀賞一段視頻,仔細觀察短片中描述的畫面。

        生:有草地、馬兒、小牧童,天空真美啊……

        師:孩子們說的真好。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嫩綠的草地上有一群小牧民正快樂的騎著馬兒飛奔!

        三、歌曲聽賞

        師:請聽賞歌曲《飛呀飛》,聽完說說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生:歡快的、興奮的、快樂的、愉快的……

        師:你們說的都對,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歡快的歌曲吧!

        四、新課教學

        1、節(jié)奏練習

        2、歌詞朗讀

        按照歌曲節(jié)奏,充滿感情的朗讀。

        3、旋律學習

        隨琴哼唱、師帶唱、生用la模唱。

        4、加入歌詞

        自主學唱、師教唱、分組唱。

        五、創(chuàng)編與表現

        1、動一動

        邊唱邊用自己的動作為歌曲伴奏,體驗騎馬的樂趣。

        2、演一演

        創(chuàng)設情境,表現草原上小牧民騎著馬兒歡騰的場景。

        3、練一練

        學習柯達伊手勢,跟著琴聲唱唱做做。

        六、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歌曲《飛呀飛》。相信同學們已熟悉了達斡爾族童謠的特點,同學們模仿的雄鷹、表演的小騎手,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飛向美麗的`草原吧!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牧童謠》

        教學目標:

        1、學習柯達伊手勢,跟著琴聲唱唱做做。

        2、能用明亮、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飛呀飛》。

        3、聽賞《牧童》,感受中外民歌的異同點。

        教學重點:

        能用明亮、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飛呀飛》。

        教學難點:

        學習柯達伊手勢;聽賞斯洛伐克民歌《牧童》。

        教學準備:

        教學光碟、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能模仿一下牛的叫聲嗎?

        生:呣…呣…呣…

        師:你們的表演生動有趣,老師仿佛踏進了一片青草地。

        三、歌曲聽賞

        師:請聽賞歌曲《牧童謠》,閉上眼睛感受這首歌曲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啊?

        生:小牧童在吹笛子,牛在叫……

        師:同學們聽得很用心,大膽的說出了對歌曲的感受。下面,我們就來學唱這首《牧童謠》。

        四、新課教學

        1、節(jié)奏練習

        2、歌詞朗讀

        按照歌曲的節(jié)奏,充滿感情地朗讀。

        3、旋律學習

        跟琴哼唱、師教唱、用“l(fā)u”模唱。

        4、加入歌詞

        自主學唱、師教唱、分組演唱、完整的唱。

        五、創(chuàng)編與表現

        1.練一練

        練習柯達伊手勢,隨著琴聲唱唱做做。

        2、唱一唱

        邊唱邊表演,運用自己的動作為歌曲伴奏。

        3、聽一聽

        聽賞《牧童》,感受中外民歌的異同點。

        六、 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飛呀飛》。在同學們動聽的歌聲中,老師感受到了每位同學的快樂。最后,讓我們隨著音樂盡情地表演吧!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6

        《誰的歌兒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積極、大膽地參與演唱活動,并從中享受音樂的樂趣;

        2、根據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體的動作,做到不喊唱;

        3、養(yǎng)成認真聆聽音樂和觀看別人表演的習慣,懂得如何當一名文明、熱情的小觀眾;

        4、運用夸張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樂》,能在表演中有所創(chuàng)新。

        教學重點及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教學難點:使每位學生都獲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

        教具準備:

        錄音機,小獎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小朋友們唱一些熟悉的幼兒歌曲。

        2、從齊唱中發(fā)現積極分子,并以此為切入口,唱好“開門戲”,打好“當頭炮”。

        3、要求學生自己報幕,內容包括表演者姓名,節(jié)目名稱及形式等。

        4、老師當場進行點評;以鼓勵為主,給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聲喊唱的同學,不要正面批評或嘲笑,而應委婉地指出“假如聲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

        5、盡量讓每個孩子都有上臺表演的機會。老師的目光要更注意觀察自信心不夠的'孩子,如安排他們齊唱,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6、內容不局限,可舞蹈,相聲等。

        7、讓孩子在活動中養(yǎng)成認真聆聽他人演唱,觀看別人表演的習慣,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要講小話,節(jié)目表演完了要鼓掌致謝,讓孩子們從小懂得如何當一名文明,熱情的小觀眾。

        三、活動評價

        同學們的歌唱得真好,不但聲音美,表情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編排的動作,真是出色的小歌手!

