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2》數(shù)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2》數(shù)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內(nèi)容】:課本P69例2、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立體圖形的形狀、位置關系和交換的過程,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學生會辨認立體圖形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豐富學生對現(xiàn)實空間和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會辨認立體圖形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難點:學生會辨認立體圖形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觀察物體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2
為每個小組準備一個長方體、一個正方體、一個圓柱和一個球(學具的大小應達到正對一個面看過去看不到其他面)。
請學生自己確定觀察的順序,輪流在不同的位置觀察上述立體圖形。
全班交流: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正方體和球從不同的位置看上去都是一樣的;長方體和圓柱從不同的面看過去是不一樣的。
2、學習例3
教師出示圖片:正方形
有一個立體圖形,它的一個面是正方形,這個立體圖形是我們學過的,它有可能是什么呢?
學生猜測、交流
一個面是正方形,有可能是正方體;還有可能是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
三、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1、指導學生完成課本P70練習十六第2題。
2、完成練習十六第3題。
3、完成練習十六第5題。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隨堂練習。
【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2》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數(shù)學教案04-03
二年級上冊教案:觀察物體03-06
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0-07
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教學反思04-11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觀察物體教案08-27
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教案八篇05-15
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教案范文7篇05-15
《觀察物體》的教案10-06