        四、下課學生隨音樂出教室!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隨音樂進教室

        2、律動“飛機,火車,輪船”

        3、師生問好

        二、歌表演

        師生共同復習歌曲《兩只小耳朵》

        1、請學生看黑板:三個人頭,表情分別是快樂,著急,幸福

        2、請學生上臺表演:快樂,著急,幸福的表情和動作。

        3、照書上動作規(guī)范學生

        快樂——拍手

        著急——跺腳

        幸福——拍肩

        三、節(jié)奏游戲

        學生跟老師一起做

        1、我快樂,我快樂,我就拍拍手。我就拍拍手

        2、我著急,我著急,我就跺跺腳。我就跺跺腳

        3、我幸福,我幸福,我就拍拍肩。我就拍拍肩

        四、師生共唱《我快樂》

        1、老師唱學生聽

        2、學生跟老師一起唱

        3、學生自己找朋友互相拍手唱

        4、學生上臺表演

        5、學生集體跟琴有表情演唱

        五、小結評比

        六、下課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7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能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

        二、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三、能根據自己最喜愛的動物形象即興創(chuàng)編歌詞,并會演唱和表演。

        一、認識碰鐘、鋁片琴,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教學重點:

        即興創(chuàng)編歌詞,并會演唱和表演。器樂的演奏運用。

        教學難點:

        鋁片琴在歌曲伴奏中的運用。

        教學用具:

        各種動物頭飾、鋁片琴、碰鐘、多媒體課件。

        課前準備:

        請小朋友們課前自己制作一個最喜歡的動物頭飾。

        老師準備一件小羊羔的衣服和頭飾。

        教學過程

        一、體現引入部分:

        1、老師與學生一起隨著歌曲《動物說話》自由律動,拉近老師與學生的關系,使學生在平等、輕松、自由的.氣氛下進入音樂課堂。

        提問引入:剛才我們表演了一首與動物有關的歌曲,小朋友們還會唱其它與動物有關的歌曲嗎?(自由表演唱,培養(yǎng)學生自信演唱的能力)

        2、感受新課部分:

        變魔術引入新課:請一位小朋友協助老師,其余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事先讓這位小朋友穿上小羊羔衣服和頭飾,不讓孩子們看見,其他孩子閉上眼睛,老師說:“一、二、三變”,小羊羔從教室外咩咩叫繞場一周。

        老師引導小朋友看著小羊羔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

        3、用聽唱、模唱法學會《我有一只小羊羔》。

        A、要以完整有感情的范唱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的愿望。

        B、采用適合學生演唱的調高進行聽唱教學。聽唱教學中可提示學生在同音反復處唱得輕松、親切。

        C、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跟著音樂做自由律動,編創(chuàng)動作,表達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1、認識碰鐘、鋁片琴,學習敲擊的正確姿勢。

        2、為了使學生很容易用鋁片琴敲出旋律,減少技術負擔,老師先在鋁片琴上分別貼上“1、2、3、5”四個音,用“數字譜唱法”學習。

        3、2 12 ∣ 33 3 ∣ 22 2 ∣ 35 5 ∣

        3、2 12 ∣ 33 33 ∣ 22 32 ∣ 1 — ||

        二、用鋁片琴為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伴奏

        1、老師示范用鋁片琴敲出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分成四個小組,分別用“數字譜唱法”把歌譜分成四組接龍,用鋁板琴演奏自己的音樂部分,小朋友輪換著玩一玩打擊樂器。

        2、分小組進行編創(chuàng)歌詞:請小朋友們戴上自己制作的動物頭飾。每個小朋友在組內編唱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歌《我有一只xxX》。分小組展示成果(唱、奏、演結合,培養(yǎng)學生自信地唱歌,與同學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3、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方法:每組推薦幾名小朋友分別敲鋁片琴和碰鐘,為歌曲伴奏,其余小朋友圍著本組自由表演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大家可唱的不一樣,讓小朋友盡情地表現自我,角色可以輪換。欣賞《我的小綿羊》并小結。

        4、用多媒體展示現實生活中各類不同品種的羊的圖片,邊欣賞邊聽歌曲《我的小綿羊》,讓學生感受除今天學習的《我有一只小羊羔》外,還有許多關于羊的歌曲。

        5、讓學生了解羊全身都是寶,如:羊皮鞋、羊毛衣等,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和討論,從而教育學生:小動物對人類有很多貢獻,我們要愛護小動物,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

        三、課堂小結:讓學生感受音樂是怎樣表現各種動物的動作、叫聲、形態(tài)等特點,從而感受音樂的情緒變化對表現樂曲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的熱情。

        課后反思:

        一堂課結束了,并不意味著教育的結束。號召孩子們課后與小動物交朋友,正是本課情感教育目標的實踐環(huán)節(jié)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8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聽賞《小機靈之歌》

        2.音樂活動“猜一猜誰在敲”

        教學目標:

        1.聽賞《小機靈之歌》,學唱歌曲引子部分。

        2.聽音樂和節(jié)奏做游戲。

        教學過程:

       。ㄒ唬┛搭^飾,聽音樂

        1.請學生戴上自制的頭飾,說說自己是哪部動畫片的人物。同一部動畫片的學生集中在一起。

        每提到一部動畫片,教師就放這部動畫片的歌曲或音樂。如:學生提到動畫片《西游記》,教師就放《一個師傅仨徒弟》音樂;提到《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放《勞動回家轉》的音樂;提到《三只小豬》,教師放《我們才不怕大灰狼》的音樂。

        教師播放《小機靈之歌》,拿出一休的頭飾,請學生猜出動畫片的名稱:《聰明的一休》。

        2.請學生說出《聰明的一休》是哪個國家的動畫片。

        3.教師補充說明日本兒童生活、服飾等的特點:穿木屐、和服、睡榻榻米等。

        (二)學唱《小機靈之歌》第一句

        1.初聽《小機靈之歌》,說己最喜歡的音樂片斷。

        2.復聽歌曲,請學生說出上述幾個最喜歡的音樂片斷有哪些特點。

        如,“啊,啊,開動腦筋啊”,表現了小一休什么形象。

        再如,“格的格的”在歌曲的開始和結尾,表現了一體什么動作或形象?啟發(fā)學生注意引子的音樂特點。

        3.教師范唱歌曲引子部分,學生聽唱幾遍,然后完整地演唱。

        4.跟著教師播放的錄音帶,學唱引子和尾聲。

       。ㄈ┣么驌魳菲

        用三種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做游戲:猜一猜

        1.放音樂,猜一猜動畫片

        請學生戴好各自的頭飾,圍成一大圈,邊聽音樂邊拍手××××。聽到相關音樂,就走到圈里,圍成一個小圈。例如:教師彈奏或播放《一個師傅仨徒弟》的音樂,戴《西游記》中人物頭飾的學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圍成一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教師放《勞動回家轉》的'音樂,戴《西游記》中人物頭飾的學生退回到外圈,戴《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頭飾的學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圍成一小圈。教師放《我們才不怕大灰狼》的音樂,戴《三只小豬》頭飾的學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圍成一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

        教師把整個單元的歌曲打亂順序播放,可以放完整的歌曲,也可以放歌曲片斷。學生能辨別各首歌曲哪都動畫片,并準確地按節(jié)奏拍手。

        2.聽音樂,表演

        繼續(xù)上面的游戲,要求學生按××××的節(jié)奏走步,并做與所戴頭飾相符的人物的表情或動作。例如,教師放《勞動回家轉》的音樂,戴小矮人頭飾的學生,邊一拍一步地走到圈內,邊做表情。害羞鬼、萬事通、噴嚏精、糊涂蟲、開心果、瞌睡蟲、愛生氣各自做出不同的表情。

        4.聽節(jié)奏,猜一猜

        學生圍成一個圈,請四個學生蒙著眼站在圈內,各自代表一部動畫片。大圈里的學生戴著各自的頭飾傳球。音樂一停,手里拿球的學生必須把自己所代表的動畫片的節(jié)奏,用任意一種方式,如拍手、敲打擊樂器或走步表現出來。圈內的學生如果能聽出來與自己是同一部動畫片里的人物,就勝出了。被猜中的學生與蒙眼的學生相互交換位置。游戲繼續(xù)下去。

        板書設計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9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聽《平安夜》、《小拜年》感受不同的音樂情緒。

        二。通過唱《新年好》、《龍咚鏘》感受中外小朋友過新年的不同音樂情趣。并通過紅綢舞、秧歌舞步的學習,表現過年的愉快心情。

        三。認識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勢,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為歌曲伴奏。

        四。能編創(chuàng)簡單節(jié)奏、送新年賀卡的小游戲。

        教學重難點:

        1.唱《新年好》、《龍咚鏘》感受中外小朋友過新年的不同音樂情趣。

        2.能編創(chuàng)簡單節(jié)奏、送新年賀卡的小游戲。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編創(chuàng)與活動

        1認識鑼、鼓、镲,學習其演奏姿勢?捎山處熤鹨患m正其正確的.演奏姿勢。

        2.把學生分成小組,探索演奏方法,要求:

        (1)有幾種敲擊方法?

        (2)怎樣敲擊長短不同的聲音?

        3.將各小組探討過的方法一一展示,看哪一組發(fā)現的方法多,敲擊出的不同的聲音多。

        二。聆聽《小拜年》

        1.初聽《小拜年》感受東北民間音樂的風格。

        2.想一想冬季里都做哪些游戲?

        3.復聽音樂模仿冬季里你喜歡的游戲,或者由學生分組看圖進行北方生活小品表演。

        三。表演《龍咚鏘》

        1.用模唱的方法唱會歌曲《龍咚鏘》。

        2.聽歌曲《龍咚鏘》的錄音,學習十字步,讓學生在動中感受歌曲的情緒,唱熟歌曲。

        3.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小組講座打擊樂伴奏的創(chuàng),提出小組意見。敲擊給大家聽,選擇幾個合適的不同結尾,讓學生體驗創(chuàng)造的成功與愉悅。

        4.編創(chuàng)秧歌舞動作,可選擇紅綢或手絹,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四。編創(chuàng)與活動:送賀卡

        這是一個編創(chuàng)節(jié)奏的練習,以“送賀卡”的方式呈現。

        1.游戲可以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展開。學生之間可分組進行,教師和學生都可以編創(chuàng)節(jié)奏圖譜,由收到賀卡的一方讀拍出來。

        2.讀拍準確,還要自創(chuàng)節(jié)奏回贈對方賀卡,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

        五。表演《新年好》

        1.多聽歌曲《新年好》錄音,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師可加強學生每次感覺的目的性,如:感受節(jié)拍、哼唱旋律、默唱歌詞、跟唱歌詞等。讓學生在感受中,熟悉旋律,熟悉歌詞,唱會歌曲。

        2.全體學生自編動作表演歌曲,選兩名學生為同學們的歌聲伴奏,用碰鐘敲擊每小節(jié)第一后。還可以敲擊第三拍。

        六。聆聽《平安夜》

        1.初聽《平安夜》提示學生:說一說心里有什么感受?

        2.教師將錄音放弱,隨錄音講述關于平安夜的小故事,讓學生對這首歌有所了解,帶著感情充分地感受歌曲安寧、祥和的音調,復聽時隨著歌聲輕輕做動作。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

        第九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演唱《大眼睛羚羊》

        教學目標:

        1、能用親切、自然的聲音演唱《大眼睛羚羊》,體會歌曲的豐富的情感以及黎巴嫩兒歌的音樂風格。

        2.在音樂活動中去感受聲音的強弱,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教學重、難點:

        能用親切、自然的聲音演唱《大眼睛羚羊》

        教學設計亮點:

        1.能運用新課程理念來設計整堂課,融入多種表現形式來豐富課堂;

        教學過程:

        一、聆聽歌曲

        播放范唱,初步了解歌曲內容

        快來吧來吧,多么喜歡,大眼睛羚羊回來啦,我心里常常把它懷念,永遠不會忘記它。

        二、學唱歌曲《大眼睛羚羊》

        1.聽賞歌曲《大眼睛羚羊》,學生討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師:同學們,聽完這首歌曲后,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

        教師總結

        2.按節(jié)奏讀歌詞。

        師:請同學們帶著你認為的聽后的心情來朗讀這首歌曲的歌詞。

        3.隨音樂哼唱旋律

        4.拍手為音樂伴奏

        三、感受

        和老師一起欣賞,感受強弱的變化,了解強弱在表現歌曲內容中的作用。

        四、學生活動

        1.分組為歌曲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2.小組展示創(chuàng)編成果

        3.教師對表現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聽賞《龜兔賽跑》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聆聽音樂童話《龜兔賽跑》,能聽辨不同的音樂場景和烏龜、兔子不同的音樂形象。

        2、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創(chuàng)編和表演,從中體驗表演的快樂。

        3、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龜兔賽跑》的故事,懂得“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能聽辨出描寫烏龜和兔子音樂形象的音樂。

        教具準備:

        課件烏龜兔子猴子等小動物的頭飾藍貓小標貼。

        教學過程:

        一、活動開始:

        1、學生隨音樂進教室。

        2、老師扮主持人,跟同學們打招呼:嘿!小朋友們好,歡迎大家來到“音樂動畫城”。(屏幕上出現“音樂動畫城”字樣)

        二、新課教授:

        1、引導學生欣賞《龜兔賽跑》的主題音樂。

       。1)師:老師知道小朋友們最喜歡看動畫片了,是嗎?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老師為大家?guī)砹耸裁磩赢嬈桑。úシ艧o聲動畫片)

        師:哦,原來是小兔子和烏龜,誰能學一學小兔子和烏龜走路的樣子。

        師:小朋友們學得真好,不過,老師總覺得這個動畫片好象少了什么,你們能告訴我嗎?(聲音)

        師:小朋友們看得真仔細呀!沒有聲音的.動畫片你們覺得好看嗎?(不好看)好,下面就請聰明的小朋友來給小兔子和烏龜配上好聽的音樂吧!

       。2)師:老師這里有兩段音樂,分別是由兩種管弦樂器演奏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畫面出現單簧管圖片):這個樂器的名字叫“單簧管”(點擊出示“單簧管”字樣),它奏出的音樂是(點擊音樂響起),你覺得這段音樂聽起來感覺怎么樣呢?應該配給哪只小動物?為什么?(學生回答)

        老師總結:單簧管奏出的音樂輕快、跳躍、活潑,很適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好,那我們就把這段音樂送給小兔子吧!

        師:還有一種管弦樂器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

        點擊出現“大管”圖片:這個樂器的名字叫“大管”,小朋友看一看,大管和剛才的“單簧管”一樣嗎?(引導學生簡單區(qū)分“單簧管”和“大管”)那大管奏出的音樂是怎樣的呢?(點擊音樂響起)你想把這段音樂送給誰呢?為什么?

        老師總結:大管奏出的音樂低沉、平穩(wěn),我們就把它送給慢吞吞爬行的烏龜吧!

       。3)師:小兔子和烏龜知道小朋友為它們配上了好聽的音樂,可高興了!你們看,它們迫不及待地跳起舞來了。(畫面出現配上了音樂的動畫片)

        2、引導學生分段欣賞音樂故事。

        (1)師神秘地:今天來到我們音樂動畫城的還有一位神秘的客人呢。(藍貓)出現:小朋友們好,我是藍貓)

        師:原來是藍貓呀,小朋友你們喜歡藍貓嗎?好問的藍貓今天不僅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件禮物,而且也帶來了許多問題。當然了,聰明能干的小朋友會得到藍貓的獎品!(老師出示藍貓小標貼)

        師:好,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藍貓帶來的禮物吧,不過,可要認真看,認真聽,才能回答出藍貓?zhí)岢龅膯栴}吆!

       。2)學生聽音樂故事至“比賽開始了”。

        藍貓出現:小朋友,看到這兒,你能聽出下面的音樂表現的是哪只小動物嗎?(分別播放兩段主題音樂,請小朋友辨別,并請小朋友說說故事中兩只動物的特點,表現好的給予藍貓小標貼)

        師:小朋友的耳朵真靈呀,很快就回答出了藍貓的第一個問題。我們繼續(xù)往下看下面的故事吧。

        (3)學生聽故事至“喊叫聲驚醒了小兔子”。

        藍貓出現:小朋友們順利地通過了第一關,接下來你能聽著下面的音樂做出合適的動作嗎?(播放小兔子睡著了的音樂和烏龜繼續(xù)努力追趕的音樂,請小朋友模仿出相應的小動物形象)

        師:小朋友們學得真象,比賽的結果到底怎樣呢?

        (4)學生聽音樂至故事結束。

        藍貓出現:聰明的小朋友,故事講完了,你知道跑得快的小兔子為什么輸給了慢吞吞的烏龜嗎?(引導學生討論)

        老師總結:對呀,驕傲使人落后,小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不能驕傲自大。

        3、復聽音樂故事,引導學生進行表演。

       。1)出示小動物的頭飾:誰想來表演“龜兔賽跑”?

       。2)請三個小朋友分別做小兔子、烏龜、小猴子,其余小朋友做森林中其他的小動物,到音樂結束時,老師帶領下面小朋友戴上頭飾和小兔子、烏龜一起跳起歡樂的舞蹈。

       。3)師:小朋友們表演得真棒。呀,時間過得真快,這一期的“音樂動畫城”節(jié)目就要結束了,在這里,老師要布置一個任務:請小朋友們回去將這個故事用彩筆畫出來,下一期節(jié)目讓我們來比一比誰畫得最好!好嗎?好,讓我們一起和藍貓說再見吧。ㄐ∨笥押退{貓、老師說再見)

        三、結束活動:

        學生隨音樂出教室。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1

        教學內容:

        1.唱歌《找春天》。

        2.欣賞《獅子舞繡球》。

        教學目標:

        1.通過唱歌、聽賞教學內容,感受春天的歡快氣氛。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世界的能力;了解與音樂有關的民俗文化。

        教學過程:

        (一)唱歌《找春天》

        1.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啟發(fā)學生尋找春天的景象。

        2.教師學生的發(fā)言,引入歌曲《找春天》。

        3.放錄音或聽教師演唱。

        4.教師教唱,注意切分音的節(jié)奏;啟發(fā)學生用歡快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

        (二)欣賞《獅子舞繡球》

        1.教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導人新課。

        2.教師出示與過春節(jié)相關的民俗活動的圖片或幻燈片(全家團圓包餃子、湯圓,人們踩高蹺、放鞭炮、舞獅子、耍龍燈、唱社戲、貼春聯等活動)。

        4.放錄音聽賞一遍;教師提出問題: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抒情、優(yōu)美的.,還是歡快、活潑的?

        5.聽賞幾遍以后,教師可啟發(fā)學生模仿歌曲中的打擊樂器伴奏;如條件較好,教師可指導學生用打擊樂器(鑼、鼓、镲)為歌曲伴奏。

        6.啟發(fā)學生回答本地過春節(jié)時,有哪些與音樂相關的活動。

        7.復習歌曲《新年好》?蓡l(fā)學生自編動作,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韻律。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2

        教材分析:

        《打掌掌》是一首江西童謠,旋律歡快跳躍。歌曲根據兒童游戲打掌掌描繪了花兒朵朵的優(yōu)美意境。歌曲的2/4拍3/4拍混合拍一段體結構,更增添了音樂游戲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能用身勢動作參與歌曲表現。

        2.能唱學會演唱歌曲《打掌掌》。

        3.能跟著歌曲《打掌掌》的節(jié)奏玩打掌掌的游戲。

        4.能唱準3、5、6三個音的音高,并借助柯達伊手勢唱準三個音的音高。

        教學設計意圖(理念):

        1.通過讀童謠熟悉歌詞內容,同時在無意識的恒拍律動中,建立2/4、3/4拍的節(jié)拍感。

        2.通過師生打掌掌游戲反復感受3/4拍與2/4的不同,解決變換拍子的難點。

        3.3、5、6的音高是這一課的教學內容之一,通過游戲在柯達伊手勢的幫助下建立音高概念。

        4.在音樂中找伙伴玩游戲,通過游戲中動作的變化感受變換拍子,培養(yǎng)聆聽的耳朵。

        教學設計亮點在多樣的游戲中學會歌曲并體驗2/4,3/4的節(jié)奏。

        教學重點難點:能夠快樂的與同學參與音樂游戲《打掌掌》

        教學準備:鋼琴課件

        教學過程:

        一、隨伴奏拍手掌讀童謠

        1.師示范念童謠打掌掌。

        2.隨伴奏跟老師拍童謠。

        3.出示歌詞,隨伴奏齊拍念童謠。

        4.隨伴奏,齊打掌掌背童謠。

        5.交換伙伴玩打掌游戲。

        二、跟著歌曲打掌掌

        1.師示范和一位同學打掌掌。

        2.交換伙伴,連續(xù)播放三遍音樂,玩打掌游戲。

        三.跟著琴聲唱童謠

        1.師范唱歌曲。

        2.師彈琴,學生跟琴唱。

        3.帶表情唱全曲。

        4.交換伙伴唱歌曲玩2人打掌游戲。

        四、帶著手勢唱音符

        1.師帶手勢唱旋律,生找出三個音符3、5、6

        板書:3、5、6三個音

        2.唱單音——跟3、5、6打招呼

        (1)說著答

        師:3的小手在哪里?生:3的小手在這里。(腰間)

        師:5的小手在哪里?生:5的小手在這里。(胸前)

        師:6的小手在哪里?生:6的小手在這里。(嘴邊)

        (2)跟旋律問答

        3 3 3 3 3 3 3 0 | 3 3 3 3 3 3 3 0 ||

       。◣煟3的小手在哪里?(生)3的小手在這里。

        5 5 5 5 5 5 5 0 | 5 5 5 5 5 5 5 0 ||

        (師)5的小手在哪里?(生)5的小手在這里。

        6 6 6 6 6 6 6 0 | 6 6 6 6 6 6 6 0 ||

       。◣煟6的小手在哪里?(生)6的小手在這里。

       。3)把學生分3、5、6三組,玩找朋友游戲。

        3 3 3 3 3 3 3 0 | 3 3 3 3 3 3 3 0 ||

       。◣煟3的朋友在哪里?(生)3的朋友在這里。

        5 5 5 5 5 5 5 0 | 5 5 5 5 5 5 5 0 ||

       。◣煟5的朋友在哪里?(生)5的朋友在這里。

        6 6 6 6 6 6 6 0 | 6 6 6 6 6 6 6 0 ||

       。◣煟6的朋友在哪里?(生)6的朋友在這里。

        (4)玩唱旋律呼喚朋友的游戲

        3 3 3 3 3 - | 3 - - - ||

       。◣煟┪以诤魡綧I(生)MI

        5 5 5 5 5 - | 5 - - - ||

        (師)我在呼喚SOL(生)SOL

        6 6 6 6 6 - | 6 - - - ||

       。◣煟┪以诤魡綥A(生)LA

       。4)唱音組

        63 5 | 36 5 | 56 3 | 65 3 | 53 6 | 35 6 ||

       。5)唱旋律

        生看著師的手勢唱出旋律。

       。6)出示打掌掌樂譜,學生指譜唱旋律。

        五.唱著童謠玩游戲

        1.試一試

        問:更多的人一起打掌掌怎么玩呢?

        2.說一說

        找一兩組剛才拍得好的上來,說一說他是怎么玩的。

        目標:拍準確,提醒“開在小河邊”的時候,推幾下。

        3.玩一玩(連續(xù)三遍)

        第一遍:跟你的同桌一起玩。

        第二遍:前后的伙伴接著玩。

        第三遍:多個伙伴開心地玩。

        六、總結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學了打掌掌的歌,玩了打掌掌的游戲,希望你們可以跟你的伙伴們一起:讀童謠,唱兒歌,一起快樂地——打掌掌。

        教學反思:

        《打掌掌》是湘版音樂教材第一冊內容,它是一首四二拍四三拍的`游戲性的歌曲,孩子們可以在游戲中完成本歌曲的演唱。

        首先,我在一開始以《打掌掌》為背景音樂教孩子們玩打掌掌的分解游戲,讓孩子們對歌曲有個整體的印象。緊接著,引導孩子們隨著節(jié)奏念歌曲的念白部分。我引導孩子們在反復的游戲中熟悉變拍子。

        在歌曲的學習過程中還強調“LA SOL MI”這三個音的演唱,以逐步來培養(yǎng)孩子們音高的概念。用“MI的小手在哪里?”“MI的朋友在哪里?”以及分組呼喚的方式唱長短音練習孩子的音準,效果比較好,孩子也能輕松的接受這種游戲形式。

        在這次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做到了目標明確,做到了通過各種音樂游戲激發(fā)孩子們的音樂學習興趣,也做到了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圍繞主題。但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方面缺乏組織教學經驗,以至于使學生在游戲中有些走神。從中我認識到,在教學實施過程應重點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為學生量身定造一套合適的學習方法,細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斷的用激情去感染每一位孩子,讓孩子們成為你優(yōu)秀的合作伙伴。只有這樣,你的課堂才能充滿生機,才能有無數的思維火花迸發(fā)!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3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聽覺意識,初步建立音有長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鐵和木魚參與音樂活動,用體態(tài)動作感受和表現音樂的變化。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學友誼;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建立自信心。

        教學重點

        1、結合音樂游戲中●●●和~~~~~~~長短音,認識打擊樂

        器三角鐵和木魚;

        2、聽律動音樂,辨別長短音;

        4、音樂游戲《去同學家》。

        第一課時

        一、感受音的長短和音色的變化

        1、看看、摸摸、敲敲、聽聽金屬三角鐵和木質樂器木魚比較發(fā)出的聲音,摸索多種演奏的方法。

        2、啟發(fā)學生聯系身邊的現象,舉出類似發(fā)出長和短的'聲音。

        二、隨著《去同學家》的音樂自由律動

        1、聽音樂,討論音樂中出現類似●●●和~~~~~的音樂可以怎樣表現?(拍手、跺腳表示短音,擺手、擺動身體表示長音;或用嘴巴發(fā)出長短音)

        2、按要求音樂律動,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反復練習)

        三、表演小小音樂音樂劇《去同學家》

        1、聽音樂,模唱《敲門音樂》和《問候音樂》

        2、創(chuàng)編情景表演,進行禮貌教育。

        (1)請三個同學擔任三個角色做示范表演。

        場景音樂:有節(jié)奏地慢跑

        《敲門音樂》:換成說自己的名字

        《問候音樂》:的長音“哦”,先后和兩位同學握手,說“你好·”

       。2)全班同學圍成圓圈,請幾位同學扮演小主人表演。

        (3)一隊一邀請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四、

        五、下課《師生道別歌》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4

        教學目標

        1、用輕松活潑的情緒及明亮的聲音來演唱歌曲,并適當地加以表演,從中表現勞動的愉快,唱出勞動的快樂,表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通過聆聽、演唱歌曲,體會勞動的。愉快,并用自信自然有表情地參與歌唱、表演活動。

        3、為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

        教學重點:

        用輕松活潑的`情緒演唱、表演歌曲《洗手絹》。

        教學難點:

        編創(chuàng)歌詞并通過各種有利途徑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勞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6665.63|

        我們來勞動呦,6665.6—|

        哎啰哎啰哎。

        二、導入

        師:同學們,當你結束了一天的學習,回到家寫完作業(yè),有沒有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你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呢?

        生:有

        師:誰來說一說你都幫助爸爸、媽媽做了哪些家務活呢?

        生:掃地等

        師:你們真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今天我們音樂課上來了一位小朋友,讓我們一起聽聽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播放音樂)

        生:洗手絹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歌曲《洗手絹》。

        三、學習歌曲

        1、聆聽歌曲

        師:下面我們來聆聽一遍歌曲,感受一下小朋友在洗手絹時是什么樣的心情?

        生:開心

        師:這位小朋友在洗手絹時非常高興,因為勞動最光榮。

        2、模仿洗手絹

        師:同學們,你們會洗手絹嗎?咱們一起來邊喊口號邊模仿洗手絹的動作。

        3、復習反復記號

        4、讀歌詞

        5、教師范唱

        6、學唱歌曲

        7、處理歌曲

        8、跟伴奏演唱歌曲

        9、師生合作演唱歌曲

        10、男女生合作演唱歌曲

        四、表演

        師:歌曲我們已經會唱了,大家想不想和老師一起感受一下勞動帶給我們的快樂那?

        1、跟老師一起表演

        2、分組表演

        3、找學生到臺前表演

        五、創(chuàng)編歌詞

        師:同學們表演的很逼真,在家經常幫助媽媽做家務。那你們能不能把自己會做的家務活融入到歌詞中,把歌詞改編了呢?

        1、找學生演唱改編的歌曲

        2、表演改編的歌曲

        六、下課

        師: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老師知道了咱們班有這么多的勞動小能手,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學會更多的勞動本領。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

        教材分析:

        《口哨與小狗》是小學音樂第一冊第一課里的一首欣賞曲。樂曲是由美國作曲家普萊亞創(chuàng)作的一首通俗的管弦樂小曲。它描繪了小主人吹著口哨,和心愛的小狗在林蔭小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調輕松活潑,形象逼真可愛。樂曲由三段組成,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都是由口哨聲為主奏樂器。第二段則表現了主人公與小狗開心嬉戲,頑皮打鬧的情景。整首樂曲給人輕松、愉快的感覺。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年齡小,愛玩,注意力難以集中的一年級小朋友。此時好動是他們的天性,特別是欣賞課,學生更是難以集中注意力了。因此,我在課中設計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去學習音樂,對于他們面對新鮮事物容易產生濃厚興趣、又喜歡模仿的特點,我設計了說、唱、看圖形譜、模仿動作等活動方式,激發(fā)學生學好音樂、表現自我的欲望。

        教學內容:

        聆聽《口哨與小狗》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口哨與小狗》,體會樂曲的情緒——歡快活潑,并能用語言、動作等表達對歌曲的感受。

        2、通過聆聽、律動啟發(fā)學生感受樂曲的三段體形式,認識并理解圖形譜。

        重點:

        引導學生滲入角色,去感受音樂的美,去體會樂曲的情緒,并能用語言、動作來表達對歌曲的感受。

        難點:

        通過聆聽樂曲,感受樂曲的三段體形式,并且能夠聽辨樂段中相同的樂句。能看懂并理解簡單的圖形譜表示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聆聽樂曲《口哨與小狗》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想介紹一首樂曲給你們聽聽,聽一下樂曲中都有誰?

        2、播放樂曲《口哨與小狗》,學生可用手輕輕打拍。

        問:誰聽出來了?你聽到了什么?

        生:小狗、小鳥

        3、小狗叫聲部分:

       。1)師:聽到了小狗的叫聲,那小狗叫了幾聲呢?(3聲)

        誰來模仿一下?誰能模仿得更像一些?

       。2)用節(jié)奏把小狗的叫聲拍出來,然后配上狗叫聲。

        4、吹口哨部分:

       。1)師:除了小狗,還有什么聲音?

        生:小朋友吹口哨,小鳥。

       。2)師:小鳥的叫聲是用什么模仿出來的?(口哨)

        誰會吹口哨?(學生模仿)

       。3)總結:其實,我們人的身體就是一件樂器。那么,吹口哨這種形式大家喜歡嗎?它就是用嘴巴吹出來的,但吹口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大家刻苦練習的,對嗎?我們這里如果有喜歡吹口哨的同學好好訓練一下,說不定將來會成為的口哨大王呢!

       。4)揭題:《口哨與小狗》

        師:你們剛才聽的這首曲子就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專門為口哨譜曲的,名字就叫《口哨與小狗》。

        設計意圖:通過初步聆聽音樂作品,感受樂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同時,對吹口哨這種表現形式產生興趣,從而順理成章揭示課題。

        二、初聽樂曲

        小游戲。

        師:老師請小朋友一起來做個游戲,愿意嗎?請聽好游戲的規(guī)則:

       。1)當聽到樂曲中的口哨聲出現的時候,請女同學隨著音樂踏步;沒有口哨時,請男孩子隨著音樂踏步

       。2)樂曲中小鳥叫的地方做飛翔的動作,小狗叫的地方用手拍出節(jié)奏。

        聽到口哨聲——女同學

        沒有口哨聲——男同學

        小鳥——飛翔

        小狗——節(jié)奏

        2、播放樂曲,學生隨音樂律動。

       。1)師:剛才女同學走了幾次呀?(2次)分別是哪兩次?(第1和第3)男同學走了幾次?(1次)是第幾次?(第2次)

       。2)師:這就說明這首樂曲可以分成三段,而且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旋律是比較相似的,對嗎?

       。3)師:你們聽了兩遍音樂之后,心情怎么樣?(開心)你們都想到了什么?()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誰家養(yǎng)小狗?平時愛護它嗎?我們應該把它當成自己的好朋友。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的形式,趣味性的讓學生聽辨出樂曲的結構段落,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理解音樂、感受音樂,并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知,豐富審美情感。

        三、分段聆聽

        第一樂段:

       。1)師:這首樂曲共分3段,第一段的主旋律共重復了兩次,老師用2個三角形表示,中間是用一個口哨吹的長音連接起來的。我們用手勢來表示一下,看你們能否聽出來。

       。2)聆聽樂曲,學生用手勢來表示重復樂句。

        要求:請你們特別關注一下中間的長音,手勢要表達清楚。

        2、第二樂段:

       。1)師:第二段里面也有重復的樂句,但老師不告訴你,請你們來聽一下,準備好小手。

       。2)播放第二樂段。

       。3)師:重復幾次呀?(4次)也用圖形來表示,可以設計怎樣的圖形?

       。ㄉ海├蠋熢O計了一個最簡單的圖形——豎線。︱︱︱︱

        3、第三樂段:

       。1)師:第三段主旋律與第一段是相似的,那老師選擇與第一樂段一樣的圖形,好嗎?

       。2)師:接下去,是誰呀?

       。ㄉ盒▲B、小狗)

        小鳥的.叫聲可用什么樣的圖形或線條表示?

        小鳥小狗● ● ●

        設計意圖:通過對音樂深層地聆聽,使學生能更清楚的了解樂曲的結構。圖譜的設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審美想象,有效地提高了音樂的審美能力。

        四、音樂律動

        師:這三段音樂,哪一段的音色是清脆、明亮的?為什么?

        生:第一段和第三段。

        2、師:那第二段呢?

       。ㄉ旱统粒

        為什么?

        (生:沒有口哨聲)

        3、設計動作。

        師:清脆、明亮的音樂可以設計怎樣的動作?低沉一點的又能設計怎樣的動作?

        4、聽音樂做動作。

        要求:第一樂段——女同學立起來踏步,反復時朝反方向走

        第二樂段——男同學蹲下來踏步,反復時朝反方向走

        第三樂段——女同學立起來踏步

        小鳥——飛翔

        小狗——節(jié)奏

        結束句——定型動作

        設計意圖:通過音樂律動,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之中,并進一步加深對樂曲的理解。而且通過這個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

        五、教師總結

        師:今天同學們表現真棒,聰明極了!而且老師還發(fā)現大家都很喜歡小動物,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和小動物成為好朋友,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好嗎?2、師生再見。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1-04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2-01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5篇01-04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5篇)07-07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精選20篇)12-14

      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9篇02-23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設計05-31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總結01-11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2-13

      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